【换道超车,黑龙江“装”上数字技术新引擎】

https://t.cn/A6aTicS9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7月9日下午,哈尔滨“95后”小伙儿韩长佳轻点手机屏幕,仅用几分钟就在某知名线上购物平台上开了属于自己的店铺,并快速设置好产品、完成铺货。次日上午,韩长佳就收到了3个订单。

帮他快速实现“无货开店”的,是一款由哈尔滨兴业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分销软件。有了这款软件,再加上一部手机,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实现“一键开店”的创业梦。而这只是黑龙江数字赋能普通人的一个缩影。

数字技术被认为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如今,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已将数字经济作为全省发展的“一号工程”,数字技术也正在融入并影响着各行各业。此技术为该省传统产业配上了一个“智慧大脑”,引领着振兴中的老工业基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换道超车。

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力密集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到田间有设备、云端有“大脑”,黑土地上农民的面貌正在悄然转变。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智慧农业的试验示范探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等34个校企合作单位为我们提供了技术支持。”7月12日,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以下简称七星分公司)农业生产部水稻办副主任姜灏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道。

七星分公司地处广袤丰饶的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近几年,七星分公司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应用试点,建成了我国最早一批智慧农场。在这里,200个视频摄像监测点、20个小型气象站、20套地下水位监测装置,覆盖全场126万亩耕地;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水田种植正加快研究育秧插秧、本田管理、收获全程无人化作业……

不仅在农业领域,黑龙江省将数字技术与更广泛范围内的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电机)的发电机冲片自动叠装车间,改造后的生产线叠装过程无人参与,但其工作效率却是以往的3倍。

“很早以前,我们公司的科研人员就用上了信息化手段,对大型发电设备进行设计研发。”哈电机副总工程师覃大清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道,“在设计、制造、试验等研发阶段,都会产生很多数据,但这些数据是分散的,犹如一个个‘孤岛’。随着云计算能力的提升,处在‘孤岛’上的数据逐渐被连成片,形成大数据库。有了数据库,再加上云计算的助力,原来需要计算一周才能得出的数据,如今一上午就能出结果。”

除了农业、工业,数字技术也在深刻改变着黑龙江的教育、金融、医疗等众多行业……截至目前,黑龙江省4G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5G网络覆盖全省13个市(地)、127个县(区)和1481个乡(镇);全省制造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分别达到37.7%、43.7%和39.3%。

科技作支撑,既要“无中生有”也要“有中生优”

今年3月,《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明确了黑龙江省“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数字经济在黑龙江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必选项。如何答得对、答得快,关键在于实施好《规划》。”于近日举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亚中在解读《规划》和《黑龙江省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时如是表示。

根据《规划》,到2025年,黑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具体而言,《规划》对黑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布局,强调既要实现“无中生有”、又要实现“有中生优”。

“无中生有”主要是针对数字产业化的短板,启动数字经济攻关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实施科技型企业孵化行动,形成后发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培育数字制造业新优势。“有中生优”主要是深化数字赋能,围绕打造哈大齐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带、构建工业互联网体系、推进智能化制造,再造重工业新优势;围绕打造北大荒农业产业数字化先导区,支撑农业率先实现现代化;围绕打造全国智慧生态旅游引领区,促进生态旅游康养产业提质增效。

无论是“无中生有”还是“有中生优”,科技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支撑。

“为充分发挥关键核心技术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基础支撑作用、加快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黑龙江省科技厅正在制订《黑龙江省数字经济科技攻关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很快将正式推出。”黑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石兆辉表示。

《行动计划》聚焦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和数字产业化、工业数字化、农业数字化和服务业数字化等四个重点应用示范领域,实施六项重点举措,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科技攻关机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释放数字红利,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做优、做强、做大黑龙江数字经济提供科技支撑。

依托独特资源,引知名科技企业签约入驻

前不久,黑龙江省数字经济招商引资迎来“高光”时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同时选择“落户”黑龙江,并在5月12日至13日进行了集中签约。

看好黑龙江数字经济的,不只有上述6家。“数字经济在哪里,我们做数字安全的就去哪里。黑龙江省发展数字经济前景广阔,我们愿意为黑龙江数字经济保驾护航。”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向东于近日在公开场合也表示要入驻黑龙江。

吸引投资者纷纷北上的,是黑龙江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的独特资源禀赋。

在基础设施方面,“宽带龙江”战略深入实施,基本建成“全光网省”,哈尔滨成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运营大数据中心30个,可用标准机架规模达4万架,全省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正式上线。数据资源体系初步建立,形成教育、科技、工业、卫生等多领域数据资源库。

除此之外,黑龙江数字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汽车电子、敏感器件、半导体材料、信息终端和应用电子为特色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格局,建成卫星制造与应用、北斗导航、地理信息等产业园。

最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78所高等院校,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等226家科研院所,在数字经济领域拥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前瞻的规划、优惠的政策、良好的营商环境、独特的资源禀赋……这套“组合拳”正在发挥作用,不断吸引着投资者,助力黑龙江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启首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航程】(人民日报系列文章)

(1)老城保护 彰显古都魅力


本报记者 施 芳

正阳门城楼巍然矗立,雨燕在天空盘旋;什刹海畔,站在银锭桥上远眺,西山美景清晰可见……生活在什刹海附近、年过七旬的李淑琴对老城变化体会很深:“大杂院变规整了,胡同敞亮了,出门遛弯儿,处处是美景。”

  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北京魅力所在。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全长约7.8公里的中轴线,是首都的文化名片。

  10年来,“老城保护”替代了“旧城改造”。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提速,老城面貌更有韵味。

  申遗保护,规划先行。北京编制《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指导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工作;修订《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等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答案;发布《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遗产保护提供法治保障。

  修旧如旧,重焕光彩。北京有序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文物腾退、考古发掘等48项任务。景山兴庆阁等重点文物有序修缮,正阳桥遗址发掘出明代镇水兽遗存,太庙、先农坛相关区域办公用房完成腾退……文物古建得到更好保护,成效赢得群众点赞。

  “北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回应了人们所需所盼,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其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郑军表示。在“数字中轴”启动仪式上,5个小时内就有50多万人为中轴线申遗助力;在“家在中轴”主题作品征集活动中,人们倾情写下一个个与中轴线、与老城的故事……

  北京中轴线,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如今它更好融入人们的生活,更加彰显古都魅力。

 (2)接诉即办 解决急难愁盼

  本报记者 王昊男

  这10年,群众诉求“马上办”,在北京早已不是新鲜事。只要拨通“12345”市民热线,身边小事也被当成大事来办。而且,接诉即办。

  “我们院里的生活设施,谁能来维护一下?”西长安街街道东中胡同22号院,4户居民共用的厕所年久失修、设施简陋,带来不便。“也没有适老化设施,蹲久了腿麻,冬天容易摔跤。”在院里住了几十年的王翠芝说。

  高效响应,小厕所连着大民生。“我们发现这类问题并不是个案。”西长安街街道干部耿军魂介绍,以接诉即办为抓手,西城区成立了西长安街街道未达标厕所提升改造专班,“主动治理,将这些共性问题一揽子解决。”

  问需于民,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改造工程启动前,街道工作人员逐一入户听意见,“一厕一设计,一厕一方案”。今年初,东中胡同22号院作为先行示范院落,启动了提升改造项目。

  铺设真空排污管道,更新给排水设施,加装供暖换气等配套设施……一系列改造措施,让居民获得感满满。“蹲便坑改成了坐便器,地面铺了防滑砖,墙面还装了扶手。”新厕所的适老化改造,让王翠芝很是满意,“这事办得真好!”

  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耿军魂介绍,社区将“文明有序如厕、讲究公序公德、爱护公共设施、节约用水用电”等内容写进公约,还制定了院落卫生轮值制度,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

  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诉即办,就是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更多从需求侧出发,“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超大城市治理的着力点,进一步通过服务和管理为群众排忧解难。”

 (3)智慧管理 服务城市社区

  本报记者 贺 勇

  门禁系统自动识别身份,供水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智慧电梯实现高效运行……作为海淀区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四季青镇北坞嘉园小区共安装了18种2000余个传感器,智能应用场景走进市民生活。

  “建设智慧社区,居民感受到了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带来的便利。”四季青镇综治办主任李莹说。

  近年来,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区着力建设智慧管理体系——“城市大脑”,探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科技之路。

  北坞嘉园智慧社区系统正是海淀“城市大脑”建设贴近民生的生动体现。在模拟演练中,当烟雾传感器报警,北坞嘉园小区的中控大屏幕便自动提示,保安和微型消防站值班人员同时接到手机APP提示和报警电话,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城市大脑’不仅解放了人力,而且更加精准精细。”海淀区城市大脑专班副主任巩振文说。

  “城市大脑”还能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搭建了‘1+1+2+N’总体框架,包括一张城市感知神经网络、一个城市智能云平台、两个中心(大数据中心、AI计算处理中心)、N个业务场景应用,在城市管理、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智慧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巩振文介绍。

  随着海淀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投入使用,海淀“城市大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全区已建成的50多个创新应用场景、40多个信息系统已接入数据,“管得住大事、盯得住小事、理得清难事”的愿景正变为现实。

 (4)氢能产业 推动绿色发展

  本报记者 贺 勇

  招商引资捷报频传、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园区扩容蹄疾步稳……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处处涌动着抓产业、拓空间、谋发展的强劲动能。

  北京一直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北京冬奥,氢气成为火炬唯一燃料,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运输主力,实现了氢能应用的产业化突破。

  “北京将建成‘区域协同、辐射发展、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际氢能城市。”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彭雪海介绍,北京正在北部区域打造氢能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示范区,在南部区域打造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而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就是南部区域的关键组成部分。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相关负责人刘亚洁表示,大兴区坐拥新机场、毗邻副中心、辐射京津冀,北京市2/3的物流园集中在此,可以提供丰富的氢能应用场景。目前,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已经正式投入使用,累计对接项目超过330个,其中有120家企业已经注册落地;示范区南区也已启动建设,首期将于今年底建成。

  主动作为,抢抓先机。大兴还出台全市首个氢能产业专项支持政策“氢十条”,在优质项目落地、科研投入、氢源保障等方面支持企业入区发展。今年4月,大兴区又出台“氢十条”2.0版,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促进成长型企业做大做强。

  放眼更广阔的区域,北京正携手津冀,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打造燃料电池汽车货运示范专线。按照《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预计到2025年实现氢燃料货运车替代传统货运车4400辆,每年减少使用柴油14.5万吨,减少碳排放约46万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注入澎湃的绿色动力。

 (5)双奥之城 续写荣耀篇章

  本报记者 潘俊强

  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大国首都风范和城市魅力更加彰显,也让世界看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

  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北京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开闭幕式令人叹为观止,冬奥村(冬残奥村)独具匠心,赛事精彩纷呈,组织工作非凡卓越,得到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一座座节能减排的冬奥场馆,勾勒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美好图景;一项项令人震撼的先进技术,展现着创新发展的巨大潜力;一幅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画卷,描绘出区域发展的未来……“双奥”成功举办,离不开首都的过硬实力。北京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奥运场馆、环境保护、城市更新……北京留下了丰厚的冬奥遗产。再次回到首钢滑雪大跳台时,石景山区工作人员程默涵感慨万千。她曾在这里参与冬奥运行服务保障,如今她看到,开放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着大批游客来此参观,首钢园区奥运遗产开发利用正如火如荼进行。全面总结办赛成果,北京正努力成为奥林匹克遗产管理运用领域的先行者。

  历史选择了北京,时代造就了“双奥之城”。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丰富了城市内涵,北京将用奋斗与超越续写荣耀篇章。(人民日报)

【开启首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航程】 

老城保护 彰显古都魅力
本报记者 施 芳

  正阳门城楼巍然矗立,雨燕在天空盘旋;什刹海畔,站在银锭桥上远眺,西山美景清晰可见……生活在什刹海附近、年过七旬的李淑琴对老城变化体会很深:“大杂院变规整了,胡同敞亮了,出门遛弯儿,处处是美景。”

  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北京魅力所在。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全长约7.8公里的中轴线,是首都的文化名片。

  10年来,“老城保护”替代了“旧城改造”。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提速,老城面貌更有韵味。

  申遗保护,规划先行。北京编制《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指导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工作;修订《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等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答案;发布《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遗产保护提供法治保障。

  修旧如旧,重焕光彩。北京有序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文物腾退、考古发掘等48项任务。景山兴庆阁等重点文物有序修缮,正阳桥遗址发掘出明代镇水兽遗存,太庙、先农坛相关区域办公用房完成腾退……文物古建得到更好保护,成效赢得群众点赞。

  “北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回应了人们所需所盼,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其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郑军表示。在“数字中轴”启动仪式上,5个小时内就有50多万人为中轴线申遗助力;在“家在中轴”主题作品征集活动中,人们倾情写下一个个与中轴线、与老城的故事……

  北京中轴线,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如今它更好融入人们的生活,更加彰显古都魅力。

 

  接诉即办 解决急难愁盼

  本报记者 王昊男

  这10年,群众诉求“马上办”,在北京早已不是新鲜事。只要拨通“12345”市民热线,身边小事也被当成大事来办。而且,接诉即办。

  “我们院里的生活设施,谁能来维护一下?”西长安街街道东中胡同22号院,4户居民共用的厕所年久失修、设施简陋,带来不便。“也没有适老化设施,蹲久了腿麻,冬天容易摔跤。”在院里住了几十年的王翠芝说。

  高效响应,小厕所连着大民生。“我们发现这类问题并不是个案。”西长安街街道干部耿军魂介绍,以接诉即办为抓手,西城区成立了西长安街街道未达标厕所提升改造专班,“主动治理,将这些共性问题一揽子解决。”

  问需于民,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改造工程启动前,街道工作人员逐一入户听意见,“一厕一设计,一厕一方案”。今年初,东中胡同22号院作为先行示范院落,启动了提升改造项目。

  铺设真空排污管道,更新给排水设施,加装供暖换气等配套设施……一系列改造措施,让居民获得感满满。“蹲便坑改成了坐便器,地面铺了防滑砖,墙面还装了扶手。”新厕所的适老化改造,让王翠芝很是满意,“这事办得真好!”

  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耿军魂介绍,社区将“文明有序如厕、讲究公序公德、爱护公共设施、节约用水用电”等内容写进公约,还制定了院落卫生轮值制度,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

  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诉即办,就是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更多从需求侧出发,“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作为超大城市治理的着力点,进一步通过服务和管理为群众排忧解难。”

 

  智慧管理 服务城市社区

  本报记者 贺 勇

  门禁系统自动识别身份,供水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智慧电梯实现高效运行……作为海淀区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四季青镇北坞嘉园小区共安装了18种2000余个传感器,智能应用场景走进市民生活。

  “建设智慧社区,居民感受到了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带来的便利。”四季青镇综治办主任李莹说。

  近年来,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区着力建设智慧管理体系——“城市大脑”,探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科技之路。

  北坞嘉园智慧社区系统正是海淀“城市大脑”建设贴近民生的生动体现。在模拟演练中,当烟雾传感器报警,北坞嘉园小区的中控大屏幕便自动提示,保安和微型消防站值班人员同时接到手机APP提示和报警电话,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城市大脑’不仅解放了人力,而且更加精准精细。”海淀区城市大脑专班副主任巩振文说。

  “城市大脑”还能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搭建了‘1+1+2+N’总体框架,包括一张城市感知神经网络、一个城市智能云平台、两个中心(大数据中心、AI计算处理中心)、N个业务场景应用,在城市管理、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智慧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巩振文介绍。

  随着海淀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投入使用,海淀“城市大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全区已建成的50多个创新应用场景、40多个信息系统已接入数据,“管得住大事、盯得住小事、理得清难事”的愿景正变为现实。

 

  氢能产业 推动绿色发展

  本报记者 贺 勇

  招商引资捷报频传、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园区扩容蹄疾步稳……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处处涌动着抓产业、拓空间、谋发展的强劲动能。

  北京一直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北京冬奥,氢气成为火炬唯一燃料,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运输主力,实现了氢能应用的产业化突破。

  “北京将建成‘区域协同、辐射发展、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际氢能城市。”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彭雪海介绍,北京正在北部区域打造氢能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示范区,在南部区域打造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而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就是南部区域的关键组成部分。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相关负责人刘亚洁表示,大兴区坐拥新机场、毗邻副中心、辐射京津冀,北京市2/3的物流园集中在此,可以提供丰富的氢能应用场景。目前,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已经正式投入使用,累计对接项目超过330个,其中有120家企业已经注册落地;示范区南区也已启动建设,首期将于今年底建成。

  主动作为,抢抓先机。大兴还出台全市首个氢能产业专项支持政策“氢十条”,在优质项目落地、科研投入、氢源保障等方面支持企业入区发展。今年4月,大兴区又出台“氢十条”2.0版,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促进成长型企业做大做强。

  放眼更广阔的区域,北京正携手津冀,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打造燃料电池汽车货运示范专线。按照《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预计到2025年实现氢燃料货运车替代传统货运车4400辆,每年减少使用柴油14.5万吨,减少碳排放约46万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注入澎湃的绿色动力。

 

  双奥之城 续写荣耀篇章

  本报记者 潘俊强

  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大国首都风范和城市魅力更加彰显,也让世界看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

  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北京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开闭幕式令人叹为观止,冬奥村(冬残奥村)独具匠心,赛事精彩纷呈,组织工作非凡卓越,得到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一座座节能减排的冬奥场馆,勾勒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美好图景;一项项令人震撼的先进技术,展现着创新发展的巨大潜力;一幅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画卷,描绘出区域发展的未来……“双奥”成功举办,离不开首都的过硬实力。北京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奥运场馆、环境保护、城市更新……北京留下了丰厚的冬奥遗产。再次回到首钢滑雪大跳台时,石景山区工作人员程默涵感慨万千。她曾在这里参与冬奥运行服务保障,如今她看到,开放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着大批游客来此参观,首钢园区奥运遗产开发利用正如火如荼进行。全面总结办赛成果,北京正努力成为奥林匹克遗产管理运用领域的先行者。

  历史选择了北京,时代造就了“双奥之城”。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丰富了城市内涵,北京将用奋斗与超越续写荣耀篇章。(人民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军训已过半,鬼才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
  • saya妈妈被拘留 网友评论如潮
  • 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只棕色大熊猫,它叫七仔!
  • 应采儿晒Jasper“山鸡”同款发型 陈小春“审美”被吐槽很冷!
  • 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圆满结局,可现实却很残忍......
  • 火锅店7天被吃垮, 吃货们惹不起啊
  • 20年后马云再当老师,什么原因突然宣布卸任?
  • 李飞飞确认将离职 网友:现在去当老师很流行吗?
  • 赵丽颖置顶辟谣文:我是有脾气的 不是放马的
  • 新iPhone泄密你怎么看,双卡双待是真的吗
  • 网红遛狗不拴绳,还殴打孕妇致先兆流产!全国网友怒了……
  • 网秦创始人声称被合伙人绑架,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病逝
  • 日代表踹慰安妇铜像溜回国?A股历史大底的各种特征已现!
  • 罗永浩回应腾讯 究竟是谁在打脸?
  • 教师节送花被罚站;网红母亲被拘留;滴滴给无证黑车派单
  • 官方:翻译团功勋baby @寸头三井寿 正式退役
  • 抖音起诉百度旗下伙拍视频侵权 索赔100万
  • 女生吉尼斯 | 获奖名单公布,一大波女神来袭 !
  • 爱情公寓5还没播,曾小贤最强情敌要带胡一菲在北京开演唱会啦!!!
  • 驻马店教育局回应老师怀孕要家长代班:正调查,若属实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