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②·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 科创引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步履铿锵】创新就是创未来。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时代进步的永恒主题。特别是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席卷而来,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前途命运。

回首来路,不断积蓄的科技创新力量,已经成为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锚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擘画了科技创新的宏伟新蓝图: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坚持“四个面向”,着力增强创新资源集聚力、产业创新策源力、创新人才吸引力,推动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增强自主创新实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人才集聚引力……一项项决策部署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吹响了集结号,只要凝心聚力、奋楫笃行,青岛就一定能汇聚科技创新锐不可当的澎湃势能。

下好“先手棋”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当前,席卷全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国内科技创新资源战略布局正在深度重构,惟有坚持“四个面向”,增强自主创新实力,培育更多战略科技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下好科技创新谋篇布局的“先手棋”,才能赢得城市未来发展的优先权、主动权。

浩瀚星河,征途漫漫。前不久,神舟十三号平安“回家”,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等驻青高校、院所和企业再次贡献青岛力量。追溯每一项技术创新背后的故事,我们会发现,那是一个个实现“从0到1”突破、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青岛瞄准源头创新,不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积极打造重大科研平台,在承接国家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2021年,中车四方牵头研制的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入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投入运行;推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建成涵盖近1400个高端项目的国际技术成果库……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站在新的起点上,青岛要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实力,勇担更多国之重任。今后五年,青岛将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提升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创新能力。实施全链条、一体化关键技术攻关,集中突破智能芯片、工业传感器、网络控制系统等“卡脖子”技术,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建设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建设一批国际国内联合实验室,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在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潮中,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实力的青岛,一定能吸引更多优秀的科创人才、落地更多优质的科技项目、催生更多先进的科研成果,驱动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青岛迈向“高能级城市”的步伐一定更加铿锵有力。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半钢成型机40秒就能生产一条轮胎。

打好“主动仗”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青岛简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表现亮眼,不仅加足马力生产核酸检测病毒采样管,还研发完成省内首款即时检测产品原理机。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简码基因也遇到了产品升级带来的资金难题。为解决企业燃眉之急,作为其孵化器的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仅用1天时间为企业对接到2000万元信用贷款,市科技局在10天内完成了支持企业200万元的应急攻关立项,使其得以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

瞄准企业所需,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市工研院、市科技局主动靠前服务企业是我市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岛多举措培育壮大科技企业队伍,截至2021年底,我市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306家,占全省23%;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54家,占全省27%;40家企业入选首批省科技领军企业,三者总数均居全省第一。

正在阔步前行的青岛,不仅要在全省勇当龙头,也要在全国争先进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青岛还要更加积极地打好“主动仗”。今后五年,我市将支持建设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吸引更多头部企业研发机构落户青岛。我市将深入实施“沃土计划”,滚动培育一批雏鹰、瞪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年内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3个倍增”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我市将深入实施“海创计划”,争取3年内培育涉海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和上市涉海高企6家。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痛点、难点、堵点,我市还将制定实施“硕果计划”,争取3年内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专业技术转移人才、高校院所本地转化成果、孵化器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4个倍增”。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企业所迸发出的创新活力,必将汇聚成奔腾涌动的科创热潮,必将汇聚成青岛昂扬向未来的澎湃动力。

用好“组合拳”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归根结底,需要靠人来实现。增强人才集聚引力,必须精准、精细、精确、精心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大文章。

35岁的秦冲是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目前正带领团队研究抗肿瘤新药。2019年在美国学成之后,面对青岛市政府与中国海洋大学伸出的“橄榄枝”,秦冲毫不犹豫选择回国,被聘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入选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第一层次教授。在青岛,秦冲的研究得到了人力、物力、财力等全方位的支持,他的实验室设备配备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团队有博士生、硕士生等20余人,平均年龄27岁。

在青岛,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2021年,我市坚持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推进,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高端科技人才实现突破,新增2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实施产业领军人才计划,破除“四唯”倾向,以项目水平评定人才层次,启动首期5000万元“人才金”;深化科技部外国人工作便利化改革试点,青岛第10次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在各大城市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我们将进一步精准发力,更好地培植人才成长的沃土。我市将实施“人才强青”计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集聚创新发展智力资源。在精准引才上求突破,发挥驻青高校、科研院所聚才效应,完善项目驱动的人才招引机制,每年引才聚才25万人以上。在精细育才上下功夫,持续推进“未来之星”培养、“岛城工匠”培育、工程师梯队培塑等计划,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在精确用才上见成效,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用人单位主体地位,赋予其更大的人才评价自主权。在精心留才上强保障,着力解决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人才住房等问题,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化学校、国际化医院,为海内外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贴心服务,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营造优质人才生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科技创新的前沿永无止境,科技创新的前景鼓舞人心。只要下好增强自主创新实力的“先手棋”,打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主动仗”、用好增强人才集聚引力的“组合拳”,青岛一定能在城市核心竞争力上抢得先手、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在推动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沐源)

【#北京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小户型为主# 建筑面积不超70平方米】近日,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规自委发布了《北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对保障性租赁住房(以下简称保租房)的整体规划、配套设施、单体设计、室内装修等提出了基本要求,力求强化技术服务指导,鼓励开发建设单位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提高建设品质。《导则》适用于纳入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且在《导则》发布之日前尚未开展规划设计的新建、改建类保租房项目。

首次提出公寓型租赁住房 明确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小于5平米

《导则》将保租房分为了供家庭租赁使用的住宅型,有集中管理且供企事业单位等单身职工租赁使用的宿舍型,有集中管理运营且供本市各类人才租赁的、独立或半独立居住使用的公寓型,并对这三种租赁住房在配套设施、套型面积、居室配置、车位配比等方面制定了不同标准。其中,公寓型租赁住房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集中式租赁住房建设适用标准的通知》(建办标〔2021〕19号)关于住宅型、宿舍型租赁住房分类的基础上,增加的符合北京特点的、当前已大量建设运行的一类租赁住房。导则首次提出并明确了其定义及建筑类型,具有鲜明的北京特色,也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提供了更多的租房选择空间。

《导则》要求保租房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充分考虑家庭代际及多孩、适老性等新需求。住宅型大力倡导多居室精细化套型设计;宿舍型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小于4平方米;公寓型原则上适用1~2人居住,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小于5平方米。

首次针对宿舍型、公寓型租赁住房 明确非机动车停车位配置要求

《导则》对群众和企业关心、反映集中的日照执行标准、配套、停车等难点问题,重点聚焦,全面予以解答。

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指标,尤其针对租住宿舍型、公寓型租赁住房人群实际需求特点以及建设实际,《导则》明确了配置指标低限。对目前尚无非机动车停车指标规定的宿舍型、公寓型租赁住房,提出以栋或楼群为单位进行配置并给出最低配置要求:其中宿舍型租赁住房按照40辆/1000平米、公寓型租赁住房按照20辆/1000平米进行配建。

《导则》提出项目应结合周边地区设施实际和不同租住人群需求,并兼顾全生命周期内的适应性,建设产业、居住、服务相融合的活力社区。倡导保租房营造尺度适宜、功能丰富的活力交往空间,满足不同租住人群需求,住区可设置一定面积的室外运动场地,增加交往空间设置,因地制宜设置室外晾晒场地,提高空间使用率。

由于保租房,特别是宿舍性和公寓型套型面积较小,需要发挥“小居大家”优势,许多功能需要靠公共区域和辅助用房来实现。因此,《导则》要求宿舍型和公寓型要在主要出入口处设置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的会客厅,在主要出入口附近设置智能快件箱,可以配置公共洗衣房和公共活动空间,方便租户生活,提升租户居住体验。套内无卫生间的房型要设置公共卫生间及盥洗室,卫生设备的数量应根据每层核定人数确定。

智能化技术打造智慧化社区

保租房设计应符合智慧技术管理与服务要求,倡导应用智能化技术,打造智慧社区。

项目设计要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特点,推广使用智能化适老产品;公寓型应设置智能门锁;为便于租户生活,大力推广室内水、电、气、热的智能化调节,倡导远传抄表、智能缴费等便民技术。

同时,保租房应加强消防物联网等智慧消防建设,与其它智能化建设同步设计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行动态监管。

全面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 专家评审把控居住品质

保租房全面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可根据市场需求,配置必要的电器、家具等设备设施。其中,宿舍型、公寓型采用装配式装修,住宅型鼓励实施装配式装修,提高部品化率。

和其他类型保障性住房一样,保租房同样实行设计方案专家审查制度,分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和全装修设计方案审查两阶段进行。全装修设计方案审查结合全装修样板间开展,由开发建设单位按施工图搭建“试错样板间”并接受专家审查,“试错样板间”经专家评审通过、优化整改并经确认后升级为“成品样板间”。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方案审查机制,落实《导则》各项标准,严把保租房品质关,提升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平。(北京青年报)

【#北京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小户型为主# 建筑面积不超70平方米】近日,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规自委发布了《北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对保障性租赁住房(以下简称保租房)的整体规划、配套设施、单体设计、室内装修等提出了基本要求,力求强化技术服务指导,鼓励开发建设单位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提高建设品质。《导则》适用于纳入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且在《导则》发布之日前尚未开展规划设计的新建、改建类保租房项目。

首次提出公寓型租赁住房 明确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小于5平米

《导则》将保租房分为了供家庭租赁使用的住宅型,有集中管理且供企事业单位等单身职工租赁使用的宿舍型,有集中管理运营且供本市各类人才租赁的、独立或半独立居住使用的公寓型,并对这三种租赁住房在配套设施、套型面积、居室配置、车位配比等方面制定了不同标准。其中,公寓型租赁住房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集中式租赁住房建设适用标准的通知》(建办标〔2021〕19号)关于住宅型、宿舍型租赁住房分类的基础上,增加的符合北京特点的、当前已大量建设运行的一类租赁住房。导则首次提出并明确了其定义及建筑类型,具有鲜明的北京特色,也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提供了更多的租房选择空间。

《导则》要求保租房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充分考虑家庭代际及多孩、适老性等新需求。住宅型大力倡导多居室精细化套型设计;宿舍型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小于4平方米;公寓型原则上适用1~2人居住,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小于5平方米。

首次针对宿舍型、公寓型租赁住房 明确非机动车停车位配置要求

《导则》对群众和企业关心、反映集中的日照执行标准、配套、停车等难点问题,重点聚焦,全面予以解答。

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指标,尤其针对租住宿舍型、公寓型租赁住房人群实际需求特点以及建设实际,《导则》明确了配置指标低限。对目前尚无非机动车停车指标规定的宿舍型、公寓型租赁住房,提出以栋或楼群为单位进行配置并给出最低配置要求:其中宿舍型租赁住房按照40辆/1000平米、公寓型租赁住房按照20辆/1000平米进行配建。

《导则》提出项目应结合周边地区设施实际和不同租住人群需求,并兼顾全生命周期内的适应性,建设产业、居住、服务相融合的活力社区。倡导保租房营造尺度适宜、功能丰富的活力交往空间,满足不同租住人群需求,住区可设置一定面积的室外运动场地,增加交往空间设置,因地制宜设置室外晾晒场地,提高空间使用率。

由于保租房,特别是宿舍性和公寓型套型面积较小,需要发挥“小居大家”优势,许多功能需要靠公共区域和辅助用房来实现。因此,《导则》要求宿舍型和公寓型要在主要出入口处设置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的会客厅,在主要出入口附近设置智能快件箱,可以配置公共洗衣房和公共活动空间,方便租户生活,提升租户居住体验。套内无卫生间的房型要设置公共卫生间及盥洗室,卫生设备的数量应根据每层核定人数确定。

智能化技术打造智慧化社区

保租房设计应符合智慧技术管理与服务要求,倡导应用智能化技术,打造智慧社区。

项目设计要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特点,推广使用智能化适老产品;公寓型应设置智能门锁;为便于租户生活,大力推广室内水、电、气、热的智能化调节,倡导远传抄表、智能缴费等便民技术。

同时,保租房应加强消防物联网等智慧消防建设,与其它智能化建设同步设计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行动态监管。

全面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 专家评审把控居住品质

保租房全面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可根据市场需求,配置必要的电器、家具等设备设施。其中,宿舍型、公寓型采用装配式装修,住宅型鼓励实施装配式装修,提高部品化率。

和其他类型保障性住房一样,保租房同样实行设计方案专家审查制度,分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和全装修设计方案审查两阶段进行。全装修设计方案审查结合全装修样板间开展,由开发建设单位按施工图搭建“试错样板间”并接受专家审查,“试错样板间”经专家评审通过、优化整改并经确认后升级为“成品样板间”。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方案审查机制,落实《导则》各项标准,严把保租房品质关,提升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震惊国外!联邦快递“劫持华为包裹”,中国学者:应暂停其业务
  • 深圳个税减免15%吸引人才,能否复制到全国|新京报快评
  • 初夏40度!多地“最热天”正常吗?
  • 华为禁令的另一面:特朗普与硅谷的相爱相杀|京酿馆
  • 一球千金!武磊一脚将保级队踢进欧联杯,激动的除了球迷还有这些股东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网友却说:不怪他
  • 用手机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每个月你又能省一笔钱!
  • 【关注】速看!你的户口、土地、收入将发生这些变化
  • 最新最全!一图读懂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
  • 哈佛的学生都在看这种视频,每天 15 分钟,英语水平暴增
  • 重磅!中注协公布2018注会考试合格率!审计通过率已超31%!2019注会考试趋势同曝光!
  • 一大波老师被实名举报!
  • 这张请假条居然能让语文老师“集体传阅”,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 特别关注!新版《各学科答题规范》官方要求,请转给身边每位考生!
  • 第十六届南方医科大学英语演讲大赛通知
  • 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人社部回应了→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
  • 惊呆了!素媛凶手将被释放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Netflix上位,好莱坞“新六大”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