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安宅神咒经

失译师名 出后汉録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shè)卫国祗(qí)树给(jǐ)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皆阿(ā)罗汉,诸漏已尽,身心澄静,六通无碍。其名曰:大智舍(shè)利弗(fú)、摩诃(hē)目揵(qián)连、摩诃(hē)迦(jiā)叶(Shè)、摩诃(hē)迦旃(zhān)延、须菩提等。复有菩萨摩诃(hē)萨八千人俱,文殊师利菩萨、导师菩萨、虚空(kōng)藏(zàng)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hē)萨,威德自在。复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sài)、优婆夷,天、龙、夜叉、八部鬼神,共相(xiāng)围绕说微妙法。

时,有离车长(zhǎng)者子五十人俱,身坌(bèn)尘土,怀忧愁戚(qī),犹如有人生失父母、所爱妻子。来至佛所,头面作礼,却住一面。

尔时,世尊知而故问:诸长(zhǎng)者子!以何因缘而有恼色,忧愁不乐(lè)失於常容?时诸长(zhǎng)者子同声俱白佛言:世尊!未审人居世间(jiān),叵(pǒ)有家宅吉凶以不(fǒu)?

佛即答言:如是,诸事皆由众生心行梦想所造,不得都(dōu)无。

诸离车等白佛言:世尊!弟子等蒙(méng)宿(sù)缘一豪之福,得睹如来慈化无遗,开甘露(lù)门,润以法雨(yǔ)。复有何罪,生此五浊极恶(è)之世?怀忧抱苦,怖惧万端,不舍(shě)须臾(yú)。所以言者,自唯弟子德浅福薄(bó),所居舍(shè)宅灾怪频叠,恶(è)魔日夜竞共侵陵,坐卧不安如怀汤火,自顷(qǐng)已来失去善心无所恃(shì)怙(hù)。唯愿世尊受弟子请,临降(jiàng)所居,赐为(wèi)安宅,敕(chì)语(yù)守宅诸神及四时禁忌,常来营卫,使日夜安吉灾祸消灭。

佛言:善哉善哉!当(dāng)如汝说,吾(wú)自知时。

尔时,世尊明旦敕(chì)诸弟子:可各(gè)整衣服,当(dāng)入聚落,各(gè)持应(yìng)器往至长(zhǎng)者子舍(shè)。饭食(shí)既毕,敷转(zhuàn)轮座,为(wèi)诸长(zhǎng)者说微妙法,令离怖畏,身心悦乐(lè)。时诸离车各(gè)生欢喜,犹如比丘入第三禅。

尔时,世尊即呼守宅诸神,来到佛所,而告之言:自今已后是诸神鬼,不得妄作恐动,令某甲等不安,恒怀忧怖。吾(wú)当(dāng)使大力鬼神碎灭汝身,令如微尘。

尔时,世尊复告大众: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吾(wú)涅槃(pán)后五百岁中,众生垢重(zhòng),邪见转(zhuǎn)炽(chì),魔道竞兴(xīng),妖媚妄作,窥(kuī)人门户各(gè)伺(sì)人便,觅(mì)人长(cháng)短,为(wèi)作不祥种(zhǒng)种(zhǒng)留难(nàn)。当(dāng)尔之时,是诸弟子应(yīng)当(dāng)一心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斋戒清净,奉持三归、五戒、十善、八关斋戒,日夕六时礼拜忏(chàn)悔勤心精进,请清净僧设安宅斋,烧众名香然灯续明,露(lù)出中庭,读是经典:某甲等安居立宅已来,建立南庌(yǎ)北堂、东西之厢,碓磨(mò)、仓库、井灶、门墙,园林池沼、六畜(chù)之栏。或复移房动土穿凿(záo)非时,或犯触伏龙腾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六甲禁忌、十二时神、门庭户伯、井灶精灵、堂上户中溷(hùn)边之神。我今持诸佛神力、菩萨威光般(bō)若(rě)波罗蜜力,敕(chì)宅前、宅后、宅左、宅右、宅中守宅神、神子、神母,伏龙腾蛇、六甲禁忌、十二时神、飞尸邪忤(wǔ)、魍(wǎng)魉(liǎng)鬼神,因托形声寄名附著(zhuó),自今已后不得妄娆(rǎo)我弟子等。神子神母、宅中诸神、邪媚蛊(gǔ)道,各(gè)安所在,不得妄相(xiāng)侵陵为(wèi)作衰恼,令某甲等惊动怖畏。当(dāng)如我教(jiào),若不顺我语(yǔ),令汝等头破作七分(fèn)如多罗树枝。

尔时,世尊而说咒曰:

南(ná)无(mó)佛陀四野  南(ná)无(mó)达摩四野    南(ná)无(mó)僧伽(qié)四野

今为(wèi)弟子某甲,承佛威力而说神咒:

一足众生莫恼我  二足众生莫恼我
  三足众生莫恼我  四足众生莫恼我

我有一切(qiè)大慈大悲,愍(mǐn)念一切(qiè)(众生。汝等四魔,各(gè)还(huán)所属(shǔ),不得横(hèng)忤(wǔ)扰乱我弟子等。

复说咒曰:

白黑龙王 善子龙王 沤钵(bō)罗龙王 阿(ā)耨(nòu)大龙王。

结界咒文:

伽(qié)婆致 伽(qié)婆致 悉波阿(ā)

东方大神龙王 七里结界 金刚宅

南方大神龙王 七里结界 金刚宅

西方大神龙王 七里结界 金刚宅

北方大神龙王 七里结界 金刚宅

如是三说。

东方婆鸠(jiū)深山 娑(suō)罗伽(qié)  收汝百鬼颈著(zhuó)枷

南方婆鸠(jiū)深山娑(suō)罗伽(qié)  收汝百鬼颈著(zhuó)枷

西方婆鸠(jiū)深山娑(suō)罗伽(qié)  收汝百鬼颈著(zhuó)枷

北方婆鸠(jiū)深山娑(suō)罗伽(qié)  收汝百鬼颈著(zhuó)枷

如是三说。

主疾病者,主头痛者,主人舍(shè)宅门户者,当(dāng)敛诸毒,不得扰我诸弟子。若不顺我咒,头破作七分(fèn)。

尔时,世尊而说偈(jì)言:

造宅立堂宇  安育诸群生
  园林并池沼  门墙及与圊(qīng)
  志心兴(xīng)舍(shè)室  动静应(yīng)圣灵
  稽(qǐ)首归命佛  众魔莫能倾
  明灯照无极  五眼因之生
  法王大咒力  动破魔亿千
  如来慈普润  威光彻无边
  我等咸归命  众邪各(gè)自迁

佛告日月五星、二十八宿(xiù)、天神龙鬼,皆来受教(jiào)明听。

佛告:不得前却某甲之家,或作东厢西厢、南庌(yǎ)北堂,敕(chì)日游月杀土府将(jiāng)军;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岁月劫杀土府将(jiāng)军;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岁月劫杀六甲禁忌。土府伏龙莫妄东西,若有动静,烧香启闻。某甲宅舍(shè)是佛金刚之地,面二百步佛有约言:诸疾鬼神不得妄!忤(wǔ)者,头破作七分(fèn),身不得全,不得水浆去离。本宫宅舍(shè)已(yǐ)成富贵,吉迁由作,大得所愿。光荣行来在军,仕(shì)宦(huàn)宜官,门户昌盛(shèng),百子千孙,父慈子孝,男女忠贞,兄良弟顺,崇义仁贤,所愿如意。十方证明行如菩萨,得道如佛。

佛告阿(ā)难(nán):若欲安宅,露(lù)出中庭,然四十灯,扫洒烧香,一心忏(chàn)悔,礼十方诸佛。

阿(ā)难(nán)又白佛言:当(dāng)何名斯经?佛语(yù)阿(ā)难(nán):此经名《如来大悲不可思议神力》,亦名《愍(mǐn)念众生安宅破魔神咒》。

佛说经竟,大众欢喜,作礼奉行

地藏菩萨本愿经(下)(十一)

恭请大愿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称)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观世音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百千万亿等愿、百千万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复愿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永拥护我,是人于睡梦中,即得菩萨摩顶授记。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于大乘经典,深生珍重,发不思议心,欲读欲诵。纵遇明师,教视令熟,旋得旋忘,动经年月,不能读诵。是善男子等,有宿业障,未得销除,故于大乘经典,无读诵性。如是之人,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像,具以本心恭敬陈白,更以香、华、衣服、饮食、一切玩具,供养菩萨。以净水一盏,经一日一夜,安菩萨前,然后合掌请服,回首向南,临入口时,至心郑重。服水既毕,慎五辛、酒肉、邪淫、妄语,及诸杀害,一七日,或三七日。是善男子、善女人,于睡梦中,具见地藏菩萨现无边身,于是人处授灌顶水。其人梦觉,即获聪明,应是经典,一历耳根,即当永记,更不忘失一句一偈。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过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经险道。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所过土地,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乃至逢于虎狼师子、一切毒害,不能损之。”

  佛告观世音菩萨:“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若说于诸众生见闻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说不能尽。是故,观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经,令娑婆世界众生,百千万劫,永受安乐。”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吾观地藏威神力,  恒河沙劫说难尽,
 见闻瞻礼一念间,  利益人天无量事。
 若男若女若龙神,  报尽应当堕恶道,
 至心归依大士身,  寿命转增除罪障。
 少失父母恩爱者,  未知魂神在何趣?
 兄弟姊妹及诸亲,  生长以来皆不识。
 或塑或画大士身,  悲恋瞻礼不暂舍,
 三七日中念其名。  菩萨当现无边体,
 示其眷属所生界,  纵堕恶趣寻出离。
 若能不退是初心,  即获摩顶受圣记。
 欲修无上菩提者,  乃至出离三界苦,
 是人既发大悲心,  先当瞻礼大士像,
 一切诸愿速成就,  永无业障能遮止。
 有人发心念经典,  欲度群迷超彼岸,
 虽立是愿不思议,  旋读旋忘多废失。
 斯人有业障惑故,  于大乘经不能记。
 供养地藏以香华,  衣服饮食诸玩具,
 以净水安大士前,  一日一夜求服之,
 发殷重心慎五辛,  酒肉邪淫及妄语,
 三七日内勿杀害,  至心思念大士名。
 即于梦中见无边,  觉来便得利根耳,
 应是经教历耳闻,  千万生中永不忘。
 以是大士不思议,  能使斯人获此慧。
 贫穷众生及疾病,  家宅凶衰眷属离,
 睡梦之中悉不安,  求者乖违无称遂。
 至心瞻礼地藏像,  一切恶事皆消灭,
 至于梦中尽得安,  衣食丰饶神鬼护。
 欲入山林及渡海,  毒恶禽兽及恶人,
 恶神恶鬼并恶风,  一切诸难诸苦恼。
 但当瞻礼及供养,  地藏菩萨大士像,
 如是山林大海中,  应是诸恶皆消灭。
 观音至心听吾说,  地藏无尽不思议,
 百千万劫说不周,  广宣大士如是力。
 地藏名字人若闻,  乃至见像瞻礼者,
 香华衣服饮食奉,  供养百千受妙乐,
 若能以此回法界,  毕竟成佛超生死。
 是故观音汝当知,  普告恒沙诸国土。”

我们念佛、拜佛、想佛,佛都知道

善导大师讲: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1众生起行

就是指众生开始修行,“起行”是从身、口、意三个方面来讲的。

2口常称佛

就是口里经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3佛即闻之

佛有五眼六通(六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佛有天耳通,什么是天耳通呢?尽虚空遍法界当中的一切声音都可以听得到,这就是天耳通。

生活中有些人突然觉得“自己似乎也能听到一些来自很远地方声音了,我是不是也有天耳通啦?”这不是天耳通啊。佛的天耳是无论天上还是地下,乃至菩萨众生、地狱众生等所有众生的心里只要一动念,或是口里发出一点声音,他都会立即知道。我们口中念佛,哪怕就是在房中很小声很小声的念,别人都听不到,但是佛能听得到,这就叫: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这就是缘啊,不论我们在那里念佛,佛都知道。只要我们张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就知道:“哦,有一个众生在念佛了。”这比打电话还快啊,我们打电话还要先拨电话号码,还得发出声音对方才能听到,还需要连接电话线。佛的愿力、神通广大,不需要电话信号,也不需要手机之类的通讯工具,只要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就立即知道了,这是最快速的。这就是: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4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我们的身体拜佛,在家里设佛堂供佛拜佛,或是到寺院里面打佛七、拜佛,只要我们的身体拜佛,佛便马上看到了。这就是因为佛有天眼,他的眼睛看任何地方无有障碍。十方法界的一切众生的所有举动,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经常有人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的器材,将别人的的行为拍摄保留下来,那么阿弥陀佛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他有天眼通,想看哪里就可以直接看哪里,任凭我们在哪里作出任何行为,佛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我们这个世间现在讲发展高科技,实质上极乐世界的才是最高极的高科技。佛的智慧神通是最广大无边的。虽然娑婆世界离西方极乐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遥,但是我们在这里一拜佛,佛就知道了,见到了。这就是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前面是说看得见,听得到,比喻我们口念佛是口里发出声音,身体拜佛有形象,这些我们凡夫也能听得到看得见,但是别人的心思一般人就很难立即知道了。

5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这就是说我们心里动一个念头,佛就马上知道了,这就是因为佛有他心通,别人的心思他都能知道。在俗世间有些比较敏感的人也能感知别人的心思。比喻你心里想什么,某些修行高的人就会知道你在想什么。

比喻像我们现在在寺院打佛七,虽然表面上看很精进、很清净,心里却有可能在打妄想,这些佛都会知道得清清楚楚。我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实质上我们的起心动念在佛的眼里都非常清楚明了。我们的这个世间有很多事都是隐蔽的,但是以佛眼观世间就没有什么是可以隐瞒得了的,佛都知道得很清楚。他为何能知道呢?因为他有神通,有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所以,只要我们在念佛、在拜佛、在想佛,佛都知道。

6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那么我们在忆念佛,佛同时也在忆念我们;即使我们不念佛,佛依然还在忆念我们。我们可能会忘记念佛,但是佛却不会忘记念我们。佛与众生的关系就像世间的母子一样,母亲时时刻刻都在忆念子女,但是子女却不一定经常忆念自己的妈妈。因为子女往往只考虑自己的事去了,别的就没管那么多了,当然偶尔也会想起自己的父母。但是父母却随时都会牵挂不在身边的子女。这种关系就最能说明众生与佛之间的关系,众生就是做子女的,阿弥陀佛就是众生的大悲慈父。即使众生不念他,他依然还在忆念着众生。

那么佛在念着什么呢?他在担心着:“哎呀,这个人又上外边流浪去啦,他又不知道念佛啦,又去搞贪嗔痴去了!”然后佛就在那里悲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头呢?什么时候才能来念佛往生呢?他一加持,哦,我们就想起念佛了,然后我们就来念佛了。

我们能够来念佛的,都是佛在背后加持我们,关于这点一般人不容易理解。这同样可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其中的道理,试想若是父母不关心子女,子女会不会念父母呢?应该不会吧?子女早跑出去了,不管父母了。反之,若是父母很慈爱、很关心子女,那子女自然就会很牵挂父母,这是相互的。父母亲本身做人的好坏,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就决定了子女会如何对父母。也就是说是靠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从而感召了子女对父母的依恋。我们之所以来念佛,就是佛的愿力感动了我们。

如果佛没有发四十八愿,我们会念他吗?不会,因为念他也没用。所以,我们来念佛,实质上是佛在念我们,是他发四十八愿要救度我们,他已经早就在念我们了,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而已。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还不懂事,每时每刻都是他的父母在关心照顾他,衣食住行面面俱到,结果这个小孩还不知道父母在照顾他。三岁以下的小孩是不懂得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照顾的,即使小孩睡觉了,他的父母也还在关心着他,担心小孩的被子没盖好,生怕小孩睡得不安。佛对我们众生的忆念也是如此的。

法藏比丘发愿修行时,就已经开始忆念众生,怎么才能让这些众生愿意往生?怎么才能令众生快速成佛?阿弥陀佛已成佛十劫,我们现在才知道要念佛,现在才长大一点,就开始来念佛了。这就是佛的愿力来到我们的心中,将我们唤醒。所以,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7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彼此三业”是指众生这边有身口意三业,佛那边亦有身口意三业。我们念佛他能听到,我们拜佛他能看到,我们念他他也念我们,这样互相想念,互相牵挂就如母子相忆,不相舍离。

8故名亲缘

这就好比有血缘关系一样的,非常亲。

从世间人的角度来讲,母子之间的关系最能说明佛与众生的关系。母亲忆念儿子,儿子忆念母亲,母子互相忆恋不相舍离,这种关系就很亲。如果母亲不忆念儿子,儿子不忆念母亲,那这缘就不亲了,亲人也形同路人了。而我们与阿弥陀佛之间的关系是亲缘,这说明“佛光普照唯摄念佛”的原因,就在于阿弥陀佛与念佛人是亲人关系。在父母亲的心中最关心的、首先想到就是自己的子女,同理,阿弥陀佛想到的首先就是念佛之人,这就是亲缘,是缘分决定的。所以要多念佛啊,想要蒙佛加持,得佛忆念就要多念佛。

只要我们一念佛,阿弥陀佛就会加持我们,即使有时我们忘了念佛,也没关系。这就好像子女有时会忘了父母,但是父母却还在念着子女。子女有时忘了念父母,过一会可能又会想起要念一念父母;我们这些念佛人也经常忘了念佛,可能偶尔才想起佛,佛却时时刻刻都在念众生。甚至有些人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能抽出两个小时来念佛就算不错了,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去造业去啦、打妄想去啦!即使这样,阿弥陀佛依然忆念他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愿你出走半生,依然不忘童年
  • 人类首次:美军首次洲际弹道导弹拦截测试成功
  • 王大陆,感谢你出现在我的少女时代
  • 没有一个人, 一生没有坎坷;没有一个人, 一世没有痛苦....
  • 这些年我们丢弃的10种珍贵东西,看到第一种就哭了
  • 关于成为一个有目标感的人的清单
  • 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
  • 我无法原谅你,也提不起一丝勇气恨你。
  • 把孩子的玩具随手送给别人,你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 今天和你玩这个游戏的人,都是真的爱你
  • 比起五美的爱情观,《欢乐颂》的男性角色更奇葩
  • 最新电影搜索
  • 【夜读】聪明的人,从不纠缠
  • 我们爱过就好
  • 每天,给自己一个开心的理由
  • 关于如何点出一桌好菜的清单
  • 十二星座护内排行榜
  • 你的自律里,藏着你的运气
  • 经典微小说:《 迷 失 》
  • 最适合一块生活的三对星座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