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觉的世界》的读书笔记
一本可以细读的书~梅洛.庞蒂从人的知觉出发,论述了关于我们对于事物、生活、艺术等各方面的看法。上一次有如此看书体验的是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再一次被这种论述的方式所打动。自从前段时间开始接触哲学,自己对于生活的体验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有所改变,这大概就是哲学的魅力吧。看到最后,真心希望哲学能成为每个国家义务教育里的必修课程,就像法国所做的那样,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一种新的体验。

摘抄:

在检视了空间之后,让我们着手检视那些填充了空间的物本身。就此,若去查考经典心理学的教科书,我们会发现里面是这么界定物的:先是有一些不同的性质呈现给了不同的感官,然后再由理智的一个综合行为将这些性质统合为一个体系一这就形成了物。例如,柠檬就是这个两头鼓起的椭圆的形状,再加上这个黄黄的颜色,再加上这个凉凉的触感,再加上这个酸酸的味道……然而,这一分析并不能让我们满意,因为我们并没有看到这里有什么是能够把这其中的每一个性质和所有其他的性质统一起来的;而实际上,我们是的的确确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的:柠檬是个统一的存在,它所有的性质都不过是这统一的存在的不同表现。只要我们还把物体的各种性质看作属于视觉、味觉、触觉等截然分疏的世界的,物体的统一性就一直会是神秘难解的。然而,在这一点上,遵从歌德的指引,现代心理学已经注意到:物体的任何一个性质都远非严格地独立的,而是都拥有一种情感意谓(une signification affective),这情感意谓会将此性质与所有其他感官的情感意谓连结起来。举例说来,正如给房间挑选过壁毯的人都知道的,每种颜色都会氤氲出一种情绪氛围,都会使这壁毯或忧郁或明快,或阴沉或昂扬。既然不仅颜色是如此,既然对于声音和触觉来说亦是如此,那么我们或许就可以说:每一种颜色都对应着某一种声音和温度。正是因此,当向盲人描述一种颜色时,盲人可能会通过把此颜色类比为某种声音来想见此颜色。因为人的经验赋予了性质某种情感意谓,所以一旦我们把一个性质放回到人的经验之中,那么这个性质何以能够和其他那些它原本与之毫无关系的性质发生关联也就变得开始能够被理解了。

在我们试图找回我们在生活的经验中所领会到的那个世界的努力中,所有那些古典的艺术法则都被打破了。关于绘画的古典教条是建立在视角主义之上的。所谓视角主义就是说,比如当画家在面对一片风景时决定只按照最传统的画法把他所看见的在画布上再现出来:画家先是看见了他身边的树,然后他把目光放远,投放到前方的路上,再然后将目光投向更远方的地平线;如此一来,根据目光每次所投注的焦点之不同,其他物体的外观也都随之发生变化。在画布上,画家所试图完成的不过是所有这些各异的视图所折中调和而成的产品,画家不过是在试图给所有这些各异的知觉找到一个公约数,也就是说画家并不是在给出物体呈现给画家的尺寸、颜色和外观,而只是在试图给出物体为传统绘画规则所规定下的尺寸和外观,也就是说,当把目光投注于地平线上某一个固定的点时,当风景画中的一切线条都因而从画家出发奔向这个点时,物体所呈现出的尺寸和外观。如此这般画出来的风景就会显得平静、端严而可敬,因为这些风景是被一个投注于无限远处的目光所固定住的。这些风景是与我有一段距离的,观看者是没有被卷入其中去的,这些风景是彬彬有礼的。观看者的目光从这些画中风景上从容地掠过,这些风景画中不会有任何令人不悦的东西来扰乱观看者那无上的从容安闲。然而,上述方式并非世界实际上呈现给我们的方式。世界实际上是在我们与世界的接触中呈现给我们的,而这与世界的接触正是知觉给予我们的。每时每刻,在我们的目光流转于现实场景中的时候,我们都必然只能从某一个确定的观点出发,而这些前后相继的瞬间之所见,无论是关于哪一个风景区域的,都是不能够简单地相互叠加起来的。画家如果想成功地彻底控制住这一系列的所见并从中提取出一个永恒的、唯一的风景,就不得不破坏掉自然而然的看的方式。比如画家就必须得时不时地眯起一只眼睛,借着铅笔去目测清楚一个细节处看起来到底有多大--然而这种做法难免就会改变这一细节本身--然后把这些都置于一个分析性的看之注视下,并进而在画布上构建对风景的再现。如此这般再现出来的风景完全不符合任何自然而自由的看,这般再现出的风景宰制住了自然的看之动态的开展,并且,这般再现出的风景还取消了这自然的看之律动和生命本身。自塞尚以来,很多画家都开始拒绝再遵从几何视角这一规则,因为他们想要重新抓住并再现出风景在我们眼底下的诞生本身;因为他们不再满足于去做一个分析性的报告,而是想要重新融进并采用知觉经验的“作画法”(“style”)本身。所以,他们的画的不同部分是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看的,这就会使不仔细的赏画者觉得这些画犯了“视角错误”,然而却会使认真的赏画者觉得:在这些画中,从来没有任何两个物体是同时被看到的;若要在这些画里的不同空间部分之间游动目光,永远都是要耗费时间的;在这些画中,存在不是现成地被给予了的,而是通过时间显现或浮现出来的。

塞尚就曾说我们当能够绘画出树木的气味。在相同的意义上,萨特曾于《存在与虚无》中写道:每一个性质“都在揭示出物的存在”,他接着说道:“柠檬(的黄)贯彻于柠檬的所有性质中,且其每一个性质都是贯穿于所有其他的性质中的。那黄黄的正是柠檬的酸,那酸酸的正是柠檬的黄;我们吃糕点的颜色;而且糕点的味道也在向我们所说的饮食直观揭示着糕点的形状和颜色……泳池中水的流动性、温热感、泛蓝色以及涌
动态,这其中的每一个性质都一下子就在所有其他性质中被呈现出来了。”

每一个物都向我们象征着某种特定的行为,都向我们提示着这一行为,都激发着我们或正面或负面的反应。正因此,从一个人装点布置其居所的方式,从他所喜爱的颜色,从他所爱去散步的地点就可看出此人的品位、性格及面对世界和外部存在的态度。克洛岱尔就曾提到,中国人会用石头建筑园林,其中的一切都干枯而惨淡①。如此这般对环境的石化所透露出的是对生之茵润的否定,也就是说是对死的向往。那些郁结纠缠在我们的梦里的物同样是意味深长的。我们与物的关联并非一种遥远的关联。每一个物都向我们的身体和生活诉说着什么,每一个物都穿着人的品格(顺从、温柔、恶意、抗拒),并且,物反过来也活在我们之中,作为我们所爱或所恨的生活行为的标记。人驻于物,物也驻于人--借用心理分析师的说法就是:物都是情结(complexe)。塞尚亦持此观点,他曾说绘画所力图传达的正是物的“光环”(“halo”)。这也是现代诗人弗朗西斯·蓬热的看法。我们现在就以他为例对此作进一步的说明。萨特曾在一项关于蓬热的研究中写道:“物居住在他那里已经年历岁,物居有着他,物似地衣般覆盖住了他记忆的基底,物就在他那里……他现在努力所要做的就是从自身之深底钓出这些丛生的巨物以使它们出现,而不是对它们作严密细致的观察以确定它们的性质。”比如说水--当然,不仅仅是水,所有的元素都是如此--其本质并不在于它可被观察出的性质,而在于,关于我们它到底向我们说了些什么。
蓬热就是这么评论水的:
“水白、亮、无形、清凉、被动,执拗于它唯一的堕落--重力,用各种绝招完成这种堕落:包抄,穿透,腐蚀,渗透。

堕落同样作用于水的内部:不断地坍塌,每时每刻都在放弃各种形状,一味地卑躬屈膝,四脚八叉地趴伏于地,如尸首,像某些教派的僧侣……

我们几乎可以说水发了疯了,它歇斯底里般地唯重力是从。这个需求控制着它,如同一个根深蒂固的执念……

液体从定义上讲执着于服从重力而不是执着于维持自己的形状。为了服从重力它拒绝一切形状。这一根深蒂固的执念及病态的顾虑使它完全失态……

水的不安定:能感觉出最细微的倾斜变化。连滚带爬地跳下楼梯。活泼快乐,幼稚地顺从。当降低这边的高度以召唤它时,它立马就跟过来了。”
(引于《采取事物的立场》)

① Paul Claudel,Connaissance de IEst(1895-1900),Paris,Mercur
de France,190è; rééd1960p.63:“正如景物之美实非草木和枝叶的颜色所构成,而是由线条与地势之起伏掩映所致,中国人真的会只用石头建园子。如此造园就好比是在雕塑,相形之下,寻常造园法则类于绘画。堆叠山石,以创造人工景观。从确定轮廓和形态来看,用石头似乎要比用植物装点更服帖更适宜它们的层次和外貌的变化令人感觉到高度和深度曲折和突兀”一-编者注。(中译文请参见《认识东方》徐知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页。-中译注)

加斯东·巴什拉将这种分析拓展到了所有的元素中。听众诸君会在他一系列关于气、水、火和土的著作中发现这种分析。在这些著作中,巴什拉把每一种元素都看成了某一类人的心灵家园,看成了此类人魂之所牵梦之所萦者,看成了主导此类人生活的那一为其所最钟爱的境域,看成了那赋予此类人以力量和幸福的自然圣礼(sacre-ment naturel)。所有这些研究都有赖于超现实主义。长达三十年,超现实主义力图在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物体中--尤其是在那些我们失而复得的、弥足珍贵的物件中--寻找那“欲望的催化剂”或者,正如安德烈·布勒东所说,寻找人的欲望于其中显现自身或曰“结晶”的地方。所以说,这是个相当普遍的趋势:不再把物和人之间的关联设想为一个享有着至高权威的精神和一个例如笛卡尔的著名分析中所呈现的蜡之间的那种距离和主宰;而是终于意识到了:这关联并不是那么清楚明白,这关联是一个令人目眩的接近,这接近使我们不能把自己视作与物完全撇清关系的纯粹精神,使我们不能把物界定为与人的性质没有任何瓜葛的纯粹对象。

通过检视知觉的世界,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呢?我们学到了:在这个世界里,根本就不可能把物和它的显现方式区分开。诚然,当我像字典那样去定义桌子的时候--三条或四条腿支撑起的一个平面,人们可以在上面吃饭、书写等等--我可能会觉得如此我就抓住了桌子的本质而完全不必在意桌腿的形状、纹饰的风格等等这般伴随性的偶然之处。然而,这样我就不是在知觉了,而是在下定义。与此相反,当我在知觉一张桌子的时候,我不会不在意这桌子实现其作为桌子的功能的方式,而且,正是桌腿每一次承载起桌面的独特方式、正是那从桌脚到桌面抵抗重力的独特运动吸引着我,并使得每张桌子都卓然有别于所有其他的桌子。在这里,没有任何一个细节--从木头的纤维、桌腿的形状、木头的色泽及年龄到印证着木头之年龄的某些涂鸦或磨损--是无关紧要的,而且“桌子”这个意谓之所以吸引我,正是因为它是透过所有这些“细节”显现出来的,因为正是这些细节体现着它在场的样态。然而,一旦我们明白了知觉学派的教导,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开始懂艺术作品了,因为艺术品也是一个肉身性的总体,在此总体中,意义并不是自由的,而是系于或者说束缚于形形色色的符号以及各种各样的细节的。正是这些符号和细节向我显现了意义,以至于正如被知觉到的物那样,艺术品也是要去看的、要去听的,任何的关于艺术品的定义和分析--无论这分析作为对知觉经验所进行的事后盘点做得有多么完备--都不能取代我对此艺术品所进行的直接感知经验。这一点乍看上去并不是那么明白无疑。

《 三宝歌 》
浅释
对佛法僧
三宝的礼赞

大家都很熟悉
《 三宝歌 》,

佛教界重大法事活动都是在
《 三宝歌 》声中拉开帷幕。

唱《 三宝歌 》
能建立我们对三宝的神圣信心。

这首歌里浓缩了佛教很多内容,
是对佛教信仰的总核心 ——

“ 皈依三宝 ”
内容的概括。

词作者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界泰斗,
民国年间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一生为佛教改革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曲作者弘一大师是一位近代的高僧,
在早年历尽尘世间的繁华之后,
放下一切出家。

其时,
他在世间的书法、
音乐、
戏剧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出家以后,
在佛教的行持上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是一位旷世奇才。

《 三宝歌 》
用了三段歌词
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礼赞。

第一段是赞扬
“ 佛宝 ”。

“ 佛 ”梵文称为
“ 佛陀 ”,

歌词里是
“ 佛陀耶 ”,

“ 耶 ”
是梵文和巴利文的尾音。

“ 佛 ”
是觉悟的意思,

有三个特点 :
第一要
“ 自觉 ”,

就是自身明白、
洞悉宇宙人生的真理;

第二是
“ 觉他 ”,

像菩萨,
不仅自觉,
还能令众生觉悟;

第三是
“ 觉行圆满 ”,

就是说佛所修的觉悟之行,
对宇宙人生的洞彻,

达到了彻底、
究竟的境界。

第二是
“ 法宝 ”。

“ 法 ”
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内容很广,
“ 二谛总持 ”、
“ 三学增上 ”,

都是法的内容。

一般来讲,
菩萨行的六度,

乃至八万四千种对治烦恼的法门,
都称为法,

因为只有彻见宇宙、
人生的真相之后,

才能知道心中所呈现的烦恼是什么,
然后再运用方法来对治它们。

所以,
法从认识的角度来说,
就是真理;

从修行的角度来说,

就是对治、
解脱烦恼的方法。

第三是颂扬
“ 僧宝 ”。

梵文的
“ 僧 ”叫
“ 僧伽 ”

( 念qié,
不是念jiā ),

是“ 和合众 ”的意思,
指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出家众的教团,
主要专指出家人。

这个“ 宝 ”字就有无量的意思了。

我记得自己在武汉宝通寺皈依的时候,
道根老和尚给大家说皈依,

他说《 瑜伽焰口 》里
有一段对三宝的赞叹 :

“ 夫三宝者,
千生罕遇,
万劫难逢。

皈依者,
福增无量。

礼念者,
罪灭河沙。

譬如灵丹之妙药,
疗百病以蠲除 …… ”

《 法华经 》里
有个比喻
“ 盲龟遇浮木孔 ” :

一只瞎眼的乌龟在茫茫的大海里,
五百年才能浮到水面伸头呼吸一下,
结果一伸头正好遇到从海上漂过来的一段木头;

木头上有一个洞,
乌龟一伸脑袋,
正好伸到洞里去了,

你想想这个概率是多少,
就知道多么多么难。

世界上宗教信众最多的并不是佛教。

信佛教的人非常少,
信佛念佛的人在佛教里被称为
“ 人中芬陀利花 ”,

在《 观经 》里边讲 :

“ 若念佛者,
当知此人,
是人中芬陀利花。”

芬陀利花,
梵语是白莲花的意思,
象征着念佛人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

能够遇到佛法就是得到了无量的佛的无价珍宝,

因此,
《 三宝歌 》唱的时候,
不光要有对三宝的恭敬,

还要有富足感 :

我是一个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珍宝的人,
我是人中的芬陀利花,
我是佛亲自授记的,
我们大家将来必定成佛!

第一段对佛宝的赞叹 :

“ 人天长夜,
宇宙黮黯,

谁启以光明?

三界火宅,
众苦煎迫,

谁济以安宁?

大悲大智大雄力,
南无佛陀耶!

昭朗万有,
衽席群生,
功德莫能名。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人天长夜 ”,
以“ 人天 ”
概括六道——

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 人天长夜 ”
实际上说的是众生长夜,
不是单纯地说人天,

是说所有的众生在生死的流转里面没有解脱的机会,

就像在漫漫的长夜里看不到光明。

“ 宇宙黮黯 ”,
宇宙,
是我们众生所生活的世界。

“ 黮 ”
念dǎn音,

比喻黑暗、
蒙昧。

“ 黮黯 ”,
是说众生因为心中有烦恼,

所以眼睛是蒙蔽的,
看一切都是黑暗的。

“ 谁启以光明 ”,
在人天长夜和宇宙黮黯这样的状态之下,

谁能够开启令我们解脱的光明呢?

“ 三界火宅,
众苦煎迫 ”,

“ 三界 ”,
指的是欲界、
色界、
无色界,

我们生活的娑婆世界称为欲界,
色界就是一些天人。

这是从众生的精神状态来分的。

欲界看重物质,
有很多的爱欲;

色界的天人,
已经断掉了爱欲,
但是还有物质形象,
有天人的色身;

到了无色界,
众生只有精神状态,
连形象都没有了。

普通众生轮回六道都不出这三界的范围。

“ 火宅 ”,
也是《 法华经 》的一个比喻,
比喻四面火起的房子。

这个火,
既有外在的火,

就是世间不安、
国土危脆、
各种各样的灾难和一些不吉祥的事;

同时内心也有无数的烦恼在煎熬我们。

所以,
内外交困,
就好像生活在已经着火的房子里。

“ 众苦煎迫 ”,

有很多苦在煎熬、
逼迫我们。

众苦,
佛教一般讲八苦 :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 谁济以安宁 ”,

谁能够给我们安宁呢?

这是第二问。

第一是谁给我们光明,
第二是谁能给我们救济。

接着答案说,
佛能指给我们光明,
给我们救济。

“ 大悲大智大雄力 ”,

这三个“ 大 ”
概括了佛的功德。

“ 大悲 ”,
悲是慈悲,
不恼害众生,
不忍众生受苦。

慈能与乐,
悲能拔苦,

给予众生快乐,
解脱众生的苦难,
就叫慈悲。

我们普通人讲慈悲,
可能因为对象是我的亲人,
是我的同修,
是我认识的人等等,
会有条件。

但是像观音菩萨,
是“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

没有条件,
不分彼此。

“ 大智 ”就是
“ 般若 ”。

这个般若智慧不是世间人所理解的那种聪明或者学识。

大家知道
“ 六度 ” ——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 智慧 )。

只有有了般若的时候,

前边的布施、
持戒等才能称为波罗蜜。

波罗蜜是什么?

到彼岸,
能够引导我们渡过生死的河流,
从生死轮回的此岸达到涅槃解脱的彼岸。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这些跟其他的宗教是共通的,

但是
“ 般若 ”
是不共的,

只有具足
“ 般若波罗蜜 ”,

前面五度才能够把我们引向解脱的彼岸,
所以佛教里说,
六度中如果缺了般若波罗蜜,

前面的五度就像盲人一样 ——
“ 五度如盲,
般若如眼 ”,
没有般若波罗蜜没办法达到解脱。

“ 大雄力 ”,
大雄指伟大的英雄。

《 华严经 》里说,

“ 如来智慧不思议,
悉知一切众生心,
能以种种方便力,
灭彼群迷无量苦。

大雄善巧难测量,
凡有所作无空过,
必使众生诸苦灭,
栴檀林神能悟此。”

“ 大雄善巧 ”
就是形容有佛无与伦比的力量,
能够降服一切世间的邪恶势力。

“ 南无佛陀耶 ”,
“ 南无 ”
就是皈依、
顶礼。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
所以很重要。

皈依三宝,
身心就能够得到安宁、
解脱,

这是皈依三宝的威德之力。

在《 俱舍论 》里就说,

皈依以何为义呢?

救济为义,
救济众生是三宝的含义,
皈依三宝能够解脱众生的一切苦恼。

“ 昭朗万有,
衽席群生,
功德莫能名 ”,

是对佛陀功德的赞扬。

前面是发问,
总说佛有三种德行 ——
“ 大智大悲大雄力 ”,

然后表示自己对佛的皈命,

接下来是对佛的赞叹、
赞礼。

“ 昭朗万有 ”,
佛陀的智慧光明能够照耀一切。

这一句跟前面
“ 人天长夜,
宇宙黮黯 ”
是相对应的。

“ 衽席群生 ”,
“ 衽 ”
是衣襟,

“ 席 ”
是卧席

( 古人一般在地上铺席子 ),

“ 衽席群生 ”
是从我们古代的一个词
“ 衽席侍子 ”
化运过来的

( 这个词是说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
用衣襟将他包裹起来安置在床上,
好好地照顾 );

用母爱来形容佛陀对众生的关爱,
是说他用大慈悲来衽席群生,
使众生得到平安。

“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是说我现在才明白,

只有佛才是我们真正要皈依、
能够皈依的地方。

“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这告诉我们皈依不是暂时的,
它给我们确定了一个期限 ——
尽形寿。

我们只要还活着,
就不能放弃对三宝的皈依。

这里
“ 信 ”
是第一步,
信仰;

“ 受 ”
是接受佛陀的教法;

然后还要
“ 奉行 ”,

勤快地、
尊敬地照着去做。

“ 奉 ”,
是双手把它托起来,
表示尊重。

这句讲的是对三宝修学的层次。

第二段对法宝的赞叹 :

“ 二谛总持,
三学增上,
恢恢法界身;

净德既圆 ,
染患斯寂,
荡荡涅槃城!

众缘性空唯识现,
南无达摩耶!

理无不彰,
蔽无不解,
焕乎其大明。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二谛总持 ”,
谛就是真理,

二谛指真、
俗二谛。

佛教讲一切事物,

一般都用真、
俗来概括。

什么叫真谛?

佛陀能够证得的真理,
超越了世间的虚妄,
证得了真实,
叫真谛;

俗谛是我们所见到的世间的现象,
是虚幻的。

真、俗都是真理,

俗谛也是真理,
只不过凡夫迷于俗谛,
不能认识真谛;

菩萨真、
俗两谛都看得明白,

所以缘起不碍性空,
性空不碍缘起,

菩萨认识事物是从真、
俗两个方面。

“ 总持 ”,
就是涵盖一切法,
包含无量的含义。

佛法是以真、
俗二谛来总摄一切。

“ 三学增上 ”,

三学就是戒、定、慧 :

戒律防非止恶,
禅定使我们专心一处,
精神不散乱,
才能够开发智慧;

增上就是加强力量。

戒、定、慧能够在解脱道上助我们一臂之力,

使我们得到解脱。

“ 二谛总持,
三学增上 ”,

二谛是讲缘起性空、
真空妙有的关系,

三学是指修学的内容,
前面是认识论,
后面是实践论。

“ 恢恢法界身 ”,
“ 恢恢 ”,
广阔广大;

整个宇宙的存在都叫法界。

佛的法身是遍一切处的,
它和法界是等量的,

所以叫做法界身,
也称为法身。

恢恢法界身,
就是宽阔广大的法身。

佛有三身 :
法身、
报身、
化身。

化身,
就像观音菩萨不同的形象;

报身,
是说佛因为在无量劫修学佛法,
具足了无量的福报;

法身,
其实无形无相,
只要有万事万物在的地方,
法身都在,
因为佛的法身是一个绝对的真理。

所以,
我们讲的
“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 ”,

“ 青青翠竹,
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
无非般若 ”,

就是这个意思 :

法界里面每一样的事物,
从真理的角度来说,
都蕴含着跟佛所证悟的完全平等的真理。

“ 净德既圆,
染患斯寂,
荡荡涅槃城 ”,

“ 净德 ”
就是没有烦恼,
只有清净的功德,

“ 既 ”是整个、
全部的意思

(《 谷梁传襄公六年 》 :

“ 家有既亡,
国有既灭。”),

佛的功德是完全圆满、
完全清净的。

“ 染 ”
就是染污,
跟烦恼是相连的,

“ 患 ”
是忧患,

“ 斯 ”
在这里也是皆、
尽( 全部 )的意思

(《 汉书·叙传下 》 :

“ 罪人斯得,
邦家和同。” ),

“ 寂 ”
就是息灭。

佛已经把一切的烦恼都断尽了。

“ 荡荡涅槃城 ”,
是说佛断一切烦恼,
证一切功德,

最后证得了最真、
最上、
广大无比的涅槃,

达到了无生无灭、
“ 常乐我净 ”的
精神状态。

“ 涅槃 ”,
这是成佛所达成的境界 ——
究竟解脱。

“ 城 ”
是个比喻,

《 法华经 》里面有
《 化城喻品 》,

人累的时候希望找到一个地方歇歇脚,
涅槃乃是圣者所居的都城。

《 大智度论 》说 :

“ 诸法实相是涅槃城。

城有三门 :
空、
无相、
无作。”

“ 众缘性空唯识现 ”,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众多因缘和合而生的,
本性是空的。

但是千万记住,
佛教里面讲的
“ 空 ”
不是说没有,
是说它不真实。

“ 唯识现 ”,
是说万法完全都是我们心的变现。

大意是说我们看到的宇宙万物像我们做的梦境一样虚幻不真实。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
我们就是在大梦中间。

你的心思里面现的是烦恼、
染污,

所以你看到的生活世界是不清净的,

是我们的烦恼、
业障障蔽我们的真心性,

使我们看不到真相。

“ 南无达摩耶 ”,
“ 达摩 ”是法的梵音,
表示皈依法。

“ 蔽无不解 ”,
蔽就是烦恼,
烦恼的障蔽没有不解脱的。

“ 焕乎其大明 ”,
“ 焕乎 ”
就是光明的意思,

就是正法住世、
佛法住世,

能够将黑暗顿时照破。

第三段对僧宝的赞叹 :

“ 依净律仪,
成妙和合,
灵山遗芳型;

修行证果,
弘法利世,
焰绩佛灯明。

三乘圣贤何济济!
南无僧伽耶!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住持正法城。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依净律仪 ”,
“ 律仪 ”
也叫净戒,
能够防非止恶。

净律仪就是强调律仪的清净,
因为律仪还有恶律仪,

比如黑社会组织规定一些像戒律的条文,
不遵守就会怎么处置你。

佛教是解脱的律仪,
所以叫净律仪。

“ 成妙和合 ”,
大家都遵循清净的律仪,
就能够成为和合之众。

“ 妙和合 ”
是对和合的一种赞美。

和合是僧的相,

僧伽就是清净、
和合之大众。

我们一般讲六和合 :

身、口、意、戒、见、利这六个方面的和合。

只有做到了六和合,
出家僧团才能够和合。

“ 灵山遗芳型 ”,
僧团如果
“ 依净律仪,
成妙和合 ”的话,
佛法就会兴隆,

就如同佛在世时一样,
就好像在印度的灵鹫山,
那是佛常说法的地方。

“ 芳型 ”,

芳就是美好的、
流芳百世的;

型就是榜样,
不会走样。

“ 修行证果,
弘法利世,
焰续佛灯明 ”,

“ 修行证果 ”
要依照佛法去修行,
都能够证得解脱涅槃之果。

“ 弘法利世 ”
是僧人住世的目标,
除了自己解脱以外,
还有住持正法的含义。

世间如果没有僧,
法和佛教都会灭掉,
所以僧团的价值是在这里。

“ 焰续佛灯明 ”,
就好像把佛法的灯一盏一盏地传续下去。

“ 三乘圣贤何济济 ”,
三乘,乘,

按照《 汉语大词典 》的定音,
读chénɡ,

解释说 :
“ 佛教比喻能运载众生到达解脱彼岸的种种教法。

如言小乘、
大乘等。

《 法华经·方便品 》 :

‘ 诸佛如来以方便力,
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隋慧远
《 大乘起信论义疏 》上之上 :

‘ 所言乘,
运载为义 ……
言行乘者自运运他,
故名为乘。’

三乘是指声闻、
缘觉、
菩萨。

佛法就好像一个车子,
能够把众生从生死载到解脱。

“ 济济 ”
是众多而兴盛之意。

所以,
“ 南无僧伽耶 ”,
皈命僧宝。

“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住持正法城 ”,

统理就是管理、
引导大家。

佛陀把教化众生的责任托付给僧团,
僧既是我们的师,
也是我们的友。

佛是医生,
僧是护士,
帮着看护你,

所以,
能够
“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

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说,
“ 住持正法 ”
就是使佛的三法印 ——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

能够住于世间,
使后来的人都能够达到解脱之城。

( 据2010年11月13日于京为禅悦之声合唱团讲解
《三宝歌》之录音整理 )

《 三宝歌 》
原文如下 :

作词 :
太虚大师

曲 :
弘一法师

人天长夜,
宇宙黮黯,
谁启以光明?

三界火宅,
众苦煎迫,
谁济以安宁?

大悲大智大雄力,
南无佛陀耶!

昭朗万有,
衽席群生,
功德莫能名。

今乃知 :
唯此是,
真正皈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二谛总持,
三学增上,
恢恢法界身;

净德既圆,
染患斯寂,
荡荡涅盘城!

众缘性空唯识现,
南无达摩耶!

理无不彰,
蔽无不解,
焕乎其大明。

今乃知 :
唯此是,
真正皈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依净律仪,
成妙和合,
灵山遗芳形;

修行证果,
弘法利世,
焰续佛灯明,
三乘圣贤何济济!

南无僧伽耶!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住持正法城。

今乃知 :
唯此是,
真正皈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温厘枝霍斯诺 《大叔,悄悄吻》叶繁星傅景遇 《第一甜宠,陆首长放荡宠》宋念念陆邵寒 《青丝离断青风迟》顾长青苏心离 《林楚虞程燃》林楚虞程燃 《林浅
  • 忐忑不安的心情斥巨资买了一个 都说当老师工作很稳定,待遇也不错,想考个教师资格证太难了,考了几次了,老是差一两分,人都怏崩溃了,寻思着能不能有其他办法考个教资
  • “我们门店使用的产品都是原装产品,大瓶的(产品)一瓶可服务180位到200位客户之间”甚至有品牌的工作人员表示,单客单次的成本不到5元。“我们门店使用的产品都是
  • 男士17岁就从吉林到澳洲上高中,然后学了西餐专业,一待就是10年,然后回国就三年,还为澳门顶级餐厅做过总厨,接着到了中东5年,先后去了卡塔尔到迪拜,做到管理12
  • (抽奖条件为转发)如果愿意的话评论区带上对我的祝福(不强制)我周一刚做的手术很顺利,但是有后续治疗[允悲]5.图五的台历本为两位中奖者中拥有solo数较多的一位
  • 心底里,依然会渴望拥有,依然觉得,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爱情最美的童话。心底里,依然会渴望拥有,依然觉得,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爱情最美的童话。
  • (因为我们基本全吃完了…)但是坐在我们隔壁桌的姐妹就说味道不行,她们都没动几口[允悲][允悲][允悲][允悲]还是建议姐妹们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在12月底的时候去浅
  • 属猴的朋友今天事业运势发展普通,工作上还算顺利,一切照着计划在进行着,不过却也不容易有什么重大的突破。如你的八字伤官运为水,这种属于金水伤官运,建议我采用一些属
  • 从周五就开始期待着这个周末的到来,因为好久都没有下雨了,便特别期待周六能够下雨,周六下雨也没阻挡住我去超市采购的心,天气真的变冷了,树叶也都开始凋落……坐在路边
  • #漂亮敏敏滴日常# 今天一个人出校啦‍♀️坐在舒服的位置吃了一碗雪菜肉丝面 店主是一对夫妻 叔叔阿姨都很温柔很亲切 有在家的温馨感 忍不住会落泪想家 不过今天盐
  • 祝愿你在热爱的道路上履践致远,不萦于怀.
 二十又二,朝暮轮转,初日为你升起,海浪陪你做乐,愿新的一岁的你依旧做喜欢的事,我愿这世间的苍穹繁星都属于你,陪你的八
  • 它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的黑暗有所反映,并表达了诗人“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的志尚。它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的黑暗有所反映,并表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忙是人生的滋养剂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有成就?
  • !)希望另一半心理健康,乐观向上一点,真诚且专一,有仪式感一点类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觉有些社恐,联系方式在这,直接加我就好,备注来意vx:YKZ-100904#
  • 小鹏汽车销量连续下滑,造车新势力呈现疲弱的状态,小鹏汽车10月份销量仅有5000多辆,而一线巨头比亚迪的月销量已经突破了20万辆,主要原因还是产品缺乏竞争力,此
  • 在东亚传统观念里都认可父母帮忙带孩子,但事实上这是对父母的剥削(可能很多人会很反感这种说法,但是本质上就是这样)步入老年的父母应该是去休息享受生活,而不是来负担
  • #罗伊roi[超话]#我再睡不着了,想过为你去*,但见面会时你对我说:“要好好生活啊!愿你我在各自的未来里,有钻石和星光围绕,温柔的熠熠生辉”#马龙[超话]##
  • 死不可怕,错过风景才可怕父母可能很普通,但是父母的爱不普通他短暂的停留,如今向着浩瀚宇宙再次进发十二、"虽然生活很重,但"尊重生命,崇尚安全
  • 谢谢你出现在我的青春里!我们知道你现在正过着你所向往的生活,我们知道你现在很好这就够了!
  •  生活中,有很多像阿英这样的人,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喜欢插足别人的事情。 有一天上班时,她看到同事小苏状态不好,就在背后跟其他同事说:“他肯定是消极怠工,想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