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本来是指祭祀鬼神之事,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范围越来越大,由祭祀含义扩大到各种规范,甚至包括治国平天下的典章制度——依然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周礼】  春节的脚步近了,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隐藏着一定的礼仪。礼仪是什么?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是礼乐文明。那礼仪之邦的特征是什么?礼乐文明,有哪些优秀的成分?今天我们面对如此的文明,应该如何看待哪些东西可用、哪些东西不可用?如果要用,该怎么用?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锷在做客齐鲁大讲坛时,以《周礼与现代社会》为专题,对上述问题作了解读。
“把俗加以规范就变成了礼”
  王锷教授从孔子教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故事入手,引入了礼和周礼的问题。“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针对许慎的《说文解字》,清代的学者段玉裁有个注,说‘履,是足所依也。引申之,凡所依皆曰履。’换句话说,人在社会上生存,所要依赖的有关规则,这些都能叫‘礼’。”王锷分析,从本意来说,礼本来是指祭祀鬼神之事,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范围越来越大,由祭祀含义扩大到各种规范,甚至包括治国平天下的各种典章制度,都应该算到礼的范畴。
  王锷认为,礼是俗的规范化。“我们经常说礼俗,各地的风俗不一样,但当这个俗被大多数人所遵守、信从的时候就可能变成礼。礼的范围要比俗的范围大,当礼被某一个地方接受、大家都遵循,也可能会变成俗,礼俗之间是互动的。所以说礼是俗的规范化,把俗加以规范就变成了礼,且是现实生活的粉饰化。我用了粉饰这个词,粉饰是‘梳妆打扮’的意思。”
  在另一个层面上看,礼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如果人离开了礼,那你做事就不知道该怎么做。礼还是治国理政的典章制度。我们回顾中国历史,从周代以来,所谓周公制礼作乐以来,一直到现在,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会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种各样的法规制度等一些条文。这些条文是干什么的?放大来说就是礼。”王锷说。
  王锷指出,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礼不仅包括风俗信仰、礼仪制度、法律法规,还包括家规乡约。“这几年大家热谈一个话题,叫家风家训,家训也是属于礼的范畴。”
  从狭义来说,礼有两部分,包括礼物、礼仪。“拿礼物送人,要考虑这个礼物以什么样的形式送给对方,对方如何接受,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礼仪。礼,简单来说包含礼物和礼仪两个部分,是人际交往的准则。”
  如果再细分,礼有很多要素,就是行礼包含很多要素,这些要素包含什么?包括礼法、礼容、礼器、辞令、礼义等要素。在中国谈到礼,必然会包含乐,乐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华文明也是礼乐文明。
  而周礼是指哪些内容呢?王锷分析,周礼有五礼,叫吉、凶、宾、军、嘉礼。吉礼是指有关祭祀之礼,凡是与祭祀有关的礼仪都是吉礼;凶礼是与忧伤有关的礼仪,比如人去世了,要下葬,有葬礼;宾礼是周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以及诸侯派遣使臣向周天子问安的礼节仪式;军礼是协同天下各国之礼;嘉礼,是使万民相亲相爱之礼,具体来说包括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贺庆之礼等。
与现代社会相关的饮食礼、冠礼
  我们现在能看到哪些周礼的影子?哪些和我们现代社会还密切相关?王锷教授接着分析了《三礼》与周礼的关系。周礼为什么如此受周人重视?周礼关乎国家民俗民风、国家盛衰。通过《坊记》的记载即可见一斑:“君子之道,辟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民犹逾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这样的一些礼制,在哪些书中有体现?王锷说,要了解周代礼制,必然要读《周礼》《仪礼》《礼记》。
  《周礼》又叫《周官》,本来有6篇,可《冬官》丢掉了,现在能看到5篇。第五篇是《考工记》,里边记载了很多制作车子、制作弓箭等方面的一些资料。
  《仪礼》在汉代的时候据说有50多篇,而今看到的《仪礼》只有17篇,而且有两篇是分上下的,其实只有15篇。这部书中讲什么内容?大概讲就是男子、女子到一定年龄如何加冠、如何结婚。还有射礼、朝礼、聘礼,包括人去世之后如何举行丧葬礼、祭礼等。
  “《仪礼》这部书对中国人的生活影响非常深远。比如到一定年龄要结婚、家里有人去世要举行丧葬礼、祭祀祖先这些礼仪完全能追溯到《仪礼》。”王锷说。
  《礼记》有49篇。“《仪礼》是大量讲事情该怎么做,但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些没有讲。比如结婚,为什么新郎要迎接新娘子?《仪礼》没有讲,《礼记》中有《婚仪》阐释了为什么要迎接。因为男方家里迎接的是能传宗接代的女性。”王锷分析。
  古人讲的礼制特别多,概括起来,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大概有饮食礼、冠礼、丧葬礼。王锷以饮食礼、冠礼、丧葬礼和祭礼为代表,讲述了记载周代礼制的情形。
  以饮食礼为例,饮食文化中有一个关键词叫“酒肉”。“我们经常说‘酒肉朋友’,酒和肉很重要。吃饭没有酒、没有肉,那就是随便吃。对酒肉,中国文化特别重视。所以《礼记·坊记》中说,‘因其酒肉,聚其宗族,以教民和睦也。’就是用酒肉聚集宗族,教老百姓和睦相处。《礼记·丧服四制》中说‘老病不止酒肉’,就是年长一点的人不能禁止酒肉,当然不要喝多。这是古人对酒肉的理解。”王锷说。
  根据考古发掘的材料,大概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有酒了。关于饮酒,古人制定了很多的礼节。主人招待客人,主人敬的酒叫“献”,客人得回敬叫作“酢”,然后主人再献酒叫作“酬”。根据不同的级别,最低是一献之礼,最多是九献之礼。
  在先秦时期,招待客人吃饭大概有三种礼仪:飨礼、食礼、燕礼。《左传》记载:“飨以训恭俭,燕以示慈惠。”飨礼规格最高,有酒有肉。食礼有牲牢、无酒,以吃饭为主。
  “食礼和飨礼是有规定的,要坐端正,吃完就走;燕礼没有规定,燕礼是明君臣义,前两种礼是象征性的、有级别的招待,燕礼是招待的时候有酒有肉,而且后面不限制你喝多少、不限乐,音乐伴奏一直在。但也有规定,孔子说过,‘惟酒无量,不及乱’,而且最好是‘饮酒不至变貌’。这样的一些规定,是把饮酒礼引导到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大家又高兴,又不至于喝醉耍酒疯。”王锷说。
  通过分析饮食礼、冠礼、丧葬礼的内涵,王锷指出,周代的这些规定对今天的社会是有一些影响的。从汉代开始,一直到清代,历朝历代都根据《周礼》《仪礼》《礼记》的相关记载,制定适合他们那个时代的相关礼制。
礼是为了节制
  《礼记·乐记》中讲到人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外物的触动。人对外物的触动越来越多,对有些东西喜欢,对有些东西不喜欢。如果人对外物触动的欲望不加以节制,就是人完全被外物带着走,那人就会胡作非为。如果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力量大的就会欺负力量小的,人多的就会欺负人少的,聪明的就会欺负愚蠢的,胆子大的就会欺负胆子小的,生病没有人管,鳏寡孤独老人小孩没有人管,这是大乱之道。
  “所以孔子说,正因为这样,先王治理国家的时候,要制定各种各样的礼制,目的就是要把人的性情引导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不要让他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要让他做有害于他人且有害于自己的事情。”王锷分析。
  王锷认为周礼的现代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修身养性,二是诚实守信,三是尊敬他人,四是以礼治国。
  就修身养性来说,儒家特别强调人性和人情的关系。《礼记·大学》里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是一个人修身的结果。“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修养好自己的性情,让自己的性情符合当代礼的范围,这样的话,一个人才能正常发展。”王锷说。
  周礼中特别强调做事要守信。《礼器》中讲到“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就是要讲诚信。如果不讲诚信,规章制度是为部分人服务的,那肯定不行。
  修身养性和诚信,是针对一个人在发展中自我修养要注意的,但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一个人生存。父子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夫妻之间,都有一个礼仪在。中国文化讲的五伦关系,把夫妇关系摆在最中间,说一个家庭夫妇关系搞不好,必然会影响父子关系、朋友关系、君臣关系等。所以夫妇关系特别重要。夫妇之间应该怎么相处?应该相亲相爱。
  “当你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你要尊敬他人。那怎么尊敬?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在礼书中讲到很多要尊敬他人的做法,和他人交往,自己内心诚信、修身养性做得好,才有可能尊敬他人。只有你尊敬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所以《礼记》中有一句话叫作‘自卑而尊人’,就是每个人要把自己放低一点,而把别人抬高一点。”王锷分析。
  “以礼治国是儒家倡导的,也是孔子等人所倡导的。怎样以礼治国?各个时代不太一样,但是孔子对以礼治国在《礼记·礼运篇》也有详尽的论述。如果从广义来说,现代社会有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但也应该认识到,在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应该说大量存在着有法不依、有禁不止和违法乱纪的事情,现行的规章制度还是有纰漏之处的。所以从礼的广义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按照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借古鉴今,制定适合现代的完善的礼制,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话我想我们这个社会会更好,人民会更幸福,社会会更安定。”王锷说。

#梦想改造家的最差设计出现了#看呆了,这哪是梦想改造家,这是欺诈甘肃、欺诈老人的空中楼阁、美图秀秀!著名建筑家陶磊,花132万为老人在乡下打造的梦想小别墅,从红砖风格,到羊圈布局,到内在浓浓宜家风格不接地气的堆砌,这何止让人震惊?
 
事情极简单,立邦独家冠名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新一期,帮助68岁老杜,在白银农村翻建老房子。老杜一辈子种田把5个子女都培养成了天南海北的大学生,但还是想生活在家乡。他的梦想就这么简单,甚至他带着建筑师,指着他的梦想,一个欧式洋气的二层小楼给他们看。
 
现在《梦想改造家》和陶磊交货了,同步就启动了吹捧模式,但没有人傻。现在是21世纪新时代,人们告别了八十年代红砖房也就四十年,但这就是中国人大规模进城的四十年,中国的制造业和中国审美已翻天覆地,城里建筑是怎样的,西方建筑是怎样的,国内国外的旅游、线上线下的影像,早已冲刷了中国人的认知。
 
现在改造家,端上来水泥、红砖、木头,号称精心挑选,跑了几十个地方找来。看看外墙与装修,取暖、风沙、阴暗、逼仄重重问题暴露无遗,此其一。第二,外在设计格局,可能陶磊是从飞机上空降黄土高原,那种为了拆迁建的红砖房、那种圈养牲口的红砖大平房,并非罕见,只要在甘肃多地走走自然会避免,没想到节目讲个故事,结果成了事故。
 
第三点,是最让人遗憾的!真正的好的建筑是实用、是创新,更是尊重。可怜见的老人,他有明确诉求,心目中的二层洋式小楼早已指给陶磊。特别理解可怜的老人,这大100万在甘肃绝非大风刮来的,一个农民一辈子就当了一次甲方,他的要求过份吗?
 
建筑家毫不犹豫拒绝了,用红砖和监狱般的布局给出答案。老人,要一个美国白宫般的建筑丟人吗,是崇洋媚外吗,今天是新时代,人人都有文化自信,反而东方梦想家的历史虚无感让人震惊。

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图得就是二层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亮堂、痛快、洋气的感觉有什么错?如果东方梦想家和陶磊有一种乙方的自觉,给老人盖个和邻居一样的二楼小别墅,但创造出超拔的中国风,谁不会点赞?
 
让人痛心的是,建筑家忘了初心, 不是帮人实现梦想,是他自己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更让人痛心的是,大西北恰恰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感,在这幢红砖大厂中毫无体现,相反有十个痛点,槽点满满。

十点中,我就说出一点,一个细节,就是“红砖”。节目中号称红砖历史悠久,可能这个节目和现在建筑家们彻底西化,才落地本土,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毫不知情。请问,而且这里是西北,这在骗谁呢。秦砖汉瓦是这样的红砖吗,中国五千年来以崇尚的红色、黄色、黑色,白色,请问在哪里得到了“历史悠久”这四个字的体现?有朋友留言说,现在的网友是喷子,不懂艺术专门喷艺术家说脏字,我去东方卫视建筑家的微博下面看,发现关闭了评论,精选的评论一水的称赞,再看开放的评论,多是痛心疾首可怜农村老人上当,而且有大量真知灼见!如果时光能倒流,陶磊和东方卫视能提前看到,一定会注入大量的灵感和认知,把这个农村本来幸福的晚巢建好!
 
说网友是喷子用尽了最恶毒的语言喷建筑师,其实不然。绝大部分网友针对的是事件,这一点我有体会,我发了一条安阳王新刚的微博,有多个所谓法律博主带动粉丝喷我,也有把我骂得狗血淋头,但细察,绝大多数是明事理的人,喷子永远是极个别,真正为老百姓帮人度人者大家心水清。再以陶磊举例,如果他幡然醒悟设计一个真正出色的建筑再上节目,难道人人还会这般痛骂?不可能的。
 
我想起我亲历的一个小故事,八十年代,学校合唱团黄河大合唱,老师看我写诗让我为合唱前准备一段供朗诵的小诗。或是要上节目了虚荣心作祟,我准备了几天几夜,数易其稿,终于有了古典诗词+朦胧诗的超拔感觉交了上去。他是一个戴眼镜的数学老师,看后没出声,他问班里谁还有。有一个学物理的同学,交上了一段口号“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刺死我们,还会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结果,合唱团就用了这一段,当我坐在台下,感受到了何止是沮丧,真切感受到今天网友戳脊梁骨的怒骂般的痛苦,我的骨头几乎要碎了。
 
三十年过去,八十年代才诞生的红砖在西北早已作废,我当年写的朦胧诗再也唬不住新人,这个世界变了,互联网令地球村的整体审美海拔早已升高,更不用说乔布斯早已刷新什么是产品的审美审美的产品真正的创新之美,而我早已后悔、早已发现田间的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是真正的诗、创新的诗,是甲方的诗,更是乙方的诗。没有诗,遗世而独立,乔布斯的决绝的创新即是明证。正如大地上的诗人杨键在农村见到的《白头翁》:“为什么它们能将我如此震撼? 像松树一样生长吧, 与蓝天和大地,共享清贫的繁荣,// 我看着菜地上浇粪的农民,再也没有造句的惆怅……”
 
相信,东方梦想家和陶磊,能放弃傲慢,还给甘肃老人一个实用亮堂的家!

1982字凯雷录音转码公元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

林冲休妻的事实与法律
人民法院报 2021-09-17
  喻 平

  在《水浒传》中,林冲的形象立体而丰富。一方面,他生得“豹头环眼”,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另一方面,在粗放外表下裹藏的是他有别于大多数梁山英雄的心性,比如重情恋妻,精细谨慎,沉郁隐忍。林冲休妻,不仅是其心性的体现,也涉及当时离婚的方式及法律效果。

  高俅构陷与林冲休妻

  水浒英雄大多崇尚勇武豪壮之气,不以爱情与婚姻为念。只有林冲,既爱舞枪弄棒,又儿女情长,真是难得的“好丈夫”。

  因高衙内数番调戏林娘子不得而“相思致病”,高俅为保全其子,设计构陷林冲“手持利刃,故入白虎节堂”,送开封府查办。开封府权衡之后,以“不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之罪定谳,着林冲脊杖二十,刺配沧州。林冲在临行之时,欲休妻。

  得知林冲刺配沧州,丈人张教头与众邻人来送,林冲对丈人说:“……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至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依林冲所言,其休妻理由有二。一是担心此去沧州前途未卜,若高衙内又来威逼,妻子无人保护;二是念及妻子青春年少,改嫁可以不误前程。虽然丈人不依,但林冲还是唤人写下一纸休书:“断配沧州,去后存亡不保。有妻张氏年少,情愿立此休书,任从改嫁,更无争执;委是自行情愿,并非相逼。”写罢,林冲押了花字,打了手模。

  关于林冲休妻,一种看法是,休妻表现了林冲对妻子的关爱与深情。首先,林冲夫妇是“琴瑟协和”的,如林冲所言:“结发三年,不曾有半些儿差池……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这从四邻、丈人等人反对休妻中可见一二。其次,休妻是不愿意妻子枉费青春。另一种看法是,林冲休妻的理由不足,有为自己考虑的成分,如他提到“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休妻可能是对高衙内的让步。

  事实上,休妻并不能达到保护妻子的目的。因为,林教头武艺高强,高衙内尚有恃无恐,一再设计欺凌,林妻再嫁,何人才能庇护她?同理,八十万教头亦因此蒙冤,谁敢再迎娶林妻?所以,休妻之后,林妻成了“归家女”,高衙内便不用再顾忌法律与舆论,堂而皇之地追求,林妻不从则恐有性命之忧。事后林妻因高衙内威逼亲事而自缢身亡,也证明了这点。

  古代两种离婚方式

  上述说法均有一定合理性,但都忽略了一个颇为关键的前提,即在法律意义上,林冲写休书,是在作一个终局性决定,还是仅对丈人提一项请求。也就是说,这休书究竟有何种法律效果。

  在传统社会,婚姻被赋予“合二姓之好,上以祀宗庙,下以继后世”(《礼记·昏义》)的神圣职能,涉及宗法秩序的稳定与延续,不仅仅是男女私事,因此,法律对离婚作了明确的限制性规定。

  自唐之后,离婚方式分为两种:法定离婚与有限度的协议离婚。前者即“七出”和“义绝”,后者即“和离”。就“七出”而言,据《唐律疏议·户婚》:“诸妻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出之者,徒一年半;虽犯七出,有三不去,而出之者,杖一百。追还合。若犯恶疾及奸者,不用此律。”“七出三不去”自周至清一直作为离婚之法。

  “七出”,即男子休妻的七种理由——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多言、盗。即使有“七出”之条,如果存在“前贫贱后富贵、与更三年丧、有所取无所归”三种情形时,丈夫不得休妻,即“三不去”。若妻子有“七出”且不存在“三不去”情形,丈夫可以单方面作出休妻决定,只需写一份休书,邀请双方近亲属或邻人见证或署名。

  “义绝”是强制离婚的情形,当夫、妻与对方或双方近亲属之间有谋杀、重伤、奸淫等行为,导致两个家族“恩断义绝”,法律规定必须离婚,违者罪之。

  就“和离”而言,《唐律疏议·户婚》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此条并非简单的协议离婚,而是对“七出”之条的补充规定。丈夫在妻子无“七出”“义绝”情形下提出离婚,应依法判无故离妻罪,徒一年半或杖一百。但是,若妻子对丈夫提出的“七出”“义绝”以外的离婚请求表示同意,则视为“夫妻不相安谐”之下的“和离”。

  古代的离婚文书

  与此相应,在古代作为离婚文书的休书也分为两种。一种为“七出”“义绝”情形下的休书。出具这种休书,类似于行使当代民法中的“形成权”,即无须妻方同意,丈夫一经决定,婚姻关系即行终结。另一种为“和离”情形下的休书。这种休书需要妻子一方的同意,才能达成离婚的法律效果。同时,妻方的同意可以豁免丈夫无故离妻之罪。

  敦煌文书中收录了唐代称为“放妻书”的休书模板,《敦煌契约文书辑校》载:“盖次(以)伉俪情深,夫妻义重……今已不和,相(想)是前世怨家;贩(眅)目生嫌,作为后代憎嫉。缘业不遂,见此分离。聚会二亲,夫与妻物色具名之书。”

  “今已不和”“缘业不遂”意味着离婚理由为感情不和,并非“七出”“义绝”,兼有“聚会二亲”的协商程序。

  林冲休妻的法律效果

  笔者认为,林冲是在“和离”情形下休妻的,他的休书需要妻方同意才能产生法律效果。首先,林妻并无“七出”“义绝”情形;其次,林冲写就休书后,对丈人说“若不依允小人之时”,可见并非断然之决定,而是提出请求。在火并王伦之后,林冲曾“蓦然思念妻子在京师,存亡维保”。可看出在林冲心中,休书并未产生解除婚姻之效果;其三,从丈人“那里肯应承”的态度分析,休书如果林冲一经作出,便产生法律效力,丈人就无须“应承”了。当然,可能考虑到林冲无故休妻的法律风险,丈人便说:“权且由你写下,我只不把女儿嫁人便了。”作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综上,林冲的“休书”并非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果,而需要妻子一方的承诺。在这一事实面上,诸如林冲“为自己考虑舍弃妻子”的评述,仍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故事与宋代法律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0CFX0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责任编辑:金燕)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很充实快乐的一天喜欢跟可爱美丽大姐姐一起玩[鲜花]宝宝宝宝人家回来啦,拍拍宝宝肉肉dnz,piapia,宝宝尊耐人,人家抱着我的gpp好美宝宝亲小嘴,啵啵mua
  • BBSKIN�����߹�¡���޸���������֮ǰ����Ժ��������--���ӥ����-��ͷԲ���ÿɰ��ı����ر���������̧
  • 希望你保护好食欲,我去上班了爱你~~ #618省钱攻略# #这个好物闭眼入#12月25日的几件小事~1、圣诞节,晚饭后带娃出去感受一下圣诞的氛围~一起逛了超
  • 1因为这个本的体量比较大,虽然看得出作者在尽力简化语言缩短玩家的读本时间,但是由于这个本本身内容很多、人物关系复杂,难免玩家在实际玩的时候控制不好时间,在保证
  • 手工费约5千rmb)[哆啦A梦害怕][哆啦A梦害怕][哆啦A梦害怕][哆啦A梦害怕][哆啦A梦害怕][哆啦A梦害怕][哆啦A梦害怕][哆啦A梦害怕][哆啦A梦害
  • #和刘宇宁点亮微博之夜# | #刘宇宁宁远舟# |#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宁远舟[给力]刘宇宁燕子京在我的小小星球里,你就是温柔与璀璨,即使其他宇宙再浪漫,
  • #和刘宇宁点亮微博之夜# #刘宇宁燕子京# #摩登兄弟[超话]# 你是春天如简的风,是夏日灼热的光,是秋季的落英缤纷,是冬日的原驰蜡象,你是呼吸,是万物是无
  • 猫讥讽道:人们向你跪拜,是因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经济学小品】小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   然而不知是不是人之将死,莫棠竟出现了幻听,有个自称系统的人不停和她说着什么,往事的一幕幕袭上心头,莫棠不禁想小梨她们死前是不是也出现过这样的幻觉,如果真能像
  •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既然都重生了,就不要再做这种脑子不清白的梦。
  • 所以我想事情总有败露的一天的,当我控制不住亲吻上朝思暮想的唇时。但我看不懂,当他的眼睛望向我,水润的眸里面隐匿着什么?
  • 2024,即将展开新的征程,成功绝非偶然,一定是必然,不要为过去懊悔,不要为未来预支烦恼,人生就应当心存希望和梦想,勇敢去追求。我们不可能改变他们的过去,但有责
  • 不要让懒惰占据你的生活,动起来吧! #姨妈血不是废血##健康##健康知识#2023/12/7 星期四 晴 #日常[超话]#[送花花]是好久以前的〔12/3〕 最
  •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你也终究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时候,水瓶座也必然属于那种,足以让我们去仰望的一类人。不管是世俗中的原则,还是别人的眼光,都无法约束他们,而他们,也
  • ——《也说“佛系青年”》#读书笔记打卡# #西游记# #读书笔记#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真实长相唐僧 (又称陈玄奘、唐三藏) 唐僧的身高原文中没有正面描写 在西游记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据记载,1897年慈禧太后一共消耗了苹果158320个、秋梨111750个、棠梨77300个、红肖梨53295个、柿子2275个、文官果2400个、石榴310个
  • 在Dr. Vranjes POP UP STORE展开关于香味的探索和洞察,在香气缭绕中体验和感受不同的味道,被温柔的香气所渲染,身心都放松下来,享受芬芳的美好
  • 我突然噎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因为这两年,我也失去了很多。他昨天和我说,他想了一宿,觉得自己失去了很多,这两年。
  • BBSKIN��֬�ۺϰ����Աȱ������������Ǽ����Ѷ����Ҽ����ĺܺÿ�-��εı������ӳ�Ϊ������̧��-�ѱ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