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如来六次以心论心
(第十六段)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维,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者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听佛与文殊菩萨和其他“法王子”谈“实相”时,说心不在内、也不在外。这里说的法王子”,是十地以上大菩萨的尊称。因大菩萨是出生于法王之家,能够传承佛法,故称法王子。经中多称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些等觉菩萨为法王子。文殊菩萨为释尊二胁士之上座,是助佛教化的第一法子。《佛地论》说:“从世尊口正法所生,绍继佛身不断绝,故名法王子。”其特征为《佛说宝云经》中论述法王子有十德,即:
1、以相具严身:《大乘百福庄严经》中说:“每修一百福,庄严一相,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即“百福庄严”相。”法王子已具足了这百福庄严相。
2、众好如妙华:指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殊胜容貌形相中,最特别的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相;微细隐秘难见者有八十种,称为八十种好。两者合称相好。转轮圣王也具足三十二相,而八十种好则唯佛、菩萨才能具足。法王子已具足了这八十种众好,尊贵之相如妙色莲华。
3、诸根满足无有缺减:诸根指身体六根和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大善根,均已具足,无一缺损。
4、如来所亲近法亦能亲近:指法王子对佛所亲近的五乘佛法、三乘菩提及一乘了义都心生欢喜,乐于宣说。
5、如来所行道亦能顺行:法王子对如来所修无上大法,都能顺从并依教奉行。
6、如来所解法亦能顺解:法王子对如来解释的方便法和究竟法都能随顺理解,并能随缘讲解,对一切法均已通达无碍。
7、成熟苦恼众生:法王子能救拔因缘成熟中的苦恼众生出离生死轮回。
8、善修学戒:法王子善于修三学六度并严持一切戒律。
9、长夜勤行四无量心:法王子长期无间断地勤于修行“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这四无量心。
10、于如来所止之城亦能住中:如来所居止的大涅盘城,法王子也能居住。具此十事,是名菩萨法王之子。
又以上所说“实相”全称“诸法实相”:指各种物质现象和一切生命现象的真实面目。“诸法实相”这四个字是所有大乘经典的要义,“诸法”指的是世出世间一切法,这一切法包括虚空宇宙,十方世界,秽净二土,有相无相、有形无形等等差别之现象及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等动静二态。
“实相”就是能生这一切法的真实体相,具平等不二,随缘不变之理。小乘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法印为实相;大乘则以“缘起性空”之一法印为实相。根据《大品般若经》卷十七<深奥品>与《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说:诸法实相唯佛所自证究竟,非名字、语言所能显示。是外道、声闻等也尽皆期望,而未能得之的真实相。
实相有很多种解说,但所有解说都大同小异,总以不可得之“空”为第一义真实谛。以远离“不生、不灭、不断、不常”等一切戏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言绝相,了了常知处为诸法实相。简而言之:实相就是“常住真心”、无上菩提、如来、佛等名相和称号。
阿难说:佛与文殊等法王子谈诸法实相时,说心不在内、也不在外,于是我就想,心在内又不能见内、心在外又与我身体不相干。不能见内,心在内的说法就不能成立;而心和身是互相感知的,说心在外也是不合义理的。所以这个心在内在外都是不对的,我而今知道这个道理了,内外都不是,那就应当是在内外的中间了吧?
佛说:你说“心”在内外的中间,就必然不会迷惑了,中间就是心之所在。但心是遍一切处而无所不在的,你将心局限于中间,就不是无所不在了。再说你推测的这个“中”,它应该有个位置吧!在那个位置呢?是在身体上吗?如在身体上,那么在身体上的那一边呢?是左边还是右边?但不论在那一边,都成了不是左、就是右,而不是中了。
如果是在身体的中间,那就等同于心在身内的说法了。如果在一处,那是在身体的表面呢?还是不在表面?如不是在表面就等同于没有,如是表面也不能确定那里是中呀!为什么这样说呢?如以人的整体表面为中,那么从东面看过来,这体表即是西;从南面看过来,这体表即是北。如此则体表就成了或西或北,混乱模糊,就没有一个定处了,这心不也就杂乱无章了吗?哪里还有一个“中”呢?
阿难对佛说:我说的中,不是这两种情况,如世尊所说,眼以外物色尘为缘而有眼识,眼识有分别色尘的作用,而外缘色尘是没有知觉的,我说的“心”就在眼根和外物的中间,这个中间才是心之所在。
佛说:你“心”如果在眼根和色尘的中间,那么这“心体”(心体即有觉知的佛性)是兼连眼根和色尘二端呢?还是不兼连?如果兼连眼根和色尘二端(色尘指一切物质现象和一切生命现象),那么色尘如花草树木等类是纷扰杂乱而无知觉的,如“心”与其相连,又与眼根相连,这眼根和色尘都有了心,就有两个心了,那么谁是真心?谁是假心?
如果要分出真假,誓必就会相互排斥,岂不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了。如果眼根、色尘,与“心”又连在一起,由此就会变成眼根和色尘这两边都有知觉,心也住在两边去了,那么什么是中间呢?如果不兼连两边,心既不在眼根、也不在色尘,那么有认知作用的眼根就失去了体性,失去体性的眼根就等同于无知觉的色尘,就不能再识别色尘了,那么眼根和色尘都同时失去了能鉴别和定位的作用,这样的话,哪里还有一个中间相呢?所以,你应该知道,说心在眼根和物象的中间是不对的。

#某某# (大场面)江添的手下意识撤开一些,体温顺着指尖往下滑了毫厘,又被盛望反手扣住了。(这里把手下滑的动作写作体温下滑,喜欢这种表达)我听见了你说的生日快乐,也知道你在夜色里伸出过手。 “我抓到你了。”我已经抓到你了,所以你不能假装什么也没发生过。最后两阶几乎是一步跨下来的。盛望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从上铺匆匆下来了。他还没想好要问什么、要说什么,就已经站在那个人面前了。
月光斜穿过床铺擦着他落下一片银白亮色,他却坐在影子中。那只牵过盛望的手垂落在身边,长指半弯。他垂着眼,目光就落在掌心的那片虚空里,沉默着出神。
盛望忽然就张不开口了。他看着江添的眼睛,心跳得很快,胸口满得要炸了,脑中却一片空白。
他们同时陷入安静里,刚刚手指纠缠的那份亲昵在这一瞬间疯狂生长,野蛮而无声,顷刻填满了整个房间。没人看得见,只有他们自己心里知道。他们自己心里再清楚不过。江添低沉的嗓音在夜色里有些模糊:“什么时候醒的?”“早就醒了。”你抓住我的一瞬间,我就醒了。“为什么不出声?”“你觉得呢?”
这些话带着几分抱怨,就像故意说出来让江添心软一样。就好像如果不说点什么,这一晚就要戛然而止似的。理智对他说,别开这个口更好,这晚的事其实就该那样戛然而止。但他还是没忍住,又问了一句:“你不是说拿一下东西么,为什么去了那么久?”“因为本来要明天才能拿到。”“礼物么?你不是说没有?”“骗你的。” “怎么可能没有。”“但是我不太擅长。”“什么?”“不太擅长给人准备礼物。”
“不用擅长。” “你送什么我大概都会高兴。”
这个相簿有点特别,封面是一张速写,画的是他头像常用的小红罐,像是给他特制的。
照片右上角也写着一个数字,在第一张的后一年。
最后一张拍于今年,这一年对他而言最特别的地方,就都在这张照片里了。那是盛望自己。从出生第一年到第十六年,他走过的路都在这本相簿里。他自己已经弄不清了,没想到有人悄悄地帮他找全,然后封存在这里。这里面每一条路都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每一年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盛望垂眸看着最后一张,很久都没抬头。
他背手关掉了台灯,整个宿舍又重新陷入夜色里,照片变得模糊不清,他飞快眨了好几下眼睛。
“从哪弄来的这些照片?”江添靠在桌沿,就在盛望身边,肩膀碰着肩膀。他眼睛里有月亮的颜色,清亮一片,但一垂眸就全部掩进了深处:“找的,曦哥帮了点忙。”“最后一张什么时候拍的?”“不记得了,很早。”盛望点了一下头。 “为什么跟在后面拍我?”江添没说话。“干嘛对我这么好?”“我是你哥。”盛望又点了一下头,这次他安静了很久,久到江添撑在桌沿的手用力摸了起来,骨节泛了白。 “那你之前来抓我的手也是因为你是我哥么?”他觉得自己其实很冷静,但话却一句比一句冲动。江添每一次被问得哑口无言,他的心跳就会更快一点。也许是肩抵着肩距离实在很近,又或者只是错觉,他觉得江添的心跳似乎也很重,跟沉默的模样截然相反,像平静海面下翻涌的波澜。“哥,你心跳跟我一样快。"(盛望第七次叫哥)
江添很轻地闭了一下眼,像是想把暧昧和冲动阻隔在外,但当他再睁开,眼里的情绪却变得更浓重了。“别叫这个。”
他看见江添目光往下瞥了一瞬,落在他鼻尖以下,但又克制地收敛回去。“你刚刚自己说的,所有都是因为你是我哥,为什么现在又不让叫了?”他看着盛望,微垂的眸光里有纠缠难抑的情绪。“因为我会觉得我疯了。”说完,他偏头靠了过来。
屋内两个男生并肩靠在桌边,手指撑摸着桌沿,交错的鼻息带着轻颤和试探,他们吻着对方,青涩而迷乱,炽烈又安静,少年心动是仲夏夜的荒原。割不完烧不尽。长风一吹,野草就连了天。

至道无难(三重公案,满口含霜。道什么),
言端语端(鱼行水浊,七花八裂,搽胡也)。
一有多种(分开好,只一般,有什么了期),
二无两般(何堪,四五六七,打葛藤作什么)。
天际日上月下(觌面相呈,头上漫漫,脚下漫漫,切忌昂头低头),
槛前山深水寒(一死更不再活,还觉寒毛卓竖么)。
髑髅识尽喜何立(棺木里瞠眼,卢行者是它同参),
枯木龙吟销未干(咄,枯木再生花,达磨游东土)。
难、难(邪法难扶,倒一说,这里是什么所在?说难说易),
拣择明白君自看(瞎,将谓由别人,赖值自看,不干山僧事)。
雪窦知他落处,所以如此颂“至道无难”,便随后道“言端语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雪窦道:“一有多种,二无两般。”似三隅反一。尔且道,什么处是“言端语端”处?为什么“一”却有多种,“二”却无两般?若不具眼,向什么处摸索?若透得这两句。所以古人道:“打成一片,依旧见,山是山,水是水。长是长,短是短。天是天,地是地。”有时唤天作地,有时唤地作天。有时唤山不是山,唤水不是水。毕竟怎生得平稳去?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种平怀,混然自尽,则此四句颂顿绝了也。
雪窦有余才,所以分开结裹算来也。只是头上安头道:“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虽无许多事,天际日上时月便下,槛前山深时水便寒。到这里,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岂不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处。
雪窦头上太孤峻生,末后也漏逗不少,若参得透见得彻,自然如醍醐上味相似。若是情解未忘,便见七花八裂,决定不能会如此说话。“髑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乾。”只这便是交加处。这僧恁么问,赵州恁么答。
州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
时有僧便问:“既不在明白里,又护惜个什么?”
州云:“我亦不知。”
僧云:“和尚既不知,为什么却道不在明白里?”
州云:“问事即得,礼拜了退。”
此是古人问道底公案,雪窦拽来一串穿却,用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今人不会古人意,只管咬言嚼句,有甚了期?若是通方作者,始能辨得这般说话。
不见僧问香严禅师:“如何是道?”
严云:“枯木里龙吟。”
僧进问云:“如何是道中人?”
严云:“髑髅里眼睛。”
僧不悟,举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霜云:“犹带喜在。”
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霜云:“犹带识在。”
僧仍不悟,又举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山云:“血脉不断。”
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山云:“干不尽。”
僧云:“什么人得闻?”
山云:“尽大地未有一人不闻。”
僧云:“未审龙吟是何章句?”
山云:“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
圜悟在评唱里说,雪窦了解这个公案的内涵,所以作了这个颂词来做总结,先说“至道无难”,随后说“言端语端”,这是在举一反三。再说:“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这是举三而反一。圜悟说雪窦这个开示是“三重公案”,意思三次被人“拶住”,差点无法脱身。祖师虽然是慈悲为人,但是说的越多反而让人妄生歧义,好比满口含霜吐不出水,说不清道不明。“言端语端”是说大道并不遥远,就在在言语中显现。为什么说“一”却有多种,而“二”无两般呢?因为“一”指的就是众生本有的平等的真如自性,而自性能生万法,所以说“一”有多种。 佛经中的:“真如”、“涅盘”、“法身”、“如来藏”、“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拖死尸者”、“阿赖耶识”、“唯我”、“唯心”等等名称皆是同一物。圜悟著语说:“分几种名称挺好,只有一个法门,什么时候能到达尽头?”“二无两般”的“二”指的是“真”“俗”二谛,“真”“俗”二谛是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真理,学佛就是要从世俗而入胜义。通达二谛的道理才可以通达佛教,唯有从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互成互破,才能扫尽一切执着而显现真如自性。迷悟皆在一念,圣凡同属一体,此乃一切法无二相也。“若不具眼,向什么处摸索?”“不具眼”,就是不具备看透实相的法眼。一个没有开眼的人,应该向什么方向去摸索呢?如果能悟透“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这两句话,自然就知道方向了。所以古人说:“打成一片,依旧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长是长,见短是短。见天是天,见地是地。”去掉情识计较,将万事万物蕴含的禅理看作浑然一体,这样打成一片之后,对于山水天地的名称名相也不再执著了。苏东坡有诗:“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即便是把“天”叫做“地”,把“地”叫做“天”,也很平常。佛经云:“诸法唯假名,但依名字立”。名字怎样称呼并不影响事物的实质。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心地上平稳?其实很简单,就像“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是很正常的自然景观。面对这一切自然现象,只需用平常心去看待,一切无可计较,没有分别。对表相的执著和烦恼也就消失了,那么这四句颂词所说的涵义就透彻了。

雪窦才华横溢,所以他分开用几种比喻来表述意境,但是这也属于头上安头,多此一举。“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其实根本无需多此一举。因为天上太阳升起时,月亮自然就下去了。窗前山色变深沉时,山水自然也变得寒凉。到了这种境地,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这不就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吗?

雪窦这则颂词一开头就写得很深奥,所谓曲高和寡,所以到后面又透漏一些玄机,松开一些口子。如果学人能参的透彻,就像品尝醍醐美味一样,如果还在用平常情理去计较,那就七零八落,支离破碎了,必然不能领会这些话的奥妙了。“骷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干”,骷髅识尽喜从何来?有喜悦那就是还有意识分别。枯木里有龙吟之声,说明还没有销蚀干净。这两句又是另一件公案了,雪窦把另一件公案和本公案交织起来深入阐释这个“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与石霜、曹山二位禅师的开示交加起来,便禅味十足,风光无尽了。如今的人不懂得古人的意境,只知道咬文嚼字,什么时候才能明心见性呢?如果是一个开悟的大禅师,自然一看就明白这句话的奥妙。

从前有一个参学的僧人去参香严禅师,他问香严禅师:“如何是道?”。这个问题就像梁武帝的“什么是圣谛第一义”一样,这是难以用语言直接来表达的义理。香严回答:“枯木里龙吟”学僧又问:“如何是道中人?怎么样才算是入道了,才算是开悟的人呢?香严回答:“髑髅里眼睛。”“枯木里龙吟”指的是灭绝一切妄想,参禅参到犹如枯木一般死寂时,依然能听见龙吟一般美妙的声音,犹如枯木逢春,真心的妙用显现了。而“髑髅里眼睛”,指的是断除情识分别之人就像一具髑髅一样死寂,但此时眼识依然能起到觉知作用。香严的意思是禅并非一昧死寂,而是通过止息妄念,恢复活泼的自性妙用,“枯木里龙吟”和“髑髅里眼睛”都是象征死中得活。大死之人才能够大活,如果只能死而不能活,那么就是凡夫了。

这两句莫名其妙的回答让这位僧人实在不解,他又去参石霜禅师。还算他有点小聪明,他直接把香严的答案拿来问石霜。他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回答:“犹带喜在。”就是说最初悟入时心中有一种得法的喜悦感。学僧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的眼睛?”石霜回答:“犹带识在。”意思是此时情识还可以起妙用。

石霜几乎将香严的答案点透了,但是这个僧人依然没有领会其中的含义。他又去参曹山禅师。他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曹山回答:“血脉不断。”他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的眼睛?”曹山回答:“干不尽。”这里“血脉不断”和“干不尽”指的是众生的见闻觉知和本自具有的自性丝丝缕缕生机不断。僧人又继续问:“什么人能够听见枯木里龙吟之声啊?”曹山回答:“尽大地未有一个不闻。”就是说天底下所有人都能听见。这个僧人又继续问:“未审龙吟是何章句?”不知道这个龙吟的声音有什么说法?有什么依据吗?曹山回答:“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意思不知道什么出处,我只知道听见这个声音的人都已经死了!”“闻者皆丧”大禅师的答案往往就是这样不同寻常,振聋发聩。“闻者皆丧”指的是身心脱落,实证“无我”,“我”不存在了,自然也没人能听见龙吟声了。

复又颂云:“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识尽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雪窦可谓大有手脚,一时与尔交加颂出。然虽如是,都无两般。雪窦末后有为人处,更道:“难、难。”只这“难”、“难”,也须透过始得。何故?百丈道“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雪窦凡是一拈一掇,到末后须归自己。且道,什么处是雪窦为人处?“拣择明白君自看”,既是打葛藤颂了,因何却道?君自看?好彩教尔自看,且道,意落在什么处?莫道诸人理会不得,设使山僧到这里,也只是理会不得。
雪窦又写了四句颂词,将香严的“枯木里龙吟”、“髑髅里眼睛”作了一番阐释和总结。“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识尽眼初明”,在枯木里能听见龙吟声那才是真正的见道了。骷髅里面的情识分别都断尽了,真正的法眼才能起到妙用。“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百丈祖师提倡“从浊辩清”,“浊法”指的是贪嗔爱取等行为方式,“清法”指的是菩提涅槃解脱等行为方式。当“喜识”都断尽了也不存在有一法可得了,身在其中的人还怎么去从“浊法”中辨别“清法”呢?烦恼即菩提,哪有浊清之分呢?

雪窦真是个有好手段的人,一时间把公案的奥妙之处都写在了颂词之中。但是最后提到为人处,雪窦也说“难,难。”“难、难”就是难上加难。“为人处”指的是禅师接引他人入道的手段。前面雪窦说“至道无难”,这里雪窦又把自己前面的话给推翻,“无难”变成“难、难”,但就这“难”字,也需要开悟的人才能领会。为什么?百丈祖师曾说过:“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就像雪窦在拈古颂古时,到最后也都要化为己用。你说,雪窦接引徒众的家风是什么?“拣择明白君自看”,是“拣择”是“明白”你自己看。为什么绕来绕去说了那么多,又要你自己看?幸好是叫你自己看,不然又陷入执著。你且说雪窦的用意是什么?“莫道诸人理会不得,设使山僧到这里,也只是理会不得。”“山僧”是圜悟对自己的谦称,别说你们领会不了,就是我圜悟在场,也无法领会。圜悟真的领会不了吗?实际上他和雪窦一样用心良苦。他们都担心后人粘滞在颂词和言语上,形成新的执著。所以雪窦要大家自己看,启发学人自证自悟。就像百丈祖师提倡的“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一切的理论,包括山河大地间蕴含的禅意都要归于自性之中,禅者要着重开发自身的直觉智慧,回归自性,而不是迷着公案,拘泥文字。陷于知解和妄念的窟穴中不能自拔,不能独立地彻见本性,体悟真理。这就是雪窦的家风,也是圜悟的心迹。

——选自刘松林居士《碧岩探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I.T MOOD# 灵感花园| x 英国摄影师 Jet Swan 擅长以独特女性视角呈现对身体结构的艺术探索。温和不刺激,敏感肌也可用,满足四季防晒要
  • ”试点开展以来,货拉拉党委为近300名像张师傅这样的流动司机党员找到组织,举办司机恳谈会21场,“书记信箱”上线以来收信办信176封,通过党委联系支部、支部联系
  • #任嘉伦[超话]# #任嘉伦费加罗男士十月刊封面# #欧诗漫品牌代言人任嘉伦# 春暖风,莺歌燕舞心雀跃, 夏微雨,似有似无轻相思, 秋霜意,金风送爽爱意
  • 在这一点上,南明区围绕“一主一特”工业产业理念,招引“高精尖”企业入驻,用实际行动破解空间格局有限的难题。“南明区引进的这些优质项目,在为南明区创造税收的同时,
  • 【上爱优牙小程序,查案例】爱优牙掌握丰富的正畸案例库,你可以通过查看正畸案例,了解医生方案设计的思路,并预见矫正效果。本期为大家介绍成都肖岚医生的案例:舌侧正畸
  • 孩子依旧成了我生活的全部,但是我记住了还要爱自己。以前总觉得,相信你是我的一个信念,我们的家,也是我的信念,也是这个信念一直维持着我熬过了很多难熬的日子。
  • 今天野餐 : )大罗山天河水库 或许是因为冬天的到来 没有拍到类似上好看的图片 有点落差 不过好在今日阳光明媚 一切又好像刚刚好 近几日的情绪状态较差 外出后稍
  • 又来了连续核酸日,生活就是轮回,无限轮回♾️♾️♾️ 现在天亮的晚了,之前五点多下楼能看到隐约的蓝,现在就是沉默的黑,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突然想到下下周一的开
  • 【弘扬蒙古马精神,高新法院在行动】喜迎国庆唱国歌 同心筑梦贺华诞 红旗漫卷迎国庆,初心激荡映朝阳。9月30日早,在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为勉励广大干警、弘扬先烈精
  • #健康大作战##Michael董宇辉[超话]#再反思一遍《月亮与六便士》为什么能成为名著,就是因为这是男性对世俗家庭生活的反抗,放弃现实中的一切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 有一個拿得出手的興趣愛好,可以讓你不那麼快淹沒在平庸瑣碎的生活里,這個小愛好提醒著你,眼前的生活里,也有詩情畫意。(这样的天气 忽然想画这样一幅画 反复听一首歌
  • #朱正廷[超话]# 日行一善,积善成德。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宽广的心、美好的心、感恩的心,这样才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1️⃣2️⃣3️⃣ 4️⃣ 5️⃣6️⃣#
  • 我们还好,就是小小E最浪费,长高阶段,买的冬装都只能穿一次……也得买!我觉得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最近睡眠质量报导致脸色真的很难看 皮肤状态也差得不行 还每天就这
  • 【卡塔海滩】卡塔海滩以风平浪静、海水清澈、适合休闲和潜水,吸引着众多喜欢宁静的游客,在卡塔海滩的北部还有一个小的珊瑚礁,也非常适合潜水[达斯维达]。[并不简单]
  • 我选择看到美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小窗幽记》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我的评分:[星星][
  • [嘻嘻]反正亲妈看孩子什么都好 一张纸片都想留着 不枉我来人间当回母亲 哈哈[允悲]婚姻出现了问题,在了然山庄的布局下,我们终于又和好如初了。请师傅做了一个远程
  • ”之前看到有一种消极的说法,“人生本来就是苦痛的,遇到的朋友,吃到的美食,收获的爱都是人生的止痛药”。还有你们对朴彩英的标签多到可怕,“自律”“钕同”“身材管理
  • 天猫商城:降糖饱腹,大智然 东北全胚芽生态糙米 2.5Kg¥39.8,可领取减¥20优惠券,实付¥19.8包邮,糙米维他命、矿物质与膳食纤维的含量更丰富,糙米饭
  • 慢慢大家会明白的,无法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其实是人生的常态。慢慢大家会明白的,无法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其实是人生的常态。
  • 【致巨蟹座的信】巨蟹是慢热的人,在陌生人眼里,很文静;在熟人面前,热情活泼;开心时,会像小孩一样跟你分享,说个不停;不开心时,会把自己收起来哭,所有事情都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