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里亏的钱,到底去哪了?
如果你到现在还不明白,股市里亏的钱到底去哪里了,那奉劝你尽量远离股市吧。

你把股市当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池,参与的人需要往市场里投钱,赚钱后可以把钱都拿走。

但市场还有另一派,他们则是拼命地从市场里取钱。

有人往市场里投钱,有人从市场里抽水,这一进一出,最终形成了股市,这样一个平衡的巨大蓄水池。

我们先看看资金的投入者,都有哪些。

所有的资金投入方,可以理解为扩大这个资金池的参与者。

这个市场之所以能越做越大,其实是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在往市场里冲。

如果笼统地做个归类,资金投入方式分为三种。

1、散户等个人投资者。

这里指的散户,就是个人投资者。

小到几千块,大到几千万,我们都把他笼统地称为散户投资者,专业术语叫做自然人投资者。

A股市场之所以那么的“繁荣“,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把功劳归给活跃市场的散户投资者。

如果单纯的按开户数来看,A股的散户投资者上亿,虽说活跃账户只有几千万,有一部分已经离开市场了,但大部分都曾经往市场里投入过资金。

A股的散户持仓比,2021年末,25.6万亿,占比市场36%。

要知道散户的筹码可都是真金白银从市场上买来的,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原始股。

也就是说,大众百姓对市场的投入已经高达25.6万亿,这个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这还不包括通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进入市场的散户资金。

这样的比例,与美股市场,仅有10%不到的散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正是因为散户的存在,A股市场的活跃度非常高,仙股很少。

当然,韭菜也是割了一茬又来一茬,导致很多专业的投资机构,都赚得盆满钵满。

2、专业投资机构。

专业的投资机构,这个相对比较宽泛一些。

可以这么理解,比如市场上我们熟知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社保基金,险资,游资,国家队等等,都可以归类到专业投资机构。

从席位上来看,有机构席位,还有固定的交易席位。

但是,专业投资机构的钱,其实也是散户的钱。

只有一部分的专业投资机构,才会用自有资金去做投资,其他的还是募集的投资者的钱。

比如公募基金,是大众的资金,私募基金,是高净值投资者的钱。

包括社保基金这种政府资金,本质上还都是大众的资金。

只不过这些散户的资金,已经机构化了,也就是把钱交给专业的人去管理,而不是杂乱无章地进行着操作。

专业的投资机构,优势在于资金体量足够大,可以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动向。

部分资金集中去介入一些个股,或者板块,还会对这些股票有决定性的影响。

专业机构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在往市场里投钱的,但如果遭遇到了市场危机,他们也会从市场里抽离,选择其他市场继续做投资。

3、上市公司分红。

可能绝大多数散户不太理解,或者说从来没想过的就是上市公司的分红。

这个市场里,每年能够生钱的地方,其实不是股价的上涨,而是分红。

对于散户来说,似乎觉得每次分红就是自掏腰包的数字游戏。

但对于市场而言,分红是上市公司真金白银的付出,最终流入了投资者的账户里的。

而账户里的数字,其实都是“虚拟”的,因为你要抛售的时候,如果没人接盘,这个数字就没法变现。

每年数万亿的分红,是这个市场最真实的水分流入。

也正因为有分红,才让整个市场的资金会变得更充裕一些。

当然,相比较市场的抽水功能,这些分红有时候也会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或者说是杯水车薪。

4、大股东的回购和增持。

最后一种,补充市场资金流动性的方式,就是大股东的增持和回购。

相比大量的股东套现,这种情况其实不常见,也就是一些大体量的上市公司,容易抛出回购股份,增持股份的戏码,而用的钱大部分都是集团公司的钱。

真正愿意自掏腰包在股票市场上增持的企业控制人、高管,真的是寥寥无几。

但不可否认,大股东的回购是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去补充市场的流动性。

也是真真切切的往市场里砸了钱,虽说股价不一定会出现上涨。

接下来,我们看看市场里到底有哪些吸血鬼,在不断抽血。

所谓的抽血,其实就是不断地从市场里把资金剥离,让市场里的钱越来越少。

即便市场里的股票,市值都很高,但如果遭遇集体抛售,这部分市值也会因为接盘资金不足,而直接蒸发,被打回原形。

所以,这个市场如果没有资金接盘,再大的市值,再高的股价,也只是空中楼阁。

或许在散户眼里,资金的资金体量小,似乎每天都能成交。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散户的占比其实很高,远超我们自己想象中每天都能随意进出的体量。

市场中的资金,在不断地抽水过程中,流动性降低,引发了股价的下跌。

市场的抽水,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交易税收以及手续费佣金。

第一层抽水的,一定是平台,这一点毋庸置疑。

维持整个市场运转的证交所,会收取一定程度的印花税、过户费等手续费。

开户的券商也需要从整个交易过程中抽水,以养活自己。

大大小小的券商,每年数百亿的利润,都是从这个市场的交易中而来。

这部分的市场抽水看似不多,但实际上也并不少。

一年200万亿左右的成交量,即便只有万二左右的成本,一年下来也有四五百亿了。

当然,这些都是维持这个市场运作的必须,这就好像赌场里的庄家需要抽水,道理是一样的。

2、市场的IPO以及增发募集。

市场的第一大抽水机,其实是IPO,然后是各式各样的募集。

IPO我想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就是发新股。

新股的增发,会从市场中大量的抽水,单只新股少则数十亿,多则数百亿。

2020年,4800亿,2021年5400亿,IPO的抽水机不断的在整个市场里抽水。

但是IPO本身是健康的,因为没有IPO就代表新崛起的企业没有了募集通道,优秀的公司无法上市,市场就没法健康的发展。

除了IPO以外,定增、配股等,也都是市场抽水的主要方式。

有些人认为定增是定向募集,不存在直接向市场抽水,但定增解禁之后,市场还是要接盘这部分资金的。

所以,一个圈子绕回来,最终市场还是需要承接这些增发的股票对应的市值。

这是市场的功能,不接受也得接受,没有任何的办法,曾经股市一跌就停止IPO,来呵护市场的非常规做法,以后是不会再存在了。

3、大股东减持套现。

第三个市场抽水的主要来源,是那些套现离场的大股东们。

我们也别去骂这些大股东,因为人家也是遵循了游戏的规则,辛辛苦苦把公司拉扯大,然后转手卖掉,功成身退。

不是每个股东都热爱自己的公司,都希望长久地把事情做好的。

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是投资机构的股东,要套现离场,无可厚非。

市场本身也是给了这样的一个功能,公开发行,公开的退出,退出之前公开告知。

大股东的那些原始股,成本是相对较低的,有些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减持套现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

只能说每个人的追求完全不一样,有一些追求的就是套现走人。

但是套现的股份,总要有人接盘。

如果上市公司的质地不错,那么大宗交易让机构接盘的比较多,但如果没人愿意接盘,那只能让市场上的交易资金,也就是大部分的散户资金去接盘了。

每年大股东减持的总规模,至少也是数百亿起步,完全不容小觑。

但只要游戏规则允许,股东的减持无可厚非,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有不少个股在股东减持后,一路攀升的。

4、投机资金的撤离。

第四个从市场抽水的资金,是那些投机取巧的资金。

也就是短炒的资金,甚至是杠杆的资金。

有一些资金,就是趁着一波行情,入市捞块钱的,这部分资金就会顺势撤离。

即便是没有赚到钱,这部分资金也会按照自己定下的规矩,在该撤退的时候,按时撤退。

投机资金,是市场的助推器,或者说是席卷而来的热钱。

有人把他们当成市场的搅屎棍,但其实他们都是聪明的资金。

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危险,懂得顺势来打劫,也懂得及时撤退。

我们都曾经坐过电梯,但这部分资金几乎不会。

5、不得不赚钱的资金。

还有一部分资金,其实是不得不赚钱的资金。

这个可能新股民不懂,但是老股民都是懂的。

这个市场既然是一个财富的蓄水池,也就可能是一部分资金的提款机。

只不过这部分资金,乘风而来,踏浪而去,背后都是不可描述的利益关系。

具体的就不多说了,懂得自然懂。

每年数百亿,甚至是上千亿被这部分资金给抽走,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这个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大的资金池,浮盈浮亏只是个表面现象。

因为80万亿的市值背后,可能只有30-40万亿的资金来支撑,甚至是每天1万亿就能影响市场的走势。

这就好像楼市市值400多万亿,货币总量才200多万亿,是一个道理。

市场本身,是一场基于“价值”的资金博弈,至于价值到底是业绩,还是题材,还是仅仅是一个股票代码,并不重要。

作为普通的散户,如果能够看透市场的本质,搞懂市场的游戏规则,那么距离赚钱,就会更近一步。

但如果你始终弄不懂市场的底层逻辑,看不透市场的规律,那学费就还要交很多。

如果你到现在还不明白,股市里亏的钱到底去哪里了,那奉劝你尽量远离股市吧。

你把股市当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池,参与的人需要往市场里投钱,赚钱后可以把钱都拿走。

但市场还有另一派,他们则是拼命地从市场里取钱。

有人往市场里投钱,有人从市场里抽水,这一进一出,最终形成了股市,这样一个平衡的巨大蓄水池。

我们先看看资金的投入者,都有哪些。

所有的资金投入方,可以理解为扩大这个资金池的参与者。

这个市场之所以能越做越大,其实是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在往市场里冲。

如果笼统地做个归类,资金投入方式分为三种。

1、散户等个人投资者。

这里指的散户,就是个人投资者。

小到几千块,大到几千万,我们都把他笼统地称为散户投资者,专业术语叫做自然人投资者。

A股市场之所以那么的“繁荣“,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把功劳归给活跃市场的散户投资者。

如果单纯的按开户数来看,A股的散户投资者上亿,虽说活跃账户只有几千万,有一部分已经离开市场了,但大部分都曾经往市场里投入过资金。

A股的散户持仓比,2021年末,25.6万亿,占比市场36%。

要知道散户的筹码可都是真金白银从市场上买来的,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原始股。

也就是说,大众百姓对市场的投入已经高达25.6万亿,这个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这还不包括通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进入市场的散户资金。

这样的比例,与美股市场,仅有10%不到的散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正是因为散户的存在,A股市场的活跃度非常高,仙股很少。

当然,韭菜也是割了一茬又来一茬,导致很多专业的投资机构,都赚得盆满钵满。

2、专业投资机构。

专业的投资机构,这个相对比较宽泛一些。

可以这么理解,比如市场上我们熟知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社保基金,险资,游资,国家队等等,都可以归类到专业投资机构。

从席位上来看,有机构席位,还有固定的交易席位。

但是,专业投资机构的钱,其实也是散户的钱。

只有一部分的专业投资机构,才会用自有资金去做投资,其他的还是募集的投资者的钱。

比如公募基金,是大众的资金,私募基金,是高净值投资者的钱。

包括社保基金这种政府资金,本质上还都是大众的资金。

只不过这些散户的资金,已经机构化了,也就是把钱交给专业的人去管理,而不是杂乱无章地进行着操作。

专业的投资机构,优势在于资金体量足够大,可以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动向。

部分资金集中去介入一些个股,或者板块,还会对这些股票有决定性的影响。

专业机构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在往市场里投钱的,但如果遭遇到了市场危机,他们也会从市场里抽离,选择其他市场继续做投资。

3、上市公司分红。

可能绝大多数散户不太理解,或者说从来没想过的就是上市公司的分红。

这个市场里,每年能够生钱的地方,其实不是股价的上涨,而是分红。

对于散户来说,似乎觉得每次分红就是自掏腰包的数字游戏。

但对于市场而言,分红是上市公司真金白银的付出,最终流入了投资者的账户里的。

而账户里的数字,其实都是“虚拟”的,因为你要抛售的时候,如果没人接盘,这个数字就没法变现。

每年数万亿的分红,是这个市场最真实的水分流入。

也正因为有分红,才让整个市场的资金会变得更充裕一些。

当然,相比较市场的抽水功能,这些分红有时候也会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或者说是杯水车薪。

4、大股东的回购和增持。

最后一种,补充市场资金流动性的方式,就是大股东的增持和回购。

相比大量的股东套现,这种情况其实不常见,也就是一些大体量的上市公司,容易抛出回购股份,增持股份的戏码,而用的钱大部分都是集团公司的钱。

真正愿意自掏腰包在股票市场上增持的企业控制人、高管,真的是寥寥无几。

但不可否认,大股东的回购是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去补充市场的流动性。

也是真真切切的往市场里砸了钱,虽说股价不一定会出现上涨。

接下来,我们看看市场里到底有哪些吸血鬼,在不断抽血。

所谓的抽血,其实就是不断地从市场里把资金剥离,让市场里的钱越来越少。

即便市场里的股票,市值都很高,但如果遭遇集体抛售,这部分市值也会因为接盘资金不足,而直接蒸发,被打回原形。

所以,这个市场如果没有资金接盘,再大的市值,再高的股价,也只是空中楼阁。

或许在散户眼里,资金的资金体量小,似乎每天都能成交。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散户的占比其实很高,远超我们自己想象中每天都能随意进出的体量。

市场中的资金,在不断地抽水过程中,流动性降低,引发了股价的下跌。

市场的抽水,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交易税收以及手续费佣金。

第一层抽水的,一定是平台,这一点毋庸置疑。

维持整个市场运转的证交所,会收取一定程度的印花税、过户费等手续费。

开户的券商也需要从整个交易过程中抽水,以养活自己。

大大小小的券商,每年数百亿的利润,都是从这个市场的交易中而来。

这部分的市场抽水看似不多,但实际上也并不少。

一年200万亿左右的成交量,即便只有万二左右的成本,一年下来也有四五百亿了。

当然,这些都是维持这个市场运作的必须,这就好像赌场里的庄家需要抽水,道理是一样的。

2、市场的IPO以及增发募集。

市场的第一大抽水机,其实是IPO,然后是各式各样的募集。

IPO我想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就是发新股。

新股的增发,会从市场中大量的抽水,单只新股少则数十亿,多则数百亿。

2020年,4800亿,2021年5400亿,IPO的抽水机不断的在整个市场里抽水。

但是IPO本身是健康的,因为没有IPO就代表新崛起的企业没有了募集通道,优秀的公司无法上市,市场就没法健康的发展。

除了IPO以外,定增、配股等,也都是市场抽水的主要方式。

有些人认为定增是定向募集,不存在直接向市场抽水,但定增解禁之后,市场还是要接盘这部分资金的。

所以,一个圈子绕回来,最终市场还是需要承接这些增发的股票对应的市值。

这是市场的功能,不接受也得接受,没有任何的办法,曾经股市一跌就停止IPO,来呵护市场的非常规做法,以后是不会再存在了。

3、大股东减持套现。

第三个市场抽水的主要来源,是那些套现离场的大股东们。

我们也别去骂这些大股东,因为人家也是遵循了游戏的规则,辛辛苦苦把公司拉扯大,然后转手卖掉,功成身退。

不是每个股东都热爱自己的公司,都希望长久地把事情做好的。

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是投资机构的股东,要套现离场,无可厚非。

市场本身也是给了这样的一个功能,公开发行,公开的退出,退出之前公开告知。

大股东的那些原始股,成本是相对较低的,有些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减持套现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

只能说每个人的追求完全不一样,有一些追求的就是套现走人。

但是套现的股份,总要有人接盘。

如果上市公司的质地不错,那么大宗交易让机构接盘的比较多,但如果没人愿意接盘,那只能让市场上的交易资金,也就是大部分的散户资金去接盘了。

每年大股东减持的总规模,至少也是数百亿起步,完全不容小觑。

但只要游戏规则允许,股东的减持无可厚非,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有不少个股在股东减持后,一路攀升的。

4、投机资金的撤离。

第四个从市场抽水的资金,是那些投机取巧的资金。

也就是短炒的资金,甚至是杠杆的资金。

有一些资金,就是趁着一波行情,入市捞块钱的,这部分资金就会顺势撤离。

即便是没有赚到钱,这部分资金也会按照自己定下的规矩,在该撤退的时候,按时撤退。

投机资金,是市场的助推器,或者说是席卷而来的热钱。

有人把他们当成市场的搅屎棍,但其实他们都是聪明的资金。

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危险,懂得顺势来打劫,也懂得及时撤退。

我们都曾经坐过电梯,但这部分资金几乎不会。

5、不得不赚钱的资金。

还有一部分资金,其实是不得不赚钱的资金。

这个可能新股民不懂,但是老股民都是懂的。

这个市场既然是一个财富的蓄水池,也就可能是一部分资金的提款机。

只不过这部分资金,乘风而来,踏浪而去,背后都是不可描述的利益关系。

具体的就不多说了,懂得自然懂。

每年数百亿,甚至是上千亿被这部分资金给抽走,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了。

这个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大的资金池,浮盈浮亏只是个表面现象。

因为80万亿的市值背后,可能只有30-40万亿的资金来支撑,甚至是每天1万亿就能影响市场的走势。

这就好像楼市市值400多万亿,货币总量才200多万亿,是一个道理。

市场本身,是一场基于“价值”的资金博弈,至于价值到底是业绩,还是题材,还是仅仅是一个股票代码,并不重要。

作为普通的散户,如果能够看透市场的本质,搞懂市场的游戏规则,那么距离赚钱,就会更近一步。

但如果你始终弄不懂市场的底层逻辑,看不透市场的规律,那学费就还要交很多。

#新浪看点##财经##今日看盘##股票##投资##A股##今日关注#

【机构资金跑步入场 寻觅下半年“反弹先锋”】

4月27日以来,A股市场开启了一轮反弹行情。一些重仓新能源车产业链个股的基金最为受益,其中8只基金净值反弹超50%。基金经理李博、方建、施成等在本轮反弹中脱颖而出。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市场担忧与日俱增:新能源估值“天花板”是否已出现?这轮反弹能持续多久?在多位基金经理看来,目前新能源车市场正处于一个供给创造需求的阶段,核心逻辑在于新能源车的迭代升级速度以及是否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近期不少机构资金陆续进场,基金经理的仓位也有明显提升。基金经理认为,基本面已处于反转过程中,下半年消费、医药、新能源及电子板块或轮番表现。

8只基金净值反弹超50%

“我的一只基金这段时间上涨50%,马上就要翻红了。”一位2021年12月买入一只新能源基金的基民兴奋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2022年开年,A股三大股指掉头向下,上证综指从3640点一路下跌至4月26日收盘的2886点,创业板指也从3323点下跌至4月26日收盘的2151点。不过,从4月27日开始,A股开启了一轮明显反弹,上证综指从2886点反弹至6月10日收盘的3285点,创业板指也反弹至2556点。

在本轮反弹过程中,不少基金表现突出,净值大幅上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主动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中,自4月27日以来净值反弹超50%的基金有8只(A、C份额合并计算),反弹超40%的基金有116只(A、C份额分开计算),反弹超30%的基金达到624只(A、C份额分开计算)。

具体来看,净值反弹达53.73%的信澳新能源精选,成立于2021年5月25日,由信达澳亚基金李博管理。公开资料显示,李博是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2014年12月加入信达澳银基金(现已更名为信达澳亚基金),这只基金是他担任基金经理后管理的第一只基金。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为35.11亿元。基金一季报显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比亚迪、天齐锂业、盐湖股份、江特电机、融捷股份、科沃斯、中矿资源、赣锋锂业、永兴材料、藏格矿业。除科沃斯外,其余重仓股均为新能源车产业链相关个股,且上游资源股占据半壁江山。

由银华基金方建管理的两只基金——银华智荟内在价值和银华乐享,净值反弹幅度均超过51%。方建是清华大学材料学博士,在加入银华基金之前,先后在南方基金、北京神农投资任职。2018年6月起,方建开始管理银华智荟内在价值;2021年6月起,方建开始管理银华乐享。“未来5年到10年,成长领域里最好的两个投资方向非常清楚:一个是新能源方向,另一个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方向。”方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一季报持仓中也可以看出,赣锋锂业、宁德时代、西藏矿业、中矿资源、隆基股份、融捷股份、盐湖股份、川能动力成为这两只基金共同的重仓股,除光伏股隆基股份外,其余均为新能源车产业链个股,且上游资源股持仓较多。

在反弹超50%的8只基金中,有4只是国投瑞银旗下基金,且该4只基金均由基金经理施成管理。公开资料显示,施成2017年3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此前曾在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招商基金、深圳睿泉毅信投资任职。本轮反弹超51%的国投瑞银新能源是他管理规模最大的一只基金,截至一季度末规模为203.4亿元;反弹50.99%的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是他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基金;另外,施成管理的国投瑞银进宝和国投瑞银产业趋势在本轮反弹中也均收获超过50%的涨幅。上述4只基金截至一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均出现了天齐锂业、江特电机、永兴材料、融捷股份、盐湖股份、北方稀土、藏格矿业等新能源车产业链个股。

新能源向上逻辑不改

不难看出,持有新能源个股成为本轮基金业绩反弹的制胜法宝。有市场人士认为,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今年将达到25%左右,随着渗透率的提高,新能源产业链增速将逐步下降。因此,本轮反弹很可能是新能源的最后一波较大的行情。

“新能源车产业链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渗透率上。”仁桥资产投资总监夏俊杰坦言,理论上来说,一个新产业渗透率超过30%以后往往就走过了增长最快的阶段,尽管后面还在增长,但增速必然会下降。而随着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行业的规模、成熟度、竞争格局等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当前,随着新能源车的渗透率逐渐靠近30%,这一问题大概率会显现出来,估值的天花板很可能已经出现。

那么,本轮反弹究竟是不是新能源板块的最后一波较大反弹?这轮反弹能持续多久?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调研了多位知名基金经理。

“我个人对新能源板块还是非常乐观的。”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总经理、建信新能源的基金经理陶灿认为,新能源车板块的核心逻辑还是新能源车企业的迭代升级是否够快、推出的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不单单看渗透率的数据。对于汽油车,可能也不仅是渗透率降低的概念,而是逐步被替代。

“目前是一个供给创造需求的阶段,特别是在电动化叠加智能化之后,我们观察企业的核心是它的供给是否有亮点、有特色,能否激发消费者的需求,这很重要。”陶灿强调,“即使从渗透率来看,虽然中国的渗透率比较高,但是从全球来看,平均渗透率只有10%,还处于一个快速爬坡的阶段,因此整个行业的增速依然是比较高的。”

就估值而言,陶灿认为,今年以来整个行业平均下跌超过20%,但业绩增长还是比较快的,这实际上是在消化估值。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个大背景来看,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大方向。“未来几年,产业升级是一个核心的投资机会,不会因为短期的波动发生改变。”陶灿笃定地说。

“虽然今年新能源板块可能难以达到去年的高度,但是从全部A股行业来看,景气度依然是比较占优的,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的需求依然是比较高的。”在泰达宏利基金经理王鹏看来,“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速依然较高。随着复工复产、生活消费的恢复,叠加政策的刺激,相信同比增速后续还会有所提升,整体需求依然是非常强劲的。”不过,短期来看,在今年整体经济增长压力比较大、扰动因素比较多的环境下,震荡行情可能会反复出现,反弹或不会一蹴而就。

基金仓位明显提升

“机构已经开始抄底,我们今年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也在机构业务上。”一家基金公司渠道业务负责人透露,到目前为止,今年的零售市场还没有体现出赚钱效应。因此,零售市场还没有转动起来,但机构已经陆续有钱进来。

“5月份我们把股票仓位提上来了,在此之前,仓位一直保持在80%-85%,目前我们的仓位已经接近95%。”一位基金经理透露。此外,对于今年新发的基金,“之前一直保持比较低的仓位,目前已经提高到60%左右。”一只今年新发基金的基金经理表示。

不过,不少在前期追高买入“明星”基金的基民发出了灵魂拷问:“今年基金还有望回本吗?”

事实上,“明星”基金大多重仓了消费、医药、电子和新能源等赛道。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今年下半年,偏成长的行业包括食品、医药、电子和新能源四个板块可能会轮番表现。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示,4月以来,A股反弹的主要动力是稳增长的政策底部已经出现,并且在防疫与增长之间寻求了平衡。同时,美股从通胀交易向衰退交易的预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资产的性价比。因此可以判断,之前制约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开始消除,市场反弹将会持续。

他表示,产业布局的主导逻辑由供需矛盾到外部冲击,再到疫情扰动生产需求,再到超跌反弹,后续将转向经济修复叠加成本改善,这是基本面转好的逻辑。展望后市,受益于投资改善,可以看到光伏、新基建等行业高景气延续;随着疫情冲击缓解,受益于促消费政策,消费板块价值开始回归。另外,供需矛盾改善,成本压力缓解,钢、铝、煤炭等价格将会率先下降。

诺德基金基金经理顾钰认为,市场的基本面已经在反转过程中。他表示,春节后这一轮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消费先后触底反弹,线下消费陆续放开,随着物流的通畅,线上消费也持续复苏。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困扰制造业的供应链问题也逐步缓解。因此,经济的复苏、市场基本面的反转都是可以预期、可持续的。

顾钰表示,受疫情影响的可选消费行业会更早反转,原因是其受疫情影响更直接,也将更受益于疫情的缓和。这些行业包括餐饮、酒店、旅游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真的有证据,请大家发一下证据,我并不觉得校园暴力者是无辜的,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它的女儿真的在搞校园暴力,那么被骂完全活该。有了此次的经验教训,相信以后会
  •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 阿难,如上面所说六根之性,本来都是妙圆真心,如来藏性。但因有了觉上加觉,本来觉体已觉,不必加觉。
  • 座中听琴的过客,有哀时失志的,听到琴声感慨万千,泪湿沾襟。琴声中诉不尽我的千古哀愁,我的琴声似乎承载了我太多的凄怨。
  • 我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13.认识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本源。简而言之,我既没有实践的需求,又没有认识的需求。
  • 如果考生以为是要写对这种文化的理解,那就彻底掉坑里了,不要说多数人根本不理解,就是有理解的,也没法按题目要求联系现实,这玩意早跟现实脱节了。如果你按出题人的意图
  • 咽炎做雾化吸入很有效果,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的应用,它能使药物形成雾粒或者是微粒,直接作用到患者的咽部,降低咽部的敏感性。#咽喉炎做雾化治疗有效果吗?
  • 近日,接到热心网友提供线索,赞皇县赞皇镇位于赞皇镇槐河边,有多家砂石料企业露天作业,噪音很大扬尘严重。赞皇县赞皇镇淮河边上,确实有多家企业砂石料无覆盖或覆盖不严
  • 总想世界纯澈,却事与愿违,总想事情圆满,却不随心愿,总想人心纯粹,却是一厢情愿......人到中年,渐渐地悟透了一些东西。而当这日子真的要和选择的人一起过了,你
  • 「 氧气‮裤内‬爆单中 」//​‎ ͏ 我敷衍的做了三张图懒得再做了没‮么什‬好说的必买必‮必买‬买!!这‮是不‬双普‮的通‬冰丝内裤 这款更‮服舒‬ 更好看
  • ”29.“当你不努力的时候,天赋就会一点一点被收回。”23.“人在心情愉悦的时候,会增强正常细胞活化,抵御癌细胞,所以你的笑价值百万.”24.“不如现实一点,先
  • #爱豆v力量##爱豆能量月# ʚ♡⃛ɞ L O V Eʚ♡⃛ɞ50 ℒℴѵℯ•❁P a T r I c K❁•ℒℴѵℯ ☞♡⃛☜ ☜☞ fə'revər
  • 很多人说我努力了,我认真了,我投入了,可是收获却很小,仔细回想一下努力的真的够了么?如果你不是艾人,如果你不懂艾,如果你不稍懂中医知识,面对孩40.5度的高烧你
  • #严浩翔[超话]#YHX#严浩翔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宝贝 我们在这里 一直都在[心]有什么可以跟我们说,不用全都自己扛着的,累了要说,怕了也可以说。我跟他说
  • 在那样的环境里,她也没有丢下热爱的文学事业。杨绛解释说:“我知道自己不是管理的材料,校长之位虽好,长久做下去,却只能误人误己。
  • 价值创造和市值管理迎来机遇在着力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背景下,多家央企近期频频表态,要加强市值管理、增强股东回报。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电网在央企中率
  • 会上,中饭协与饿了么针对餐饮外卖品牌,从订单规模、用户好评、营业收入、品牌价值等维度,利用等权重和非线性标准化综合得分排名,重磅推出“2021外卖餐饮品牌TOP
  • ”“唯一的办法,就是寻到火属性的天地灵珍,佐以针穴之法,将灵脉中的寒根瓦解,不过天地灵珍十分罕见,火属性的,就更加稀少了,整个东荒,近十年来也就此前在飞仙楼的万
  • ❤️择偶要求:希望找一个在郑州长期发展的,一起加油,身高最好在160+,不要过胖就好 眼睛漂亮的女生会很加分 P140 施华洛世奇链坠是以星座的符号为灵感。双子
  • 一间烧腊铺走进去,我一定首选烧鹅,皮酥酥的,油足足的,然后才会是叉烧,因为觉得它干巴巴,下起饭来不畅快。这一大盘才真是好吃,与前头的竹肠气质完全不同,猪脸肉与猪
  • 清了很多关注清的时候发现很多之前关注的大粉都好久没有发过博了,哥哥的站子不少暂时休站或者已经很久没有更新,有些人也有了新的喜欢的人怎么讲 明明知道爱一个人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