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一,自号“八不道人”,因读莲池大师所著《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后,乃焚毁过去所作,依憨山弟子雪岭出家。大师为防母不允,私自出家。出家之后,刺舌血写下了《寄母书》,以表自己对母亲的深情和坚决出家之志。
《寄母书》共有四段,开篇云:“甲子正月三日,方外男智旭,敬然臂香刺舌血,白母亲大人膝下。”大师为表对母亲之孝心和出家信念,燃香刺血写信,希望母亲不要过于牵挂,同时也希望母亲能够允许其出家之行为。
为了说服母亲,蕅益大师首先以父亲、母舅和虞表侄的英年早逝为例,来说明人生无常,并以此为缘由劝说母亲出家之了生脱死的意义。大师说:“男幼蒙庭训,少长便道学自任,宁不知父宜葬,母宜养?但生死一事,人人有之,静夜深思,真可怖畏。如大母舅宦正浓而忽殒,虞表侄年未壮而早亡,身命无常如朝露,大限至,老少莫逃,苦海茫茫,谁能免者?念及自身,已觉鼻酸,更念亡父老母,倍觉伤神。亲身既然,众生宁异?倘不早图出世,正恐追悔无及。”
正是有感于人世生死无常,蕅益大师才萌生了出尘之志,希望藉自己的出家,使亡父得以超生,永脱生死轮回,也希望以己出家修道功德,令母亲福寿康宁。
接着,蕅益大师又从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出发,讲述了出家修道的孝行。蕅益大师曾在21岁时于星相家占卜母寿,星相家告诉他说,其母最多能活到六十二三岁。大师于是暗在佛前许愿立誓 ,愿减少自己的寿命和功名,以求母亲的长寿。有感于眼前活生生的无常事例发生,大师认为单纯依靠一己之力,难遂母亲长寿的愿望,更何况人生无常,自己也难免朝不保夕。唯有出家,依仗佛之慈力和自己修道的至诚恳切之心,方可使母亲得以延年益寿。但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就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家中的男丁,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已经成了大师出家前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旦出家,便有违传统人伦,也为母亲所不许,还将落下不孝的罪名。为了说服母亲,大师又在信中说:“生育一事,世间苦本,况与功名,皆有定数。且青云得志,难敌生死,大母舅即是殷鉴。何如地藏大士、目连尊者,累劫亲恩,皆蒙度脱之为孝也!”
大师认为,世间功名富贵、生死寿夭皆有定数,即便是青云得志之人,也难逃生死劫难,一旦大限来临,也只得两手空空离开人世。而娶妻生子,又是在生死中流转,不仅使自己长劫沉沦,又使得后代不得超脱生死之苦。与其如此,倒不如出家,学地藏菩萨和目连尊者,发宏誓愿,救拔累劫冤亲债主,使其永劫免遭沉沦之苦,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其后,大师又从世间人情的角度,劝母亲在其出家之后要宽心勿念,并尽可能念佛修行。因出家前,大师曾经谤佛,后得到母亲的教化,又兼读诵莲池大师的《自知录》和《竹窗随笔》,才改信佛教,所以大师很感恩于母亲的及时教导。但又念及母亲难以割舍母子之情,以至日夜思念,恐于身心不利,因此,大师宽慰母亲不要为此劳心伤神,并尽可能自己也努力念佛,并度化亲属人等。如其《寄母书》云:“……(儿)志在出世,恐母爱情难割,不得不硬却心肠,潜行方便。又恐母日夜悬念,故于三宝前然香刺血,寄书远达。伏祈勿事劳心,惟努力念佛,求出轮回。亲属可化者,皆以此意示之。”
蕅益大师的《寄母书》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俗世生活之痛苦和出家修道的利益,并由此劝告母亲能舍世间之亲情,听其出家,希望藉自己出家之功德,救拔历代宗亲离苦得乐,永超轮回。数百年之后再读大师的这封言恳意切的书信,仍觉其志可钦,其情可感。
蕅益大师寄母书:
甲子正月三日,方外男智旭,敬然臂香刺舌血,白母亲大人膝下:
男幼蒙庭训,少长便道学自任,宁不知父宜葬,母宜养?但生死一事,人人有之,静夜深思,真可怖畏。如大母舅宦正浓而忽殒,虞表侄年未壮而早亡,身命无常如朝露,大限至,老少莫逃,苦海茫茫,谁能免者?念及自身,已觉酸鼻,更念亡父老母,倍觉伤神。亲身既然,众生宁异?傥不早图出世,正恐追悔无及。男忆二十一,至星家问母寿,言六十二三,必有节限。遂於佛前立深誓,唯愿减我算,薄我功名,必冀母臻上寿。今既切思离俗,傥萌一待心,岂是求益母寿之念,男又安能保无中夭邪?生育一事,世间苦本,况与功名,皆有定数。且青云得志,难敌生死,大母舅即是殷鉴。何如地藏大士、目连尊者,累劫亲恩,皆蒙度脱之为孝也!男少年诟大士,赖母痛下钳锤,今得改过从善。志在出世,恐母爱情难割,不得不硬却心肠,潜行方便。又恐母日夜悬念,故于三宝前然香刺血,寄书远达,伏祈勿事劳心,惟努力念佛,求出轮回。亲属可化者,皆以此意示之。

  “做人”与“做事”看似俩个完全不同的概信念,实则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既有赖于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也离不开精神境界的普遍提高。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取决于做人的成功,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在于做人的失败。一个人如果想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里取得成功,必须“以德而不以术,以道而不以谋,以礼而不以权”说白了就是要讲诚信、守道德。怎样做人,如何行事反映一个人的品行,道德修养与作风,坚持做人做事相统一,既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网摘

【佛教故事】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一,自号“八不道人”,因读莲池大师所著《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后,乃焚毁过去所作,依憨山弟子雪岭出家。大师为防母不允,私自出家。出家之后,刺舌血写下了《寄母书》,以表自己对母亲的深情和坚决出家之志。
《寄母书》共有四段,开篇云:“甲子正月三日,方外男智旭,敬然臂香刺舌血,白母亲大人膝下。”大师为表对母亲之孝心和出家信念,燃香刺血写信,希望母亲不要过于牵挂,同时也希望母亲能够允许其出家之行为。
为了说服母亲,蕅益大师首先以父亲、母舅和虞表侄的英年早逝为例,来说明人生无常,并以此为缘由劝说母亲出家之了生脱死的意义。大师说:“男幼蒙庭训,少长便道学自任,宁不知父宜葬,母宜养?但生死一事,人人有之,静夜深思,真可怖畏。如大母舅宦正浓而忽殒,虞表侄年未壮而早亡,身命无常如朝露,大限至,老少莫逃,苦海茫茫,谁能免者?念及自身,已觉鼻酸,更念亡父老母,倍觉伤神。亲身既然,众生宁异?倘不早图出世,正恐追悔无及。”
正是有感于人世生死无常,蕅益大师才萌生了出尘之志,希望藉自己的出家,使亡父得以超生,永脱生死轮回,也希望以己出家修道功德,令母亲福寿康宁。
接着,蕅益大师又从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出发,讲述了出家修道的孝行。蕅益大师曾在21岁时于星相家占卜母寿,星相家告诉他说,其母最多能活到六十二三岁。大师于是暗在佛前许愿立誓 ,愿减少自己的寿命和功名,以求母亲的长寿。有感于眼前活生生的无常事例发生,大师认为单纯依靠一己之力,难遂母亲长寿的愿望,更何况人生无常,自己也难免朝不保夕。唯有出家,依仗佛之慈力和自己修道的至诚恳切之心,方可使母亲得以延年益寿。但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就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家中的男丁,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已经成了大师出家前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旦出家,便有违传统人伦,也为母亲所不许,还将落下不孝的罪名。为了说服母亲,大师又在信中说:“生育一事,世间苦本,况与功名,皆有定数。且青云得志,难敌生死,大母舅即是殷鉴。何如地藏大士、目连尊者,累劫亲恩,皆蒙度脱之为孝也!”
大师认为,世间功名富贵、生死寿夭皆有定数,即便是青云得志之人,也难逃生死劫难,一旦大限来临,也只得两手空空离开人世。而娶妻生子,又是在生死中流转,不仅使自己长劫沉沦,又使得后代不得超脱生死之苦。与其如此,倒不如出家,学地藏菩萨和目连尊者,发宏誓愿,救拔累劫冤亲债主,使其永劫免遭沉沦之苦,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其后,大师又从世间人情的角度,劝母亲在其出家之后要宽心勿念,并尽可能念佛修行。因出家前,大师曾经谤佛,后得到母亲的教化,又兼读诵莲池大师的《自知录》和《竹窗随笔》,才改信佛教,所以大师很感恩于母亲的及时教导。但又念及母亲难以割舍母子之情,以至日夜思念,恐于身心不利,因此,大师宽慰母亲不要为此劳心伤神,并尽可能自己也努力念佛,并度化亲属人等。如其《寄母书》云:“……(儿)志在出世,恐母爱情难割,不得不硬却心肠,潜行方便。又恐母日夜悬念,故于三宝前然香刺血,寄书远达。伏祈勿事劳心,惟努力念佛,求出轮回。亲属可化者,皆以此意示之。”
蕅益大师的《寄母书》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俗世生活之痛苦和出家修道的利益,并由此劝告母亲能舍世间之亲情,听其出家,希望藉自己出家之功德,救拔历代宗亲离苦得乐,永超轮回。数百年之后再读大师的这封言恳意切的书信,仍觉其志可钦,其情可感。
蕅益大师寄母书:
甲子正月三日,方外男智旭,敬然臂香刺舌血,白母亲大人膝下:
男幼蒙庭训,少长便道学自任,宁不知父宜葬,母宜养?但生死一事,人人有之,静夜深思,真可怖畏。如大母舅宦正浓而忽殒,虞表侄年未壮而早亡,身命无常如朝露,大限至,老少莫逃,苦海茫茫,谁能免者?念及自身,已觉酸鼻,更念亡父老母,倍觉伤神。亲身既然,众生宁异?傥不早图出世,正恐追悔无及。男忆二十一,至星家问母寿,言六十二三,必有节限。遂於佛前立深誓,唯愿减我算,薄我功名,必冀母臻上寿。今既切思离俗,傥萌一待心,岂是求益母寿之念,男又安能保无中夭邪?生育一事,世间苦本,况与功名,皆有定数。且青云得志,难敌生死,大母舅即是殷鉴。何如地藏大士、目连尊者,累劫亲恩,皆蒙度脱之为孝也!男少年诟大士,赖母痛下钳锤,今得改过从善。志在出世,恐母爱情难割,不得不硬却心肠,潜行方便。又恐母日夜悬念,故于三宝前然香刺血,寄书远达,伏祈勿事劳心,惟努力念佛,求出轮回。亲属可化者,皆以此意示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老阳开泰/文,图片来源网络)年轻的烂人 早上上班遇到个很堵心的事 这位兄弟跟我叙述(并不知道具体事件)朋友一只两岁半的银渐层想要送人 理由是不想养了 我说
  • 保养的过程并不复杂,除了需要定期将手表送到专业保修店保养,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配戴时注意正确的方式,是钟表中的典型代表,性价比高是它的一大特点,物有所值,值得我们
  • 首先,白开水是提倡多喝,尤其是高尿酸人群,每日饮水需要大于2升;苏打水则不建议多喝,降尿酸证据不足。首先,白开水是提倡多喝,尤其是高尿酸人群,每日饮水需要大于2
  • 你看,连公认的智者苏格拉底都自认为,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无知的。张爱玲说:人总要在磕磕绊绊中才能学会成长,遇到错的人是想让你在遇到对的人的时候,心怀感激并懂得
  • 正在播出中,前往BAIHUI.LIVE开始收听#BAIHUILIVE#我有个怎么说呢,就是还挺对情绪改善比较好的一个办法,就是抑郁症或者焦虑症人士,玩手机只要看
  • 点了三样,老板娘担心我吃不完(怎么可能也就在这一带才会街边还播放「冷暖哪可忧 回头多少个秋」~ 在还有点闷热的夏夜晚风里,荔湾真可爱中间暗戳戳打车到某人的学校
  •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像每个人的生命境遇
  • ??
  • 《小妇人》在看的过程中想法一直在改变,从不理解,到埋怨,再到觉得这样的结局居然也是合理的。#十年一品温如言# 岁月为难我们 却不会拆散我们 ——温衡除非黄土白骨
  • 人性七大阴暗面:1.憎人富贵嫌人贫;2.父母和伴侣爱的是如他们意的你,不一定是你本身;3.当对方足够强大,人容易臣服,被奴役,然后再去奴役别人;4.社会教育的主
  • 首先关于那个木与槿,不是轻度精神病范畴的幻想症,就是一个小学生或者初中生,完全不用给她热度,这人长大之后再看看自己写的东西,但凡心智正常都会臊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 用“编织与连接”的概念将老建筑唤醒新生命的设计主旨展开,老去的城市功能构筑物转化为在创意文化区内的精品艺术家主题公寓酒店,空间将历史与社区未来生活场景编制交错,
  • 乙基胺这块,下游主要也是农药,部分医药,去年 9 月份开始 VC 产能增加,这一块市场带来大 的需求扩张,本来国内三乙胺产能就是 10 万吨左右,去年 9 月
  • 一起来看看玩《盾之勇者成名录:浪潮》的前后有什么不同吧~好家伙,我这是玩了个寂寞?官网:#盾之勇者成名录[超话]# #盾之勇者成名录:浪潮# #盾之勇者成名录#
  • 但他还会不时在qq空间发表见解、感受,我喜欢这样的人,有一定的经历、地位,仍对生活保持热情,不拘束的发表内心感受,没有作出一副看淡红尘遁入空门的姿态,太迷人啦[
  • 【着力保供稳价】充分发挥能源中长期合同的作用,对涉及民生和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用煤用电用气,实现中长期合同全覆盖。近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
  • 同时,肃州区创新举措在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立了“办不成事”受理窗口,专门解决办事群众在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不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者多次跑腿未能办
  • #汁儿的plog# 『近日生活碎片』[抱抱]p1&3论同样的钱人家买两杯而我买一杯奶茶这事儿,[抱抱]p2 记录俺的上一次花钱真香运动,一眨眼都一周前了
  • (文字来源:这里是四川搜狐号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川渝本地消息搜狐号)#茶道[超话]# 忘言造物|粉彩夔凤穿花纹品杯容量:120ml外壁近足处青花绘蕉叶纹一周,
  • #团兵# 重温公式书-攻outside完全就是带孩子料理扫除样样在行人妻利✘不拘小节心安理得无所事事尼特文 角色专访完全能想象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衣服没有一处褶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