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觉的世界》的读书笔记
一本可以细读的书~梅洛.庞蒂从人的知觉出发,论述了关于我们对于事物、生活、艺术等各方面的看法。上一次有如此看书体验的是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再一次被这种论述的方式所打动。自从前段时间开始接触哲学,自己对于生活的体验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有所改变,这大概就是哲学的魅力吧。看到最后,真心希望哲学能成为每个国家义务教育里的必修课程,就像法国所做的那样,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一种新的体验。

摘抄:

在检视了空间之后,让我们着手检视那些填充了空间的物本身。就此,若去查考经典心理学的教科书,我们会发现里面是这么界定物的:先是有一些不同的性质呈现给了不同的感官,然后再由理智的一个综合行为将这些性质统合为一个体系一这就形成了物。例如,柠檬就是这个两头鼓起的椭圆的形状,再加上这个黄黄的颜色,再加上这个凉凉的触感,再加上这个酸酸的味道……然而,这一分析并不能让我们满意,因为我们并没有看到这里有什么是能够把这其中的每一个性质和所有其他的性质统一起来的;而实际上,我们是的的确确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的:柠檬是个统一的存在,它所有的性质都不过是这统一的存在的不同表现。只要我们还把物体的各种性质看作属于视觉、味觉、触觉等截然分疏的世界的,物体的统一性就一直会是神秘难解的。然而,在这一点上,遵从歌德的指引,现代心理学已经注意到:物体的任何一个性质都远非严格地独立的,而是都拥有一种情感意谓(une signification affective),这情感意谓会将此性质与所有其他感官的情感意谓连结起来。举例说来,正如给房间挑选过壁毯的人都知道的,每种颜色都会氤氲出一种情绪氛围,都会使这壁毯或忧郁或明快,或阴沉或昂扬。既然不仅颜色是如此,既然对于声音和触觉来说亦是如此,那么我们或许就可以说:每一种颜色都对应着某一种声音和温度。正是因此,当向盲人描述一种颜色时,盲人可能会通过把此颜色类比为某种声音来想见此颜色。因为人的经验赋予了性质某种情感意谓,所以一旦我们把一个性质放回到人的经验之中,那么这个性质何以能够和其他那些它原本与之毫无关系的性质发生关联也就变得开始能够被理解了。

在我们试图找回我们在生活的经验中所领会到的那个世界的努力中,所有那些古典的艺术法则都被打破了。关于绘画的古典教条是建立在视角主义之上的。所谓视角主义就是说,比如当画家在面对一片风景时决定只按照最传统的画法把他所看见的在画布上再现出来:画家先是看见了他身边的树,然后他把目光放远,投放到前方的路上,再然后将目光投向更远方的地平线;如此一来,根据目光每次所投注的焦点之不同,其他物体的外观也都随之发生变化。在画布上,画家所试图完成的不过是所有这些各异的视图所折中调和而成的产品,画家不过是在试图给所有这些各异的知觉找到一个公约数,也就是说画家并不是在给出物体呈现给画家的尺寸、颜色和外观,而只是在试图给出物体为传统绘画规则所规定下的尺寸和外观,也就是说,当把目光投注于地平线上某一个固定的点时,当风景画中的一切线条都因而从画家出发奔向这个点时,物体所呈现出的尺寸和外观。如此这般画出来的风景就会显得平静、端严而可敬,因为这些风景是被一个投注于无限远处的目光所固定住的。这些风景是与我有一段距离的,观看者是没有被卷入其中去的,这些风景是彬彬有礼的。观看者的目光从这些画中风景上从容地掠过,这些风景画中不会有任何令人不悦的东西来扰乱观看者那无上的从容安闲。然而,上述方式并非世界实际上呈现给我们的方式。世界实际上是在我们与世界的接触中呈现给我们的,而这与世界的接触正是知觉给予我们的。每时每刻,在我们的目光流转于现实场景中的时候,我们都必然只能从某一个确定的观点出发,而这些前后相继的瞬间之所见,无论是关于哪一个风景区域的,都是不能够简单地相互叠加起来的。画家如果想成功地彻底控制住这一系列的所见并从中提取出一个永恒的、唯一的风景,就不得不破坏掉自然而然的看的方式。比如画家就必须得时不时地眯起一只眼睛,借着铅笔去目测清楚一个细节处看起来到底有多大--然而这种做法难免就会改变这一细节本身--然后把这些都置于一个分析性的看之注视下,并进而在画布上构建对风景的再现。如此这般再现出来的风景完全不符合任何自然而自由的看,这般再现出的风景宰制住了自然的看之动态的开展,并且,这般再现出的风景还取消了这自然的看之律动和生命本身。自塞尚以来,很多画家都开始拒绝再遵从几何视角这一规则,因为他们想要重新抓住并再现出风景在我们眼底下的诞生本身;因为他们不再满足于去做一个分析性的报告,而是想要重新融进并采用知觉经验的“作画法”(“style”)本身。所以,他们的画的不同部分是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看的,这就会使不仔细的赏画者觉得这些画犯了“视角错误”,然而却会使认真的赏画者觉得:在这些画中,从来没有任何两个物体是同时被看到的;若要在这些画里的不同空间部分之间游动目光,永远都是要耗费时间的;在这些画中,存在不是现成地被给予了的,而是通过时间显现或浮现出来的。

塞尚就曾说我们当能够绘画出树木的气味。在相同的意义上,萨特曾于《存在与虚无》中写道:每一个性质“都在揭示出物的存在”,他接着说道:“柠檬(的黄)贯彻于柠檬的所有性质中,且其每一个性质都是贯穿于所有其他的性质中的。那黄黄的正是柠檬的酸,那酸酸的正是柠檬的黄;我们吃糕点的颜色;而且糕点的味道也在向我们所说的饮食直观揭示着糕点的形状和颜色……泳池中水的流动性、温热感、泛蓝色以及涌
动态,这其中的每一个性质都一下子就在所有其他性质中被呈现出来了。”

每一个物都向我们象征着某种特定的行为,都向我们提示着这一行为,都激发着我们或正面或负面的反应。正因此,从一个人装点布置其居所的方式,从他所喜爱的颜色,从他所爱去散步的地点就可看出此人的品位、性格及面对世界和外部存在的态度。克洛岱尔就曾提到,中国人会用石头建筑园林,其中的一切都干枯而惨淡①。如此这般对环境的石化所透露出的是对生之茵润的否定,也就是说是对死的向往。那些郁结纠缠在我们的梦里的物同样是意味深长的。我们与物的关联并非一种遥远的关联。每一个物都向我们的身体和生活诉说着什么,每一个物都穿着人的品格(顺从、温柔、恶意、抗拒),并且,物反过来也活在我们之中,作为我们所爱或所恨的生活行为的标记。人驻于物,物也驻于人--借用心理分析师的说法就是:物都是情结(complexe)。塞尚亦持此观点,他曾说绘画所力图传达的正是物的“光环”(“halo”)。这也是现代诗人弗朗西斯·蓬热的看法。我们现在就以他为例对此作进一步的说明。萨特曾在一项关于蓬热的研究中写道:“物居住在他那里已经年历岁,物居有着他,物似地衣般覆盖住了他记忆的基底,物就在他那里……他现在努力所要做的就是从自身之深底钓出这些丛生的巨物以使它们出现,而不是对它们作严密细致的观察以确定它们的性质。”比如说水--当然,不仅仅是水,所有的元素都是如此--其本质并不在于它可被观察出的性质,而在于,关于我们它到底向我们说了些什么。
蓬热就是这么评论水的:
“水白、亮、无形、清凉、被动,执拗于它唯一的堕落--重力,用各种绝招完成这种堕落:包抄,穿透,腐蚀,渗透。

堕落同样作用于水的内部:不断地坍塌,每时每刻都在放弃各种形状,一味地卑躬屈膝,四脚八叉地趴伏于地,如尸首,像某些教派的僧侣……

我们几乎可以说水发了疯了,它歇斯底里般地唯重力是从。这个需求控制着它,如同一个根深蒂固的执念……

液体从定义上讲执着于服从重力而不是执着于维持自己的形状。为了服从重力它拒绝一切形状。这一根深蒂固的执念及病态的顾虑使它完全失态……

水的不安定:能感觉出最细微的倾斜变化。连滚带爬地跳下楼梯。活泼快乐,幼稚地顺从。当降低这边的高度以召唤它时,它立马就跟过来了。”
(引于《采取事物的立场》)

① Paul Claudel,Connaissance de IEst(1895-1900),Paris,Mercur
de France,190è; rééd1960p.63:“正如景物之美实非草木和枝叶的颜色所构成,而是由线条与地势之起伏掩映所致,中国人真的会只用石头建园子。如此造园就好比是在雕塑,相形之下,寻常造园法则类于绘画。堆叠山石,以创造人工景观。从确定轮廓和形态来看,用石头似乎要比用植物装点更服帖更适宜它们的层次和外貌的变化令人感觉到高度和深度曲折和突兀”一-编者注。(中译文请参见《认识东方》徐知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页。-中译注)

加斯东·巴什拉将这种分析拓展到了所有的元素中。听众诸君会在他一系列关于气、水、火和土的著作中发现这种分析。在这些著作中,巴什拉把每一种元素都看成了某一类人的心灵家园,看成了此类人魂之所牵梦之所萦者,看成了主导此类人生活的那一为其所最钟爱的境域,看成了那赋予此类人以力量和幸福的自然圣礼(sacre-ment naturel)。所有这些研究都有赖于超现实主义。长达三十年,超现实主义力图在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物体中--尤其是在那些我们失而复得的、弥足珍贵的物件中--寻找那“欲望的催化剂”或者,正如安德烈·布勒东所说,寻找人的欲望于其中显现自身或曰“结晶”的地方。所以说,这是个相当普遍的趋势:不再把物和人之间的关联设想为一个享有着至高权威的精神和一个例如笛卡尔的著名分析中所呈现的蜡之间的那种距离和主宰;而是终于意识到了:这关联并不是那么清楚明白,这关联是一个令人目眩的接近,这接近使我们不能把自己视作与物完全撇清关系的纯粹精神,使我们不能把物界定为与人的性质没有任何瓜葛的纯粹对象。

通过检视知觉的世界,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呢?我们学到了:在这个世界里,根本就不可能把物和它的显现方式区分开。诚然,当我像字典那样去定义桌子的时候--三条或四条腿支撑起的一个平面,人们可以在上面吃饭、书写等等--我可能会觉得如此我就抓住了桌子的本质而完全不必在意桌腿的形状、纹饰的风格等等这般伴随性的偶然之处。然而,这样我就不是在知觉了,而是在下定义。与此相反,当我在知觉一张桌子的时候,我不会不在意这桌子实现其作为桌子的功能的方式,而且,正是桌腿每一次承载起桌面的独特方式、正是那从桌脚到桌面抵抗重力的独特运动吸引着我,并使得每张桌子都卓然有别于所有其他的桌子。在这里,没有任何一个细节--从木头的纤维、桌腿的形状、木头的色泽及年龄到印证着木头之年龄的某些涂鸦或磨损--是无关紧要的,而且“桌子”这个意谓之所以吸引我,正是因为它是透过所有这些“细节”显现出来的,因为正是这些细节体现着它在场的样态。然而,一旦我们明白了知觉学派的教导,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开始懂艺术作品了,因为艺术品也是一个肉身性的总体,在此总体中,意义并不是自由的,而是系于或者说束缚于形形色色的符号以及各种各样的细节的。正是这些符号和细节向我显现了意义,以至于正如被知觉到的物那样,艺术品也是要去看的、要去听的,任何的关于艺术品的定义和分析--无论这分析作为对知觉经验所进行的事后盘点做得有多么完备--都不能取代我对此艺术品所进行的直接感知经验。这一点乍看上去并不是那么明白无疑。

周期分析
周期是供需关系的表现形式。供过于求,市场价格下跌,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上升。
券商的周期是因为股市供需关系决定的,需求增多,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跌。牛市就是需求越来越多造成的,熊市是需求越来越少造成的,当然,在注册制背景下供给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但仍然是相对稳定的,未来退市机制顺畅了,整体证券供给量是相对稳定增多的。
纸业的周期是生活和工业用纸供需关系决定的。
银行周期是货币供需关系决定的,市场利率是表现形式。
猪肉周期也是如此。
既然周期波动这么剧烈,为什么不采取措施平滑这种波动呢?
实际上马和恩都是以这个为经济学解决目标的。
以猪肉为例,一般需求相对稳定,但是供给量很不稳定,当猪肉价格贵的时候,生产大量增加,到最后一定会出现不理性的情况,因为没有人能看到全局并且没有人知道下一步其他生产者会采取什么措施,导致后来供给量远远超过需求量,价格大跌。
价格大跌开始生产者还是理性的,不会骤然减少生产量,直到价格继续下跌,背后是供给量远远超过了需求量,最后生产者会出现非理性行为,或者被动出现,生产者大量倒闭,母猪甚至都会屠宰,供给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供需关系会再次发生逆转,供不应求会再次出现。
这里面根本原因是变量无法预测,生产者和需求者信息没有对接好,也没法完全对接好,更深次的原因是人不是机器,人有情绪,人群有情绪,情绪表现形式是把趋势推向极端,情绪很难被量化。

我们投资者无法改变规律,只能顺应规律,不过人心难测,情绪如洪水猛兽复杂多变,大周期中有小周期,因此投资要长期持有,平滑那些小波动和随机波动。
以经济周期为例,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什么,经济周期一般几年
每一个过程都会经历一个周期循环,企业不例外,物品也不例外,对于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你知道他们依次是什么吗?一般经济周期会经历几年?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发展运行过程中,有巅峰有低谷,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可避免。通过各种控制措施将不同阶段的持续时间延长或缩短,但不能完全避免某一阶段的到来。当然,所对应的合适的投资对象是不同的。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是什么?1.繁荣: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水平。它的特点是生产、投资、信贷扩张迅速,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公众对未来持乐观态度。2.衰退:从繁荣到萧条,是一个过渡时期,此时经济开始从顶峰下滑,但并没有到达谷底。现在不是时候。经济增长停滞,商品价格下跌,企业生产能力下降,大量失业,利率下降,收益率曲线大幅下降,居民消费预期下降,工业发展即将结束,交通运输业接近新的开始,板块的消费和信息在股市相对较强,而金融业相对较弱,债券是最佳选择。3.萧条: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其特征是生产、投资、信贷紧缩、价格水平下降、严重失业和公众对未来的悲观情绪急剧下降。萧条的最低点被称为谷底,此时就业和产出降至最低点。
现阶段供需均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经济前景依然迷茫,使得社会需求不足,资产缩水,失业率居高不下。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宏观调控会逐渐产生一定的效果,逐渐减少社会恐慌,逐渐恢复人们对未来的信心,所以整个社会经济在触底后会开始显示出复苏的迹象。
4.复苏:是从萧条到繁荣的过渡时期,经济开始从谷底回升,但尚未达到顶峰。
经济不景气,政府通过一系列调控措施刺激经济发展。这时调控措施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经济开始复苏,需求开始释放,生产逐渐活跃,物价水平稳定,进入上涨区间。
与此同时,GDP的增长率可能会由负变正,由慢变快,逐渐增加。此时企业闲置的生产能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周期性的扩张已经变强,所以在这个阶段,企业的利润也开始大幅增加。
经济周期的周期通常没有标准,根据不同的经济周期理论,分为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三种。
1.短周期短周期通常为3-5年,通过库存,商品和投资的变化最终确定一个经济周期的完成。
2.中等周期
中期周期通常为8-10年,它通过设备更换和资本投资的变化来决定一个经济周期的结束。比如大型基建设备使用寿命10年,循环更换10年,经济会同步变化。
3.长期
长周期一般是40-60年。其经济周期的典型代表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也称为康柏周期,是经济周期中最著名的。它认为经济周期是技术革命的最终结果,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通过促进社会进步来推动经济周期,每一次技术变革都有一个40-60年的沉淀期。

  所以我们常说经济周期是几年,通常说的是短期周期,认真研究周期在宏观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大家在看完本文之后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经济周期,我们在课上也学过,这里就仅作大致的分析,之前小编讲过经济浪潮,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创作背景
  在公元748年(唐天宝七年)夏天,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初次与阿朵见面,却是别有一番情趣。那时候,王昌龄独自一人行走在龙标城外,在东溪的荷池,看见了一幅绝美的画面,那就是看见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 ,遂作采莲曲。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听到歌声。
始觉:才知道。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小分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西安美食[超话]#赛格也终于有卤校长啦卤校长的锅底,卤味和甜品真的是无法替代的存在,不管来多少次还是会爱上✨✨✨菜还没上齐 我吃甜品都要吃饱啦 免费无限吃的甜
  •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点滴努力,会在日后开花结果,会在某一刻,突然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任嘉伦[超话]# 挥一挥手,温柔了岁月里所有的冷漠, 盈盈情思,填满了琉
  • [节目相关]声優パーク建設計画メタバース部【テレビ朝日】@Seiyu_VR[ #声優フェス# 8/6(六)出演者 ]17:30~葉山翔太さん@H_shota_a
  • [加油]#电影流浪地球2# 真正的爱,是在生活中用心的为你考虑,在细节中让你感受到贴心和放心,是事事有回应的态度和行为让你动心,这就是偏爱。”“回不去的那叫从前
  • 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图图:这个笑……我没了[抱一抱][抱一抱]怎么这么可爱,[哈哈][哈哈][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只
  • 秋天又被人吞食到肚子里,我是很羡慕人的,这个天地夹缝中伟大的高级动物,我被人体收收,伴随其七情六欲又忙忙碌碌过了一生,可还是好景不长,人死火化了,我在烧焦的痛苦
  • 一月快樂.我的劉寶 一月是一個嶄新的開始,今年也會是美好的一年,依然會收穫很多真誠的愛生活和愛情不僅只有甜蜜蜜.從中的喜怒哀樂都使我感到幸福.而身邊有一位一直
  • 今天又是心情炸裂的一天,下午见了面他一眼就发现我不对,说我看起来心事很重的样子确实,心里装了超级多的话想和他说,一些现实的问题不得不去面对,感觉自己夹在中间左右
  • ——查慎行17.凉笛声兼风叶下,归鸦影带夕阳来。——寇准《纸鸢》29.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 三个小时终于打上吊针了,从来没心跳这么快过,我愿称之为人生最心动时刻。凌晨的医院,急诊来来回回都是病重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呻吟的老人,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没有陪同
  • 在诸多宝石种类中,欧泊石同样是最具珍贵和有价值的宝石之一,在高级珠宝的制作之中,也经常被广泛使用。在诸多宝石种类中,欧泊石同样是最具珍贵和有价值的宝石之一,在高
  • “他们将手机送来拆解装裱,不是因为它有多昂贵,而是因为它背后承载的那份记忆,”小西说。在当时,旧物装裱还是一件很新的事情,虽然早就有大佬将自己的作品作为爱好发在
  • 我想沒有20221111的成都場,也會有2023,2024,2025……以及未來很多可能有機會的任何一場,感謝Fiona小姐帶來20221111的線上直播,旋律
  • 2023.1.4 周三 晴昨天清早被毛毛骚扰导致不开心一天今早她又来了,不过是十点半打电话毛毛说她早上五点半就起来了十点半已经结束了今天的工作毛毛可不是卖早点的
  • #严浩翔[超话]##严浩翔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 在断掉的世界里 循环往复着爱的最终章"#严浩翔 线下的神##严
  • 肖战粉丝小飞侠丨我喜欢肖战 你是在搜肖战肌肉,肖战运动,肖战网球,肖战骄阳伴我,肖战盛阳,肖战直播,肖战好帅、肖战新代言、肖战地广、肖战定妆照 、肖战进组、肖战
  • 我发现,没有最坏和最好,因为福祸相依有这个感慨是,在最近一次决定中感觉自己做错了,因为当时真的很痛苦!我记得有一个故事好像是说,一家人像神求祈祷,结果还是受了小
  • #虽离山正[超话]#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人生中的每一天,都是生命中唯一且无法重来的一天。让每一个今天的自己,都比昨天有进步。
  • #特斯拉坠落76米悬崖乘客受轻伤##汽车资讯##安全出行#翻了翻自己2015年的微博,7年前的自己比现在“文艺”很多,那时候喜欢读诗甚至写诗,现在俗人一个,唯一
  • 还有你哪个眼睛见我没报号了,我上师是谁我法名叫啥我都说了,怎么着我得当着你再报一次才算是报号呗,再有了我自己捶的人,我不想因为这么个臭番薯烂鸟蛋的影响我师傅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