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家必打卡的气象博物馆# 你都来过吗?[哇]】#20220518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我们遴选了国内10家气象博物馆(陈列馆),它们大多见证了中国气象史的发展,展现了气象科技的最新进展,尽管因为疫情原因,部分展馆目前还在闭馆中,但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云逛展”。等疫情过后,让我们一起来这些气象博物馆打卡吧! #博物馆奇妙漫游#

[发射爱心]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国内第一家气象专业性博物馆

北极阁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是中国近代气象发祥地,在中国气象界和世界气象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南朝刘宋始建司天台后,数度设有观象台,其中尤以明初钦天台规模最为壮观。1928年民国政府于古观象台遗址处兴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暨气象台,2010年3月建成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博物馆分室外、室内两大展区。其中,室外展区通过典型古代观象仪器、大型气象浮雕以及著名气象历史人物群雕凝练数千年灿烂的中华气象文明史。室内展馆则分为古代气象、近代气象、当代气象,以及现代气象科技展厅四部分,系统展示了气象重大历史事件、气象仪器沿革、气象机构变迁以及气象科技发展蓝图。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鸡鸣寺路1号

[发射爱心]徐家汇气象博物馆——中国大陆第一个百年观象台

上海气象博物馆即徐家汇观象台旧址。徐家汇观象台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百年观象台,从1872年至今开展持续气象观测,见证了上海近现代气象科学发展历程。作为国际知名的观测台,19世纪末,其联络网络已经北及西伯利亚,南至马尼拉,东到日本,西至印度半岛,并向中国沿海各地气象台及航海船舶发布气象消息,是当时报告航海船舶气象的中心,被誉为“远东第一气象台”。

博物馆室内展陈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包括徐家汇观象台科技史、新中国气象事业成就、气象科技互动体验、气象历史资料仪器展示、科学讲堂等,室外设有气象观测科普站。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66号

[发射爱心]中国南通气象博物馆——中国近代第一个测候机构

中国南通气象博物馆于2015年3月正式建成。一个多世纪前,民族企业家张謇作为“开眼看世界”的先锋之一,出资在南通军山之巅建造气象台,成为“国人自办的第一家气象台”,并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测候机构——南通博物苑测候室。1917年便正式开始制作和发布天气预报。

目前,南通气象博物馆总展示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设古代气象、近代气象、当代气象、小球大世界、气象地理、3D科普等展厅,通过模型场景、实物史料、文字图片等展现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悠久的气象文化、丰富的现代气象科学知识以及南通近代气象事业发展的影响与现状。该馆是继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之后,全国第二家气象行业博物馆。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园林路323号

[发射爱心]营口百年气象陈列馆——世界首个以百年气象站为主题的气象陈列馆

营口百年气象陈列馆是世界气象组织认证百年气象站以来世界上第一个以百年气象站为主题的气象陈列馆,也是东北首家气象陈列馆。营口气象站旧址始建于1907年,1909年底建成使用。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撤离营口前,日本相关人员焚烧销毁大量气象资料。1949年3月,新成立的东北气象台派专员来到营口,筹建营口气象台,恢复了中断5年的气象记录。

陈列馆以“百年风云,万千气象”为主题,展馆面积315.8平方米,其中设有营口百年气象展、气象仪器专题展以及多媒体互动展三大展区。整个展馆通过历史图片、实物展品、史料书籍、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体感互动等多种形式,展示了营口开埠商贸文化、营口百年气象文化和现代气象科技文化。

地址: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园林里32号

[发射爱心]绍兴气象博物馆——国内最大的气象博物馆

2020年12月,在中国近代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的家乡绍兴建成,绍兴气象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展陈面积最大的气象博物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陈面积8136平方米,由3幢楼组成,分别为南馆、北馆和科普馆。

馆内现有藏品3500件,形成了门类齐全、精品荟萃的气象类藏品体系。依托丰富的藏品资源,馆内现有古代气象、近代气象、当代气象、竺可桢纪念、群英荟萃和浙江气象等六项基本陈列,并有气象科技互动体验区和4D球幕影院两个科普互动版块,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气象科技和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传承弘扬了气象优秀文化和气象人精神。

地址:浙江绍兴越城区胜利西路163号

[发射爱心]云南气象博物馆——中国自然科学家陈一得创办

云南气象博物馆位于昆明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华山美人峰之巅。始建于1927年,于1937年迁至现址,由云南气象、天文、地震科学先驱者、中国自然科学家陈一得创办,其气象业务延续。1993年列为省级文物,后相继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2008年成立云南气象博物馆。全馆包括一得楼和一得夫妇墓,以展示陈一得在自然、人文科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主线,并结合现代气象探测业务平台,全面反映云南气象发展历程。

地址:云南昆明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

[发射爱心]中国台风博物馆——可以体验台风的博物馆

中国台风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台风”为主题的气象灾害体验博物馆,坐落于岱山县本岛北部被誉为“浙江抗台第一大坝”的拷门大坝坝区。馆内展示灾害和抗台成果,模拟台风生成及行动过程,提供台风实地观赏台,观台厅内设波浪观测试验站。

一期建成的展馆里陈列有650余幅图片资料和57件实物,配置有一套先进的全自动海洋环境远程观测传输系统,为浙江省有效指挥防台抗台工作提供可靠数据。二期4D动感影院项目,整合各种高科技手段,艺术化地打造4D动感影院和仿真模拟系统,以参与性、互动性手法,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台风的凶、险、奇,同时推出观浪游项目。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岛拷门大坝坝区

[发射爱心]中国气象科技展馆——你来了就会喜欢的科技展馆

中国气象科技展馆是中国气象局对外开展气象科学普及和展示气象科技创新的宣传窗口。展馆由7个展厅组成,以壁画纱幕秀、沉浸式场景复原、时光长廊、综合立体沙盘秀、幻影成像、AR增强互动、弧幕影院等现代化方式,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气象事业的发展理念和前景及气象人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园区

[发射爱心]叶笃正气象科普馆——纪念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的展馆

依托叶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建而成,是国内首家纪念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的展馆。科普馆由气象科普一条街、叶笃正生平陈列馆、叶笃正气象科普展等展馆组成。叶笃正生平陈列馆以“根深叶茂、学笃风正”为主线,以时间为经线,以空间为纬线,全面深刻展示了叶笃正的成长经历和事业成就。

叶笃正气象科普展在设计理念和形式上强化了现代感与科技感,突出了趣味性、互动性与体验性,运用全息投影技术,通过逼真立体的虚拟人交互影像,展示了叶笃正先生的事迹、著作和为国内、国际气象事业作出的贡献,并通过局部天气现象展示讲解全球变暖成因和危害。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叶祠社区叶氏宗祠内

[发射爱心]涂长望陈列馆——纪念中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涂长望

涂长望陈列馆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问津新城核心区,陈列馆第一、二层共分为序厅、长江之子、海外求索、叱咤风云、典范长存和尾声等六个部分,通过收录的中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涂长望先生生前各类图书、证书、奖章、会议笔记、手迹、衣物及照片等100多件物品,全面展示了涂长望从出生、求学、报国、奋斗到辞世的光辉一生。

第三层为气象陈列室,展示了从古至今的气象发展变迁。陈列馆外设有面积约为80平方米的气象影院,安装弧型影幕,配有专业音箱、功放、调音台、无线话筒、投影仪等音响视频系统,可同时容纳50余人观看影片。

地址:武汉市新洲区气象局(新址)

(来源: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国际博物馆日# 10家必打卡的气象博物馆,你来过吗?[挤眼]
每年的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国际博物馆协会指出,21世纪的博物馆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可以将世界变得更美好。
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我们遴选了国内10家气象博物馆(陈列馆),它们大多见证了中国气象史的发展,展现了气象科技的最新进展,尽管因为疫情原因,部分展馆目前还在闭馆中,但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云逛展”。等疫情过后,让我们一起来这些气象博物馆打卡吧!
--------------------------------------------------
01 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国内第一家气象专业性博物馆
北极阁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是中国近代气象发祥地,在中国气象界和世界气象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南朝刘宋始建司天台后,数度设有观象台,其中尤以明初钦天台规模最为壮观。1928年民国政府于古观象台遗址处兴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暨气象台,2010年3月建成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博物馆分室外、室内两大展区。其中,室外展区通过典型古代观象仪器、大型气象浮雕以及著名气象历史人物群雕凝练数千年灿烂的中华气象文明史。室内展馆则分为古代气象、近代气象、当代气象,以及现代气象科技展厅四部分,系统展示了气象重大历史事件、气象仪器沿革、气象机构变迁以及气象科技发展蓝图。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鸡鸣寺路1号
--------------------------------------------------
02 徐家汇气象博物馆:中国大陆第一个百年观象台
上海气象博物馆即徐家汇观象台旧址。徐家汇观象台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百年观象台,从1872年至今开展持续气象观测,见证了上海近现代气象科学发展历程。
徐家汇观象台创始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旧台在肇家浜畔,只是平屋数间,十分简陋,其后逐渐发展,于1899年在徐光启墓东首辟地建起新台,于1901年建成,建筑属于文艺复兴风格。
1872年,法国传教士在徐家汇成立观象台,12月开始气象观测。1879年,运用单站气象要素分析,首次较准确地做出台风预报,揭开上海天气预报的序幕。1895年,在这里绘制出了中国首张东亚地面天气图,作为国际知名的观测台,19世纪末,其联络网络已经北及西伯利亚,南至马尼拉,东到日本,西至印度半岛,并向中国沿海各地气象台及航海船舶发布气象消息,是当时报告航海船舶气象的中心,被誉为“远东第一气象台”。
2005年10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此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14年4月4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室内展陈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包括徐家汇观象台科技史、新中国气象事业成就、气象科技互动体验、气象历史资料仪器展示、科学讲堂等,室外设有气象观测科普站。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66号
--------------------------------------------------
03 中国南通气象博物馆:中国近代第一个测候机构
中国南通气象博物馆于2015年3月正式建成。
一个多世纪前,民族企业家张謇作为“开眼看世界”的先锋之一,出资在南通军山之巅建造气象台,成为“国人自办的第一家气象台”,并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测候机构——南通博物苑测候室。
据记载,张謇在黄海之滨垦荒造田之初赶建沿海长堤,但在1902年遇到几次大风潮,大堤数次遭到破坏,延误工期。“气象不明,不足以完全自治”,正因此,张謇萌生了创建气象测候室的想法。1905年建南通博物苑后最先落成气象测候室,后张謇选址军山建成气象台,并于1917年便正式开始制作和发布天气预报。
目前,南通气象博物馆总展示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设古代气象、近代气象、当代气象、小球大世界、气象地理、3D科普等展厅,通过模型场景、实物史料、文字图片等展现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悠久的气象文化、丰富的现代气象科学知识以及南通近代气象事业发展的影响与现状。该馆是继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之后,全国第二家气象行业博物馆。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园林路323号
--------------------------------------------------
04 营口百年气象陈列馆:世界首个以百年气象站为主题的气象陈列馆
营口百年气象陈列馆是世界气象组织认证百年气象站以来世界上第一个以百年气象站为主题的气象陈列馆,也是东北首家气象陈列馆。
营口气象站旧址始建于1907年,1909年底建成使用。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撤离营口前,日本相关人员焚烧销毁大量气象资料。1949年3月,新成立的东北气象台派专员来到营口,筹建营口气象台,恢复了中断5年的气象记录。建站初期,设备仪器极为简陋。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从最初简易的气象观测到今天现代化、规范化的观测场,营口气象站经历了数次迁站。
陈列馆以“百年风云,万千气象”为主题,展馆面积315.8平方米,其中设有营口百年气象展、气象仪器专题展以及多媒体互动展三大展区。整个展馆通过历史图片、实物展品、史料书籍、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体感互动等多种形式,展示了营口开埠商贸文化、营口百年气象文化和现代气象科技文化。
地址: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园林里32号
--------------------------------------------------
05 绍兴气象博物馆:国内最大的气象博物馆
2020年12月,在中国近代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的家乡绍兴建成,绍兴气象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展陈面积最大的气象博物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陈面积8136平方米,由3幢楼组成,分别为南馆、北馆和科普馆。
馆内现有藏品3500件,形成了门类齐全、精品荟萃的气象类藏品体系。依托丰富的藏品资源,馆内现有古代气象、近代气象、当代气象、竺可桢纪念、群英荟萃和浙江气象等六项基本陈列,并有气象科技互动体验区和4D球幕影院两个科普互动版块,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气象科技和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传承弘扬了气象优秀文化和气象人精神。
地址:浙江绍兴越城区胜利西路163号
---------------------------------------------------
06 云南气象博物馆:中国自然科学家陈一得创办
云南气象博物馆位于昆明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华山美人峰之巅。始建于1927年,于1937年迁至现址,由云南气象、天文、地震科学先驱者、中国自然科学家陈一得创办,其气象业务延续。1993年列为省级文物,后相继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2008年成立云南气象博物馆。全馆包括一得楼和一得夫妇墓,以展示陈一得在自然、人文科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主线,并结合现代气象探测业务平台,全面反映云南气象发展历程。
地址:云南昆明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
---------------------------------------------------
07 中国台风博物馆:可以体验台风的博物馆
中国台风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台风”为主题的气象灾害体验博物馆,坐落于岱山县本岛北部被誉为“浙江抗台第一大坝”的拷门大坝坝区。馆内展示灾害和抗台成果,模拟台风生成及行动过程,提供台风实地观赏台,观台厅内设波浪观测试验站。一期建成的展馆里陈列有650余幅图片资料和57件实物,配置有一套先进的全自动海洋环境远程观测传输系统,为浙江省有效指挥防台抗台工作提供可靠数据。二期4D动感影院项目,整合各种高科技手段,艺术化地打造4D动感影院和仿真模拟系统,以参与性、互动性手法,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台风的凶、险、奇,同时推出观浪游项目。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岛拷门大坝坝区
--------------------------------------------------
08 中国气象科技展馆:你来了就会喜欢的科技展馆
中国气象科技展馆是中国气象局对外开展气象科学普及和展示气象科技创新的宣传窗口。展馆由7 个展厅组成,以壁画纱幕秀、沉浸式场景复原、时光长廊、综合立体沙盘秀、幻影成像、AR 增强互动、弧幕影院等现代化方式,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气象事业的发展理念和前景及气象人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局园区
--------------------------------------------------
09 叶笃正气象科普馆:纪念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的展馆
依托叶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建而成,是国内首家纪念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的展馆。科普馆由气象科普一条街、叶笃正生平陈列馆、叶笃正气象科普展等展馆组成。叶笃正生平陈列馆以“根深叶茂、学笃风正”为主线,以时间为经线,以空间为纬线,全面深刻展示了叶笃正的成长经历和事业成就。
叶笃正气象科普展在设计理念和形式上强化了现代感与科技感,突出了趣味性、互动性与体验性,运用全息投影技术,通过逼真立体的虚拟人交互影像,展示了叶笃正先生的事迹、著作和为国内、国际气象事业作出的贡献,并通过局部天气现象展示讲解全球变暖成因和危害。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叶祠社区叶氏宗祠内
--------------------------------------------------
10 涂长望陈列馆:纪念中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涂长望
涂长望陈列馆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问津新城核心区,总面积380平方米,为阶梯式三层设计,建筑物依势而建、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陈列馆第一、二层共分为序厅、长江之子、海外求索、叱咤风云、典范长存和尾声等六个部分,通过收录的中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涂长望先生生前各类图书、证书、奖章、会议笔记、手迹、衣物及照片等100多件物品,全面展示了涂长望从出生、求学、报国、奋斗到辞世的光辉一生。第三层为气象陈列室,展示了从古至今的气象发展变迁。陈列馆外设有面积约为80平方米的气象影院,安装弧型影幕,配有专业音箱、功放、调音台、无线话筒、投影仪等音响视频系统,可同时容纳50余人观看影片。
地址:武汉市新洲区气象局(新址)
(内容来源于网络)

【央视记者调查:提前收割未成熟小麦到底为何?】
#央视记者调查提前收割未成熟小麦#
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主持人:还有20多天成熟的小麦被提前收割麦穗麦秆,打碎变成了青贮饲料。近期网上流传的一些收青麦的视频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我们的记者也分别采访到了农户青贮的收购商养殖户,来看看中国三农报道记者的调查。

近期,收割青麦相关短视频的累计播放量已经突破了6000万次,真的如这些短视频所说的那样,卖青贮比小麦赚钱吗?

来自安徽省小麦种植户表示:这两年收成好些,一亩地都说1500元至1600元,成本下来得个千百块钱。

来自河北省青贮收购商表示:(青贮收购价)600元一吨,我一般都是500亩(起收)开始吊机器,每亩地抽个2吨左右(青贮),一般能合到一亩地合1200元至1400元左右。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安徽省合肥市周边地区除去成本,农户每亩小麦净利润在1000元左右。那么按照当地青贮收购企业报价,麦农每亩地卖青贮的净收入在1200元到1400元左右,农户在选择卖青贮和卖小麦的问题上,每亩至少有200元左右的差额。

河北省青贮收购商表示:去年因为牛场很多牛场没收到(青贮饲料),今年做这个小麦清除的,适当的说能比以前多的。

据河南省荥阳市某畜牧企业负责人表示:青处饲料还是占的多。比如说一个牛喂20公斤青除的话也就是为三公斤精料,我去年存(青贮饲料)就没存够,现在都是急得不行,所以说现在又收小麦了。

记者了解到,由于2021年河南、河北、安徽等地遭遇汛情,一些养殖企业未能收购到足量的玉米做青储饲料,导致近期青贮供给出现缺口,这也是近期部分地区的青贮收购商瞄准小麦产区,盯紧未成熟小麦的原因。

河北省青贮收购商表示:今年收的多,去年小麦一共输了个四五千吨,今年大概加上安徽,我们团队在那边加上这边(收了)有三四万吨左右。

河南省荥阳市某畜牧企业负责人:因为我们主要做饲养的是奶牛,饲料要有一半用的是青储,25至30公斤一头牛一天都没问题,一头牛的全年青贮用量一般都是

8吨左右,好多的牧场都没有收购清除的玉米,我了解的大概,好多厂有些大概要缺30%至50%,没办法,买了一点这个小麦做青贮。

在电商平台记者询问了多家青贮饲料店铺,河南本省玉米青贮普遍缺货,而邻省有去年的存货可以发货,算上运费每吨价格超过800元,而去年本地的玉米青贮算上运费每吨只有400多元。

记者了解到因为玉米收获期的原因,每年的四五月份我国部分地区的青贮饲料都会遇到青黄不接的情况,因此在一些小麦产区会有部分收购商把未成熟的新麦当做青贮饲料的替代品收购,而今年受去年罕见秋训的影响,玉米青贮的缺口较大,远途调货成本又太高,因此收购小麦应急用的情况也相对多一些。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2021年发布的《奶牛养殖场、玉米、青贮、饲料、黄曲霉毒素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当中看到,在应急情况下可用小麦青贮、燕麦青贮、外购裹包青贮等其他青贮等量替代,最多可替代50%的玉米青贮用量,这从侧面也可以证明在玉米青贮供应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选用小麦青贮进行短期的应急替代,也是业内通行的做法。

主持人:说白了,收小麦做青贮是部分企业在玉米青贮短缺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之法。为什么说是应急呢?青贮小麦和常用的青贮玉米相比又有什么区别?一起来看看。

养殖企业告诉记者跟玉米青贮相比,新麦只能作为应急的替代品,并不具备长期使用的优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小麦主产区并未出现大规模收获新麦做青贮饲料的情况。

据河南省新乡市某畜牧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玉米青贮去年没储够的话,今年肯定要找一些替代,因为实在是没办法了。从营养价值上来讲,我们用小麦青贮是不合适的,所以长期的话肯定不可能这样做。

河南省新乡市某畜牧企业负责人:玉米秆含是有糖分的,它是甜的,所以说营养价值更高,和收青州玉米相比,它的代价更高,(饲用)效果还没有收青贮玉米的时候好。

由于小麦青贮的综合性能不如玉米青贮,在实际生产中,企业只会在牛饲料中添加10%至20%的小麦青贮。

主持人:虽然小麦青贮是部分地区的应急行为,但是记者在采访当中不少收购商开口就是上千吨上万吨,眼看还有20来天这些小麦就能够收获了,拿来做青贮,或者说把人吃的小麦当饲料会不会危及我们的粮食安全呢?

根据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至2031数据,2021年我国小麦总产量1亿3695万吨,总消费量1亿4857万吨,其中自用消费3,300万吨,约占产量和消费量的1/4。

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四用小麦的消费量在700万吨至3500万吨之间波动,年平均消费量1382万吨。

据国家肉牛耗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万发春表示:所有的畜产品,包括水果蔬菜,现在都是‘粮食’然后通过把秸秆再利用,发展了畜牧业,产生的肉、奶也是‘粮食’。现在不能叫大粮食安全观,叫大食品观,不是单纯一个粮食的概念了。大家可以放到一年的一个人的消耗中看,粮食(口粮)现在占不到一半,肉蛋奶菜的消耗量也超过粮食的消费量。

万发春表示,从大食品馆的角度出发,个别地区用新麦作为青贮饲料,并不会危及到粮食安全。同时由于青贮,饲料所需,小麦秸秆也被利用了起来,这进而增加了新麦的综合利用率。

万发春:做成青贮的话,小麦和秸秆的利用率会提高。实际上,秸秆至少能顶一半的粮食,是节约了粮食,并不是增加粮食消耗。

万发春同时也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利用大数据监测等手段关注新麦收割面积,防止大面积集中收割。

另外,小麦主产区的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监督部门,应该规范小麦青贮收购行为,防范,青贮收购乱象,防止可能发生的坑农伤农事件。

万发春:特别是农业部门,要调查一下实际情况到底卖了多少钱,然后通过媒体上做一个公开的介绍,不要让(自)媒体去误导,说现在的青贮价格很高。实际上,生产中可能应该没有这么高,因为小麦青贮价格大约在一吨600元,我估计基本就到很高的价格了,再高的话可能性很小。

5月10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文,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近日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卖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毁灭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主持人:国家发布的政策规定严防腐败,是为确保粮食生产大局,距离今年小麦大面积收获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忙活了半年,应该是最希望看到麦子成熟收获的粮食颗粒归仓。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相关部门与广大农民同心同德,共同守护,咋守护?农民付出了几个月的辛苦劳作是对麦田的守护,而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建之前也说过,种粮农民能赚钱,国家粮食就安全,也是守护。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个宿舍,6个女生,42个微信群
  • 有一种委屈,叫男朋友不觉得你委屈
  • 藏快递车混入清华北大 一家四口为了进去参观
  • 中国游客行纳粹礼被捕的启示:我们为何不立法禁止宣传文革?
  • 泸州蚊子被热死 网友:我也差不多和蚊子一样了
  • 香港富商流落街头,为何不回家流落街头捡垃圾度日?真相细思极恐······
  • 乐天会撤出中国吗?每月损失近6亿 称只能撑到月底 | 热点
  • 央视:中方仁至义尽 印度再不撤军,中国军人或主动“清场”
  • 西瓜400天不烂!竟不是因防腐剂,而是...
  • 女孩考科目二车内尬舞,手舞足蹈,结果...
  • 央行下死命令:巨变来临,支付宝们被“收编”!?
  • 非洲小朋友“举牌”营销是怎么火起来的?
  • 教育部:落实高校人员聘用自主权 下放职称评审权
  •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这五年
  • 是“共享”还是“租凭”?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 境外刷卡超1000元要上报!还能在国外愉快的买买买吗?
  • 接连多起“热射病致死”!热射病是啥?该如何急救?
  • 全装修、健身房成标配、1户至少1车位……北京共有产权住房究竟有多棒?
  • 【扩散】七月朋友圈最易相信的十大谣言,八月可别再当真了哦!
  • 王珉被判无期,哪项罪行即使认罪悔罪也要从严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