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摇号新政:面向无车家庭的2万个新能源指标,透露了哪些信号?

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一举一动,历来都备受关注。近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一次性增发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方案(征求意见稿)》。根据意见稿,北京拟在今年8月,一次性增发2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全部向“无车家庭”配置。这对于饱受摇号之苦的北京居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2万新能源指标的增加,是否意味着北京实行多年的限行限购政策会有所调整呢?

是无奈之举,还是主动作为?

作为常住人口两三千万的超级大城市,北京的交通出行向来是一个大问题。人多,自然意味着车多,但道路是有限的,当车流超过道路的承载量,拥堵就成为必然。

为了缓解北京的城市拥堵问题,从2008年开始,北京开始实行单双号限行政策。不过,这一政策最初是为了奥运会而设计,但却一直延续至今。2010年12月,北京开始实行摇号政策,对每年发放的车牌进行控制。从此,自由买车成为北京居民的一种奢求。

从2010年到2020年,十年之后,北京的车市限购政策似乎迎来了一丝曙光,尽管本次增加的指标都是新能源汽车。

为什么今年北京会多放出2万个指标?主要还得归于疫情之后的车市低迷。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作用不言而喻。疫情之后,国家发布了多项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也相继增加了购车指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不得不予以响应,也增加了2万个指标。

所以说,这次的指标增加,我们恐怕不能看作是北京车市限购政策松绑的信号,更多的还是一种不得不为的“无奈”。更何况,和其他城市拿出的都是普通小客车指标不同,本次北京增加的都是新能源指标。

所以,那些寄望未来北京会对车市进一步松绑的人,还是死了这条心比较好。

都在说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但在普通消费者的心目中,电动车还是有诸多不便。充电时间长、充电桩数量少、续航不足、电池的安全性存疑等等,都是让很多普通人对电动车望而却步的原因。

不过,对于北京居民来说,能够拥有一个新能源指标,也是一种奢求。目前,和上海、广州对于新能源车指标持开放态度不同,北京对此却是严格限制。尽管购买新能源车不需要摇号,但却需要排队等号,而且是先排先得,每年的车牌总数也是进行严格限制,实行总量控制。

最新的数据是,目前北京累计有超过 46万人进行排队,末位获得新能源指标需要排队超过9年。也就是说,即便本次临时增加了2万个指标,也还有44万排队等候的准车主。尽管这些排队的人群中不乏暂时没有购车需求但还是选择跟风的人,但刚需人群绝对不在少数。

毕竟,北京的城市面积之大,路况之复杂,要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很多人上班花费的时间,都在两三个小时,而这点时间,可能还只够你从海淀开到朝阳。此外,北京地铁换乘的诸多“反人类设计”,也让很多人宁愿选择地面交通。对于大部分有幸拿到本次2万指标的人来说,想必还是会很开心的去购买一辆电动车。毕竟,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当你有钱想买车但是没指标,而我却恰好都有,这就是一种幸福,不是吗?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2万个指标的获得,也是有限制的。和过去的个人申请不同,本次的购车指标都是以家庭为单位,面向无车家庭进行发放。这意味着如果夫妻两人都申请了,即便中标也只能拥有一辆车。同时,按照新的规则,“无车家庭”获得指标后,所有成员十年之内不得再参加指标配置。这对于那些上班地点相距较远的家庭来说,一辆车可能还是不能完全解决出行问题。

就目前的技术而言,一辆电动车的电池可能很难支撑到第十年。这意味着车主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从经济角度来看,电动车的性价比目前可能依然无法和燃油车相比,而长途出行不便的硬伤暂时也没法得到解决。不过,满足普通人上下班的通勤需求,电动车还是能够做得到。

此外,得到了一个新能源指标,导致整个家庭10年内不能再参与摇号,这可能也会让一些人心生退意。所以说,当正式放号之后,也许会有一些人主动放弃。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动车一定是汽车行业的未来,目前存在的诸多不便,相信通过技术的进步也能得到解决。不过,本次北京新政的背后,反映的另外一层意思,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北京的汽车限购限行政策,正在往精细化转变。

未来,北京的摇号将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一个人名下原则上只能保留一台车。这样的政策,明显是为了补上过去的漏洞。很多人手中不止一辆车,但经常使用的却只有一辆车。刚需人群希望购车,但却因为指标的控制无法买车。一些公司、个人也通过出租车牌来谋利,随着新政的推行,未来这样的局面都将得到改变。

不过,考虑到北京城市管理的特殊性,未来普通人要想在首都买上一辆车,难度会越来越大。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角度,其实是希望大众出行选择更加集约化、共享化的方式,多使用地铁、公交出行,而不是选择一人一辆车出行的方式。这个趋势,相信未来不会有大的改变。不信?从网约车在北京的待遇就能看得出来。

总的来说,在交通出行的问题上,个人和城市管理者总是容易占到对立面上。于个人而言,自然是希望想买多少辆车就能买多少辆,限购限行全部放开;对于城市的管理者来说,自然是希望将每天出行的车辆总数控制在一定规模,道路越畅通越好。不过,城市交通从来都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拥堵也是每个超级大城市的必修课。近年来,不乏有学者专家提出放开限行限购,通过收取拥堵费、划定禁行区域等经济手段管控城市交通,但可惜都没有得到回应。所以说,未来北京的限行限购政策,大概率将会是越来越精细,普通人还是先珍惜本次增加的指标比较好。

汽车质量家:www.autoqa.cn

上海沐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的汽车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具备Reach、VOC、ELV环保法规评估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从初步想法到最终产品的全程支持,包括:项目的确定、设计、开发,直到材料、组件和系统的测试。此外,还包括项目管理和人员调配等服务。近十年来,整合汽车行业咨询,从车身、底盘、电子电器、智能化、动力系统、内外饰、环保法规等多方面纵向数据积累,并成功通过以品质创新,加强技术合作,孵化多家二方及三方实验室能力提升,与学术界和政府多方面协作的创新中心,促进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

【 #球員消息# 】

正當大聯盟及大聯盟工會雙方努力計畫球季開打的同時,球員工資是其中一個最難妥協的問題,特別是球團老板在閉門作賽的情況下要求球員減薪。

根據《美聯社》記者 Ronald Blum,#國民#老將一壘手 Ryan Zimmerman 說出己見:「在我決定比賽前,我要完全被告知有關薪金的細節,到時我再研究對球員是否公平。… 我知道老闆們賺很多錢。… 我們處於獨一無二的情況。我們希望可以打球。」

在沒有比賽的四、五月,老闆向球員預支共 1.7 億美元,但若果今季報銷,球員不會再獲薪。根據《美聯社》的數據,在正常 162 場例行賽球季,65 位選手今年平均每場出賽可賺 10 萬元,當中四人 -- 包括#天使# Mike Trout、#洋基# Gerrit Cole、#洛磯# Nolan Arenado 以及#太空人# Justin Verlander -- 更超過 20 萬元。

現年 35 歲的 Zimmerman 再指當務之急是大聯盟、球團和球員工會間達到協議:「如果勞資雙方過去出現分歧,現在是妥協的最好時機。」

#MLB美职棒大联盟[超话]#

一季度中国经济,你最关心的10个问题!
#中国经济# #问题# 来源:中国政府网
全球纺织网国际站 #新闻视点#
https://t.cn/R7m4jN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一起来看——

一季度经济形势如何?

我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和重要产品稳定增长,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

下一阶段经济走势如何?

回升的态势有望延续。从一些相关指标来看:

● 用电量,3月份用电量降幅比2月份明显收窄,特别是3月末用电量,包括全社会的发电量开始持平和转正;从目前来看,4月上旬全社会的发电量保持正增长。

● 国家统计局5000万元以上投资入库项目,一季度是11477个,比上年同期还增加了144个。3月份挖掘机销售同比增长了11.6%。

● 3月份进出口形势也比1-2月份明显改善,从3月份来看上中下旬环比逐渐改善。从目前调研和了解的情况来看,4月上旬进出口的形势比3月份进一步有所改善。

● 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帮扶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帮助推进复工复产的政策举措,在不断显效。

下一步,我们还会根据形势的变化,相机推出一些更大力度的政策。所以可以预计,下一阶段经济会延续回升改善、持续向好的势头。

如何回应IMF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速1.2%的预测?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当前国际疫情蔓延的态势以及当前全球经济的表现,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进行大幅度下调,预计全球经济今年下降3%,中国增长1.2%,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少数预计为正增长的国家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9.2%。可以理解为今年和明年如果平均起来,应该在5%以上,或者说中国经济因为疫情影响带来一些损失,一些经济活动被压抑,可能会在明年更好地释放出来。

二季度会成为今年经济增长的拐点吗?

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来看,3月份比1-2月份明显改善,这是一个基本判断。3月份这种改善的势头应该是能够延续下去,特别是随着复工复产加快统筹推进,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断出台,二季度表现会更好,所以二季度会明显好于一季度,这是一个基本趋势。如果全球疫情控制比较好,下半年应该会比上半年更好。我们的目标就是力促全年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

企业复工进度如何?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企业可能还是面临物流成本上升以及订单减少等困难。客观说,目前复工复产的推进是比较顺利的,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程度已经接近100%了,大企业基本都复工了。同时,中小企业复工程度比想象中好,总体来说也是在80%以上。所以,企业复工复产的进度总体比较好。

消费券作用如何?

有些国家和地区推出了这些政策,在我们国家有些地方政府也是试行了这样一些政策,从浙江、江苏等地来看,推出消费券政策以后,对扩大当地居民消费、促进市场活跃还是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什么回落?

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是回落的。CPI环比由上月上涨0.8%转为下降1.2%,当月CPI同比上涨4.3%,比上月回落了0.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涨幅回落,特别是包括猪肉在内的食品价格同比价格涨幅回落、环比下降。说明食品供应比较充裕、社会物流比较畅通。

就业形势如何?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3月份全国调查失业率比上月降低了0.3个百分点,主要就业人群25-59岁的失业率比上月下降了0.2个百分点。但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特别是下阶段,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企业的订单有所减少,需求还不是太强劲。重点群体包括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会比较大。

针对这种情况,今年国家一直在推出就业优先的政策,并不断加大落实力度。一方面,千方百计帮扶企业渡过难关,通过稳企业、稳经济,稳住就业的基本盘;另一方面,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帮扶,比如增加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帮扶他们返乡创业。下一步,还要继续灵活推动就业和创业创新。

总的来看,还要用更大力度推动就业总体平稳。3月份就业形势是在明显回升、改善,4月份应该会延续这种走势。

农业生产形势是否乐观?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春耕春播有序推进,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占夏粮90%以上的冬小麦目前涨势良好。当前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形势总体有利,这也为全年粮食丰收创造了比较良好的条件。过去五年粮食产量都在1.3万亿斤以上,2019年粮食产量创下历史新高,现在我国粮食自给率非常高,库存还很充裕。从粮食的供求情况来看,一季度疫情影响这么大,粮食价格仍总体平稳,包括武汉在内的一些疫情重点地区的价格都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从畜牧业来看,猪肉特别是包括生猪在内的畜牧业生产在加快恢复。从一季度末来看,生猪存栏比上年末增长3.5%,其中能繁殖母猪增长9.8%,这是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目前经济增长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从国内来看,现在应该努力帮扶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要加强对它们的精准帮扶,帮助它们更好渡过难关,在税收、费用、各方面成本、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稳住了企业才有可能稳住就业,才有可能稳住经济,才有可能稳住经济大盘,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从全球范围来看,越是困难的时候,全球各个国家越要加强合作,特别是疫情防控领域的国际合作,使疫情防控效果不断显现,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只有疫情控制住了,我们复工复产包括生产生活秩序才能更好更快地走上正常的轨道,世界经济才更可能步入常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抖音金句流浪汉走红 上海徐汇:此前在徐汇区审计局工作,因病休假
  • 今年五一放4天、素媛原凶手将被释放、每天两杯含糖饮料或致早死丨今日天下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遗?他们却回应事情没那么简单…
  • 东京奥运火炬样式公布 如此别致的“樱花”竟来自......
  • 新西兰全国默哀2分钟,遇难者家属:一瞬间我失去了妻子跟孩子
  • 外卖APP偷听,离婚大数据曝光:杀死婚姻的究竟是什么?
  • 重大信号!济南宣布取消限价,石家庄零门槛落户,全国23城楼市松绑,57城房价上涨!业内:更多“托楼市”政策要出台!
  • 张紫妍案延长2月 网友:她“遗书”里记录的人员名单都有谁?
  • 燃!朱婷,MVP中的战斗机!
  • 前腾讯AI Lab主任张潼加盟创新工场,出任港科大&创新工场联合实验室主任
  • 魔术客场30分大胜鹈鹕 武切维奇25+17碾压浓眉哥
  • 杨超越发声明拒绝网络暴力,继续散播将诉诸法律,维护艺人权益!
  • 张轩睿和Selina,成不了另一对张伦硕和钟丽缇
  • 李兆基宣布退休 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二位 出生在顺德
  • 美联储今年不加息!
  • 乌所畏,泰精彩!苏亚雷斯领衔中国杯巅峰对决
  • 地震局回应巨响
  • 老虎证券上市怎么回事?首日大涨36%,或再次点燃金融股
  • 富士康出阿里股份
  • 知乎否认内测知乎百科:没有这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