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一架客机载着306人飞往里斯本,不料在万米高空漏光燃油,引擎熄火危如累卵,但机长却颇为自信:展示技术的时刻到了。
 
2001年8月23日晚上,从加拿大多伦多机场启程的236号航班,正载着306人往葡萄牙里斯本机场疾驰而去。由于这趟航班需要跨越一望无垠的大西洋,路途十分遥远,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客机在起飞前多加了4.5吨的备用燃料,本以为这样做肯定万无一失了,谁也没想到意外来得那么猝不及防。
 
空管员发现当天的老航线特别繁忙,就让236号航班使用“偏南100公里”的新航线,机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毕竟客机上燃料充足,再怎么飞也能安然无恙地抵达目的地。随着客机在万米高空进入自动巡航状态,疲惫不堪的乘客们纷纷进入了梦想,一切显得那么安详。
 
机长与副驾驶每隔半小时检查一遍客机的飞行状况,以免出现任何意外状况,不知不觉中,客机已经平稳飞行了五个小时,距离目的地只剩1600公里左右,眼看着平淡无奇的旅程就要结束了,正当机长与副驾驶想要松懈下来时,舱内的一个警示灯突然亮了起来。
 
根据显示屏上的内容提示,右侧引擎的油温过低,而油压过高。机长立刻精神一振,他认为“油温过低”并非首次出现,应该问题不大,但是“油压过高”到底是什么情况,两位驾驶员面面相觑,不得不马上翻看飞行手册,然而查询结果令他们大失所望,手册上根本没有关于“油压过高”的原理与应对方法介绍。
 
无奈之下,机长只能呼叫地面管理中心,希望他们给予相应的解释与指导,也许因为此时正处于黎明前的最后一刻,许多工作人员还未到岗,所以值班的管理人员也不清楚该如何处理,机长不禁陷入沉思之中,这可如何是好?毕竟现在身处万米高空,稍有不慎就可能坠机,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机组成员们心急如焚,但是当前能做的也只有静观其变了,过了一会,机长发现“燃油不平衡”的警示灯也突然亮了起来,根据提示,飞机右侧的燃料损耗过快,导致机身逐渐丧失平衡。副驾驶慌忙再次打开飞行手册,认真地查找解决方案,好在这一次终于有所收获。
 
根据手册指示,他们只需打开“燃油交换阀”,随后将左侧油箱的燃料输送到右侧油箱中,直到两边保持平衡,即可大功告成。看起来是个好方法,机长深以为然,于是副驾驶毫不犹豫地开始输送燃料。但是随着左侧油箱的燃料越来越少,舱内的警报并未解除,这也意味着右侧油箱的问题依然存在。
 
副驾驶终于意识到,加不上的右侧油箱,很可能正在快速泄漏,倘若真的如此,恐怕这架飞机已经陷入危险之中。不过机长并不这么看,他始终认为只是传感器出了点问题,毕竟前面几个小时都能安然无恙,怎会突然之间出现这样的大问题,可能性微乎其微。
 
当然了,他也不能完全排除副驾驶的猜测,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让乘务长查看一下右侧引擎是否有液体飘出。乘务长立刻通过窗户观察,由于夜色尚未退去,她只能使用手电筒进行照射,结果什么也看不清楚。此时的燃料还在快速消耗,甚至已经低于安全值,恐怕已经无法继续执飞剩下的航程了。
 
要是不能马上找到安全的地方迫降,这架客机只能坠入大西洋了,眼见情况越来越糟,副驾驶心急如焚,事到如今,不管机长相不相信油箱泄露,他都得立刻关闭“燃油交换阀”。关键时刻,右侧引擎竟然起火了,至此,机长不得不相信副驾驶判断无误,所有问题的确都是右侧油箱泄露所致。
 
原来在数天前的引擎维修中,航空公司为了节省时间,临时从其他引擎上拆了一根液压管应急,而这根非原装的液压管,竟在长时间的摩擦中戳穿输油管,以至于右侧油箱不断泄露,一时间危在旦夕。好在起飞时,塔台让客机改变航线,现在距离亚速尔群岛只有300多公里,根据目前所剩不多的燃料,理论上,应该能够坚持至岛上迫降。
 
可惜变化总比计划快,当客机飞行了150公里时,左侧引擎也因燃料耗尽而熄火了,这架A330客机瞬间出现可怕的“空中停车”,电力系统立刻停止了工作,整个机舱瞬间一片黑暗,所有人都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乘客们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甚至忍不住哭出声来,难道真的要命绝于此吗?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飞机上的小型冲压涡轮,开始借助风力工作,并为客机的重要系统提供电力。机长见状大喜过望,只要有了这部分电力供应,他确信自己有能力通过自由滑翔,将236号航班迫降在亚速尔群岛,毕竟他自己就是一位滑翔高手,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不过副驾驶还是不太放心,于是郑重其事地进行一番细致的推算:按照目前的下坠与滑行速度,这架飞机应该还能坚持15分钟,理论上足以到达亚速尔群岛。话虽如此,为了建立最后一道安全屏障,也为了让大家略微放松,机长还是让乘务员给每人分发了救生衣。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看机长的“滑翔表演”了。客机在亚速尔群岛迫降时,由于速度太快难以遏制,10个轮胎竟然爆了8个,好在最终顺利停下,所有人成功得救。紧要关头,机长凭借高超的技术,让客机转危为安,的确称得上英雄。

孕36周发现孩子有肿瘤,爸爸的选择是…

父母和孩子之间,都是生死之交。

生孩子,就是一场冒险。

小生命的降生,总是伴随各种美好的词汇:喜悦,惊叹,娇嫩,怜爱…

然而,并不是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帆风顺。

网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提问:

如果你在产检时发现孩子有严重的病,你会留下他还是打掉?
这个问题难以想象 ,又何其残忍。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爸爸的真实经历。

我儿子,在产检的时候一直很顺利,每次 B 超、彩超,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在预产期前 20 多天,B 超发现腹部有一肿块,大小 41mm × 38 mm × 44 mm,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宝宝来说,是相当大一坨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感觉毫无真实感,甚至觉得是梦里的情景。

毕竟长达 10 个月的孕检,什么问题都没有,最后半个月才出现这么大一块东西,实在是毫无心理准备。

像所有的电视剧里演的一样,医生问我:孩子留不留?这个话题太沉重了!

要知道,那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全家人都倾向等孩子出生后再处理,大家都抱着最好的希望。

孩子不会有事的。

十四天后,孩子出生了,3.3 公斤,看上去非常可爱。

出生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肿瘤,第三天就做了 B 超。

结果非常不理想,甚至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结果显示,孩子左下腹有一包块,实性,大小约 62 mm × 42 mm × 42 mm,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部分侵袭椎管内。

那种晴天霹雳的心情我怎么能够写得出来?

曾想过各种可能,设想就算是肿瘤,就算治疗费用昂贵,无论如何艰难,总能够拿掉的。

但看到「侵袭椎管内」这几个字,即使没有专业医疗知识,我们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整个家庭像掉进冰水里了。

难以理解,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是我们?
哭,喊,嗟叹,各种哀嚎,这都默默地在我心中进行,并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家里陷入更坏的情况。

既然决定留下孩子,就一定要尽力到底。

家里没有出现任何埋怨,大家都很积极面对。

照顾好产妇和 baby,搜集各种医学资料,联系每个想到的能帮忙朋友亲戚,联系医院医生等等,都决心要打一场硬仗。

儿子在出生后 20 天,做了人生中第一次 MR。

机器太吵了,打桩机一样,小家伙不可能睡着静静地做检查,必须用镇静剂。

刚出生十多天的孩子,早上 5 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去大医院排队,又吃镇静药又打镇静针,结果还是不肯乖乖睡好,让第一次检查失败。

排队一个星期后再去,这次一早就不让他睡,不让他吃,到了临做检查的时候才一次让他吃,吃饱好入睡,同时还要加镇静剂,想到都让人心疼。

耗时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外面等真是心焦,很担心门忽然打开护士出来说又失败了。

检查结果比原来的更坏了:

左中下腹膜后有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 58mm × 42mm × 49mm,考虑为恶性肿瘤。

累及左侧腰部分椎间孔及沿扩大的椎间孔到达椎管硬膜外区,硬膜囊及左肾和左腰大肌明显受压移位。

一个月后又在另一间医院做了一次 MR,结果显示:

左侧脊柱旁及背部肌间隙内多发不规则肿块,最大约 50mm × 43mm,肿块部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相应椎间孔扩大;左肾明显受压移位,且与肿块相贴

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也相应移位并部分被包绕。结论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性病变。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虽然很伤心,还是默默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了。

拿着检查结果,把这方面有名气的医生都跑了遍,凌晨就起床去医院排队,围在病房门口等个把小时就为了和医生谈上几句话,几百块挂一个专家号还得抢等等,都是常态。

然而,每去一次医院,我们的心就变冷一点。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婴儿肿瘤,在婴儿肿瘤致死原因排前几名。

我孩子的情况除了肿瘤外,最麻烦的是肿瘤还入侵了椎管,包饶脊髓马尾丛,任由肿瘤继续增大或者处理不当。

损伤了神经的话,瘫痪是分分钟的事。

最后听说某个医院最出名的两个医生,一个主攻手术,一个主攻化疗,让我们去找找。

最后我们决定先去找主攻手术的,因为觉得化疗对这么小的孩子伤害太大了。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

他擅长儿科手术,但神经外科的事情要别的医生解决。

在我们哀求下,他答应把我们排进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

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到了专家会诊,一大早去到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

一群医生在一个小房间里拿着一堆案子在讨论。

大家在外面眼巴巴地等,没人说一句话。

终于出来了,所有人争着挤过去,都想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跟医生交流,我们也一样,但听到的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神经外专家说:「这个孩子的脚现在应该已经不能动了。」

我们的主治医生说:「这个案子没有办法处理。」

没聊几句就阻止了我们的追问,因为还有很多人缠着他。

没可能啊,我的孩子的腿现在正常得很,一点瘫痪的迹象都没有。

除了有时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我们当然继续不停挂号,不停求他想办法。

最后主攻手术的医生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不能搞椎管里面的,可以我才能做外面的,只做外面不做里面没意义。」

没办法,我们又排一个星期队去找神经外。

神经外的主任说,要搞里面的:「先叫儿科的把外面的清除掉,才能想办法。」

后来他不忍心看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们说明手术的难度。

首先处理腹腔内的肿瘤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一台大型手术。

这么小的孩子,风险已经非常大,更麻烦的是椎管内的手术。

这要把脊柱两块壁板切除,才能把工具伸进去很小心很小心地清理。

这个过程风险很大,毕竟这么小的婴儿。

一不小心伤到神经,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瘫痪;而且要把肿瘤清理干净,也是非常不容易。

清理干净后,因为两块受力壁板已经去掉了,脊柱撑不起来,只能打钢钉。

成人打钢钉还好,但婴儿是不断生长的,钢钉不会生长,很快就会把脊柱弄变形,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打一次,每次都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手术,这个过程一直维持到他长大。

这两台手术做下来,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肿瘤不会复发。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吓唬我,但他说的也是老实话,做手术的风险,我自己心里也有数,即使医生肯做,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冒险。

手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去了找做化疗的。

几百块挂了个号,全过程不超过 5 分钟。

医生说,「孩子太小了,不能化疗,去找做手术的吧」,把我们赶了出来。

继续去找名气没那么大的医院,也回到普通医院看,还咨询了国外的医院,意见都一致。

名气没那么大的医生,反而跃跃欲试,化疗也可以,手术也可以,都有医院愿意做。

但是,即使化疗了,也只是把肿瘤缩小,方便手术而已,手术一定不能免的。

这回轮到我们犹豫了,毕竟孩子只有几个月大,治疗的风险比不治疗还要大啊…

到这个阶段,路基本上走绝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坚持做 B 超,观察肿瘤的长势。

从开始的 4CM,3 个月就长到了 8CM。

8CM,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塞在一个 3 个月大的孩子肚里。

这情形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他这个病的存在了,每天和他开开心心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与其冒巨大风险在可怕的手术下挣扎,苟延残喘,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面对现实,接纳肿瘤的存在。

无论他生命长与短,都希望他过得快快乐乐。

所以我给他起的名字,单名一个瑜字,意思是他出生就带着一块玉在肚子里,并且要接纳它的存在。

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好好活下去。

然后,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8cm 的下一个月,并没有长到 9cm,而是变成了 7cm。

再下一个月,7cm 变成了 6cm。

肿瘤的血流信号,从开始的丰富,到稍丰富,到稀疏。

到 6 个月大的时候,再做了一次 MR,已经变成了 39mm × 30mm。

此时肿瘤还有填充椎间孔,但椎管内已经看不到肿瘤了。

肿瘤在缩小!!肿瘤在缩小!!肿瘤在缩小!!
这种快乐,同样不能用语言去表达,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焦虑,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点点放松。

拿到检查结果的这天正好是我生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

谢天谢地,更感谢小 baby 他自己,是他自己赢得了这场战斗,是他坚强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人生。

我真是感动得无法言语,是他给我们整个家庭重获新生。

希望他以后能一路走好,坚强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之后我们就放松了对肿瘤的监控,3 个月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我都感到很紧张,担心死灰复燃。幸好,肿瘤慢慢地消失了。

一年后,我们给孩子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 B 超,验血。

结果显示各种指标正常,B 超反复扫描已经找不到一丝肿瘤的影子了。

一个 8 cm 大的包块,已经完完全全被他身体吸收了。

医生说,神经母细胞瘤 4S 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是唯一一种可以出现自愈的肿瘤。

文献记载几率大概为 1%,但医生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肿瘤也能够完全吸收。

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英雄。

现在,小家伙现在天天上兴趣班好忙,9 月就升中班了。

他还有了一个两岁的弟弟。

两兄弟感情不错,他会给弟弟讲故事,喂弟弟吃饭,过马路保护弟弟。

当然,还会抢弟弟的玩具,跟弟弟吵架。

我们现在,忙乱,并快乐着。

我们这个例子属于小概率事件,没有参考价值。

希望不会给大家带来误导。

一般问题产检应该都能检出,正如其它回答说的那样,问题严重就应该打掉,道理大家都懂,产检本身就是这个目的。

像我们这种到临出生才爆出来的问题,我真的无法回答。

试想怀胎十月,天天盼望着TA的到来,到可能第二天就要见面了,才忽然要做这种残酷的抉择…

我们是下不了手…

而且信息量也不够,只有生出来才知道是好是坏,难不难处理。

这种情况只能看各家情况自行判断了,很考验判断力和运气。

希望没有人再需要面对这种困境了。

真的,无论做了什么决定,都要考虑最坏的情况,自己能不能承受,然后就积极面对,负责到底。

尽人事听天命。

有很多事情很无奈,真不是一句道理那么简单。

建议还是着重参考其它回答,小概率事件真不能作为参考。

再次祝愿所有宝宝都健康,不要再遇到我们这样的难题了。

【援沪告捷 英雄凯旋 陕西援沪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时光勾勒出年轮,刻下生命的印记。

时间定格在5月21日17时。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安排部署,坚守在上海城市足迹馆亚定点医院的延安援沪医疗队,将收治的最后一例普通型患者与福建援沪医疗队顺利交接。

至此,陕西援沪医疗队圆满完成支援上海任务。

穿越春末冷暖,拥抱初夏蓬勃;沪陕携手奋战,书写抗疫史诗。

38天,1592名队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夜以继日奋战援沪抗疫一线。

38天,1592名队员与时间赛跑,用守望相助的真情与上海人民共渡难关,彰显出同心战“疫”的陕西担当。

38天,1592名队员攻坚克难、全力救治,托起生命希望,交出同心抗疫的陕西答卷。

——累计完成核酸检测247.28万管,接管方舱医院7座、亚定点医院1所,进驻5家定点医院,支援3家医院血透室;

——累计收治患者15232人,临时抽调967人次紧急支援上海大规模核酸采样66.9万余人次;

——“战斗”点位覆盖上海市青浦、奉贤、徐汇、宝山、静安、黄浦、普陀、浦东8个城区,实现“患者零死亡、队员零感染、疫情零外溢、全程零投诉”的预定目标。

出征

驰援守“沪”——这是一场守护人民安康、关乎城市发展的大仗硬仗,是中国战“疫”面临的又一挑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4月初,陕西卫健系统吹响了支援上海的号角。各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争先恐后在工作群里排起了“请战”长龙。

“让我去!”

“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有经验,让我去吧!”

……

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一颗颗赤子心,白衣天使枕戈待旦。

“帮助上海,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守护上海,就是守护整个中国。”西安市第三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方雪琴铿锵的话语流露着英雄的无畏。

迅速集结,精锐出征。陕西从西安、宝鸡、咸阳、汉中、延安、渭南等地的39家医疗机构遴选医生261名、护士1321名、医疗专家及管理人员10名,绝大多数为省内三级医院骨干力量,有着丰富的新冠肺炎病例救治经验。

“延安抽调最强的医疗力量支援上海,并且作了充分准备。在援助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有信心完成好任务。”临行前,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延平说。

1592名医疗队队员牢记使命,克服种种困难加入到援沪队伍中:渭南援沪医疗队队员付洋,放下家里两个女儿,选择逆行出征;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冯蕾,瞒着家人登上了开赴上海的列车……他们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地踏上了援沪的列车。

“我们一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与上海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尽心尽责完成医疗救治工作,全力以赴支援上海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在出征仪式上,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陕西援沪医疗队总领队杨联昌表态。

“小笼包”别怕,“肉夹馍”来了!4月15日,陕西援沪医疗队全体队员分批乘坐G1922、G1926次列车前往上海,开启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

开战

一切,都是为了救治患者、防控疫情!

渭南援沪医疗队一名队员在日记中写道:“初到上海,空荡荡的上海车站,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安静得让人心慌。一个拥有2400多万人的城市,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这时我的心里又涌上了一丝担忧。”

抵达上海,冲锋战鼓迅速擂响,队员们立即投入到入院前感染防控和医疗救治培训、病区三区两通道及环境改造、联合排查排除系统性风险等紧张的工作中。

“在上海的每一天都是考验。4月20日至5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上海工作组对支援任务作出三次重大调整,多次核酸采样均是连夜部署,需次日紧急支援。我们接管进驻亚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均是1天准备,次日进驻。”医疗队亚定点医院驻地总指挥、西安市第九医院副院长马康孝说。

医院就是战场,岗位即是站位。陕西援沪医疗队除方舱医院外,还接管了亚定点医院、定点医院。任务最重时,队员人均负责病床10张,按每班次计算每名队员人均负责40张病床,约为武汉保卫战时的10倍左右。同时,高龄患者和合并症患者比例高,失能、半失能患者多,救治和护理难度非常大。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队员们没有丝毫抱怨,每天迎着困难全力投入到战斗中。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直面生与死的考验。一张张口罩勒出伤痕的脸庞,一件件汗水浸透的衣服……1592名白衣战士不遗余力地奋战,给生命以最强劲的守护。

一名党员一面旗——“我是党员,我先上。”关键时刻,就有那么一群人,不仅是医务人员,更是党员,英勇冲锋在抗疫第一线。

医疗队成立中共陕西省支援上海抗疫医疗队临时党总支委员会。党总支书记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支部书记坚守一线带班值守,443名党员不畏困难、冲锋在前。队员陈晓康一到上海就实地调研考察,对驻地房间分区管理,开展感控“一对一”培训,确保人人过关。队员孙艺涵原定于今年1月举办婚礼,因支援西安战“疫”将婚期推迟到5月,而今支援上海后,再次推迟婚期。队员李静凭借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1名患者心肌严重缺血,立即联系心血管内科专家会诊,联系转诊,1小时内完成了发现病情、专家会诊、转运转诊,为进一步救治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个个最美逆行者义无反顾、冲锋陷阵,同舟共济、英勇奋战,展现出同心守“沪”的陕西担当。

坚守

逆行,展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坚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陕西援沪医疗队接管进驻方舱医院后,重点抓好风险点位防控,边救治边治理易感点,确保运行平稳。”陕西援沪医疗队专家组成员、陕西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张玉莲说。

医疗队针对患者不同特点采取实用措施,对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护士站附近划出专门区域设置床位,便于照护和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处置;针对年龄大的患者,制作入舱温馨提示,交班记录增加年龄分层内容;对于有听力障碍、失语、讲方言及外籍人士等,将吃饭、喝水、如厕、测生命体征、输液、采集核酸等18个场景手绘漫画制作成册,便于医患沟通。同时,建立重点患者台账,加强预警监测和筛查巡诊,开展病例研讨和多队联合救治,完善转诊机制,确保转运系统15分钟响应、2小时内完成向定点医院转运。

4月30日,奉贤区青村零号方舱医院里有一位女患者,准备出院时复查核酸阳性,并且反复3次为此结果,加上关节炎犯了,疼痛难忍,患者情绪激动,已处于崩溃边缘。宝鸡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李银太立即进舱,一边劝慰一边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经过队员们的悉心治疗和照护,患者于5月2日康复出院。“我今天出院了,不知道如何表达我的谢意,只能给你们写封感谢信!” 这位患者动情地说。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亚定点医院里,住着许多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有些病人入院后检查指标严重异常,或是存在严重基础病,或是病情不断加重。如果不早期识别潜在的危重症患者,不将其安全转至定点医院,可能会耽误患者救治。

5月7日14时40分,70岁的鲜阿姨进食时突发胸闷气短。省人民医院心内一科医生李博涛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分析,考虑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可能性大,且处于急诊PCI窗口期。于是,舱内值班医生先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同时立即联系定点医院,很快就将患者安全转运。

防护服下全身湿透,护目镜下眼睛红肿,脸上耳朵上的勒痕和水泡都阻止不了队员们和病毒赛跑的决心。一位患者说:“非常感谢你们千里驰援!我们把命就交给你们了!”患者的厚望就是对队员的肯定,更是支持他们前行的动力。

从初期的千头万绪,到后来的平稳有序,陕西援沪医疗队队员用爱与奉献守护着上海,用生命赴使命,绘就充满力量的战“疫”群像。

凯旋

出征无畏,归来无恙!

5月23日下午,随着两列高铁抵达西安北站,最后一批参加大上海保卫战的陕西援沪医疗队队员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平安归来。

“我们回家啦!”刚一下车,陕西援沪医疗队队员刘盼激动地说。队员们陆续下车,远远地招手和前来迎接的工作人员打招呼。

“在上海,我们和当地人一起流过汗,流过泪,拼过命,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这将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日子。”站台上,刚刚归来的付洋说。

就在9天前,陕西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178名队员归来。他们累计检测66.87万管,做到“不空机、不积样”,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实现了“零感染、零事故”的目标。

大上海保卫战中的守望相助,让沪陕两地队员结下了深厚情谊,“肉夹馍”和“小笼包”并肩战斗成为佳话。

“在沪期间,医疗队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各方面,成立临时党总支和援沪指挥部,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党员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沉在一线、干在一线;队长、支部书记带班值守,与各班次医疗队员同进同出,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杨联昌说。

据了解,返回后,所有队员将根据陕西返陕隔离休养政策,实施隔离休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而搞不清状况的恋人还云里雾里呢,到底怎么了,明明我对他这么好,天天都在一起,为什么要提分手,熟不知,就是因为对他太好太粘了,才会让追求自由的射手座想方设法的躲避
  • 确实是闲到造数据的无聊二 用我电脑连服务器时,要接受邮箱,然后我打开微信,最明显的是跟一人的聊天然鹅是我近期非常非常不想有关系的人我要独自美丽是现在的我,少有的
  • ”#光遇陪玩[超话]# 【论谋团长抗压能力差,高管层让我受尽委屈,无处哭诉】挂壁对象:阿怜,江怜,怜,唐黔(均为同一人)本篇采用顺叙手法,内容包含“受尽委屈”一
  • 我没想到的是,我原以为只要把我的信息告诉他就好了,我不想让他觉得我是飘忽不定的,没想到的是,他之后却很认真的给我介绍了他的人际关系,这是我第一次得到这么真诚的回
  •   我以为他真心后悔,想和我复婚,哪怕我不接受,可是心里总有一些痛快,所以当我听到他和星彩公司合作,看到小猫落在游戏室的围巾时,那种像是被人耍了的感觉,又冒了
  • #武汉旅游攻略##武汉美食攻略##在武汉上学太好吃了##美食武汉# 我绝对做得出来半夜不睡觉 跑杭州去 然后西湖边发呆 在跑回来暴躁不要再我状态好的时候 来我
  • 对那些不认可你观念,又远离不了的,我没办法,我只能用最坏的脾气,最伤人的话去对待。我发现遇到清高的人、喜欢装的人,你要压过他,比他说的更牛。
  • ”这就是我的“四大美德”我从未想过这样状态的我,竟然能被那么多的善意围绕,将我的时运不济一一治愈,感谢我的老师们,她们热情的接纳了我满身的不合时宜,于是所有歌颂
  • 不是不喜欢读书,而是不喜欢读无感的书[摊手][摊手]好吧,至少还有喜欢的书暑假终曲辣我好像懂那种面对未知而产生的恐惧了,就像是,掉进了虚无的黑暗,毫无目的的漫游
  • [太開心]海外的我雖然無法像其他棚妃姐妹們般,能去接送機、應援,到現場看看你,但我相信有一天一定會有機會能夠見到你的!這次有了提前預告還特別想說小睡一下等4AM
  • 炸酱面刚好可以消耗这些食材,而且炸酱一般可以放冰箱2-3天,我也不用做一份吃两顿~库克群岛|2022年“世界十大最佳旅行国家”Top1库克群岛(The Cook
  • 不是所有的逆耳之言都是“反洞”很多其实都是在可怕结局来临前的忠告,人要会过滤信息,思考信息,否则会变成别人用来杀自己的矛。也许是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还有这件事更加
  • 今年暑假的《长相思》也特牛,各个主流官媒全部直接开麦,给予长相思“暑假档唯一爆剧,领跑,一骑绝尘,独占鳌头,断层,力压”等词,主要还是长相思过硬的品质和断层的数
  • 它的质地清爽好推开,一涂就变水,吸收快不会搓泥[鼓掌],而且没有香精和风险成分,敏感肌肤也可以放心使用哦!重要的是,它含有生姜、侧柏叶和何首乌等好的天然成分,可
  • 学校生物老师甘静文说:“平时我们的地理课、生物课在这里现场教学,学生足不出校就可以见到栩栩如生的标本,深刻体会生物多样性的宝贵和青山绿水才是金山银山的道理。随着
  • #莲理枝memi[超话]#哥们儿你这照片就像这种,emmm家里特别有钱的二代,全身都是名牌大金链子,在学校开跑车开party纸醉金迷。某天看见一个乖乖小白兔书香
  • 可能是,生日当天,没有拍到好看的照片发朋友圈吧生活还是需要一些仪式感探险者赤金版,更气派的大型高性能智慧旗舰#探险者赤金版# 福特探险者赤金版传承福特探险者家族
  • 「2023.08.15 」第一顿是这里出名的手抓饭~本是冲着大众点评的大孔雀去拍照的但因为是2人餐份量 我不值得拥有大孔雀[笑cry]白天的告庄并不热闹沿路就听
  • 扶阳医学对于甲状腺结节有自己独到的认识,我们认为:人体内存在一个内分泌相关的问题影响着甲状腺,叫“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从以上经典著作中可以看出,手厥阴心主
  • 真正的原C面料哦,特别希望大家买了实物回去多比较比较,为什么贵,贵在哪里,比较了 就能知道哦~没有品牌LOGO的堆砌,看起来就是那么的矜贵十足 、贵气优雅 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