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最后的渔村:靠海吃海,更要“养海”】
  大神堂,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地方,也是天津至今唯一仍保持传统打鱼作业的的渔村。

  在这个2000多人的小村庄里,传统与巨变并存。

  一早出海打鱼,涨潮回港卖海货,大神堂村的渔民依然保持着传统渔业的诸多风俗。

  大神堂,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的地方

  昔日的小渔港如今变身现代化码头;过去身披油布衣、划着小木船的渔民住进楼房、开上了小车……靠海吃海的渔民从“捕鱼达人”变身为“旅游业者”。

  大神堂村民搬进了楼房

  渔船走上了“智慧之路”

  清晨,位于滨海新区的大神堂在曙光中醒来,大神堂的大门上刻着“神港”两个字。这是天津市150多公里海岸线上最后的一个渔村,也是天津的最东面,“津门第一缕曙光”照耀在这里。

  大神堂的大门上刻着“神港”两个字

  每年5月到9月是休渔期,数十条渔船有序地停靠在岸边,有的渔民在梳理修补渔网,有的检查机器设备,休渔期的大神堂码头一片宁静,渔民们休养生息,等待开海的那一天。

  大神堂码头上,一条钢壳渔船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引人注目,这艘船长31米,宽5.7米,是这个码头上最大的船。2021年12月,渔民李永全花费280万元购置了这个新型“重器”。

  “这是探鱼器,利用3D成像技术能直接看到海底有没有礁石、海产品量大不大、自己的网撒在了哪里,如果有断网还能利用探鱼器找回来。这是北斗卫星,遇险时可以发射信号,救援部门就知道你在哪个方位了。” 在驾驶舱里,李永全“讲解”着他的新船,颇为兴奋,数字雷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李永全的这艘安全系数极高的渔船走上了“智慧之路。”

  49岁的李永全是大神堂村人,18岁便和父亲开着木质捕捞渔船出海打鱼。大神堂是天津最后的渔村,靠海吃海,捕鱼是大神堂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方式,但捕鱼太苦,很多村民转做其他行业,目前大神堂还剩下60多条渔船,100多人靠打鱼为生。

  从事了30年的捕鱼生涯,捕鱼的辛苦、危险都是李永全的经历,他曾转行卖过海鲜产品,但在大海上的自由吸引他重回渔民的身份。

  “过去用的是无动力帆船,没有天气预报,只凭指南针出海,必须靠经验看好风向算好潮期,有时风大怕危险,更不敢出海作业,极大地制约捕捞效益。现在渔船安装了先进的卫星导航、通讯系统,在海上还能收听天气预报和预警通知,渔民等于有了‘护身符’。”从最初的小木渔船,到现在的钢制渔船,李永全见证了渔业的巨大变化。

  海洋环境的改善也是吸引李永全坚持下来的原因,常年与大海为伍,李永全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喜人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渔民出海一趟能捕2000多斤鱼,一斤重的海螃蟹也不稀罕。但是由于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渤海的渔业资源一度减少,渔民出海打捞的鱼虾产量越来越低。”

  靠海吃海,更要“养海”。随着近年来伏季休渔政策的推行,海洋生态得到修复,渔民捕捞量有所上升。“鱼多了、虾蟹多了,休渔才能捕到更多的鱼,现在每次出海都能捕捞1000多斤。”李永全说。

  渔村的昨日

  “我是刘翠波,出海打鱼哥,家在汉沽住,文化了解多。”在刘翠波的抖音主页上,他这样介绍自己。

  57岁的刘翠波可谓大神堂的“网红”,他写渔家故事,拍短视频,教做渔家菜,办渔家故事和汉沽非遗展览,出版《渔民笔下渔家事》《蔡家堡记忆》等多部著作,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讲述着大神堂的故事和变化。

  刘翠波自小在渔村里长大,儿时,他走出家门十几步就是海边,游泳、在岸边捉小鱼小虾,刘翠波在海边自由快乐地成长。

  在刘翠波的印象中,从记事起,爸爸就靠用渔具在海边捕捞海鲜养活一家人,“在海边拉网,落潮的时候网里能收获很多鱼虾海鲜。”刘翠波渐渐长大,十几岁开始跟着父亲一起捕鱼。

  出海打鱼很苦。满潮出海满朝归是出海捕鱼的规律,渔民常常在深夜出发,一出海就是几天或十几天,“为了在鱼汛期多捞鱼,一出海就是连轴转,基本上睡不了觉。”刘翠波说,辛苦之外,渔民的“职业病”很多,风湿病、腰腿疼,渔民每天的衣服都是湿答答的。

  虽然辛苦,但那个年代,捕鱼的收益颇丰,“一网子下去最多能捞上千万渔获,一天就能赚几百块钱,那个时候,海面上几百艘船打着灯连夜干,把海面都照亮了。”

  昔日,刘翠波捕鱼的丰收

  “富了海边的,发了摆摊的。”改革开放后,大神堂的名气越来越大,村里的万元户很多,“当时有个笑话,媒婆介绍对象,问对方是想找拿镰刀的,还是拉渔网的,姑娘们都愿意嫁给渔民,那会儿的渔民都能娶到漂亮媳妇。”

  但渐渐的,刘翠波也体会到了海洋环境的变化,由于过度捕捞,大海透支了,刘翠波出海的收获越来越少。“渔船越来越大,渔网越来越细,没过几年,鱼就少多了。”刘翠波说,有时一天捕的鱼几个篮子就装完,最难的时候,连船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了。

  “网红”渔民

  我国在东海、黄渤海海域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后,大神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李永全用改善渔具的方式提高捕捞量,坚持以捕鱼为生。

  刘翠波则换了思路,做起渔业旅游。“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过要换个吃法。”刘翠波说。

  上世纪90年代,海产品销售、加工业、出海一日游等产业在沿海区域逐渐发展起来,“我们300多户的小村庄,最多的时候开了20多个海鲜餐馆,顾客吃完了去出海游,观光休闲船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大。”

  刘翠波简单改造,把自家木船变成观光休闲船,带着游客出海。游客们拼团出海,基本十个人一条船,除了出海,刘翠波还会给游客展示在船上撒网捕鱼的方式,再熬上一条鲜美的海鱼、做上皮皮虾、虾酱炒鸡蛋等渔家饭,让游客体验渔民生活。

  刘翠波带着游客出海

  目前,大神堂有20多条观光船,与其他的观光船相比,在刘翠波的游船上,可以感受到地道的风土人情。“来我船上的很多外地游客,有时候我唱上几句‘渔家号子’,他们都觉得特别有意思。我一直都想把那些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渔家谚语’‘渔家号子’传承下去,现在还会这些的太少了,我们不能让传统民俗枯竭了。”

  2017年,天津市政府要求加强对休闲渔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统一改造休闲渔船。刘翠波趁着“渔船更新改造资金补贴”的好政策,贷款投资了70万元,让船厂定制了一艘钢制渔船,“这些年国家对渔民的政策真是太好了,要不是有贴息贷款,70多万元的新船我真是想都不敢想……”

  2017年,刘翠波贷款定制的钢制渔船

  刘翠波的生活透着海风,透着民俗,每到鱼汛期,很多人慕名去坐刘翠波的渔船。黝黑的面容、纯正的汉沽方言,笑容里透着朴实,刘翠波成了渔民的“形象代言人”,在渔船上,他给游客讲渔家的故事,故事生动细致,让游客了解渔家的生活。

  休渔期的时候,刘翠波也不闲着,他拍视频讲渔家故事,收集民俗历史,如今,刘翠波的孩子已经成年,没有了生活的压力,他把更多的经历投入收集传播特色渔家民俗文化上。

  休渔期,渔民们修船捕网

  刘翠波说,经历了渤海综合治理带来的变化,曾经的风景回来了,如今的生活有滋有味,这些故事,他们还要讲给孩子们听,一起守护海洋,这个蓝色家园。

  渔民的新生活

  靠海吃海,大神堂有过光辉的历史,也经历了失落。渔民们也意识到,只有让眼前的这片海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才有可能重现往日的辉煌。

  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打响,天津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禁止非法捕捞等,严守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随着增殖放流和伏期休渔等措施的深入落实,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和品种逐渐增多。

  “养海”换回了海洋资源,渔民的思路转变了,有了新想法,纷纷投资水产养殖、开饭店、办冷库、从事海产品加工、水产批发等多种经营模式。

  “客悦居海鲜馆”的老板刘宝菊是大神堂村人,父亲也是当地渔民,刘宝菊成年后在村里的网厂上班。

  十多年前,看到大神堂村的新变化,刘宝菊盖了三间房,办起了这家饭店。“想要吃海鲜的,北京人经常往天津跑,天津人经常往大神堂跑。”“客悦居海鲜馆”离大神堂码头只有100多米距离,开海的季节,渔船每天能捕获新鲜的海鲜,刘宝菊和渔民商定好,渔民会把当天捕捞的海鲜送来,鲜美的海鲜、渔家最传统的烹饪方法,刘宝菊的饭店很是火爆。几年前,刘宝菊又将饭店扩建出10多个包间,“到了开海季,周末或假期都是满的,包间坐不下,我在大厅尽量多摆上桌子,也都坐满了人。”

  刘宝菊经营“客悦居海鲜馆”已经20多年了

  “大神堂村2000多口人,传统的渔民还剩下100多人,60多条渔船,部分村民充实到二产、三产,有的村民干修船,有的干养殖、育苗,还有的村民开起了渔家乐。靠海吃海,大家还是更愿意做和海有关的事情。”大神堂村所属寨上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寨上街现有现代设施渔业繁育养成企业13家,2021年全街渔业生产总值13458万元,其中海洋捕捞收入5634万元,渔业产业转型收入占比远高于传统捕捞收入。

  此外,休闲渔业已成为渔业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农渔民就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大神堂将拟推动大神堂渔港提升改造项目:对大神堂外港进行扩建,将渔港建成集渔船停靠、上水、上油、渔船维修和海上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渔港。同时,对内港进行提升改造,发展游客休闲、购物、观光、娱乐等项目。

  根据规划,大神堂和周边几个渔村进行了整体拆迁。村民们通过宅基地换房,以及补贴等政策,纷纷就近搬入了汉沽城区。对于搬迁出来的人们,政府帮着安置就业;放不下渔船的人,继续拿着捕捞许可证,在近海规定的渔业水域捕捞。

  刘翠波从没有想过,自己能住进两室一厅的高楼,社区还有健身广场、小花园。每天晚上,刘翠波都要到小区楼下的健身广场去锻炼身体,“以前住的平房又旧又潮,现在的生活环境这么好,知足着呢。”

  2021年,海洋领域污染防治攻坚的首战告捷,天津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70.4%,在环渤海三省一市中改善幅度最大。水清滩净,鱼鸥翔集,刘翠波说,他看见过白腰杓鹬等临危鸟类在近海岸的潮间带上栖息觅食……
https://t.cn/A6SP9cBa

#立秋# 沈阳,立秋的第一个清晨,北风3级,天高云淡,阳光照得透亮,感受到了少许的燥金之气,不过毕竟还在伏天,还在长夏里,暑湿的体感还是占主导,不过这个天气身体已经是非常舒适了,看预报明天开始又要转为西南风了,大概暑湿黏腻的感觉还会再回来吧,珍惜今日的好天气![太阳][微风][微风][微风]

夏天的风 我永远记得,清清楚楚地说你爱我,我看见你酷酷的笑容,也有腼腆的时候,夏天的风 正暖暖吹过,穿过头发穿过耳朵,你和我的夏天,风轻轻说着,温柔懒懒的海风,吹到高高的山峰,温的风 山的峰,吹成了山风,为什么你不在,问山风你会回来,场景 两个人一起散着步,我的脸也轻轻贴着你胸口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万茜[超话]##万茜别轻易定义我# |#万茜女士的品格# 筒子们也太可爱了吧,哈哈收到碗了给我炫饭可还行,嘿嘿你们开心就好[成人礼][虎爪比心](说起这个之前
  • 好的,吃吧~(朝着白云张大嘴巴)嗷呜嗷呜……上午做完hs ,到门口买电池,顺便买了两块巧克力。旁边是一根拐杖,她和她的拐杖一直没有动,风吹过来又吹过去,天上的云
  • 10、假如爱有天意,我们选择逃避谁也不要为难自己,在心底的孤寂用时间来清洗,那些曾经的美丽渐渐去忘记,还要去珍惜那些远走的经历,或许当我们不在追问彼此的消息,不
  • 【复制数字712554980打开支付宝去搜索,每天红包领一次】 摩羯座的安全感:对摩羯来说,由于先天对人性的不信任,不安全感往往是来自也人对自己权威的桃战,典型
  • (是谁在哭)❷在弦音似你那张卡面里,陆沉曾经说“你遭遇的世界将是一种令人绝望的恸哭”后面还有很多,那段话真把我搞破防了,俺截过图还做过QQ签名……但是女主补充了
  • 呃,看来有人不懂ID和昵称的区别上面说tb可以改ID,指的是掏宝账号就是你平常登陆tb输入的那个账号叫ID掏宝昵称是随便改的,你想怎么改都可以但是,账号以前是不
  • 即日起至七月一日,私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发送能够代表#我们的二十二岁# 的毕业照片,与我们共同分享你大学四年的时光吧~(投稿人:@王小鱼小朋友 )#中国人民
  • 酸辣粉5.天气很热 想找个人冷战 6.如果体重也能满100减20就好了 7.如果我老了怎么办 那些广场舞都好难 8.猪年每长一斤肉 都是幸福的肉 9.希望
  • 若日元地支为:丑未辰戌者,则夫妻身材不是很匹配,男高达女就矮小,女高大就男矮小,若不是这个样子,则一方控油病灾。日柱的地支在丑:你的另一半个性是比较闷的,也比较
  • 今天的七点黑的就和冬天一样闹钟响了看也没看就关上了 才五点吧 这么黑起来真是吓一跳 完了完了以至于平常等车永远吃不完的一个苹果都吃完了上班以后也太健康了 十点半
  • 简心和复杂(每天用暗战暗示意识控制他她人等的方式生活累不累,)自欺欺人,年华虚度,每天总想着算计着害人,也提心吊胆的怕人把你害了。简心和复杂(每天用暗战暗示意识
  • 高中的时候每天都在这题又不会和找题做中循环,每天都在偷偷给自己找借口偷看会课外书,每天都是忧郁又潮湿,压抑又纯粹的。也会有一些曲折又冗长比小说还小说的故事,但想
  • #NCT127[超话]# 【公告】 大家好,这里是NCT 127联合打榜投票组!由于NCT 127超话现处于无主持人的状态,而超话对于一个团体吸粉固粉的重
  • 惨痛的历史背景,复杂的人物,高圆圆承认自己摸到了表演能力的天花板,“你知道这一场戏什么状态是好的,但是你就是表达不出来”。比如别人三五年不出现,是糊了;高圆圆三
  • 投诉。 凶恶的社区社工浦晓峰 上海市加定区南工业区福蕴居委社工浦晓峰。 办事不经过调查对老年人进行威胁恐吓。讲话口气与流氓一样恐吓老年人说要报警 叫警察来找
  • 第1杯茶,叫“孤独”有人说,孤独的时候,才能认识真实的自己,优良的品质会像光芒,照亮独自前行的脚步。她发出来的时候的初衷也只是想表达她对于这份心意的喜欢,顺便撒
  • 《晨跑有悟:世界电信日的那些事:人人平等》—邹学勇.2022.5.17—晨跑起来,迎接激动人心时刻的一天,世界电信日,今年主题:面向老年人和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数字
  • #不可辜负的美食##阴阳师手游[超话]##因幡辉夜姬# 终于可以发帖了qwq[抱一抱]喜欢经常分享好看的图片吖(。・ω・。)ノ♡美美的大公主镇楼,女鹅怎么这么好
  • 前面的是2个常德(对,糊糊的老家)的远迷,大家自自然然聊起了你,让我一个人觉得不在那么孤单和胆怯。虽然我们在门外排队,听到你的彩排歌声,也是很值得了。
  • 翻看以前的文字,留言,那么真切,从心底觉得这一场相遇是经过多少千山万水而来,然后没来由的深深的印在记忆里,默默回想往昔如倒带,原来我们曾经那么熟悉,没有隔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