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走了。

接到病危通知时哥哥跟我说,妈妈等不到你隔离三周后出来了。那之后母亲在生不如死的折磨中坚持了一个礼拜,也许她在等我,这个想法让我悲痛欲绝。

最后的日子哥哥昼夜陪着母亲一起煎熬,几乎没有睡觉。我在大洋的另一边无能为力,我能看见死神穿着黑色斗篷的身影,坐在母亲的床边,我也好想去坐在她的床边,拉住她的手。

此生第一个爱我的,也是我第一个爱的人在水深火热中受难,我却没有在她身边。人怎么可能从这样的遗憾中走出来?

母亲在今年二月被确诊为淋巴癌,我于大年三十傍晚赶到上海。五月底我离开的时候,她挺过了化疗,病情好转了不少。中秋节母亲还跟几位老同学们聚了会,照片上她笑容满面。但到九月底她又因严重感染和轻度心衰入院,我在十月初再次飞回上海。万万没想到我刚离开她三周,她就走了。

最后一次跟母亲一起,我们并排坐在病房里,我在用手机匆匆忙忙给人回邮件,余光里,我感觉母亲在看着我,就跟她说,这是工作,我马上就好了。她开始轻轻拍我的腿,好像在安抚我,唱起一首摇篮曲:“睡吧,小宝贝,你的啊妈妈就在身边,梦中你会得到礼物,糖啊饼干啊随你挑选,等你睡了,我就带你去到天宫……” ,她拍我的手因风湿关节炎变了形,却仍然那么温柔,我眼睛湿润了,情不自禁放下手机跟她一起哼唱。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首歌,我大概三岁,躺在父母的床上,昏暗的光线里母亲的轮廓模模糊糊,只有她的温度、气息和轻柔的歌声在回旋…… 那令人迷幻的时刻,是我最早的对美的体验。

另一个儿时的幸福记忆是母亲为我挖耳朵。我们坐在大床上,母亲附在我的身边,一只手轻轻把我耳朵拉高,另一只手用一把竹子的耳耙子全神贯注地掏。她的动作很轻,弄得我很痒,但是我无比享受那些时刻她给我的百分之一百的关注。

后来文革开始了,母亲变得忧伤,走过我的时候好像没有看到我。见她这样,我也会忧伤起来。偶尔母亲在快乐些的时候,会为我和哥哥剪纸、叠纸工、做动画。她会从本子上撕下一张纸,折叠以后用剪刀剪,再打开时就出现一长串牵着手的小人,接着她教我们为小人画脸、上色;她会用纸叠出层出不穷的飞禽走兽、桌子椅子、房子小船,再把它们编成奇妙的童话故事;她还会让我和哥哥把本子裁成一厚叠2寸的方块纸,她在每一张上画上一个男孩和一只皮球,然后拿起那叠纸,用拇指跟洗牌那样拨弄,一个孩子在拍皮球的动画就奇迹般地出现了。

一位母亲过去的同学和同事告诉我,你妈妈最突出的是她的想象力,她的创造性思维。她一分配到教研组就把“传出神经系统药理”编成一本剧本,跟另外一位同学合作拍了一部动画片。因为拍得好,所以后来在全中国使用。也许我长大后对用声画讲故事的兴趣,就是母亲从小在我心灵里播下的种子。

我和哥哥都喜欢跟母亲聊天,不在一起的时候常跟她煲电话粥。她会跟我讲正在弹的曲子或者阅读的书籍。母亲的阅读范围很广,中文、英文的书都读得很多——从医学文献到畅销小说,无奇不有。父母家中,有两面墙都是书架。她七十八、九岁的时候,读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感到震惊和兴奋,在电话里感叹道,我从来没有想过一本书能够这样写人的本质,这样写欲望,人真是一个悲剧动物啊。我听了哑口无言,同时也觉得骄傲——不是每个人的老妈读完《洛丽塔》都会有这样精辟的反应的。慢慢的,随着母亲失忆症的加深,我们的电话就越打越短,她一听到我的声音就问,你几时回来啊?聊了几句后她又会问,你几时回来啊?

母亲非常期待看见我,尤其是在她住院的时期。但是我在病房陪她的时候,她常说,你很忙的,快走吧,不要在这里把时间都浪费掉了。我会说,我就是来陪你的,没有工作。她又会突然为我担心,说,怎么会没有工作了呢?没有工作你怎么办?母亲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在为孩子着想。有一次,父亲交完一笔昂贵的治疗费用后,说起他在用哥哥的钱付日常生活费,本来神志恍惚的母亲突然睁开眼睛,严厉地说,你怎么可以用陈川的钱?我不要治病了,这样治疗一点意义也没有。父亲说,这是暂时的,我去了银行就会还给他的。她这才放心。

大约从八年前开始,母亲渐渐失忆,我就觉得在渐渐地失去她。人其实就是记忆和时间,这两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吃喝拉撒睡,供养着躯体,让记忆和时间有落脚的地方。老年性失忆是没得治的,我唯有多抽空回去探望她。母亲过85生日那天,我和哥哥都在上海陪她。我们知道她最喜欢唱苏联和美国的老歌,就在手机里放了音乐让她唱。母亲乐感很好,有一副美丽的歌喉,85岁仍然音准,英文和俄文的发音也字正腔圆。午饭的时候,她完全忘记了上午唱歌的事,但是那天她一直哼着那些调子,非常快乐。也许记忆里最后消失的就是感情和音乐。

音乐是母亲与记忆之间的纽带,只要有力气的时候她就不停地唱,二十年代的爱尔兰民歌、三四十年代的中美流行歌、五十年代的苏联歌、六七十年代的中国革命歌曲,她轮番唱。让我联想到美国电影里看到的,那些路边咖啡店、酒吧或者台球室里的老式点唱机,你投一枚硬币选一首歌,它就开始唱。有几次她跟我说,这支歌你会的,我们一起唱。我说,还是你唱我欣赏吧,我走音,太难听了。她说,这样正好,我们双重唱好了。她是个有幽默感的人。

我手机里面存有上百条母亲唱歌弹琴的录像。也许我一直在下意识地企图留住她,或者在为终将的失去做心理准备。

我打开母亲15年前钢琴演奏的录像,那是东方电视台《精彩老朋友》转播的一场钢琴比赛,评委是孔祥东,刘诗昆,陈刚,石叔诚和苏彬。初赛时母亲弹了《夜莺》,总分为99.256,决赛时她弹了《圣母颂》,总分为98.866,得了老年组的第一名。母亲没有为任何人表演,就跟在家里弹琴那样认真和虔诚,只为了自己和上帝,为了欣喜和净化。观众的掌声突然把她拉回现场,评委给分时她腼腆地笑了。那是我十分熟悉的表情,每次我夸奖她唱的好或者弹得好,她都会这样脸红地笑。最近有人问我对正在流行的“少女感”一词有什么想法,人们是指皮肤的光洁和皮下的胶原蛋白,可我一听到那个词,马上想到母亲,她那不可腐蚀的纯洁和真,比我见过的许多少女都更有“少女感”。

我为了了解母亲的失忆症,买了一本哥伦比亚大学脑神经专家写的《错乱的头脑》,我从书里得知母亲的失忆是大脑海马体的萎缩,而人的情绪产生于杏仁核——大脑的另一个部位部位。但是我更愿意想象,爱和音乐是储存在海马体、杏仁核以外的一个神秘地带,跟灵魂和梦在一起。我更愿想象母亲去了那个美丽的维度……

……近近远远的记忆围绕着我,像无数个萤火虫在黑夜里闪烁,每一只都是母亲的灵魂。

眼泪这么滚烫,文字这么苍白。

最近,被一部名叫《国王排名》的动漫刷屏了。

在看这部动画之前,我从没想过我会因为一部画风 " 低幼 " 的动漫而哭成一只悲伤蛙。

然而,从它开播以来,每一集都让成年人 " 眼泪决堤 " 。

那么,它到底为什么这么戳我们成年人的内心呢?

图片

《国王排名》中的主角波吉,是个矮小瘦弱,手无缚鸡之力还又聋又哑的王子。

在波吉的世界里,被嘲笑和轻视是常有的事情。

虽然他表面上装作听不懂这些歧视,但其实私下里的波吉懂得唇语,能看懂所有的伤害,但又因为害怕别人看到他的脆弱,所以总是偷偷躲起来哭泣。

直到波吉遇到了 " 勒索 " 他的卡克。

虽然卡克一开始对波吉很凶,贪图他华丽的衣服,但却是唯一一个不用手语也能和他无障碍沟通的人。

图片

波吉很想要珍惜卡克,哪怕是被 " 勒索 " 他也在所不惜。

因此波吉每天都会穿着厚厚的华服来主动给卡克 " 勒索 " ,哪怕脱光衣服走在回城的路上被国民当傻子一样指指点点也没关系。

因为波吉的这份懂事与脆弱,卡克被深深触动。

实际上,外表冷漠的卡克出生在 " 影子一族 " ,惨遭灭门后,他目睹了母亲的牺牲,之后又遭到主人的出卖,所以卡克喜欢把自己伪装起来,害怕再受到伤害。
图片

直到遇到了波吉,卡克才感到了久违的温暖,决定誓死守护波吉,就像他说的:

" 不管从今以后发生什么,我都想成为你的同伴。 "

" 波吉 " 在日语谐音是:独自一人,而 " 卡克 " 的谐音是:影子。

从此,有波吉的地方就会有卡克,有卡克的地方,也一定会有波吉;波吉不再孤身一人,卡克也不再是形单影只。

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谁不希望能有个人看穿我们冷漠外表下的脆弱和懂事面具下的眼泪呢?

所以,在这场互相救赎的友情中,我们看得几近泪崩。

图片

除了被波吉和卡克的友情感动外,让我泪崩的还有王妃希琳。

她并不是波吉的亲生母亲,而是伯斯王另娶的王妃。虽然是个后妈,但她并不是传统童话故事中那样恶毒的王后。

在希琳嫁给国王之前,她也是个年轻温柔的女孩子,只是嫁给国王后,身为王妃的她不得不表现出严厉的一面。

真实的希琳,其实是个善良又温柔的母亲,她的言辞严厉,也只是为了波吉不受到伤害。
图片

她为了和波吉交流,认真地学了手语;
在波吉受伤后会用治愈之力为波吉疗伤;
为了保护波吉,可以毫不犹豫地跳下城堡;
得到了波吉的吻,也会害羞得脸红;
哪怕担心波吉的安危,也要支持波吉的想法,让他去旅行,还把剑士派去保护波吉。

而她之所以不想要波吉继承王位,并不是为了自己亲生的儿子戴达,而是不想让波吉成为众矢之的,不想让单纯的波吉在复杂的权谋斗争中牺牲。

王妃希琳只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在保护这个 " 残疾 " 的孩子。

是啊,我们的妈妈不也是这样吗?

嘴上说着嫌弃我们的话,却在背后偷偷地为我们操着心,生怕我们在外面受一丁点委屈。

所以,看到这里的小伙伴都泪崩了,好像在希琳身上看到了自己妈妈的影子。

图片

很多人说《国王排名》是 " 治愈三次元成年人的二次元童话 " 。

似乎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剧中看到让我们泪崩的那个点。

身为三次元的我们,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了,但在面对一些焦虑、压力、难过时,同样也和波吉一样,选择带着一张 " 微笑面具 " ,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继续活着。
图片

没人关心你第二天上班的眼睛为什么是肿的;也没人关心你今天的口红换了颜色;更不会有人期待你能看穿别人的伪装和难过。

我们每个人都像是波吉一样,没有那么聪明,不会审时度势,不会权衡利弊,害怕被伤害,也害怕被看穿,所以只能小心翼翼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成年人的内心,并没有那么坚强,只是更善于伪装。

而《国王排名》就像是一个 " 可以哭泣 " 的通道,让我们卸下防备,放下伪装,进入一个可以放肆哭闹的童话世界里。

让我们可以在这里,变成任性的小孩。

不管你有多么幼稚,有多么不成熟,哭得再大声,好像都显得不那么奇怪。

或许,这正是波吉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温暖吧。
图片

最后,愿你在三次元里所有无人诉说的难过和委屈,都可以在这部《国王排名》里得到治愈和释放。

就像剧中片尾曲中唱的那样:

如果你也脆弱不堪,

我便和你分享我的脆弱;

如果你在故作坚强,我会把你的脆弱轻轻拥入怀中。

请不要再让我孤身一人了啊;

绝对不会再让你孤身一人啦。
#工信部下架106款app##女生的相册有多离谱# https://t.cn/z8A4x8r

老人需要什么样的居住空间?
这个问题同样值得年轻人思考。
设了半年可见,这条捞出来重新发一下吧。

30岁那年,我给自己安排了无障碍洗手间

想写这篇的起因,是我第八次劝太后从洋房搬到电梯公寓未果。虽然他们现在住二楼,理论上可以爬到八九十岁,但大部分普通人,这辈子最后一次换房装修都停留在退休前,大家并没有真正把二十年后的居住需求放在心上。

我的奶奶在90那年住进了养老院,至今已6年有余。可能是长寿基因也可能是心态的关系,她老人家四舍五入已是百岁老人,依然耳聪目明逻辑清晰,连我家几口猫狗都记得清清楚楚。她有自己的房子,小辈们却不再放心让她独居。上下楼腿脚倒还勉强,吃饭也可以请阿姨,但认真说起来,如厕沐浴却非专业护工不行。

三月真故发过一篇《助浴师,把晚年洗净》,我的很多同龄朋友首次触及这个问题,惊讶有些高龄老人一年才能好好洗上一回澡。我们能理解吃饭睡觉关系基本生存,但很少注意到如厕沐浴决定老人的生活质量与尊严。

我还不老。30岁独立买房到如今也不过34。但80后的父母已经不年轻了。我家太后前两年退休,又不用带外孙,遂寄情山水满世界旅游,活得好不潇洒。然而我心头却始终有个紧箍咒:等他们再老一些怎么办?哪怕客厅再大一年也轮不上一回儿孙满堂,但厨卫狭小却是每天必须面对的不便。更进一步他日需要拐杖轮椅了,是否就必须搬去养老院?

偶尔把这些忧虑跟太后说,她都表现得极其洒脱:谁知道活不活得到那个岁数,真的到了,大家也都那样在过。每到这时候我就只有长叹一口气,心想算了算了,不行我给她兜底。

我在意大利的家,一楼留了间小公寓准备给父母小住,30平的开间配了8平米的卫浴:下车直接进屋不需要爬楼梯,自带降低高度的厨房角,全屋可通行轮椅包括淋浴区。

即使没有特意安排,如何照顾晚年的居住需求已经写进了意大利家装设计的“常识”里。我的新家是五六十年代的独栋旧房重(zhong)改造。建筑师做改装设计时洗手间的基本配置便是马桶区/淋浴区最小宽度80cm,转弯直径大于150cm,这样老人借力助行器或手动轮椅都可独立如厕沐浴,无需他人协助。这些对于”尺度”的理解与规范,体现了从业者和全社会对“变老”的坦然与尊重。

最终我们入住的新家,并非专为残障人士设计,却可以让我安心住一辈子:

全屋水泥自流平的地面,无门槛,无台阶。
主卫和主卧使用隐形推拉门,便于开启与通过。
客卫马桶区无障碍(虽然现在看起来空空的像浪费了面积)
主卫完全无障碍通行,台盆台面降低,收纳向下,所有置物空间都是坐着就能够到。淋浴区1.7米宽配凳子,方便他人助浴。

30岁,第一次买房装修,就想着老了要坐轮椅会不会太早?

我爸的口头禅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个经历过买房装修的人都像扒了一层皮,这辈子我们能扒几回?谁知道第一套房会不会就是最后一套房,第一次装修会不会就住到寿终正寝呢?即使这套房子未来可能还会再翻新,但卫浴的格局已定,后续就不需要改动结构,从预算和工程量看都友好很多,尤其是老年装修精力有限的时候,只局部施工即可。

再者,对上班族来说,卫生间的大小甚至比客厅的大小更重要。我们不必每天在一百寸的液晶电视前面守半小时,但刷牙洗澡上厕所却是日日之功避无可避,逃无可逃。相信我,四平米的厕所和七八平米使用感上的不同,远大于你将为此牺牲的客厅/卧室面积,和为多出来的三平米付出的价格。

其实看房子的时候我更喜欢另一套的主卫,它有两扇窗户对着花园,足足16平米,除了卫浴设施还有休息区和一套助行复健仪器。它并不是什么巨户豪宅,主卧只有14平。上一任房主合并了原有的主卫和书房,从拐杖到助行器再到轮椅,他在这个主卫里泡澡、复健、甚至阅读,度过了洁净、自主且有尊严的晚年时光。也让看房子的我感到生之美好,不惧老来凄凉。

说回到太后的家,我能想象当他们老去会面临的诸多不便,譬如虽然是双卫但都狭小,一字型厨房容纳不下助行器乃至拐杖。客厅虽大,老人家又何须门庭若市?主卧里竟然还有台阶,起夜时迷迷糊糊摔倒怎么办。但不换房不装修,他们可能也就这样将就到老了吧,而市面上除了正规养老院和星级酒店的无障碍客房,似乎也没有见到哪个“别人的家”是为老年生活设计的:想到这我又觉得心酸。

别将就啊,别认命啊爸爸妈妈们。要对自己好一点,这样整个社会也才会对老去的你们好一点。希望有一天宽大的无障碍卫生间可以成为房子的卖点,而不是“浪费面积”的缺点。希望你们慢点老,也希望你们即使老了走不动了,也可以从拥有洗澡自由开始,住得有尊严,活得有尊严。

#装修灵感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截至目前,媒体报道的2022年加入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毕业生有4位。【#华为201万年薪天才少年现身#, 除华为外还拿到了多家大厂offer】据老板联播,7月
  •   昊昊的声音没什么力气,但还是很清晰,“吃过了,林阿姨你可以回来看我吗?”  “昊昊,你吃饭了没有?
  • 刚开始我很难喜欢女主,男主也没什么感觉,但后来,他们都在成长,我为他们而流泪、而欣慰、而幸福,我爱振华中学的每一个角色。呜呜呜特么都想谈恋爱了,上大学这么久也没
  • 所以不要去争斗,要放开胸怀,要海纳百川,心胸要像宇宙一样宽广,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站得住,因为人是多么的渺小。优秀善良,智慧健康;被世界所温柔善待,一生都幸福美满
  • ​​“我说,你们这个面包是以后都……”​“不不不,只是今天售罄了而已,不过要等明天才能补上货,今天买不到了”​​“你说话不严谨,只是在你们店里买不到而已。和你刚
  • 【政校企三方合作共建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技术产业学院】7月7日上午,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与驻马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河南普天国际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功举行了三方
  • 《楼阁正法甘露鼓经》记载:如果有人在佛陀涅盘后,用泥团做了一座像芒果那么小的佛塔,塔顶安装一个像针那么小的相轮,又覆盖了一支像枣叶那么小的伞盖,塔中安置一尊像麦
  • 我自己是油性敏感皮,白天就爱出油导致皮肤很黄,但是这个用了抗氧化也还好,该黄还是得黄,出油也是出油所以我都是晚上使用,我喜欢熬夜,白天起来的话皮肤状态会比之前好
  • 古人之所以将一年中的极热天称“暑”同时又找出了一个“伏”与之搭伴,除了文化含义外,另一重要目的是出于养生的考虑。看着这落花满地,我不仅感慨物是人非,自六级偶遇,
  • #行政管理考研[超话]#7月11日《公共管理学》(蔡立辉、王乐夫)核心考点带背day2 豆豆老师给大家超详细讲解知识点✍有些研宝回来丝新大神说 “豆豆老师说的太
  • 我更喜欢那些角色出现在一部电影里,他们互相影响互相帮助,把他们每个人的世界连在一起成了一个宇宙。不局限原著,为了新的起点,只是探险打怪,一定很有意思。
  • 書けよ!これからは正真正銘の大人だ!
  • 我们跟着电影里的人哭,跟着电影里的人笑,直到最后的“很多年以后”或者"The End",故事在电影中尘埃落定了。最近这天气,能让我在中午出门
  • 開心~雖然今年是個人生活排在首位~工作目前大概被我設定在第三吧~不過該好好做自己本份的時候還是會把它做好。这个朋友的餐厅我去过两次,一间家庭小餐馆,大厨和招待就
  • 我该怎么表达我的心情很心疼 很不舍 他来德清找我的时候我们打算去吃夜宵 他车子停在了离酒店很远的地方 我走了好久我都没有看见我们的奥迪黑耳朵 在这之前我没想过他
  • 24.要有勇气成为他人的过去。26.就做一阵风吧,有温柔也有英勇。
  • tips:南京的每个景区都很费时间和废脚,2-3小时起步,一定要做好攻略再去.或者可以关注我[嘻嘻][笑cry]4.我是先到音乐台,坐了几分钟直接去了中山陵,音
  • 四位颜值爆表的男人,随着剧情发展和男主的心情变化一一出现在观众眼前,让本就选择困难症的成年人再次陷入抉择困境[笑cry]总之就是任嘉伦的演绎让你无法做选择,就是
  • 今天早上的热干面是真难吃啊 真的太难吃了 一直到中午吃饭前我还犯恶心 给全世界最难吃的热干面拍照留念又饱又恶心的中午我只吃了点菜 我天天不吃饭 他天天说要弄死我
  • @袁冰妍#关晓彤[超话]#这个女孩她很赞[赞R],眼里[赞R][赞R]都是甜筒✨关字开头晓字可爱彤字结尾关晓彤,全称23画,生日9月17日,却是甜筒一辈子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