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第二十二段)
【阿难!你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是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必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
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观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较量,曾无有异。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佛说:阿难!你先回答我关于看见光明拳的问题,这拳上的光明是因何而有?如何成拳?你是用什么看见的?阿难说:佛的全身就像“阎浮檀金”,非常的光辉灿烂。“阎浮”是梵名Jambu-dvi^pa、巴利名Jambu-di^pa之音译:古印度有一种语言叫巴利语Pali,它是从公元前6世纪由吠陀语发展而来,属印欧语系印度雅利安语支。此语见于佛教经典,后来随着佛教的传播而流传到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
梵语是古代印度的标准书面语,原是西北印度上流知识阶级的语言,相对于一般民间所使用的俗语Prakrit而言,又称为雅语。我国及日本依此语为梵天“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所造的传说,而称其为梵语。
梵语共有47个字母,分为3种:吠陀梵语、史诗梵语、古典梵语。而狭义的梵语只指古典梵语。在世界上所有古代语言中,梵语文献的数量仅次于汉语,远远超过希腊语和拉丁语,内容异常丰富。梵文和巴利文的母语是一个语系,有五分之二的字母相同,是佛陀时代舍卫国的大众语言,后流传于小乘教地区如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国的经典以巴利文为主。流传到大乘地区如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中国等国的经典以梵文为主。
“阎浮”是恒河的七大支流之一,“阎浮檀金”是指流经阎浮树间的河流所产的沙金,此金色泽赤黄,又带着紫气,为金中最高贵者。后世对佛祖金身描述,多用此檀金色,代表着最高贵的地位。
另一种说法是:此金产于北俱卢洲阎浮树下的河沙中,亦名阎浮檀金。常用以形容佛身之金色。阎浮檀金不论是产于恒河支流、或是北俱卢州,其色泽都非常好看,超过一般的黄金,金色特别明亮,如放一块在暗室中,会使暗室产生光亮。这里比喻佛的身体光艳灿烂如阎浮檀金色,这种金色光明如宝山赤金色焰,是从如来清净无染的自性中发出,因此如来的拳也有了这金色光明。阿难回答说:佛拳头上的光明,我是用眼看见的,佛的五轮指端屈握成拳,示现给人看,就现出了光明拳相。
佛告诉阿难说:如来今天实话告诉你,凡是有智慧的人,都要用比喻才能“开悟”。“开悟”是“开、示、悟、入”佛知佛见的缩称。就大乘而言,“开”:意为开启智慧,破除见思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理,境界相当于十住位。“示”:意为显示智慧,除见思二惑,知见体显,法界万德显示分明,境界相当于十行位。“悟”:意为证悟智慧,破除烦恼障和所知障,心体显现,对一切事物现象,自心本体,无不融通而所得之证悟,境界相当于十回向位。“入”:意为入佛智慧,事理融通,则可自在无碍,证入智慧法海,境界相当于十地位。具以上四义,名为“开悟”。
佛说:阿难!比如我的拳,如果没有我的手、就不能成我的拳;如果没有你的眼、你也就看不见;用你的眼根,来比我这握拳的理,这个眼和拳在义理上是不是均等的?谁也离不开谁?阿难说:是的,世尊!如果没有我的眼、我就不能见,如果没有如来的手、就没有如来的拳,用我的眼根来比如来的拳,在事和义上相辅相成,是相类的,眼与见和拳与手缺一不可,是一个道理。
佛告诉阿难说:你说是一个道理,其实这事和义是不对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就事而言,因为如果没有手的人,拳必竟也就消灭了。但如果你没有眼,就不能说你全部都不能见,为什么这样说呢?不信你试着在路上去询问一个盲人,问他:你能看见什么吗?盲人一定会回答说:在我眼前,唯一能看见的只有黑暗,其它什么都看不见。就这个义的观念来看,盲人眼前的尘境,有什么亏损吗?比如他眼前有一棵树,这棵树会因他看不见而不存在吗?这个道理说明盲人虽然眼睛是瞎的,但还能看见黑暗,这能见的功能并没有亏损。阿难说:诸多盲人的眼前,既然只能看见黑暗而不能看见光明,怎么能说成是“能见”呢?
佛告诉阿难说:盲人没有眼睛,唯一能看见的就是黑暗,如果与有眼睛的人同处于黑暗的房屋中,二人所看见的黑暗是有区别?还是没有区别?阿难说:是的、世尊!此暗室中有眼的人,与一群盲人,所见到的两种黑暗,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同。
佛说:阿难!如果一个没有眼睛的人、或是眼睛瞎了的人,全部见到的都是黑暗,但突然他的眼好了,在光明中,同样能见到眼前的尘境和种种物相,这名为眼睛看见的;这个时候有眼睛的人在暗室里看见的仍然是黑暗,但如果忽然获得了灯光,也可以在眼前的尘相中,见到种种色境。如果你认为这是因为有了灯才能见,就应该给它取个名,叫“灯见”。这“灯见”如真能见,它的名字就不应该叫灯;如硬要说成是灯见,那么既然这灯能自己看见,就不关你的事了,就不是你在看,而是灯在看了。
由此应当知道,灯只能显现出物相,如此能看见者是眼,而不是灯。眼能看见灯光所显现出来的物相,这也只是“自性”中一个能看的功能。也就是说:“眼”能看见一切事物景象,是“自性”的功能,“自性”是“心”、“能见”是“自性”所生,既然“能见”是“自性”所生,那么通过眼之“能见”的功能就可以找到“自性”,他们如同母子关系,通过“子”就可以找到“母”,这就是守子以识母的道理。这个道理说明要见的“性”,是“心”而不是“眼”,“心”如同是“母”、“眼”如同是“子”。
这一段是世尊告诫学佛之人不要本末倒置,不要被“能见”的功能和“所见”的物象所迷惑,而是要通过“能所二见”返璞归真,找到自己的“本心”

《楞严经》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第二十段)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狮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有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这时世尊为了让阿难和众生都能进入“无生法忍”而见自“本心”。“无生法忍”指的是不见一法生、不见一法灭,人法俱空,识心自在的一种证境,这种证境称为见性,即见到了自己的“本心”、见到了自己的法身,已是初地菩萨境界,决定能成佛了。
如来在狮子座上摩阿难头顶说:如来常说的一切“诸法”,包括你说的那个能想能推理的“心”,其实都是“唯心所现”,也就是“真心”的显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这里说的“诸法”,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说的是佛灭度后,弥勒菩萨愍念众生邪见增盛,难入正法,于是从兜率天来到人间,现身于中印度阿逾陀国,为当时一位名无著的菩萨说《瑜伽师地论》,统收万法,将万法概括为六百六十法,摄一切名理殆尽。此论文共有五分,即:一、本地分;二、摄抉择分;三、摄释分;四、摄异门分;五、摄事分。此为“唯识学”除《解深密经》外最重要的圣典。后天亲菩萨因为见《瑜伽师地论》文字繁多,即于此论之“本地分”中,略录百法名数写成《百法明门》,使万法宗要归于指掌之中,以方便后学。
百法将一切诸法归纳为五大类、即:一、心法:心法是将八个识心归纳为八种,以心王阿赖耶识统领万法。二、心所有法: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种,这五十一种都是妄心。三、色法:色法有十一种,统摄整个物质世界和一切生命现象。四、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这二十四种与心王不相应,虽然可以修到四空天,但不能证菩提。五、无为法:无为法有六种,这六种修的是世间定和出世间定。这五大类合计为百法,概括了一切法,是名“诸法”。
那么,以上说的“因果”又是什么意思呢?“因果”作论,也称因果定律或因果法则,是指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原因和结果。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又必定是另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互为因果,永无休止的。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无论哪一方面的成功或失败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一定因果关系的必然。即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某个理由,每个结果都有特定的原因。这个法则非常深奥且具极大影响力,以致世人将其称之为人类命运的“铁律”。
这个铁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样的因、就得到什么样的果。”佛教认为:因果是由身体行为、语言行为、思想行为,这三大行为所造作的善恶诸业所形成,形成善恶二报;三大行为是“因”、善恶二报是“果”。善恶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在恶报中修善,坏事就可以变成好事,恶报即可转为善报。这些所谓的因果,看似真实,但在自性中都是虚幻的,都是生灭法。
那么“世界”又是怎么回事呢?“世”指时间的迁流,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共三世。“界”指空间的划分,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共十方。“世界”是由时间和空间所组成,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围绕其四方之九山八海、四洲即“四天下”及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再加六欲诸天、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再加初禅三天和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再加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再加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诸天、为一“大千世界”。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小千世界中的一个小世界。
经文中说的“微尘”又是什么意思呢?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中说:“应知极微是细色,不可断截破坏贯穿、不可取捨乘履摶掣,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正不正、非高非下,无有细分,不可分析、不可覩见、不可听闻、不可齅尝、不可摩触。故説极微是最细色,此七极微,成一微尘。是眼识所取色中最微细者,是肉眼难以看见的,常用以指极细小的尘埃;又常比喻卑微,微不足道;佛经中又常比喻数量之多不可计算。
佛对阿难说:以上所说的一切诸法、因果、世界、微尘,都是真心的功能作用所结成的物体和法相,他们的关系是主人和客人的关系,“心”是常住的主人,万事万物为生灭去来的客人。
各方世界的一切所有,如小草细叶、一缕阳光、一个结节,究其根本,都有其体性,就是虚空,也有个外貌名相,更何况清净无染的妙明真心,及自性所含的一切妄心,怎么会没有其体呢?你阿难如认分别觉观,能了知一切的“心”,定为自己的“心”,也没有错,但这个“心”就应离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等诸多的尘相和事物,远离一切尘相后的“心”才是你真实的“全心体性”。
如你阿难现在听我说法的声音,心里就起分别,只要有这个分别心,即使你灭了一切“见”(看见)、“闻”(听闻)、“觉”(感觉)、“知”(知觉、知道)、仍然是内守幽闲,仍然是“法尘”分别影事中清净的一面而已,这清净的一面并非真心。
此处说的“法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尘之一、是六识心的另分。是意根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善恶诸法成为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这五尘落谢的影子,成为记忆,记忆中的往事称为影事,是法尘的作用。幽闲是记忆中相对的空白处,但并没有离开法尘,如禅修打坐时,觉得很空、很清净,但只要有这个感觉在,就是内守幽闲,这个幽闲也只是妄心的作用而不是真心。
佛对阿难说:我没有责备你执“非心为心”,但你应该用这个“心”仔细揣摩,使这个“心”远离一切尘缘境相,认识能离“分别心”的体性,知道能离这个有“分别心”的“知”,它知道你在起分别,但它却没有在一切分别中,这个“知”的体性才是“真心”。
如果你认为这个能分别尘境的体性,在离开六尘外相后就不存在了,那么你认识的这个“心”,就只是那个法尘分别影事,而不是“真心”了。六尘境相不是常住,在生住异灭中变化无常,若变灭时,没有认识清楚的这个“心”即同“龟毛兔角”一样,就如乌龟本来无毛、兔子本来无角,“心”也就变成本来就没有了,如果就此而认为自己是“无心”了,你的法身也就等同于断灭,那么,谁来修无生法忍呢?这时阿难和大众都“默然自失”。“默然”:是无语可说、“自失”意为失去了对真理的认识。
佛告诉阿难说:世间一切诸多的修行人,虽然能成就“九次第定”。“九次第定”是在修成四禅八定后进入的一种定,排在八定之后,故名九次第定,又名“灭尽定”。此定灭了一切见、闻、觉、知,灭了前六识,故名灭尽定,得此定已出离三界,超越生死,可证阿罗汉果。
佛说:“心”的问题如果没有认识清楚,仍然不能断灭一切烦恼,就不能成就阿罗汉果,这都是将“妄心”执为“真心”的结果,所以你阿难虽然博学多闻,仍然不能证得圣果,就是没有把“真心”认清。佛在这一段里已讲明了什么是“心”和“心”在那里,应认真体悟,当下即可明心。

《楞严经》如来五次以心论心

(第十五段)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维,即思维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若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肢时,四肢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阿难说:我曾经听佛对在家学佛的男女二众和出家学佛的男女二众作开示,开示这四众,由于“心生”的原因,就有了妄心,有了妄心就有了种种法相的生起,这些法相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外境,六尘外境衍生了天地间所有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这些法相尘境和两大世界的出现,反过来又促成了种种妄心的生起。
物质与精神、心与法,互相交织、互相作用,在此作用下,人们会很自然地用“心”去追求物质世界中的功名利禄,在精神上贪著于法相中的财、色、名、食、睡这五欲,这些追求和欲望,受的是妄心的驱使,如此就会使人亡失真心,流转生死。这个道理要说明的是:“心”本“不生”,不生是能生的本体,名真心;念头动了,心就会生,这所生之心称名妄心,妄心有生的作用,由此而知晓有生必有灭这个道理,就会明白心生法、法生心,心与法是生灭法,皆是虚妄,无一真实。明白了这些道理后,又该怎样去辨别不是虚妄的真实心呢?
阿难说:我明白了心与法互生的道理后,又有了新的思维,这能思维的即是思维本体,实为我之真心,这真心与外物相合,心也随相合处而有,这个心确实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这三处,而是在思维与外物尘境相合处。
佛告诉阿难说:如你所说,由于法生而有种种心生,由于外物的存在而产生了心念,念头与外物相合,心才随之而有。但如果这个“心”没有“体”,就不会与外物相合了,因为没有体的心就等同于没有知觉的物品。如果没有心体的心能与物相合,这个心的本身就是尘物了,则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就该多一尘而变成十九界了,因为十八界都没有自己单独的心体,现在又来一个没有心体的东西,自然就变为十九界了,那么六尘就应该变成七尘了,这个理是说不通的。
佛说:如果此心有体,你可用手自“挃”(zhì)其体,“挃”是捏或触摸的意思。意思是你用手捏自己的身体,就会有感觉,这感觉是心的作用,那么通过这感觉所知的心是从外而入的呢?还是从内而出的呢?如果是从内出,就应先看见身内的心肝等內臓;如果是从外入,就应该先看见自己的脸。事实是,内不能见自己的內臓、外不能见自己的脸。那么这“心”到底从何而来的呢?阿难说:能见的是眼,能知的是心而不是眼,心是思维意识,说用心看是不对的,因为见和心不是同一个义,见只是心的作用。
佛说:你这是把“心”和“见”分开了,分开后如果你的眼都还能见,那么你在室内,门能看见你吗?因为离开心的眼就等同于外物了,外物中有门,门和眼都成了外物,眼和门就没有区别了,如你眼能看见,那么门也能看见,如果门不能看见你,就表示你已经死了。如眼还在,就能看见东西,能看见东西,就没有死。这没有死,就证明门也能看见,其它的外物也都能看见你,有这个道理吗?
佛说:阿难!你那能觉能知的“心”,必有其体,称为“心体”,心体在人的身上,就是活人、就有知觉;离开了身体就是死人、就没有知觉,就等同于外物。这个心它是一个体呢?还是多个体?它是遍布在你身上的呢?还是没有遍布?如果“心”是一个体并分布在你的身上,你用手摸一处肢体时,你的四肢都应该有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全身都有,而事实是摸到手,只有手有触摸的感觉,而其它部位是不会有触摸感的。如果只有摸到一个部位的感觉,那么“心”遍布全身的说法就不能成立。
如果“心”有多个体并分别分布在你的身上,那你一身就成了几个人了,事实是一个身体只能是一个人。究竟哪个“体”是你呢?如果是那个一心遍布在你身上的整体,就同前面所说一“体”分布全身的情况是一样的了。如果这个“体”不是遍布全身,那你摸头时,同时又去摸脚,那么就只能是摸头时知觉到头,就不能知觉到脚,事实是这两种感觉都有,那么这个体不是遍布全身的说法也是不对的。
如果心随所见与物相合处而有,就表示心已离开了身体,离开了身体的心,内不能依身、外不能依物,内外都失去了依附,一切感觉都没有了,怎么可能会存在于所见与物相合处呢?所以你应当知道,“心”随所见与物相合处而有的观念,是不对的。这是阿难以思维心之所见与物相合处为有,将这个“有”认为是真心,又错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第三期:北方乡村里的南方姑娘(上)本期倾听重点:乡村振兴 打造中国的花园式乡村民宿本期嘉宾:代婉君“永归川”项目首席运营官MC: 赵晓烨淄博分众传媒CEO抖音、
  • 来应聘同一个岗位的人能力也不会差太多,简历肯定都是ok的才可能进入面试环节,最终当然会选择形象高一些的。人事经理笑笑,说,老板特意交代过,要形象好的,不仅仅是要
  • 臣服不是“躺平”不是消极,而是最深层次的积极,是允许生活做我们的指引者,活出人生本来应有的丰盈和精彩。▪️一个重要的成长就是意识到别人说的话都是他们内心的投射而
  • 2022.07.07#每日一善[超话]#909#阳光信用# 825#阳光信用# ☞〖ygxy7⃣️6⃣️4⃣️极好,指路必hui〗☜No beauty co
  • 然后迫不及待的订票,拖家带口准备出发,在飞机上望着窗外的朵朵白云,那种重生的感觉特别好,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活在这个世上,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 时光留给
  • 刚来单位的时候中午没地方休息,我都是让她到我家来休息,当时觉得是个女孩子一个人挺不容易,结果她还来上瘾了,不肯走了,每次中午走去上班的时候还拿我家里面的吃的和咖
  • 包括昨天在思考某件已经想不起来但是差点要责怪自己的事时,我的脑海里立马出现了一个身体内部发出的声音:先照顾好自己,你自己好了,你的世界才能好起来——我世界里的所
  • #从校园到职场超话##爱思益求职# [打call][打call][打call]今日的求职信息已发布,更多免费信息记得回复【微博】添加学姐,领取「专属求职福利[
  • 公司酿酒基地距离贵州茅台酒厂仅2公里,与其共享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独特的酿造环境,秉承茅台古镇千年传统酿造工艺,潜心研制开发出了储香型“赛台酒”、“红梁魂酒
  • 一起来向美丽出发[送花花][送花花]转赞评抽6位平分666红包再抽6位明晚产品随机送~~[抱一抱]BM三款控油系列 小蓝棒天才精华 moody少女系列 华洛
  • 已确认的入驻品牌有七鲜、斐乐5G、Champion、Moussy、Vans、AcquiredTaste一点集品、泡泡玛特、海马体Family、楼亭泰、巴奴、伊豆
  • 万传家坐沙发冲他爹囔囔的时候太像二哈了。回头这个“大孝子”终于知道自己亲爹可能会被气到高血压,还懂得提醒他一句记得吃降压药。
  • 男人辛辛苦苦秒杀到的东西,不会轻易让给别人,哪怕就是个靠窗户的座位凭什么你好看,你就能提前拿到最新版的游戏本?他的资源怎么来的?
  • 首先,咱们业主需要认清一个基本现实:业主往往是最后知后觉,最容易房钱两空的,主要原因一般有三个:1、一般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民间资本和各大银行会会第一时间出手,第
  • 拍品號碼:20220310-39作品名稱: 張善孖 虎質地形式:紙本鏡片畫心尺寸/物件尺寸: 175X64 cm起拍價:NT5,000作者介紹:張善孖(1882
  • 2022年上半年结束了,跟过往做了个告别,下半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各自努力,高处再相见。“集泰股份”它的走势跟海汽集团很像,只不过它午盘开盘后又有资金想翘板
  • 燕子说,南方有一种珍奇的花朵,经过二十年的寂寞才开一次──这时我胸中忽觉得有一朵花儿隐藏,它要在这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燕子说,南方有一种珍奇的花朵,经过二十年的
  • 6.制止重复夷由你是否是也是如许本想去减肥然则一想到活动好累就有点纠结到末了发明本身甚么也没有做成作家脱不花曾说:“人生总有良多摆布难堪的事若是只逗留在“三思”
  • #松松总动员[超话] # biu~biu~有奖互动答题又双叒叕来了—— 请问下方截图中描述的是哪一只松松的技能呢?(提示:勇敢传说新家族的松松) 快快把你的
  • 属羊属猴人与大日如来感应力最强,因此羊年、猴年生人,若能虔诚佩戴或供奉大日如来之本命佛法像,必获如来光明开启智慧,成就一切事业,使贵人来助,鸿图大展。密宗所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