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要到肚子里 -

儿时在农村长大,家乡人一般不说浪费粮食,而是说糟蹋粮食。在乡亲眼里,人要活命,得靠粮食,粮食与人有着过命的交情,而珍惜粮食、敬畏粮食最朴素的观念就是“粮食要到肚子里”。 农村人最知种粮苦,都跟粮食亲。记得那时收麦子,芒种前后是农家人忙断腰的一季。布谷鸟的叫声催着整个村子,“黄了麦子”是一年中最大的担忧,必须要在那几天把地里的麦子抢收完。印象中,那时天还黑着,爹娘便拎着镰刀,踏着月光下地了。

  娘割麦子快,手持镰刀弯腰揽麦,只听到麦秆遇刃的“嚓嚓”声,一行割完才直起身来擦把汗。娘说这样割麦,一来少起身,腰就少疼点儿;二来可以少擦汗,不直起来汗就直接顺着眉毛滴到地里了。那时,学校都放麦假,让我们这些孩子也帮着家里麦收。我割一天的麦子,太阳烤,麦芒刺,晚上躺在床上,脸又红又痛,腰都不是自己的了。很多年后忆起割麦,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金黄的麦浪,交织着滚烫的汗水和弯曲的背脊……收一季麦下来,爹娘都会瘦一圈。一粒麦就是一滴汗珠,一仓黄灿灿的麦子,就是一缸滚烫烫的汗珠。

  割完麦子,我和妹妹的任务就是拾麦穗。看着两篓排列整齐的麦穗,爹会表扬我们说:“你俩拾的这些麦子,够咱一家人吃上好几天了。”这样的表扬,比起那些“长高了”“懂事了”,更让我们开心。拾完麦穗后,地还不急着耕,还要空上一个星期左右,娘说:“地里应该还有一些没有拾回来的麦穗,让鸟雀子叼干净了再犁。”

  收麦后的第一顿馍,是我们最期待的。蒸馍前,爹挑水,劈上好的筋骨柴。娘揉面,做馍,上蒸笼。我和妹妹烧火,打下手。蒸笼开始变得潮湿,不断冒出麦香味儿时,两个小肚子开始“咕咕”叫,我和妹妹一步不离地守在旁边,等着开笼。娘心中有数,她说蒸馍的火候要刚刚好,不够火或者蒸过了,都不好吃。她一声“起笼”,笼盖一掀,那叫一个香啊!

  可娘说,新麦下来的第一口馍是不能急着吃的。中午,太阳当头照,万物明朗。爹把一条板凳往太阳底下一放,把一屉热腾腾的馍放在板凳上。馍的热气袅袅升起,娘双手合十,嘴里祷告着。她双手从胸前一放下来,我和妹妹就跑上前,一人捧一个馍,因为烫,吹一口气,咬一口,嘴咧来咧去,手掂来掂去,不一会儿,一个钵头大的馍就下了肚。对于我来说,喷香的新麦馍一口气吃两三个根本不在话下。

  在那明晃晃的阳光下,在那与粮相依的岁月里,在爹娘的衣襟边,馍香仿佛能在胃里留存好多年,未来某个特定时刻就会热乎乎地翻腾起。

  农村人对粮食的态度是三尺黄土般的心思,种粮时那些艰辛的历程,仿佛是在天地之间进行着某种庄严的仪式。冬去春来,风调雨顺,农人收获着大地的礼物。这饱含天地日月之精华的粮食,喂养着人类,一代又一代。而对于一粒粮食来说,从土里到达肚里,才是它的归宿。

  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自然不敢浪费。像我这样的农家孩子,不少规矩都是从吃饭而来,比如,吃多少盛多少,碗里不能剩饭;掉到地上的食物要捡起来,到不了人肚子里,也要到牲畜的肚子里;吃饭时不能敲碗,不能吧唧嘴;上学带的饼,吃不完一定要带回来。在梅雨季节,被褥、家具都会发霉,但粮食一般不会发霉,都保存得好好的。粮食,是一家人最可靠的家底。

  老家鄂西北都是旱田,一年两季主粮,五月收麦,十月收苞谷。白花花的麦面是细粮,黄灿灿的苞谷是粗粮。家里来了客,娘都是擀面、蒸馍。苞谷是粗粮,一般不用来招待客人,除了自家人吃,还留一些给牲畜吃。每一粒粮食都到了肚子里,不仅是粮食,粮食那一层外衣也是牲口的好粮,比如麦糠、玉米包壳。

  那个年代,粮食不宽裕。有时接济不上了,或者家里来了客,麦子还没磨,都要去邻居家借面。我家靠面缸的那面墙上,像一面选举墙,借了谁家的面,就记下 “正”字,欠几瓢就划几笔。家里磨了麦面,头等事就是还面。娘舀起满满一瓢面,再用一个小碗向上加,边加边轻轻拍实,直到堆出一道尖儿。我说:“借的时候是平平的一瓢。”娘瞪我一眼:“你懂啥!”还叮嘱我路上不要跑,别把面洒了。

  农人和粮食的亲,直见性命。我自然知道粮食的金贵,还面的路上,我弓着腰护着瓢,小心翼翼,生怕有风来。但偶尔也有尖塌了、风吹飞的时候,弄得我一身白。我家的面倒入别家的面缸时,“噗”的一声,会升起一小团尘雾,真是欢腾。还三婶的面时,她说:“你娘这个人呀,就是讲究!”在粮食紧缺的那些年,还面时的这道尖儿,让娘在村里有个好名声。

  以粮为心,心存敬畏。如今,生活富裕了,家常日子不再借面。现在的粮食逐年增产,种粮收粮也机械化了,但儿时与粮食的交情,让我学会了珍惜。
https://t.cn/A64fiYb2

粮食要到肚子里 -

儿时在农村长大,家乡人一般不说浪费粮食,而是说糟蹋粮食。在乡亲眼里,人要活命,得靠粮食,粮食与人有着过命的交情,而珍惜粮食、敬畏粮食最朴素的观念就是“粮食要到肚子里”。 农村人最知种粮苦,都跟粮食亲。记得那时收麦子,芒种前后是农家人忙断腰的一季。布谷鸟的叫声催着整个村子,“黄了麦子”是一年中最大的担忧,必须要在那几天把地里的麦子抢收完。印象中,那时天还黑着,爹娘便拎着镰刀,踏着月光下地了。

  娘割麦子快,手持镰刀弯腰揽麦,只听到麦秆遇刃的“嚓嚓”声,一行割完才直起身来擦把汗。娘说这样割麦,一来少起身,腰就少疼点儿;二来可以少擦汗,不直起来汗就直接顺着眉毛滴到地里了。那时,学校都放麦假,让我们这些孩子也帮着家里麦收。我割一天的麦子,太阳烤,麦芒刺,晚上躺在床上,脸又红又痛,腰都不是自己的了。很多年后忆起割麦,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金黄的麦浪,交织着滚烫的汗水和弯曲的背脊……收一季麦下来,爹娘都会瘦一圈。一粒麦就是一滴汗珠,一仓黄灿灿的麦子,就是一缸滚烫烫的汗珠。

  割完麦子,我和妹妹的任务就是拾麦穗。看着两篓排列整齐的麦穗,爹会表扬我们说:“你俩拾的这些麦子,够咱一家人吃上好几天了。”这样的表扬,比起那些“长高了”“懂事了”,更让我们开心。拾完麦穗后,地还不急着耕,还要空上一个星期左右,娘说:“地里应该还有一些没有拾回来的麦穗,让鸟雀子叼干净了再犁。”

  收麦后的第一顿馍,是我们最期待的。蒸馍前,爹挑水,劈上好的筋骨柴。娘揉面,做馍,上蒸笼。我和妹妹烧火,打下手。蒸笼开始变得潮湿,不断冒出麦香味儿时,两个小肚子开始“咕咕”叫,我和妹妹一步不离地守在旁边,等着开笼。娘心中有数,她说蒸馍的火候要刚刚好,不够火或者蒸过了,都不好吃。她一声“起笼”,笼盖一掀,那叫一个香啊!

  可娘说,新麦下来的第一口馍是不能急着吃的。中午,太阳当头照,万物明朗。爹把一条板凳往太阳底下一放,把一屉热腾腾的馍放在板凳上。馍的热气袅袅升起,娘双手合十,嘴里祷告着。她双手从胸前一放下来,我和妹妹就跑上前,一人捧一个馍,因为烫,吹一口气,咬一口,嘴咧来咧去,手掂来掂去,不一会儿,一个钵头大的馍就下了肚。对于我来说,喷香的新麦馍一口气吃两三个根本不在话下。

  在那明晃晃的阳光下,在那与粮相依的岁月里,在爹娘的衣襟边,馍香仿佛能在胃里留存好多年,未来某个特定时刻就会热乎乎地翻腾起。

  农村人对粮食的态度是三尺黄土般的心思,种粮时那些艰辛的历程,仿佛是在天地之间进行着某种庄严的仪式。冬去春来,风调雨顺,农人收获着大地的礼物。这饱含天地日月之精华的粮食,喂养着人类,一代又一代。而对于一粒粮食来说,从土里到达肚里,才是它的归宿。

  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自然不敢浪费。像我这样的农家孩子,不少规矩都是从吃饭而来,比如,吃多少盛多少,碗里不能剩饭;掉到地上的食物要捡起来,到不了人肚子里,也要到牲畜的肚子里;吃饭时不能敲碗,不能吧唧嘴;上学带的饼,吃不完一定要带回来。在梅雨季节,被褥、家具都会发霉,但粮食一般不会发霉,都保存得好好的。粮食,是一家人最可靠的家底。

  老家鄂西北都是旱田,一年两季主粮,五月收麦,十月收苞谷。白花花的麦面是细粮,黄灿灿的苞谷是粗粮。家里来了客,娘都是擀面、蒸馍。苞谷是粗粮,一般不用来招待客人,除了自家人吃,还留一些给牲畜吃。每一粒粮食都到了肚子里,不仅是粮食,粮食那一层外衣也是牲口的好粮,比如麦糠、玉米包壳。

  那个年代,粮食不宽裕。有时接济不上了,或者家里来了客,麦子还没磨,都要去邻居家借面。我家靠面缸的那面墙上,像一面选举墙,借了谁家的面,就记下 “正”字,欠几瓢就划几笔。家里磨了麦面,头等事就是还面。娘舀起满满一瓢面,再用一个小碗向上加,边加边轻轻拍实,直到堆出一道尖儿。我说:“借的时候是平平的一瓢。”娘瞪我一眼:“你懂啥!”还叮嘱我路上不要跑,别把面洒了。

  农人和粮食的亲,直见性命。我自然知道粮食的金贵,还面的路上,我弓着腰护着瓢,小心翼翼,生怕有风来。但偶尔也有尖塌了、风吹飞的时候,弄得我一身白。我家的面倒入别家的面缸时,“噗”的一声,会升起一小团尘雾,真是欢腾。还三婶的面时,她说:“你娘这个人呀,就是讲究!”在粮食紧缺的那些年,还面时的这道尖儿,让娘在村里有个好名声。

  以粮为心,心存敬畏。如今,生活富裕了,家常日子不再借面。现在的粮食逐年增产,种粮收粮也机械化了,但儿时与粮食的交情,让我学会了珍惜。

  时代在变,人与粮食的关系没有变。后来我到了城里,虽然不再种粮了,但看到粮食总是格外亲。对粮食的这份情义和吃饭的那些规矩,我也一点一点地讲给我的孩子,并在假期带她们回到乡下,体验种粮的不易。我给孩子们立了一条规矩,也是长辈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粮食要到肚子里。

https://t.cn/A64fxuRr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一样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该被接纳。
 我明白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但当你身边有人分享一些负面情绪时,请别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调侃和制止。 
因为他可能鼓起很大勇气才敢说出来,而他得花上一段时间去宣泄出来。 
比起说一句“别难过”,我想他更愿意听到: “没关系,成年人也可以不坚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女主数次拒绝了男主有意发展成恋人关系的示意,起初女主也没觉得自己对男主有着怎样的动心,直到她再遇男主和女n号做戏的“亲密”场面(假的[doge])女主心乱了,彻
  • 【#数字人密集上岗#,#企业数字化改造进入多业务场景#】数字化转型正在从“数字化”向“数治化”转变,越来越多的虚拟“数字人”开始进入企业的管理环节。【#数字人密
  • #特别活动# ⚡️世界很来电,「特」与你相会‼️11月12日至11月20日,#上海# 仲盛世界商城,超大储物空间、丰富娱乐功能都可以前来体验,共同感受智慧出行周
  • 接着说,现在买惠济,到底应该怎么选,直接说答案:考虑性价比,就算绿都和融创,价格不高,并且产品还算不错,但是配套需要等;考虑改善选招商和花园里,配套资源强,社区
  • 话剧裁缝,多媒体我个人觉得用得满自如的,当然最初的那段老年女主与小龙虾感觉还可以改善下表达方式,但我个人很喜欢丈夫影像的处理,而且女主老师淡淡的南方口音和儿子的
  • 时间线来看,从已知图文看出,鲁某儿子与祖谋因为“玩具的争夺”进行对打(我言辞尽量客观,用对打一词的原因是,孩子双方皆处于站立,考虑孩子年龄和使用武力的技巧,推断
  • 而礼包让我心动的,不仅仅是令我对写作的要求心满意足更是达成了我内心那个咖啡与写作的完美兼容-礼盒里还有优惠卡,里面有不少优惠呢!-总之呢~我是真的很爱这款礼包而
  • 从以前的十分气愤到现在的极其淡定,因为深深会一直好好唱歌,而我会一直好好听他的歌[爱你]就这么简单[doge]#广播剧哏儿[超话]##西凉の看书听剧存档##哏儿
  • ㋅ ㏴ ☀️ ⚠️ 我超喜欢她们可能就是我们之间都合拍又迁就我身边的她们所有人多少都在彼此的点上 不管跟谁出去我都是那个最废哈哈哈前期后期都跟我没关系 今天吃喝
  • 」不過她承認距離「上車」目標仍然很遠,「家樓價跌有返少少希望,都儲緊首期,終極當然希望兩房單位,可以同媽咪住得舒服啲,但都會諗上咗車當係儲錢先,所以開放式細細哋
  • 珠宝的类型有很多,超七就是其中一种,想必大家都知道,因其光彩夺目的颜色而闻名,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但是你们知道吗,除了美观动人,超七还有其他的作用哦,今天小
  • 所以做人首先要认识脚跟定位在那里,一切圣贤的教导是我们站定正确的脚跟,明因识果是我们的脚跟,《弟子规》是我们今天的脚跟,伦理道德是我们今天的脚跟,这个脚跟稳固,
  • 所以有了这次双萝莉的片子,毕竟感情要从小培养嘛~最后希望各位喜欢~)出镜:西籽@西籽籽籽籽籽籽籽 (没错,喵萝和丐萝都是西籽)以及岚剡@挽歌ARASHI ,仙
  • 他:“大红袍,梨山茶,”然后他开始聊他认识什么人,谁家小姑娘没有她卖不出去的茶,人特别活,又是送茶样特别多。我:“有的”他:那再来,后面喝了更好的,嗯这个好,这
  • 啊啊啊啊,我要讲,今天加上弟弟的QQ,然后发现了他的快手账号,我就发现了两张超级奶糊糊的照片,我可太喜欢他了,啊啊啊啊啊啊,真的忍不住发了一个朋友圈,不过是在另
  • 湖北新增确诊病例0例(武汉0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17例(武汉315例)新增死亡病例4例(武汉4例)现有确诊病例1733例(武汉1726例)其中重症病例60
  • 但是一直以来我都被一个问题困扰着,那就是谢霆锋和小林青霞以及王菲的关系到底是咋回事?当吃瓜群众还在猜测,这幅画到底是大儿子画的还是二儿子画的时候,小林青霞亲自点
  • 可以提前点,选择自提❗️11点30到基本不等位❗️加菜,如果是2个人,➕1个就够了里面配菜很多,土豆,魔芋都有反正2个女的吃差不多#一人份午餐# #好物分享#
  • 再者,前前后后直播了三次,对于想来就很反感在网上营业的他来说,直接三场是真的有点出乎意料了,怎么说呢,总让人觉得是在潜意识散发出“我今天很闲我今天有空我今天不忙
  • #小狮子是只帅气的蓝猫##小狮子成长记2020##萌宠[超话]##蓝猫##猫[超话]#在高級腕錶界以超級球星作代言人並不少見,像誕生於 1986 年的高端腕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