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才可以说22考研真正告一段落了
考上了目标院校,双选了心仪导师(导师把我丢给了二导[泪][泪][泪])
小鲁要作为一个研究生起航了,三步走计划的第一步是完成的比较圆满的
其实此时我的内心喜悦其实不多,感激倒是不少
我感激缩在三尺见方隔板书桌埋头的自己,这次总算对得起自己了一次
我感激时而坐在对面,时而坐在旁边的黄头发妹妹,我总买好吃的分享,但也没见她胖,真是怪事
我感激图书馆四楼饮水机难喝的热水,感激时常和我唠嗑的保洁阿姨
我感激每天伴随我脚步的第一缕阳光,感激钻石一般闪着光踩上去还会嘎吱嘎吱响的雪
我感激让我清醒不至于沉睡的地下通道的寒风,感激中区广场夜晚美丽的灯光
对了,还有在图书馆前堆雪人的陌生人,我也感谢你,你的作品很丑,但很好笑
当然不能忘了感激老爸老妈,奶奶和姥姥的支持鼓励
摔了四年的跟头,如今终于算爬起来啦
SHZU╰( ・ ᗜ ・ )➝NJAU
南京,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东风战“疫”看春来——坚决守住这座温暖的城
3月11日,沉寂了十余天的阳曲一中,又听到久违的琅琅书声。初春的气息最为迷人,春风和煦,枝头绽绿,打赢了这一轮疫情遭遇战的太原,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一场波及我市两所中学2744名师生的疫情危机,在市委、市政府的果断决策以及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迅速化解,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警务人员、网格员、志愿者和广大群众上下一心,最终交出了一份“5例确诊病例,未发生社会面扩散”的高分答卷。
这份“高分答卷”是太原防疫一盘棋的时时在线,更考验着一座城市在应急之下的决断力和执行力。在当前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的形势下,守住“太原阵地”尤显来之不易。
靠前部署 绘就“防疫作战图”
这一次,决策更加给力。
此前,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太原市顶住了周边省市一波波逼近的疫情,我市已有近700天本土确诊病例“零报告”。这背后不仅仅是党委、政府科学防控疫情能力的提升,也是无数基层工作人员不辞劳苦、默默无闻的付出。
“忻州市忻府区报告1名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为内蒙古入晋人员,曾在我市停留。”2月22日晚,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被一个疫情通报电话打破。2月23日,我市在主动检测中,发现这一确诊病例曾在市六十六中高中部停留10分钟,随后离校。2月24日凌晨,市委接到紧急报告“市六十六中一名学生复检阳性”。
面对疫情,防疫集结号即时吹响。
市委立即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韦韬第一时间赶赴市疾控中心指挥调度,紧急部署,果断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封控管理、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点准备等作出具体安排。2月24日当天,韦韬在市“两会”上又主持召开了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安排部署,决定成立工作专班,亲自担任总指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伟担任副总指挥,市委常委、副市长分别担任综合协调、流调溯源、隔离酒店、封控管理、核酸检测、人员转运、医疗救治、物资储备等工作专班的负责人,明确职能、压紧责任,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风险。2月25日下午6时,市“两会”刚刚闭幕,韦韬、张新伟直奔重点封控场所逐一检查,核实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一张科学详尽的“作战图”迅速制定出台。
随后几天,根据疫情变化,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市疫情防控办适时调整防控措施,及时向学生家长公布专用咨询电话,安排专人接听,做好解释、安抚工作;保障红、黄码及绿码有星号人员就医需求,为封(管)控区域内人员开辟畅通的就医渠道;坚持精准管控,动态调整“封、管、防”三区范围,在严防疫情传播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更为贴心的是,考虑到健康码异常人群无法入住酒店的问题,我市还开放定点酒店作为健康驿站……
一条条战“疫”措施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每一步,都想在前面,更走在前面。
星夜转运 勇敢者的奔跑
这一次,昼夜守护依然。
“把孩子们平安送到父母手上,我们的任务算告一段落。”3月11日上午,南寨派出所所长彭磊协同街道工作人员与市六十六中办理交接手续。从2月23日,学校封控初始,他们协助1144名在校师生安全转运至指定隔离酒店,随后又24小时不间断坚守封控区域,协同卫健部门完成校园消杀……至此,对市六十六中周边15天的封控任务圆满完成。
2月24日0时,两所学校师生隔离转运正式启动。太原公交集团公司接到转运任务后,迅速组成转运工作专班,抽调精干力量,赶往转运学校集结。在转运开始前,公安部门已经周密部署,确定转运路线,联系隔离酒店,跟车转运,确保师生及接触人员安全。
深夜,透过车窗,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带着几许担忧,让人心疼。“同学们不要慌张,服从指挥排好队,一会儿到了酒店,大家就可以休息了……”这一夜,48辆转运车用了14个小时,将市六十六中师生安全送至隔离酒店。
“疫情中最勇敢的奔跑,不是朝着家的方向,不是走向安全的后方,而是去往最危险的战场。”2月25日晚9时许,阳曲县公安局巡警大队院里警灯闪烁。简单动员后,阳曲县公安局副局长王绍国下达登车命令。301名民警互相检查防护装备后,迅速前往封控区阳曲一中,转运全体师生。
厚重的防护服,粗重的呼吸声,寒夜里呼出的哈气在护目镜上瞬间凝结,化作一道道水珠。经过整整一夜的忙碌,当阳曲县公安局巡警大队将师生们安全转运至指定隔离酒店时,已天光大亮。
转运任务结束,2月25日清晨,尖草坪分局300名民警又在迎新街区域集结。南寨、迎新街派出所负责内围人员管理和车辆管控,分局机关各科室警力全部下沉一线,守牢外围防线。2月26日,初春的尖草坪区格外冷清。民警郑荣昶发现有位老人在社区门口徘徊,原来老人受伤了,想买点消炎药。郑荣昶穿好防护服,将买好的药送到老人手中,“大爷,我既是警察,也是您的孩子。”
隔离不隔爱,封控不封情,公安民警以细致入微的管理与服务,守护着辖区群众的安全与健康。
白衣执甲 为了孩子的笑容
这一次,医务人员依旧艰辛。
为彻底排查潜在人群感染者,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尖草坪区要在2月26日、27日完成两次全员核酸检测,这需要大量医护人员支援。
2月26日凌晨,夜色还未消散,我市31所医院的1461名医护人员已集结完毕,携带物资奔赴尖草坪区指定社区开展核酸采样。他们中有人刚下夜班,来不及休息;有人深夜接到通知,立刻赶到医院。他们穿上防护服就是战士,不吃不喝站立在寒风中几个小时,更有甚者十几个小时,都在进行核酸采样。
与病毒赛跑,不分男女,不分白昼黑夜。一个又一个白衣英雄,再次为太原人民筑起了安全防线。

基层力量 你永远可以相信
这一次,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和志愿者仍是基层防疫主力。
一个电话、一个指令,他们就走出家门,逆行向前。组织采样、送菜上门、买药送医……这些琐碎又重要的工作,保障了居民生活,稳定了人心。
这段时间,兴安社区网格员李瑞瑞和她的“小电驴”成为居民眼里一道最美的“风景线”。早上不到8时,李瑞瑞披起“战甲”,化身“大白”,骑上“小电驴”赶到卡口,接上医护人员,再返回小区,为兴安苑东区居家隔离的13户33名居民上门采样。此次疫情以来,市六十六中周边被划为管控区,尤其是与学校一墙之隔的兴安苑东区,是兴安社区最大的小区,人口多,独居老人多,疫情相关人员多,疫情防控风险大、任务重。
此前,已经5次上门采样,李瑞瑞和采样人员已摸索出了经验,为节省时间,两个“大白”挤在电动车上赶路。“大娘,您今天感觉怎么样,血压平稳吗?”采样期间,李瑞瑞得知大娘的降压药快吃完了,她记下药名,临走时顺手拎走门口的垃圾袋,马不停蹄赶往下一户。直至上午11时,13户入户采样全部完成。
脱下“天使白”,再穿上“志愿红”,李瑞瑞又化身为“救火队员”。居民李先生因病需要到医院,可健康码是黄码,不能出门。李瑞瑞赶紧联系包联医师,帮他申请就医。每天与隔离人员见面,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生活需求,为居民代购、代办是每天的必修课。李瑞瑞说:“多跑几趟没关系,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关心他们,送去温暖和希望。”
网格员的付出,居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新城小区的网格员总能收到居民送来的爱心奶茶和午餐;看到凤凰小区网格员站得太久,脚肿到无法穿鞋,有人悄悄送来好几双大码新鞋……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许许多多“抗疫者”用真情大爱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此次,全市统筹调度660个基层党组织、1.7万余名党员干部,与各条战线深度融合、协调联动,扎实做好隔离群众、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生活保障。
科技赋能 筑起“智慧防线”
“先生,不好意思,您的健康码是黄码,不能进入机场。”2月26日,正准备登机的市民王先生被工作人员拦下,着急出差的他顿时急了。经过核实,王先生曾在山西白求恩医院做过核酸检测,与忻州市的确诊病例存在时空交集,需要居家隔离,健康监测。疫情期间,像王先生这样健康码突然变黄的情况不在少数,一时间,“保住绿码”成了大家最重要的事。
“事前预警”“事后追踪”……为降低疫情影响,充分发挥大数据应用的关键作用,太原市成立了由卫生健康、工信、便民服务热线等部门组成的赋码工作专班,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健康码赋码管理,截至2月26日下午5时,我市确定的首个防范区尖草坪区已有近49万人健康码被赋黄码。一旦被赋黄码,不仅自己要健康监测,不能进入公共场所,共同居住的家人、孩子也受影响。此后,10086人工客服、12345热线等都接到大量市民反馈。
其实,如此大范围赋码,看似带来不便的背后,是我市对群众生命安全的责任和担当。
健康码管理并非“一刀切”。在靠前一档,最大程度把疫情管控到可控范围后,我市进一步完善健康码动态管理,制定《太原市健康码管控实施细则(试行)》,全流程优化数据收集、精准赋码、即时解码、申诉处置等各个环节。在全市范围严格执行红、黄码限制出行制度,全覆盖式查验“两码”,有效发挥预警作用。3月2日,太原市疫情防控办还组织专家编写了12类健康码知识问答,为群众答疑解惑。同时,经核实对于确实未在相关管控区域停留,或与相关病例无时空交集的居民,及时调整为绿码。
健康码动态调整,让10086人工客服平台来电量激增。为了能尽快回复每个咨询,10086人工客服启动应急预案,800余名客服全员上岗,后勤、行政工作人员也补充进来。从2月24日至3月10日,太原移动分批次提供了28人的感染和密切接触者大数据名单,及上万人的时空伴随者名单,为疫情风险管控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这一次,防控细节依然处处暖心。
“你好,这里是12345热线”“你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接线员的声音此起彼伏。2月24日起,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热得“发烫”,每天近2万通咨询电话,涨幅达72%,热线平台调集全体工作人员支援话务一线。
成珺是大数据部智能化应用组组长,她的主要工作是同步更新热线平台的“知识库”,方便接线员及时查阅回复市民的疑问。我市实施赋码管理后,涉及黄码的咨询“打爆”了热线。他们立刻成立“疫情信息核查专班”,持续更新最新政策。
刘婷是转办回访部主管,住在尖草坪区新兰路,健康码也“黄”了,只得居家隔离。得知热线被“打爆”,她也没闲着,开动脑筋,写方案、发布防疫小视频,为忙碌在一线的同事分担压力。他们制作发布的《健康码五问》等小视频,第一时间解答群众疑问。
2月24日至3月10日,12345热线累计接听市民来电26万通,涉及疫情防控的就有18万通。“太原12345”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累计浏览量达32万,公众号“微查询”版块提供自助查询服务7万人次。
“黄码不用怕,在太原有住处。”长沙的李先生来太原出差,想不到赶上了疫情,健康码出现异常。原本他很担心没办法住酒店,可没想到太原市专门为健康码异常人群指定酒店作为健康驿站。李先生入住希尔顿欢朋酒店健康驿站后,一日三餐不重样,并且送餐上门,每天两次专人收集体温数据。据初步统计,健康驿站已有243人入住。“酒店很舒服,让人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温暖。”
更令人欣慰的是,为有效应对疫情,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媒体持续通过报纸、视频、图解以及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广泛宣传我市防疫的最新举措和实时进展,回应群众关切。
没有社会面扩散,没有中高风险地区,没有层层加码,在这一场与病毒较量的接力赛中,太原跑赢了!
太原高度,给人信心。太原速度,令人振奋。太原精度,让人放心。太原力度,使人安心。太原温度,让人暖心。
短评  
从严从紧再出发
当所有人同时信任一座城,必是因为这座城一直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
面对“卷土重来”的疫情,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群众守住了来之不易的安宁。
这份安宁,也来自全体市民的信任、支持与配合,更是太原抗疫的最大底气与力量源泉。
当前,国内疫情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等特点,我市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的压力仍然较大,此刻依然有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以及网格员等默默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前行。疫情防控工作没有“局外人”,疫情防控责任没有“隔离区”,每个人都是城市防疫的第一道防线,每个人都是筑牢疫情防控网的重要一环。
春天来了,春天昭示希望,春天预示未来。让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更加凝心聚力,接续奋进,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以更加精准细致的工作,以更加严格有效的举措,把基层基础做扎实,把应急准备做充分,时刻绷紧一根弦,从严从紧再出发,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太原阵地”。
来源:太原日报

中国第一代DNA鉴定师:入行20多年,见证数万男人被戴“绿帽子”

看着眼前的“一纸报告”,抱着双胞胎的男子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报告显示:他怀里的两个婴儿,一个是亲生,一个不是亲生。

男子质问妻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妻子什么话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儿的流泪。

作为一名DNA鉴定师,邓亚军说,这样奇葩的情况,她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

“丈夫和妻子个子都不高,孩子却长到了1米8多,邻居开了几次玩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丈夫就带着孩子来鉴定。”

“还有一位丈夫,过年和朋友喝酒,喝醉的朋友说了一句‘你儿子是我的’。丈夫恼羞成怒揍了朋友一顿,就拉着孩子来做亲子鉴定。”

自从2000年从业以来,邓亚军见证了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

在这里,无论隐藏多深的谎言,都能通过一纸报告大白天下。来这里的大多数夫妻,出了这道门就反目成仇。

“你又毁了多少家庭的幸福?”邓亚军的朋友经常拿这句话跟她开玩笑,甚至还有人称她为“婚姻毁灭者”……

面对这样一份“考验人性,见证人性”的工作,邓亚军为何坚持了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她遇到了多少奇葩事儿?

科学不会说谎,说谎的是人

2000年,邓亚军从一名法医转业成了一名专业的DNA鉴定师。

她接到的第一个“客户”,就让她陷入了两难。

这天,一对男女领着一个孩子来做DNA鉴定,邓亚军以为他们是一家三口。

鉴定结果也显示:他们确实是一家三口。

可女人看到鉴定结果后,却忍不住哭了起来。

一问才知道,原来跟着的男人并不是自己的丈夫,而是初恋。

因为老公最近听说了一些流言蜚语,一直吵着要来做亲子鉴定。女人心里也打鼓,所以跟初恋对象约了一个时间,先来看看结果。

女人哭着说,她和老公感情和睦,结婚以来并没有闹过什么大的矛盾。当年她抱着侥幸心理生下这个孩子,至今她都无法相信,孩子不是老公的这个事实。

看着哭得梨花带雨的女人,邓亚军有些犯难。同样身为女人,她能体会女人的感受,可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见。

令她没想到的是,女人接下来提出的要求,更让她为难。

女人请求邓亚军,如果她老公下周来做亲子鉴定,让邓亚军给他一份假的鉴定结果。

邓亚军百般思索,并没有答应她。

“如果你不这么做,我这个家就散了,就当你做做好事,发发善心不行吗?”女人哭诉着说道。

面对这样的质问,邓亚军不知该如何回答。她知道,这张薄薄的鉴定证书,对一个家庭是悲是喜,是分是合,有着决定性作用。

一个完整的家庭因这张结果被撕得粉碎,这是她不愿看到的,但她却觉得无能为力。

因为拒绝了多次这样的请求,邓亚军被称为“婚姻毁灭者”,她陷入了自我怀疑。

很多时候她在想,自己是不是应该答应这些人?如果她答应了,这些家庭就不会被破坏,孩子更不会承受原生家庭的支离破碎。

当邓亚军的内心纠结万分时,她遇到一件更离谱的事情,让她看清了事实。

一天,一名孕妇在三名男子的陪同下来到亲子鉴定研究所,看着三名男子说说笑笑的样子,邓亚军以为他们是朋友。

到了要抽血化验的时候,这名孕妇却说,三名男子都要抽血化验。也就是说,孕妇不确定腹中孩子是谁的,所以让三名男子同时做鉴定。

这本来就已经非常令人匪夷所思了,三名男子竟还像没事儿人一样,互相交换了名片。

而更让邓亚军傻眼的是,鉴定结果显示:三名男子与孩子都不存在血缘关系。四个人看着鉴定结果非常开心,孕妇也高兴地说:“现在我知道孩子是谁的了。”

邓亚军和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他们活了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亲子鉴定还可以用排除法。

没过几天,孕妇又来了。这次,她带来了一名男子的毛发。

结果显示,孩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事情的真相就在那里,而我不过是揭开了真相的‘面纱’而已。保证鉴定结果的真实性,才是我唯一应该做且必须做的,他们家庭的和睦还是破碎,都不应该由我负责。”

经历多了,邓亚军发现自己的心肠“变硬”了,如今再面对这样的事情,她没了自责、担心、无奈等种种情绪。

可人性终究是复杂的,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委托人,邓亚军的三观都在不停地被刷新,用她自己的话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遇不到的。”

人性啊人性,既纯粹又复杂

2004年的一天,邓亚军刚上班,研究所就来了一位打扮得体、年轻漂亮的女人。

她用温柔谦和的语气对邓亚军说:“邓博士,不好意思!上次我拿着孩子的头发来做鉴定,给您添麻烦了。这次我直接把我老公和孩子带过来了,麻烦您再帮我们做一次鉴定。”

听到这话,邓亚军有些云里雾里。但当她看到女人身后的男人时,邓亚军瞬间明白了,刚才那话根本不是说给她听的,而是说给男人听的。

男人与女人的年龄十分悬殊,不知情地说女人是男人的女儿都有可能。

见怪不怪的邓亚军按照流程给一家三口做检测,整个过程女人都十分体贴,说话也柔声细语。

没想到,没过两天,邓亚军却收到了女人寄来的一封信。

信写得十分规范,字里行间透露着女人的高学识和高水准。

女人在信中叙述,她和丈夫是师生恋。两人的结合被世人所不容,如今一家三口窝在一套几十平方的小屋子里,生活十分困难。

女人强调,这份结果对她十分重要,所以“请求”邓亚军,一定要开出“确定是亲生父子”的报告。

信的末尾,女人用云淡风轻的语气表示,如果得不到她想要的结果,她会起诉,一直告到邓亚军破产为止。

用极其礼貌的语言说着暗藏“威胁”的话,女人确实厉害。

然而,面对威胁,邓亚军并没有感到害怕,更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曾经有人说她破坏婚姻,说她是“婚姻毁灭者”,她都没有动摇。如今面对威胁,她更不可能放弃对“真相”的坚持。

或许是冥冥中自有注定,邓亚军在一次外出中,碰见了那位垂垂暮年的丈夫。他并不像女人信中所说的那样穷困潦倒,相反,他开着宝马X5,送儿子进了贵族学校。据邓亚军了解,那所学校每学期仅仅是学费都要二三十万。

显然,女人为了博取同情,编造了一系列的谎言,以此达到邓亚军为她做假亲子鉴定的目的。

所以当邓亚军将“非亲生关系”的鉴定报告交给女人时,之前温柔贤惠的女人立马变了一副面孔,她狠毒对邓亚军说:“你们研究所弄虚作假,我一定要告你们,等着吃官司吧!”说完扬长而去。

事后,邓亚军才知道,原来女人和男人根本不是合法夫妻。如果没有拿到“确认父子关系”的鉴定报告,那男人名下的巨额财产就跟女人没有任何关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存在》 ​文/山谷百合 这个时代 ​前半生 后半生 请明白年轻是很久以前的事 ​无论何时 勇敢奔跑在路上 这辈子 总要成为想成为的谁 现在 不会绝望什么
  • 情话躲在风里,喜欢的人藏在梦里,你在我心里我轻尝这一口香浓的诱惑,我喜欢的样子你都有有风拂过窗沿,有花开满庭前,有你入我心间嘴甜是因为心甜,心甜是因为里面有你为
  • 迪巴拉又伤了,可能缺席世界杯(当然这对阿根廷影响没那么大,他从未在阿根廷真正站稳脚跟,哪怕是重要替补)更想说的是,迪巴拉最大的问题就是性价比不高。但是对于法律事
  • 通常,谭乔会对载人摩托,超重的拉货三轮更加关注,他觉得,这些生活艰苦的更需要关注,“这一个人如果在路上倒下了,一个家庭可就垮了”。都会好的,但好成什么样,没有去
  • 要点五:海南不会成为房地产“加工厂”到2030年不再销售燃油汽车  中共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强调,海南严格控制房地产,不能外面想要多少就建多少,海南土地有限,不做
  • #手机摄影[超话]# 跟着季节删繁就简,安然生活,怀着一颗平静的心,寻找一份秋日淡淡的清凉,凝眸秋色,才发现人生就是一场繁华与凋零的过程,努力珍惜身边星星点
  • 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致力于治理以及一代一代塞罕坝人的坚守,⭐“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中国人用青、赤、黄、白、黑这五色,来认识宇宙,规范社会,从而厘定出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
  • 酒质甜味好,但冲、生涩、酸味重,它是每年大生产周期中的第二轮酒,也是需要入库贮存的第一次原酒。糙沙酒蒸馏结束,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经摊凉,加尾酒和大曲粉,拌
  • 我要去大西北,那里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油菜花(门源油菜花)世界上最幽蓝的高原胡泊(青海湖)最美倒影盐湖(茶卡盐湖)想癫狂在无人区的高速公路,我们
  • ”那个时候总感觉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避嫌加之异地让那次的舞台留有遗憾,好在不好的终将过去,好在你们还是你们,这次的十洲弥补了没有妮的缺憾。十洲这首歌本身也蛮有意
  • 但真正能让我们满意的却都是免费的,如爱、欢笑和追随激情的脚步。但真正能让我们满意的却都是免费的,如爱、欢笑和追随激情的脚步。
  • 新链接上架前三天补多少前三天的补单其实很简单,补单的数量你可以1、2、3 这样也可以1、2、4反正就是慢慢的增加,不需要太多,因为你刚刚上新了宝贝,没有任何的淘
  • 我说了一句,蛋蛋和我一起当坏人吧,她就对着那坨火发功了 哈哈哈她真的太可爱了 不过我好像还是有让她的话掉在地上的时候……我要改进真的要改!!
  • 快来发现藏在东莞的夜间”小精灵”】轻罗小扇扑流萤,初夏时节,在东莞大岭山森林公园里,一群夜晚的 “小精灵”不期而至,它们或在树下,或在水边湿地的草丛间飞舞嬉戏。
  • 【张金海代表:#建议设立中国环卫工人节#】#全国两会#在3月8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职工
  • #狼殿下开分#[心]#狼殿下肖战# 如果你想看狗血言情剧如果你想看大气恢宏的实景布局如果你想听质量超高的ost如果你想体验一把vip免费看全集找回vip的尊严那
  • 一是集成电路制造业规模有待提升,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二是工业软件、生产设备和关键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三是重大功能型平台布局有待强化,产业共性问题需要加快解决;
  • 绝经年龄在不同种族是有些差异的,如马来西亚女性一般为45岁,泰国女性49.5岁,菲律宾女性47~48岁,中国女性一般为50岁,白种人多为54~55岁。绝经年龄在
  • ”人这一生,就是在自我探求中逐步觉醒的过程,认识自己的局限,修炼自己的本领,放下自己的执念,往后余生,在生活的修道场中,由内出发,向上成长,活出一世通透~控糖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