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太在意外面的世界,必然忽略内心的丰盈;你太纠结如歌的记忆,必然感觉流年的平凡。
世间非常之景观,常在险远处;心里宏伟之境界,常于孤寂中。
当你读懂了伤痛,你才会趋于成熟;当你适应了孤独,你才能积攒力量。没努力,别怨世事不济;尽力了,时运方可逆转。
读史三千皆功名,
悟道百载归田园。 ​​​ https://t.cn/A6SyKrWh

第003集 四圣谛总说(下) +四圣谛—苦圣谛(一)正文老师
我们这一集要继续来跟各位分享上一集还没有结束的四圣谛的总说,我们要继续来说明何谓四圣谛。

  我们上一集有讲到,所谓四圣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还有道谛;谛的意思,就是真义、实义、如义、不颠倒义、绝虚妄义;所谓的四圣谛,是圣者所见的真理的义理。四圣谛它的重要性,四圣谛有什么重要呢?四圣谛它是让我们修学解脱道,能够趣向于解脱、趣向于涅槃最主要的一个方法;所以《阿含经》里面才会说,世间一切善法,皆为四圣谛所摄。

  因为从二乘菩提来说,一切法都是摄入了四圣谛当中,一切法都不离开色受想行识五蕴,乃至于十二处、十八界诸法;如果离开了蕴处界诸法,就没有一切法可说。由蕴处界的具足而辗转出生了一切法,而二乘四圣谛中的苦圣谛,说的正是蕴处界的内容,不曾外于蕴处界等世俗法;所以,二乘四圣谛中的苦圣谛,正是由蕴处界的内容来开展出来的,所以从来没有外于蕴处界等这样子的一个世俗法。那也都是在说蕴处界是缘起法,五阴的自性都是生灭无常的,十二处跟十八界终归坏灭,其性本空,并没有一个常住的本性,所以无常住不坏的真实性。身心以外的一切法,则是缘于蕴处界而辗转生起的,而蕴处界正是使众苦具体实现的藉缘,这些都纳入了苦圣谛当中;所以,缘蕴处界而生的一切法,当然也得要摄入苦圣谛当中了。苦圣谛之上更有苦集谛,还有苦集灭谛,也就是说,苦圣谛上面有苦集谛,苦集谛之上更有苦灭谛与苦灭道谛;所以,二乘法当中说一切法都是摄入了苦圣谛当中,都是依苦圣谛而发展出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谛。而世间最善之法,其实都不出苦圣谛、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谛,所以说:“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中阿含经》卷七)

  二乘菩提还有大乘菩提当中的四圣谛有什么差异呢?我们在讲四圣谛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只是偏向于二乘菩提在谈四圣谛,但是大乘当中有没有说四圣谛呢?大乘法当中一样是说四圣谛,所以四圣谛并不是只有二乘菩提中才有的,其实四圣谛是贯通三乘菩提的。大乘法是依什么东西来讲四圣谛呢?大乘法是依实相法界,也就是依实相法的如来藏心为体,以如来藏心体为中心,依实相般若而说蕴处界缘起性空的四圣谛;并且进一步修学如来藏所含藏一切种子的智慧,而成就一切种智,而成就佛道。但是,二乘则只是依著蕴处界的缘起性空来说四圣谛,纯依世俗法的蕴处界来观察蕴处界的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所以,二乘与大乘的四圣谛其实最主要的差别是:二乘的四圣谛是依于蕴处界的缘起性空,也就是依于世俗谛、依于俗谛来说明蕴处界诸法是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空的这样子的一个五蕴空相的道理;但是,大乘是依著法界实相,依著如来藏心,依著出生万法的本源的这一个心体来谈四圣谛,而且依著实相般若来说蕴处界缘起性空的四圣谛,透过依著如来藏心体为中心,依著如来藏心体为中心,去观蕴处界的缘起性空的四圣谛,透过这样子的一个过程,来修学佛菩提道所要完成的一切种智,完成的地地菩萨的道种智。这是大乘四圣谛与二乘四圣谛最主要的差异。

  四圣谛在二乘法当中,在大乘法当中,都是这么重要,所以四圣谛在佛法的修行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法。我们现在就正式的进入说明四圣谛的一一谛的内涵。

  我们先来说明何谓苦圣谛。什么是苦圣谛呢?苦是三界中生灭的无常的有漏有为法。那为什么会称为圣谛呢?苦,每一个人都知道苦,有的人因为求不得苦,有的人因为生活困苦而感觉到苦,这个都同样都是苦,但是这个苦是不是圣谛呢?为什么佛弟子所认识到的这样子的苦才叫作圣谛?为什么一般的众生所知道的苦不是圣谛呢?这个苦对于众生来说的话,有对于苦不知不觉者,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是在苦里面,有的人在苦中作乐,根本他不知道他就是在苦里面;凡夫外道也有凡夫外道所知道的苦,凡夫外道所知道的苦,大部分都是不离于我所的苦,也就是离不开对于财色名食睡求不得的苦,大部分都是离不开这些苦。圣者有圣者所知的苦,圣者所知的苦,这个才是叫作圣谛。所以,如果不如实的了知苦的内涵,不能够如实的了知苦的生起的原因,不能够如实的了知如何的去灭这个苦,不如实的了知如何去修学灭苦的这样子的一个修行的道理,这样子就不是圣者所知;这样子所知的苦,是有苦而没有谛,有苦没有圣谛。所以,不是说知道苦就是圣谛,一般人所知道的苦,其实是知苦而没有圣谛。

  《瑜伽师地论》里面这么说:“唯诸圣者于是诸谛,同谓为谛,如实了知,如实观见。一切愚夫,不如实知,不如实见。是故诸谛唯名圣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弥勒菩萨在这边就讲得非常清楚了,说只有圣者在诸谛当中,只有诸圣者——诸修行的圣者,在四圣谛苦集灭道诸谛当中,如实的观见,如实的了知,这样子才能够同样成为是谛。是诸圣者在苦集灭道的修行过程里面,如实的了知苦,如实的了知了苦的内涵,如实的了知了苦生起的原因,如实的了知了这个苦生起的原因如何的去灭除,如实的了知如何的去修行;这样子的如实了知、如实的观见,这样子才能够成为谛。弥勒菩萨又说:“一切愚夫不如实知,不如实见,是故诸谛唯名圣谛。”所以,一切愚夫他是不如实知、不如实见的。诸谛之所以要名为圣谛,必须要如前面所说,是如圣者,是如实了知、如实观见的;所以,知道苦不一定是有圣谛。所以苦,有对于苦不知不觉者,有对于凡夫外道所知的这样子的苦;但是,四圣谛当中所说的圣谛是圣者所知的苦,是圣者所知的苦才叫作苦圣谛;如果不是圣者所知的苦,这个就不名为圣谛。

  所以,什么叫作苦圣谛呢?苦圣谛它就是四圣谛当中的第一圣谛。因为苦集灭道四圣谛,是必须要对于苦圣谛的如实了知,才有办法往前去探究这个苦所集起的一个原因,乃至于想到说如何的去灭苦,乃至于去探究如何的去修行;所以,苦圣谛是四圣谛的第一个圣谛。对于苦圣谛如实知、如实见三界六道的苦报,也就是说,必须要如实知、如实见三界六道的苦报的内涵;如果不是如实知、如实见三界六道的苦报的内涵,就不能够成为圣谛。那三界六道的苦报,就是有情世间和器世间,就是去了知我们这个三界六道的苦报,都是因为由于有情的这个世间还有器世间,都是由业烦恼的势力所生,因为业烦恼的势力所起;那这个世间就是受苦的地方,这个世间完全都是苦性,所以就叫作苦,就叫作苦谛。

  那苦圣谛的内涵有哪一些呢?这些因为三界六道,因为有情世间、器世间,由业烦恼所感生的六道的苦报,最主要有哪些内涵呢?这些苦圣谛的内涵,最主要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有这七种苦;生苦、老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这七种苦,这七种苦合起来而说,它的根源其实是因为五蕴而来的,是因为众生执著于五蕴,这个根源是因为五蕴炽盛来的,是因为五阴炽盛。所以,前面的七种苦,再加上因为执著于五阴的这个五阴炽盛苦,加起来就是所谓的“八苦”。这个就是众生轮回于六道当中所受的八种苦果。

  这八种苦果,我们从生苦开始来探讨,那什么叫作生苦呢?什么叫作生苦?什么是为生的这个苦所逼迫的?所以生苦,第一个,就是因为生为众苦所逼,也就是说,生这个法它是众苦所逼的;第二个,生这个法是余苦所依。出生的这个法,它是众苦所逼,它也是余苦所依。

  那何谓出生的这个法它是众苦所逼呢?因为我们在母胎当中,经过十个月的时间,在内热煎煮的状况之下身形渐成,而住在生脏的下面,熟脏的上面,受到生脏跟熟脏的夹压;这样子犹如夹压地狱,压入地狱一样,俱受种种不净物的逼迫,所以就犹如夹山地狱一样;所以在母胎当中,处于母胎当中,因为内热煎煮的关系,所以犹如处于狱中。这种状况,母亲只要喝一杯热食的话,灌注其身,就令胎儿就像入到热滚滚的汤锅里面去;那母亲只要喝一杯冷水的话,喝一杯冰冷的水,那胎儿的身体就犹如寒冰切体;当母亲饱食之时,迫逼身体痛不可言;母亲饥饿的时候,因为腹中了了空空,所以胎儿又像倒悬一样,像倒挂一样受苦无量;乃至于到满月的时候,要出生之时,因为业风催促,头下向产门,因为头往下向产门,如两石夹山,犹如夹山地狱;在出胎以后,因为冷风触身,苦痛甚于刀针刺灸,难以言喻。胎儿刚出生的时候,因为皮肤非常细嫩,只要有微细的这样子的冷风的接触身体,或是说有粗重的东西接触到身体的时候,就犹如刀针,刀刺、针灸刺痛著他的身体,是难以言喻的。

  第二个,生是余苦所依。生为什么是余苦所依呢?因为有了这个身体的出生以后,所有的其他的老苦、病苦、死苦都接踵而至;也就是说,老病死苦是因为我们有这个身体出生以后,所以才会紧接著有老苦、病苦还有死苦。所以,生苦不仅仅是说生的自体是苦。也就是说,生苦它的道理,不单单是说你出生的这个自体是苦;而且它也说,因为由生而引起的种种身心上的苦受,这个都叫作苦,这个都是属于生苦所摄。也就是说,除了你自体出生的这样子的苦以外,加上因为你出生了以后,所引生的这样子的老苦、病苦、死苦;因为这样子诸苦接踵而至,因为这样子的诸苦接踵而至,所以说它是余苦所依。所以,生苦是包括自己的苦,也包括引生其他的苦。

  我们再来说明一下:什么叫作老苦呢?老苦也是有两个道理:一个是增长的意思,一个是坏灭的意思。

  老苦的增长的意思是什么样的道理呢?也就是说,当我们众生由少至壮,也就是说当我们出生以后,从有生命开始,从少至壮,由壮至衰,气力渐渐地羸弱,举止动静不得安宁;举止动静不得安宁,所以让你这个老逐渐地慢慢地增长;因为你增长,而造成的这样子的一个老的这样子的一个苦,这个就是因为增长所得来这个老苦。

  第二个是坏灭。老苦的坏灭的义理是在什么地方呢?是因为我们由盛去衰来,精神耗减,所以生命的日渐短促,逐渐地到达毁坏的一个阶段。所以我们人从出生以后,经历了婴孩位,经历了幼童位,经历了少年位,乃至于中年位、老年位,乃至于到耄耋位,到耄熟位,这个色身由原来的强盛的这样子的一个阶段,一直到衰弱的阶段,慢慢地头发白了,牙齿也掉落了,由原来盛壮的色身,慢慢逐日地衰弱下来;身形也慢慢地变得弯曲了,双腿也变得慢慢地不听使唤了,身体也觉得粗重,而唿吸的气息也慢慢地急缓,慢慢地上扬,走路的时候,身体也慢慢地没有办法非常平稳,只能够靠著拄著拐杖来走路;逐渐地肌肉慢慢地萎缩,皮肤也慢慢地松垮了,不但皱了,而且全身老人斑也多得像麻子一样;这个时候五根渐渐地在毁坏,而且慢慢地趋于成熟烂坏,我们的颜面色泽也慢慢地变得丑恶,这就是老。

  也就是说,我们经过了这样子的一个增长,经过了这样子的一个坏灭的过程,让这个色身逐渐地趋向于熟烂,趋向于成熟、烂坏,这个就是老的一个过程。那在这个时候,我们全部的色身,都承受了老的痛苦,也觉知到这个老的这样子的痛苦,因为觉知心也跟著领受了老的痛苦,老的痛苦是色身跟心理同时在感受,而且是全面性的领受;乃至色身跟心理都共同生起了强烈的热恼,这个热恼、忧戚、忧悲恼苦,全面的领受著老的痛苦,这个就是老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也就是说,老是因为我们烂坏以后,成熟烂坏,由我们的色身跟我们的心理,同时地在感受,同时地全面地领受了这样子的一个强烈的热恼;因为色身跟心理的坏灭,所以引起了忧悲恼苦,这个就是老的痛苦。

  今天我们先跟各位分享到这个地方,下一集我们继续再跟各位讲苦圣谛。

“以戒为师”,修道者应从戒律中学什么?

一.释教中有一句话叫“以戒为师,渐趋菩提”,是讲僧团在修行中要严格遵守戒律,只有持戒,才能够生出定慧。其实,任何一个宗教教团都是强调戒律的,道教自然也包含在其中。王常月祖师制初真戒律,言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女真九戒等。因此,“以戒为师”这句话对道教修行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但与此同时,道教又以“道法自然”为基本的修道理念,强调万法皆因每个修行者不同的境况而随缘应物。针对于此,很多人会产生不解,认为对戒律的修持和对自然的追求二者是相悖的,不可以混为一谈。要解决这一疑惑,就要先明白道教修行的根本是什么。

人生百世,总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尘俗烦扰,并因此而生起七情六欲,甚至终生都会困顿在欲孽之中,无法看清一切缘聚缘散背后的阴阳使然。沉滞于欲河,便会觉得人生是一片苦海。修道人最终要明悟的,是人生无常背后的真常,即“道”也。太上道祖用五千言讲述了“道德”二字的含义,归根于底还是在劝诫人们以道为本、以德为用。在这里,“道”是天地万物的本真之态,“德”是彼此之间发生联系的具体而又不同的方式方法。回归到人间社会中来谈,人们的生老病死、你来我往都是具有社会属性的道之本、德之用。那么,修道最基本的一层含义就是要参透人世间的这层五光十色的表象,不会因为万缘而牵引了真常之心。所言之“修”,终将归于“清静”二字。

二.玄门经典《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提到:“常应常静,常清静矣。”是说人们在面对世间所必需经历的纷纷扰扰时,若是始终能够保持一颗事来则应、事去则了的常心,便是得了真清静。唯有心念清静,才能够不被外缘左右。怎奈人身虽然秉道而生,却是一种形而下的存在,人们总是过多地关注身体与物质上的需求,于是就会产生永远都无法满足的欲望沟壑,于是便背道而驰了。修道最实际的意义,在于以“修”的方式去磨除掉后天的某些品性,使众生从对形而下的关注回转到对形而上的参悟。在此概念下,“戒”便是“修”的一种常见表达形式。

修道人持戒,一则是求身心清静,以通明之体上格高真,这是出于信仰的基本需求。再进一步讲,戒律中的诸多要求本是一种修行的目标,持戒精严者可以参照戒条及时修正修行中的方向偏差,使道人正身、正心并不断精进。

如女真九戒中分别提到孝敬柔和,慎言不妒;贞洁持身,离诸秽行;惜诸物命,慈愍不杀;礼诵勤慎,断绝荤酒;衣具质素,不事华饰;调适性情,不生烦恼;不得数赴斋会;不得虐使奴仆;不得窃取人物。此九戒句句不离女性修真者的修行日常,其既可以作为一种限制性的规矩去遵守,但更重要意义在于使持戒者收住意马心猿,既一心清静又慈心于物,既不着尘缘又立德立行。修行能至此境界,便可谓之尘中离尘者也。

又如在参加道教法会时,通常会要求所有人提前一天斋戒沐浴,并且诚心礼拜、心香供养。这其中既包含因戒律而保持的生理洁净,又包含修行之人心中的一尘不染。《老子想尔注》中提到“想尔九戒”,并分上中下三品。上品戒文是: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中品戒文是: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下品戒文是:行无欲。纵然后世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诸多戒持内容,但总体仍不离“清静”二字。这也是修道人持戒的根本。修道尤为强调一个“一”字,即内外合一,身清静、心清静,才可实现“不染红尘桃李花”的无待逍遥。

三.在许多在家人看来,修道者的生活是清苦的,深山中的生活是寂寞的,因此他们惯常以悲悯、可怜的心态去看待出家人所持的戒律,认为此等事情是对情志和生理欲求的束缚。这只是看到了戒律所展现出来的表面。修行人持戒,虽然难免要历经生理上的一些磨练,但持戒并不是为了吃苦,而是能够让自己从欲海沉浮中脱离,从而去追求最终的彻悟。因此,对一名真正的道教修行者来说,持戒之后所获得的,是在面对一切变化时仍可保持的安然与快乐。

持戒,戒的本是自己的身心清静。当心中明静之时,回看持戒的过程,会发现对欲求的弱化并不是苦。当身心的需求渐趋于无,却反而更容易获得修行中的大欢喜。

道祖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五色、五音之流虽然是指物质的诱惑,但归指仍然在于人心。面对外欲时,心中寂然不动,才是守住了本真。古人曾曰“顺则成人逆成仙”,如果顺应身体欲求,这是成人道的方式;相反,如果以“逆”的方法去戒持自身,这便是成仙道的法则。所谓“戒”,乃是祖师因自身修道有成而流传下来的规诫之语,其中承托的是前人对我等后学者的殷殷期待。以戒为师,借而行之,即是吾辈的福报,也是对前人恩德的回馈。

但仍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纵然曰“学道不持戒,无缘登真箓”,但是否修持戒律并不是界定修行境界的唯一标准。戒律只是某个修行阶段的辅助,借此可以明本性、悟真常。假若一味以此为修行的根本,把修道误解成为修戒,这恐怕要谬之千里了。修行需要借假修真,假借的是世间万象变幻,真定的是心中一念恒常。真真假假、非非是是,三丰祖师说“只在其中颠倒颠”。世间一切的缘法都可以成为修行的借力,当你看得到万物齐一时,对修行的理解或许会更上一层境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地点:深圳光明欢乐田园 :路上偶遇的林小妹妹 珍惜这个冬季里的最后一个秋天一碗美味的原汤牛肉粉开启美好的一天,爬山+下山,总共耗时接近6小时,一路上走走停停,
  • 欢迎无料py妈咪,饿饿,饭饭(bu*是给这个pa约的第一张图,按时间也算是生贺图,其他的图来不及了(我是稿主不是画师,画师不让我艾特来着,是个神仙妈咪*美工在学
  • 你就告诉你同桌,这是件魔法衣,穿了可以…”我话还没说完,她大叫:“穿了就会变得像男孩子一样调皮、到处乱跑!今早起来发现等会要穿这件衣服去学校,哭了:“这是男孩子
  • 【mydaily】[Brave Girls成员与粉丝们齐心协力共同帮助金玟莹与走丢的狗狗团聚]8日,金玟莹在个人SNS中上传了一篇紧急寻犬的文章:"爱
  • 《陋室铭》唐 刘禹锡山不一定要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一定要深,只要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这好比
  • 我发明了另一种凉拌风味,所有调料不变,将芝麻油改为藤椒油,藤椒的香味与黄瓜的清香碰撞出一种奇香,人吃后虽有点惊诧,但味型颇能受用,我冠之为“藤椒油拌黄瓜”以之区
  • 然而值得兴奋的是,广汽埃安旗下科技旗舰AION V Plus所搭载的弹匣电池在安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做到了针刺不着火不爆炸,以0自燃的优异成绩,成为电池安全行
  • 拉特克利夫是英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在8月份透露,他的英力士集团是“感兴趣的买家,但只能购买待售的东西”。拉特克利夫表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是足球,这是离我们
  • 为缓解疫情封校期间学院师生的精神压力,打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院团委倡议学院青年师生走出宿舍、走下网络、走向操场,在严格遵守学校疫
  • 所以,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现在的高中孩子,叛逆心特强,用武力不能解决问题,而要蹲下身子和他们平等交流,用心去教育,就会收到好效果。锦上添花说明孩子的成绩还不错,雪
  • 从小周法官调解时一句无心的话语,导致其面临受处分的境地……从叶芯调解案子,却导致全小区业主向开发商索赔的局面……从肝癌晚期患者,熬到生命最后一刻也坚持等到离婚判
  • 这栋超高建筑所在的三江交汇的热土上,人们正紧盯着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目标,以高定位、高标准、高要求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高度”。这栋超高建筑所在的三江交汇的热
  • #热门微博# #微博科普# #极光# #挪威惊现罕见的粉色极光#@奇怪事物分享 @奶甜甜的恋爱 我说,你两位能不能少用点这些不入流的手段,把我拉黑让我无法回复你
  • 其实周围大多数都是出了社会多年,还是看得出来的,那位在相处时的时不时的挑剔和冷漠,没有分过场合,旁人有时都看不下去,小年轻虽然总是接受,但久了,分开也在意料之中
  • 至于得罪不得得罪的问题,扶摇老师还是想说一句,没有天生想和学生作对的老师,师生之间相处以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交流,同学们如果有困难,还是积极跟老师们沟通解决困难,
  • 金星怎么看翻后面的图月亮怎么看等我上升更新完后慢慢更新月亮的十二星座系列所以我们经常讨论月金不调的男性不建议找,是因为他自己都摆不平感情的秤,容易喜欢的不合适合
  • …你终于肯来见我了…” 黑衣男子的表情微有波动,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黑’对几个老人道“我想和他说些话 能回避下吗?”从前,盛意以为陆骁是一
  • ‎ #韩雅凛结婚#资‎生‌堂团购‎680×0.7=476资生‎堂‎香​港专​柜悦薇‎水(清​爽滋润‎)可‌以‎单买水​啦‌除‎了不‎好买‌,零差评‎系列‎资生堂
  • 她后来也发了视频给我看,我好爱[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后来我知道她有b站的账号,但是她没告诉过我,毕竟也没啥流量[苦涩][苦涩][苦涩]p56是我独自去拍
  • ‍♂️报名参加:#myElementlife# Patagonia POP-UP STORE in Element把废弃的原材料重新制作成为日常穿着的产品,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