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热爱都能化为你努力生的动力。今天在我家这里看到了一台海南牌照的车。在东北黑龙人眼里海南是多么遥远的地方啊!几年前我同事的女婿休年假,载着她和她丈夫还有女儿,外孙从鹤岗出发去三亚旅游,历时十三天抵达目的地。不知道这台车从海南开到鹤岗开了多少个日夜?很多年以前,没有高铁的年代,我们科长去广东出差还是坐的特快还坐了五天。现在的人出行交通工具因人而异,因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而定,是坐飞机乘高铁,还是驾驶私家车。感恩今天的美好生活。[心][鲜花]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 灵丘:红色热土谱壮歌 绿水青山好生活】(赵志成 王鹏 马明清)灵丘,关山叠嶂,碧水奔流,古韵悠悠,素有塞上古邑之称,因战国时期的改革家赵武灵王葬于此而得名。

抗日战争时期,闻名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县城西南30公里的蔡家峪、小寨、乔沟、白崖台、关沟一带。“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平型关大捷被写进《八路军军歌》,广泛传颂。

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版图面积居山西省第四、大同市第一。“九分山水一分田”,灵丘在1991年被确定为国定贫困县。久困于穷,冀以小康。靠着党的富民好政策,加上灵丘人苦干实干,摘穷帽、拔穷根,不但在2019年4月脱贫摘帽,而且发生了“九分山水九分财、一分田地生万财”的精彩蝶变!

如今,围绕“建设面向京津冀雄宜居宜业宜游山水特色城镇”的发展定位,一个景色宜人、古色引人、红色感人、绿色养人的老区正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书写着新篇章。

山区像县城一样便利

立夏后的灵丘大地,万木吐绿,花红柳绿。出嫁到县城的杜爱莲,决定在这两天带孩子回趟娘家杨庄村。

“我现在想回娘家了,说走就走,90来分钟就到了。以前,一想到回娘家,心里就发愁。坐半天车,还得步行8里地,在村里手机没信号,虽说村子好山好水,但就是不想回。”杜爱莲说。

杨庄村是灵丘县下关乡的一个行政村,深藏在大山里,距离县城130多里。“杨庄过年听下关”是灵丘当地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说的是过去的杨庄村人不知道啥时过年,爬到村前的山梁上,听到8里地外的下关村响起了鞭炮,才知道是过年了。

“现在可好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变成柏油路,村村通公交车,车次也多了。村庄改造让村子不仅干净、漂亮了,而且也文明了,公厕就建了两处,手机也有了信号。‘移动超市’天天进村,日常用品、蔬菜瓜果肉足不出村就能买到。”谈到村子的变化,杜爱莲如是说。

在脱贫攻坚中,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难以实现就地脱贫的贫困人口,灵丘县坚决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高标准建设安置点13个,109个深度贫困自然村、20个行政村全部搬迁,14471名群众“拎包入住”新居。与此同时,对全县所有农村住房进行了全面排查,开展危房改造,2018年年底全县实现“危房全部清零”。

而按照“今天移民搬迁点、明日乡村俱乐部”的目标定位,结合“星级村”创建工作,打造了龙渠沟、小寨等集美丽乡村和旅游示范村建设于一体的移民安置点,实现群众居住条件从“危”到“安”向“宜”转变。这一项成效明显的工作,受到了国务院的通报表彰。

基础设施完善了,发展短板补齐了。驱车进入灵丘的山山沟沟,亮丽的红瓦房,整洁的街巷,蜿蜒的旅游公路,树木掩映的村落就像颗颗珍珠镶嵌在绿水青山间。

“现在全县村村都设置了保洁员,安装了路灯,有了公厕;全县11个乡镇,3个乡镇天然气进户;常住人口200人以上的村全部新建了公共浴室,以往县城才有的设施,现在在农村也成了标配。咱农村人的生活像县城一样便利。”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刘志田如是说。

荣誉就是最好的说明:全县49个村入选全国绿色村庄名单,12个村被评为省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乡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乡村集中连片示范区,60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

农民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

楼宇、花廊、广场,五彩村落,不必怀疑是梦幻,这是真真切切的灵丘大山深处的独峪乡张家湾村。

塑料大棚、光伏板、标准化的养殖园,进入村庄,瞬间耳目一新的感觉。

“村子里现在就没有闲人,大家都有活儿干。”驻村工作队队员小赵如数家珍地介绍,“成发养殖合作社除了资产收益分红,还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16栋食用菌大棚春秋季一天就需三四十个劳动力;扶贫车间,可以天天去。另外村子里设置清洁、护路、护林等岗位,都是挣钱处。”

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带动主体、户户有增收项目、家家有多元收入”目标,构建起了全覆盖、多元化的产业大格局。

就业有术,增收就有路。“每天8点上班,12点下班,下午2点半上班,6点半下班,工资一个月4500元,以往到外打工,一个月也无非挣这么多钱。这呢,还守家在地的。”谈到家门口就业,武灵镇石磊村村民郭云一脸激动。郭云就业的地方是村东侧的灵丘县巍山工业园,该园入驻企业27家,涉及精密制造、家具、包装等20多个行业门类。众多和郭云一样的劳动力告别先前外出务工的历史。

在灵丘,除了巍山工业园外,还有生物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同样也吸纳了很多当地人务工。

食用菌种植、水产养殖、有机苹果、有机蔬菜四大有机农业产业,135个规模以上的畜禽标准化养殖场,中药材产业园区,秦淮数据、中联心传、扶贫车间……产业带动、就业拉动、政策保障“三发力”,全县186个行政村实现了稳定增收全覆盖。

家园像诗和远方一样美丽

“京西福地、山水灵丘”“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就是灵丘。

沿着旅游公路,结伴青山松柏,抬头蓝天白云,石墙青瓦的别墅依山而建,河道边规划整齐的田块错落有致,如诗如画。这就是红石塄乡的上车河、下车河两个行政村采取“村庄改造+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的模式进行整体改造,蝶变为车河有机社区的现实体验。

“现在我们车河,那可是灵丘的一张名片,旅游季游客络绎不绝,就连非洲人、欧洲人也经常来观光!”年近60岁的村民王金向游客介绍。

2015年,车河村就地实现城镇化,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民;农村变成了景区,农业实现了产业化。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万元,比8年前翻了近10倍。穷山沟变身“国际范儿”,小山村连续举办八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

以车河为示范的“山西省灵丘县村级有机农业扶贫模式”被列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扶贫模式类中外减贫案例,案例照片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2018年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上展出。

昔日,没有出过大山的灵丘人向往着大山外的世界;如今,山好水好空气好的灵丘处处吸引着远方的客人。

红色革命纪念地就有170多处;古色文物古迹有唐代曲回寺石佛冢群、觉山寺辽代砖塔、明代内长城等;绿色自然景观和农业乡村旅游景观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北泉景区、空中草原风景区、桃花溶洞风景区等。

锚定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奋斗目标,有机融合山水文脉、生态农业、休闲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势头。

乡村美了,游客来了,村民乐了,农特产也不愁卖了。该县推出的“云之梦”手工编织、“灵之韵”民间工艺品、“月亮湾”苹果等有灵丘特色的文创产品深受市场好评。全县获得有机认证的农产品60多个,“灵丘有机农业”“灵秀灵丘”“农字号”品牌有力打响。

去年春季,武灵镇黑龙河村举办第一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省内外60多家客商齐会黑龙河,10天时间日平均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灵丘县文旅局局长李栓明说,进入夏季,不光是黑龙河村旅游爆棚,像北泉村大型实景演出《山水北泉》已经是京津冀众多网友的打卡“热地”,龙渠沟村实景演出《幸福的歌声飘向远方》也屡屡冲上热搜。(来源:山西日报)

【“特产”是冬奥冠军!北京冬奥会9金中,4金“来自”这里】

全国两会启幕,关于冬奥会的话题仍然延续着热度。“在北京冬奥会的各个赛场,到处可见黑龙江体育人的身影,龙江健儿更是不畏强手、奋勇争先,取得了骄人战绩,充分展现了黑龙江省冰雪体育的底蕴和水平、黑龙江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黑龙江省副省长孙东生说,冬奥会凝聚起来的自信心自豪感,必将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发挥巨大作用。

黑龙江籍运动员勇夺9枚金牌的4枚、黑龙江籍教练员占比55.56%、选派制冰师和雪童服务冬奥会、技术支持“水立方”转化“冰立方”……在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上,“龙江元素”不仅星光熠熠,还无处不在,尽情展现着“龙江力量”。

北京冬奥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

“北京冬奥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北京冬奥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好什么。”当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作为中国的冰雪运动大省,黑龙江省这样庄严宣告。

作为最具冰雪底蕴的黑龙江省,为了有力支撑北京冬奥会各项工作,制定了“在北京冬奥会上,力争黑龙江省参赛运动员达到中国代表团运动员总数的40%以上,参赛教练员达到中国代表团中方教练员总数的40%以上,运动成绩贡献率达到中国代表团的40%以上,努力成为中国代表团的重要支柱”的“三个40%”工作目标。

黑龙江省在顶层设计上全力助力冬奥,出台了《关于加强北京冬奥会备战工作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具体措施》等政策措施,明确了23条任务措施及负责单位,为助力冬奥提供了政策保障;与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河北省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为融入备战工作提供了工作方向。

按照国家总体布局要求,黑龙江省下大力度进一步调整布局,新增3大项6分项46小项,共开展7大项15分项109小项,是全国开展项目、人数、地市最多的省份,实现了冬季项目全覆盖。

为做好助力冬奥的训练保障工作,黑龙江省对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场地、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场馆等进行升级改造。2021年,黑龙江省承办8项全国冰雪赛事,以赛代练,助力北京冬奥会备战训练和比赛。

北京是主场,龙江是主力

孙东生说,在中国代表团中,黑龙江籍运动员有63名,占比43.4%,黑龙江籍教练员有15名,占比55.56%,在中国各省份参赛人数中居第一位。

本届冬奥会9枚金牌中,4枚“来自”黑龙江。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张雨婷、高亭宇、隋文静/韩聪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等项目上斩获金牌,龙江面孔频频“霸屏”冬奥。

历届冬奥会22枚金牌中,13枚与黑龙江运动员有关,占比超过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展现龙江担当和龙江力量,全力以赴、破除万难,实现“全项目参赛”。在我国首次参赛项目的35个小项中黑龙江占15个小项,占比达到42.9%,为国家实现全项目参赛展现了龙江担当,贡献了龙江力量。

北欧两项选手赵嘉文成为我国首个参加冬奥会北欧两项的运动员,创造了历史,确保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能够参加冬奥会全部15个分项的比赛。

孔凡影作为参加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全部运动员中,唯一一名高山滑雪全项目参赛、全项目有成绩的运动员,让中国运动员的名字出现在高山滑雪所有小项的完赛名单上。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孔凡钰选择了女子空中技巧项目中最难的Back Full-Full-Full(女子三周台后空翻三周每周转体360度)动作。虽然她最终因失误没能登上领奖台,却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已经掌握该动作,为我国运动员徐梦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种“个人项目当成集体项目打”的精神,展现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2127名国内技术官员中,441人来自黑龙江省,成为除北京外选派人数最多的省份。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环节,2名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中有1人是黑龙江省运动员。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越野滑雪运动员王强和单板滑雪运动员刘佳宇、中国自由式滑雪裁判员陶永纯、中国单板滑雪教练员季晓鸥,分别代表全体参赛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宣誓。4名代表中有3名来自黑龙江省。

在奥林匹克会旗入场环节,6名旗手手执奥林匹克会旗入场。他们是中国不同时期优秀冬季项目运动员的代表,其中5名都出自黑龙江省。

在北京冬奥会主会场火炬传递环节,7名火炬手中有3人来自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还选派了科研、医疗、场地服务等保障人员服务冬奥会。有着60多年冰雪运动的“冰球之城”齐齐哈尔市就选派了13名制冰师和28名雪童,奔赴冬奥会现场,提供制冰服务等。

杨扬、王濛、张虹、柳荫等黑龙江省退役优秀运动员受邀参与冬奥会比赛解说,幽默专业,金句连连,好评如潮,展现了龙江体育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和专业严谨的精神。

冬奥会高科技中的“龙江智慧”

奥运史上首次以“微火”方式点燃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又一个辉煌的瞬间。这一绿色环保理念的背后,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苏彦庆教授团队3D打印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彦庆教授说:“从2020年开始,团队发挥多年来在新材料、精密成形技术等方面技术优势,成功制备出符合条件的氢火炬及其燃烧系统。”

在北京冬奥会上,黑龙江省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等方面优势,通过科研攻关全力服务冬奥。

黑龙江省研发的智能冰场在北京首钢园落地应用,为国家队科研保障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撑。黑龙江省在速度滑冰、越野滑雪项目上实现国家级、省级课题关键技术突破。黑龙江省派出的科技保障团队全程参与了国家短道速滑项目、越野滑雪项目、单板滑雪障碍追逐项目、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项目的冬奥国家集训队科技服务工作,以及运动员跨界跨项科学选材等科技保障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持编写了我国首部冰上运动场馆国家级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滑冰馆建设标准》,对冬奥会和后冬奥时期我国冰上运动场馆的科学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获得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项目设计权;采用快速超塑成形工艺助力制造生产的蒙皮助力“瑞雪迎春”冬奥列车首发;助力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变身“冰立方”。

2021年,黑龙江省体育局牵头组建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冰雪运动标准化工作组,并将秘书处设在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稳步推进冰雪体育标准申报立项工作。北京冬奥会前,制定的《速度滑冰运动项目通用术语》《大众高山滑雪运动水平等级要求和评价规范》《大众高山滑雪运动培训规范》等5大类11项的冰雪运动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已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正式立项,进一步提升我国冰雪运动标准化建设水平,拓展丰富了冰雪运动标准化体系内容,为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参与研制的速度滑冰高端冰刀项目获科技部“科技冬奥”立项。

哈尔滨体育学院发明新型基础冰刀,获得“冬奥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奖”等重大奖项;承担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务保障研究项目”,得到北京冬奥组委专门致信表扬。

通过科技赋能,黑龙江省助力冰雪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以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哈尔滨乾卯雪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已成为全国冰雪器材重要供应商。“为了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公司不断创新技术研发,成功研发了全国首例全碳纤维速滑刀系列,2021年黑龙高端冰刀研发项目获科技部立项,成为了国家级‘科技冬奥’项目。”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冬奥会储备冰雪人才

为全力支持北京2022年冬奥会,黑龙江省全面实施了冬季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工程,率先以省为单位在全国进行跨界跨项选拔,培养优秀冰雪体育后备人才。

黑龙江省为冰雪人才搭建了从小接触冰雪、成长中伴随冰雪、职业生涯选择冰雪的宽广舞台。

黑龙江省不断加强冰雪体育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先后批准成立了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建立了中国冬季奥林匹克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培养高端冰雪人才。

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共有2824所中小学开设了冰雪体育课程,占全省学校总数的87.1%。仅2020-2021年度,黑龙江省举办中小学冰雪体育赛事活动达2355项,中小学生参加冰雪活动人数达206万人。黑龙江省有91所学校被遴选为北京冬奥和冬残奥教育示范学校,13所高校设置了与冰雪产业、冰雪运动事业发展相契合的专业11种、专业布点31个,在校生8818人,每年输送各类冰雪人才2000多人。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龙江人在行动

黑龙江省在群众活动上全面推动冬奥、在营造氛围上全力展示冬奥。黑龙江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冰雪体育活动,累计举办了“全民冰雪活动日”“全国大众冰雪季活动”等迎冬奥相关活动100余场次,展现了冰雪体育大省的责任担当。

为了普及冰雪运动、提升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黑龙江省建设改造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滑冰场、冰壶场、场地越野滑雪场等冰雪场地,鼓励利用技术升级实现传统体育场馆与冰场的相互转换。

黑龙江省积极打造“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核心区,连续44年开展的“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时最长的大型群众冰雪运动,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连续6年开展的“赏冰乐雪”系列活动,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方式,累计开展各级各类冰雪赛事活动数千项次,带动900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黑龙江省还重点推出了十大冰雪体育活动和场地,以冰雪赛事活动为依托,展现了龙江人民喜迎冬奥的热情和决心。

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中显示,自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以来,全国12个省区市冰雪运动参与率达到30%以上,黑龙江的冰雪运动参与率为57.8%,为全国第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震惊国外!联邦快递“劫持华为包裹”,中国学者:应暂停其业务
  • 深圳个税减免15%吸引人才,能否复制到全国|新京报快评
  • 初夏40度!多地“最热天”正常吗?
  • 华为禁令的另一面:特朗普与硅谷的相爱相杀|京酿馆
  • 一球千金!武磊一脚将保级队踢进欧联杯,激动的除了球迷还有这些股东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网友却说:不怪他
  • 用手机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每个月你又能省一笔钱!
  • 【关注】速看!你的户口、土地、收入将发生这些变化
  • 最新最全!一图读懂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
  • 哈佛的学生都在看这种视频,每天 15 分钟,英语水平暴增
  • 重磅!中注协公布2018注会考试合格率!审计通过率已超31%!2019注会考试趋势同曝光!
  • 一大波老师被实名举报!
  • 这张请假条居然能让语文老师“集体传阅”,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 特别关注!新版《各学科答题规范》官方要求,请转给身边每位考生!
  • 第十六届南方医科大学英语演讲大赛通知
  • 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人社部回应了→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
  • 惊呆了!素媛凶手将被释放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Netflix上位,好莱坞“新六大”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