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放生没有功德?因为方法不对

道教的理念是仙道贵生,主张慈爱一切,不伤物命,因而强调"慈心于物"方面,对动植物予以较多的关注。

道教把动植物看作是有灵性的,就像对待人那样去对待动植物。

《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说:"子欲学吾道,慎勿怀杀想。一切诸众生,贪生悉惧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轻于彼。口腹乐甘肥,杀戮充饮食。能怀恻隐心,想念彼惊惧。故当不忍食,以证慈悲行。"

道教认为,对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应当怀有对待人的生命所具有的那种恻隐之心。

《道藏》当中的放生经典

《道藏》所收《水镜录》中有《放生文》和《杀生七戒》两篇,用极其感人的语言,劝人放生戒杀。《放生文》说道:"盖闻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是故逢擒则奔,蛆虱犹知避死;将雨而勇徙,缕蚁尚且贪生。何乃网于山、署于渊,多方掩取;曲而钓、直而矢,百计搜罗;使其胆落魄飞,母离子散;或囚笼槛,则如处图圈;或被刀砧,则同临剐戮。怜儿之鹿,舌氏疮痕而寸断柔肠;畏死之猿,望弓影而双垂悲泪。恃我强而凌彼弱,理恐非宜;食他肉而补己身,心将安忍?" (《道藏》 第 36 册, P315)

《杀生七戒》讲述了生日、生子、营生、宴客、祭先、祈攘和婚礼不宜杀生的道理,比如:

"宴客不宜杀生。良辰美景,贤主佳宾,蔬食菜羹,不妨清致。何须广杀生命,穷极肥甘,笙歌膺铁于杯盘,宰割冤号于砧几。磋乎!有人心者,能不悲乎?若知盘中之物,从砧几冤号中来,则以彼极苦,为我极欢,虽食,且不下咽矣。可不悲乎?"

又有:“婚礼不宜杀生。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妇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既逆矣。又婚礼,吉礼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惨乎?凡人结婚,必祝愿夫妇偕老。尔愿偕老,禽兽愿先亡乎?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尔以相离为苦,禽兽以离为乐乎?"

正因为万事万物皆生于道,所以《放生文》和《杀生七戒》能够将动物与人等同起来,并且把对人的情感投射到动物身上,真切地表现出对于动物的同情。应当说,公众号嗣汉天师府,道教提出要保护动物以及一切生命体,是带着深厚感情的,带有一种对于生命的普遍的慈悲和怜悯之心,并且要求以"慈心于物"的生命道德情怀去善待和关爱一切众生,是为玄门道众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慈悲实践。

放生的功德

杀生损功德,所以放生的真谛便是要劝告世人勿杀生,停止杀生,进而放生,以此来累积福报。

由于仙道贵生,所以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而最根本的放生,就是戒杀,亦即食素,断绝一切肉食。

但若是一时间未能做到完全吃素,平时就要多些放生,以积功德。

在放生的过程中,最大受益者还是放生的善信本身。因为在放生的行为中,善信不仅倘还了宿世的杀债,更为自己无形中创造了无数的福德因缘,福有悠归!

在结婚生子、祝寿节庆的吉日切勿杀生以享肉食,因为本想延寿生子,而杀生只会招来短命多病的厄运,所以于吉日尤应尽力放生食素。

放生,是培养德行的善巧方法之一,是提升慈悲与神性的重要捷径,也是培养道心的基础方法之一。放生是慈悲、善行、义举,能够较为理想地抵消和清除历史时空中,诸般杀业的历史印记,是一种重要的清因化业的举措。同时也能增添福德,增强福慧能量,改善人生际遇,康复难愈的疑难杂症。凡是具备一定能力者,都应当尽心施为,用善行清因化业,增添福德。

放生,戒存私心欲念

放生的目的是为了救生,以慈悲心和善行去救助其他众生,并使之重新获得生机,乃至还其自由,让它们在相对良好和安全的环境中,完成其生命的正常过程。所以放生应当遵守一些基本的准则和要求进行。

放生不能以个人的私心欲念为指导进行,而应当真正树立舍己为他的慈悲心,不可以走过场,随大流,形式化。

因此,放生前应当施行一定的合理的方法,确保所要放生物命的健康。同时要设身处地的考虑放生后它们生存的环境,寻找和确定良好的放生地点,确保救生的义举能够成功有效。

有很多善信赶在初一、十五等一些固定的日子,大肆买放生灵,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商贩钻了空子,不但专门捕来动物希望在这些天里卖个好价钱,更加大了动物的死亡率,这种行为本来就是杀生的一部分。所以,道教不提倡盲目的大肆放生。

放生的本意,是将被捕捉的动物放回到其本来生存的大自然中,放生之后,要确保动物能够生存,否则放生就成了“放死”,表面上看似善举,其实却赔了自己的功德。

吕祖戒杀放生歌

凡事惺惺须恕己,
汝欲长生须放生,
此是循环真道理。
物若死时汝救他,
汝若死时天救汝,
延生生子别无方,
戒杀放生而已矣。

玄门放生咒

落网脱网获重生,真性养德莫昧灵。
道生万物命藏德,各化因果尽天命。
三官法旨护生灵,土地水神收护尽。
吾今放生净杀业,道性慈悲证道心。
吾奉太上律令敕!

漂放莲灯集.放生咒

天罗神,地罗神,
慧剑出鞘斩妖精,
一切灾难化为尘,
寻声救苦解罗网,
太乙救苦天尊救苦救难度众生。

《楞严经讲记》卷一(12)

——印广门清法师主讲

(2019年最新流通版)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是不是很可怜呢?讲到现在,他还不知道真心在哪里。阿难顽固地认为六识心就是我,他供养一切佛、做一切善事就是靠它;当然做坏事也是它。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有一句经文:「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意思就是讲,不明心见性的人修无量法门、行无量善,都不能成就。何况谁能修无量法门、谁能行无量善呢?佛的教诲啊,我们要刻骨铭心!

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这就是主观武断,他认为离开了这个能想的心哪还有什么东西啊?他看不到。稍微想一想,「我这个能想的东西,在想之前它在不在?」他就明白离开能和所还有一个东西在,一定要追根寻源。

我实惊怖:这是他讲老实话。检验一下,如果你们听了这个法,感到「哎呀!原来如此啊」,或者认为「哪有这么回事」——这是不是两种境界啊?佛讲了,能够受持《法华经》的人,已经在十万亿佛法中积累了善根;而能够提起一句佛号的人,在《无量寿经》讲,是四百亿佛法中种了善根。四百亿跟十万亿是不是有天地之别?有些人你再怎么劝他念佛他也不相信。他自己不相信还好,别人要相信的他还感到怀疑:那些人怎么就相信?就是这种情况。所以我们以此来检验我们的根机。检验我们的根机可不是要贡高我慢——哎呀!我真是个了不起的大菩萨——而是要我们去承担如来家业。



兼此大众,无不疑惑:这是他的下劣心。他认为自己疑惑,所以别人也疑惑,这是一种错误的估计。别人是这样也好,不是这样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只讲你的想法,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你别开头结尾都要把大众拿起来给自己作掩护。真理与多数、少数没有关系。比如讲「一心三藏」的道理,你就是一个人都不相信,影响不影响它是真理?你讲名闻利养,就算无量的人都相信,它能不能成为真理?不能。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无生法忍:在不同的次第含义也不一样。阿罗汉的无生法忍,是了脱肉团身分段生死,证得一个空性灵体;通教、别教的无生法忍是破一切相,见人我空、法我空;圆教的无生法忍,没有哪一法不是无生法忍,没有生、没有灭,随缘现生现灭,都是自性变现。我们成佛以后可以把过去死过的无量个身体一念现前;生过无数次的人、鬼、畜生,一念现前。有生、无生都是我们的同分妄见。同分妄见也是我。真心本来面目非有生、非无生,可以示现有生和无生。

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唯心所现与唯心所造一样不一样?这就体现出圆顿大法与别教大法的根本区别,一字之别。孙悟空造出一个茶杯,他必定熟知这个茶杯是我造出来的;孙悟空如果现出个茶杯的话,你能不能看到孙悟空?是他自己变现出来的。妈妈在梦中生儿子,梦中儿子是不是妈妈自己变现出来的?妈妈在医院里生了个儿子,是变出来的还是生出来的?要搞明白啊!往往一字之差呀,天地之别。所以别教叫「次第三藏」,它有次第性,有「能」与「所」;到了圆教,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真心变现出来的。这是诸佛出世的本怀,就是要讲清这个道理。至于「诸法所生」是先恒顺世间说法,然后以唯心所现来开示。



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一切十法界的正报,凡、圣;染、净;因、果;与依报之大至世界,小至微尘,皆因心而能有体,而能存在。真心不生不灭,而随缘现生现灭,变现一切万法。真心既能变现万法,故真心必有体。真心有体,则其所变现之万法必有体。

草叶缕结:这把物体说到较小的地步。把草叶撕开以后,里面是不是还有一根叶脉,叫「缕结」。诘其根元:刨根问底,问清楚、查明白。咸有体性:有体有性。如果草有体,那就是长条的;有什么性呢?如果用方便法来讲,也有根、有种子,能发芽生长。当然这种「性」在佛法里仍然是相。纵令虚空,亦有名貌:这空旷通达也是一种相。

何况清净妙净明心:何况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怎么会无体呢?我们能看、能讲、能听,到底是谁在主宰?要把真面目找出来。清净、妙净就是以上所解释过的,这是讲两个「净」。「清净」,是讲如如不动;「妙净」呢,是讲我们一个念能够现空、现有、显现一切的万法。「妙」,在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佛就是人,人就是鬼,鬼就是天,天就是泥巴,泥巴就是风,风就是雨……世间人讲水火不相容,其实水就是火,火就是水,这就是「妙」。

举个例子:干柴、干煤掺一点水,火力是增强还是减弱啊?(增强)增强了是不是证明水就是火?把岩石放到炼钢炉里,化成了铁水;把一块铜、一块铁、一根金、一块银放在锅里,用火是不是烧出了铁水?(那本来是个固体的东西又没有掺水,完全是通过温度变成了水,证明那个火是不是就是水?即使在世间法里,只要我们细细地用心观照,就可以破除很多的邪知邪见。如果读过化学的同学就明白,在实验室里把一滴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氢气本来就是着火,氧气是助燃。)所以「清净妙净明心」呐,就是要知道一切的万法都是由我们这个妙心所变现而已。



性一切心:这就是「即一切法」,没有哪一法当下不是自性。一切的万法都是由我们真心当下变现,真心变现的万法当下是不是心?孙悟空变现了茶杯,茶杯当下是不是孙悟空?可是茶杯没有孙悟空的相啊,所以叫「离一切相」。为什么「离一切相」呢?我们的心不是任何一个相,但是它可以现任何一个相。

《楞严经》后面讲「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实际上是不是「离一切相,即一切相」?也可以讲「离一切法,即一切法」,离相即相。没有哪一法不是心,没有哪一相不是心。那为什么佛有时候讲「离一切相」呢?因为凡夫执著我这个妄心,所以叫你找出来到底哪一个心是你。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之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那么佛在这里批判,说阿难你执著你这个「分别觉观」的「了知性」一定是心。对于明心见性的人,这个分别心、妄心是不是真心啊?就是真心。这是阿难在这个阶段来讲,他仍然有顽固的我执。



所以佛在这里是以邪对邪。因为前面讲了,妄心是前尘虚妄相想,是因尘而有,离尘无体的。既然你有一个真心存在,那它一定是离尘有体的。诸尘事业:「事」,是名词,表万法;「业」,是动词,表万相动静之相。这个「诸尘事业」说尽了十法界森罗万相、千变万化。

别有全性:怎么「别有全性」?你说的这个「性」是离于一切的根尘而单独存在。比如说离开这个茶杯「别有全性」,一定有个东西站出来,有名有貌、有形状大小、有方位处所,看得见摸得着,是这个意思。

事实上按照别教讲的那个「空如来藏」,按照别教讲的那个真心,离开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它是不是有「全性」?但就是拿不出来给人家看,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看到。比如,我把拳头变成手掌了,你眼睛看不到拳头,心能不能看到拳头?心看到拳头是不是拳性呐?心能不能看到这个样子?这个样子与这个手掌有没有一丝一毫的区别?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心看到的这个无形无相之性,跟眼睛看到的有形有相之相,有没有区别呀?(没有),这就更能显现出它的智慧。这个拳头就是真实存在,心就能看到。

比如嘴巴讲了「一二三四五」,心里想了「一二三四五」,那么没有讲、没有想一二三四五的时候,它在不在呀?虽然无形无相,我们用智慧来观照,比有形有相还要真切,非常真切。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那你这个听法之心就是对境起念的,以此类推,见色、嗅香、尝味、觉触、知法,而产生的种种心是不是都是前尘虚妄相想?是不是前尘分别影事?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里的话讲到位了。即使不看、不听、不嗅、不尝、不触、不想,一切见闻觉知、六种意识心统统停止。「内守幽闲」,「幽」,是表无形无相,「闲」,是无动无静,在佛法里一般地把它说为后七转识。怎么后七转识呢?

我们刚才讲到,比如我讲「一二三四五」的时候,头脑想了就变成第六种意识,头脑想之前是不是在心里啊?我们把它说为第七种意识。可是第七种意识来讲,一定要注意,第七种意识后面还有第八种意识。那么第七种意识这前半边的七转识,把第八识里的种子运输到这后七转识;后七转识再来通过六根来对外攀缘,集中在这里。到了这个位置来讲,看上去它是不是没有任何分别心?它时刻在这里等待使用。这叫「内守幽闲」,闲在这里。虽然没有动,它有一个所,「守」是不是还在用心?也有将之说为定中独头意识,也有方便说为第六识中的忘记功能。 https://t.cn/RJLBwu1

刚读了篇古文,有趣,思绪飞扬,口才一级棒,特记录一下。
摘自《东坡志林》卷四,亭堂篇。

雪堂问潘邠老

宋代:苏轼

  苏子得废园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苏子居之,真得其所居者也。苏子隐几而昼瞑,栩栩然若有所适,而方兴也,未觉,为物触而寤。其适未厌也,若有失焉,以掌抵目,以足就履,曳于堂下。

  客有至而问者,曰:“子世之散人耶?拘人耶?散人也而未能,拘人也而嗜欲深。今似系马止也,有得乎?而有失乎?”

  苏子心若省而口未尝言,徐思其应,揖而进之堂上。

  客曰:“嘻,是矣!子之欲为散人而未得者也。予今告子以散人之道:夫禹之行水,庖丁之提刀,避众碍而散其智者也。是故以至柔驰至刚,故石有时以泐;以至刚遇至柔,故未尝见全牛也。予能散也,物固不能缚;不能散也,物固不能释。子有惠矣,用之于内可也,今也如猬之在囊,而时动其脊胁,见于外者不特一毛二毛而已。风不可搏,影不可捕,童子知之。名之于人,犹风之与影也,子独留之。故愚者视而惊,智者起而轧。吾固怪子为今日之晚也,子之遇我,幸矣!吾今邀子为籓外之游,可乎?”

  苏子曰:“予之于此,自以为籓外久矣,子又将安之乎?”

  客曰:“甚矣,子之难晓也!夫势利不足以为籓也,名誉不足以为籓也,阴阳不足以为籓也,人道不足以为籓也,所以籓子者,特智也尔。智存诸内,发而为言,则言有谓也,形而为行,则行有谓也。使子欲嘿不欲嘿,欲息不欲息,如醉者之恚言,如狂者之妄行,虽掩其口,执其臂,犹且喑呜跼蹙之不已。则籓之于人,抑又固矣。人之为患以有身,身之为患以有心。是圃之构堂,将以佚子之身也,是堂之绘雪,将以佚子之心也。身待堂而安,则形固不能释,心以雪而警,则神固不能凝。子之知既焚而烬矣,烬又复然,则是堂之作也,非徒无益,而又重子蔽蒙也。子见雪之白乎?则恍然而目眩。子见雪之寒乎?则竦然而毛起。五官之为害,惟目为甚,故圣人不为。雪乎雪乎,吾见子知为目也,子其殆矣!”

  客又举杖而指诸壁,曰:“此凹也,此凸也。方雪之杂下也,均矣,厉风过焉,则凹者留而凸者散。天岂私于凹凸哉?势使然也。势之所在,天且不能违,而况于人乎!子之居此,虽远人也,而圃有是堂,堂有是名,实碍人耳,不犹雪之在凹者乎?”

  苏子曰:“予之所为,适然而已,岂有心哉?殆也,奈何?”

  客曰:“子之适然也?适有雨,则将绘以雨乎?适有风,则将绘以风乎?雨不可绘也,观云气之汹涌,则使子有怒心;风不可绘也,见草木之披靡,则使子有惧意。覩是雪也,子之内亦不能无动矣。苟有动焉,丹青之有靡丽,水雪之有水石,一也。德有心,心有眼,物之所袭,岂有异哉!”

  苏子曰:“子之所言是也,敢不闻命?然未尽也,予不能默,此正如与人讼者,其理虽已屈,犹未能绝辞者也。子以为登春台与入雪堂,有以异乎?以雪观春,则雪为静,以台观堂,则堂为静。静则得,动则失。黄帝,古之神也,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邱,南望而还,遗其玄珠焉。游以适意也,望以寓情也,意适于游,情寓于望,则意畅情出而忘其本矣,虽有良贵,岂得而宝哉?是以不免有遗珠之失也。虽然,意不久留,情不再至,必复其初而已矣,是又惊其遗而索之也。余之此堂,追其远者近之,收其近者内之,求之眉睫之间,是有八荒之趣。人而有知也,升是堂者,将见其不遡而僾,不寒而栗,凄凛其肌肤,洗涤其烦郁,既无炙手之讥,又免饮冰之疾。彼其趦趄利害之途,猖狂忧患之域者,何异探汤执热之俟濯乎?子之所言者,上也;余之所言者,下也。我将能为子之所为,而子不能为我之为矣。譬之厌膏粱者与之糟糠,则必有忿词;衣文绣者被之以皮弁,则必有愧色。子之于道,膏粱文绣之谓也,得其上者耳。我以子为师,子以我为资,犹人之于衣食,缺一不可。将其与子游,今日之事姑置之以待后论,予且为子作歌以道之。”

  歌曰:

  雪堂之前后兮春草齐,雪堂之左右兮斜径微。雪堂之上兮有硕人之颀颀,考槃于此兮芒鞋而葛衣。挹清泉兮,抱瓮而忘其机;负顷筐兮,行歌而采薇。吾不知五十九年之非而今日之是,又不知五十九年之是而今日之非,吾不知天地之大也寒暑之变,悟昔日之癯而今日之肥。感子之言兮,始也抑吾之纵而鞭吾之口,终也释吾之缚而脱吾之鞿。是堂之作也,吾非取雪之势,而取雪之意;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吾不知雪之为可观赏,吾不知世之为可依违。性之便,意之适,不在于他,在于羣息已动,大明既升,吾方辗转一观晓隙之尘飞。子不弃兮,我其子归!

  客忻然而笑,唯然而出,苏子随之。客顾而颔之曰:“有若人哉!” https://t.cn/Rxm7w2c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昨晚在押镖点下线,今天早上上线的那一瞬间被大帮的人无缘无故嘎了,然后就去金兰群里吐槽了,然后金兰就上线让我带他去,在附近说我是他们的金兰,让那个帮的人不要嘎我(
  • 顾强:5G在当前率先解决了一个网络传输速率较低的问题,也就是你所说的5G可以两秒下载一部电影。再例如,某公司拥有一亿个终端,需要完成高效的、安全的连接,也就是我
  • 中文频道:twitch.tv/Rainbow6CNTwitch#彩虹六号:围攻##彩虹六号##彩六特锦赛# ​【‍柏林特锦赛丨今日赛程】半决赛⚔️XSET VS
  • 蕉蕉子の精华水选的好,护肤没烦恼~精华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护肤品,很多宝贝都知道它能补水,其实它的辅助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搭配起精华或者面霜,功效直接加
  • 开学第一课 刚放假的时候,我想快班的学生应该会有一定的自律,所以也没有多问作业的事。还有个原因是期未考试成绩还可以,没有了压力动力也就少了很多。如今看来,这些
  • #美好辽宁欢迎您##保护绿水青山辽宁在行动##请到美好盘锦来##追寻先烈足迹辽宁在行动##辽宁好网民抗疫在行动##美味辽宁等您来#祝“栋笃笑”始祖黄子华生日快乐
  • 不过整部影片虽然充满艰辛,但又蕴含着缕缕甜意:贵英尿湿裤子,马有铁给她披上大衣,免得她在众人面前出丑;贵英生病,马有铁把舍不得吃的鸡蛋煮了给她补充营养;献完血后
  • 心不欲杂,行善则真;心若欲杂,空行百善。#每日一善[超话]# [心]#阳光信用# [心]#每日一善# 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慈善是高尚人格的真实
  • 9月1日,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分析,当下公摊面积常常引起争议纠纷,是因为老百姓对公摊面积规则不太清楚,如包含什么内容
  • 一张微笑的笑脸,便是一种豁达清新的心灵表述,温婉亲和而不失丽质。一张微笑的笑脸,便是一种豁达清新的心灵表述,温婉亲和而不失丽质。
  • 今天的校园里全是捧花和果篮教师节氛围好浓看到pyq大家都在分享美丽的校园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结识到的新朋友 好吃又便宜的食堂 环境贼好的宿舍 学校发
  • 今天上午在家废了牛劲儿做的芋圆奶茶家里没有山药没有红薯只有一个小南瓜,蒸熟之后加了点不知道是啥淀粉的淀粉(我妈说淀粉都差不多让我放心用[允悲])学着人家视频里面
  • 意思就是…忍辱…没有相当的点点滴滴的精进修行,你没有办法,忍不住就是忍不住,没办法的!就开始干起来了,一定的道理,控制不住了,所以有时候众生是说说可以,修行是点
  • 菩萨悟后依止于如来藏这种体性,对于福德以及一切法,也都不会生起贪求心行,不喜也不厌,保持中道的舍受,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心行。释:世尊对须菩提说:如果有一个菩萨,用
  • #正能量、励志、经典语录合集# wy888当你晚上躺下来的时候,仔细的想想,其实人活着真的不容易,每一天都会发生你想不到的事情,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困难,遇到生死
  • 不完全购物记录1⃣️最近买的底妆 纪梵希还没试 ysl我觉得是不错的 但是妆前保湿要做好 气垫感觉 皮肤状态好的时候妆效很漂亮 状态不好的话无功无过2⃣️给买礼
  • 有时候生命就是这么无奈,但是,这就是现实,面对人生的聚聚散散,只有学会心平气和的接受,好好珍惜当下在一起的每一天,不要等到失散以后,再来怀念当下的美满。毕竟,人
  • 【#江苏发现2例全球罕见黄金血型#】#江苏发现2人为全球不足50例黄金血型#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重度贫血女子,在对其进行血型和血型抗体
  • “遇到一个喜欢的人可能很容易,但遇到一个适合的人就有点难了。” ——龚俊#龚俊cpf# #龚俊 cpf#演员龚俊说过:“遇到一个喜欢的人可能很容易,但遇到一个
  • #韩国迪美(The-M)整形美容医院#开了眼角,但恢复之后,渐渐消失了?做过开眼角功课的集美都知道开眼角有回缩率的问题,谁不怕花钱白受罪?弄不好,还可能留疤。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