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音 ‖ 依四念处而住

净 慧 赵州茶馆 2022-08-30 06:27 发表于湖北

佛教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次第中,八正道为见道,七觉支为修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为助道,其中四念处是修行的基础。佛陀圆寂时,教诫比丘们要以四依法为基本的生活方式,以四念处为修行的基本法门。佛陀灭后,比丘要依四念处而住,故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四念处是南传佛教最基础、最盛行的法门,如同中国的净土法门一样普及。在中国,不论男女老少、信佛不信佛的人,都知道念阿弥陀佛,都知道念观世音菩萨,这一佛一菩萨普及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色法与心法

四念处就是念身不净、念受是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苦、空、无常、无我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五蕴是四念处的观察对象,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包括了身心组成的基本要素,概括来说,有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物质就是色法,精神就是心法。五蕴是开“心”合“色”,把六根、六尘合为一个“色”法,把一个“心”法开为受、想、行、识四法。有一部分众生在物质方面的迷惑少,在精神方面的迷惑多,佛陀为此类众生说此五蕴法门。五蕴又称五阴、五众,阴、众、蕴都以积聚为义。

色是物质元素,受、想、行、识都是精神元素,识是主体,受、想、行是主体的思维活动,由受、想、行构成了识对外在物质世界和内在精神世界的认识。色以质碍为义,物质都有实体,都有质碍;受以领纳为义,即领取接纳外在的第一感觉;取相为想,想以构造为义,得到一个感受后就要进行分别、构想如何处理它;行以造作为义,对感受的事物分别构想后,要继续运作,与外界物质和内在认识保持联系;识以了别为义,即通过色法与受、想、行的思维活动完成了认识过程,得到一个印象,众生从“识”开始起了分别,形成妄念。

念者,以守境为念,能够把所接受的外在对象,毫不转移地守住,这就是四祖所讲的“守一不移”。“一”是境,是一个对象,就是我们数呼吸的数,数就是境,我们数呼吸就是要把意念放在数字上,这就叫守境,就是念。身、受、心、法都是产生“念”的处所,所以称为处,主观与客观合起来就叫“念处”。修行四念处就是要观察身、受、心、法的虚伪性和不实在性,使心能安住其中,产生禅定。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就是要破除世间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见。迷惑的众生认为身体是清净的,值得爱乐和珍惜;认为所接触的外在环境是快乐的;认为自心是常住不变的;认为色、受、想、行、识五蕴是有“我”的。“观身不净”就是破除“净”的颠倒见;“观受是苦”就是破除“乐”的颠倒见;“观心无常”就是破除“常”的颠倒见;“观法无我”就是破除“我”的颠倒见。四念处的修行过程是有漏法,修行证道了,四念处就是无漏法。不仅四念处如此,我们所修的一切法门,其发心是无漏的,但修行的过程属于有漏法,从证道的那一刻起,就进入到无漏的境界。

从四念处着力

“观身不净”。主要从五个方面观察不净。第一,种子不净。过去的烦恼业是轮回的种子,父精母血结合成胚胎,形成五蕴,所以是种子不净。第二,住处不净。胎儿处在母腹的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故为住处不净,此二种主要是指胎儿在母腹中形成的过程。第三,自体不净。我们的身体是由三十六物组成,如皮、毛、筋、骨、血、肉等,如果一层层地解剖开来都是染污不净,令人害怕。不过众生迷惑于外相,觉得人体长得有模有样,男以女为色,女以男为色,产生淫欲贪著。第四,自相不净。人体有九孔常流不净,一口、两眼、两鼻、两耳、大小便道,都是人的呼吸、排泄系统,时刻都有肮脏不净的排泄物流出,即九孔常流不净。第五,毕竟不净。身为不坚之物,人活着的时候就不干净,人死后身体更加不净。印度人死后,尸体被扔到尸陀林里,当作鸟兽的食物。尸体被虫食后就成为粪便,被火焚烧就成为灰炭,埋在地下就成为泥土。“观身不净”主要是从这五个方面来观察自身,知道我们所执著的身体是一个不净之物,就会发起修不净观的追求和欲乐。佛陀教导比丘修行有二甘露门,一个是安那般那,即息道观,另一个是不净观,由此二法可以进入涅槃之门,故称为甘露之门。

“观受是苦”。“受”属于精神方面,内心与外境的接触就产生感受。接触外界事物的感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如喝一杯水,口渴时喝水的感觉就是乐受,喝美味饮料的感觉就是乐受,喝苦涩饮料的感受就是苦受,喝一般的水就是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受亦称为舍受,即对这件事既不起贪心,也不起嗔心,处于一种不可定位的中庸状态,一杯水可喝可不喝,就是一种中庸的感受。苦有苦苦、坏苦、行苦三种,苦苦就是苦上加苦,是由逆境而生的苦,身心本来就苦不堪言,再加上不顺的环境,如刀杖牢狱,使得身心更加苦恼,称之为苦苦。坏苦就是快乐变化之苦,是从顺境而生的苦,顺利的环境不会天天有,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聚会时觉得快乐,但快乐很快就会结束,快乐的结束就是坏苦。行苦就是五蕴运行之苦,内心与外界交流的时候,一个主意还没有想好,环境就发生了变化,等再想一个主意,环境又发生了变化,思想总也赶不上环境的变化,赶不上因缘的迁流,这就是行苦。此外还有生、老、病、死、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等八苦。

我们人生所面对的无非是一个“苦”字,四圣谛中第一个真理就是“苦谛”,这是千古以来谁也无法否认的,这是佛陀对我们现实生活非常深切明了的总结。苦不分贫富贵贱,对于所有的众生来说都是平等的,穷人有苦苦,富人有坏苦,思虑过多、执著太深的人,在环境瞬息变化中会产生种种的焦虑和痛苦,那就是行苦。

“观心无常”。我们的心总处在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变化之中。生就是一个念头的生起;住就是念头的相对稳定;异就是变化迁流,在感觉到稳定的时候,已经在迁流,已经在变化;灭就是消失,消失并不是某件事没有了,而是由这件事的消失引出了下件事。佛教认为世界万物不会多一法,也不会少一法,物质是存在的,只不过处在无常变化当中。一切事物的生灭变化不是在消失,而是在相互转换位置。我们平常人认为心是常住不变的,但实际上心在不停地四相迁流,所以心是无常的。

无常有三种。第一是生死无常,也叫分段无常。我们凡夫的生死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起变化,一个阶段就是一期的生命。一期的生命可以是十年二十年,也可以是一百年。分段时间最长的是(黄梅)老祖,活了一千零七十二年,但这个分段之身毕竟还是要消亡的,世间的一切都处在迁流变化之中。第二是念无常。我们的心念也是在刹那之间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找不到一个稳定的环节,生不是稳定的,住不是稳定的,异、灭更不是稳定的,念念都在生、住、异、灭,迁流变化,相续不断。第三就是自性无常。一切有为法本性无常,没有一件事可以留得住,一切的法就像大江的流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夫子在岸边看到大江的流水奔腾不息,感叹人生如同流水一般浪涌波腾。哲人们能洞察到事物的无常,只有我们这些痴迷的众生才觉得有常法可得,“我”是真常。

“观法无我”。“无我”包括“众生无我”和“法无我”。“众生无我”即人无“我”,“法无我”就是在一切事物中找不到一个主宰者。“我”有主宰、自在、自由三义。“‘我’要如何如何”,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你的“自在”已经没有了,你的“自由”也没有了,你的“主宰”已经不存在了。人的观点永远落后于客观形势,一切事物都在急剧地生灭变化,永远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形势。佛陀告诉我们要用无住的智慧来观察迁流不息的万事万物,我们才能在变化中找到“变者不变”的那个东西,能明白这件事物,我们的痛苦就结束了。

我们出家人特别要以四念处来观察自己的身心,既要保护身体的健康,也不要过分用心保养,经常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每天都以此为寄托,以此为住处,以此为修行的法门,我们就心有所住,心有所安,心有所归。

(注:本文选自《紫云禅话》,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人在做,天在看。如果我有这些违反道德、违反戒律的行为,天神、地神等众神肯定会知道,会将此事宣扬于世间,我顿时会臭名遍天下,所有的众生都会歧视我,将来我要堕落恶趣,要遭受无尽、难以忍受的痛苦。”有这种畏惧心,有这种愧疚的感觉,就是惭愧心。如果反复地这样思维,心中有强烈的惭愧之心,这种贪心、欲望自然就会消除,不会继续在相续中产生。

  有时候烦恼是很难对治的,尤其是这种欲望很难消除。但是我们有佛法,有方法,然后去运用,去转念,对治烦恼欲望一点都不难。其实念很好转的,这些方法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运用它,都是非常管用的。始终提起惭愧之心而修持,就能对治贪欲。

  经常这样反复地思维观修,一定能对治贪心,对治欲望,这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一种方法:观污秽及臭气之相。这才是真正的不净观。

  不净观有顿时不净观和次第不净观两种,这里讲得很简单,但是两种方法都讲了。

  首先顿时观不净。女身是装有三十六种不净物的袋子,针对男身而言,若对女身生起贪心,就观女身是装有三十六种不净物的袋子。针对女人而言,就观男身是装有三十六种不净物的袋子。很多男女之间喜欢的要命,爱的死去活来,其实身体就是一个不净袋子。你看看,哪有干净的或真正可以接受的。若是将皮、肉、血、骨头、心脏、肺都堆在那里,你肯定会特别害怕,根本不可能接近;会觉得特别恶心,根本不可能去拿或碰。

  装有八万种细菌虫聚集的城市。它好比一个城市,但是这个城市里居住的都是细菌虫。现在医学发达了,通过仪器看,身内身外都是细菌,都是一种虫子,密密麻麻的,哪有一处干净的,哪有一处珍贵的?没有。

  如夏天腐烂狗尸里充满昆虫般。夏天已经腐烂的狗尸,充满了昆虫。把男身或女身观成这种东西,你还能生起贪心和欲望吗?不会的。为什么叫顿时观不净呢?就是把女身或男身直接观成这样不清净的东西。

  次第观不净。首先观尸体变成红色。当对异性生起贪心的时候,先观想把他(她)变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尸体。这个尸体慢慢变成了红色,然后依次长出脓疱,然后逐渐腐烂,然后发霉,上面有很多蛆虫,密密麻麻地在叮咬。这叫次第不净观。这样想,这样观,贪心就不会生起来,欲望就没有了。这是对治贪心,对治男女之间欲望的。

如果这样还无法对治贪心,就用第三种方法:观成敌人或冤家。

  一旦对某人生起贪心或欲望,很难控制的时候,就把对方观想成冤家,平时不用这样想。

  女人或男人是损害清净心最大的敌人,如果对异性生起了贪心,就要这样想:我是要保持清净的,而他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因为相续被染污了,不清净了。

  杀害解脱之命的冤家,今生我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皈依了,受戒了,在精进学修,现在出现了这样的对境,然后动心了,生起了贪心,他要夺走我的解脱之命。如果我继续贪欲,继续去做一些下劣的行为,我的解脱之命就断送了,他就是杀害我解脱之命的冤家,所以我要远离他。

  捶坏善根之苗芽的冰雹,下冰雹了,会捶坏农民的庄家。这个比喻是说,这个对境——异性如同冰雹,会捶坏我们的善根之苗芽。自己刚刚在相续中生起一点点善根,刚有一点点希求正法的欲望,就出现了这样的对境。如果继续贪着,自己善根之苗芽就会被捶坏。

  抢夺所有圆满福德的强盗,如果生起了贪欲心甚至去造业,圆满的福德会消耗穷尽,就相当于圆满的福德被强盗抢走了。

  障碍一切善根的魔女,阻碍脱逃轮回之苦的守狱姆。我们在轮回中相当于在监狱里,守狱姆就是看守监狱的人,他阻碍逃脱轮回,引起所有的烦恼皆生之搅乱姆,一切痛苦之根源,犹如地狱烧红的铁屋般。地狱烧红的铁屋千万不能接近。一旦接近了,就会变成焦炭。若是真的行动或者有这样的欲望了,不能再接近,不能再继续。否则你的解脱、智慧之命可能一下就会断掉,就会失去。所以一定要以正知正见对治,尤其是遇到对境的时候,以这些方法去对治。

  平时自己也有贪心和欲望,而且有些人贪心和欲望特别重。这样的人虽然没有遇到真正的对境,但是也可以去观想,去对治内心的贪着或欲望,这样贪着和欲望就会消失。这样慢慢反复观修,这些贪心和欲望就会彻底清净。

  若以此法还不能对治贪心,就用第四种方法:观欺惑之相。

  都是假象、虚幻的,比如幻化出形象圆满的男女或者牛马等各种事物,就像魔术师给我们变魔术一样,欺惑了许多人,但我们看不出来。以前有很多幻术师,他们幻化出来的男女、牛马等万物,在外观上根本看不出来是幻术师幻化的,它并不是真实的,但是一般人看不出来,都觉得是真实的。其实它跟彩虹一样,根本找不到一个实质性的东西,欺诱了许多人。

  普通众生都贪执这些本来虚假无有自性、如幻如梦般之法,导致在轮回中受尽痛苦。因为把这些虚幻的、假的东西都当真了。无论是轮回法还是不清净的显现都是虚幻的,都是假的,若是你的心清净了,就会出现很多清净的显现。这些清净的显现都不是虚幻的,是事实存在的。我们凡夫所见到的这些不清净的法都是虚幻的、假的,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众生不知道,都当真了,然后就造业,在轮回中遭受痛苦。其实这些都是虚假的,追求世间的这些利益,得到的利益特别小,付出代价巨大。

  对女身或男身生贪心,放不下,实不应理。因为都是虚假的,两个凡夫在一起有什么好的,除了烦恼就是烦恼,除了痛苦还是痛苦。但是你可以转念,把不清净的转化为清净,将烦恼转化为智慧。不是不可以组建家庭,也不是不可以有这种生活。但是你要把真相弄明白,不能糊里糊涂的去面对这些,不能陷入这种虚幻的对境中。无论是女人的形象还是男人的形象,从前总是欺骗我,现在也来欺骗我,我要明白,我要对治,如是观想就能对治贪欲心。观如幻如梦,这种虚幻的女身或男身,这些男女之相都是假的,不要陷入对境中去。

  若是自己能够把握心态,这些对境不会伤害你,也不会染污你的相续。若是自己没有智慧,没有对治的能力,就一定会受影响。现在有些人觉得烦恼,痛苦得死去活来,都是因为执着。可以组建家庭,但是互相都要明白这个真相,不要执着,有正确的观念是很重要的。

  如果前述方法都无法对治你的贪心,欲望还是存在,那真的是着魔了,要请善知识传授更有力的方法,继续努力对治。

  有没有更有力量、更好的对治方法?
  主要强调观清净,可以把这些对境直接观想成都是佛、佛母,菩萨、菩萨母,这样贪心和欲望就生不起来。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有这样的见解,对这些有坚定的信心。众生本来就是佛,本来就是清净的。

  比如说这些男身和女身都是佛,都是清净的,这样当下就是净土,贪心、欲望当下就转为智慧了,这是今天讲的第五种方法。这些是对治烦恼,尤其是对治贪心和欲望的最佳方法。

  

 

【经文连载】杂宝藏经卷第一 · 王子以肉济父母缘 第二

白话

这样的经法我(阿难从佛亲自)听闻,讲法时,佛在舍卫国,那时阿难披上袈裟手持钵盂,进入城里化缘乞食。看见一个小孩子,有双眼失明的父母,(这个孩子)把乞讨得到的好的食物供养父母,粗糙的食物就自己吃。阿难对佛说:“世尊,这个小孩子非常少有,乞讨到好的食物,用来献给父母,选择粗劣、不好的自己吃。”

佛说:“这不算难,我过去生中,供养父母,才是极其困难。”阿难对佛说:“世尊,过去生中,您供养父母,那些事是怎样的呢?”

佛说:“在过去,有大国的国王,统领国土。国王有六个孩子,各自统领一个国家。当时有一大臣名字叫罗睺求,谋划起兵,杀掉了那大王和他的五个孩子。大王的第六个小儿子,事先有鬼神来告诉他说:‘你的父亲和其他五位兄弟,都被大臣罗睺求杀害,接下来要到你(这里)了。’王子听说后,立即回到家里。妻子看见王子脸色忧虑憔悴,与平常不一样,于是问丈夫说道:‘你为什么这样呢?’丈夫回答妻子说:‘男人的事情不能告诉你。’妻子说:‘王子,我现在和你生死与共,有什么紧急(的事情)不能告诉我?’丈夫回答妻子说:‘刚才有鬼神,来告诉我说:你的父亲及五个哥哥,都被他人所杀,接着轮到你了。因为这件事忧虑害怕,不知道该去哪里。’

夫妇(一起)想办法,立即一起带着孩子,逃奔去其他国家,携带七天的粮食,预计可以到达。(但由于心里)惶恐害怕导致错误地走上了曲折的小路,走了十天,还没有到达。

粮食用尽,困顿饥饿临近死亡,王子想着:‘三人同死,痛苦太大了,宁可杀掉一人,保存两人的性命。’于是便拔出佩剑,想杀掉妻子。他的儿子回头看见父亲,合掌说道:‘希望父亲现在不要杀我的母亲,宁可杀掉我自己,来替代母亲的性命。’父亲听了儿子的话,想杀掉自己儿子,儿子再次说道:‘不要断绝我的性命,如果断绝我的性命,肉就会腐臭发烂,不能保留多长时间,(这样)我的母亲可能(也)不能到达(目的地)。不(要)断绝我的性命,需要时就割取,每天慢慢吃。’(即使这样)还没有到有人的村子,剩在身上的肉,只有三块了,儿子对父母说:‘这两块肉,请父母吃掉它,还剩下的一块肉,就拿来给我。把我放到地上,父母继续前进。’

当时释提桓因的宫殿震动,于是立即观察是什么因缘。看见这个小孩做稀有的事情,就化作(一只)饥饿的狼,来索取肉,小孩思考着:‘我吃这些肉,也是性命将尽,不吃也是死。’就舍下这块肉,给了饿狼。释提桓因就变成人,对小孩说:‘你现在割肉,给你的父母,心中后悔吗?’回答说:‘不后悔。’又说:‘你现在为痛苦恼乱,谁能相信你没有生起后悔心呢?’小孩这样就说出真实(不虚的)话语道:‘我若不悔,身体的肌肉还长出来恢复像以前一样,如果有后悔的想法,就马上死去。’说完这句话,身体恢复,和原来的样子没有差别。释提桓因就将这个孩子和他的父母归聚一处,拜见了当地的国王。(国王)心里充满巨大的悲喜,怜悯他至孝,感叹从来没有过,就给他军队,回去恢复本国。释提桓因即护佑他渐渐做了阎浮提王。那时的小孩,是我的前身,那时的父母,就是(我)现在的父母。”佛说:“不但现在赞叹慈爱孝顺,在无数劫以来也常赞叹。”

众比丘对佛陀说:“世尊,过去生中,供养父母,那些事都是怎样的呢?”佛说:“过去迦尸国王的领土中,有一座大山,山中有仙人名字叫睒摩迦。(他的)父母年纪很大,并且眼睛都看不见。睒摩迦常常取美味的果子、鲜花和甘甜的水,用来赡养父母,把他们安置在悠闲安静没有恐惧的地方。凡是做(什么)事情,一举一动,(睒摩迦)先禀告父母。(这天他)禀告父母后,就取水去了。那时梵摩达王出游打猎,看见有鹿饮水,拉弓射鹿,涂有毒药的箭误中睒摩迦的身体,遭到毒箭射中以后,睒摩迦高声呼喊道:‘一箭杀死三个人,这痛苦何等厉害严重啊!’

国王听见他的声音,马上把弓箭抛在地上,就立即上前观看:‘谁说的这话?我的这座山中有位仙人,名字叫睒摩迦,仁慈孝顺,赡养盲眼的父母,举世称颂赞叹。你现在莫非是睒摩迦?’回答说:‘我就是。’进而对国王说:‘现在我的这个身体,不计较痛苦,只是担忧父母年老眼盲,父母如果饥饿困顿,没有人供养啊。’国王再次问道:‘你的盲眼父母,现在在哪里呢?’睒摩迦指示给王说:‘在那个草屋中。’王随即到盲父母的住所,睒摩迦的父亲那时对他的母亲说:‘我的眼皮跳动,难道是我孝顺的儿子睒摩迦有灾祸吗?’他的母亲又对父亲说:‘我的乳房惶恐不安地跳动,不会是我的儿子有(很)不祥的事情吧?’那时盲眼父母,听见国王走路的悉悉索索的声音,心里生起恐惧:‘不是我的儿子在走动,那是谁呢?’

国王走到他们前面,高声说:‘行礼了。’盲眼父母说道:‘我们的眼睛看不见东西,是谁在行礼?’回答说:‘我是迦尸国王。’这时盲眼父母对国王说:‘大王啊!我的孩子如果在,应该给大王奉上好的花果。我的孩子早上去取水,这么晚了久等不回来。’国王于是悲伤哭泣,接着说偈言:

  ‘我是这个国的国王,在这座山游猎,

  只想射禽兽,无意之间伤害了好人,

  我现在舍弃王位,来侍奉盲眼父母,

  和你们的孩子没有差别,千万不要产生忧愁苦闷。’

盲眼父母用偈言回答国王的话:‘我的儿子慈善孝顺,天上人间都没有,国王虽然怜悯我,哪里能像我自己的儿子?国王要怜悯我,希望您指示儿子所在的地方,能在儿子左右,(我们)同死心意也满足了。’

这样,国王带着盲眼父母前往睒摩迦身边。(盲父母)到了儿子所在的地方后,捶胸顿足,懊恼不已,嚎啕大哭说道:‘我的孩子慈善仁爱,孝顺无比,天神、地神、山神、树神、河池众神啊!’(盲父母)说偈言道:

  ‘帝释、梵天、护世四天王,为什么不帮助他呢?

  我孝顺的儿子,让他遇到如此痛苦,

  深深感怀我的孝子,请速挽救他的性命。’

这时释提桓因的宫殿震动,用天耳听见盲父母悲痛的话语声,就从天而下,来到他们所在之处,对睒摩迦说:‘你对于国王,产生恶心了吗?’回答说:‘确实没有恶心。’ 释提桓因说:‘谁能相信你没有恶心呢?’ 睒摩迦回答说:‘我对国王有恶心的话,就让毒箭的毒传遍全身,马上死去。如果我对国王的做法没有恶心,毒箭应该离开身体,疮疤就会痊愈。’马上就像他说的那样,毒箭自然(从他的身体)出来,(伤处)恢复得像以前一样。

国王非常欢喜,高兴无限,便发出教令,普遍告示国内的人们,应该修行慈善、仁爱,孝顺侍奉父母。睒摩迦从过去以来,慈仁孝顺,供养父母。想知道谁是那时的盲父吗?就是现在的净饭王。那时的盲母,摩耶夫人就是。睒摩迦,就是现在的我,迦尸国王,就是舍利弗,那时的释提桓因,就是摩诃迦叶。”

经典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尔时阿难,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见一小儿,有盲父母,乞索得好食者供养父母,粗者便自食之。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小儿者,甚为希有。乞得好食,用奉父母,择粗恶①者,而自食之。”佛言:“此未为难,我过去世中,供养父母,乃极为难。”阿难白佛言:“世尊,过去之世,供养父母,其事云何?”

①恶:1.粗劣。如:恶食[粗劣的食物];2.不好。

佛言:“乃往过去,有大国王,统领国土。王有六子,各领一国。时有一大臣名罗睺求,计谋兴军,杀彼大王及其五子。其第六小子,先有鬼神来语之言:‘汝父大王及诸五兄,悉为大臣罗睺求之所杀害,次欲到汝。’王子闻已,即还家中。妇见王子颜色忧悴,不与常同,而问夫言:‘汝何以尔?’夫答妇言:‘男子之事不得语汝。’妇言:‘王子,我今与汝生死共同,有何急缓①而不见语?’夫答妇言:‘适有鬼神,来语我言:“汝父大王及与五兄,悉为他杀,次来到汝。”以是忧惧,莫知所适。’

“夫妇作计,即共将儿,逃奔他国,将七日粮,计应达到。惶怖②所致,错从曲道③,行经十日,犹不达到。粮食乏尽④,困饿垂死。王子思惟:‘三人并命⑤,苦痛特剧,宁杀一人,存二人命。’即便拔剑,欲得杀妇。儿顾见父,合掌白言:‘愿父今者,莫杀我母,宁杀我身,以代母命。’父用儿语,欲杀其子。子复白言:‘莫断我命,若断我命,肉则臭烂,不得久停,或恐⑥其母不得前达。不断我命,须臾则割,日日稍食。’未到人村,余在身肉,唯有三脔。子白父母:‘此肉二脔,父母食之,余有一脔,还用与我。’掷儿放地,父母前进。

①急缓:危急,紧急。

②惶怖:恐怖。

③曲道:曲折的小路

④乏尽:竭尽。

⑤并命:共命运;同死。

⑥或恐:或许;可能。

“时释提桓因宫殿震动,便即观之,是何因缘?见此小儿作希有事,即化作饿狼,来从索肉。小儿思惟:‘我食此肉,亦当命尽,不食亦死。’便舍此肉,而与饿狼。释提桓因,即化作人,语小儿言:‘汝今割肉,与汝父母,生悔心不?’答言:‘不悔。’又言:‘汝今苦恼,谁当信汝不生悔心?’小儿于是,即出实言:‘我若不悔,身肉还生,平复如故;若有悔者,于是即死。’作此言已,身体平复,与本无异。释提桓因,即将其子并其父母,使得一处,见彼国王,心大悲喜,愍其至孝,叹未曾有,即给军众,还复本国。释提桓因,即渐拥护,作阎浮提王。尔时小儿,我身是也。尔时父母,今日父母是也。”

佛言:“非但今日赞叹慈孝,于无量劫常亦赞叹。”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过去世中,供养父母,其事云何?”

佛言:“昔迦尸国王土界之中,有一大山,中有仙人名睒摩迦,父母年老,而眼俱盲,常取好果鲜华美水,以养父母,安置闲静无怖畏处。凡有所作,举动行止,先白父母。白父母已,便取水去。时梵摩达王,游猎而行,见鹿饮水,挽弓射之,药箭误中睒摩迦身。被毒箭已,高声唱言①:‘一箭杀三人,斯痛何酷甚!’

“王闻其声,寻以弓箭,投之于地,便即往看,谁作此言。‘我此山中有仙人,名睒摩迦,慈仁孝顺,养盲父母,举世称叹。汝今非睒摩迦耶?’答言:‘我即是也。’而白王言,‘今我此身,不计苦痛,但忧父母年老目冥,父今②饥困,无人供养耳。’王复问言:‘汝盲父母,今在何许?’睒摩迦指示王言:‘在彼草屋中。’王即至盲父母所。睒摩迦父,时语妇言:‘我眼瞤动,将非我孝子睒摩迦有衰患不?’妇复语夫言:‘我乳亦惕惕而动,将非我子有不祥事不?’时盲父母,闻王行声索索,心生恐怖:“非我子行,为是谁也?”

“王到其前,唱言作礼。盲父母言:‘我眼无所见,为是谁礼?’答言:‘迦尸国王。’时盲父母,命王言③:‘王,我子若在,当以好华果奉上于王。我子朝往取水,迟晚久待不来。’王便悲泣,而说偈言:

   ‘我为斯国王,游猎于此山,

  

但欲射禽兽,不觉中害人。

  

我今舍王位,来事盲父母,

  

与汝子无异,慎莫生忧苦。’

“盲父母,以偈答王言:

    ‘我子慈孝顺,天上人中无,

  

王虽见怜愍,何得如我子?

  

王当见怜愍,愿将示子处,

  

得在儿左右,并命意分足。’

“于是,王将盲父母,往至睒摩迦边。既至儿所,捶胸懊恼,号咷而言:‘我子慈仁,孝顺无比。天神地神!山神树神!河池诸神!’说偈而言:

  

‘释梵天世王④,云何不佐助,

  

我之孝顺子,使见如此苦?

  

深感我孝子,而速救济命。’

“时释提桓因,宫殿震动,以天耳闻盲父母悲恻⑤语声,即从天下,往到其所,而语睒摩迦言:‘汝于王所,生恶心也?’答言:‘实无恶心。’释提桓因言:‘谁当信汝无恶心也?’睒摩迦答言:‘我于王所有恶心者,毒遍身中,即尔命终;若我于王无恶心者,毒箭当出,身疮便愈。’即如其言,毒箭自出,平复如故。

“王大欢喜,踊跃无量,便出教令,普告国内:当修慈仁,孝事父母。睒摩迦从昔以来,慈仁孝顺,供养父母。欲知尔时盲父者,今净饭王是。尔时盲母者,摩耶夫人是。睒摩迦者,今我身是。迦尸国王,舍利弗是。时释提桓因,摩诃迦叶是。”

①唱言:高呼

②今:假使,如果。

③命王言:命这里有“给”的意思。给国王说➡对国王说。

④世王:护世四天王,又云护国四王。四天王居须弥山半腹,各护其一天下,故云护世。《维摩经·方便品》曰:“护世四天王也。诸恶鬼神残食众生,护世四王护之不令害也。”

⑤悲恻:悲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微信状态签名文案:❥ тнє ѕυηℓιﻭнт ιη уσυя єуєѕ 你眼眸里的光,是用来点亮自己的❥ ﻌﻌﻌ︎这个肆月,花可以肆意绽放,你可以
  • 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刘宇宁折腰#✨#刘宇宁魏劭#✨#摩登兄弟[超话]#✨来这里快一周年了,我会一直
  • 能被叫哥哥,能被叫老公(其实是龚)能看到醉态娇憨的高总,能看到局促可爱的卖鱼强[泪]昨天首页热门到处都能看到梅蜜心疼罗伊斯,而罗伊斯球迷(@德肖恩_沃特森DW4
  • 就出身而言他对自我和世界都堪称战无不胜,也可以想见有成吨的局限他大概一辈子无法突破,我们看见完美无缺的终点,也看见那前进过的一万公里,既然他说过I' m lea
  • 6、别总是来日方长,这世上回首之间的都是人走茶凉,他的嘴终会吻上别人的唇,把给过你的,没给过你的,全给另外一个人。在日本京都有个医生叫松本善浦,他发明了
  • 就“跨区作业”现在需要办理哪些手续的问题,记者联系了正在南阳市唐河县进行“跨区作业”的焦作农机手韩凯。就“跨区作业”现在需要办理哪些手续的问题,记者联系了正在南
  • 今日大盘应该会有一次快速上涨,目标大至先冲3250点,关键看5月24日3237-3246点的下跳缺口能否回补。 【综合判断】今日大盘会有反弹出现,重点
  • 我不能单一的定义或者认同这些人的行为是否成功,但我觉得他们的行为可以给当世、后世,甚至时间长河里的每一个人敲响警钟。我们能做的无非只有记住这段历史,不逃避、不怯
  • 一路陪着她成长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她注定是我们的骄傲 ✨ 来看造梦之家,前一晚随便找了一个万达影院,想着不吃饭的话在万达怎么着也不会饿死,十分钟前下出租车,就感觉
  • #任嘉伦[超话]#每每看见你,任嘉伦,所有的烦恼一扫而空,你的笑是我前进的动力,永远爱你,支持你,加油。很早之前 我就知道自己婚礼当天 多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索
  • 我管你是半公开还是四分之一公开还是八分之一公开啊,我买的是未公开你漏出去一根眼睫毛都不行啊,她还是个red姐腿毛太多了[允悲][允悲]膏住有苦说不出,一把辛酸泪
  • 柚子哥真的再重演罗朱了[彩虹屁]21年琴琴继承亲爹也演了罗朱,我们大星组啊,我真的哭死了[泪]还有雪组和月组的演绎又有不一样的感觉。雪组一版里班班是马醋演的,《
  • ”嘴唇轻抿,嗓音嘶哑,“你真是要了老子的命。”嘴唇轻抿,嗓音嘶哑,“你真是要了老子的命。
  • 故意把人低头的动作放慢做成图片来黑,怎么和你是特别了解他,还是他肚子里蛔虫那,这么了解他当时的想法,要是他是你口中的那种人,前辈们还那么喜欢他,前辈们没有自己判
  • 不少网友表示,难怪大S会在离婚没几个月就和一个十几年未见得人突然结婚,以前觉得不可思议,现在这样倒是合情合理了。还是希望他们放过彼此,别再纠缠,低调过好各自的生
  • 早上六点过,中庭二层的KFC和星巴克就开门了,还有德克士和饺子,排老长的队热闹得我以为今天疯狂星期四,而有的机场,过完安检就只能期待飞机餐[太开心]七点,中庭的
  •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
  • @白鹿my 慢漫长路 我们一定在 茸鹿与共 战为剑 退为盾 陪你一直走下去,愿安好 鹿长在 永不落幕。日出有盼,日落有念,心有所期,忙而不茫,便是心愿。
  • 才能让汝变成现在这般去否定自己,但吾辈只想告诉汝,永远不用且不要去怀疑朔间零这个人爱不爱他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爱” 此时此刻,这些已经成了回忆 今天是吾辈
  • 我们终其一生在寻找的应该是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和成为想成为的人,多走点弯路没关系,多花点时间在路上也不要紧,与别人所期待的不一样也可以,只要我们在成为自己的路上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