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贫乐道
文/星云大师
《明心宝鉴》有一首诗说得好:「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这首诗是告诉我们要能安于贫穷困苦,并且以坚持自己的信念、理想为乐。
如何「安贫乐道」呢?
第一、心安茅屋稳:慈航法师曾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一个人不论处于何等情境,只要心不为所动,就能浸淫在一片放旷自在的喜乐中。就像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大迦叶尊者,在山林水边,处荒郊乱冢,也能怡然自得。儒家云「万物静观皆自得」,真正的平安,不在有多少人保卫,或是拥有多少华屋大厦;只要内心平静,哪怕是住在茅屋里,都能安稳自得,充实而满足。
第二、性定菜根香:万味均从根底发香,厚培其根,其味必厚。人也是如此,本性若安然、稳定,不妄求,不做非分想,虽日日清茶淡饭,生活仍然舒适、畅快。如战国时代颜斶的「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弘一大师的「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都是甘于安贫乐道,以不多求为自身富贵之例,如此生活,实是人生至乐!
第三、世事静方见:世间事复杂难明,如何才能识得世法的真相,而在混乱当中保持清明呢?如同清澈见底的池水,无染无波,便能直透池底风光。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唯有拥有一颗没有动乱,无有争执,宁静安详的心,才能洞悉世事的本来面目。
第四、人情淡始长:「君子淡以清,小人甘以绝。」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在平淡之中,才能见出真情实意;富贵荣华时的交情,就如饮蜜汁,虽甘美却容易变质。的确,淡淡的花香最怡人、淡淡的开水更甘醇、淡淡的友谊才能长长久久。
古圣贤哲无不谨遵「安贫乐道」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之道。处于物质丰裕的现代人,能否体会这等清闲自在,放旷于自然的人生滋味?
第一、心安茅屋稳。
第二、性定菜根香。
第三、世事静方见。
第四、人情淡始长。
——摘自星云大师《星云法语》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但若还没走好甚至不会走,便急切地去跑甚至飞,须知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那便真需要无数:即腹有诗书者经十事悟得的道理,诸君大字不识一箩筐者则需千事、万事,方得以映衬且尤待商榷。
​故中外诸先贤尤重读书也:如三国仲谋劝学吕蒙,士别三日即刮目相看;又如培根谈读书,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即如高尔基所言书籍是人类进步之阶梯……
​灯可照亮典籍,而典籍如灯,又可照亮世人。汝若连经典都未读十之二三,却一心只沉湎于浮世淫巧,谈何知行合一致良知?汝知何为良知否?……
心中无书或尚有不足,纵使阳明先生,少时格竹亦难通草木之理。及至后来再研经典,终于龙场投荒万里、数次扣问本心、追忆先贤: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悟道由心而生,向心问道;一草一木,皆有至理,如能豁然贯通,便终知天理;人,皆有是心,心,皆具事理……学为君子,天下归仁,修的便是一颗仁德的心;君子所幸,仁义礼智信,皆根于心;豁然贯通,终知天理;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万物皆备于我矣……
​尔后方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知行合一。其实后来阳明先生平宁王乱,反遭陷害而又提出致良知的道理亦是如此。胸中无点墨,焉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故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再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又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https://t.cn/R2WxuoH

法音 ‖ 依四念处而住

净 慧 赵州茶馆 2022-08-30 06:27 发表于湖北

佛教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次第中,八正道为见道,七觉支为修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为助道,其中四念处是修行的基础。佛陀圆寂时,教诫比丘们要以四依法为基本的生活方式,以四念处为修行的基本法门。佛陀灭后,比丘要依四念处而住,故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四念处是南传佛教最基础、最盛行的法门,如同中国的净土法门一样普及。在中国,不论男女老少、信佛不信佛的人,都知道念阿弥陀佛,都知道念观世音菩萨,这一佛一菩萨普及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色法与心法

四念处就是念身不净、念受是苦、念心无常、念法无我。苦、空、无常、无我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五蕴是四念处的观察对象,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包括了身心组成的基本要素,概括来说,有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物质就是色法,精神就是心法。五蕴是开“心”合“色”,把六根、六尘合为一个“色”法,把一个“心”法开为受、想、行、识四法。有一部分众生在物质方面的迷惑少,在精神方面的迷惑多,佛陀为此类众生说此五蕴法门。五蕴又称五阴、五众,阴、众、蕴都以积聚为义。

色是物质元素,受、想、行、识都是精神元素,识是主体,受、想、行是主体的思维活动,由受、想、行构成了识对外在物质世界和内在精神世界的认识。色以质碍为义,物质都有实体,都有质碍;受以领纳为义,即领取接纳外在的第一感觉;取相为想,想以构造为义,得到一个感受后就要进行分别、构想如何处理它;行以造作为义,对感受的事物分别构想后,要继续运作,与外界物质和内在认识保持联系;识以了别为义,即通过色法与受、想、行的思维活动完成了认识过程,得到一个印象,众生从“识”开始起了分别,形成妄念。

念者,以守境为念,能够把所接受的外在对象,毫不转移地守住,这就是四祖所讲的“守一不移”。“一”是境,是一个对象,就是我们数呼吸的数,数就是境,我们数呼吸就是要把意念放在数字上,这就叫守境,就是念。身、受、心、法都是产生“念”的处所,所以称为处,主观与客观合起来就叫“念处”。修行四念处就是要观察身、受、心、法的虚伪性和不实在性,使心能安住其中,产生禅定。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就是要破除世间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见。迷惑的众生认为身体是清净的,值得爱乐和珍惜;认为所接触的外在环境是快乐的;认为自心是常住不变的;认为色、受、想、行、识五蕴是有“我”的。“观身不净”就是破除“净”的颠倒见;“观受是苦”就是破除“乐”的颠倒见;“观心无常”就是破除“常”的颠倒见;“观法无我”就是破除“我”的颠倒见。四念处的修行过程是有漏法,修行证道了,四念处就是无漏法。不仅四念处如此,我们所修的一切法门,其发心是无漏的,但修行的过程属于有漏法,从证道的那一刻起,就进入到无漏的境界。

从四念处着力

“观身不净”。主要从五个方面观察不净。第一,种子不净。过去的烦恼业是轮回的种子,父精母血结合成胚胎,形成五蕴,所以是种子不净。第二,住处不净。胎儿处在母腹的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故为住处不净,此二种主要是指胎儿在母腹中形成的过程。第三,自体不净。我们的身体是由三十六物组成,如皮、毛、筋、骨、血、肉等,如果一层层地解剖开来都是染污不净,令人害怕。不过众生迷惑于外相,觉得人体长得有模有样,男以女为色,女以男为色,产生淫欲贪著。第四,自相不净。人体有九孔常流不净,一口、两眼、两鼻、两耳、大小便道,都是人的呼吸、排泄系统,时刻都有肮脏不净的排泄物流出,即九孔常流不净。第五,毕竟不净。身为不坚之物,人活着的时候就不干净,人死后身体更加不净。印度人死后,尸体被扔到尸陀林里,当作鸟兽的食物。尸体被虫食后就成为粪便,被火焚烧就成为灰炭,埋在地下就成为泥土。“观身不净”主要是从这五个方面来观察自身,知道我们所执著的身体是一个不净之物,就会发起修不净观的追求和欲乐。佛陀教导比丘修行有二甘露门,一个是安那般那,即息道观,另一个是不净观,由此二法可以进入涅槃之门,故称为甘露之门。

“观受是苦”。“受”属于精神方面,内心与外境的接触就产生感受。接触外界事物的感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如喝一杯水,口渴时喝水的感觉就是乐受,喝美味饮料的感觉就是乐受,喝苦涩饮料的感受就是苦受,喝一般的水就是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受亦称为舍受,即对这件事既不起贪心,也不起嗔心,处于一种不可定位的中庸状态,一杯水可喝可不喝,就是一种中庸的感受。苦有苦苦、坏苦、行苦三种,苦苦就是苦上加苦,是由逆境而生的苦,身心本来就苦不堪言,再加上不顺的环境,如刀杖牢狱,使得身心更加苦恼,称之为苦苦。坏苦就是快乐变化之苦,是从顺境而生的苦,顺利的环境不会天天有,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聚会时觉得快乐,但快乐很快就会结束,快乐的结束就是坏苦。行苦就是五蕴运行之苦,内心与外界交流的时候,一个主意还没有想好,环境就发生了变化,等再想一个主意,环境又发生了变化,思想总也赶不上环境的变化,赶不上因缘的迁流,这就是行苦。此外还有生、老、病、死、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等八苦。

我们人生所面对的无非是一个“苦”字,四圣谛中第一个真理就是“苦谛”,这是千古以来谁也无法否认的,这是佛陀对我们现实生活非常深切明了的总结。苦不分贫富贵贱,对于所有的众生来说都是平等的,穷人有苦苦,富人有坏苦,思虑过多、执著太深的人,在环境瞬息变化中会产生种种的焦虑和痛苦,那就是行苦。

“观心无常”。我们的心总处在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变化之中。生就是一个念头的生起;住就是念头的相对稳定;异就是变化迁流,在感觉到稳定的时候,已经在迁流,已经在变化;灭就是消失,消失并不是某件事没有了,而是由这件事的消失引出了下件事。佛教认为世界万物不会多一法,也不会少一法,物质是存在的,只不过处在无常变化当中。一切事物的生灭变化不是在消失,而是在相互转换位置。我们平常人认为心是常住不变的,但实际上心在不停地四相迁流,所以心是无常的。

无常有三种。第一是生死无常,也叫分段无常。我们凡夫的生死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起变化,一个阶段就是一期的生命。一期的生命可以是十年二十年,也可以是一百年。分段时间最长的是(黄梅)老祖,活了一千零七十二年,但这个分段之身毕竟还是要消亡的,世间的一切都处在迁流变化之中。第二是念无常。我们的心念也是在刹那之间生生灭灭,灭灭生生,找不到一个稳定的环节,生不是稳定的,住不是稳定的,异、灭更不是稳定的,念念都在生、住、异、灭,迁流变化,相续不断。第三就是自性无常。一切有为法本性无常,没有一件事可以留得住,一切的法就像大江的流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夫子在岸边看到大江的流水奔腾不息,感叹人生如同流水一般浪涌波腾。哲人们能洞察到事物的无常,只有我们这些痴迷的众生才觉得有常法可得,“我”是真常。

“观法无我”。“无我”包括“众生无我”和“法无我”。“众生无我”即人无“我”,“法无我”就是在一切事物中找不到一个主宰者。“我”有主宰、自在、自由三义。“‘我’要如何如何”,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你的“自在”已经没有了,你的“自由”也没有了,你的“主宰”已经不存在了。人的观点永远落后于客观形势,一切事物都在急剧地生灭变化,永远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形势。佛陀告诉我们要用无住的智慧来观察迁流不息的万事万物,我们才能在变化中找到“变者不变”的那个东西,能明白这件事物,我们的痛苦就结束了。

我们出家人特别要以四念处来观察自己的身心,既要保护身体的健康,也不要过分用心保养,经常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每天都以此为寄托,以此为住处,以此为修行的法门,我们就心有所住,心有所安,心有所归。

(注:本文选自《紫云禅话》,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战报 | 5-0!莱万上演帽子戏法,拜仁七捧超级杯
  • 叙利亚一武器库爆炸 39人死亡包括12名儿童
  • 上海南京东路商铺招牌脱落砸伤路人 致3死6伤
  • 河马袭击台湾游客:造成1名中国台湾游客死亡、1名中国台湾游客受伤。
  • 彩钢板撞击高铁 京沪高铁廊坊至北京南间设备故障已排除
  • 说好的降雨没来,洪水却来了
  • 地震快讯!刚刚,南海发生3.6级地震
  • 美偷飞机坠亡男子:系地勤人员 不太懂开飞机
  • 九亿少女的梦灭了,林更新这次终于被人收了?
  • 菲律宾质疑周琦战亚运资格 篮协主席:NBA正调查
  • 卖假药罚692.5元
  • 突发!南昌八一大道路面再次塌陷,已有车陷其中!
  • 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问答详解
  • 黄子韬晒钻戒:粉丝调侃,是给我的吗?
  • 外卖小哥乱象调查:逆行、闯红灯、占道停车还跑黑车!
  • 驴被咬受惊踢奥迪,其中应该谁赔钱?
  • ✅美国人把发生在京沪高铁上的一幕发回国,瞬间网民就炸开了锅...
  • 【LOL】真相来了!lol毒纪手撕主播寒夜究竟怎么回事?背后原因及详情令人震惊
  • 发神经!女子买错票谎称有炸弹 民警:拘留5日
  • 编剧举报一出好戏:编剧实名举报黄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