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周家怡、曾樂彤和楊天宇今日(22日)出席活動,周家怡戴上價值120萬名錶,笑言好想戴住走,不過保安好嚴密,她透露10年前購買一枚價值幾萬元腕錶,現已升值20多萬元,是最貴的收藏,但痛心有點刮花。曾樂彤亦有同感,會擔心刮花,只會在重要場合才佩戴,她透露會排隊購買心頭好,亦試過要求朋友割讓,表示收藏最貴一枚價值「10幾頭(10幾萬)」家怡講笑:「我聽錯以為10幾球。」
提到其他投資,她們都有買磗頭保值,曾樂彤透露2003年媽媽趁低價置業,近年樓市興旺,她決定加錢樓換樓,更換大單位與家人同住,她覺得年輕人難於置業,感謝家人支持,她亦會負責裝修費,做孝順女。

提到工作,家怡透露早前兩部戲一同拍,昨日(21日)做冬收爐,不過只是一天,她就悶到「身痕」,更呼籲想「拍拖」,她笑說:「我想拍拖,係喺戲裏面拍,現實就唔敢,拍感情戲可以拍拖、又拍戲、又嫌到錢幾好,(現實唔拍拖係咪驚咗渣男?)渣男又好,渣乜都好,因為好大壓力,全世界冇秘密,都係搵錢先,屋企人行先,希望搵我拍戲時搵我拍埋拖啦!」自言冇拍拖好耐,耐到已不記得,現在覺得靠自己較穩陣。曾樂彤透露明年有兩部戲上,今年做了3首歌,其中一首是她有份主演的電影的歌曲,希望未來工作陸續有來。

1990年,一群盗墓贼趁天黑,炸毁了宁夏贺兰山下一座13级的古塔。闻讯赶来的考古学家,经抢救发掘,最终从古塔废墟里,挖出了9卷残破“天书”,和近千件文物。

考古队对残塔进行清理时,发现木制塔上有汉文和西夏文:此塔建于公元1075年,是一座有着近1000年历史的西夏佛塔。后来,考古队从方塔废墟处,发现了《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以及千件文物。

公元1038年,我国西北方的党项族王朝强势崛起,因其地处中原西北,所以史称西夏。西夏王朝以宁夏平原为中心,农牧业发达,佛教文化兴盛,政权统治190年。

1987年,甘肃武威亥母洞寺,出土了西夏仁宗时期的《维摩诘所说经(下卷)》。这部佛经,被鉴定为我国最早的泥活字印本。

而贺兰山古塔出土的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为西夏后期的产物。1996年,经文化部鉴定,这套《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共分为经文本身,要文,广义文,解补四部分,包括经文和注释,是一套完整的佛教经典。全版共9册,保存完整的有220页,加上零散残页,大约有10万字。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以白麻纸精印,蝴蝶装。书页有子母栏,栏距上下为23.5厘米,无界格,半面左右15.2厘米。版心宽1.2厘米。上半部分为书名简称,下半部分是页码,页码为汉文、西夏文、汉夏合文3种文体。

一直以来,宋版书在中国印刷史上有“一叶宋版,黄金十六两”之称。只是现存的宋版书都是后世重新装帧过的,所以,真正的蝴蝶装的宋版书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直到西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发现,以宋代流行的蝴蝶原始装帧,最难能可贵的是,大多卷册保存完好。从而使大家看到宋版书的真实样貌。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正文为西夏文,每半面10行,每行22字,每字大小1厘米左右,字体繁复而清秀。西夏文是参照汉字的构字方式,采用大量撇和捺的方块字,共计6000余字。

西夏灭亡后,西夏文却断断续续时有发现,加上后来出土了西夏文和汉语的双语双解字典,所以,给翻译西夏文材料带来了极大方便。

文物专家通过对经名和题款翻译,便将其称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还得知这是一部从梵文译成吐蕃文,然后又译成西夏文的佛经。原经为藏传密宗经典,只是因为无法确定里面的名词是意译还是音译,所以无法在《大藏经》里找到与其对应的藏文原经。

木活字印刷品的印刷工艺和效果,与雕版印刷不同,《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具有明显的活字版印本特征,因为同一页的同一字,笔锋和形态却不相同。

还有版框栏线交角缺口很大,版心行线与上下栏线不相接,栏线及版心行线有漏排错排的现象,经名简称和页码的汉文、西夏文,则出现了用字混乱,数字倒置。四周子母线则上下错位。而雕版印本是不会出现这些失误的。

其次,木活字与泥活字排版也不一样。比如木活字技术里的排字作行,是用削好的竹片把一列木活字夹起来隔行。这个工序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有突起的印痕,使得排出来的字上下整齐,但左右却参差不齐,间隔大小不一的现象。

而泥活字,在排字时是“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其字,满铁范为一板”,没有隔行的工序,就不会有行间印痕,和排版不齐的现象,这也是区分泥字和木活字的重要标志。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没有首卷和末卷,以及题跋,因而无法确定其排印的确切纪年。但从同时发现的西夏崇宗贞观年的西夏文木牌,以及仁宗乾祐十一年的发愿文,两件有纪年的文献推测看,《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应该为西夏后期。

此前,学术界一直认为,木活字是元代农学家王祯,于公元1298创制的。如此一对比,《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发现,将木活字的历史提早了100年。

而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则始于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梦溪笔谈》中,就记录了宋代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只是,毕昇以及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一直以来颇有争议。

因为,虽说毕昇在北宋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在近代,西方铅字印刷技术引入我国之前,明清两代都是以雕版印刷为主,并没有看到活字印刷术。

另外,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只有《梦溪笔谈》记载,并没有元代活字印刷实物。所以,就有人提出质疑,毕昇此人并不一定存在,那么活字印刷术就更像传说了。

而史料中明确记载,西夏是参照北宋,才发明了雕版印刷业,从而可以推断,木活字印刷术在宋代就已经存在了。再加上甘肃武威出土的西夏文泥活字印刷实物,可以非常确定的说,活字印刷术就是出自中国,而《梦溪笔谈》的毕昇,也是真实存在的。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为国宝级文献,现藏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博物馆偶尔会有展出。国家博物馆也收藏有它的散页。2002年,其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录。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术,提供了重大价值。尤其可贵的是,它将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时间,比文献记载提前了100年。#历史##内行才知道#

1990年,一群盗墓贼趁天黑,炸毁了宁夏贺兰山下一座13级的古塔。闻讯赶来的考古学家,经抢救发掘,最终从古塔废墟里,挖出了9卷残破“天书”,和近千件文物。

考古队对残塔进行清理时,发现木制塔上有汉文和西夏文:此塔建于公元1075年,是一座有着近1000年历史的西夏佛塔。后来,考古队从方塔废墟处,发现了《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以及千件文物。

公元1038年,我国西北方的党项族王朝强势崛起,因其地处中原西北,所以史称西夏。西夏王朝以宁夏平原为中心,农牧业发达,佛教文化兴盛,政权统治190年。

1987年,甘肃武威亥母洞寺,出土了西夏仁宗时期的《维摩诘所说经(下卷)》。这部佛经,被鉴定为我国最早的泥活字印本。

而贺兰山古塔出土的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为西夏后期的产物。1996年,经文化部鉴定,这套《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共分为经文本身,要文,广义文,解补四部分,包括经文和注释,是一套完整的佛教经典。全版共9册,保存完整的有220页,加上零散残页,大约有10万字。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以白麻纸精印,蝴蝶装。书页有子母栏,栏距上下为23.5厘米,无界格,半面左右15.2厘米。版心宽1.2厘米。上半部分为书名简称,下半部分是页码,页码为汉文、西夏文、汉夏合文3种文体。

一直以来,宋版书在中国印刷史上有“一叶宋版,黄金十六两”之称。只是现存的宋版书都是后世重新装帧过的,所以,真正的蝴蝶装的宋版书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直到西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发现,以宋代流行的蝴蝶原始装帧,最难能可贵的是,大多卷册保存完好。从而使大家看到宋版书的真实样貌。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正文为西夏文,每半面10行,每行22字,每字大小1厘米左右,字体繁复而清秀。西夏文是参照汉字的构字方式,采用大量撇和捺的方块字,共计6000余字。

西夏灭亡后,西夏文却断断续续时有发现,加上后来出土了西夏文和汉语的双语双解字典,所以,给翻译西夏文材料带来了极大方便。

文物专家通过对经名和题款翻译,便将其称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还得知这是一部从梵文译成吐蕃文,然后又译成西夏文的佛经。原经为藏传密宗经典,只是因为无法确定里面的名词是意译还是音译,所以无法在《大藏经》里找到与其对应的藏文原经。

木活字印刷品的印刷工艺和效果,与雕版印刷不同,《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具有明显的活字版印本特征,因为同一页的同一字,笔锋和形态却不相同。

还有版框栏线交角缺口很大,版心行线与上下栏线不相接,栏线及版心行线有漏排错排的现象,经名简称和页码的汉文、西夏文,则出现了用字混乱,数字倒置。四周子母线则上下错位。而雕版印本是不会出现这些失误的。

其次,木活字与泥活字排版也不一样。比如木活字技术里的排字作行,是用削好的竹片把一列木活字夹起来隔行。这个工序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有突起的印痕,使得排出来的字上下整齐,但左右却参差不齐,间隔大小不一的现象。

而泥活字,在排字时是“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其字,满铁范为一板”,没有隔行的工序,就不会有行间印痕,和排版不齐的现象,这也是区分泥字和木活字的重要标志。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没有首卷和末卷,以及题跋,因而无法确定其排印的确切纪年。但从同时发现的西夏崇宗贞观年的西夏文木牌,以及仁宗乾祐十一年的发愿文,两件有纪年的文献推测看,《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应该为西夏后期。

此前,学术界一直认为,木活字是元代农学家王祯,于公元1298创制的。如此一对比,《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发现,将木活字的历史提早了100年。

而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则始于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梦溪笔谈》中,就记录了宋代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只是,毕昇以及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一直以来颇有争议。

因为,虽说毕昇在北宋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在近代,西方铅字印刷技术引入我国之前,明清两代都是以雕版印刷为主,并没有看到活字印刷术。

另外,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只有《梦溪笔谈》记载,并没有元代活字印刷实物。所以,就有人提出质疑,毕昇此人并不一定存在,那么活字印刷术就更像传说了。

而史料中明确记载,西夏是参照北宋,才发明了雕版印刷业,从而可以推断,木活字印刷术在宋代就已经存在了。再加上甘肃武威出土的西夏文泥活字印刷实物,可以非常确定的说,活字印刷术就是出自中国,而《梦溪笔谈》的毕昇,也是真实存在的。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为国宝级文献,现藏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博物馆偶尔会有展出。国家博物馆也收藏有它的散页。2002年,其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录。

《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术,提供了重大价值。尤其可贵的是,它将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时间,比文献记载提前了100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在soul认识的,聊了不到一个月,就在一起了,中间闹过很严重的分手,现在和好了想用77次机会,看他会让我感动或者失望到什么程度吧!她的脸被化妆师掌控着,即便
  • 何为业力 。讲一下物质︿心态,物质与心态合成物质,其实这些都是空的,最好是空的净的。叫寂灭不住,清净无染。但还是有这样的业力现象,业力合成,业力催化合成形态,身
  • 今年在学校的日子就这样结束了以前总觉得时间好慢好慢没办法快点成长没办法保护对我而言很珍贵的人太特别了所以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样表达我对你的喜欢我知道我在你面前想说
  • 法眼禅师入灭后,李煜还向法眼的弟子泰钦禅师问法:(李煜)暨净慧入灭,复尝问于师曰:“先师有什么不了底公案?文益的诸多弟子都曾受到后主供养并御赐法号,如报恩匡逸、
  • 被破坏的草原很容易受风沙的侵袭而沙漠化,所以草原的面积会越来越小。如今,这里的自留山当年种植的树木补偿不到位,他们的自留山种植的树林以及更多的原始森林被砍光树木
  • #西安身边事# 【“数”说西安市民运动现状】西安,一个对运动充满热情的城市,但却很少举办过关乎“运动”的饕餮盛宴,这次,陕西·西安将迎接全世界的目光,2021年
  • 不空摩尼供養咒@海涛法师夫妻唵阿姆嘎波匝瑪那 班美班匝 惹 達塔嘎答 波羅各帝三曼達 札薩熱 吽馬來西亞[带着微博去旅行]直播[带着微博去旅行]那我們現在要
  • 整个客厅中处处装饰了精美的花纹,运用石膏、金属,绣线多种材料勾画,从不同的角度展现高贵典雅的法式风情。吧台作为现代生活的品酒区域,减少了法式元素的使用,更多的带
  • 12月28日看到的盆友点个赞鸭,祝好运!脱非技巧1分钱买一箱哇哈哈大奖区三星W20 华为Mate30 OPPO Reno3 Pro 华为nova6SE Swit
  • 据悉,根据我市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将市民政局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等进行整合,组建成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据悉,11月
  • !最初は凛役、生田の絵梨花氏。
  • [抱抱]在我的认识中李现一直都是这样的一位演员,他总是对支持他的人说希望别人能够看到他的缺陷,阴暗面,继而他能够加以改正。[鲜花][鲜花]以下加入我个人的想法:
  • #栾栾の咸鱼日记# 2019年12月22日 我见到他了我从早上起床开始就一直匆匆忙忙 先去职规讨论又去啦啦操三好杯跳完立马冲回寝室换了衣服就去赶高铁 事实证明我
  • 到GameOn体验跨越半个世纪的有关电子游戏的一切......从上世纪60年代Video Game到世界上第一款街机游戏“Pong”任天堂“超级马里奥”“你好,
  • 说起身高我想起来我去年生的这个女儿,身高快190了,特喜欢,是极度悲伤负面可怜的恶魔修女,瘦长干枯营养不良,很悲观,也很难相处,虽然是恶魔但信仰上帝,控制不好情
  • 每个人在一段关系中都可能面临「句号」你怎样抉择落笔时间? 「句号」是一道圆圈,圈的内外是截然不同的风景,相同的是坚定不移的初心。邓紫棋含泪回顾十二年从艺之路,聚
  • 【GPU部分】之前就说过,说到数码圈最毒的奶,绝对绕不开我当年吹Adreno的话[允悲]其实也是赶得巧,我开始仔细研究SoC那会儿正赶上高通上下XX年最优秀的8
  • 9、逢癸水——己土是阴土,癸水为阴水,二者相见人多情,己土微弱可以得癸水的薄利,如果能见甲、丙,则事业可发达。7、逢庚金——庚金是壬水的源头,但壬水容易被庚金污
  • !#恋与制作人白起[超话]#翻朋友圈get到和约会对相关的惊喜!
  • 120年的建队历史,六冠荣誉早已成为世界足坛一个不可逾越的丰碑,120年的建队历史,诺坎普奇迹也早已将红蓝变成奇迹的颜色,辉煌时代值得我们去细细回味。无论是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