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SZ:002594)“秦定天下”秦PLUS DM-i超级混动上市发布会】 【开场】主持人、品牌挚友 陈震发布会主题叫“秦定天下”,分为三个篇章:第一个是颠覆,自己已经试驾过了,超预期第二个是纵横,秦在同级别、同价位油耗、驾驶质感突出,有望表现突出第三个是崛起,自己03年开始工作,试驾过很多车,国产车产品力越来越强。比亚迪在电池和混动技术有顶尖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颠覆】产品规划及汽车研究院院长 杨东升今年1月11日,DM-i正式发布,收到广泛热评和认可,倍感欣慰。发布会前后,媒体对秦进行数十场油耗测试,全面覆盖城市高速各工况,百公里油耗均低于3.8L。结合对混动近期路线的讨论,DM-i上市有望成为全面超越世界主流混动技术。得益于和新架构的设计,赋予出色的整车表现。在NEDC工况下,真正实现了超低油耗和卓越动力。传统混动车以油为主,搭载的电池功率小、电池容量1度电左右。DM-i以电为主,围绕大功率电机驱动和大能量电池供能为主(电池电量最小8.3度电)、以发动机为辅的串并联电混架构。。什么是以电为主?充满电的情况下就是纯电动车,拥有纯电动车所有优点(0油耗、静谧、平顺);亏电场景下仍旧以电为主,是超低油耗的混动车,车辆亏电时,城市工况下,有18%工况发动机属于高效区发电,一部分用于电池串联驱动,另一部分给电池充电,这部分电能可保证在整个城市路况下,有81%的EV行驶,大大降低油耗,近100%的电机驱动占比提供了纯电般的驾乘体验。同时国家工况和高速路况下,通过串并联和电池的能量调度,把发动机的工作时长降到最短,大部分用电驱动。DM-i实现了以电为主,近乎全程电驱,完美诠释新能源车魅力。总结来讲,多用电、少用油、高效用油,是DM-i的控制理念。当前混动分为增程式混动、以油为主的传统混动、以电为主的DM-i混动,用楼房供水解决方案来类比。老式楼房用水高峰用水特别小、用水低谷水流特别大,这种供水像燃油车,完全依靠发动机;现代楼房有三种解决方案,我们把车比作大楼、水箱比作动力电池、水泵比作发动机。第一种方案,在楼顶安放一个大水箱,水泵以恒定功率泵水,保证高层用水,但是低层用水得绕一圈,造成能量的浪费,类似于增程式混动,发动机仅用于发电,由电机驱动,没有并联直驱,某些工况下油耗高、动力性不足;第二种方案,在中间楼层设计中层水箱,低楼层可以水泵直接供水,高楼层可以水先加到中层水箱,再通过加压泵送至高层,由于中层水箱小,底层的水泵需要频繁启动供水,类似于传统混动车,电池很小,发动机工作时长长;第三种方案,既设计了顶层水箱,又设计了中层水箱,低峰用水时水泵一边给水箱加水,同时保证底层用户用水,两个水箱有一定水量后,水泵停止工作,由水箱供水,高峰用水时,低层水泵直接供水,两个水箱也全开供水,类似于DM-i,既有大容量电池调度供电,又有发动机串并联灵活参与。DM-i全面超越以油为主的混动系统同时,新的核心系统实现5大超越。比亚迪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发动机、EHS电混系统、刀片电池、热管理系统、12V磷酸铁锂小电池五大核心技术全面领先,助力以电为主的架构全面超越以油为主的架构。第一大超越,秦Plus DM-i搭载混动专用的1.5L专用发动机,该发动机达到全球量产的最高热效率,43.04%,以电为主的架构不再需要发动机,可以给发动机做减法,聚焦热效率。第二大超越,DM-i超级混动核心系统,即串并联架构的双电机EHS电混系统,电机采用高速扁线电机,并使用先进的油冷技术,电控系统也搭载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第四代IGBT技术。通过对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的智能功率分配,共同保障DM-i更多处于高效区工作。第三大超越,采用了全新的DM-i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属全球首创,采用软包内串式设计,空间利用率远高于行业水平。磷酸铁锂的热稳定性和刀片结构的双层防护,使刀片电池通过了最苛刻的针刺实验测试。第四大超越,刀片电池采用了全球领先的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全球后条件下的使用场景,搭载了全球首创的脉冲自加热技术高频充放电,均匀提升电池温度,在寒冷的东北地区也可以使用。同时全球领先的冷媒直冷技术,相比水冷混热效率更高。第五大超越,12V磷酸铁锂小电池。该技术已经成熟应用5年,一方面实现彻底无铅化,另一方面实现了小电池与整车同寿命,无需更换。铅酸电池每两三年就会老化,每次都会抛锚后才知道坏了,DM-i彻底解决这一行业难题。以电为主的DM-i架构与核心系统的五大超越,使得DM-i全面超越主流以油为主的混动技术,中国技术实现超越世界顶尖混动技术。Q&A如何实现没有噪音?作为技术人员从两方面解决,驱动能力与车重更符合比例,隔音材料更下本。EHS有两个电机,有一个大的发电机,发电的同时可以作为发动机的启停大电机,发动机必然平顺;NVH下大功夫,通过两个技术实现全面优化。驾驶体验 《萝卜报告》陈震百公里油耗标称值3.8L,路况好的场景会更少,运动模式猛踩点出来,最高油耗表现也就4L,纯当燃油车使用用油耗也很低。满油满电的情况下,续航可达1245km。如果有机会会完整测试一下续航表现。动力表现,百公里加速7.3s。经济型家用车,即便是春有车也很大,作为油点混动版其实更像电动。直接会输出最大扭矩,所以百公里加速0-50加速效率很猛。底盘调校出色。驾驶经过井盖、减速带,偏舒适性的方向但是底盘不松散。驾驶感受来看,性价比高。以现有驾驶感受,对于国内各种气温和地域的高适应性,在上市后销量表现可期。【纵横】深圳交通广播主持人 安静、张翼预售火爆,颜值高。空间不错,中控屏可以旋转。这款车的超级混动技术很牛。车的精髓在于,比亚迪首创的全球量产发动机,热效率43.04%,算下来每公里2毛钱。油不仅负责发电,还可以灵活参与驱动。采访准车主——单身青年横向做了对比,1)首先最在意的是续航能力。上下班通勤、自驾均不用担心。2)外貌比较气派,后排也够宽敞。3)经济性,车牌绿牌不限行、减免购置税,油耗低,总开销小。采访明星体验官——陈龙、章龄之1)外观美观、大气,女主人觉得赤帝红配色很洋气,内饰配色也很搭。座椅棕色黑色之间的黄色拉线有活力。2)驾驶体验平稳,驾驶过程中噪声低。3)安全系数:车门遥控开关、行人识别,防夹手警告等防护。4)后备箱容量大,符合家庭生活所需。【崛起】深圳广电集团 首席评论员 余治国对秦的看法可以分为三个角度:中国的2021、汽车的2021、比亚迪的2021。中国的2021,这一年从两个方面来说对中国来说极为重要。第一,经济上,中国人会更加殷实,因为今年开始中国将踏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小康即将告别历史舞台。进入现代化,也就是中等发达国家阶段,汽车的消费量还将保持温和增长和更新换代,因为车从来是美好生活认知的必备元素。未来十年内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依然会选择拥有一辆车,特别是交通条件较好的二三线城市。第二,碳达峰会是中国2030年以前施政的重中之重,因为中国承诺2060年会实现碳中和,这是非常伟大而艰难的承诺,超出所有人预期。从国际经验看,远低于西方国家从达峰(1990s-2000s)到中和(2050年)55-60年的减排时间,中国的决心和力度是最大的。也预示着在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唯一选择。汽车的2021年,关键词油耗限制紧逼。2月23日,工信部公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制》,为双积分制度的严格实施迈出重要一步。有一个让很多厂商头疼的数据,2025年乘用车新车平均百公里油耗4L。对于很多采用传统工艺的汽车来说,4.9L已经是天花板。从这个角度,DM-i不仅是选择了省钱,也选择了政策安全。比亚迪的2021,业界看来,秦是比亚迪王朝系列的开路巅峰,是比亚迪新技术新理念率先应用的重要平台。2013款的秦因为百公里加速5.9s,名动江湖,获得当年大奖。比亚迪的技术部门不仅解决了插混的技术短板,更以亏电状态下油耗低、安静等属性成为新车型的绝对优势。比亚迪是一个很倔强的公司,所有的汽车品牌翻译成中文后都是一个具体的词,都能想到运动型动物或者美好的生活状态,只有比亚迪是一个完整的句子build your dreams,核心是build,指明了一个目标“中国制造”、“中国智造”。使得燃油车格局为之一新,也为新能源车树立新的标杆、秩序。王朝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 路天对车的需求越来越多,总有痛点困扰。跑得远、吃得少、提速快、智能高效。主要优势,1)革命性油耗,亏电状态下3.8L,是同级车一半;2)颠覆续航认知,春节前对55km版本发起了一箱油跨五省挑战,跑出来的最好成绩是百公里油耗3.14L。上市后还有120km版本的7省挑战;3)百公里加速媲美2.0T大马力。堪称燃油轿车颠覆者;4)颠覆性定价。百公里加速标称续航55km版本7.9s1180km120km版本7.3s1245km旗舰型定价尊贵型定价55km版本14.58万元12.98万元120km版本11.98万元10.58万元

【市两会话题】#小亳跑两会#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长三角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来看看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1.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扬“亳”所长,打造中医药产业高地
“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亳州中医药发展迎来新机遇。市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和参会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建言献策,积极作为,助力亳州发挥中医药资源整合集聚的“乘数效应”,全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

抢抓机遇,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2020年,我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成效明显,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450亿元,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增长14.2%,992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进入省医保目录,22个药品品种成功转入我市生产,113个品种签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合作协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到2025年,现代中医药产业迈向中高端。
如何抓抢机遇,推动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九三学社亳州市委建议,要全面落实“世界中医药之都”规划,尽快启动纳入“十四五”规划的中医药项目,梯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做精做优中药饮片、做大做强中成药、做专中药延伸产品、加快发展提取物和配方颗粒等方面有新突破。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与沪苏浙包括全国先进地区的创新合作,吸引更多高端要素集聚亳州,谋划建设长三角中药企业产业园。着力从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领域、提高产业层次三个维度,构建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医药贸易、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旅游、中医药延伸产业等六位一体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把握关键,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开工建设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提高各类中职学校办学水平。
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是关键。在加强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近3年来我市引进涉药类高层次人才180余人,开展项目合作近90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引进博士1人、硕士121人、急需专业的副高级以上人才22人。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举办在职研究生班,培养在职研究生60人。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支持亳州学院设立了中医药学院单独校区。但中医药人才短缺依然是我市药企存在的普遍现象。
为此,市政协委员姚亮建议,要常态化开展中医药产业“招才引智”工作,加大创业扶持资金保障和兑现力度,探索推进“揭榜挂帅”制度,厚植成长沃土,创造“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空间。加强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和中药师带徒授业。开展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招考工作,努力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选择更为优秀合适的人才。
针对中医人才晋升、加薪渠道有限的现实,市政协委员侯怀奇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诊治的投入,拓宽中医人才晋升渠道,提高医疗机构发展中医的主动性,提升中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大中医行业的吸引力。

扬“亳”所长,打造中医药康养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成立市中医药健康旅游联盟,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康养产业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都给中医药康养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世界中医药之都”的亳州,更要扬“亳”所长,立足中医药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加速产业集聚,加快推进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奋力打造长三角中医药康养产业高地。
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调研发现,我市中医药产业稳步发展、运动康养氛围浓厚、药膳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区位交通便捷、文旅资源丰富,拥有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的独特优势,并成功被列入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城市。为此建议,明确发展定位,早日完成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强化力量,创新手段,加快中医药康养园区建设;打破界限,形成合力,推进“医养结合”;统筹规划,准确定位,做好品牌宣传,加强对产业园区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建设项目用地,积极支持融资信贷需求。同时,以市场为主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形成多层次协同推进、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

2.实施乡村振兴
补短板 强弱项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新时代幸福新农村……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市人大代表谭现祥一直关注“三农”问题,并积极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感受到更多的是肩上的责任,我将认真贯彻大会确定的目标,一如既往地把目光聚焦在‘三农’上,继续创新生态瓜菜的种植技术,扩大生态瓜菜规模,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谭现祥说。
报告指出,培育“绿色亳农”品牌,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60个,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个……
“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农业振兴,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近年奔走在扶贫一线的市政协委员蒋家彬认为,要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和申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不断开发农业生态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农村绿色生态产业。

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报告指出,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84个……
市政协委员芮绍勇认为,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建设美好新家园。
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
“要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和交通安全水平,实施‘农村公路+旅游、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模式,带动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客货运输、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市政协委员方林飞说。
市人大代表杨华说:“现在城乡道路越来越畅通,城乡公交通村达乡,方便了村民出行。但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短板,比如在林拥城城乡公交首末站等人数较多的站点应设置乘客等待休息区,方便乘客阴雨天气时等车出行。”

激发农业农村活力
报告指出,建成县乡联网运行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产权流转交易公开规范运行。
对此,市政协委员王海运认为,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规范交易,培育壮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报告还指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22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470万亩,培训职业农民3200人次……
2012年11月,市人大代表唐晓梅成立了晓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村留守妇女开展草莓种植技术、管理、营销等知识培训,带动了周边10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劳动力转移,帮助她们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心情激动,以后,我会继续扎根基层,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动更多农民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不辜负人大代表的职责。我也呼吁更多的人才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唐晓梅说。
市政协委员魏绍军也认为,要培育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把农业交给更多有知识、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才能使得农业经营效益最大化,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农民收益最大化。


3.融入长三角
按下融入“快车键” 实现发展“加速度”
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长三角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发展提速增效;加强顶层设计,加快互联互通, 让群众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发展红利;构建绿色农产品产业链,建立完善可追溯体系,扩大对长三角蔬菜供应……在今年两会上,加快融入长三角,仍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加大招商引资 吸引“凤凰”来栖
2019年10月15日,亳州正式成为长三角大家庭的一员,并被赋予“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新定位。“入长”一年多来,我市借梯登高、借力发力,收获了一体化发展的累累硕果。
“去年我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取得的成就让人振奋。今年我市将聚焦主导产业,继续开展融入长三角招商引资活动,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每个载体至少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相信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落地开花,亳州的发展将会实现再提速。”市人大代表王在光说。
市政协委员李宣衡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亳州跨越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面对新格局,亳州招商引资工作要创新思路,加快招商引资理念、方式与手段的全面创新。要认清亳州的优势,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变资源“嫁”亲为产业“相”亲,实施精准招商,推进强强联合。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在招商中提升产业层次。要营造“亲商”“聚才”新环境,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亳州加快融入长三角,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加强顶层设计 打破行政壁垒
“报告提出,去年我市实现与长三角所有城市公安类电子证照互认互通、医保‘一卡通用’、236个事项‘一网通办’,异地就医的住院和门诊医保费用实现直接结算。今年将继续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扩大与沪苏浙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居民服务‘一卡通’覆盖面,这将给市民带来更多福利。”市人大代表孙萍萍说,建议进一步加强上层设计,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加快实现长三角区域城市的互联互通,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发展的红利。
“要做好旅游策划,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吸引长三角游客到亳州观光旅游。”市政协委员马峰建议,要在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高铁沿线城市召开专题旅游推介会,大力宣传亳州特色资源,打好世界中医药之都、花戏楼、地下运兵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王牌,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推出鼓励优惠政策,刺激和吸引更多高铁沿线及周边城市居民来亳旅游观光。

加快融合步伐 提升发展质效
“去年我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建设,全市供应长三角地区农产品241万吨、销售额202亿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据令人鼓舞。”市人大代表高丽说,建议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绿色农产品产业链,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让更多的绿色农产品走进长三角的千家万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去年我市与沪苏浙的3个市(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沪苏浙的13个园区开展对接合作。今年,将推动亳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省级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试验区。支持谯城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打造现代新兴产业园、建设长三角省际合作示范区。
“去年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推进大会在亳州召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园区发展作了新规划,建议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园区承载功能,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对接合作,让园区成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市人大代表葛振说。

【市两会话题】#小亳跑两会#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长三角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来看看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1.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扬“亳”所长,打造中医药产业高地
“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亳州中医药发展迎来新机遇。市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和参会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建言献策,积极作为,助力亳州发挥中医药资源整合集聚的“乘数效应”,全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

抢抓机遇,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2020年,我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成效明显,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450亿元,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增长14.2%,992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进入省医保目录,22个药品品种成功转入我市生产,113个品种签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合作协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到2025年,现代中医药产业迈向中高端。
如何抓抢机遇,推动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九三学社亳州市委建议,要全面落实“世界中医药之都”规划,尽快启动纳入“十四五”规划的中医药项目,梯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做精做优中药饮片、做大做强中成药、做专中药延伸产品、加快发展提取物和配方颗粒等方面有新突破。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与沪苏浙包括全国先进地区的创新合作,吸引更多高端要素集聚亳州,谋划建设长三角中药企业产业园。着力从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领域、提高产业层次三个维度,构建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医药贸易、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旅游、中医药延伸产业等六位一体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把握关键,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开工建设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提高各类中职学校办学水平。
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是关键。在加强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近3年来我市引进涉药类高层次人才180余人,开展项目合作近90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引进博士1人、硕士121人、急需专业的副高级以上人才22人。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举办在职研究生班,培养在职研究生60人。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支持亳州学院设立了中医药学院单独校区。但中医药人才短缺依然是我市药企存在的普遍现象。
为此,市政协委员姚亮建议,要常态化开展中医药产业“招才引智”工作,加大创业扶持资金保障和兑现力度,探索推进“揭榜挂帅”制度,厚植成长沃土,创造“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空间。加强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和中药师带徒授业。开展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招考工作,努力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选择更为优秀合适的人才。
针对中医人才晋升、加薪渠道有限的现实,市政协委员侯怀奇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诊治的投入,拓宽中医人才晋升渠道,提高医疗机构发展中医的主动性,提升中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大中医行业的吸引力。

扬“亳”所长,打造中医药康养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成立市中医药健康旅游联盟,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康养产业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都给中医药康养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世界中医药之都”的亳州,更要扬“亳”所长,立足中医药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加速产业集聚,加快推进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奋力打造长三角中医药康养产业高地。
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调研发现,我市中医药产业稳步发展、运动康养氛围浓厚、药膳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区位交通便捷、文旅资源丰富,拥有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的独特优势,并成功被列入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城市。为此建议,明确发展定位,早日完成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强化力量,创新手段,加快中医药康养园区建设;打破界限,形成合力,推进“医养结合”;统筹规划,准确定位,做好品牌宣传,加强对产业园区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建设项目用地,积极支持融资信贷需求。同时,以市场为主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形成多层次协同推进、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

2.实施乡村振兴
补短板 强弱项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新时代幸福新农村……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市人大代表谭现祥一直关注“三农”问题,并积极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感受到更多的是肩上的责任,我将认真贯彻大会确定的目标,一如既往地把目光聚焦在‘三农’上,继续创新生态瓜菜的种植技术,扩大生态瓜菜规模,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谭现祥说。
报告指出,培育“绿色亳农”品牌,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60个,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个……
“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农业振兴,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近年奔走在扶贫一线的市政协委员蒋家彬认为,要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和申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不断开发农业生态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农村绿色生态产业。

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报告指出,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84个……
市政协委员芮绍勇认为,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建设美好新家园。
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
“要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和交通安全水平,实施‘农村公路+旅游、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模式,带动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客货运输、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市政协委员方林飞说。
市人大代表杨华说:“现在城乡道路越来越畅通,城乡公交通村达乡,方便了村民出行。但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短板,比如在林拥城城乡公交首末站等人数较多的站点应设置乘客等待休息区,方便乘客阴雨天气时等车出行。”

激发农业农村活力
报告指出,建成县乡联网运行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产权流转交易公开规范运行。
对此,市政协委员王海运认为,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规范交易,培育壮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报告还指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22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470万亩,培训职业农民3200人次……
2012年11月,市人大代表唐晓梅成立了晓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村留守妇女开展草莓种植技术、管理、营销等知识培训,带动了周边10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劳动力转移,帮助她们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心情激动,以后,我会继续扎根基层,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动更多农民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不辜负人大代表的职责。我也呼吁更多的人才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唐晓梅说。
市政协委员魏绍军也认为,要培育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把农业交给更多有知识、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才能使得农业经营效益最大化,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农民收益最大化。


3.融入长三角
按下融入“快车键” 实现发展“加速度”
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长三角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发展提速增效;加强顶层设计,加快互联互通, 让群众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发展红利;构建绿色农产品产业链,建立完善可追溯体系,扩大对长三角蔬菜供应……在今年两会上,加快融入长三角,仍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加大招商引资 吸引“凤凰”来栖
2019年10月15日,亳州正式成为长三角大家庭的一员,并被赋予“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新定位。“入长”一年多来,我市借梯登高、借力发力,收获了一体化发展的累累硕果。
“去年我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取得的成就让人振奋。今年我市将聚焦主导产业,继续开展融入长三角招商引资活动,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每个载体至少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相信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落地开花,亳州的发展将会实现再提速。”市人大代表王在光说。
市政协委员李宣衡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亳州跨越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面对新格局,亳州招商引资工作要创新思路,加快招商引资理念、方式与手段的全面创新。要认清亳州的优势,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变资源“嫁”亲为产业“相”亲,实施精准招商,推进强强联合。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在招商中提升产业层次。要营造“亲商”“聚才”新环境,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亳州加快融入长三角,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加强顶层设计 打破行政壁垒
“报告提出,去年我市实现与长三角所有城市公安类电子证照互认互通、医保‘一卡通用’、236个事项‘一网通办’,异地就医的住院和门诊医保费用实现直接结算。今年将继续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扩大与沪苏浙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居民服务‘一卡通’覆盖面,这将给市民带来更多福利。”市人大代表孙萍萍说,建议进一步加强上层设计,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加快实现长三角区域城市的互联互通,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发展的红利。
“要做好旅游策划,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吸引长三角游客到亳州观光旅游。”市政协委员马峰建议,要在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高铁沿线城市召开专题旅游推介会,大力宣传亳州特色资源,打好世界中医药之都、花戏楼、地下运兵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王牌,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推出鼓励优惠政策,刺激和吸引更多高铁沿线及周边城市居民来亳旅游观光。

加快融合步伐 提升发展质效
“去年我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建设,全市供应长三角地区农产品241万吨、销售额202亿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据令人鼓舞。”市人大代表高丽说,建议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绿色农产品产业链,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让更多的绿色农产品走进长三角的千家万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去年我市与沪苏浙的3个市(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沪苏浙的13个园区开展对接合作。今年,将推动亳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省级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试验区。支持谯城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打造现代新兴产业园、建设长三角省际合作示范区。
“去年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推进大会在亳州召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园区发展作了新规划,建议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园区承载功能,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对接合作,让园区成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市人大代表葛振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宝宝宝宝人家刚才回来次完啦,拍拍宝宝肉肉dnz,piapia,宝宝尊耐人,人家抱着我的gpp好美宝宝亲小嘴,啵啵mua尊香,蓝后直接呼呼,现在起来啦,感觉没啥变
  • [举手]如果你是自拍比他拍好看那说明你是中面型or阔面型这样的明星还有林允 沈月 陈妍希 赵露思 等等通常来说阔面型的特点就是 自拍觉得脸不大,但是一旦相机他拍
  • 4⃣明信片 还有8天 灿烈第一,差距很小[加油][加油]5⃣最爱偶像天天爱之心投出去[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6⃣微信爱豆守护榜加油7⃣冠军秀
  • 既许一人以偏爱,愿尽余生之慷慨( •̀ .̫ •́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我知道这世界没有想象的好,终有一日你衰老我病亡,但我终究要感谢命运,不管它如何待我
  • 对了在西藏记得不要吃得太饱,不然会更不舒服)创口贴(穿了马丁靴脚后跟磨坏了一点,贴了创口贴防磨脚)保温杯(干燥高反的时候有热水喝 简直太幸福,鼻子干燥的时候可以
  • 立即為你介紹:“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看到这句话,不由得心生感动,想来这一生,总会有那么一个人,牵着你的手,将爱融入生命,倾一世温柔,与你一起待霜染白发,陪你
  • 这是我自己拆的自用 ☻ 整整齐齐的码好更方便拿 不管是卖什么产品 我都是自己用过之后好用才会去推荐给别人 我没有用过的东西我真的是没有底气跟别人推销…连味道感受
  • 据了解,无锡活跃的网络写手有两百多人,每年发表作品上千部,像王辉(网名“无罪”)、王晓(网名“大雪崩”)、吴颖达(网名“傲无常”)、顾漫等大神级作家在全国皆有影
  • #肖战[超话]##肖战暖心#xz #肖战正能量艺人# 姐妹们,现在不做数据了吗,权力榜怎么回事呀,比起前几天掉了好多,不是说要用最好的迎接战哥吗?怎么,都忘了
  • 逃不掉的人生八苦………   众苦两个字,有许多的说法。有三苦、十苦、一百十苦,种种的分别。经常说到的,有八种苦。第一种苦,叫生苦。第二种苦,叫老苦。第三种苦,
  • #v团[超话]# 四周年推特表白模版 全世界最好的v团记得带tag哦 #이진혁_데뷔_4주년_축하해 널 좋아해 오늘도 내일도 앞으로 매일도
  • 改良的旗袍最适合来点新花样,如果想要穿一款能在平时或是聚会时都能吸睛的旗袍,小姐姐们可以穿波点、格纹、星星等带有时髦感却不会太过复杂的图案,不经意的点缀配上高级
  • #济南高新租房[超话]#以最低的价格让外出打工的小伙伴住上心仪的房子。可整租可分组,有厨房,能做饭洗澡上网洗衣服,400起,需要的加v13361024380 #
  • 本科时候逛园子总是有明确目的的,或是调研或是写生或是班级活动,当时也只觉得匆匆忙忙,心里也乱糟糟,以至于去了几次圆明园,对这个园子都是些七零八落的印象,只记得园
  • 以中庸、正直的方式,张驰结合的手段,开拓方兴未艾的事业。它以一切艺术和美的形式,去展现自然和历史,而不是让人生畏,而不是刻意追求威严。
  • 跳下诛仙台后,素素恢复了记忆,变成了白浅,再东海水君的宴会上,终与夜华相见,也与阿离见了第一次面,并戏称他为“团子”寓意白浅日后会与夜华团圆。摘自云关秋先生的书
  • 三、舍执念,得心安人活于世 ,要明白,留得住的东西不需要用力气,留不住的东西不需要费力气。有舍有得的人生才会更随心,更自在。
  • [话筒][话筒][话筒]西安租房派 1400元 整套1室1厅4楼。水电自理,水3.8一吨,电4毛9。
  •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成都市香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偷偷藏不住##田曦薇[超话]##偷偷藏不住将拍剧版# 1.角色男女主差7岁,女主初中生,聊天内容都是围
  • 他们也要回答说,主阿,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体,或病了,或在监里,不伺候你呢?遇到的脑残多如牛毛,今天也终于释放了,刚刚接了个员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