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战“疫”|妙剪生花斗病魔】
  市区东市街50号,正是金华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詹东明的家,也是他所有作品的集合地——金华剪纸博物馆。
  晴天,院子里天井投下阳光,暖暖的很明亮;雨天,屋檐落下了小雨点,滴答滴很动听。
  这个特殊的2020年,从腊月到正月,刚刚摆脱病魔回金的詹东明不顾疲惫,全身心投入最新创作。春节前的婺州古城新春文化庙会上,久违文旅活动的詹东明在风雨中剪纸的画面令不少人动容;如今,战“疫”当前,他又完成了6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剪纸作品。作品中有医护人员们出征武汉“众志成城,我们必胜”的场景、有84岁钟南山院士“武汉肯定能过关”的豪迈壮语、有73岁李兰娟院士率浙江医疗队驰援武汉团队的感人画面,也有小朋友期盼当医生的妈妈平安归来的热切期盼、医生护士们给予患者“一定能度过困难”的积极鼓励,更有患者对医护工作者付出的感恩……
  病中创作战“疫”剪纸
  1月31日,詹东明正在杭州市肿瘤医院治疗,看着新冠肺炎疫情,病中的詹东明深深体会到病友们的心情,他时刻关注疫情动态,为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与驰援湖北的八方力量感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时刻萦绕在詹东明脑海中,人还躺在杭州病床上,他就想着能早些回金华创作一系列战“疫”剪纸作品。回金华当天,他就马不停蹄地创作出了这些动人的作品。
  一向活跃在非遗传承一线的詹东明,在过去一年时间里鲜少露面。再次见他是在20多天,新春庙会上的詹东明瘦了,也憔悴了。这时,很多人才知道,62岁的他患癌已经一年之久,刚刚恢复便又投入非遗创作与展示传承。
  2018年底,詹东明正埋头创作猪年作品。这一年,对詹东明来说是忙碌的,他把重心放在创作、传承与外出展览上,也一度忽略了身体上的不适。刚忙完各类公益文化活动,他在家人的催促下到医院检查,这时才发现自己被确诊为胃癌、食道癌中晚期。短暂的时间里,詹东明经历了胃全切除、食道半截切除两个大手术,紧跟着又是化疗、放疗等高强度治疗……詹东明魁梧的身材明显消瘦,平常爱穿的唐装棉布衫也撑不起来了。

病情来势汹汹、万般凶险,詹东明却很淡然。虽然身体上很吃力,精气神完全不像一个身体里住着两个“癌症”的人,说起病情,他甚至还会笑着宽慰别人:“人都有生老病死,生命有限,一生中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全身心投入地去做,就是满足的、幸运的、值得的。”
  每回阶段性疗程刚结束,他就赶回剪纸博物馆,继续投入创作和学员培训。“只要手中的剪刀不停下,我就很有盼头和希望。”詹东明一心都在那把剪刀、那张纸上,“钱财不重要,生命有无常,一生做好一件衷爱之事才有意义。”
  卖掉房子办博物馆的“愚人”
  詹东明与剪纸的缘分,源于年少时的种子。2000多年的吴越文化,孕育了金华独特的民间艺术。詹东明的外婆擅长女红,绣花上的秀样精美,让自幼在外婆身边长大的他逐渐喜欢上了剪纸。上学后,浙江省第一位美术特级教师胡延巨和中国当代花鸟画家洪世川成了他的引路人。在老艺术家手里,任何一张纸都能变成一幅精美剪纸,这样精湛的技艺让詹东明深深着迷。
  “以前工作,得空就剪。剪出来的作品更多的不是拿去比赛,而是拿来送人,结婚、生娃、过年都有人来讨。”詹东明很热心,旁里朋友知道他有这么一门手艺,都爱来讨要剪纸。一来二去,詹东明的名气大了,这种“赠人玫瑰”的幸福感也让他对剪纸越加痴迷。
  空闲时候,他喜欢坐下来钻研,而且绝不固本守旧。“传统艺术想要传承,必须与时俱进。这说的不仅是创作的内容,还有创作的形式和手法。”为了更好地表达剪纸艺术,詹东明不仅学剪纸,还学绘画、篆刻、书法、摄影,尝试将各类艺术融入金华剪纸的艺术创作中。
  9年前,詹东明辞去工作,拿出所有的积蓄,卖掉唯一的房产投入到创建金华市剪纸博物馆的工程里。他把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教学、创作和题材挖掘中,兼职五六所学校剪纸教学工作,在剪纸博物馆内开展学生剪纸艺术课。“剪纸不是一门能有多少收益的行当,我想让更多人愿意走进剪纸博物馆来看看,所以一直没有收过门票。没有产出就拆东墙补西墙,梗着脖子一路坚持下来。”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詹东明从没算过,9年下来投入了多少。在妻子李建华看来,丈夫的决定多有有些“愚人”精神。不是没有过怨言,每每看着丈夫一心一意地坚持,不计报酬、不求名利地付出,她心有不忍,更多的是钦佩。“也是有一回,看到一群孩子痴迷地看着他剪,我就知道,多少付出都是值得的——文化是无价的。”
  与时间赛跑的传承人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几乎每一天,詹东明都在与时间赛跑:整理金华剪纸博物馆内保存的3500多件藏品,这里头有他的个人创作,也有民间收集的老剪纸作品,都无法再生,“急时间紧迫,愁资金不足,只希望尽快编辑成册,出版发行,为后人留下宝贵财富”;鼠年春节来了,每年不断的生肖剪纸作品不能断;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近了,以国宝大熊猫为原型的“冰墩墩”剪纸作品一个个在他的剪刀下诞生;明年就是金华剪纸博物馆十周年了,一场盛大的剪纸展也正在筹备……
  不过,最让詹东明牵挂忧心的还是,金华剪纸这项非遗技艺该由谁来继承?剪纸博物馆这样一个存放和展示金华剪纸精品的民间场馆又该如何维系?
  胃全切除后,他每餐只能吃一小口半流质食物,身体虚弱,以前他能每天工作17小时,如今剪上两三小时就不得不休息。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馆内不停课,能多发掘一些好苗子。更重要的是,他想找到一个接班人,能把剪纸博物馆继承下去。
  “不是没有遇到过,而是到最后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詹东明说,剪纸并不是赚钱的行当,他明白任何人都要生活。曾经很多次,看到一个个想托付剪纸事业的徒弟因为现实原因离开,他既心疼又无奈。“任何一幅作品都要投入百分百的精力,没有耐心,没有细心,没有韧劲,很难有所成。”
  人选难定,詹东明的心也定不下来。“剪纸不比书画,可以以尺论价。也是因为这样,金华剪纸传承人和剪纸博物馆的管理者都需要对这门手艺付出极大热爱,也要有坚韧的毅力和无私的精神。”
  詹东明说,剪纸是他一生的追求与热爱。如今,他最放心不下金华剪纸的文化传承和倾注一生心血的金华剪纸博物馆的未来命运。“如果有人愿意坚持,我愿意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希望金华剪纸发扬光大,渊源流传。”

记者 汪蕾 通讯员 龚华明/文 刘任翼/摄

#甘肃文物#【万寿寺】位于甘州区县府南街。又名木塔寺,寺院最早创建于北周时期。1993 年,万寿寺(包括木塔及藏经楼)被公布为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由甘州区博物馆负责管理。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 年)钟庚起撰《甘州府志》载:“万寿寺木塔九层,罗汉五百,俗名木塔寺,(北周)已有之,隋开皇二年(582 年)重建。”大业二年(609 年),隋炀帝西巡张掖,曾命随行名僧慧乘在万寿寺为高昌王及二十七国使者讲授《金光明经》。唐贞观十三年(639 年),大将尉迟恭曾奉唐太宗之命负责监修万寿寺塔。唐僧玄奘西天取经归来,路经张掖,曾在万寿寺礼佛诵经。《重刊甘镇志》载,明永乐十四年(1416 年)重修万寿寺,将木塔由原 15 层改为 9 层。永乐十六年(1418 年)又大修寺塔。《马克•波罗行记》中对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时的万寿寺有记载。明宣德年间(1426 ~ 1435 年),镇守甘肃太监王贵曾上疏请明宣宗颁赐“万寿寺”匾额,又赐藏经。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甘肃提督孙思克主持筹资维修,并刻立《重修万寿寺碑记》,碑文称当时修缮“楼殿一新,廊庑改观,500 罗汉,尊尊光明,二十诸天,在在圆满,卧像显丈六金身,千佛耸百尺高阁。伽蓝护法山门厨库,无一不重加修理。”清代名僧卜舟写有《万寿寺木塔》诗一首。清末,木塔被大风毁坏,1926 年重建。
万寿寺原建筑坐西朝东,院落式布局,中轴线有山门、殿堂、佛塔、藏经楼、僧舍等,现仅存木塔和藏经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寿寺改为张掖中学校址,殿堂被改建为校舍,部分殿堂被拆除。20 世纪 90 年代,扩建广场,原格局不存。
现存木塔 1983 ~ 1986 年维修,砖木结构八面九级空心阁楼式,外檐均为木构出廊,金柱间砌筑青砖墙,通高 32.8 米,檐柱与金柱间施单步梁拉结,塔内有木楼梯和扶手栏杆。建于砖石砌筑的方形须弥座台基上,台基四面有垂带踏步、抱鼓石及望柱栏杆,台基顶部四周置石雕望柱栏杆,台基底边长 20.3米,高 1.5 米。第一塔身平面呈方形,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四周出廊结构,四面金柱明间装槅扇门,次间开方窗,门额上方嵌砖雕匾额,西侧为“入三摩地”,东侧为“登极乐天”;第二层塔身外檐平面呈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周出廊结构,金柱平面布局为八角形,金柱间砌筑砖墙,东、西面各开拱形假门洞,南、北面开假窗,门楣嵌砖雕匾额,西侧为“宝筏金绳”,东侧为“西天正觉”。一、二层屋面覆盖灰筒板瓦,垂脊端部施灰陶跑龙,博脊用青砖瓦条垒砌。第三至第九层塔身外檐柱、金柱的平面布局呈八角形,四周环绕廊,金柱间砌筑砖墙,屋面覆盖灰筒板瓦,垂脊用雕花脊筒子砌筑,博脊用青砖瓦条垒砌,四面分层开门窗,其中第三层四面辟门,无窗;第四层东、西面辟门,无窗,东门两侧砖刻楹联“玲珑塔下祥光晃,紫金钵里千朵莲”,门额题“千佛明经”,西门两侧砖刻楹联“九级浮图光闪烁,千层莲座镇金刹”,门额题“万法归空”;第五层东、西面辟门,南、北面设假窗,东门两侧砖雕楹联“宝寺犹云中世界,高塔如静里乾坤”,门额题“西来妙意”,西门砖刻楹联“平安两字西方佛,清静三途上界仙”,额题“甘泉福荫”;第六层四面辟门;第七层东、西面辟门,南、北面开月窗。第八层檐柱间装木雕栏杆;第九层室内为木构井式塔顶,原悬挂铜钟一口,已取下,屋面八角攒尖顶,塔顶攒尖处置灰陶宝瓶。各层檐下施木雕十二生肖图案,挑檐角梁雕刻龙头,下挂风铎。“木塔毓钟”是古代张掖八景之一。木塔前有清代《重修万寿寺石碑》一通。
藏经楼位于木塔西面 10 米处,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两层三檐歇山顶,建于高 0.4 米的水泥台基上,第一层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四周出廊,前檐金柱明间、次间装木槅扇门,梢间为槛墙、槛窗,其他三面均青砖砌墙,檐下施五踩花牙子斗栱;屋面覆盖筒板瓦,戗脊用雕花脊筒子砌筑,博脊用青砖瓦条砌筑。第二层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四周出廊,下檐施五踩花牙子斗栱,上檐施七踩花牙子斗栱,前檐金柱明间、次间装木槅扇门,梢间为槛墙、槛窗,其他三面均青砖砌墙;屋面覆盖筒板瓦,正脊、垂脊、戗脊用雕花脊筒子砌筑,正脊两端置龙吻,中间有跑兽、宝瓶,垂兽、戗兽俱全。
2014年,经报请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甘文局发〔2014〕300号)公布其保护范围为:“东至木塔踏步外侧以东90 米,南至藏经楼南侧台基外侧以南60 米,西至藏经楼北侧台基外侧以北30 米,北至藏经楼北侧台基外侧以北60 米。” 2018年,省文物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甘文局联发〔2018〕3号)公布其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0 米。”

#甘肃文物##万寿寺#位于甘州区县府南街。又名木塔寺,寺院最早创建于北周时期。1993 年,万寿寺(包括木塔及藏经楼)被公布为甘肃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由甘州区博物馆负责管理。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 年)钟庚起撰《甘州府志》载:“万寿寺木塔九层,罗汉五百,俗名木塔寺,(北周)已有之,隋开皇二年(582 年)重建。”大业二年(609 年),隋炀帝西巡张掖,曾命随行名僧慧乘在万寿寺为高昌王及二十七国使者讲授《金光明经》。唐贞观十三年(639 年),大将尉迟恭曾奉唐太宗之命负责监修万寿寺塔。唐僧玄奘西天取经归来,路经张掖,曾在万寿寺礼佛诵经。《重刊甘镇志》载,明永乐十四年(1416 年)重修万寿寺,将木塔由原 15 层改为 9 层。永乐十六年(1418 年)又大修寺塔。《马克•波罗行记》中对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时的万寿寺有记载。明宣德年间(1426 ~ 1435 年),镇守甘肃太监王贵曾上疏请明宣宗颁赐“万寿寺”匾额,又赐藏经。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甘肃提督孙思克主持筹资维修,并刻立《重修万寿寺碑记》,碑文称当时修缮“楼殿一新,廊庑改观,500 罗汉,尊尊光明,二十诸天,在在圆满,卧像显丈六金身,千佛耸百尺高阁。伽蓝护法山门厨库,无一不重加修理。”清代名僧卜舟写有《万寿寺木塔》诗一首。清末,木塔被大风毁坏,1926 年重建。
万寿寺原建筑坐西朝东,院落式布局,中轴线有山门、殿堂、佛塔、藏经楼、僧舍等,现仅存木塔和藏经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寿寺改为张掖中学校址,殿堂被改建为校舍,部分殿堂被拆除。20 世纪 90 年代,扩建广场,原格局不存。
现存木塔 1983 ~ 1986 年维修,砖木结构八面九级空心阁楼式,外檐均为木构出廊,金柱间砌筑青砖墙,通高 32.8 米,檐柱与金柱间施单步梁拉结,塔内有木楼梯和扶手栏杆。建于砖石砌筑的方形须弥座台基上,台基四面有垂带踏步、抱鼓石及望柱栏杆,台基顶部四周置石雕望柱栏杆,台基底边长 20.3米,高 1.5 米。第一塔身平面呈方形,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四周出廊结构,四面金柱明间装槅扇门,次间开方窗,门额上方嵌砖雕匾额,西侧为“入三摩地”,东侧为“登极乐天”;第二层塔身外檐平面呈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周出廊结构,金柱平面布局为八角形,金柱间砌筑砖墙,东、西面各开拱形假门洞,南、北面开假窗,门楣嵌砖雕匾额,西侧为“宝筏金绳”,东侧为“西天正觉”。一、二层屋面覆盖灰筒板瓦,垂脊端部施灰陶跑龙,博脊用青砖瓦条垒砌。第三至第九层塔身外檐柱、金柱的平面布局呈八角形,四周环绕廊,金柱间砌筑砖墙,屋面覆盖灰筒板瓦,垂脊用雕花脊筒子砌筑,博脊用青砖瓦条垒砌,四面分层开门窗,其中第三层四面辟门,无窗;第四层东、西面辟门,无窗,东门两侧砖刻楹联“玲珑塔下祥光晃,紫金钵里千朵莲”,门额题“千佛明经”,西门两侧砖刻楹联“九级浮图光闪烁,千层莲座镇金刹”,门额题“万法归空”;第五层东、西面辟门,南、北面设假窗,东门两侧砖雕楹联“宝寺犹云中世界,高塔如静里乾坤”,门额题“西来妙意”,西门砖刻楹联“平安两字西方佛,清静三途上界仙”,额题“甘泉福荫”;第六层四面辟门;第七层东、西面辟门,南、北面开月窗。第八层檐柱间装木雕栏杆;第九层室内为木构井式塔顶,原悬挂铜钟一口,已取下,屋面八角攒尖顶,塔顶攒尖处置灰陶宝瓶。各层檐下施木雕十二生肖图案,挑檐角梁雕刻龙头,下挂风铎。“木塔毓钟”是古代张掖八景之一。木塔前有清代《重修万寿寺石碑》一通。
藏经楼位于木塔西面 10 米处,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两层三檐歇山顶,建于高 0.4 米的水泥台基上,第一层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四周出廊,前檐金柱明间、次间装木槅扇门,梢间为槛墙、槛窗,其他三面均青砖砌墙,檐下施五踩花牙子斗栱;屋面覆盖筒板瓦,戗脊用雕花脊筒子砌筑,博脊用青砖瓦条砌筑。第二层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四周出廊,下檐施五踩花牙子斗栱,上檐施七踩花牙子斗栱,前檐金柱明间、次间装木槅扇门,梢间为槛墙、槛窗,其他三面均青砖砌墙;屋面覆盖筒板瓦,正脊、垂脊、戗脊用雕花脊筒子砌筑,正脊两端置龙吻,中间有跑兽、宝瓶,垂兽、戗兽俱全。
2014年,经报请省政府同意,省文物局《关于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甘文局发〔2014〕300号)公布其保护范围为:“东至木塔踏步外侧以东90 米,南至藏经楼南侧台基外侧以南60 米,西至藏经楼北侧台基外侧以北30 米,北至藏经楼北侧台基外侧以北60 米。” 2018年,省文物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甘文局联发〔2018〕3号)公布其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0 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爱沐少女社AMOURCARE[超话]##一起冲鸭##女孩们#【卷+平+赞揪1位宝宝赠全套赠品】赤子同心息烽烟,春风策马乐游原高人气畅销书作家@匪我思存 全新
  • #亮数据# 法网第三轮,玛雅挽救赛点逆转亚历山德洛娃,不仅创下个人大满贯最佳战绩,也成为了1979年梅德拉多之后首位杀入法网女单16强的巴西选手(当时是64签)
  •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首先提出肺痈病名,《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有“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的记载
  • 冬阴功海鲜汤 有点辣 还不戳 里面的料中规中矩招牌炭烤猪颈肉 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一家 很薄 酱很不错 也不会油腻炒饭 感觉跟没什么关系hhh 它就静静地在旁边 没
  • 卢洪洲:#建议感染后第一时间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大家经常这样讲,说5月这一波、6月这一波,我觉得这谈不上‘波’。“总体来说,‘二阳’患者数量较少,症状较轻,
  • #时代少年团周边中转站[超话]#下楼出 二代 23年团台历x1全套50 时代夏令营x1 宋亚轩全套69 乐园x1全套130 梦境x3(刘耀文 宋亚轩 严浩翔)全
  • #就是我的碎碎念##离职倒计时# 怎么说呢我只要离了学校,就很开心和浩然一起去逛街、逛超市买了好多零食和衣服每当这时候我才觉得需要一个搬运工哈哈哈哈哈被阿姨说成
  • 再来看看成熟西瓜的瓜藤,它的周围同样也是有稍微凹陷下去的,瓜脐和瓜藤部位凹陷是较深的,且周围是饱满的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判定这个瓜十有八九就是成熟的瓜了。反之西
  • 这里可以看打山王之前的漫画版,三井寿跑了三次厕所(动画里保留了这个环节)第三次安西教练偷瞄之后也进了厕所,告诉三井寿“山王为了你特地换防守后卫”潜台词“只有你引
  • 」里面惊现吴慷仁台剧|俗女养成记我拖了好久断断续续看着 几乎每看一集 我都被感动到哭陈嘉玲大人视角插叙了很多她童年的回忆 (包括啊嬷的,妈妈的...)很多细节都
  • 1.永远不要在低谷期谈恋爱你看到的每一个救赎,都是下一个深渊你被什么打动,什么就会要了你的命2.两性关系靠的是吸引,你怎么爱自己,就是教别人怎么爱你。9.恋爱谈
  • 但美国方面又不肯解除对我们防长的制裁,这样的握手,并起不到什么太大的改善效果,顶多就是让美国方面能拍几张照片回去,继续炒作舆论而已。#微博新知博主#要是在20年
  • 我的姐!!
  • 勇敢做自己[打call][打call]发现甜妹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以前我总不能接受别人夸我可爱,因为我以为那是幼稚、软糯,只有成熟、稳重的人
  • 首先,我们片面地来体会下这个「一念」我们在没有开口,没有动耳,没有动眼睛,没有动脑筋之前,我们想想有没有一个东西?那当我这一个念变出了眼睛能看,变出了耳朵能听,
  • 大师说:如果有人能够悟到释迦牟尼佛大善知识以及三藏十二部佛典等真正法,不在外面,就在自己心里,不须要在外面去求佛,佛就在自己心里头,要求也应向心内求才是对的;如
  • 今年最清醒的20句话(值得品味)-01-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儿的。小编说:把时间和金钱,都留给爱你的人。
  • 炎夏别乱喝,小心喝出问题来】马上就要进入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季节,许多需要长时间室外作业或户外活动者容易出现中暑情况。➤暴雨伴随雷电时,不要在空旷场所停留,不接触金
  • 除了自身的原因,发生包膜挛缩还跟手素处理有关:1手素操作粗暴,出血较多2植入腔没有充分剥离3硅胶假体表面吸附异物4手素环境过多另外个人对硅胶的适应程度也会有一些
  • #韩娱跳蚤市场[超话]# 摆摊摆摊 可单出可出福袋 都是白菜小卡 会塞小礼物 多收多送 没标价的不知道市价 tag:billlie haram ITZY 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