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刮骨”疗伤:张勇为豪赌买单 | 深网

原创 张睿 深网腾讯新闻

启动“啄木鸟计划”大半年,海底捞还在忍受闭店和调整带来的阵痛。

8月,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发布2022年上半年盈利预警。公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收入预计超167亿元,净亏损约2.25亿元—2.97亿元。

对于亏损,海底捞给出两个原因,一是在“啄木鸟计划”下,受部分门店关停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发生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二是国内2022年3月至5月疫情反复,若干餐厅在一段时间内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但仍有固定开支及员工成本产生。

“啄木鸟计划”是海底捞董事会和管理层为提升业绩于2021年11月启动的一项措施。该计划包括4部分,比较重要的一条是,截至2021年底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

一个月后,“啄木鸟计划”的效果就呈现在海底捞的门店数量上。据海底捞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有260 家海底捞餐厅在“啄木鸟计划”下永久关闭,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

不过短期内大规模关店并没能拯救海底捞当年盈利状况。2021年,海底捞一年亏损41.61亿元,这相当于过去三年海底捞净利润总和。2022年上半年,亏损仍在继续。

三年苦心经营换来的净利润一年就亏没了,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张勇当年在内部的一次反思:“餐饮行业是传统行业,有边界,不像互联网企业业务范围越⼤,成本越低。我们餐饮企业开两家店赚钱,开三家店可能就赔钱。开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错了,更可能连增收都没有”。

亏损换来了“幡然醒悟”,但在2年前,张勇的想法和战略却截然相反。

张勇的错误预判

在2020年6月做出进一步扩店计划时,张勇或许没想到“变脸”会来的如此之快。不过将时间轴拉回2020年上半年,张勇做出扩店的计划或许也在“情理之中”。

2020年3月,海底捞迎来了创办以来的高光时刻。当月25日,海底捞发布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未经审核全年业绩公告。这一年,海底捞的营收265.56亿元,净利润23.47亿元,创下了海底捞创办以来的历史新高(2015年至2018年,海底捞的净利润分别为4.11亿元、9.78亿元、11.94亿元、16.49亿元)。

从餐厅总数、平均翻台率及顾客人均消费看,这一年海底捞已经找到了平稳增长的节奏。截至2019年底,海底捞餐厅总数为768家,同比2018年的466家,增长了302家;这一年,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为4.8次/天;顾客人均消费为105.2元。

这些财务数据和经营指标都给了张勇及海底捞管理层一种错觉,海底捞即将在高速发展的路上“乘风破浪”。认为自己可以“功成身退”的张勇甚至在一个月后公布了“退休”计划。

2020年4月7日,张勇发了一封内部信,全面启动海底捞接班人计划。在这封内部信中,张勇提到,自己将在10至15年内退休,除施永宏、苟轶群、杨小丽以外的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参与领导者接班计划。

当时的张勇意气风发。一句“我也想低调,可实力确实不允许呀!”将其彼时的斗志昂扬展现的淋漓尽致。

两个月后(2020年6月),基于“疫情在9⽉份就结束”的判断,张勇公布了大规模扩店的计划。

从理论上看,张勇的扩店逻辑是成立的。经营餐厅主要看三个指标:餐厅数量、平均翻台率和顾客人均消费额(单日经营收入=餐厅数量*平均翻台率*台数*顾客人均消费额)。在翻台率方面,部分海底捞门店24小时开业已经把平均翻台率做到了极致。在顾客人均消费方面,2020年6月之前,海底捞的人均消费也处于逐年增加的情况,如果再用提价来增加门店收入,恐怕会引发消费者的不满。所以,要保证营收的增长,扩店就成了唯一选择。

此外,有新消费投资人对《深网》透露了一个细节,“2020年餐饮企业的房租成本处于低位。受当年疫情的影响,大批小型餐馆企业都被迫关门退出,一些低价位黄金店铺被空置出来”。据普华永道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的餐饮企业比2019年少了63万家。

张勇的扩店计划很快有了成效。

2020年6月底,海底捞的门店数量为935家,半年后(2020年年底),海底捞的门店数量猛增至1298家,半年新开了363家新门店。这比2019年一年新增的门店数量还多。

但从财务指标上看,快速增长的门店数量并没有给海底捞带来预期中的规模效应。2020年这一年,海底捞营收286.14亿元,同比增速7.75%;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速-86.81%。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速都在大幅下滑。

对于业绩下滑,张勇曾在2021年6月举行的业务交流会上反思:“我对趋势的判断错了,去年(2020年)6⽉我进⼀步作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2021年)1⽉份,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2021年)3⽉份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进一步扩店的规划下,海底捞的门店数量在2021年6月底达到1597家的峰值,半年扩店了299家。

门店运营未达预期,海底捞曾希望通过组织架构变革,精准识别每家门店所存在的问题。

2021年6月,海底捞将区域统筹教练模式改进为大、小区管理模式。各大区经理由原部分区域统筹教练和资深家族长担任。大区经理统筹各区域内的门店拓展、工程、选品、定价等工作。每个大区内分设多个小区,小区经理从资深家族长中选拔,他们直接对各自区域内门店进行现场巡视、考核和辅导。

从后来海底捞将原有小区经理岗位和家族长岗位合并以避免层级冗余来看,这次组织架构变革的效果乏善可陈。直到2021年11月正式推出了“啄木鸟计划”,海底捞才开始“刮骨”疗伤,由当时的海底捞副首席执行官杨利娟负责执行。

“杨小丽”临危受命

就在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给自己制定“退休计划”时,他或许没想到,自己“退居二线”会来的这么快。

2022年3月1日,海底捞发布一则公告:杨利娟女士获委任为海底捞首席执行官,负责监督本集团的管理及战略发展,并继续负责“啄木鸟计划”的落实与推进。这意味着杨利娟正式接过海底捞CEO的权杖,成为海底捞新一任掌门人。

杨利娟就是张勇此前发布的“接班人计划内部信”中的“杨小丽”。在内部信中,张勇表述:“美丽而又能干的杨小丽也不能参与其中”,理由是,“其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但太贵了,对未来的董事会来讲,性价比确实不高”。

看来,为了提高公司的利润率,张勇此时已经开始考虑管理层的薪酬问题。

据公告显示,身为CEO的杨利娟的年度薪酬为270万元以及酌情绩效奖金和其他福利,有权收取年度董事袍金150万。不过按照公司规定,杨利娟的薪酬会根据市场水平及表现有年度调整。

张勇推翻自己之前制定的“接班人计划”,选择杨利娟成为自己的接班人,除了“啄木鸟计划”是海底捞及时止损、重整资源、强化内部管理、重新激活经营活力的重要举措外,更重要的是,杨利娟1995年就跟着张勇“打天下”,见证了海底捞从四川简阳的一家小餐馆逐步发展成国内最大火锅连锁集团。

从1995年至今的27年里,杨利娟从未离开过海底捞,一路从服务员做到CEO。她曾公开表示,“海底捞就是我的家”。而张勇则评价,“没有杨利娟,海底捞不会这么成功”。

虽然张勇本身非常反感“神话”海底捞,但从海底捞的业绩和财务状况看,杨利娟接手的是正在走下“神坛”的公司。

就在杨利娟接任海底捞CEO的22天后,海底捞发布了2021年全年业绩公告。这是一份让人沮丧财报。这一年,海底捞营收411.12亿元,同比增速43.68%;净利润为亏损41.61亿元,同比增速为-1444.29%。

这一年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仅为3次/天,而2017年至2020年,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分别为5次/天、5次/天、4.8次/天及3.5次/天。国信证券曾测算,3 次/天的翻台率是海底捞单店的盈亏平衡线,跌破该数值,可以认为该店处于亏损状态。

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已跌至3次/天,这就意味着,接任CEO的杨利娟不仅要继续推行“啄木鸟计划”及时止损,还要通过多元化餐饮服务保持海底捞运营效率和公司营收的增长。

“刮骨”疗伤

缩减门店意味着海底捞或将在营收增长遭遇瓶颈。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海底捞还要经受资本市场的考验。

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在港股上市,当天以17.82港元/股收盘。在此后的两年里,随着海底捞门店的扩张,其公司市值扶摇直上。2021年的2月16日,其股价达到了85.8港元/股的历史最高点,总市值超过4500亿港元。

图为海底捞上市以来市值走势图

快速扩张、市值攀升这是海底捞2021年之前的故事。随时海底捞门店调整及平均翻台率的下滑,海底捞的市值也一路走低。截至8月23日,海底捞收盘价为17.12港元/股,总市值为954亿港元。

在门店收缩的背景下,杨利娟开始在海底捞堂食服务之外寻找多元化餐饮服务。

2022年6月中旬,海底捞正式成立“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整合海底捞内外部资源,形成“外卖+社群+抖音直播+线上商城”的社区营运模式,针对海底捞社区用户特征,构建新的业务模型,优化社区运营业务的组织架构,强化会员和社群数字化运营能力,独立研发专售产品,以满足海底捞顾客和会员的需求。

截至目前,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已经推出了“青年套餐”等菜品及小龙虾、酸菜鱼、椒麻鱼等预制菜。据海底捞官方信息显示,整个5月份,海底捞全国门店提供的多种社区到家餐饮服务,累计创收近2亿元,总单量超过了60万单。

这些创新业务能让海底捞恢复“元气”、重返2019年时的辉煌吗?从海底捞的营收构成看,这并非一条容易走的路。

事实上,从2020年开始,海底捞就开始实施多品牌矩阵,先后推出汉舍中国菜、十八汆面馆、五谷三餐及苗师兄炒鸡等自营餐厅。从营收占比看,这些餐厅还处于起步阶段。

2021年,海底捞其他餐厅经营收入为1.98亿元,营收占比仅为0.48%。除堂食服务外,海底捞也有外卖服务和调味品及食材销售。2021年,海底捞外卖收入为7.06亿元,营收占比为1.72%;调味品及食材销售为6.87亿元,营收占比为1.67%。

也就是说,海底捞的营收大头集中在海底捞餐厅的经营上,海底捞门店的营收占一直在95%以上。这就意味着,海底捞想要增长,还是要靠扩店及门店运营效率的提升。现在海底捞“闭店”止损无异于“刮骨疗伤”。

对于这一点,餐饮老将张勇“心知肚明”。他在去年6月的交流会上直言:“所有餐饮企业面临的困难,海底捞也会面临,盲目扩张的事肯定会发生,可是一旦整合好现在的门店,就还会继续扩张,这是使命”。

眼下,海底捞还能否保持业绩的持续增长?张勇在去年的交流会上表态,“作为海底捞最大的股东,我是不抱有希望的。任何企业都不会持续增长,苹果,亚马逊.......”。

从最新财报数据看,苹果、亚马逊等巨头确实也在经历增速下滑的难题。不过,张勇并没有说出下半句,因为在场的海底捞同僚并没有给他说下去的机会。

【美团配送举办717骑士节颁奖礼,10万“城市守护者”点亮专属勋章】
7月17日,第五个“717骑士节”,美团配送于北京举办“骑手荣誉盛典·先锋力量”颁奖典礼,向优秀骑手颁发“最佳成长奖”、“十佳产品体验官”、“抗疫先锋奖”和“城市守护者”等9项大奖。

从骑手做到餐饮品牌负责人,长沙小伙获颁“最佳成长奖”
颁奖礼现场,来自全国各地大小城市、专业表现突出的获奖代表骑手齐聚一堂。作为带过“徒弟”近千人的骑手导师,美团齐齐哈尔站点的李帅获颁“最佳导师奖”。为鼓励更多资深骑手成为导师,美团配送加大了对以老带新的奖励力度,新产品“师徒制”上线4个月以来,已有1万名骑手报名师傅团并通过审核。来自沈阳的骑手曹景辉则被评为“十佳产品体验官”,据统计,以她为代表的全国153位产品体验官,已累计提交数百条对产品和规则的优化建议,其中不少都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改进,显著提升骑手配送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配送还为一批从骑手岗位走出去的奋斗者颁发了“最佳成长奖”。来自长沙的李菱凭借励志的成长经历,荣获2022年“最佳成长奖”。4年前,他曾是长沙的一名骑手,并被提拔为副站长,后来,他进入餐饮行业,逐步成为某湘菜品牌运营负责人。利用在从事配送服务期间的经验,他对餐厅的外卖运营作了专门设计,如优化外卖菜单、加快外卖出餐速度等,让外卖业务蒸蒸日上。李菱在获奖感言中表示,“我转行后,曾有人说我‘很成功’,在我看来,抓住成长的机会、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才是真正的成功。”
此外,江西瑞金骑手陈一文、北京大望路站长孙喜贺等也来到现场,作为获奖代表分别获颁“最佳服务奖”、“杰出站长奖”等专业类奖项。

全国各地抗疫先锋亮相,“城市守护者”勋章为10万骑手点亮
在颁奖礼的“时代篇”,美团配送为有见义勇为表现及杰出抗疫贡献的骑手颁发了一系列荣誉。美团高级副总裁、美团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现场致辞表示,“在现实中,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我们的骑手有的只是最朴素的勇气和责任感,但每当遇到有需要的人,他们就主动走到最前面,去成为被大家需要的那个人,迸发出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力量。”
今年1月,四川泸州骑手罗虫董在送餐途中救下一名意图轻生的女子,他与其他315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骑手,均获得美团配送年度“先锋骑手”称号和相应的奖励金。日前,罗虫董还被推荐参与美团配送的“骑手上大学”项目,进入国家开放大学进修本科学历。他感言道,“有网友在网上看到我的事迹,说我名字里有个‘虫’,现实中却是条‘龙’。我相信,定义我们的不是名字和职业,而是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在成就更好的自己。”
疫情之下,骑手成为抗疫保供的重要力量,保障城市应急物流的最后一公里畅通。为此,本届颁奖礼特设“抗疫先锋奖”,分别授予从武汉千里驰援上海的静安寺站骑手梅凯林、参与“内循环”配送的北京双井站骑手刘利、参与小区内“接力送”的深圳新沙站骑士长罗在燕等10位优秀典型。
在现场,美团配送还为超过10万名在各地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骑手点亮“城市守护者”勋章,这项荣誉除了在骑手端App显示,也在用户端订单详情中的骑手主页向骑手服务的用户展示。北京疫情期间,望京模范站党员骑手高丰参与了“内循环”配送,他代表全国“城市守护者”发表感言道,“在我背后,还有无数穿行在北京大街小巷的骑手。不管是军人,还是骑手,都在用自己的微小力量为人民服务。我坚信,一个订单的完成,就是一次‘使命必达’。”
此外,旨在表彰先进骑手集体的“先锋站点奖”,也分别授予了疫情期间自发参与巡边值守的瑞丽中心站、成立广州首支骑手志愿服务队的江南西站,以及四年如一日照顾残障用户的杭州塘栖站等10个站点。

节日关怀覆盖工作和生活,强化骑手职业认同和集体归属感
颁奖礼上,8名骑手子女带来了诗朗诵表演,他们均来自美团配送设立的袋鼠宝贝之家·协作者童缘。作为全国首个面向外卖骑手子女的社区儿童之家,袋鼠宝贝之家为孩子们提供课后托管、兴趣教育等社区综合服务。今年717骑士节期间,美团配送也为袋鼠宝贝之家举办了“骑手家庭日”,组织亲子游园会、参观中国科技馆等活动,让骑手与子女共度欢乐时光。
为了让广大骑手过上富有职业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的骑士节,更多节日关怀活动还在陆续开展,包括骑士节专属礼品发放、站点联欢活动、骑手免费理发专场等。为加强骑手夏季配送安全保障,美团配送在全国超过100个城市增设防暑驿站,为骑手提供休息场所和消暑补给,并发放防晒用品和夏季常用药品等防暑物资。在北京、深圳、杭州、广州、扬州、成都和武汉7个城市,美团配送的骑手健康体检车也开上街头,提供“随到随检”的便捷服务。
王莆中表示,过去一年,广大骑手在本职工作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都彰显“先锋力量”,美团将继续做好他们的坚强后盾,在各级政府指导下不懈努力,让骑手这份工作更有保障、更有盼头。

【美团配送举办717骑士节颁奖礼,10万“城市守护者”点亮专属勋章】“我是一名退役老兵,部队经历告诉我,在重要场合敬礼是基本礼仪,请允许我向大家敬一个军礼!”颁奖台上,党员骑手高丰昂首肃立,右手迅速举起,敬出标准的军礼。7月17日,第五个“717骑士节”,美团配送于北京举办“骑手荣誉盛典·先锋力量”颁奖典礼,向优秀骑手颁发“最佳成长奖”、“十佳产品体验官”、“抗疫先锋奖”和“城市守护者”等9项大奖。

从骑手做到餐饮品牌负责人,长沙小伙获颁“最佳成长奖”

颁奖礼现场,来自全国各地大小城市、专业表现突出的获奖代表骑手齐聚一堂。作为带过“徒弟”近千人的骑手导师,美团齐齐哈尔站点的李帅获颁“最佳导师奖”。为鼓励更多资深骑手成为导师,美团配送加大了对以老带新的奖励力度,新产品“师徒制”上线4个月以来,已有1万名骑手报名师傅团并通过审核。来自沈阳的骑手曹景辉则被评为“十佳产品体验官”,据统计,以她为代表的全国153位产品体验官,已累计提交数百条对产品和规则的优化建议,其中不少都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改进,显著提升骑手配送体验。

图1李菱发表获奖感言。拍摄者:张伟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配送还为一批从骑手岗位走出去的奋斗者颁发了“最佳成长奖”。来自长沙的李菱凭借励志的成长经历,荣获2022年“最佳成长奖”。4年前,他曾是长沙的一名骑手,并被提拔为副站长,后来,他进入餐饮行业,逐步成为某湘菜品牌运营负责人。利用在从事配送服务期间的经验,他对餐厅的外卖运营作了专门设计,如优化外卖菜单、加快外卖出餐速度等,让外卖业务蒸蒸日上。李菱在获奖感言中表示,“我转行后,曾有人说我‘很成功’,在我看来,抓住成长的机会、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才是真正的成功。”

此外,江西瑞金骑手陈一文、北京大望路站长孙喜贺等也来到现场,作为获奖代表分别获颁“最佳服务奖”、“杰出站长奖”等专业类奖项。

全国各地抗疫先锋亮相,“城市守护者”勋章为10万骑手点亮

在颁奖礼的“时代篇”,美团配送为有见义勇为表现及杰出抗疫贡献的骑手颁发了一系列荣誉。美团高级副总裁、美团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现场致辞表示,“在现实中,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我们的骑手有的只是最朴素的勇气和责任感,但每当遇到有需要的人,他们就主动走到最前面,去成为被大家需要的那个人,迸发出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力量。”

今年1月,四川泸州骑手罗虫董在送餐途中救下一名意图轻生的女子,他与其他315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骑手,均获得美团配送年度“先锋骑手”称号和相应的奖励金。日前,罗虫董还被推荐参与美团配送的“骑手上大学”项目,进入国家开放大学进修本科学历。他感言道,“有网友在网上看到我的事迹,说我名字里有个‘虫’,现实中却是条‘龙’。我相信,定义我们的不是名字和职业,而是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在成就更好的自己。”

疫情之下,骑手成为抗疫保供的重要力量,保障城市应急物流的最后一公里畅通。为此,本届颁奖礼特设“抗疫先锋奖”,分别授予从武汉千里驰援上海的静安寺站骑手梅凯林、参与“内循环”配送的北京双井站骑手刘利、参与小区内“接力送”的深圳新沙站骑士长罗在燕等10位优秀典型。

▲图2为高丰向观众席敬军礼。拍摄者:张伟

在现场,美团配送还为超过10万名在各地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骑手点亮“城市守护者”勋章,这项荣誉除了在骑手端App显示,也在用户端订单详情中的骑手主页向骑手服务的用户展示。北京疫情期间,望京模范站党员骑手高丰参与了“内循环”配送,他代表全国“城市守护者”发表感言道,“在我背后,还有无数穿行在北京大街小巷的骑手。不管是军人,还是骑手,都在用自己的微小力量为人民服务。我坚信,一个订单的完成,就是一次‘使命必达’。”

此外,旨在表彰先进骑手集体的“先锋站点奖”,也分别授予了疫情期间自发参与巡边值守的瑞丽中心站、成立广州首支骑手志愿服务队的江南西站,以及四年如一日照顾残障用户的杭州塘栖站等10个站点。

节日关怀覆盖工作和生活,强化骑手职业认同和集体归属感

颁奖礼上,8名骑手子女带来了诗朗诵表演,他们均来自美团配送设立的袋鼠宝贝之家·协作者童缘。作为全国首个面向外卖骑手子女的社区儿童之家,袋鼠宝贝之家为孩子们提供课后托管、兴趣教育等社区综合服务。今年717骑士节期间,美团配送也为袋鼠宝贝之家举办了“骑手家庭日”,组织亲子游园会、参观中国科技馆等活动,让骑手与子女共度欢乐时光。

▲图三为“袋鼠宝贝之家”的小朋友们带来诗朗诵表演。拍摄者:张伟

为了让广大骑手过上富有职业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的骑士节,更多节日关怀活动还在陆续开展,包括骑士节专属礼品发放、站点联欢活动、骑手免费理发专场等。为加强骑手夏季配送安全保障,美团配送在全国超过100个城市增设防暑驿站,为骑手提供休息场所和消暑补给,并发放防晒用品和夏季常用药品等防暑物资。在北京、深圳、杭州、广州、扬州、成都和武汉7个城市,美团配送的骑手健康体检车也开上街头,提供“随到随检”的便捷服务。

王莆中表示,过去一年,广大骑手在本职工作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都彰显“先锋力量”,美团将继续做好他们的坚强后盾,在各级政府指导下不懈努力,让骑手这份工作更有保障、更有盼头。#外卖骑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苹果那边每年都有对供应链公司的评分,这几家公司评分极低,我们95分,他们要保证业务获取的能力。有些产品害怕出货过快影响整体价格,所以有些就让友商去做,但是他们肯
  • 面料上的印花模拟着巴黎中国城中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还能寻找到许多彼时中式的特色装饰,绘制着牡丹花的撞色搪瓷痰盂、雕刻着精致纹样的细口花瓶、中餐厅里以蔬菜雕刻的凤凰
  • 南京做双眼皮口碑好的医院? #南京颧骨内推# 广州下颌角,长沙下颌角,武汉下颌角,郑州下颌角也常问到南京正颌手术和南京颧骨内推常问的医院医生:南京华美曹海峰,江
  • 第一次尝试在没有划线的答题纸上写简答题,我的字真的是不受我控制,希望改卷老师看到后,第一反应不是想拍死我[坏笑]今天我的媛成了老陈的媛,写了首诗送他俩,远在千里
  • 最近工作上的失误导致自己又没有信心浑浑噩噩 发生了抵触 是时候该改头换面了 应该相信自己能做好 不能再这样休息躺着睡觉了……‍♀️与老刘也是吵架☹️ 明明知道自
  • #每日一善[超话]##日行一善[超话]#[心]#阳光信用# 人应常怀感恩之心,对人对物想尝试着日行一善,实践起来却不易,因为常常不免为世俗俗事所扰虽然心中不为帮
  • 从爱情片上升到了同志文学片不被传统所理解的情愫,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却又无论如何都无法割舍无关性别,都曾年轻过,都曾懵懂又无知,在感情的漩涡里,用伤害,冷漠,失
  • 06、挥袖拂去,淡若云烟。05、浅浅遇上,淡淡忘怀。
  • 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恒大和富力相关人士谈到了各自俱乐部对于中性化名称的看法。目前广东省内的四支中超中甲球队,都有过互相约球对战的记录。
  • #申彗星的音乐奇幻之旅[超话]# #申彗星[超话]# 【星吧翻译】20.07.21 SBS LOVE FM 申彗星的音乐奇幻之旅 电台歌单刚才在OPENING说
  • ——分割线——☞“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分享给你们♡♡愿你一生努力 一生被爱 想要的都拥有 得不到的都释怀——分割线——☞
  • !!
  • 可惜几度徘徊,走不出的,仍是那梦里花间的蜜语甜言22. 今生情缘不负相思引,繁花抖落离人泪。再遇时,你是愁锁深宫的寂寞红,我是断肠天涯的惆怅客。
  • !哈哈哈哈是的当时就是只喜欢田柾国 其实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觉得他长得好像中国人 比较有亲近感 最主要原因他完全符合我从小的理想型 阳光帅气 眼睛大 双眼皮
  • 余自幼漂泊,辗转流离,笑看冷暖炎凉,历尽落井之石,人心叛离。北方有佳人,思而不得,忘而不舍,见而不知;南故有奇树,五年花开,三年结果。
  • 海夫人分享的都是健康,阳光,积极的育儿知识,以及抽动症常识普及,这对医院有妨碍吗?金星、水星和亏月图片版权:Kevin Saragozza解说:昨天,当黎明前天
  • ——《小强升职记:时间管理故事书》#兮月书摘#当你遇到比自己还狼人的时候,你就知道了、可能自己就是个听话待宰的咩咩天天的不是这边就是那边有事要忙的需要用车时
  • 丰田卡罗拉双擎 1.8L E-CVT精英版的车身侧面同样是简洁干练的风格,作为一台家用车,其并没有使用时下流行的溜背式造型,C柱的折角足够大,这也为车内流出了足
  • 他提出分手,也并不一定是因为不爱你,而是因为你为你们的感情制造了太多的障碍,让他没有办法继续跟你在一起。#失恋分手复合异地恋挽回#我们的一切认识,无论是具体的还
  • 打造这一景观的“主角”便是橡胶坝,如今,这个为城市调节河道水位高度20多年的“打工人”即将退休。打造这一景观的“主角”便是橡胶坝,如今,这个为城市调节河道水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