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 绿色崛起】驱车驶入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架初教—5型教练机。1954年,航空工业的开拓者们在这里将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送上蓝天。继续往里走,南昌市高新区瑶湖机场试飞跑道上,一架ARJ21支线飞机正在滑行起飞。
  近年来,南昌把航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产业来抓,拉开“双核一平台”(即南昌航空城、空港新城、航空公共服务平台)航空产业全景图。
  今年以来,南昌航空产业加快落子布局:3月31日,与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签约陆上运营项目,打造国内直升机通航综合基地;4月24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产大飞机生产试飞中心——中国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全面竣工……今年1至2月,南昌市航空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4%。一季度,全市航空企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1.1%。
  航空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是南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塑造发展新优势的缩影。
  “2020年,全市登记技术合同1449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63.01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6.48%和34.58%。”南昌市发改委主任贾彧超介绍,2020年南昌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首次超过2000家,同比增长42.3%;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3个,新认定50个市级研发平台。
  坚持创新发展,南昌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南昌同兴达智能显示有限公司车间,一排排半个小指甲盖大小的光学摄像模组产品正在进行“精准调焦”,月产能达2200万颗。“2020年产值在2019年基础上增长134.1%,销售额达50亿元,今年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9%。”南昌同兴达智能显示有限公司副总裁熊伟说。
  目前,南昌电子信息产业总量在全市八大工业主导产业中排名第一,今年1至3月,南昌市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高于八大工业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14.4个百分点,营业收入399.34亿元,同比增长76.9%。
  
  数字赋能 迸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杨颜菲
  “我们工厂在云端有个数字‘双胞胎’!”上饶市爱驰汽车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吴俊一脸笑容。
  在位于上饶经济开发区的爱驰汽车工厂里,上千个由电脑控制的巨大机械臂此起彼伏。仅用4秒钟,一块钢板就被冲压成一个车门部件。吴俊所说的“数字双胞胎”,就藏在整个工厂的中央控制系统中:3D动态建模,1∶1高度还原,实体工厂运行的每一步都在“虚拟工厂”同时进行。
  过去,赶上新车型投产,工厂就得部分停工,反复实验,让生产线适应新的车型。这大约需要半年时间,从人员到物料投入巨大。“虚拟工厂”的出现,则带来全新的可能。新的零部件进厂,就开始了数字化“变身”,成为“虚拟工厂”里的一个小数据。无论是操作参数还是零件调配,工程师只需在“虚拟工厂”里一遍遍推演,就能寻找到最合适的参数。
  “搭上了数字快车,我们的产品换代、生产线升级整体比以前快了一倍。”吴俊说。
  近年来,从大力推进新基建到设立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服务站,上饶着力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在生产光伏组件的晶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偌大的车间内几乎见不到工人的身影。齿轮带动传送带,一块块电池片进入下一道生产工序,电脑驱动的运输小车往来穿梭。经过数字化改造之后,企业年产能达到了31吉瓦,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十三五”期间,上饶数字经济企业主体从100家发展到1300多家,传统优势产业中的3100余家企业已接入“云上平台”,数字经济产值从7亿元跃升到505亿元。
  
  动能转换 跑出加速度
  本报记者 周 欢
  “我们研制的这块锂电池,能够在260瓦时/公斤能量密度下为汽车提供超过500公里的续航里程,是普通电动汽车的1.5倍,在60摄氏度或零下30摄氏度的极端条件下,仍能正常充电、放电。”江西远东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正和说。
  去年底,江西远东电池有限公司研究院成功研制出国际车电大圆柱—铝壳电池。通过与知名跨国汽车企业合作,这款电池目前已进入量产前的测试阶段。
  走进远东电池公司位于江西宜春的组装车间,智能化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仅13名工人即可完成配料、涂布、碾压和分切、卷绕等工序。生产线上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四大关键原材料,公司均不直接生产,从宜春当地企业采购。
  宜春锂云母矿资源丰富,经过10余年发展,形成从锂矿采选、锂盐制备到关键材料研发生产和锂电池生产的产业链。
  “锂电池产业链带动作用最强的是动力锂电池应用环节,只有进一步向后端延伸产业链,才能实现更大效益。”宜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何敏说,宜春把锂电新能源作为首位产业打造,现有规模以上企业73家,在建项目21个,2020年完成业务收入194.5亿元。
  加快动能转换,既要“有中生新”,也要“无中生有”。宜春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优势。宜春大数据产业园内,数娱文创、电商直播、人力资源、数据应用等主要产业板块已基本形成。各县区结合优势产业,打造智慧医药产业园、智慧教育产业园和智慧物流产业园,各有特色。
  
  护好山水 发展新产业
  本报记者 郑少忠 杨颜菲
  抵押了自家的200亩林地收益权,抚州市资溪县彭坊村村民金竹富从县里的“两山银行”贷来30万元。他经营的竹加工厂由此扩大生产规模,月销售额提高了40万元。
  2020年8月,江西省首个“两山银行”在资溪县挂牌成立。通过提供评估、收储、运营、交易以及融资等一站式服务,“两山银行”培育生态经济市场经营主体,提升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成效。
  作为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市,抚州近年来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确权、抵押、流转等方面积极尝试,在生态补偿、生态产权融资、生态权益交易等方面主动作为,完善生态优势转化机制。
  2016年起,抚州市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编制了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核算办法。2020年底,抚州公布2019年全市生态产品总价值为3907.35亿元,是当年全市生产总值的2.59倍。
  在完成确权、量化、评估等基础工作后,抚州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
  在金溪县竹桥村,村民余秀峰的老房子古色古香,颇具韵味。不久前,金溪县腾飞旅游建设有限公司对余秀峰的房子进行了修缮,资金就来自于金溪县的创新金融产品“古屋贷”。腾飞旅游建设有限公司以古村经营权为抵押,获得3亿元贷款。
  “修缮改造,激活了这些始建于明代的古宅,进而将其转化为乡村旅游资源。”上饶银行抚州分行行长助理何流说,腾飞公司投资修缮的古村有20个,仅古建筑租金收入每年就达6000多万元。
  抚州的好山好水正不断“卖”出好价钱。“十三五”期间,抚州市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320个,农民人均增收近5000元。
  
  补链强链 产业壮筋骨
  本报记者 周 欢
  “滋滋滋……”激光镌刻机下,经过铝挤、精雕、压铸等工序,一块块平板电脑后壳被打上品牌标识字样。
  “订单生产现已排到明年。”吉安米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声富告诉记者,米田科技是吉安市首家高精密模具制造企业,今年4月建成投产。
  米田科技落户的背后,是吉安不断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的不懈努力。
  吉安自2016年起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重点打造,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补链、强链、壮链。2017年,吉安引进南亚新材料科技(江西)有限公司,填补了本地无高端覆铜板生产厂商的空白,公司年产量的30%供应给吉安本地数十家下游企业。
  如今在吉安,半导体照明主要原材料实现自产自销;电子线路板主要原材料铜箔、覆铜板、油墨、干膜等生产企业均有布局;数字视听产业的音频芯片、电源芯片、蓝牙模块自我配套比重达45%……
  “从产业集聚,到龙头带动、配套支撑、纵向成链、横向成群,吉安电子信息产业体系逐步健全。”吉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黄国栋说,吉安电子信息龙头企业约50%的原材料从吉安其它配套企业采购,部分企业相互依存度达100%,形成了LED、数字视听、通信终端及传输设备、电子线路板、触控显示、电子元器件六大产业集聚发展。2020年,全市电子信息规上企业达352家,营业收入达1706.6亿元。
  “下一步,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将向5G制造和新兴信息产业两个细分领域发力,导入物联网、区块链信息技术,持续拓展电子信息产业链条。”黄国栋说。
  
  内陆开放 崛起新高地
  本报记者 周 欢
  2014年,60万元。
  2020年,1.5亿元!
  7年间,位于赣州市的江西家有儿女家具有限公司外贸额陡增250倍,奥秘何在?
  “因港而兴!”总经理申飞给出答案。
  “2014年前,我们很少接外贸订单,客户在哪里、货柜怎么装、风险如何防控,都不了解。”2015年,赣州国际陆港建成运营,港口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家有儿女家具公司发出了经赣州国际陆港的第一条外贸货柜,利润翻番。
  “不沿海、不沿边,外贸出口也很便利。”申飞举出赣州国际陆港带来的三大优势:物流成本显著降低,本地报关快捷便利,配套企业加速集聚。
  赣州飞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配套企业。“家具公司只需提供木材品种,我们即可全球找货,第一时间配送至工厂。”公司副总经理陈朝佛领着记者走进紧邻赣州国际陆港的仓库,这里面积达1.2万平方米,堆满了从国外运来的云杉木和松木。
  “过去,从广东运一条货柜回赣州,运费5000多元,如今降至3000元以下,每年节省运费1000万元,而且在赣州即可完成全部报关流程。”陈朝佛说。
  有了赣州国际陆港带来的便利,赣州家具产业加快实现了“木材全球买,家具全球卖”,产值从2014年的700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逾2000亿元。
  “区域性国际货物集散中心效应正在显现。”赣州国际陆港管委会主任罗永锋说,赣州国际陆港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国际货物集散地,现有19条中欧(亚)班列线路、5条铁海联运线路和26条内贸班列,2020年分别开行238列、1553列和15111列,总吞吐量达18.6万标箱。(人民日报)

5G智慧园区亮相上海临港新片区 秀出数字化转型样本

在上海移动临港数据中心,依托5G网络,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园区工作效率、故障运维处理效率都较传统方式提升了数倍,成为5G赋能智慧园区的“临港样本”。

  一个“智慧大脑”管好智慧园区

  走进上海移动临港国际数据中心监控室,一张实时跳动的大屏综合展现了整个园区的能耗、PUE、故障告警、无人机与机器人巡检视频等情况。这是上海移动打造的“IOC(Intelligent Operations Center)综合运营管理平台”,现已在临港数据中心启用半年多。据介绍,在5G专网的支持下,“IOC综合运营管理平台”成为园区智慧大脑,连接起不同系统管理数据,实现园区内万物互联,助力园区运维、服务管理等产业数字化转型。

  一批“机器人同事”助力园区运维

  在园区里5G智慧巡检机器人、5G智慧随工机器人、5G无人机可代替园区运维人员,承担起精细化要求更高、工作环境较恶劣的任务,进一步提升运维效能。智慧巡检机器人严格扫描检查机房各个角落,通过智能识别功能,及时对故障发出异常告警。智慧随工机器人接待并陪同施工人员完成机房施工,实现外来人员智能管理、施工安全全程监督。园区内5G无人机完成园区楼顶设施检查和巡线工作,发现人工巡视难以发现的缺陷,降低整体园区外部设施巡检的漏洞风险。

  定制化5G专网率先落地

  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在上海的临港新片区,上海移动快速布局5G共享式专网资源,现已完成临港新片区的共享MEC资源建设,并具备业务接入能力。

  据介绍,5G专网秉承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多接入的性能优势,同时具备网络安全优势,根据资源共享程度分为优享、专享、尊享三种模式,通过差异化的技术方案,满足行业客户定制化的需求。目前上海移动在临港建设的5G共享式专网是专享模式的一种,临港区域的行业客户可共享使用MEC资源,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享受5G行业网络的低时延等局域性能。

  2020年底,上海移动分批启动上海全市12套共享MEC建设,覆盖上海全境,并对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枢纽、松江工业园、进博会周边等重点区域预留容量资源,赋能区域数字化转型。据介绍,今年年内,上海移动在上海本市其它区域共享MEC也将陆续投产、具备业务接入能力。

【开通倒计时,冲刺500+,2020年开通五条新线均以最高标准,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
11月25日至12月3日,来自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近40位轨道交通专家,对成都地铁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6号线一二、三期工程进行了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经过为期9天的安全评估,三线均以最高标准通过,这标志着成都地铁2020年底即将开通的5线6项目全部以“最高标准”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进入开通倒计时,吹响了加速成网奋力冲刺558公里大线网运营新征程的冲锋号。
据悉,在5线6项目安全初期运营评审期间,国家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莅临指导,并亲临全自动运行线路9号线评审现场,对成都地铁高效、高质筹备给予高度赞扬。在新线评审期间,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市交通运输局相关领导就年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查给予高度评价。
紧扣城市发展战略进行科学规划
从顶层规划上落实公园城市对轨道交通发展的要求
成都轨道集团围绕成都市加快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战略定位,将“为市民谋幸福,为城市谋长远”的工作思路贯穿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始终,以关键领域为切入点,通过科学统筹、精准规划,从顶层设计上落实公园城市对轨道交通发展的要求。一是前瞻性规划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结构。充分借鉴世界先进城市经验,前瞻性提出市域范围“778”交通结构出行目标,即机动化出行占全方式出行总量的70%,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的70%,轨道交通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的80%,拓展市民多元化出行选择的同时,彰显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骨干核心作用。二是积极推动“三铁融合”,构建多层级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为了有效加强地铁与高铁功能互补、便捷换乘,成都轨道集团深化与地铁公交化网络的融合,统筹推进国铁干线网、市域铁路网和城市轨道交通网“三铁融合”,与城市轨道交通有机互补衔接,构建满足多层次出行需求的一体化轨道交通体系。三是优化线网规划布局,均衡线路运力。结合既有线路客流情况,优化新线规划布局与规划密度,确保线网密度与客流出行强度精准匹配,引导线网客流结构均衡发展。如年内开通的市域线路18号线,与既有1号线形成“南北共廊”走向,大力缓解了1号线高峰期拥堵问题,切实提升了乘客出行体验。四是精准提升线网车站能力,实现换乘站高效换乘。紧盯未来发展方向,精细化调整线路走向和车站位置,力求整体规划一次性到位,尽量降低换乘次数,在换乘站建设过程中提前预留远期线路接入条件、换乘通道,最大限度避免乘客长距离、低效换乘。同时全面优化提升线网车站客服设备设施能力,立足线网合理配置客服设备设施资源,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高效。五是着眼大线网,最大化实现资源共享。在线网规划时统筹确定车辆基地、应急保障基地和控制中心布局,加快研究设置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TCC),有效实现大线网模式下设备设施的资源共享、线路间运力协调、运营组织联动配合及应急处置的高效指挥和精准调度,最大化助力运营可持续发展。

紧盯目标任务进行科学谋划
从创新机制和赋能管理中确保新线筹备工作如期推进
今年,多线同步并行筹备,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线筹备工作面临着工期严重受阻、进度严重滞后等问题,成都轨道集团科学谋划,创新管理机制,落实运营前置、优化系统联调流程、开展异地调试、强化设备选型,多措并举确保多线筹备工作高质量推进。一是创新运营前置模式,一体化推进规建运管。将“一切为运营”的工作思路贯穿工程建设、设备选型、系统建设各阶段,努力将问题和隐患消除在开通运营前,有效实现轨道交通建、管、用深度融合,为优质运营奠定基础,以为日后车站投入载客运营后给市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二是开展异地调试,建立系统联调成都模式。针对多线并行筹备的压力,差异化制定全自动线路、超长线路、市域快线系统联调工作方案,以“数字模拟+操作验证”的方式创新开展异地调试,通过时间、空间高效复用有效压缩调试时间,全面提升新线筹备质效。三是总结新线筹建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成都标准。在新线筹建阶段,开创了全点位联调的“成都模式”,充分总结市域线、全自动运行线路系统建设和调试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成果性文件,率先报请交通局发布了《成都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成都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为开通评审提供了依据,并联合城轨通信与列控国家工程实验室发布了《成都地铁全自动运行线路系统联调实施标准》白皮书,填补了行业相关标准空白,为后续市域、全自动运行线路建设、调试贡献了“成都力量”。

全方位彰显人文关怀
把乘客优先作为高质量运营的根本遵循
成都轨道集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乘客之心为心”的价值取向,把运营前置作为线网建设的刚性标尺,把乘客满意作为运营服务的第一标杆,以客为尊、用心服务,努力让运营服务更有质感,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一是满足乘客多样化出行需求。结合线路特点及客流特性,通过混合交路套跑,错峰配置运能,投放“大站空车”,夜间正线存车、早间“多点发车”,首班车提前上线、末班车“分段运营”等方式,充分提高列车利用率,满足各时段乘客的出行需求。同时,今年开通的18号线,是国内首条时速140km/h的市域线兼机场线,复合了机场快线和市域快线功能,采取了“站站停”“跨站跳停”以及直达的混跑模式,兼顾市区通勤、远郊及机场快速直达的多样化出行需求。二是丰富乘客乘车体验。打造艺术车站、主题列车等沉浸式城市文化服务空间,推行车厢分区温控,增设智能乘车导航,着力增强乘车体验感;在进站闸机处增设无障碍通道,确保出行不便的残障人士安检后直接进站,并安排工作人员全程进行跟踪服务,体现成都地铁人文关怀;面向乘客出行需求,打造全景服务官方APP,乘客通过APP可实现车辆位置查询、手机购票、扫码过闸、路径规划、信息查询、投诉建议、市民互动等全功能服务,有效提升乘客出行便利度。三是全方位开展服务品质提升。从新线规划层面着手,在今年所有开通新路全面落实服务品质提升工作,通过在打造软包列车,车站设置站台卫生间、增加扶梯及无障碍设施数量等方式大力推进服务品质提升,全方位彰显人文关怀。

构建智慧化运维体系
把智慧运营作为高质量运营的有效路径
成都轨道集团以大线网网络化运营为导向,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为指引,着力建体系、强功能,多措并举提速大线网下运营组织效率。一是构建智慧化信息支撑体系。按照“同规划、同标准、同设计、同建设、同运维”的原则,构建“一中心、三体系、五平台”的智慧管理系统,打造红花堰、合江车辆段一主一备“同城双活”数据中心,从信息化顶层规划建设、智慧运维等方面助力地铁向智慧城轨方向发展有效推动大规模线网运营智能化发展,加快向轨道交通智慧化迈进,以为市民提供更加智慧化的出行服务。二是创建智慧化服务体系。开展智慧车站试点,围绕乘客出行、车站运作、应急处置、设备监控四大业务场景,打造智能客服中心、视频全景巡站、一键开关站等11项智慧功能,推进车站系统融合,强化车站一体化智能管控,实现乘客进站到乘车的高效引导和自助服务,有效提升乘客出行体验。三是打造全自动运行线路。今年将开通的9号线采用国际最高等级全自动运行系统,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列车可以依据提前设定的运行时刻表,实现电客车的唤醒、发车、返场以及洗车等全过程自动运行。四是健全智慧化维保体系。以智能检测监测为主要抓手,智能分析为依托,智能管理为导向,提升智能化维保作业水平,通过“一张网+三个中心”着力构建业务智能联动、资源智能配置、决策智能支持的运营保障体系,建成集车辆、信号、通信、水泵、弓网、接触网、轨道、土建、结构等关键行车、客服设备的健康管理平台,加大综合监测车、轨检车、探伤车等机械化作业开行力度,开展“两位一体”联挂转线、多车联挂检测及同线多列次工程车同步开行、同线多车交叉作业等创新作业模式,不断探索提升大型设备运用效能,提高线网检修维护资源利用率,开创智慧化维保管理新局面。

强化人才与产业支撑
推动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成都地铁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轨道交通改变城市格局、TOD开发改变城市形态、轨道交通产业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要求,将轨道交通人才、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部署,加快打造高品质高能级特色化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为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与产业保障。一是发挥大线网运营优势,推动产业落地实现产品及服务本地化。充分发挥大线网运营优势,聚焦“高端制造、新技术应用、智能运维”三大领域,引入中车四方、中车长客、卡斯柯、北京交控、宝信等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信号、综合监控及自动售检票等企业在成都设立研发、生产基地,实现产品及服务本地化,强化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拉动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快速发展,实现关键系统就近就快维修,形成大线网运营“成都保障”。二是构建多元人才培养机制,为大线网运营夯实人才基础。成都地铁以自筹的轨道学院和外部院校战略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定向培养8000余名新员工,并利用新线、练兵线开展常态化业务技能培训、实操演练,快速提升能力素质短板,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强化成都轨道交通人才产业落地,为大线网运营做好人才培养与储备。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春华秋实,成都轨道人以精益求精的匠心、攻坚克难的锐气、敢打胜仗的霸气、敢为人先的勇气,创造了轨道交通史上的奇迹。光影见证、时代检阅,今年5线7项目筹建目标的高质量兑现,是成都轨道人向蓉城1600多万市民最为庄重的承诺。

市民朋友,6号线一二、三期、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及18号线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机场北站段等五线6项目将于年底正式开通初期运营,成都轨道集团将全力做好开通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多条新线开通后为市民朋友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出行服务,诚邀您共同期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1年走壬午运,天干已戊土生庚辛金生壬水生甲木,壬水印星发挥作用将夫星引到你的身边,这一年会找到中意的男人情投意合,谈婚论嫁,准备着结婚的大喜事。22年23年天
  • 为你摘星星,给你挂月亮,上天给我的任务,就是待你温柔 风带着秘mi吹过一整片森林 于是每一棵树都知道我只喜欢你 第一站叫两小无猜 第二站叫相濡以沫 下一站的名字
  • ” "I've seen the spring breeze, I've seen the Summer Solstice's last solsti
  • 国产笔大厂的我也基本都用过(晨光优品得力爱好之类)绝对没有比这个好用的!德系只用过辉柏嘉,还是这个香,无论价钱还是使用感。
  •   永安市林业局   2021年8月2日  违反《森林法》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  一、盗伐林木案件  (1)从轻,盗伐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0.5
  • “影子的主唱位置,悬空了半年,萧哥哥的意思是想由你来做。本不相信的老胡还是竖了筷子,筷子倒了娃也乖了,不到十分钟就哄睡着了。
  • 从人物设定来看,杨巡其实并不讨喜,按照剧情的走向,《大江大河3》中的杨巡只会更加偏激,可即使这样,观众也不能否认董子健对杨巡这个角色的塑造就是最成功的。前两
  • 这就是微博的跨国界特点所决定的,这也正是我的鼎旭互联网企业恰逢良好的世界发展环境,能够迅速博得几百万流量的原因,”鼎旭互联”企业的发展壮大也正是本人致力于中国人
  • 我爱这烟火人间,纵使青丝醮了雪,纵使岁月落了尘,纵使往事黯然神伤,纵使灵魂无处安放,我仍会安然无恙。这人间该很好,花红柳绿里,有欢笑坠地;迟暮的时光里,亦有温柔
  • 如果牙根断了,则要牙医检查,看是否还能留得住这颗牙齿了。  如果牙根没断,可以先让牙医利用医学手段将松动牙和其他牙固定在一起,促进牙周组织恢复。
  • 一些楼盘根本没有复工或者没有具备复工条件,但是工地上每天总有几个零零碎碎的工人。而当下很多暴雷房企和地方民企,捉襟见肘的现金流已经掣肘了项目的正常开发。
  • 人性是件很复杂的东西,演员对他所饰演人物的认知决定着他所能表现出来的东西有多少,可能剧本对某一情景寥寥几笔带过,那如果演员对自己的角色有深刻的解读,那他的表演无
  • 朱建国开了一个黄梅酒家,老太太虽然年过百岁,但身体很好,思维清晰。这哪还是个剧组,这分明就是唐山分山,旁边围观的人少说也有十个吧,就没有一个人上前阻止。
  • 几次后她又过来,我继续讲道理,她突然说原来是这样,我以后不爬窗台了,我发现管用,继续换个方式给她讲道理,讲到乱跑会走丢的,被坏人抓走被大灰狼吃掉,她听着听着就哭
  • ┈→節⊙忄夬樂༼给家里打完电话一上学发现匿老师发月亮啦,有一种被远方的家人关心了的感觉[悲伤]终于还是过上了一个人的中秋[单身狗]吃了一个焦了的鸡腿,还有土豆焖
  • 大概是最近太累了(身心精神方面都有)所以本就娇弱的身体爆发了[伤心]可是一场生病,却让自己的脑子和眼睛看清想清了很多。更何况已经失去了对这一份工作的所有情绪,那
  • 更多重磅嘉宾将持续揭晓,欢迎点击评论区链接报名吧~[好喜欢][打call]【零氪科技杨文琳:大数据和AI是为了帮助市场提速和降费】近两年大数据、AI等话题非常火
  • 而当人生遇到挫折之时,则应抬头挺[鼓掌]胸,越挫越勇,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永不服输的执着精神,傲视一切艰难险阻。一个人无论是在官场、商场还是情场得意之时,都不要
  • 人生很短,去见你想见的人,去过你想要的生活,意外太多,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你永远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
  • 爬墙是不可能爬墙的,任何一个看过荔枝哭着求欧尼留下的视频的人都不会忍心丢下小猫的[悲伤]新女团再好,我也不会爬墙,除非这几个妹妹有人和我是同担。(突然有点煽情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