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会问什么是阴德,积阴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早在汉代的经典《淮南子·人间训》就有:“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

积阴德是天道承负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广积阴德必将得到神灵的赐福。

阴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别人不知道,就叫阴德。

对于阴德,民间称之为阴骘,中华民族劝善书中就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无论人们做好事或坏事,都会报应在自己和亲属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远在儿孙。

在《易经》中有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钓誉,才是阴德。

阴德与阳德

善行,都是积善。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德有阳德与阴德之分。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阴德是隐藏的德行,与阳善的公开行善是相反的。

修善最重要的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这是真善。

阴德就是无所求的成就好事;阴德就是面对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视,心不罣碍;阴德就如《赵氏孤儿》里舍身救赵武的公孙杵臼,以及牺牲亲生儿子的程婴,他们扶忠除奸不求回馈的阴德,令人称扬。

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分粥赈饥是积阴德;筑桥铺路、凿井引水、点灯施茶、捐棺义葬、急难救助是积阴德;功成不居、不称己善、不扬人过更是阴德;见人危急,勇于搭救;甚至随手捡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阴德;乃至于给人喜悦的面容,令郁闷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心、用心,让领导者安心、同事们欢心,都是积阴德。

积阴德是“给人”,但不为人所知,是“为人”但不为人所明,阴德就如播种,只要播土下种,就不怕将来没有收成的机会。

积阴德的五种福报

1

远离魔障

《悟真篇》中说:“若非积行修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道光曰:魔障在彼,修持在我。阴德既宏,灵丹可冀。”

如果人想修道,但是缺少阴德,一修就会有群魔阻道,而有阴德深厚,就金丹有望。

2

贵人相助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中说:“人若奉阴德而不欺者,圣人知之,贤人护之,天乃爱之,人以悦之,鬼神敬之,居其富而不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攻劫之患去矣,水火之灾除矣,必可保生全天寿矣。”

如果你想保持你的富贵,或者是你想过的好一些,则需要积累阴德,这样才能得贵人相助,得上天帮忙。

3

子孙昌荣,远离恶道

《吕祖全书》中说:“为善事者,必享福报;积阴德者,子孙荣昌。不殄天物,不肆盗淫,不毁正教,善事也。救死扶伤,急人患难,无纵隐,贼阴德也。不作善事,不积阴德,则恶道无所不入矣!”

阴德深厚,子孙才能昌盛,而积累阴德的方法有不殄天物,不肆盗淫,不毁正教,救死扶伤,急人患难。如做人无恻隐之心则毁伤阴德,这时恶道就会接近你。

4

降服恶鬼

《真仙真指语录》中说:“阴德伏鬼,阳德伏人。”人有阴德鬼邪惧怕!

5

能避祸患

《玄天上帝百字圣号》中说:“君家阴德合天门,岁小淹留祸不侵。”人有阴德自然可以远离祸患,接近福报。

积阴德与积阳德的区别

或许有朋友要问,积阳德行不行?能否也有好效果?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阴德是做好事而不为人们所知道,上天会加以赐福;而阳善则是做好事让人们知道,得到群众的称赞而享有盛名。

有人会说,阳善享有名声,得到掌声、恭敬、礼赞、鲜花、媒体上刊登事迹,闪光灯聚集在身上,不是很好的事吗?

这个“名声”,确实也算是一种福报,但是这个“名”,却是老天希望大家能戒除的。为什么呢?

因为“名”也是消耗福报的一种方式,做了善事,宣扬功德、炫耀自己,功德往往被损耗,好像钱花出去钱就没了,你把这个“名气”的福享了,也就等于消耗了部分福报。

所以说阳善只是得到一个形式,这个福报你一用没了,而且这个“名”,老天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

“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相反,一个人清白无辜,被人恶骂,被人冤枉,看起来委屈,殊不知他无始劫以来的罪障都报掉了,子孙往往很发达。宋朝的大政治家司马光说得再透彻不过了:“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所以,阴阳之际很微妙。“阴阳之际”讲的是循环的道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盛极肯定是衰,显耀至极是祸患。

许多圣贤先人告诉我们,积阴德、积善果,那永远都是你的,别人是偷不去、抢不走的。

你阴德积得久,积得多了,后面的福报也大,甚至还会福泽你的子孙。所以我们做些好事,最好不要宣扬自已,故意让别人知道的道理就在这里。

阴德不是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这样得的福报才大。积阳德别人知道了,善德不如阴德积得住和留得住。

俗话说:“人做善行,人做善事,天地良知,必有福报”。所谓的善行善事,指的就是积德。人积德越多,福报也就越大。

【疫灾改变你的读书观念了吗】

一直以来很多不喜欢读书的人,
总是以“没有时间”为借口而放弃。
从古至今读不读书与时间无关,
而与自己的生活方式直接有关。

南宋诗人尤袤说:“饥读之以当肉,
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
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说: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
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清代曾国藩说:“人之气质,
由于天生,本难改变。
唯读书可以改变气质。古之精相法者,
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钱锺书说:“如果不读书,
行万里路,也只是一个邮差。”

坚持读书才能发现最好的自己!
读经典读传记读哲学读文学读诗词,
读优秀的“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
天天“吃饱喝足”了“精神食粮”,
身心健康了免疫力也会更强,
从此不再是你怕病毒而是怕你!
#醉美贵州水长流[超话]##醉美贵州水长流##良知无敌##世界读书日#

【关于能不能喝粥喝牛奶,你该听谁的?】
张文宏教授是抗疫英雄,也是体制内少有的性情中人,对于他,我是尊敬的,但他的言论,我也没怎么关注,说实在的,我没有那个闲工夫。
不过最近听说,他因为让大家不要吃粥,引发了很多非议。
我想,这其实也就是一个饮食原则问题。

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健康的人胃气充足而强大,怎么吃都问题不大;
患病之人,尤其是瘟疫病患者,邪伤胃气,运化不力,饮食就需要注意了。
如何注意呢?
咱们还是直接看经典中的说法。

中医瘟疫临床的开山之作,明末医家吴又可的《瘟疫论·论食》中专门有论瘟疫中病人饮食的章节,其中说:

时疫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传胃,切不可绝其饮食,但不宜过食耳。

有愈后数日微渴微热,不思食者,此微邪在胃,正气衰弱,强与之,即为食复。

有下后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当与之,先与米饮一小杯,加至茶瓯,渐进稀粥,不可尽意,饥则再与。

如忽加吞酸,反觉无味,乃胃气伤也,当停谷一日,胃气复,复思食也,仍如渐进法。

有愈后十数日,脉静身凉,表里俱和,但不思食者,此中气不苏,当与粥饮迎之,得谷后即思食觉饥。

久而不思食者,一法以人参一钱,煎汤与之,少引胃气,忽觉思食,便可勿服。

—吴又可《瘟疫论•论食》

我们可以解释一下:

在瘟疫病中或病后,有人自始至终都能吃得下饭,这是邪气还没有传到肠胃,切不可断绝其饮食,只是不要吃得过多。

有人病愈几天后微微有些口渴发热,不想吃东西,这是稍微有些邪气在肠胃,正气衰弱了,如果强行给他吃,饮食过度,病就会复发。

有人泻下后一天,就开始吃东西,而且吃得津津有味,这应该给他吃,开始给一小杯米汤,吃了没问题,然后给稍大碗的米汤,渐渐喝些稀粥,不能像吃多少就给多少,一定要等有饥饿感时再给。

如果忽然出现吞酸,反而觉得吃东西没有胃口,则是伤了胃气,应该停食谷物一天,等胃气恢复,再次想吃东西时再给,依然用前面循序渐进的方法。

有人病愈后十几天,脉象平和,体温正常,体表体内都安好,就是不想吃东西,则是因为脾胃之气还没有苏醒,应该先给一些稀粥或米汤,得了谷物的冲和之气,人就渐渐想吃饭,而且有饥饿感了。

如果很久以来都不想吃东西,还有一个方法,用人参一钱,煎汤给他喝,稍微振奋一下胃气,人就会马上想吃饭,人参也就不要服用了。

情况分得多么细致!
遇到什么情况,就会有什么方案和方法。
哪怕是吃个粥,都是那样的循序渐进,这才体现了对病人的精心治疗、精心调理啊!
因此,要不要吃粥,什么时候吃粥,都要根据具体情况。

如果很想吃粥,你偏不给,这就有点不近人情了。
吴又可《瘟疫论•舍病治弊》中还有一个故事,就是讲一个有着强烈渴求的病人和一个坚定地坚守原则的医生之间的故事:

一人感疫,发热烦渴,思饮冰水。
医者以为凡病须忌生冷,禁止甚严,病者苦索,勿与。

遂致两目火迸,咽喉焦燥,不时烟焰上腾,昼夜不寐,目中见鬼无数,病剧苦甚,自谓但得冷饮一滴下咽,虽死无恨。

于是乘隙匍匐窃取井水一盆,置之枕旁,
饮一杯,目顿清亮,
二杯,鬼物潜消,
三杯,咽喉声出,
四杯,筋骨舒畅,
饮至六杯,不知盏落枕旁,竟尔熟睡,
俄而大汗如雨,衣被湿透,脱然而愈。

—吴又可《瘟疫论•舍病治弊》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有个人,感染了瘟疫,想喝冰水。
医生认为,任何病都要忌生冷,所以禁得很严,病人苦苦索要,都不给。

以至于病人觉得两眼冒火,咽喉干燥,感觉有烟火往上窜,白天黑夜都睡不着,眼前见到有很多鬼,病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痛苦。
病人自己说哪怕喝一滴凉水,死了也不后悔。

于是瞅了个机会爬出去偷了一盆井水,放在枕边。
喝了一杯,眼睛马上清亮了;
喝了两杯,眼前所见的鬼都消失了;
喝了三杯,咽喉里能发出声音了;
喝了四杯,筋骨舒畅;
喝到第六杯的时候,不知不觉水杯掉落枕边,人睡着了。
不一会儿,浑身大汗如雨,衣服被子都湿透了,其病霍然而愈。

你说是医生对,还是病人对?
有人也许说,那时候的医生都是中医哦,这个医案体现了中医的顽固不化。
但这个医生并不能不能代表中医,吴又可先生将这个医案记载在《瘟疫论》中,就是为了警醒大家:
中医是灵活的,时时处处随机变化,只有庸医才会死守教条。

所以,你想喝粥就喝点儿,不想喝就别喝。不要听别人的。

如果是从来没有喝过牛奶,或者不喜欢喝牛奶,或者一喝牛奶就拉肚子的人,你偏要他喝牛奶,尤其是在病中忽然让他喝牛奶,那可能就是在给他喝毒药。
如果是像钟南山老先生那样,从小便喝牛奶,长大便离不开牛奶的人,哪怕病到奄奄一息,只要他想喝牛奶,你也还是要给的。

简单的道理,灵活地处理便是,何必执着于某教授的一句话,争论不休呢?
不过,古人的书,倒是可以多读一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摄影:贴近生活的细腻光影像电影一样的拍 拍的像电影一样见熊摄影&SEEBEAR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 他就会带着全家一群真正的草原狼家族,撒着欢儿朝我跑过来,他们的脖子上都没有锁链,他们的牙齿锋利,体魄强健,可他们会跟我在草地上打滚儿,舔我的下巴,叼住我的胳膊,
  • 当时正值秋冬,我带着买回去的水乳面霜冻干粉,按照柜台小姐姐交的用法做起了护肤,短短一段时间,我的皮肤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先不说我一直烦恼的痘印,斑的问题,比之前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光影里的秋天#忆苦思甜,一粥一饭皆辛苦早些时候,由于没有机械化,农村上学的孩子们每逢秋忙时都会放秋假,回家帮家里掰玉米、挖红薯、种麦子
  • 尤其是出家比丘,向施主乞食或化缘时,不得有以下五种“邪命”:诈现奇特,吸引人注意,以求利养;自说功德,对外宣称自己的功德以求供养;占相吉凶,也就是为人占卦、看相
  • #刘亦菲[超话]# 你在搜索刘亦菲吗是内娱80后女星全球知名度断层大top的刘亦菲吗是好莱坞A级大制作花木兰的一番大女主刘亦菲吗是定格审美将名字美成形容词的纯天
  • 并且,文中明里暗里的说王小宝应该是已经厌倦了现在本山传媒的管理方式,大有离开赵本山的意思在里面。当然,此前有传闻赵本山不让自己的徒弟直播,至于为何徒弟们又直播了
  • 门卫小哥真的会笑死我了。两个人身高腿长的站在那里,像是两根杆子,一个穿制服,一个穿警服[doge]发现我没拿已经打开包装的口袋,这两个人自动给自己分配了正方反方
  • “按照党工委、管委会部署要求,新区经合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立足实施‘335+X’产业倍增行动,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围绕
  • 从最高点1671跌至目前最低1650,创造出210点下跌利润空间,老彭本周分析的黄金空头思路完美符合,来几次上涨反弹都是给我们做空的机会,昨日在1675-168
  •  其他军人的家属都陆续回家了,吉兴林的妻子陆荣华却迟迟不肯回去,她找到团长说明了原因:“团长,我知道他上了战场,就会有牺牲的可能,作为他的妻子我要给他留个后,这
  • #读书##文城[超话]#以物语写流年,让叙事文学的真实追问时代意义下的生命也许你不知道张翎,但你肯定知道《唐山大地震》这部影史级别的灾难片就是由张翎的小说《余震
  • 我的布布,我曾经的布布吧,永远有求必应,永远充满耐心,他爱我爱的表情包,爱我爱的零食游戏,他的心里总装着我这个不怎么成熟的笨一二,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规划着我们两个
  • 邵雍一生不求功名,过着隐逸的生活。邵雍一生不求功名,过着隐逸的生活。
  • #疫情通报# 【襄阳市境外返襄入襄人员有关情况通报(936)】2022年10月13日0-24时,我市新增境外返襄入襄人员0人。襄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
  • 虽是简单的一句话,孔子却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而他本人其实就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最好典范。虽是简单的一句话,孔子却一语道破了成为君子的要诀,而他本人其实就
  • ⚡️过去 60 年来最大的生活成本危机笼罩着英国:商店的货架迅速清空,工会集体罢工据《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最大港口费利克斯托的 1900 名员工由于通货膨胀上升
  •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个问题,爱和孤独的问题:我们天天花大量的力气去“修剪”别人,这个不叫作爱,而叫作占有和控制。”因为他的人生是充实的,他的人生实现了,所以他不
  • 蒙牛焕轻多维牛奶 45.9得,一箱250mL*12盒 蒙牛大品牌,健康品质看得见 满足人体所需优质蛋白 钙和维生素ADE 增强免疫力
  • 留下的就只有痛苦的回忆了纺:实在是万分感谢,宗君宗:…………纺:说真的,我其实想更早一点回报你的恩情的~纺:但宗君经常不在日本,又已经成长为了可靠的大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