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的第一反应,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有位作家曾说过:
“一个人遇事的第一反应里,藏着他的学识、见识、品格和修养。
而这个反应,也决定了他的生活品质。”
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在于处理事情的能力,更在于面对问题的心态。
生活永远都是现场直播,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但你看待事情的角度,影响着生活的温度,也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遇急事,要“稳”

看过一句话:“人这一生,不在静心中求稳,就会在浮躁中跌倒。”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测的突发状况
遇事越是着急,头脑就会越混乱,就越容易把事情搞砸。
人生的很多智慧,往往都藏在沉稳与冷静里。
遇难事,要“变”
周国平曾说过:“生活原本就是有缺憾的,人生需要妥协。
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
这世上没人能一路顺风顺水,生活中多的是不尽如人意的事。
总爱钻牛角尖,只会陷入死结,一味较劲,只会给自己添堵。
有时困住我们的并非困难本身,而是不知变通的心态。
遇烂事,要“离”

亦舒在书里讲过一个故事。
有天她去哥哥倪匡家作客,看到他家里的绿植郁郁葱葱,很是喜欢。
于是,她便问道:“你家中的盆栽如此青葱可爱,有什么秘诀吗?”
她原以为,自己会得到有关灌溉、施肥、剪枝的心得分享。
没想到,倪匡竟笑着回答:“秘诀是死的丢掉,再买新的。”
事后再回想起哥哥这番话,亦舒不禁感慨道:
“‘死的丢掉’,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少有人想得通。
对任何糟糕的人和事,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常常不是掉头就走。
而是浪费无数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动气,以致理智完全被淹没。”
的确,生活中很多烂事,就像那些无药可救的盆栽,一味纠缠,只会越变越烂。
到最后,不仅搭进去心情,还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项目推进得不顺利,你郁闷了好几天,见了家里人也没有好脸色;
早上因为堵车迟到了5分钟,没了全勤,你一整天都没心思工作;
被路上的车溅了一身泥,你怒气冲冲地回了家,出游计划就这么泡了汤。
就像那句话说的:
“许多伤害本是一次性的,正因你的允许,它才像把锯子不断在你心上拉扯。
而紧紧握着那把锯子不放的人,其实是你自己。”
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别为无可挽回的烂事纠缠。
学会及时抽身,才能避免更大的麻烦与伤害。
对已经发生的坏事,看开点,对没法改变的破事,看淡点。
人生苦短,不纠缠烂事,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睿智。

遇烦事,要“放”
很多人读完倪萍的《姥姥语录》,都很难不喜欢上那个乐观善良的老太太。
姥姥一辈子没读过书,却被土地滋养出了独有的生活智慧。
知足常乐的她,觉得自己一生没能遇见大幸福,小幸福却天天有。
正是凭着这股子乐观劲,她才能从那些苦日子里熬过去,活到99岁高龄。
“人呐,看得开,放得下,这辈子才开心。”
姥姥的这句人生格言,何尝不是对我们的提醒?
有句话说的好:“生活就是流水的烦恼,铁打的我们。”
人活着,谁也没法无忧无虑地过完一生。
小的时候,总是为了学业和未来烦恼。
好不容易长大了,又要为生计操心,为孩子忧愁。
等到一切都步入正轨了,“中年危机”又跟着来了。
人生是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个边走边放的过程。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挠痒定律”:开始不觉得哪里痒,突然挠了一下,反而越来越痒。
其实烦恼也是这样,如果总去想它们,只会越想越烦,越想越糟。
把它们放到一边,不去理会,才能活出坦然,过得自由。
大曾老师有首打油诗写的极好:
不争长短是非远,淡看名利天地宽。
劝君莫装烦恼事,日子越过越心欢。
人活着,背负太多,难免苦累,一念放下,方会万般自在。
正所谓,心大则万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糟心事放一放,日日才能是好日,让烦恼清零,才能为快乐干杯。
人这一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麻烦事。
我们无法左右事情的发展,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遇到急事,应当戒骄戒躁,沉稳应对;
遇到难事,需要及时转弯,灵活变通;
遇到烂事,不妨挥挥衣袖,继续上路;
遇到烦事,不如放下不快,放宽心态。
先改变自己看事情的态度,才能改变人生的高度。
保持比生活高一点的心态,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更美的风景。 https://t.cn/RxrBSmT

2022年第40本,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中世纪后期,梅达尔多子爵在和土耳其人作战中被一枚炮弹正好炸成两半,其中坏的一半被救回了奥地利老家,成为了邪恶的化身,极尽破坏之能事,他送给孩子毒蘑菇,将忠心的奶妈赶到麻风村,对一个美丽的牧羊女进行吸血鬼似的求爱。正当人们苦不堪言的时候,善良的那一半奇迹般地出现了,处处助人。同一个人截然不同的两面之间,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宿命的冲突。最后在两半子爵同时爱上美女帕梅拉进行决斗时,因双方伤口破裂并被缝合在一起,而重新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子爵。

卡尔维诺讲述了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由于这本书被许多批评家误解,他在后记中特意强调:“他们说我心里想的是善与恶的问题,不是,它在我心中根本不存在,我没有想过善与恶,一分钟也没有。”卡尔维诺只是在用一种对立的形式去表达他所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是“分裂”。他认为现代人是“分裂的、残缺的、不完整的、自我敌对”,于是他的脑海中诞生了一个被分成两半的骑士,他讲述这个故事,用以告诉人们如何去寻找一个完整的自己。

有时一个人自认不完整,只是他还年轻,因为我们都是由不完整在寻找自我完整的过程:最初的自我分裂——自我否定——自我斗争,直到最后,自我和平,这就是我们整个人生。有一天你会被一颗炮弹炸成两半,一半拥有你的光明美好,一半拥有你的阴暗险恶?两个你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一个被人称颂,一个被人厌恶,但两个你过得都不幸福。“世界上两个造物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撕咬。”现代人被一整套维系商业社会的规则、机制所规训、异化,没有了自我。现代人是分裂的、残缺的、不完整的、自我敌对;马克思称之为“异化”,弗洛伊德称之为“压抑”,古老的和谐状态丧失了,人们渴望新的完整。

每个现代人都是被分成两半的子爵,是赋有靡菲斯特的浮士德,是歌德本人,甚至是后现代被分成碎片的人。开篇时完整的梅达尔多,是无定型的,没有个性也没有面容;结尾时重归完整的梅达尔多被着墨不多,但仅仅一个完整的子爵不足以使全世界变得完整,恶的子爵以为上天不公,将一切劈成两半,将自己固步自封。可是好的子爵呢?道德中心主义地令人产生恶心感,迂腐可笑的说教简直还不如一开始那“愚蠢的完整”。但人正是这样同自己厮打,两只手上都握着利剑。分裂的时代让人与自然断裂,可是和合终有其可能性的趋向所在,一个人充分认识实在状况后,甘心情愿地走向自己创造的路。真善美也好,假恶丑也罢,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具有这对立的一切。人的一生会面临许多选择,前一刻与后一刻,此一时与彼一时,我们难免会将自己分成两半甚至更多,难免会因为自我的分裂而茫然无措或一意孤行。我们也许会因此意志消沉甚至犯下错误,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克服自我分裂的痛苦之后,我们还能像梅达尔多一样完成统一,寻找到一个真正完整的自己。

现代人陷入自我冲突的境地中无法自拔,人性中的高贵和丑恶彼此敌对,这明明就是一大悲剧,为什么还要欣赏“残缺”呢?卡尔维诺借主人公梅达尔多之口说:“如果能够将一切东西都一劈为二的话,那么人人都可以摆脱他那愚蠢的完整概念的束缚了。我原来是完整的人。那时什么东西在我看来都是自然而混乱的,像空气一样简单。我以为什么都已看清,其实只看到皮毛而已。假如你将变成你自己的一半的话,孩子,我祝愿你如此,你便会了解用整个头脑的普通智力所不能了解的东西。你虽然失去了你自己和世界的一半,但是留下的这一半将是千倍的深刻和珍贵。你也将会愿意一切东西都如你所想象的那样变成半个,因为美好、智慧、正义只存在于被破坏之后。”

另外,卡尔维诺没有将现代人所有的残缺类型都安放在主人公身上——他已经肩负推动故事进程的众人。其他的残缺类型的代表有——木匠彼特洛基奥多师傅,他建造精良的绞刑架和刑具而试图不想它们做什么用途,这当然就像现在的科学家,制造种种精良的杀人装备或者任何他们不知道社会用途的设备,他们单一的“做好自己的职业”的责任感不足以使良心安稳。表现出敬业精神和道德良知分裂的问题。

麻风病人和胡格诺派教徒属于一种更加复杂的虚构方式,从浪漫幻想的深层背景中诞生。麻风病人代表享乐主义者,无责任感、快乐的颓废、唯美主义与病态的集合,在某一方面代表了当时流行的也是永远存在的文学艺术上的颓废主义。胡格诺教徒是与之相反的另一半:道德主义,是对马克思•韦伯资本主义新教起源说的一种图解(讽刺与欣赏兼备),以此类推,是对其他一切建立在实用道德主义基础上的社会的图解;是对一种没有宗教的宗教伦理的描写,这种观照赞同多于讽刺。

为什么我们不饥而食,不渴而饮,既不感到快乐和喜悦,也不觉得悲伤和痛苦,整天在平静而绝望的生活中浑浑噩噩?卡尔维诺说,原因在于我们是完整的。人们只有经历了分裂和残缺,才能真正地体验这个世界的快乐与痛苦、绝望和希望,进而在漫长的心灵旅途中复归为一个全新的完整的人。那时,我们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智慧和自由。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
太宰治的这种害怕与人相处,步步为营的感觉会让我觉得,我们有相似的思维方式。继且听风吟后又一本描写爱情和性的书,相似之处在于好像都是不停的再换女人,但是人间失格好像更能够让我看懂。大学时期曾今拿起过这本书,当时觉得索然无味,今天拿起来看好像更能够接受了,书里面的叶藏一生都是没有安全感的,在酒精和性之间寻找存在的意义。但他又害怕和女人产生联系,真是矛盾的人。而且他自己和不同的女人发生关系,却不能接受自己的妻子和别人发生关系。
寻找不到意义就结束生命在我看来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或许我还是相信人间有美好的东西,所以在寻找纯粹的快乐吧,祝自己好。 https://t.cn/zR2gSn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国足前主帅逝世 享年90岁
  • 湖北春节接待游客 量突破1000万 达2665.8万人次
  • 苹果再遭集体诉讼原因是什么 苹果为啥又遭集体诉讼
  • 北影成立翟天临事件调查组
  • 春节档票房58.4亿!“80后”导演展现实力,观众满意度创新高
  • 京东收购翠宫饭店,租客收购了房东
  • 富豪开直升机回村拜年 给村民发1200万
  • 奔跑吧全新阵容,竟然有一丝小激动怎么回事?
  • 马杜罗启动军演:马杜罗启动委内瑞拉200年最大军演,模拟击退侵略者(图)
  • 流浪地球破20亿 票房正式破20亿
  • 国王杯:巴列卡诺全替补,西班牙人半主力
  • 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 北大回应:将根据调查结论 做处理
  • 手机辐射排行榜:小米、一加远超 iPhone;阿里开工彩票最高奖金 1000 万;苹果再遭集体诉讼 | 极客头条
  • 范玮琪抱怨遭炮轰刘慈欣接受央视专访 吴京拍烂比没拍强
  • 曼城6-0切尔西复盘:伊瓜因牵动三线,中锋阵隐患丛生
  • 泰国快艇驳船相撞:11名中国游客受伤 已被送往医院救治
  • 体育产业早餐2.12| 首尔成为韩朝联合申奥韩方申办城市 曝恒大冬窗总投入已超10亿
  • 巴黎郊区发生事故:两个轻轨列车相撞 造成12人受伤
  • 日本游泳运动员池江璃花子被确诊患上白血病
  • 李湘晒湖南台旧照,吴京拍烂比没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