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架!第一艘!第一辆!都在辽宁!又一“全国最大基地”崛起→】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工信部共同打造,财经节目中心推出的大型融媒体报道《智造中国》,今天聚焦辽宁。

在辽宁,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艘万吨巨轮和第一辆内燃机车,在“一五”期间,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十四五”新征程,老工业基地将如何进行自主创新,如何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呢?

辽宁沈阳:探秘全国最大机器人产业基地 机器人如何赋能工业生产

记者来到辽宁省沈阳市的新松机器人调试装配车间,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有几千台工业机器人正在进行出厂前最后的调试。

AGV小车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中占比接近40%。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不同需求,也有了不同的形态,比如有的是叉车形状,有的带着小叉子可以托举,还有的体格比较大。

这么多机器人如何协同作业呢?记者观察了一个机器人,它复杂的工作区域,迅速给自己规划好了一条路线,不但可以避开前方的障碍,还可以礼让后面过来的工业机器人。

“超强指挥官”上线
国产控制系统破解复杂环境机器人协作难题

这种超强的团队协作能力的秘密就藏在一个控制系统里,这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相当于一个逻辑缜密的“指挥官”。每1秒就会给在场所有的机器人下达一个指令,进行快速部署。而每个机器人的执行能力,靠的是机器人的“大脑”,也就是它的主控器。它的反应非常快,每20个毫秒就能完成一个控制周期。也就是说,一秒钟,这个复杂的运转就已经进行了50次以上。

* 汽车底盘合装机器人出海进行时

现在,这些工业机器人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主化。比如这个汽车底盘合装机器人,作用是在工业生产中,把汽车底盘的前桥和后桥托举起来,紧密追随吊装的车身,完成动态安装。它的诞生,不仅颠覆了汽车底盘合装机器人的生产方式,还打破了国内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局面。

* 工业机器人为大国重器助一“臂”之力

如果说移动机器人是工业生产的脚,那么机械臂就是工业生产中的手。它们最大的负重量从4公斤一直涵盖到500公斤,可以应用在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

随着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这个行业也开始为解决其它领域的卡脖子技术而努力。比如半导体前端设备模块,真空机械手和国产大飞机的检修。

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一台机器人都在感知中国工业的脉搏,铸成中国制造业的筋骨,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辽宁:数控机床国产化 制造业向高精尖发展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是制造机器的机器。高端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制造能力的标准之一。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机床也从依赖进口走向自主化、智能化。

在辽宁大连的一个产业园区,一片开阔的草坪下面,藏着一座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恒温恒湿地下工厂。这座工厂里,100多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正在同时进行装配。

陈虎是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十几年前,他作为技术专家来到这里,参与了企业第一台自主研发的高端数控机床样机的制造,也见证了这个被称为“工业母机”的高端装备,一次次迭代升级。

陈虎介绍,从最初的一年只能产几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到现在企业年产能达到250台,这背后是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原点标定,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装配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使机床的工作精度达到标准。过去这一环节,需要有经验的工人,用工具反复测试,而经过智能化升级,现在一键启动,就可以自动完成。

陈虎告诉记者,技术和装备的迭代升级,不仅发生在生产线上,更重要的改变来自控制系统。目前他们生产的高端数控机床,已经安装了“国产大脑”,从数控系统,到电主轴、传感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都实现了自主化。

这台正在装配的五轴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主要用于生产飞机起落架等航空航天零件,最大回转直径可以达到1.2米,陈虎介绍,这是他们在自主研发大规格机床产品上的又一个突破。

辽宁: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在辽宁的制造业中,装备制造占据重要地位,这些大型装备,不仅见证了新中国工业的起步与发展,对于其他制造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如何借助数字化转型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更多重大装备自主创新?记者对辽宁省副省长姜有为进行了专访。

* 辽宁:数字化改造助力“老字号”企业焕发新生机

在一家“老字号”企业,技术工人正操作数控机床加工离心压缩机的关键零部件——转子。这家工厂始建于1952年,70年来,一批大国重器在这里诞生。2018年,这里进行了数字化改造,“老字号”企业焕发了新生机。

辽宁省副省长 姜有为:以前这个车间,设备都是单台运行,无法实现生产数据的汇聚传输,设备都处在孤岛运行的状态。数字化改造以后,建立了车间运营管理系统,能够直接实现生产数据的传输、汇聚。

整个车间的整体生产运行情况,都体现在这个系统上,这里边有生产管理的数据,包括任务总量、机台计划、转子部件和关键配套件的生产进度,也包括设备管理的数据、项目管理的数据,在这上面都有体现,一目了然 。

* 辽宁:场景驱动 平台赋能 智能制造按下“加速键”

姜有为介绍说,车间的数字化改造只是第一步。辽宁建成了700多个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积极推动企业与平台服务商对接,促进企业改造升级。在辽宁,33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了1.25万家工业企业的49.7万台设备;62500多个5G基站和5200多个在建基站,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基础设施。

辽宁省副省长 姜有为:离散型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要提高研发设计的协同水平,很多工作需要整机厂和供应商以及用户共同来完成,基于数字孪生、虚拟仿真等技术的这些协作设计平台的建设就变得非常重要。

对于大型装备而言,产业链很长也很复杂:一台离心压缩机的零部件就多达数千个,涉及供应商数十家。如何让整机生产企业和零部件配套企业加强协同,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是数字化改造的重要内容。

辽宁省副省长 姜有为:我们正在推动头部企业和零部件配套企业整零共同体示范,主要就是通过建设数字化的平台,去推动整机企业和零部件配套企业,同步研发、同步制造、同步物流和同步在线服务,进一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今年底,这家企业自主研制的150万吨级的“乙烯三机”将正式交付使用。乙烯三机是乙烯生产的关键核心装备,而乙烯则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化学品之一,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过去,这种装备只能从国外进口。如今,乙烯三机不仅实现了国产化,规模也从最初的80万吨级提升至目前的150万吨级,而这背后,离不开一系列打破国外垄断的创新成果。

辽宁省副省长 姜有为:突破了工业基础软件的瓶颈,实现了横向振动、机组选型等软件的自主可控,推动协同设计,整机厂商和主要供应商 一起同步创新,逐步提高驱动设备、辅助系统、关键配套件的国产化水平。 

* 辽宁:加大科技领域投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今年,辽宁省将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力度,力争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在去年600亿元左右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更多成果。 

辽宁省副省长 姜有为: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突破。 

市水投集团全力以赴战高温 保供水 解民忧

重庆之声8月27日讯 7月以来,重庆遭遇持续高温天气,31个区县最高气温突破40℃,连晴干旱导致197条河流断流,195.73万人因旱受灾,10.6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23.58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减产。面对严峻形势,市水投集团主动扛起国企使命担当,科学调配69座已成水库原水资源,131座城乡水厂持续高负荷运转,全力以赴为我市31个区县及周边1500余万人口提供供水保障,19个区县近350万亩基本农田提供灌溉水源。

“以前,在干旱年月,我们喝水、煮饭都成问题,更别说洗澡了。今年这么热,家里也没停水,而且水量很足,水压也稳。”如今只要一提起自来水,家住璧山区远林名苑小区的任伟就笑得合不拢嘴。与任伟同样感到欣慰的,还有璧山区来凤街道三星村村民冷蔚光。“现在用水稳定得多了,再也没出现夏天做饭中途停水的情况。”他轻轻拧了一下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出,“你看这水,又清又亮。”

璧山所在的渝西地区历来属于工程性缺水严重地区,璧山当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市的1/3、全国的1/4。在过往用水高峰时期,自来水供应一直比较紧张。而在今年连晴高温极端天气下,当地却做到了水量足、水质好。百姓的“水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故事还得从50公里外的长江边江津区德感镇说起。

抢工期保进度 缺水难题迎刃而解

璧山区一直从为沙坪坝区供水的铜罐驿长江提水工程取水,供水量为每日5万m³。今年上半年,随着高新区用水量增加,市水投集团结合科学城、璧山片区用水需求实际,并根据今年的气候特征、雨水情况,对雨季结束后雨情旱情趋势进行提前预判,作好防御旱情的准备。

“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在高峰期保障好璧山片区供水,又不会挤占高新区供水。”市水投集团渝水资源股份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德感临时取水工程,成为了该集团的答案指向。

作为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投用前的“急用先建”项目,德感临时取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到30万m³,计划重点解决渝西缺水地区的生活生产用水缺口。随着旱情预判愈发趋近,市水投集团迅速决策,紧盯时间节点抢工期、抓进度,全力实施由德感临时取水工程向璧山新区水厂反向供水项目。

6月13日,随着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西彭水厂至走马段管线顺利贯通,德感临时取水工程通过西彭水厂加压,利用走马段管线和缙云山隧洞反向给璧山供水具备了实现条件。

8月23日,西彭水厂联通线管道末端缙云山隧洞进口调流阀开启,成功实现由德感临时取水工程向璧山新区水厂供水,输水量最高达10万m³/d,将满足近100万群众的用水需求。与此同时,原来自铜罐驿长江提水工程的5万m³/d原水供给返补高新区西部科学城和大学城片区,当地愈发凸显的原水缺乏难题迎刃而解。

除此之外,市水投集团蹄疾步稳按下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引调水基础设施建设的“快捷键”,驰而不息实施新改扩建管网项目,竭尽全力扩大原水供应、提升水厂制水能力。

超前谋划 强化原水保障“家底”厚

供水体系建设不单是水厂和供水管网,更重要的是原水保障。这不但需要长年累月坚持投入,更需要超前谋划的意识。

目前,市水投集团下属69座水库,实际蓄水量达8.61亿m³,预计开州鲤鱼塘、大足玉滩、巴南观景口等3座大型水库可维持保供天数300天以上,14座中型水库可维持保供天数50天以上。原水“家底”厚,成为了极端天气下供水保障的关键支撑。

2022年年初,市水投集团抓在主动、抓在及时、抓在前头,多次组织召开专题调度会,综合研究预判水情旱情,启动高峰保供筹备工作,特别是对科学城、璧山等缺水严重且用水需求增长快的区域,严格落实“一地一策”解决方案,确保运营管理水库在高峰供水前保持良好蓄水状态。

今年5月进入高峰供水期后,市水投集团根据旱情发展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针对存在旱情风险较大地区及时启用备用水源、水厂。6月中旬启动高新区杨家沟水库、石马山水库两处应急备用水源用于解决大学城、璧山片区原水供给不足问题,8月初完成奉节朱衣河抢险救灾应急提水工程,每天新增取水能力4万m³,全力保障相关片区高峰供水安全。

8月25日,长寿区八颗镇,看着潺潺清水流进快要见底的水渠,村民张育宏脸上连续多日的愁容一扫而净,指着水渠眉飞色舞地笑道:“有了这水,今年秋收就有着落咯!”

据悉,市水投集团所属范家桥水库向桃花溪增补生态用水357.45万立方米,解决了长寿当地沿线近5万农户生产生活用水及农业灌溉用水问题,为保证今年秋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运维管理 有效破解用水难题

夏季高温干旱天气背景下,安全、稳定、充足的供水,关系到千万群众的生活福祉。这不但考验一个地区的供水设施“硬件”水平,更考验供水单位的管理和运营能力。

对此,市水投集团突出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切实提升服务民生能力。近期,该集团加强制水工艺调控,提升水质检测频次,确保特殊时期出厂水水质达标;严格设施设备保养维护,合理安排检修计划,最大限度减少停水事故。

在重庆市第一个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区县——涪陵,市水投集团利用先进技术手段科学开展供水调度,通过对水压、流量、水量等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预测供水量升降趋势,合理调整峰谷供水,保证高峰用水时段的有效供应。对当地受高温旱情影响出现供水紧张的10个乡镇(街),该集团启动应急供水方案,通过水源调度、分时分片供水、应急抽水、应急送水等措施,开展抢修服务400余次,处理群众电话等各项诉求163起,解决了4万余人的吃水用水问题。

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原则,市水投集团推动大学城水厂等54座城镇水厂、铜梁乡镇水厂等77座乡镇水厂打破“一地一水”供水模式,动态高效调配水量供应,优先满足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积极统筹、科学谋划,通过管网互联互通、加强供水调度、启用应急水厂等措施,有力有效缓解涪陵李渡二水厂、綦江文龙水厂、忠县香山水厂等骨干水厂满负荷、超负荷供水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市水投集团今年来还稳步推进老旧管网改造48公里、“一户一表”改造3337户、超期水表轮换7.95万支,同时积极开展探漏工作,加强管网漏损率控制,少数供水片区水量不足、水压不够等“老大难”问题解决取得实质成效。

今年高峰供水期间,市水投集团累计完成供水2.1亿m³ ,最高日供水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00.38万m³,较去年同期增幅22.67%,饮用水源地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基本有保障。下一步,市水投集团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充分认清当前我市防旱抗旱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进一步发挥全集团200余座水源工程及供水工程的综合效能和支撑作用,科学优化调水、统筹保障供水,全力以赴抓好抗旱保水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重庆之声记者邓可报道

【一列电煤的“旅程”】进入8月,虽已立秋,暑热不减,再加上企业复工达产节奏加快,各地用电需求持续提升,电力保供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做好当下电煤保供工作?如何确保能源运输安全通畅?日前,本报记者搭乘一辆发自皖北煤矿的运煤专列,一路向南,体验煤炭从矿井到电厂的保供之旅。

8月20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刘庄煤矿,在水平线以下762米的矿井里,机械轰鸣,矿工忙碌,开采出来的新煤,乌黑锃亮。

此刻,向南435公里的中煤宣城发电厂内,燃管部副主任徐寿友正在等待新一批电煤的到来。“由于发电负荷高,日耗煤量大,需要不断补充库存。”他说。此前,徐寿友已将相关数据发给铁路部门和阜阳的煤矿。按照规划好的“装车日历”,一趟电煤保供之旅即将开始……

出矿:从开采到装车环环相扣,确保电煤供应
时间:21日13时20分—21日15时11分
地点:刘庄煤矿—颍上站

刘庄煤矿地下矿井内,一路前行,巷道越来越多。目之所及,只有头顶的灯光、地上的铁轨和两侧帮壁上通向远方的各种管道。

“今天整体情况还可以,抓紧点,明天上午争取能装车。”20日下午,记者在矿井中临近采煤工作界面的地方,见到了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刘庄煤矿生产副矿长李彬。他正盯着控制系统上的数据,不时拿起防爆5G手机说上几句……

循着探照灯的光线,记者看到了两侧帮壁上的煤炭,黝黑发亮。

安徽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皖电东送是长三角区域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今年6月20日至9月20日期间,安徽省内煤电机组超过5200万千瓦,其中包括要向长三角地区提供电力保障的皖电东送机组1354万千瓦,预计总共消耗电煤4000万吨,实际电煤每天最大消耗量接近45万吨。

作为以煤炭采选为主、煤电并举的国家大型能源企业,中煤新集公司成立了煤炭保供工作专班,制定了增产保供方案,强化生产环节、施工工艺和劳动组织管理,构建较为完善的煤矸分流运输系统网络,提高煤炭回收使用率。1—7月,公司原煤产量完成1286万吨,同比增长9.5%;商品煤产量完成1018.4万吨,完成年度计划55.3%。

21日清晨,装车队队长冯家波早早开始安排煤炭装车了。“要抢在天热起来之前。”冯家波说。

车厢之上,是个像漏斗一样的巨大仓库,连接着输送皮带上源源不断的煤炭;仓库的下方,是个开口,不断把煤“吐”到车厢里。“你抬头看,那个是反冲仓,就是存煤的地方;下面是定量仓,就是个秤。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类型车厢的容量设定好参数,定量仓就能从下面的溜槽处放出一定量的煤……”冯家波一边指挥装货一边向记者解释。

填装速度很快,一节车厢,1分钟就装满了。

太阳升起来,衣服很快被汗湿透。趁他到阴凉处喝水的工夫,记者问:最近工作量是不是增加了很多?

“平常一天一般大约装8列火车。最近我们每天要装10列以上,最多时装了16列。”冯家波说,“现在保证电煤供应是大事,只要矿井开采能力跟得上,我们就努力干。”说着,他又跑进太阳地里继续工作。

13时20分,开往中煤宣城发电厂的电煤专列开始装车。14时11分,专列出矿,驶向了阜阳市颍上火车站。

启程:车站与煤炭企业加强沟通协调,在运力安排、车辆周转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时间:21日15时11分—21日18时49分
地点:颍上站—淮南西站—合肥东站

下午2时30分,颍上火车站货运站台。颍上站站长杨晓明一边擦汗,一边等待电煤专列;他凌晨3时才睡下,眼里还满是血丝。

颍上站担负着中煤新集公司刘庄煤矿、口孜东煤矿等相关矿点的专用线电煤运输任务,日均电煤装车数达380余辆,外运电煤约2.4万吨。

为了保证电煤列车不压线、不等点,车站与煤炭企业建立了沟通协调制度,动态掌握装车情况,随时根据电煤出车计划,提前安排好发车股道和牵引机车,加快装车、调车进度,压缩车辆停留时间,以最快速度将电煤运到各地电厂。

近期,电煤列车集中发出,颍上站及时向直属站生产指挥中心和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汇报,实行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发送,“我们力争在运力安排、车辆周转方面能给予充分、精准的保障。”杨晓明说。

远远地,记者看到专列慢慢驶来……

据了解,自7月1日起,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为期半年的电煤保供运输专项行动,将电煤运输在煤炭运输中的占比提高至70.2%,比上半年提升12.5个百分点。7月以来,该集团公司增加了阜淮、青阜、淮南、陇海等沿线的煤炭装车点直达列车开行列数,日均装车2141辆,与去年同比增加475辆,以有效提升煤运通道运输能力。

15时11分,49节车厢、满载3315吨煤的85417次列车正式启程;伴着“咣当咣当”的声响,车窗两侧的景色缓缓后退。

16时26分,列车驶入淮南西站,要在这里更换车头,进行常规检查。杭州北车辆段淮南运用车间三班工长王哲,早就守在了轨道边。

轻轻一摸太阳暴晒下的轨道,烫得让人汗毛发颤。可王哲没有犹豫,车一停稳,他就拿出工具,钻到货车底部检查,汗水很快就滴了下来。他顾不上擦,专心致志地检查车轮、轴承……

不到3分钟,检查完毕。“一天差不多要检查10列车左右。”他笑着说,“太热,耗体力。”

17时21分,列车驶出淮南西站,奔赴合肥东站……

中转:列车途中历经机车换挂、货检作业、重新编组等环节
时间:21日18时49分—21日23时32分
地点:合肥东站—芜湖东站—孙家埠站

18时49分,专列抵达合肥东火车站。根据生产班制需要,列车在这里将更换驾驶员。

31岁的列车司机秦洋上车了。

作为2017年西南交大毕业的高材生,秦洋是合肥机务段合肥东运用车间第九指导组司机。接下来,由他和同事值乘这趟列车,驶向芜湖东火车站。

“发车进路信号。”

“绿灯,发车进路信号好了。”

秦洋一边打着手势,一边和同事仔细核对数据。

很快,列车继续出发。

秦洋本是一名合肥至杭州段的客运司机。近期货运特别是煤炭运输量增多,货运人车供应24小时由原来的70班增加到上百班。因此,合肥客运段从动车运用车间和普通客运车间抽调了70多名骨干员工增援货运车间,承担“客转货”乘务任务。

“我是主动报名的。”秦洋笑着说,“现在基本上每天都有出车任务。”

21时30分,列车到达芜湖东站。在这里,列车要停留半小时,进行机车换挂和货检作业,有的列车还需要重新编组。

“来了,快!”芜湖东站副站长王军随即指挥工作人员忙活起来。有的开始检查煤炭装载加固情况,有的在快速组织车流。

记者搭乘的是运煤专列,不需要重新编组。为什么有的车需要编组?

王军解释:“有的列车是混装货物,比如一半是煤,一半是其他货物,去向也可能不同,那么这辆车就要重新编组——把不同去向的不同货物分开,再等去向一致、货物一样的其他列车到达,重新拼接起来。”

“平常编组需要3个多小时,现在尽可能压缩在2个半小时。而对于不需要重新编组的列车,半小时以内即可放行。”王军说。

21时55分,列车驶向下一站,也是终点站——孙家埠站。

抵达

启动预案,加速电煤车辆周转;加强巡检,确保机组设备安全

时间:21日23时32分—22日13时28分
地点:孙家埠站—中煤宣城发电厂
已是半夜,依旧无风,可终于凉快了些。

徐寿友早早来到孙家埠站台,他紧握手机,不时瞄一眼时间。

23时32分,一列货车驶来,车灯打在他脸上:“今天最后一辆,终于到了!”看着站台上工作人员忙着交接货物,他笑了。

作为中煤宣城发电厂燃管部副主任,他最近忙坏了。中煤宣城发电厂目前有两台燃煤机组,合计1290兆瓦,2021年度发电量约61.8亿千瓦时。

今夏,安徽省最大电力负荷达到5935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5%。作为一座现代化新型环保火力发电厂,这里的电不仅面向省内,还面向长三角地区。连日来,中煤宣城发电厂发电量屡创新高,耗煤量、机组负荷率也都随之不断攀升。

往常不到1万吨煤就能维持两台发电机组正常运转,现在每天耗煤量已超1.2万吨,最高峰时达1.5万吨。“库存最少时,只剩下五六万吨煤了。”徐寿友说。

想办法多进煤。与中煤宣城发电厂相隔2.7公里的孙家埠站,暑期电煤集中到达,日均到达电煤4列210车,单日最高到达6列308车。车站协同货运、机务、车辆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加速电煤车辆周转。

“确定到站大致时间点、协调车站车务段和机务段的工作、安排电厂工作人员……每天情况都可能不同。”奔波在电厂与车站之间,成了徐寿友的日常。

孙家埠站到宣城发电厂进厂专用铁路坡度较大,每整列车需要分两次拖入电厂。根据工作安排,22日10时31分,记者乘坐的运煤列车终于到达中煤宣城发电厂。

煤炭13时28分开始翻卸,后经输煤皮带、筛碎设备进入原煤仓,再经磨煤机磨成煤粉后喷入炉膛内剧烈燃烧,加热水变成蒸汽后,推动汽轮机旋转,同轴带动发电机组发电,经升压通过电网远距离传输到千家万户。

中煤宣城发电厂设备维护部锅炉专业点检工程师程卫是位工作了31年的老师傅。今天,他负责厂内脱硫区域的设备检修。

程卫说:“每天都有巡检人员,两小时一次,通过测量设备温度、振动情况,获得基础的设备数据。我们则是集中进行隐患排查。”

从6月20日开始,程卫和同事们的工作节奏从一天一检变成了一天两检。这将持续到9月20日。

“机组长期高负荷运转,再加上持续高温,会带来一些设备的磨损。”车间里机器轰鸣,程卫一边提高嗓门说话,一边拿着各种仪器在设备上比比划划、敲敲打打,测试各种数据。

两个小时忙完,程卫终于直起腰来。此时,他已满脸汗水,“今天情况还不错。”他说。

据了解,7月1日至8月23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发送电煤11.6万车,共计728.3万吨,与去年同比增加161.5万吨,增长28.5%。

快评:既要南运的煤,也要互济的电

跨省送电的背后,是许多环节的无缝衔接、众多人的敬业负责;北煤南奔的线路里,展示的是能源资源的整体调配、能源运输的保供保畅。

安徽是电力送受并举的省份,今年夏季,电力保供压力巨大。为此,全省制定了节电要求,各地推出节电措施。与此同时,面对“外送电”保供任务,安徽始终压紧压实电力保供责任,让皖煤一路疾行。

皖电东送,安徽责无旁贷;如何缓解自身用电压力,也是对当地的考验。日前,国家能源局要求发挥大电网优势,强化跨省跨区电力互济。就安徽而言,在皖煤南奔、皖电东送的同时,该省与浙江今年首次签署了电力置换互济协议,利用彼此最大用电负荷的时段差异,白天皖电送浙,夜间浙电输皖,增加各自的日供电能力。安徽还与上海、福建展开电力置换,并积极争取省外富余电力,填补全省电力供需缺口。

应该说,这种跨省跨区的电力互济保供,也是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享互济、优化配置的一种有益探索。在走好全国“一盘棋”的同时,各地应以更加灵活的机制、创新的思维下好“联动棋”,实现供需跨时空灵活互济,共同促进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Celebrating Asian American Pacific Islander Heritage Month.This was me at my @ar
  • #刘宇宁故宫博物院文物推广曲# [兔子]#olay身体护理品牌大使刘宇宁# [兔子]#摩登兄弟[超话]#♡⃛ Lᵒᵛᵉ₁₃₁₄ 宁⁵²º♡⃛✨摩登兄弟 mdx
  • #嘟嘟高考前的100天# 今天是爷爷来送的饭说实话我有点过意不去还好天气是很不热今天于球说了句话让我挺难受的她说爷爷见了我笑的很开心说实话真的很难受的因为很多种
  • #帝皇书#不知道是真是假。[爱你]开心最重要。
  • 知识链接关于“路怒”这些小知识你需要知道↓↓↓“路怒症”顾名思义就是开车上路的时候发怒,而愤怒的情绪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判断,99%的人会后悔在愤怒状态下做出的事
  • 而立足全球最高造车标准的五菱全球银标首款战略型SUV,势必成为同级品质又一标杆典范,带给消费者更多惊喜,让全世界领略中国制造的硬核力量。它的到来,是对品牌“多元
  • [费解]在女主甄嬛的身上更能够得到体现,甄嬛在嫔妃时期,她身上衣服的图案是以清纯的百合为主。《甄嬛传》为什么可以称为清装宫斗剧之首,从娘娘们穿的宫廷服饰上的图案
  • #完达山1号在吉林境内出没#【“完达山1号”野生东北虎在吉林境内出没】#完达山1号最可能去的林场下达禁山令#记者25日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天桥岭局和吉林天桥
  • 今天!姬路店人气的“5项选择!”为大家介绍一下!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人气排行第一\ guard透明大衬衫/¥8,690(含税)ㅤ
  • 可能这就是我的命,劳碌命~9个月身孕,还不停的忙碌……闲不住……其实我也想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只可惜从小就没这个命,看不惯别人做,就只能亲力亲为[二哈]谁让我是
  • 【东网新闻】由細睇到大!張學友苗僑偉催柯有倫生B:【[爱你][爱你][爱你]藝人柯有倫在香港補擺喜酒,其父柯受良(小黑)生前的一班好友如張學友、苗僑偉夫婦、曾志
  • 今天,当你吹尽黄沙,我的身体,我的灵魂,都在千淘万漉中一步步纯净。有人说过:如果爱一个人,就带她去看额济纳的秋天,因为那里的大漠胡杨就是天堂。
  • 】[羞嗒嗒]为了奖励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有效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UQ设置了不同类别的奖学金,其申请条件和金额份数也不尽相同。#搭乘花絮去幕后#【红磨坊】首映20
  • !节目结束的也很突然。
  • ”今天一大早,一位工作人员又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表了一段言论——“影视娱乐圈不缺人美品格好的女艺人,比比皆是,地球也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停止转动,任何一档节目不会
  • #七天体重下降5斤# ✅✅一一每天饮食&运动记录❤❤ 早餐:两个香蕉➕一杯鲜牛奶➕一个水煮蛋午餐:一份炒青菜➕一个鸡蛋❤️❤️晚餐:一根香蕉➕一袋干吃
  • #王俊凯[超话]##拥抱21岁的王俊凯##小朋友春晚后台追星王俊凯# 『JF』互评指路车专⛓不要相信那些不劳而获的童话,真正强大而成熟的人,他们信奉的是天道酬勤
  • 决不允许有人伤害你当有人欺负你的时候,喜欢你的男领导一定会站出来护你,哪怕只是言语上打击你,在他的世界里这也不行,平时他自己都不舍得对你大声说话,把你当成了而心
  • 当然,并非是分手完全是由你导致的,希望不要误解,感情是两个人的事,而非一个人的事,如果你客观反思过之后,并没有发现自身的问题,那么你就需要冷静下来,反思一下你们
  •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与头部电池企业不同,对于小型电池企业而言,原材料涨价、毛利率下滑会进一步压缩其生存空间,可以预见动力电池行业的洗牌会进”目前,电池企业虽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