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大气保卫战,铺展一片幸福蓝】8月10日,雨霁日出。

天,蓝得纯净;云,白得无暇。明蓝清澈的天空映照在万博商务楼的玻璃幕墙之上,几乎与蓝天融为一体。

如此城市美景,完全不用添加“滤镜”,随手一拍就是一张城市明信片。

曾几何时,能在这样的“蓝天白云”下休憩玩耍,是2013年的古城人民,最为期待的一件事。

雾霾之下

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热销,每个蓝天白云都刷爆“朋友圈”,被市民戏称“治疗低头族颈椎病的好日子”

2013年底,吴丹从清苑农村老家搬到竞秀区佳远水源湾小区,住进了向往已久的高层。彼时,正处于冬季的保定“霾”味正浓。

住在25层的吴丹,并没有感受到高层应有的开阔视野和采光,看到最多的就是一片“朦胧”。雾大的日子,让吴丹记忆深刻:“别说看见远处满城的山,有时候连对面的楼也看不见。最严重的时候,就连邻居家的空调外机都看不见。窗外就是一片‘白茫茫’,感觉自己的家就像是半空的一个孤岛。”

每天早晨送孩子上学,成了吴丹最发愁的事。

“雾霾的早晨,路上的车都开着双闪,尽量保持安全距离,慢慢往前‘挪动’。到了交叉路口,有时候还看不见红绿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开,一家人提心吊胆。”

在那个冬季,吴丹对保定的印象,就是大雾、大雾、大雾。明媚的阳光长期被雾霾遮挡,也让吴丹觉得,这个冬天格外冷。

记者查了一下数据,吴丹印象里大雾弥漫古城的那个月,应该是2014年1月。在这个月,古城的空气质量“红得发紫”,严重污染天数有6天,重度污染天数有17天,而空气质量达标的天数,仅仅有1天。

吴丹不知道的是,过去的2013年,古城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全年仅有1天,“红得发紫”的严重污染天数却有28天。

也是从这时开始,每个蓝天白云都让古城人民觉得格外惊喜。

在这样的日子里,各种角度的蓝天白云的“靓照”一定会刷爆微信朋友圈,甚至还有人搞笑地催促大家快点外出,“今天是免费治疗低头族颈椎病的好日子。”

彼时,口罩和空气净化器最为热销。

清苑区康源大药房的负责人历丹告诉记者,前些年雾霾多发,店里总是备下充足的防雾霾口罩。“赶上雾霾严重的天气,我们一个店一天最多可以卖出去700多个口罩,一个月能卖出去5000多个。而到了2019年春天,随着保定空气质量好转,一天才卖了10多个口罩。”历丹认为,蓝天越来越多,是人们不买口罩的主要原因。

至今,市民宋先生储物间仍有三台空气净化器,已经在旮旯里存放许久,“现在空气好太多,这玩意没什么用还费电,不定什么时候就扔了。”

保卫蓝天

以“燃煤”为突破口进行科学精准靶向治疗,全市累计拆除了1.16万台2万余蒸吨燃煤锅炉,散煤“归零”背后体系治理更加完善

人们对于蓝天白云的期待,背后是对品质生活的美好向往,更是市委、市政府努力的方向。

消除重污染天气不能靠着“等风来”,必须下“狠功夫”一点点削减污染负荷,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2013年以来,保定多次聘请国家、省级相关专家,对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诊把脉”,对我市产业结构和大气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2014年,保定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率先开展了保定市大气污染源解析项目,并确定了燃煤是我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元凶”。

锚定方向,精准施策。

保定市委、市政府对各类污染科学精准进行靶向治疗,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不懈努力。

把“压煤”“减煤”“控煤”作为精准治霾的重要突破口,成立了劣质散煤管控指挥部,建立了“双代”、平原、山区三大战区管控责任机制,科学推进清洁取暖替代改造。

十年来,全市累计拆除了1.16万台2万余蒸吨燃煤锅炉,实现了主城区和保北京津冀禁煤区散煤“归零”。2019年保定全面启动平原地区农村剩余63.37万农户清洁改造工程,洁净型煤配送72.9万户,接近百万吨。2021年采暖季,全市有205万户农村居民实现了清洁取暖,投用量居全省之首。

为从社会体系上治理大气污染,我市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了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安装各类监测仪器700多台,实现了对市区监测网络全覆盖,初步发挥了精准定点、精准清除污染源的作用。

同时,我市在全国率先起草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应急体系,应急期间及时启动机动车限行、工地停工、企业停限产、强化控尘保洁消霾等应急响应措施。

体系化治理的同时,我市大气污染治理法制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坚定不移治污染”写进了201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保定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被列为首个立法项目,为我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气质”渐佳

人民广场上的风筝线几年来持续变白,百公里之外的白石山能拍到万博大楼,达标天数十年翻了三倍多,“蓝天白云西山常现”成生活新常态

2020年,一张照片引起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节目的关注。在百公里之外的白石山上,从事摄影20余年的易县摄影师于正万,竟然拍到了万博广场灯光璀璨的夜景图。

于正万说,当晚山上空气通透性很好,拍到万博广场时,宛如天上的街市。

从望不到对面的住宅楼,到白石山拍到主城区,这背后,是空气质量肉眼可见的转变,是保定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不懈努力。

从2018年起,即便是遇到罕见的大雾天,市民杨老先生去人民广场放风筝时也不再戴口罩。“别人不清楚保定空气质量变化,我可是一清二楚。”杨老先生告诉记者,2014年他在人民广场放风筝时,白白的风筝线牵着风筝飞到半空,等收回来的时候,经常有几十米的线是紫黑紫黑的。杨老先生说:“那风筝线用白手套一捋,手套脏得不行。有时候线太脏,我就把线割下来扔了。”

防污治霾几年来,杨老先生跟这些爱放风筝的老伙计们,有了一个最大的感受:蓝天变得越来越多,风筝线变得越来越白。“现在你在晚上看,很多点缀着小灯的风筝在万博上空飞舞,跟星星似的。”

一组组数据,更是空气变化最有力量的印证。

2013年,保定达标天数为74天,全年达标率仅20%;

2014年,保定达标天数为84天,全年达标率为23%;

2015年,保定达标天数首次突破百天,达到了127天,全年达标率为35%;

2016年,数据更为可喜,保定达标天数为155天,全年达标率为42%,退出了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

2017年,保定达标天数为159天,全年达标率为44%;

2018年,保定达标天数为180天,全年达标率达到了49%;

2019年,是打好蓝天白云保卫战攻坚之年,保定达标天数为194天,蓝天首次成为古城主色调,达标率达到了53%。

2020年,保定达标天数为242天,达标率为66%,保定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168个重点城市实现稳定退出“后十”。

2021年,保定达标天数为249天,达标率达到了68%,全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排名第一,被授予“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先进市”称号。

如今的保定,蓝天白云不再让古城市民欣喜若狂,“雾霾”早已不是充斥在市民耳边的高频词,蓝天常见、西山常现成为生活的新常态,繁星闪烁也开始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蓝天白云之下,一座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正在加速崛起。

下足绣花功夫 城市颜值更高
本报记者走访老城区老小区,了解市容市貌专项整治情况
https://t.cn/A6aOlmd9

双莲池社区周边,店家“扫好门前雪”,不再跨越“黄线”乱摆摊;一些老小区外围,“空中蜘蛛网”被规整整齐,街面更加整洁清爽……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那些影响城市文明的乱象得到大力整治,那些影响居民生活品质的“小”问题也在加快解决。
  据最新数据统计,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市容市貌整治协调组共组织集中统一行动541场次、常态化小整治10693场次。先后整治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跨店经营等64579起;纠正“门前三包”不落实49647起;纠正不文明晾晒行为3825起,清理乱张贴、乱悬挂、乱涂鸦13075处……
  老城区,寸土寸金,人流密集,是市容市貌专项整治一大重点区域。整治效果如何?市民对于提升市容市貌有哪些建议?相关部门如何提升整治成效?近日,“五大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走现场看成效”活动开展,本报记者跟随市容市貌专项整治组走访思明区鹭江街道双莲池社区,看看近两个月的整治成效,并精准对照标准,查问题、找差距,及时提升短板弱项。

  记者直击1
  地点:思明区双莲池社区建设大厦周边
  垃圾不见了 店招统一了
  问题:个别店家乱张贴广告横幅
  双莲池社区建设大厦周边,人流车流不断,沿街商家人气很旺,是市容市貌整治的重点区域之一。7月14日一早,记者跟随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协调组来到这里,开展日常巡查整治。
  “老城区,烟火气十足,背街小巷也有开店设铺,多数店铺比较狭窄,市容问题容易复发。整治后也要经常复查。”执法人员说。记者注意到,执法人员手里拿着一张问题清单,这是此前整治中,他们拍照记录下来的。“这次来,除了要巡查新问题,也要复查‘老毛病’,确保整改到位。”与最初的景象相比,如今社区整体上确实整洁了很多——店家都很自觉,没人“跨越”黄线乱摆摊。人行道干干净净的,看不到散落的垃圾。经过整治,也看不到“长高长胖”的店招,而是统一规范了。
  来到先锋营街,两旁的商家都落实好“门前三包”,大排档未发现污水痕迹。不过拐进背街小巷,整治队伍发现,个别商家在门框和门楣上张贴广告横幅。
  “乱张贴小广告是不允许的。”正在巡查的执法人员向商家普及广告店招的设置规范,商家很快清理了。“后续我们会不定时复查,如果发现还有相同的问题,我们会根据法规,对您进行处罚。”执法人员告诉商家。“之前不了解规定,现在清楚了,我们肯定会遵守的。”商家不好意思地说,还叫来员工,告诉他们不能乱贴乱挂。
记者直击2

  地点:思明区双莲池社区先锋营小区周边
  未见“空中蜘蛛网” 街面更清爽
  问题:但仍存在非机动车乱停现象
  检查完沿街店家,整治队伍“转战”居民楼周边。来到先锋营小区外围,已经看不到杂乱的空中缆线,一眼望去,清爽了不少。不过,记者发现,有一些店家把衣服晾晒在人行道上。
  “这是谁家的衣服?”执法人员刚准备问,一家水果店老板急忙跑出来。“我的我的,前几天下雨潮湿,趁着出太阳,我拿出来晒晒,马上收进去了。”店家解释说。“你看人行道本来就窄,衣服还晾在这里,都堵住路了。而且水滴得到处都是,万一路人经过滑倒了,你要负责任的。”执法人员讲清问题所在。店家这才意识到不妥,连忙把衣服收走,并承诺不再犯。
  在不远处,执法人员还发现有电动车乱停放。原来,商家为了方便,早上开店就直接把车停在门口了。原本不宽的马路变得更窄了,正值早高峰通勤,电动车、行人还有小车挤作一团。执法人员一一找到责任人,要求他们把电动车停放在指定位置。
  此外,整治队伍还在社区发现共享单车乱停、广告牌破损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把共享单车归位,同时要求相关人员加强广告整改,更新广告牌。“这些问题,我们都记录下来,后续会按时复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市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声音】
  将在六区
  滚动推进整治
  市执法局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苏鹏毅:直面问题,靶向治疗。下一步,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协调组将根据双向需求,持续推进“周期集群仗、常态小整治”常态落实,在6个区滚动推进,并延伸到重点街道和专项问题攻坚。大力开展占道经营、“门前三包”、乱扔大垃圾、马路市场、沙滩乱象等专项整治行动和不文明行为纠治整改,携手各区、各相关部门以冲刺姿态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创建合力。

  【记者手记】
  长久治理
  反复“回头”
  在近段时间的几次走访中,我们发现很多执法人员现场巡查时,都会带一个笔记本,上面清楚记录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说,能整改的,一定要当场整改清楚。那些当场整改不了的,比如建筑外立面大面积破损污损、广告招牌设置不规范、空中缆线杂乱等问题,也会一一做好记录,转交给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之后,还会再次进行“回头看”。
  的确,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检验着城市治理效能,蕴含着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内在要求,不该有松口气的时候,而是需要长久治理、反复“回头”。
  连月来,我市城管部门联合各级各相关部门,开展多轮专项整治攻坚战,健全机制、创新模式,全面、立体、精细开展巡查整治,以更高标准、更严举措、更实作风,推动市容环境品质实现飞跃提升。
  接下去,如何将文明创建朝纵深推进、久久为功,考验着管理执法部门的大智慧。市容市貌整治管理需要在温度、精度和效能上下功夫。
  温度,意味着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注重共商共建,调动百姓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将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转化为文明城市创建的“责任清单”;精度则需要多从细处着手,打通堵点、理顺机制,抓住治理末梢,把城市治理的成果落实到群众切身感受上;效能,则需要综合运用法治、技术等手段,发挥我市空中城管、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等优势,提升市容管理的运转效率,增加文明城市的智慧成色。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温度、精度和效能,相信我们的城市一定会更加文明美好。

#等了16年他们却决定不见被拐的儿子#【等了16年,坐了9个多小时车,为什么最后决定不见被拐的儿子】16年,这是杨先生和侯女士夫妻,寻找儿子的时间。
2006年,两人从贵州老家来永康务工,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小江”,可就在这一年的儿童节,才4个月大的儿子不见了。
报过警,登过寻人启事,也出门寻找过,但都没有线索,夫妻俩牢牢记住儿子的特征:他的右耳后有“三个洞”的胎记。
接下来的16年,夫妻俩半步都不敢离开永康,生怕儿子会找回来。
原本就像两条平行线,再次相交,是因为永康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通过DNA比对,找到了线索。

16年前的六一儿童节,孩子丢了

对于杨氏夫妇来说,2006年,人生悲喜,就像坐了过山车。
这一年,夫妇俩沉浸在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中,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开始憧憬未来的生活。
幸福却在这一年的6月1日戛然而止。这一天,杨先生出门上班,侯女士在家带着儿子。之前认识的一个“贵州老乡”找上门来,侯女士放心地让她看孩子,自己外出买菜。
谁知道回来后,“老乡”和孩子没了踪影。
那时小江刚出生4个月,发现孩子不见后,杨氏夫妇心急如焚,立刻报了案。回忆起当时孩子失踪的场景,夫妻两人红了眼眶。
接到报警后,永康警方立即对该案立案侦查,并马上着手在全市范围内发布寻人启事,同时与沿线兄弟单位取得联系、互通线索,确保不错漏任何一条线索。
但寻人哪有那么容易。
16年来,永康警方和杨氏夫妇从未放弃任何希望,一直在寻找孩子的下落。

孩子找到了,夫妻俩却决定不见

这些年,担心孩子找回来,夫妻俩不敢离开永康,连老家都没有回去过,一直期盼着,能有团圆的那一天。
直到今年6月1日,永康市公安局刑侦大队负责DNA检验的民警经核查比对发现:河南省新蔡县有一名16岁的男孩小李,与杨氏夫妇存在亲缘关系,极有可能就是“小江”。
得知结果后,民警随即与杨氏夫妇取得联系,夫妻俩激动得连说话都结巴了起来。
再也坐不住的夫妻俩,于6月7日清晨,在民警陪同下,踏上了认亲之路。
这条路,他们等了16年,历经9个多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马上就要见到儿子了,夫妻俩却决定,不见了,返回永康。
原来,在当地民警帮忙下找到了小李,同时得知孩子就快中考了。是否应该在这个时间让孩子知道身世?夫妇俩沉默了许久,最终才做出了离开的决定。
“走吧,咱们别耽误孩子考试,这次先不见吧。”杨先生强忍着见孩子的念头,红着眼眶向妻子说。
民警不忍看到他们无获而归,特地安排人拍下了孩子的照片。
杨先生双手抚摸照片,眼泪在眶里打转,但一想到以后一定会有机会再见,他努力调整好情绪,略带遗憾地回到了永康。

“我想见见亲生父母……”

从河南回到永康三周后,小李中考已结束。
6月29日一早,民警再次与杨氏夫妇联系,与他们一起重返河南。由于小李还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担心孩子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一路上,民警们对于见面的相关细节问题,反复探讨推敲。
“到了目的地后要先见谁?要怎么和对方沟通?该怎么安抚孩子……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讨论后,民警决定先与杨氏夫妇会谈。
当天中午,在与杨氏夫妇沟通了半个多小时后,一行人再次来到当地辖区派出所。
此时,杨氏夫妇正在一间办公室里等待,而另一间办公室里,民警正在和小李的养母交谈,并询问孩子的情况。
一个多小时后,养父带着小李来到了派出所。
“孩子,接下来我要说的话,你可能一时接受不了,但这是事实,晚知道不如早知道。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尊重你的意愿……”见到小李后,民警耐心解释。
得知身世后,小李稚嫩的脸上,出现了紧张的情绪,手也发抖,一边的手臂被另一边的手抓得通红。
“你现在长大了,能自己做主,想不想见亲生父母由你决定。”民警一边轻拍着他发凉的手,一边耐心地安抚。
“我想见见亲生父母……”当小李脱口而出这句话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时隔16年,一家三口在派出所相拥而泣

已经在派出所焦急等待了一个下午的杨先生和侯女士,终于见到了16年未见的亲生儿子。记忆中嗷嗷待哺的婴儿,如今已成翩翩少年。望着儿子,两人百感交集。
“孩子,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不敢离开永康,也不敢回老家贵州,就盼着能把你找回来。”在一阵静默中,一道低沉的声音响起,说着说着,杨先生大哭了起来,少年的眼睛也湿润了。
“你们拥抱下孩子吧,坚持了这么多年,当父母的不容易。”民警提议。
“快看,这孩子右耳上的‘三个洞’胎记和小江小时候一模一样。我们的好儿啊,总算找到你了!”看到孩子耳朵上的胎记时,侯女士瞬间破防,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夫妇俩和小李紧紧相拥,这个迟到了16年的拥抱,让彼此都哭成了泪人。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今后小李是继续和养父母一起生活,还是跟随亲生父母回到永康,他还没有想好。杨氏夫妇也非常理解。
“毕竟血浓于水,我们以后多多沟通,感情肯定可以重新培养起来的。”杨先生坦言,以后会经常与儿子保持联系,不管他做什么样的决定,自己都会永远支持他的选择。

为依法严厉打击拐卖儿童犯罪各环节的人员,永康市公安局专案组将继续对该案开展侦查工作。自2021年3月公安部组织开展“团圆行动”以来,截至目前,永康警方已帮助13个失散家庭重获团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胡筱俊 王紫微 记者 朱丽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刘诗诗、刘雯组团打call的大热口红,我做了一个全试色,美!
  • 杨幂章泽天的少女感都被它毁了!夏天清爽必看控油法则!
  • 你别再伤害我了
  • 安利向|资深综艺狗の50+部热门综艺盘点(有福利)
  • 梅西和C罗都不是最贵球员!2018年世界杯最贵的是什么?
  • 雷|皇权富贵、乾坤正道都是些什么组织?
  • 榜单|某城市增加样本户,是否是在变相增加权重?
  • 高颖浠《创造101》中的高甜妹子
  • 《旅行青蛙•中国之旅》来袭!老母亲们养二胎吗?
  • 北大博士6年拍了500个女生还单身 :眼光变得越来越高
  • 咘咘新造型出街 贾静雯一家大眼抢镜
  • 疑似胡一天夜会女主邶也邶被拉黑后曝音频猛料
  • 【韩娱】做什么都那么美!---雪莉近照曝光
  • 逝者禁止乘电梯?迷信也要考虑报应
  • 5枚进球,1根中指,1个普通球迷,100足球流氓...世界杯这才刚开始,推特微博就炸了!
  • 华谊兄弟:对造谣自媒体正式启动法律程序
  • 大张伟已道歉!足球不是综艺,直播平台出发点是好的,但功课要做
  • 胡一天yp劈腿,良心前女友帮忙辟谣!杨清柠王乐乐互撕,分手还刷前男友的卡,不给孩子抚养费!小不点被高迪喊马蓉,大美直说踢出去!
  • 刘昊然为欧阳娜娜庆生
  • 郑爽痛失两支冠军铁甲内疚落泪,怒怼撒贝宁不满吴尊,观众弃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