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容易悟道难,不怀诚信总枉然。
博闻强记看似高,世智辨聪也徒然。
参道容易养道难,不守戒律总枉然。
杀生食肉缠果报,入静持咒也徒然。
觉道容易守道难,不弃贪念总枉然。
神通感应非正途,功能遍身也徒然。
幻道容易证道难,不依经典总枉然。
实修不从权威证,见神梦仙也徒然。
传道容易释道难,不解真意总枉然。
道祖三传空有义,不悟真我也徒然。
明道容易合道难,不入仆位总枉然。
心无谦卑我慢大,似入三昧也徒然。
圆道容易超道难,不知至尊总枉然。
出入轮回随缘性,解脱出世也徒然。

从初祖达摩大师到六祖慧能大师
开示

通过前面几天的磨练,大家心里素质都成熟了不少。其实这种成熟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解脱,它解脱掉我们平日里许多烦恼以及生理上一些纠结的东西。整个禅修营的时光都很紧张,一过就是五、六天,真实用功才是核心的所在。所以从今天开始,给大家的提倡便是放下。只有把心安在正行功夫上面,这才是大家现在要做的事情。

现在应该把功夫最核心的部分给抓住,我们不说在这次禅修营当中获得多大的利益,但至少佛法最核心所在的、打开智慧之门的宗旨、路径,我们得能抓得住。最核心的是功夫怎么用,从理论来说,我们更适合用般若、中观来说明我们用功的时候怎么正观。

如果论及中国现有的宗派与修行法门,最直观的可能就是禅宗。禅宗的传承从迦舍尊者破颜微笑,继承释迦摩尼佛衣钵以来,在西天传了27代,第28祖是达摩祖师,他来到了中国之后,成为了中国禅宗的初祖。初祖对于用功的说法以及对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判断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并不仅仅单从般若空性这一个角度入手,而是全面的从最了义的不二法门入手。在初祖的教导禅法当中,有着很明显如来藏的结构,如来藏和空性见是同步来证悟的,应该是属于不可思议不二法门的正统,所以达摩祖师用《楞伽经》来印心。

达摩祖师打开甘露门以后,二祖慧可大师断臂求法,福至心田。他接受到了正法,也直接领悟了。他传法给三祖僧璨大师,大师自幼入佛门,有很多神奇示现。四祖道信大师跟随三祖大师获得衣钵以后去了湖北。从初祖到四祖这个中间的传法模式,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几乎都是以《楞伽经》和不二法门来印心,这是确定的。

到了五祖弘忍大师以后,他的任务就重了。虽然他要教导那么多的禅和子,那么多的学佛人,教他们如何修行,但是很显然他下面的法已分二脉。在他下面的学人已经不是统一的思想了,禅宗的修行路线已经分为两路,所谓顿渐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神秀大师和慧能大师都出在他坐下。神秀禅师所主张的“渐修”,在北方影响大。慧能大师得法后往南方走了,直入江湖。使得后面的江湖,遍野一片清净莲花,五家宗派都从他这里铺展开来。

这五家宗派并不是都不认识字的,这五家宗派实际上是俯瞰神秀大师渐修的宗派,比如法眼宗在五家宗派中,用最高标准的教理要求来指导最高标准的实际禅修。从六祖慧能大师下面的五家宗派中,不立文字并不是说不摸文字,不管文字。法眼宗对于教法整合的力度到后期超过了天台宗、华严宗,所以禅门哪有那么简单。在这个基础之上,所谓“渐修”、所谓“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显然是好像缺了次第,因为高度不够,在这里法眼宗是一个俯瞰的态度。所谓“渐修”在法眼宗看来只是基础阶段的一个片段而已,是不够全面的。禅门的临济宗用的方式是“棒喝”。沩仰宗是沩山灵祐和仰山慧寂师徒共同创建的,此派待人特别亲和、通情达理。曹洞宗这个宗派严肃,比较严谨。在这几个宗派当中,从不立文字来打下基础,其实五家宗派所使用的手段各不相同,有的是合情合理的,有的是特别不合情不合理的,有的是讲求文字教法的,有的是完全不允许谈教法的。在后期的禅门,其实是很丰富多彩的。像金山、高旻、云居山是不允许带书的,禅堂是克期取证的地方,你以前脑子里有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就不要带,直到后来证悟为止。

从唐朝到宋朝,禅宗有过极其辉煌的时期。有很多大善知识,通过教理打下基础,使得当时禅门普及天下,乃至于普通的老百姓都很了不起,也不是你小看的。当时四川有位德山宣鉴禅师,他读《金刚经》读了很多,后来给《金刚经》写注解,取名为《青龙疏抄》。他往南走一边走一边说“出家人经过千劫万难学佛的威仪举止,尚不得成佛,南方的魔子们竟敢狂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天他走到一个茶亭,看见一个老太太,喝了茶要走回头一看,看见几个烧饼在那,他向老太太要点心。老太太说“我有问题想请教,如果你要是回答上来了,免费吃。回答不上来,就没得吃”。禅师说“好”。老太太于是就问:“《金刚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点的心是哪个心?德山宣鉴禅师一时没回答上来,便没得吃了。

宋代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北宋和南宋之间有很多高僧大德在摸索和研究往后的学法众,该给他们什么样的把柄或者冬瓜印子,让往后的学人得以往上走。六祖慧能大师为什么用不识字的方式给大家示现一番,这个对后世有很深刻的影响。早期有人参吃饭的是谁?睡觉的是谁?拖死尸的是谁?娘未生前本来面目是谁?参这种活话头的人比比皆是。随着时间地推移,后来许多禅师发现参这种活话头都不实际了,更何况广学多闻,广学多闻顶多只算是基础,真正的用功还是需要一门深入。所以禅师们逐渐地把活话头改成死话头,以前可以参走路是谁?到后期就变了,变成了参“念佛是谁”——先念三声佛号,然后来寻觅是“谁”让你念起佛号的,这当然有点弄不明白,就在这不明白的当下,古人称为说话之头。说话是心里的妄念,有时候在一件事没弄明白的时候,那个当下有一刹那是不明白的,是一个疑虑的、懵懂的状态,就在这不明白的状态里面,把这个不明白给推动下去。这个不明白就是方法,就是功夫,说话之头,把这个称为说话之头,是让你有点参。所谓参话头是在念头还没动起来之前向下追究。你不一定马上追究下去,但是你可以从这里开始,像这样向下用功,八万四千法门中这一法门是很殊胜的。虽然是很普通,但是却有最直接的效果。

玉琳国师是清代开悟的禅师,他得法以后,对禅宗的贡献很大。他认为凡正规的佛教宗派所倡导的修行方法,一定是大家可行的,不会倡导险峻超拔。现在有人说参话头的功夫只是极少数根基高的人用的,大多数人念佛比较适合,这些话祖师都是不承认的,因为禅门祖庭开篇就是为普通大众打开的甘露之门,它哪有不适应的?它应该适应遍天下所有众生。在参话头上能做得了主,这个方法说起来好像从经验方面看不到它与般若空性有何联系,但如果你能够有一点体会,就能够认识到,其实它就是中观的正观方法。我们所说的中观正观方法和正观空性,以及正观前的加行过程,不要想象它们之间有多大的门槛、多高的门墙,不是这样一回事的。因为没进过门,就觉得门和门之间是不同的。如果进过门,虽然是在说两种方法,但是都是一回事。正观和话头之间有啥区别,中国人的语言很微妙,好像是牛头不对马嘴,但是受用是一样的。你能够进得了门,觉受到证悟过程完全是一回事,这实际上一个门的两个侧面,千万不要把他们当成两回事。只要你是用心的,无论是正观空性或是参话头都是可以的。

从初祖达摩大师到六祖慧能大师,回顾了一下目前参话头和法脉的来源,我们所继承的一花五脉的传承和用中观的方式来进行禅修在功用上是一样的。

凡夫的分别心一定有能取和所取,或者称为“二元对立”。中观经常讲要突破二元对立。

本来不是存在的,认为其存在,称为增益。比如,本来没有“我”,你却认为有“我”,这是一种增益;本来没有常断二边,你认为有,这也是一种增益。
本来不是不存在的,你认为其不存在,称为损减。

在究竟的境界中不存在任何概念,所以不存在“本来存在”的概念。所以,“有”、“无”、“是”、“非”一切概念都要超越。那么在胜义谛的时候,就只能说它不是“不存在”,连“不存在”也不存在,而不能正面建立说它“存在”。

《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这个词语经常会用到。当然它的定义可以讲得其实非常多,但此处我们简单讲一下色受想行识。

色蕴是物质的意思,“蕴”指是是集合、集聚或者成堆的意思。“受”就是感受,“想”包括想法、观念,“行”指的是除了色受想识这四种蕴之外其他所有的一切有为法。“识”指心识。

无分别智慧,“他是证悟空性的,所以他有无分别的智慧”。它的定义就是超越意识、念头的智慧(没有二取)。“分别”是分别念的意思,“无”就是超越的意思。它没有“意识”的这种概念、念头,但也不是像石头木头一样,什么都不懂,什么感受都没有,它是有智慧的。所以无分别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事物,超越我们凡夫的境界并且它的一个特征就是没有二取,它是没有能取与所取的。相反,分别念一定是有二取的。

凡夫和圣者:

我们常讲“我是一个凡夫”。凡夫的标准定义就是没有证悟空性境界、没有获得圣者果位的有情。与凡夫相对应的词语叫做圣者,是通过证悟空性而脱离轮回的成就者。所以它的一个标准是:是否证悟空性,或者证悟空性是否达到了足够让你脱离轮回的量,这是一个分水岭。达到了你就是圣者,没有达到你就还是凡夫。

圣者的分类:

圣者可以分为小乘的圣者和大乘的圣者,小乘的圣者又可以分为声闻和缘觉,声闻的圣者包括初果到四果的阿罗汉。那么四果的阿罗汉,他的证悟境界是怎样的呢?他证悟了人无我,还证悟了粗大的五蕴空性,但是他没有证悟两个空性,一个是无分微尘一个是无分刹那。第二种缘觉(独觉)阿罗汉。他的证悟境界与声闻阿罗汉比较像,也证悟了人无空性和粗大的五蕴空性,但是他的境界比普通的声闻更高一层,证悟了无分微尘的空性,但还保留了对无分刹那的执着,没有证悟无分刹那的空性。

大乘中的圣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菩萨,一类是佛。菩萨特指一到十地佛,不管是菩萨还是佛,乃至于一地菩萨都圆满证悟一切事物的空性,圆满了人无我和法无我。

五道:

我们讲五道十地,十地指的是菩萨一地到十地,五道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我们按大乘来解释,见道对应一地菩萨的果位,也就是说见道,包括见道之后都是圣者的阶段;修道指二地至十地的阶段;无学,没有什么可以再修学的,他已经学完了、圆满了,就是成佛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加行道是一个特指,与我们讲的“修五加行”的概念不一样。有人说“我在修加行所以我已经进入加行道了”,这是不一定的。其实加行道的境界非常高,不是一般人可以随便这样讲的。甚至资粮道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小资粮道的修行人已经有真实无畏的世俗菩提心,大资粮道的修行人可以通过神通前往他方世界见佛闻法,而资粮道再往上才是加行道。所以加行道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境界,离圣者已经非常近了。

根本智和后得智

1、根本智或根本慧

我们经常讲“菩萨入根本慧定”,“智”和“慧”在此处的意思差不多,是不同的翻译方法。根本智的意思是说登地菩萨(一地或一地以上的菩萨)所具备的安住空性实相的无分别智慧。当菩萨入于根本慧定的时候,当下的智慧就称为根本智。它是与实相、空性相应的,也没有能取与所取,是无有分别的。

2、后得智

后得智与根本智对应,它是依靠根本智,在后面所得到一种智慧。根本智是入根本慧定、入禅定的阶段,那么后得智指的是出定位,在出定的状态中(未入于根本慧定阶段),它所具备的具有能取、所取分别念的智慧。它也有细微的二取执着,但是要比凡夫细微很多。

它的出处有很多,我们例举两个,都来自于《三藏法数》:“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后得智,谓依止于心,缘于外境,种种分别,境智有异,如人开目,众色显现,以其于根本智后而得此智,是名后得智。”

量和正量、非量:

我们常讲“佛陀是量士夫”,“他具有正量”,那到底什么是“量”?比较粗浅定义可以说衡量对象的观察者就称为量。“量”就是能够衡量某一种事物、某一种对象的观察者。

正量的分类

量可以分为正量和非量,“正”就是正确的意思,正确的量,能够正确地衡量这个事物的观察者就称为正量。比如这朵花是白色的,你的眼睛没有问题,也正确地感知了这种白色,那么就说你的眼睛是正量。与之对应的非量(似量),“非”是错误,“似”是相似、或不正确、不准确的意思。错误衡量对象的观察者就称为非量。比如你的眼睛出问题了,或者当你得了很严重的肝胆病之后,你可能会把白色的树看成黄色;这朵花本来是白色的,但在你的眼睛里变成了黄色。你的眼睛出错了,它就是非量,它不能正确的衡量面前的花这个对象。

正量的三种分类

现量:

能够依靠直接体验衡量对象。我们前面讲“量”就是衡量对象的观察者。那么现量指是就是直接体验。“现”表达直接体验、亲自体验的意思。比如你亲眼看到这朵花是白色的,可以说“我现量感知了这朵花是白色”。

比量:

与之对应的是比量,“比”就是比对的意思,是依靠逻辑推理来衡量。比如你没有看到白颜色的花,但是你通过某种方式去搜索相关情报及信息,最后你通过逻辑推理得出花是白色的;所以比量就是指逻辑推理,当然是正确前提下的逻辑推理。

教量:

“教”就是教典或经典的意思,依靠教典或经典做为量去衡量某个对象。那么在佛法中,我们可以将佛陀的经典,菩萨所造的论典,还有祖师大德的教言,作为教量、权威,对某一个事物去衡量。比如我们要论证极乐世界存在,因为它不是我们现量能够感知的,我们的眼睛没有能力看到极乐世界,那我们就需要靠教。因为佛有能力看到,确定这个方向之后,我们就可以引用一部佛经,说这部经典谈到极乐世界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将这部佛经作为一种教证或教量去证成。

胜义谛与世俗谛:

“世俗”指是相对层面;“谛”,有一个词语叫做“谛实”或“真谛”,它是真实的意思。世俗谛翻译过来就是相对层面的真实。那什么叫相对层面呢?就是不详细观察探究情况下的真实或相对真理。不详细观察的意思是我们做某种程度的观察,但是到了一个地方之后就刹车了,在不对它做最彻底观察的情况下我们承认它是真实的,这样的视角就叫做世俗谛。

胜义谛中,“胜义”是究竟、彻底的意思,究竟层面的真实叫做胜义谛。我们进一步讲就是经过彻底观察、探究情况下的真实,也可以叫做终极真理。所以世俗谛是相对真理,胜义谛是终极真理。今后会有很多概念都是基于世俗谛或胜义谛,用是否详细观察这样的标尺作一个分水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梁祯元[超话]# #梁祯元夏日草莓# 220714 ENHYPEN OFFICIAL更新祯元相关:祯元会把苦恼说得不像苦恼,是这样喊着“哥!#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 那或许,我们的修行不在于追逐什么,而在于能够在放下一切的外在包装后,还敢于去认识那个一无所有的自己。那或许,我们的修行不在于追逐什么,而在于能够在放下一切的外在
  • 虽然知道这只会是他的一个人生阶段,去时终须去,未来很辽阔,但还是忍不住想要跟着这个角色在年少一次,“少年之年,且歌且行且从容!”有时候突然就很迷茫不知道怎样才能
  • ☘️14:57 lindor巧克力2颗,kitkat一块不饿但是很馋,一定是姨妈的关系[允悲]☘️15:45 新高梨½个啊这个梨好好吃!蚕豆也半人高,结出荚来,
  • 我要努力在我的行为上表现你,因为我知道你的威力,给我力量来行动 大多数人的人生是,父母在哪家就在哪?无论时间怎么变迁,你有没有爱的人,自己永远是自己最好的伙伴
  • (虽然不再少女谢谢娃爹送的表,虽然有了手环以后,手链都很少戴(绿色这个至今不知道是哪个神仙发小送的,快递还写我小名[允悲]虽然一直喜欢各种鹿,但是今年因为大本命
  • #军事新闻# 【马克龙称战争已重返欧洲 将重塑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当地时间1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将重塑其在非洲的军事存在。马克龙称,他已要求军方在明年
  • #Kim Jong-guk #Ji Hyun-woo #Joo Woo-jae #Noh Sang-hyun #Hwang Dae-heon 我们将向您发送签
  • #母婴评测室# #全民科学喂养# 孩子的健康发育离不开微量元素,很多家长,特别是新手父母来说,可能对孩子的营养吸收方面或者补充方面还不是特别的了解,放心不下孩子
  • ”我的宝贝正式六月龄了[心]谢谢你没有让妈妈经历孕吐耻骨痛也没有长胖太多 让我舒舒服服的度过了孕期。回忆生产还是觉得像发了一场梦 开指痛了24小时才正式生产到差
  • 附近還有通菜街—即俗稱的金魚街 售賣水族寵物等,另外太子後段還有雀鳥花園⋯⋯週末閒時,行行停停又或者買上一束特別的鮮花 在咖啡店坐下來點一杯熱美式☕️在香港妳也
  • 【#北京疾控提示有以下情况人员主动报备# 】当前,全球疫情呈高发态势,国内多地报告本土确诊病例,全市疫情防控面临境外境内双重风险,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要继续
  • ”纷多多拼拼有礼西瓜口袋超惠拼优米熊可比达说到“很高兴”三个字时,宫景行明明连一点喜悦的样子都没有。纷多多拼拼有礼西瓜口袋超惠拼优米熊可比达男人的对面,也坐着一
  • 有些山,你不到顶峰,拍下来的全都是垃圾,新的一天,继续努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哪些出证比较快?有些山,你不到顶峰,拍下来的全都是垃圾,新的一天,继续努力人社第三方职
  • 建议:个性签名在微信的各类设置中相对来说是比较不起眼的,但是对于营销型的微信来说,还是希望借由这里的文字给自己做广告,同时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简介公之于众。以下是
  • 推动内涵集约发展,着力提升投入产出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全面迈过行业平均水平的“生存线”力争达到先进水平“发展线”;做好管理精细化,压缩一般性管理费用和资本性支
  • 拼贴艺术 | 你来过上海吗我来过上海就那么几回漫步街头,真美啊[送花花]那儿的古建[求关注]那儿的法国梧桐[微风]那儿的声音调调[污]明知很少有机会来还非得办
  • 余生的日子有多长,谁都无法估算,活在当下,淡然看待人生的所失与所得,未尝不好。余生,静而不争,也是一种难得的大智慧吧!
  • (北京晚报 记者白歌 制图耿争)9号线星中路 精装白领公寓 星中1625文创园 七宝老街 韩国街【地址】漕宝路1625号星中1625文创园内【整体介绍】精装修
  • *注:由于疫情防控原因,最终报名结果以收到主办方确认信息为准近日,官渡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周燕率队到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服务园区开展实地调研,并深入到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