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闻法随喜功德无量
(第一百八十段)
【于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宁为多否?弥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无量无边,若是施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无量,何况令得阿罗汉果。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辗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往诣僧坊,若坐、若立、须臾听受,缘是功德,转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马、车乘、珍宝辇舆,及乘天宫。】
佛问弥勒菩萨:你意下如何?这个“大施主”布施了无量多的世界中的无量多的十二类众生,又度了无量多的人分别成就了初至四果阿罗汉,所得功德多不多?这里说的大施主指具足财施、法施、无畏施者、名“大施主”。
弥勒菩萨对佛说:世尊!此人所得功德很多,多得无量无边,单就施予六道十二类众生那么多的欲乐珍宝,金钱财物,就已经功德无量了,何况又讲经传法,使众生脱离生死而证得阿罗汉果,功德更是大得不可估量!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我今天再明白地给你讲,此人施无量多的财宝予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那么多的“六趣”众生,又度了无量多的人成阿罗汉,功德虽然很大,但不如辗转听闻随喜《法华经》至第五十个人的功德大。这里说的“六趣”是什么意思呢?六趣指众生由业因之差别而趣向之处,又名六道、六凡。所谓六趣,是以三事为由,即: 一因、二缘、三果。
因者、以妄惑为因;缘者、以造业为缘;果者、以受报为果。此六趣中,分三善三恶, 三恶即三恶趣,又名三涂。涂者、途义。有火途、血途、刀途。指依恶业所感赴之处,是为 恶道。又因恶业有重有轻,而分三处、即:地狱、畜生、 饿鬼。这三恶道是:
一、地狱:梵名那落迦、 译作无幸处;又名泥黎。此处翻译为苦具,是恶人受苦痛之处。有八寒、八热、一百三十六座地狱等。其中众生,受苦无穷,经劫无量,最苦无比。在三涂中称为火途,指地狱趣受猛火烧炙之处。
二、 饿鬼:此界有情众生,常受饥饿之苦,故有此名。有九鬼 、三十六鬼之分,在三途中,称为刀途。指饿鬼趣向,受刀剑棍杖逼迫之处。
三、畜生:梵名底栗车。译作傍生、横生。是说其身形傍生横行,性鲁钝,不能自立,畜养于人类,故有此名。如禽兽鱼虫等之属类。由愚痴而造作恶业的众生,死后为畜生。在三途中称为血途,指畜生趣向互相吞食之处。
另有三趣即三善道又名三善趣:是依善业所感赴之处。因善业有轻有重,而分别有三、即:阿修罗、人类、天人。这三善道是:
1、阿修罗:又译作非天、非类、不端正。这类众生好行斗诤,而谄曲诈慢,故多诸苦趣。虽福报邻天、而德不及天,故名非天。阿修罗分布在四道中、即:鬼道阿修罗、畜生道阿修罗、人道阿修罗、天道阿修罗。其中人道和天道阿修罗属于善道、而鬼道和畜生道阿修罗属于恶道。
2、人类:梵语搜赊。《三藏法数》说:“人者忍也、于世违顺之境,皆能安忍。”也就是说,人类的忍耐和忍受力,都强于其他道的众生,这种忍耐和忍受,对顺逆二境、善恶诸法,都能忍,对善能忍、对恶也能忍,这类人有成就圣道的基因。如果对善不能忍、对恶也不能忍,就会形成业因而生业果。所以,六道众生都从人道中成,今生得人身者,皆是前世修五戒十善,感报所生。
3、天:梵名提婆。有四层含义、即:一、天体:指运行日月星辰的整个虚空宇宙。二、天界:天界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天有此三界、故名天界。三、天神:是掌管和护持诸天的无量多的天主和天神。四、天人:指生活在各天界中的普通人民。
以上所说天体和天界,是非意识性的物理现象,只有天主、天神和天人才具有人一般的情感和意识,人们常说求上天保佑,不是求空洞洞的天来保佑,而求的是天主及天神的保佑,民间常有祭天和拜天的仪式,这也是祭拜的天主或天神,所以,在拜天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位天神来拜,比如选四天王中的一位、或选忉利天主、大梵天主等,这样直接与天神沟通,会有心想事成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笼统的天有光明之义、自然之义、清净之义、自在之义、最深之义。是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之所,其乐胜、身胜,世间无比。其分别甚多,但总名为“天趣”。以上所说三善三恶之处、合称六道或六趣。
其实,六道都是人们因无明所生之幻相,明白了这个道理的人,就会感悟到:“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悟了道的人,这梦里的六趣、就是妙有;觉后的空空、就是真空。六道轮回,就是一场梦,梦醒了,梦中的六道,既没有三善、也没有三恶,全是非善非恶的奇妙之境;而真空中,本来没有三千大千世界、本来没有一物一尘,于此则心无羁绊,是真大自在。
得真大自在者,在梦中也能做主,梦中能做主即是禅定,定中能做到事事不迷,念念清净,不失愿力,已顿超三界,可随愿力往生诸佛净土,自当成就无上菩提。
佛说:大施主施无量多的财宝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那么多的六趣众生,又做法布施,使这所有的众生都证得了阿罗汉果,此人所得功德虽然大得无量,但不如第五十个辗转听闻到《法华经》中“一偈”并能随喜的人。这里说的一偈是什么意思呢?
“一偈”于《杂语》规定中,限定字数句数,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句,以四句为一偈。如本经上文所说:“恶世末法时,能持是经者,则为已如上,具足诸供养。”随喜这四句就意味着具足了种种布施和种种供养。一般要求:以四句能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称为一偈。
佛说:大施主所得功德不及辗转听闻《法华经》中一偈而生欢喜的人所得功德的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之一,以至用最高级的计算机都不能算出其功德到底有多大、用最好的比喻法也是难以形容的!
佛又对弥勒菩萨说:阿逸多!这第五十个人是辗转听闻到《法华经》的,他所得的随喜功德,就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那么多,何况是最初的第一个人,因听闻《法华经》中的一偈而随喜,那么这个人所得功德比间接听法的第五十个人,又要超胜得多,所得福德之多,就是用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来比喻,也是不可比的。
佛又对弥勒菩萨说:阿逸多!如果有人为了《法华经》,去拜访僧坊寺院,或站着、或坐着,只用了“须臾”时间,须臾经计算等于2880秒、即48分钟。若人在这48分钟的时间里,听到有人讲《法华经》而随喜,以此因缘所得功德,来世将生大富贵之家或帝王之家,享受最为殊妙的象马车乘,和帝王乘坐的珍宝辇舆。或往生到天上,驾乘七宝宫殿到处旅游,自由自在,十分快乐!

归根复命,死而不亡者寿,道教的生死观!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第十六章
一、生死自然而然
就像一株大树,在自然的状态下,花叶凋零,果实落地,最后都是复归于泥土,滋养大树的根系。《道德经》所言的“归根”,就是一种归宿。根,是创造我们生命的本源。世间万物,芸芸众生,最后都注定为一个归宿——归根。所有的生命在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后,都要复归其本源。

归根曰静:归根是一种绝然的静,又是一种超然的“无”。
静曰复命:陈腐在静中消亡,新生在静中萌动。
我们的生命,从万籁俱寂的“静”中来,从了无生息的“无”中来。从无中生有,从静中萌动。归根之后,我们又由动转静,由有化无。这就是生与死、动与静、有与无的对立统一。这就是天地间的大道。大道之中的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

自然的生命观,反映了生命的自然。没有衰老与死亡,就没有新生与成长。不推陈出新,事物就不能向前发展。
生命具有无限发展的未来,生命永远不会消亡,永远在“归根”中获得“复命”。

二、重视生亦笑对死
《度人经》讲:“仙道贵生”。长生久视的理想是道教一直以来的追求目标。但道教并非一味的追求生而畏惧死。
道教对生命的态度讲究自然,就是说对待生我们要自然,对待死也要自然,这才是道教对生命的态度。

《齐物论》有云:“一受成其形,不亡以待尽。”庄子从自然的观点看待“死”,他认为死和生一样都是一种生命的过程,是必然发生的,无一人可以幸免。人生是一个“气”的循环变化,人的身体会消亡,人的思想可以不断传承下去,通过自我的循环变迁而达到逍遥的境界,“死”在这里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的传承,作为自然演化过程中的现象,生与死之间相通、相齐,正是所谓的“死生五变于己”。

庄子丧妻时,从开始的“我独何能无慨然”到后来的的“鼓盆而歌”,正是体现了道教重视生命、亦能坦然面对死亡的通达洒脱。

三、死而不亡者寿
有生就有死,世人普遍好生而恶死,希望能够“长寿”,能在这个世界活得长一点。但是客观世界是很残酷和真实的,人类的躯体是注定不能在这个世界里“久住”的。
那么什么是永恒的?这个宇宙里只有“道”才是永恒的。真正的“寿”是怎样的呢?就是与“道”合德。肉体尽管会败坏,会死,精神只要保持着与“道”的同一,就会随着“道”而获得永生。

道是化生万物的本源,而人的生命,也是从道中来的,因此,生命本就来自于道,是道的一部分。人通过正确的修行,在肉体消亡的时候,如果能够回归到道中,融入大道,便能与道一同永生。道是虚无的,却又真实存在,回归了道的生命,也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且真实存在着,这时生命的境界,是肉体的“死”,也是精神的“不亡”,即真正的寿。

所以修行的目的,也是寻找一种能够回归大道的途径。

人生的三把钥匙:自省、自律、自爱

《道德经第十六章》有言:“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而明事理的人都具备人生的这三把钥匙:自省、自律、自爱。

1

自省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够善于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善于了解自己的人很高明。

而了解自己,又能及时改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圣人。

有这样一句话:“人性至恶是善谈人过;人性至愚恶闻己过。”

人生在世,要适时地回头看看来时的自己,并及时改正,才能得到提升,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2

自律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战胜别人的人,不过是更有能力,而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不难发现,古往今来,那些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能战胜自己内心欲望的人。

《荀子·正名》中有言:“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人的欲望虽然不能去掉,但我们可以对它加以节制。

那些能在人群中鹤立鸡群的人,都是懂得自律的人。

人生唯有懂得自律,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方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逢山开道,奋勇前进。

3

自爱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有言:“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圣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自以为是;懂得爱护自己的名声,不显耀权势。

声誉,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就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围绕在我们周围,坏的名誉会使人遗臭万年,而好的名誉足以让人流芳千古。

做人要懂得自爱,方能爱护他人,而后再获得别人的爱戴。

这世间懂得自爱的人,都如齐白石先生一样,有着傲雪寒梅般的高尚品质,一世花开自在,百年流传芬芳。

4

《道德经第十二章》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五彩缤纷会使人眼瞎,靡靡之音会使人耳聋,五味杂陈会使人麻木,纵情狩猎会使人发狂,珍贵的宝物会使人犯法。

人越是投入外在的漩涡里,越会使自己流连忘返,而对自我产生疏离感,心灵上也会日益空虚,所以我们要时刻自省、自律、自爱。

时常自省,方能完善自身的缺点;

懂得自律,才能逃离欲望的沟壑;

自尊自爱,才会收获他人的尊重与信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见对方现了身,我也不想在她面前示弱,我说:“现在只是将你的虫子吓跑,如果再拿这些来对待上门的客人,可就别怪我将你的虫子全给烧喽!”说完,他前脚就迈了进去……
  • OK结束,杏花是爹,果然还是太火了才会被盯,怎么没见其他CP粉被逼着晒单[可爱]#好多宇[超话]# #好多宇#我一直在思考,sfw为什么会说我们wpg,难道他
  • 今天工作量有点大,还好我的早餐足够实在今天写的最难过的是一个中下段直肠Ca,才四十多岁,可能以后就都要跟造瘘口一起过了风大太阳也超级好,晒晒补补钙兴许还能长高最
  • 十一点,助产士进来了,再一次内检,说还有一条边没有消完,一边让我试着用力,一边整只手伸进去“捞”除了这个字没有更贴切的了…过了大概十分钟,告诉我可以正式开始p
  • !!
  • ” 大概就是这样,在不爱你的人眼里,你的喜欢是种病。” 大概就是这样,在不爱你的人眼里,你的喜欢是种病。
  • —— 冯骥才朋友圈短句文案1、别丧,好坏都是成长。18、你是夏日限定美好。
  • !)原博如果已经带了话题 转发时不用重复再带,可选原博没有的带原博如果没带转发时需带上,麦子们也可以自行带话题发原创微博,增加话题热度,以及安利王一浩王一浩数据
  • 但人家其实本身是个艺术家,作品也有点东西的。这个巴味十足的女人啊,demna入主巴黎世家的第一场秀就请她走的开场,然后几乎每一季的秀和广告片都有她,差不多是当代
  • 首先,书评的作用和论文在某种情况下是一样的,加分评职样样不落,而且核心期刊的书评不限制作者单位,即使是职院的老师想发书评,那也是 so easy .好吧,做一道
  • 是没地方住才跟我说的,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估计比这更惨,面子让他隐瞒不少。我发现这几年一个通病,男人离婚基本上一个箱子,一辆车,其他的什么都跟他没关系了。
  • 木匠认为妻子肯定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心有愧疚才上吊的。!
  • 虽然修复了无法删除通知消息的Bug,但在某些应用扫描相册图片时可能会出现卡顿;在音乐应用中流媒体可能导致更高的 CPU 使用率,这也使 iPhone 耗电太快。
  • 也许你是那种躺床上三四个小时没办法睡觉的人,或者因为工作原因没有时间睡觉,甚至只是希望通过晚睡来抵抗其他事务对个人时间的侵占。就医时最好选择专业的睡眠医生,因为
  • 特别是代工厂的香辣味但代工厂口味选择面更大,而且便宜一小半我都不想回购这家代工厂还是卫龙手撕蟹棒百草味、名创优品鱼豆腐的代工厂之前视频对比过3⃣️最后是臭豆腐【
  •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学会无诤 才能安住内心的平静,懂得沉默 才能体悟空性的智慧。所谓止语 并非只是语言的止息,而是内心的无念无住,回归更深的醒觉与自由,在沉默与独
  • (现在买就送手表专用手表皮套+专用拆表工具一套)#区块链[超话]#数据:以太坊网络当前已销毁超79万枚ETH金色财经报道,据Ultrasound数据显示,截止目
  • 主推建面约88㎡城市叠墅,备案价13000-16000元/㎡之间。祥...#热盘最新快讯#【马尾三盛雅居乐·璞悦长滩】据福州不动产登记中心显示,11月5日三盛雅
  • 长沙好看又平价的酒店NO.1‼️人均才100出头 身为在长沙待了n对面的土著 每次有朋友来长沙旅游都会让我推荐吃喝玩乐和酒店我要给所有来长沙旅游的宝贝推荐这家
  • 浓郁民国风元素,同时与现代商业风格有机相融...作为浒墅关古镇项目的先行启动区,蚕里街区不仅有颜值,更有内涵,还有众多贴近青年喜好的活动,你准备去打卡了吗[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