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造”东莞行!秘境平武邂逅莞城,熊猫家园靓丽“出圈”~
8月30日至9月1日,“绵阳造”大型户外精品展在广东东莞市CBD中心民盈国贸广场集中展出。
来自“绵阳造”143种工业精品、绵阳好物都云集于此惊艳亮相,科技感十足。36家绵阳文创、非遗和旅游企业,携百余件精选优质展品跨越千里,集中亮相展会现场,为东莞市民献上精彩绝伦的文旅盛宴。
平武5个企业7类32个产品,以其绿色、生态、自然,深受东莞市民的青睐,展示首日现场销售1.055万元,线上销售190万元,意向性签约1052万元。
现场还通过文旅专题推介、产品展示展销、原生态歌舞表演、宣传片展播等环节,全面、生动、立体地展示了平武文旅资源特色。

#新时代成就巡礼##网络文明建设一起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数智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兰州新区全力向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迈进

十年奋进征程,兰州新区精准把握国家批复的“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生态保护与林业建设示范区”发展方向,锚定绿色高科技、高附加值、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定位,将现代农业与生态治理有机融合,构建“种养加、产供销、康养游”全产业链,建成300万头生猪、百万只羊、2万头奶牛、10亿枝鲜花、万吨有机果蔬等特色产业基地,获评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十四五”末产值将超过100亿元,争创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布局多样化发展现代农业示范点

位于兰州新区东南部的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是新区依托创新生态修复模式和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的集现代农业技术、农业创新、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于一体的生态修复示范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占地约5万亩。

走进总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日光温室里,一条条绿色的枝蔓上,一串串成熟的圣女果光泽晶润。“它的学名叫樱桃番茄,每一串大概20多个,品相及着色均匀,这是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立体栽培,1平方米樱桃番茄年产量达20公斤,而用水量只有传统农业的1/3,价格却比普通番茄更好,批发价格每斤都在10元左右。”兰州新区农投集团农科公司农业生产一部部长范涛介绍。

据了解,近年来,农投集团先后引进种植圣女果、草莓、小乳瓜、水培叶菜等各类特色蔬果60余种。水培叶菜全程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营养液)+自动化智能管控”种植模式,产出的绿色无公害水培叶菜安全、新鲜、美味,已得到兰州市及周边县区各大超市、高端消费人群的青睐。同时,通过“国有(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形式,盘活村集体资源,共同走出一条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走进现代农业公园玫瑰花栽培日光温室,记者了解到,这个面积3.05万平方米的温室里种植切花玫瑰20.6万棵。“依托兰州新区国际空港、中欧班列的地理交通优势,鲜切花卉销售覆盖全国并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市场。”范涛说。

近年来,针对原土地荒芜盐碱、土壤贫瘠、不适合发展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新区农投集团于2017年6月开始逐步布局建成集现代智慧农业、休闲观光、冷链物流、贸易销售、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全力打造花卉培育、花卉贸易、生态精品蔬菜林果生产三大区块。集团的智能温室集成了荷兰、以色列等先进设施设备,实现全季节、全天候生产。目前,集团已建成占地60万平方米的9座智能玻璃温室和1座组培室,包含亚洲单体最大鲜切花培育智能温室(单体18万平方米)以及西北品类最全月季种质资源圃(收集品种1500多种)。引进种植切花玫瑰等百余种高端花卉,投入规模化生产30余种,可年产鲜切花1亿支、盆花120万盆。

目前,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规划面积达3.9万亩,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园、双创基地、牧草基地、田园综合体等4个项目及农村搬迁安置区项目正加快建设,其余项目也在加紧推进。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000亩,一般农田2万亩,栽植经济林、生态林8700亩,共有各类温室大棚1200座投入生产,为甘肃最大的中药材育苗基地。

全力打造现代化种植养殖基地

水培绿色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种猪住进楼房坐电梯,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在兰州新区已经变成现实。

走进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大棚里的水培芹菜、油麦菜、生菜等格外引人注目。

“水培蔬菜生育期短,产量是正常蔬菜的6倍。产出的绿色无公害水培叶菜安全、新鲜、美味,已得到兰州市及周边县区各大超市、高端消费人群的青睐。”兰州新区农投集团农科公司副经理李宗俊介绍。

2020年5月18日,占地900多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这也是兰州新区第一个供粤港澳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积极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草莓、樱桃、番茄喜获消费者青睐,已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登上30多米高的瞭望台,甘肃天兆6栋现代化猪舍尽收眼底。

“我们的种猪住的是楼房,上下坐电梯,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甘肃天兆猪业有限公司外联经理张溶基自豪地说。”

据张溶基介绍,养殖基地项目主要包括6栋楼房式猪舍,猪舍的建设结合了经济环保等一系列的综合因素,让猪场更加的安全。“目前项目存栏种猪1.3万头,后期达产之后整个项目存栏种猪2.2万头,年出栏五十万头以上。”

近年来,新区以精深加工业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相继建成电商服务、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交易等基地,实现了集网上交易、精深加工、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产供销链式发展格局。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在新区规模快速扩大,年可加工粮油200万吨、生猪屠宰100万头、储备粮食50万吨、冷链仓储10万吨,可实现营收2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

立足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建设、成果转化,新区加强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引进专家和技术人才3000余名,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研发试验,获得专利、农业科技荣誉80多项,现代农业形成了产业链完整、业态多样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努力争创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兰州新区坚持发展全域现代农业,把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有机融合,围绕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特色林果、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和农业科技研发六大板块,投资330亿元实施了56个现代农业项目,形成1亿枝鲜切花、200万头生猪、2万头奶牛、万吨有机蔬菜、200万吨粮油加工、百万吨饲料、15万吨农药、百万头生猪屠宰的生产能力,达产后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百亿级。

“兰州新区坚持区域发展现代农业,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建设融合起来,围绕规模化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林果、农产品加工、物流、科技研发等6个大的板块,近几年投资将近330个亿,实施了56个现代农业项目。”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副局长陈智新介绍,目前,新区农业产业发展处于全省的前列,“设施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条最全、技术水平最优,这是新区现代农业最直观的体现。新区探索的种养+生态循环全产业链的农业发展的模式,为全省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探索了全新有效的可复制发展经验。”

据了解,新区实施的黄河上游生态修复发掘模式,通过土壤改良把一些零碎的草地林地发掘作为农业林业的用地,系统解决了干旱,水土流失,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探索出了新区样板。“下一步,我们将在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把一些特色产品,包括饲草、花卉、食用菌、生猪等产业做强做大,通过合理的经济布局,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证融通的供应链,把这些产业链做得更长更优、更精,不断完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真正把兰州新区打造成全省乡村振兴的样板区,共同富裕的先行区,全力向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迈进。”陈智新说。

总 策 划:刘立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文/图

【十年筚路蓝缕 新区华丽蝶变——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集中采访兰州新区见闻】#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喜迎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 #奋进十年路# #解码十年# 八月的兰州新区,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8月9日、10日,新华社、人民网、甘肃广电总台等20余家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集中采访团深入兰州新区,走进重点项目建设现场、高新技术企业一线,近距离感受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年来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新成就。

现代农业之花香飘海外

“现代农业公园是兰州新区依托创新生态修复模式和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的,集现代农业技术、农业创新、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于一体,项目占地约5万亩。已建成投运5座玻璃智能温室共15万平方米,主要种植鲜切玫瑰及精品特色果蔬……”
9日上午9时,在现代农业公园,面对媒体采访,新区农投集团副总经理卫俊峰侃侃而谈。

“2、3号智能温室于2021年12月投产,建设面积3.4万平方米,定植5个品种的樱桃番茄6万余株。先后引进种植圣女果、草莓、小乳瓜、水培叶菜等各类特色蔬果60余种。我们的圣女果绿色安全,口感特别新鲜、味道特别正,深受兰州市及周边县区群众青睐。来,媒体朋友们尝一尝。”说话间卫俊峰捧起一大把圣女果,热情地请记者品尝。
大家边走边聊,不知不觉来到了1号温室。

“哇,好多玫瑰,太漂亮了!”1号温室里,卡布奇诺、折射、梦幻等切花玫瑰姿态俏丽、齐齐盛放,散发着浓郁的花香,引起了记者们的赞叹。

卫俊峰介绍,“1号、4号、5号智能温室今年4月底投产,总建设面积11.4万平方米。大家现在所处的1号温室面积达3.05万平方米,定植有切花玫瑰卡布奇诺、折射及梦幻20.6万株。”

“目前,集团已建成占地60万平方米的9座智能玻璃温室和1座组培室,包含亚洲单体最大鲜切花培育智能温室(单体18万平方米)以及西北品类最全月季种质资源圃(收集品种1500多种)。我们建设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引进种植切花玫瑰等百余种高端花卉,投入规模化生产30余种,可年产鲜切花1亿枝、盆花120万盆,销售不但覆盖全国,还打开了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市场。”卫俊峰说。

绿色化工产业异军突起

在绿色化工园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一排排标准化厂房整齐排列,一家家入驻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

新区石化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姜锦介绍,孵化基地总体规划建设精细化工专用厂房600栋,目前已开工建设A、B、C三个区块。2019年2月,A区开工建设,4个月时间完成开工建设、项目入驻、投产运营,刷新行业纪录。截至目前,已建成厂房171栋,81栋厂房交付企业入驻,30栋厂房全面投产,招商引资项目145个、企业102家,A区已全面实现投产运行。B区入驻企业正在有序进行各项生产准备工作,C区(一期、二期、三期)正在快速建设中。

“目前已入驻孵化航天特种材料、新型抗肿瘤药、抗艾滋病药、新冠防治药等‘专精特新’项目145个,一批‘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实现完全自主研发生产。”对于未来,姜锦信心满满。

花海绿洲托起生态新城

采访中途,记者们抬头望去是明媚的“天空蓝”,放眼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大家纷纷赞叹,经过十年建设发展,兰州新区已经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生态新城。

9日傍晚,大家来到百花公园,提升后改造的百花公园,已经和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栖霞湖、临港花海一样,成为新区的网红地标。

只见岸边垂柳轻抚,树梢鸟儿低语,湖面随着微风荡漾,周边市民纷纷前来“打卡”,或沿道健走,或漫步赏景,孩童们三五成群,蹚水游戏玩耍……好一幅惬意的生活图景。

“家门口的公园,这么大还这么美,早上健身,傍晚散步乘凉。生活在新区的群众可真幸福!”中新社采编中心主任丁思感慨地说。

十年来,新区完成造林绿化20万亩,生态修复12万亩,人工种草8万亩;累计完成公园绿化面积1.33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8万亩,道路绿化面积3万余亩;2021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27天……

十年来,兰州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将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保护作为基础性工程,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按照“一路一景、一街一品”的设计理念和“建设多彩廊道、打造特色道路、构建宜居环境、共创生态新区”的建设原则,构建起了城区绿化、公园水系、绿廊花海为一体的生态体系。

回想自己第一次到兰州新区采访见到的场景,人民网记者高翔深有感触。“和5年前比,兰州新区也是一天一个样,这发展变化也堪称‘国家级’,城区绿化春季见花、夏季见绿、秋季见果、冬季见景,生态建设真正实现了花海绿洲。”高翔说。

“不只是生态建设,新区十年建设发展,在改革创新、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效。”大家纷纷赞叹。

除了在采访现场,众媒体人还从大数据中心感受到了新区规划建设“全国一流、中西部领先”数字政府系统的最新成果,从西部恐龙水乐园了解到了文旅融合魅力,从生态养殖企业甘肃天兆猪业了解了全省首个全自动化生态立体养殖“样板”……

大家纷纷表示,经过调研,充分感受到了兰州新区蓬勃发展的潜力,将跟进深入采访,向外界展示兰州新区破茧蝶变、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和十年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壮丽画卷。(兰州新区报)
https://t.cn/A6S29lC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疑似哥伦比亚大名单,申花队长莫雷诺落选!
  • 联想Z5发布会邀请函放出 新国民旗舰6月5日见
  • 全国首张电子社保卡诞生!你的生活将如何改变?
  • 娱快讯 | 网民狂插《我瞒》结局胶到爆,陈法拉预告五月回港复出
  • 孙安佐当庭道歉:我带给父母耻辱 没有一天不后悔
  • “90后消防员的背”当事人找到了,他的这句话比照片还让人心疼!
  • 杨超越团队回应质疑,称翻白眼是由于眼睛发炎,网友却不买账
  • 香港才女林燕妮逝世: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韩国出土26枚中国五铢钱,专家乐疯!国内网友欲言又止……
  • 眷茶创始人辞职开店,他说:星巴克教会我这五件事!
  • 瓜迪奥拉认为曼联球星阿什利·杨应该被禁赛
  • 快手收购A站!后者维持独立运营 网友:土味二次元喊麦将上演?
  • 上海智租助力京东,太阳能智慧快递车闪亮登场!
  • 女子丽江“打滴滴”,15分钟“跑到”北京!车费8343元…这是穿越了?
  • 戴耳机听歌被辞退 副市长突击暗访整治作风顽症
  • 佟丽娅岳云鹏 吻戏。。。
  • LPL亚运会名单出炉?厂长替补Uzi让男上场 小虎又成牺牲品
  • 西宁:1泡尿50元!宠物乱如厕被城管开罚单
  • 易烊千玺北京飞韩国,跨国的小哥哥起落平安
  • 戴大金链子才能搞嘻哈?吴亦凡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