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第四品【信解品】新说
(第七十五段)#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稀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屈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又今我等年已朽迈,于佛教化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稀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信解品>之“信”:就是相信,相信来自于信心,信心来自于三十七道品中五根之一的信根,信心和信仰都在信根里,世间人凭信仰建功立业、出世人凭信仰成就佛道。
佛教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可见一切善根都从信根中生,信根成熟了,就能证道,信根的成熟分为四个阶段,即:初信、正信、深信、真信。
简而言之:学佛人的初信就是皈依三宝、正信就是受持戒律、深信就是建立缘起性空及一实相法的佛教世界观、真信就是求证佛道。如此圆满,即是善根成熟。
而<信解品>之“解”:就是“慧解”。学佛之人要了解佛法、理解佛法、解释佛法,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世间人的智慧,而是出世间的般若智,般若智包括声闻智、缘觉智、如来一切种智,用这些般若智悟解佛法,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教,进入实证,像善财童子那样,为了求法,不辞劳苦,参访了五十三位长老大德,最后证得无生法忍;赵州禅师年高八十,犹四处行脚,寻师访道,终于开悟。这些就是般若智的妙用,得到的是“正解”。
以上所说初信和正信是戒学、深信和真信是定学、“解”是慧学。可见这一品“信解”二字已具足戒定慧三学,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而信根在这里的真实妙用是“信”《妙法莲华经》阐释的一乘了义,真实不虚;“解”是“解”《妙法莲华经》会三归一、圆融独妙的无上法义。如此才能证入一佛乘。法会大众听了佛讲的譬喻品后,这时“慧命须菩提”等四位尊者,都准备谈一下自己的体悟和感想。下面对四位尊者做个简要介绍,即:
一、须菩提:尊者在佛的弟子中,解空第一。有几个称号,由于其累劫修行般若空性,出生时家里的金银珠宝全都不翼而飞,故名“空生”;七日后诸宝重现,一样未失,故又名“善现”;其父请相师解疑,相师说吉,故又名“善吉”。空性为般若、般若为智慧。须菩提善说般若,续佛慧命,故又名“慧命”,合称“慧命须菩提”。
二、摩诃迦旃延:尊者在佛的弟子中,论议第一,辩才无碍。
三、摩诃迦叶:尊者在佛的弟子中,头陀第一,善修苦行,是禅宗第一代祖师,传说现留形住世,在云南鸡足山入定,待弥勒佛出世,传授释迦佛衣钵,然后随弥勒佛入灭。
四、摩诃目犍连:尊者在佛的弟子中,神通第一。其母因诽谤三宝,贪吃龟蛇鱼卵,堕落在饿鬼道,终日不得一食一饮,目犍连用神通见其母苦痛万分,以食孝母,可食一入口,即化为猛火,更加痛苦。目犍连求佛哀救,佛说其母在生时因诽谤三宝,又犯极重杀业,须借十方“佛、法、僧”的力量,方能使其脱离恶道,教目犍连于七月十五日,即结夏安居圆满日,设盂兰盆法会,供养十方“佛、法、僧”,最后目犍连借三宝力量使其母得以解脱恶道。目犍连救母,因此又表法“孝行第一”。
以上四位尊者,常随从于佛的身边,今日在佛所,听闻到了从来都没有听闻过的“未曾有法”。什么是未曾有法呢?“未曾有法”在《中阿含经》<未曾有法品>《阿修罗经》第四中叙述“婆罗逻阿修罗王”报告佛:说大海的八未曾有法,佛为此说正法与律当中的八未曾有法。现比较如下:
1、阿修罗王说:大海渐广渐深。佛说:正法与律渐修渐学。
2、阿修罗王说:大海不失潮时。佛说:正法与律当中的四众弟子,不犯戒。
3、阿修罗王说:大海甚深极广。佛说:正法与律亦一样。
4、阿修罗王说:大海水咸同一味。佛说:正法与律中,无欲为味,觉、息、道、味,等同一味。
5、阿修罗王说:大海有无量珍宝。佛说:正法与律,有四念处,乃至八圣道之珍宝。
6、阿修罗王说:大海为大神所居。佛说:正法与律为四向四果圣者所居。
7、阿修罗王说:大海不受死尸。佛说:正法与律中,圣众清净,不容不精进,不纳非沙门、非梵行者。
8、阿修罗王说:四大海受五河之水而无差别。佛说:四姓入正法中亦无差别,同为沙门释子。阿修罗王感叹如来八法比大海更深广,于是自愿皈依“佛、法、僧。”
以上说的八未曾有法是给小乘人讲的,这里说的“未曾有法”、指的是《妙法莲华经》。以上四位尊者听闻了《妙法莲华经》,非常欢喜,世尊又当众为舍利弗授记于某时某处某国,名成“华光佛”。四位尊者都由衷地发出稀有心,欢喜得跳了起来,都从座位上起立,整理好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屈躬恭敬,瞻仰佛的尊颜,而对佛说:
我们几位,身居众僧之首,已老朽年迈,自认为已经得到了涅槃,就不需要再堪任其他的事,也不需要再求无上正等正觉。世尊以前说法的时间由来已久,我们都在场,感到身体有些疲倦而生松懈,认为只要修“空、无相、无愿”,这些求证小乘极果的三昧法就行了。对大乘菩萨法的游戏神通,清净佛国净土,和度化成就众生的这些事,不感兴趣,心里没有喜乐感。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世尊教我们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得证涅槃,这些我们都做到了,况且我们现在年已老迈,心力不足,对佛教化菩萨成无上正觉的事,实在是生不起一念好乐之心,这是得少为足的心态。
现在好了,今天我们在佛前,亲自见闻了世尊为舍利弗授记成佛,心里非常欢喜,既然舍利弗能成佛,那么我们也能成佛,所以我们非常欢喜,欢喜见到了未曾见过的大喜事,更没想到在今日,忽然得闻十分稀有的《妙法莲华经》,深感庆幸,因为只要能信受《法华经》,就一定能够成佛,就一定能成大善获大利,如来藏里的无量珍宝,也可因此而不求自得,因这些珍宝,正如佛所说:是我们自性本具的。

《法华经》所化众生皆是菩萨
(第七十段)
【汝舍利弗,我为众生,以此譬喻,说一佛乘,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一切皆当,成得佛道。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佛所悦可,一切众生,所应称赞,供养礼拜,无量亿千,诸力解脱,禅定智慧,及佛余法,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
以是因缘,十方谛求,更无余乘,除佛方便。告舍利弗:汝诸人等,皆是吾子,我则是父,汝等累劫,众苦所烧,我皆拔济,令出三界。我虽先说,汝等灭度,但尽生死,而实不灭。今所应作,唯佛智慧,若有菩萨,于是众中,能一心听,诸法实法,诸佛世尊,虽以方便,所化众生,皆是菩萨。】


世尊对舍利弗说:我为了让众生脱离三界火宅,用了如此多的比喻法,用这么多的比喻法,目的是为了说究竟了义的一佛乘,你们如果能相信并受持我所说的这些话,那么一切信受者,都能成就无上佛道。此一佛乘非常微妙,在诸法中清净第一,于诸多的各世间里,没有一法能超越其上,此一乘法即《妙法莲华经》,是十方诸佛最欢喜的法。
世尊说:一切众生,对《妙法莲花经》都应该称扬赞叹、至诚供养、恭敬礼拜,因为这是无量亿千之多的“十智力、八解脱、四禅八定、金刚喻定、一切智慧”及佛所说的三乘法等集合在一起,才能得到的如此一佛乘,此法非常难得、非常尊贵。
世尊说:此一佛乘,能帮助众生,得如日中天的佛之实智,破长夜黑暗之一切无明,在日日夜夜的劫数里,常得三昧,行走世间,如同游戏,与诸多菩萨和声闻缘觉,修学这由众多法宝成就的一佛乘,可直至道场,不受次第法的约束而成佛。以这样的因缘,如果于十方世界再去求真实道,其实这真实道就是一佛乘,没有二乘、三乘的,如果有,也只是佛说的方便法而已。
世尊告诉舍利弗说:你们这些修学三乘菩提法的众生,都是我的儿子,我是你们的父亲。你们多生累劫以来,被三灾八难等众多之苦所燃烧,我也多生累劫的为你们济苦拔难,使你们出离三界火宅。我虽然先前给你们说四谛十二因缘这些涅槃灭度法,但这些灭度法只能了断三界内的“分段生死”,没有了脱“变易生死”。
什么是分段生死呢?“分段生死”就是这一期生命结束了,还要根据各自的业因果报不断的受生,不断的在六道中轮回,因此三界内的一切凡夫众生都属于分段生死。六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是一切有漏的善恶之业,由烦恼障助缘所感之三界六道的果报。其身果报有分分段段之差异,故说分段生死。
那么“变异生死”又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已经证得出世圣果的圣人,如声闻、缘觉、菩萨,他们不再受分段生死,而只有变易生死。二乘人虽然断了见思惑,但是还有尘沙惑没有断,菩萨还有更加微细的无明惑没有断,因此这些微细的烦恼也是生死,所以需要进一步的破尘沙、破根本无明,直至所有的无明断尽,圆满佛果,就不再受变易生死了。
分段生死是肉体的生死、变易生死是心念的生死。所以变易生死没有分段生死那种临终时的痛苦,不仅没有这种痛苦,更没有对死的恐惧,而是一种快乐。
怎么会是快乐呢?因为变易生死没有实质性的生死,是精神境界的提升、是心念在新陈代谢中的净化、是修行的层次和所得到的果位在一级一级的向上,比如从十住位一级一级的到达妙觉位,每一次死掉的都是不究竟法、新生的都是走向究竟涅槃的变异,所以说变易生死是一种快乐、是只有圣人才能享受的快乐。
变易生死虽然快乐,但在证取大涅槃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障碍,是需要最后灭除的,灭除后才能得到三身四智大圆满,这时才是真正的大自在,大成就。由此可见,解决分段生死并非究竟,所以佛说了脱分段生死的灭度法,在佛的实智法里,不是真正的灭度。
世尊说:明白了解决分段生死并非究竟的道理后,而今你们应该对此作深刻的认识,唯有依从佛的智慧,才是究竟了义。如果有修学菩萨道的人,在你们大众中,能一心听闻诸佛所说的一乘实法,知道诸佛世尊虽然用方便法,但所度化的众生,都是从方便法通向一乘法的菩萨,明白了这些道理的人,就是真正的菩萨。

华严经云,“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众善、诸恶不但指事情,也指心意心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善恶分明,再超越对待对立,纯净精明心即妙心。 ​​​

自证见到:越想破见无明,越堕落。 ​​​

心的根本训练。释迦如来开示:如果众生没有动心意、无有妄想,就彻底地没有无明愚昧及召感的烦恼境相,该多自在洒脱啊!一动微细心意就不是天然本具真觉性了,不动心意不存在糊涂的心神。如果绝对不知道本觉本明的作用,情识胡作非为,分明遗失了“觉湛明性的真体”。这是楞严经中谛理的最精彩一章。 ​​​

若欲性光挺露求究竟自在,对于顽劣的积厚情执:不直面对,不斗不熬不恼不撞不血不到死地不震,就无震醒,无心阔,无觉受。 ​​​

一切身病心病及惊恐畏惧睡不好,皆是不良信息影响,有逝世的,有怨亲的,都需要籍佛菩萨大威德神力攝受化解。自己忏悔。

一切障碍皆究竟觉,成法破法不出于此。

心向外求,求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若内求诸己,多生福多生智,自强不息。 ​​​

虚云长老开示:“一念執著萬般皆苦,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

大德指示如何修心? ​​​

跟随虚云禅匠诵读楞严神咒受加持。往昔丛林禅修猛进,如有要求僧众日持楞严咒二十一遍,持续三年。必有大转化。我道场步扬禅德风气,也曾持咒三年,才能有今日变化。持之以恒是法宝。

楞严经中最重要处:(一)一念无明生三细相:业相,现相,转相。彰显藏性随缘、从真(真如门)起妄(生灭门),是说藏性随染缘生起山河大地六凡诸相。启发能知妄返真,闻迷成悟。经文:“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大德讲解“若无所明则无明觉”一句:如果对天然真心不起无明意就无有无明的明觉心,该多好啊。“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打妄想意就不是真觉了。不起无明意就不是妄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如果完全遗失本明,就丢失本觉湛明性的真体了!“性觉必明,妄为明觉,”:第一句讲觉悟义,后讲出流是不觉悟义。

(二)、“觉非所明”:觉字讲只要动心意,堕无明,相当于三细相的业相。“因明立所”:有了加无明意的无明迷惑覆盖绝待真心,后形成对待的所生相,这一“所”字把虚空世界众生的相分内含了,所以说因明立所,相当于起的无明意召感相分,称“现相”。然而“所(业相能,虚空世界众生等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妄能是“转相”,在业相、现相基础上生汝妄能,这个妄能讲,把本然寂照妙明的智光转为能见的妄见,其所便是六粗相了。这是憨山师讲三细相。再看看宣化上人讲三细相:先看“无同异中”:经文有“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这个所字就是无明意即业相,第一细惑,因为最初一念无明妄动,把整个如来藏真空变成晦昧意、晦昧虚空世界众生。

(三)、空字讲同相,界是异相,即是说在还没有空之同相与界的异相时侯。业相的无明意无明壳讲完了。“炽然成异”:因为妄能是转相见分(即第二细惑),既是见分还无相分叫诸法未成,无有所见,就以业相为所见。但是业相只是一晦昧空,无一物可见,而转相的见分,于定中欲求见之,见之久了出现境界相,这是第三细惑,即空晦暗中,结暗为四大之色。三细相的见分相分,过渡微细,在层层能所中,把本然寂照妙明智光转化为带妄的八识心王了。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把落实正见、消除邪见贯穿到生活工作中,心会清净周遍。 ​​​

学佛是:找别人好处,忏悔自己不是。直至究竟自在。 ​​​

心意即潜在的第七识,迁流不断,恒思量,顽劣地一个模式固守执着。不知变化,不知放下,分别识心执情为核心。 ​​​

无漏戒定慧从何而立?从成佛的法理体诞生,从法界实相生出,即从实相的无上法则一心三藏中生,所以认识乃至觉受亲证本来藏妙真如性,是闻思修中首要见道。 ​​​

明理是智,明理是福,明理利生,明理解脱。 ​​​

2022.07.11-07.17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凌子老师: 谢谢您!我明白你的意思。 周末没有及时回复。因为女儿有时要拿手机查资料。 每次到周六, 心里想着很多要想说的。但是到了团体,又把自己保护起来了
  • 养好 cxrx 大男主 元气满满的一天 成毅 莲花楼 李莲花 李相夷 齐焱 与君歌 琉璃 禹司凤 南风知我意 傅云深 沉香如屑 唐周 应渊 玄夜 少年朱棣
  • 余生所求不多,朋友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有一个人,合得来,聊得来,知我心事,懂我悲伤,在这繁杂的人世间,抚慰我的心灵,解我忧,消除我的孤独,伴我行… 其实,我们
  • 船队很快就来到孟姜女居住的三神山,秦始皇强迫孟姜女与他做了夫妻。多年以后,不知是不是这个传说在潜意识里起作用,我竟然鬼使神差地进入了秦汉交替的历史研究。
  • 如果我们承认善知识法的半径比我们大,则由法而流露出的智慧、慈悲、处世等一切的圆岂不完全地包围我们,对我们有全然的保护作用?如果我们承认善知识法的半径比我们大,则
  • 【双向奔赴系列】言情文书单,所有旧雨重逢的暗恋,都是蓄谋已久的套路。本次IFAT 2022也是新冠时期以来的第一次线下展会,因此,这给这次展会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 今天的护城大堤,就像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曹州古城的前世今生,解读着菏泽平原大邑的历史沧桑。我们的先人之所以构思这样的城池构架,应当有其深度用意和思辨考量。
  • 所以我一台ulike脱毛仪在手,目前基本找不到不想看到的毛~问了我好久的朋友们,Ulike可以妥妥拿下了!使用的时候没有任何心理负担,随时拿起来打就好,【省事
  • ”梁武帝也是佛门中的饱学之士,却不解这一个字都没有讲,就宣布讲完了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就是“金刚禅”就是本经中所说:“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的第一义谛。说“
  • 地球的外周有一层大气,我们称为大气层。大气层包裹着地球,按照传统说法,这个大气层就是天,地球本身是地。所以古人讲天包地外,这是讲地球这个世界本身的天地。从我们人
  • 需要的话戳头像找我(◍•ᴗ•◍) _橘子梨手作不定时更新哦~「关注不迷路」ʚɞ ʚɞ‎ ͏ ✧ʕ̢·͡˔·ོɁ̡✧ ~愿我的小仙女你‬要的都得‮ 到‬得到的都美
  • 光影与钻戒 | 光终究会洒在你指尖上1.20ct F VS1 3EX-“发光不是太阳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做最酷的女王”-六爪钻戒经典的同时是美不胜收的永恒浪漫六
  • 【明天世界献血者日,#漫画长图看红细胞的奇妙旅行#】在无偿献血站,献血者身体评估合格后,会采集血液进行初筛。同日,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经与会董事
  • 《突击英雄》我家娃最爱的一本,毕竟“特种兵”这三个字就带着无限的吸引力,帅气的装备,灵活的身手,各种神秘而危机四伏的任务,每一项都会让孩子惊叹连连,而书中则详细
  • #乔欣[超话]# #赵丽颖[超话]# #袁姗姗[超话]# #周雨彤[超话]# #杨幂[超话]# #吴宣仪[超话]# #宋轶[超话]# 的黑色皮衣造型秒变机车女孩
  • 球迷们希望看到我们和圣埃蒂安的德比比赛,我们也喜欢和他们比赛,希望他们能留在#法甲联赛# 。️赛前新闻发布会|克莱蒙#里昂足球俱乐部[超话]# 卡萨帕:就像是过
  • 成分党绝对喜爱·‍♀️护发:Spes的海盐洁发膏:️三款功效,像我有头屑用了后炒鸡清爽,真的爱了。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化妆亦然。
  • ##跳跳的变美课堂#A股:大变盘很可能会在明后两天出现为什么大变盘会在明后两天出现,其实很简单,只要是对股市技术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如果想要下跌甚至大跌,那么五
  • 二是开展先行先试,鉴于“农时不等人”、作物生长周期、最晚播期等原因,按照省发改委提出的相关要求,彰武县利用完成流转的少部分严重沙化耕地,分别在章古台镇、阿尔乡镇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