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识阴十大外道种性(二)
(第二百二十六段)#识阴第四至第五种外道种性#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为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种。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则堕,生无生执。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勤心役心,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五:计著崇事,迷心从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颠化种。】
4、佛说:又有持戒修善的善男子,在穷尽智慧,研究妙理,空尽行阴后,已灭了生灭,进入到了无生灭的小乘境界,但并未证果,更未得大自在,于大乘菩萨要证的寂灭佛果,精妙殊胜,常乐我净之大涅槃还未能圆满,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行者没有明白这些道理,自以为是的在进入识阴后,将观照中的识阴“所知”,深入探究,精心分析,分析认为这个“所知”就是圆满遍及一切诸法的如来正遍知,进而推测一切诸法皆有所知,那么诸法中的草木也应该有“知觉”,有知觉就有情识,有情识就应该与人一样,属于有情众生。
既然十方草木是属于有情众生,那么草木在毁灭后就可以变为人,人死了又会变成十方草木,二者没有分别选择,因为一切法都含具有知觉性的正遍知。这些是比较典型的外道思想。
从上可见,行者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有情众生、什么是无情众生,却在想当然中将有情无情混为一谈,在这种荒谬的认识下,还自认为是最殊胜的悟解,此人则堕入“知无知执”之邪见。
“知无知执”意为妄执无知觉众生为有知觉众生、故名知无知执。与“婆吒、霰尼”这两个外道认为万物皆有觉知的观念相合,而成为其伴侣。行者如此认识,则迷佛菩提,亡失了自己本有的正知正见,是名识阴第四种性:“计圆知心”。
“计圆知心”意为妄计圆满遍及一切处之万物,认为万物皆有觉知,故名计圆知心。行者以计圆知心为修行之因,最后成就的就必然是“虚谬果”。“虚谬果”意为虚假之结果,因其虚谬,就有了草木和人一样有觉知的荒唐说法。如此则违逆并远离圆通妙觉,与涅槃城大道背道而驰,行者由此而生“倒知种”。“倒知种”的意思是以无知为有知而生颠倒:故称倒知种。
5、佛说:又有持戒修善的善男子,在穷尽智慧,研究妙理,空尽行阴后,已灭了生灭,进入到了无生灭的小乘境界,但并未证果,更未得大自在,于大乘菩萨要证的寂灭精妙,常乐我净之大涅槃还未圆满,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行者没有明白这些道理,自以为是的在自己已证得身体和意识圆融无碍的境界中,六根互用,得自在随顺之神通,并以此圆化神通,对一切事物都生起能随意变化的本领,求火时就能看到火之光明、求水时就能快乐地见到水之清澈、爱风时就能看到风之无碍周流,观“色、声、香、味、触、法”时,就想它们每一尘都能得到各种境界的圆满成就。
比如观色:色代表物质及物理世界,行者可随意将物质变化成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如房子、车子、金钱、财物等等,都可随意而现;还可将物理世界变化成自己需要的人间净土、西方净土等最美好的世界,都可随意而现。
其他如自己喜欢的歌声、天籁之音等各种美妙的声音,都可随意而有;还有花香、檀香、沉香、清香、醇香、浓香等各种美妙的香味,都可随意而生;还有各种想尝的美味佳肴等最美妙的味道,都可随意而有;还有想触摸自己喜欢的东西或金银珠宝等最美好的宝贝,都能随意而现;还有自己想上天,就能飞往天宫;想下海,就能前往龙宫等各种最美妙的境界,这些都能随意而现。
但这些只是六根互用中随意显现的一些境界,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会堕入外道。 从上可见,诸多善男子虽然得了六根互用等各种随顺神通,但行者因各自的所见不同,就有不同的崇拜和供养。
比如有供“火神、水神、风神”的;对“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所现之相,认为是发生四大所现诸多尘相的本因,并将地大所生之坚固、水大所生之清净、火大所生之光明、风大所生之周流等尘相,作为常住不动的本心来理解,是人则堕入:“生无生执”的外道法中。“生无生执”是执四大六尘本不能生诸法,却妄以为可生,这种执无生为有生称为:生无生执。
佛说:这些拜地水火风四大之神的有“诸迦叶波并婆罗门”,“诸”是指迦叶波族和婆罗门族的很多人。迦叶波是婆罗门十八种性中的一个种性、迦叶波和婆罗门这些外道都认四大能生一切法。他们常修苦行,勤苦其心、奴役其体,从事拜水神、火神类以求出离生死。行者的认识与这些拜神外道相同,故成其伴侣,因而迷佛菩提,亡失了自己本有的正知正见,是名识阴第五种性:“计著崇事、迷心从物。”
“计著崇事、迷心从物”的意思是妄计执著于崇事火神等神灵就能解脱生死,从而迷失自己的本心而听从于神类外物。妄立本不能生诸法的四大为能生之因,并妄想求得无上菩提之果,这些错误的见解,已经违逆并远离了妙觉圆通,与常乐我净之涅槃城背道而驰,行者由此而生“颠化种”。
颠化与正化相对,什么是正化呢?诸法心造、法是所造,此名正化理;如果认法是物造、将能所颠倒,名颠化理,故生颠化种。

 
自顯即任運自然顯現,
自顯虛空瑜伽是黑關引導法正行的第一步,
主要是修氣,

以此顯現 “ 十相 ”,
開發體內光明,
從而使觀光境界漸次增長推進。

修行時要進入徹卻定境,
在定境中顯現鏡像。

同時要保持任運。
 
( 一 ) 首先,
身依毗盧遮那七支坐法坐定,
目光通過眉間射向距頭頂二十橫指的上方虛空之中,

這樣雙眼向上直視,
而內心任運自在而住,
逐漸進入徹卻的定境。

這一步修行有三個要點,
稱為 “ 三精要 ”,

即 :
身不動、
心保持任運但不散亂,

氣息和緩。

這樣修持之後,
在徹卻定境中,
就會逐漸出現諸多境像。
 
( 二 ) 之後,
修行者於徹卻定中攝持五氣

( 即上行氣、
下行氣、
中住氣、
遍行氣、
和持命氣 ),

這個過程中,

逐漸出現煙、
白雲、
陽焰、
烈火、
紅光、
弓、
星光、
燈光、
遍佈天空的天青大光,

以及
“ 熱卡納 ” 波等,

這就是所謂的
“ 十相 ”,

“ 熱卡納 ”波
是一種黑紋線,
其形狀有如人字形的雁陣。

如果修行者的定力很好或觀光的能力很強,
則以上這些境像都能顯現。
 
以上 “ 十相 ”
都是光明的顯現,

以此 “ 十相 ”
為引導,

有本覺智光的觀光境界逐漸顯現並獲得增長,
最終成就虹身。

如果修行者沒有獲得覺受,
則需改修自心要海瑜伽。

還可使用掣盾擊鈸法

( 注 :
觀想全身變智慧眼睛白色光網,
彼此摩擦,
不斷放光,
增加明點 ),

觀明點法
( 注 :
定相、
不定相各智慧脈輪顯現參考就好,

不要執著 )

輔助光明增長。
 
六 、四光脈的修持
 
大圓滿法在基礎修行的過程中,
依然以西藏密宗共有的三脈四輪為依據,

但涉入正行後,
它另有四大特殊脈道為光明安住的處所,
其中存在著諸多明點,

則要依靠獨特的四條脈道進行修持,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晶管脈。
 
( 一 ) 晶管脈
 
1 、又稱遠通水光脈,
連接心和眼,
是顯現起無數金剛鏈的光明所依之處。
 
密宗認為人體遍佈無數脈道,

但大圓滿法脫噶修行則著重應用其中心輪八瓣脈的系統,

心輪有八瓣,
每瓣各自再發出三脈,

一共二十四脈,
分別走向身體不同地方。

以上的四條脈道,
就多和心輪相連。
 
脫噶觀光主要通過以上四脈中的晶管脈來實現。

晶管脈由心開始,
一直通向眼根,
晶瑩透徹,

就好似水晶管,
故名晶管脈。

晶管脈中存在六種光明,
能遠射,
所以又稱遠通水光脈。

晶管脈連接著心臟,
大圓滿法認為,

在心臟
( 肉團心 )
中央有具足光明的光明脈,
像放光一樣照明一切細脈,

這就是本覺智慧
( 或稱內證智、
自然智、
心性等等 ) 的
隱藏之處。

而晶管脈就是智慧光明顯現的通道,
通過它,
能夠看見三身境界。

凡人通過視力只能看到色塵
( 即物質世界 ),

因而顛倒輪回;

而修行者則能通過與眼相連得光明通道發現法性,
這就是修行者的特別之處。
 
2 、晶管脈可以叫做
“ 悲智脈 ” 或譯為
“ 噶底脈 ”
( Kati )
此脈連接雙眼位於胸窩。

由脈發光通于雙目,
成為 “ 白柔脈光 ”。

俱生智即住於脈內。

此智開發,
即有清淨自顯現生起,
此實為清淨覺性于自然智心光明中自顯現。

有時亦將此清淨自顯現稱為
“ 日月壇城 ”,
視為涅槃界自顯現。
 
《 大圓滿廣大日輪續 》 雲 :

“ 心眼相連有脈道,
極秘密脈如水晶。”

此即說悲智脈
( 晶管脈 )
與白柔脈光。
 
故由悲智脈連通雙目凝視虛空,
即可得心性自顯現。

此為修持要訣。
 
3 、脫噶是建立在徹卻基礎之上的修行,
觀光為其最特別之處,

別的密法都沒有類似的修持,
因而其觀光之理也是獨一無二的。
 
脫噶比徹卻更進一步,
僅修徹卻,
只能通達智光,
看到內心光明,

也不能轉化內外五大
( 即外界一切情器,
體內自身五大 )
為五種智慧光明。

而脫噶則能顯發自心本具的智慧光明,
將內外五大化光,
從而證得智慧虹體。
 
在脫噶修行中,
本覺智慧通過晶管脈,

依肉團心光,
循白柔脈光,
經遠通水光,
于界清淨光中顯現明點空光。

明點空光就是心性五智的光明體,
顯現時就好像投石水中所產生的波紋。

要見到明點空光,
心的狀態十分重要。

心就好比鏡子,
鏡子如果晃動,
就不能照物;

只有它安定不動,
才能照顯物相。

所以修脫噶之前,
必須先修好徹卻,
使心能夠安定不動。

見到明點空光之後,
就會顯現金剛鏈,
即現見法性顯現。
 
( 二 ) 迦底大金脈
 
它位於中脈中間,
與心臟中央相連,

呈藍色,
有根本明點光佈滿其中。
 
( 三 ) 白絲線脈
 
它依附于迦底大金脈向上自通梵穴
( 頭頂頂端 ),

其中分佈有運轉明點,

是修轉識法
( 如破瓦法、
開頂法等 ) 的
重要通道。
 
( 四 ) 細旋脈
 
它位於臍、心、喉、頂四輪之中,

其中有頂上明點。
 
小結 :
心臟與大腦功能一般修行者弄不清楚!

晶管脈可以吸收光能,
儲藏至全身細胞,

加上由晶管脈刺激白絲線脈與迦頂大金脈、
細旋脈沿中脈向上傳導促進大腦智慧開悟,

刺激大腦松果體與腦下腺區的至高菩提智開發頓悟。

心臟、
眼睛、
大腦靈性區透過四光脈、
中脈連成一氣,

這個連鎖智慧脈才是本覺智的真正實相。

此外,
眼睛晶管脈之外,

有直接連接頂輪與眉間輪交叉的智慧直覺區,
即松果體與腦下腺間的人體靈覺區。

可以跟天界、
宇宙的高靈性溝通。
 
七 、口訣部修行殊勝性
 
印度、
漢傳
( 吉祥獅子即詩列星哈祖師 ) 及

西藏祖師共同傳承的大圓滿法殊勝的道理有以下七點。

( 見龍欽饒降巴尊者
《 勝乘藏論 》
“ 宗義差別 ”段,
及《 宗派藏論說·第八品 》。)
 
( 一 ) 其餘的法門大都偏重般若智慧,
所以可以速得開悟。

但欠缺超脫力,
所以不容易即身解脫。

本部法有見根法要,
只論精勤大小,
不管根器的利鈍,
都可成就。

( 注 :
脫噶一般需精勤,
徹卻一般不必精勤 )
 
( 二 ) 其餘的法門對於各個法性,
大都在意識審查中建立信念,

所作空觀觀如暗中投石
( 形同摸索 )。

本部法則不用意識審查現前即有,
現量親證。

( 注 :
脫噶看光,

徹卻直覺本質、
直觀能力培養 )
 
( 三 ) 其餘的法門都以能說的文字句意為評藉,
所以對於義境法性一開始就要求通達領悟。

本部法不用文句一字,
而現前睹見義境
( 以現量親見 ),
因此可以不依文句而成佛。

( 注 :虛空智慧自然智訓練 )
 
( 四 ) 其餘的法門對於各個實相的義境,
大都以心慧取為觀境,
而建立體道果,
時時要用思維籌量。

本部法顯了現證,
不用心慧所作分別體道果

( 注 :無分別心 ),

即可成佛。

( 注 :
當下自性,
無分別心,

眼睛看虛空光,
直至虹光化身 )
 
( 五 ) 其餘的法門總要分別前後因果,
故不能不另外去求菩提.

本部法菩提自現,
所以不用因果勝劣的作業,

也不必精勤修行、
分別取捨。

( 注 :
超越因果而離相,
日常工作生菩提心。)
 
( 六 ) 其餘密法要用脈風明點等,
當年齡少壯時,

脈道舒展,
易證菩提;

年齡老大,
則大種力衰,
故不容易得解脫。

本部法光明的日月從內起觀,
所以只要具足精進,

不管年齡的老幼,
都能解脫。

( 注 :
與宇宙明點能量相互共振,
當然中脈能量越穩定,
效果越好。

脫噶修眼睛智慧光解脫,
最好有瑜伽動作配合打開脈結,
容易修行 )
 
( 七 ) 其餘的法門都認為三身是究竟果,
是所觀待的法。

本部法三身在道中明朗顯現,
所以在究竟光明本淨界中,
能任運任持證智的妙有境界。

( 注 :
虛空智慧直修法、報、化三身,

以光明能量振動妙用,
自行運作夢境和中陰身界。)
 
除了以上七點殊勝外,
大圓滿修行者還有兩個特色。
 
( 一 ) 去世時,

出現各種特異現象與法界、
法性虛空相融。

因此有讓肉體直接消失或漸漸消失,
一般七天內虹光化身歸空不見,

或只餘指甲、
頭髮或屍體等比例縮小到一手肘大小,

或全身舍利中陰解脫。
 
( 二 ) 由出發心願力使方便與智慧,
生起與圓滿,
法身與色身,
現相與空性,

福德與智慧等資糧,
都在修持立斷和頓超任運之一刹那中圓滿,

光明永照,
常妙現宇宙各方

( 注 :證悟菩提心智慧的大願與行動 )。
 
以上九個修行特點,

對元成、
自顯、
自生、
自然智直觀的大圓滿法作了很好的說明,

筆者觀察早期印度祖師重視瑜伽相應修煉,
但一般沒有口誦咒語,
一切咒語對前行打根基有説明並非絕對每個人需要。

在《 一切法大圓滿菩提心普作王 》
就說到 :

“ 當下即是心,
是為心證悟。

不落見地修,
不落見地行。

不執所修果,
及次第證量。

無壇城生起,
無圓滿次第。

無咒無灌頂,
亦無戒可持。

法爾真實相,
超越於因果,
亦不假修成。”

這是最深的禪法開示,
諸佛心要,
文殊菩薩智慧法門。

不是佛教说轮迴无常,
而是世事本就无常 ──
四法印义释殊胜心要 ( 二 )

甲二 、有漏皆为苦:

有漏业是由烦恼所造,
业也有共业和不共业二。

除了清净世界,
其余世界皆是由共同有漏业所生,
故含于苦。

由不共有漏业,
成立内在有情,
彼乃八苦所痛苦。

何谓八?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
求不得苦、
取恶趣苦
( 五蕴炽盛苦 ),

彼等也摄于苦苦、
坏苦和行苦的三苦。

有漏业是由烦恼所造,
业也有共业和不共业二。

意思是所谓的业可以分为有漏的业和无漏的业两种。

共业和不共业,
共业就是和其它的有情共同造的,
不共业是指只属于自己的业,

除了清静世界,
其余世界皆是由共同有漏的业所生。

八苦,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
求不得苦、
取恶趣苦
( 五蕴炽盛苦 ),

彼等也摄于苦苦、
坏苦和行苦的三苦。

取恶趣苦,
五蕴炽盛苦,

取恶趣指的是近取蕴,
也是心和身体所摄的蕴。

用五蕴也不是很恰当,
因为有些众生是没有五蕴的,

就如无色界的有情众生,
只有四蕴,
没有五蕴,

总之,
蕴本身是一种苦。

轮迴是有痛苦的蕴,
所以蕴本身就是痛苦。

这些八苦可以含在苦苦、
变苦、
行苦当中。

若问 :
不是有有漏的乐受等?

则答 :
一般凡夫面前虽现为快乐,
但实际上是苦因,
能引苦故说变苦。

说执净、
执乐及执常同是颠倒;

说有漏皆苦,
能起对轮迴的出离心。

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无常,
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说有漏皆苦,
能起对轮迴的出离心。

为甚麽佛教那么爱说苦呢?

因为许许多多的有情众生不知道有出离心,
不知道有解脱,

所以必须要告诉他们有漏皆苦等的痛苦,
并让修行者必须要去做观苦的禅修。

为甚麽呢?

因为只有理解了苦,
三界轮迴都是苦的时候,
才会想到从轮迴得出离的心。

有些人觉得人生很好啊,

有好吃的、
好玩的,

但这些都是短暂的,
是在拥有健康的环境与健康的身体前提下成立的,
但这世界是无常。

举例,
两年前,
在未有新冠病毒时,

出门无碍,
随意玩乐,
没有畏惧,
没有害怕,

但突然世界被病毒改变了,
这就是非常清楚的一个无常现状,

因此不是佛教说轮迴无常,
而是世事本就无常,

佛陀只是将它描绘、
陈述出来而已。

世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可以选择在轮迴中继续,
也可以选择脱离轮迴,

佛陀自然不会硬是让未有初离心的人,
脱离轮迴而送去凈土。

佛陀只会告诉你事实,
然后由你自己选择,

如果要求解脱,
就教你解脱之法。

甲三 、诸法皆无我 :
分二 ,

一 、说人无我

二 、说法无我

乙一 、说人无我 :

缘于近取蕴生起俱生我执,
我执取式的所取名为士夫和我。

由各自分辨的智慧,
观或研究蕴时,

其无有、
不得,

故说士夫非以体性有。

在未经如理观察,
在世间共许前提下,
有所谓的士夫和我,

也做了士夫的分类
( 如佛、
菩萨、
声独、
凡夫等 ),

谓 「 吾皈依三宝 」 以及
「 自己所造业果自己受 」 等。

虽是如此,
但以正理观,
实相中无,
故说人无我。

修行时主要是修人无我,
一切过患的主要因是我执,
故以精勤观修无我来断除我执。

说人无我,
缘于近取蕴生起俱生我执,
我执取式的所取名为士夫和我。

意思是诸法皆无我,

分人、
法二无我。

先说人无我。

人是甚麽呢?

看着我们自己与别人的近取蕴,
在这执着于
「 我 」
这样的执着,

俱生之天性,
不是后来学会的,
刚出生的婴儿就有了我执。

有我这个概念叫作我执。

「 人无我 」 或
「 人我 」 人和我分开的,
人是真实的意思,

如果将
「 我 」
执着的时候,

不是说真实,
是说人的意思。

所以说人,
也不一定说是六道当中的人,
包含一切有情众生。

你、我、他的概念就是所谓的士夫、人、我。

我们看着五蕴,
执着我,

五蕴当中真的有我们所执着的那样子的我吗?

用智慧来分析的时候找不到那样子的我,
未得所谓的我,

故说士夫非以体性有,
简单来讲,
人无我。

人和士夫是一样的,
无跟非是一样的,

这时候的我是自性、
真实、
体性的意思,

所以人无我是这样讲的。

在未经如理观察,
在世间共许前提下,
有所谓的士夫和我,

也做了士夫的分类
( 如佛、
菩萨、
声独、
凡夫等 ),

谓 「 吾皈依三宝 」 以及
「 自己所造业果自己受 」 等。

意是说世间共许的前提是未经以正理观察,

然后有情的共许,
有情的心面前,
就可以浮现出所谓的士夫与我的理念,

在这当中,
作了士夫的分类,

意思是说,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就可以做出士夫有多少个种类,

比方说有凡夫的士夫,
有圣者的士夫,

圣人的士夫可以有声闻的士夫,
独觉的士夫,
菩萨的士夫,
佛陀的士夫等等。

谓 「 吾皈依三宝 」 以及
「 自己所造业果自己受 」 等。

意思是在世间民人而言,
我皈依三宝了,

自己所造的业要自己接受的,
自己指的是我的意思。

虽是如此,
但以正理观察,
实相中无,

没有所谓的我,
故说人无我。

修行的时候主要修人无我,
因为轮迴的过患,

所有的痛苦的来源是因为业,
业的主因是烦恼,
烦恼的主因是分别妄念,

甚麽样的分别妄念呢?

我执的分别妄念。

故以精勤观修无我来断除我执。

是说,
一个修行者想要彻底得到解脱的话,
必须要修好人无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东星无机水磨石[话题]##无机水磨石[话题]##装修选材[话题]##空间美学[话题]##装修案例[话题]##装修设计[话题]##家居装饰分享[话题]##装修
  • 想和你一不小心到白 ​啦啦啦啦啦啦陈老宇的回忆:新冠纪元前好几年,有一次我到人民大会堂去开会,意外地在会场遇到了厉以宁老师。心想,老爷爷连自己的年龄都快记不住了
  • 2、做此动作时,可能有人会产生一点晕眩感、呕吐感,若有这两种感觉,须马上停止动作,然后安静地休息、恢复;如果这两种感觉长时间不消失,请到信任的医院找信任的医生进
  • 如荷花般优雅的女人,美丽是外在的气质,从容淡定才是精髓,娴静中透着丝丝缕缕的坚韧。 理想的生活大概就是在片刻娴静的光阴里临窗而坐,读一本书、煮一壶茶用心感受细碎
  • 靳铭尘其实也一样震惊,不过他不像元奕那样一惊一乍的,他看着司伯珩,怎么也想不到,那天他居然会跟那个女孩发生什么,那种青涩的豆芽菜,应该不是他喜欢的类型啊!“做了
  • #河南文旅看洛阳##文旅文创看洛阳# 【“‘最洛阳’也是‘最经典’”——访浙江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方胜宝】“从文物、遗址、建筑到美食,洛阳处处皆历
  • (见图2)(图3:其实法国公共电影系统和戛纳电影节官推都有追踪他推特滴)聚会还在继续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 购票请至淘票票 因你而聚 不见不散 [爱你] #
  • 诗诗别人家的美女老婆青霞别人家不P图就美的仙女GIGI别人家的新晋妈咪晨晨我家的,嗯,我家的甚至众多电影,也曾来这里取景, 比如古墓丽影~由黄海波,张静初等主演
  • #任嘉伦[超话]#✐﹌ℳRJL、心属一任๓♡ ♡任嘉伦青岛知名某人, 括弧一笑百生媚。loveᰔᩚ@任嘉伦Allen———— 溫柔是宝藏 你也是❤️任嘉伦
  • 如果你做事情,很适合大道,护法天龙都欢喜,他们都会给你安排。修行也一样,千万不要包装打广告,一旦有这个心,就糟糕了,不成佛倒成了魔了。
  • 但是,一旦她们选择了你,就会把你也放进她的未来规划中,一切以你为重,也绝不轻易离开你,放心到让人觉得离不开她们~#塔罗牌占卜挽回前任爱情婚姻感情 算命星座# #
  •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其实是记录的都是身边事,不是是记录的故事 一些弹完琴关于(笑)的碎碎念…. (笑).躺在我的耳机
  • 总之,不管你错过了多少美好,新的美好都会在等着你。因此,对于失去,我们更多时候必须做到用豁达的心态面对,我们都是人间一过客,没有什么应该永远属于你。
  • 但是我又是一个爱分享的人,朋友圈的蛋糕,路上有趣的照片,间歇性频繁记录生活和当下那一瞬间我的内心世界,仿佛这样的我才是新鲜的。从23年初开始撸铁,最讨厌练的部位
  • 行莫于恭敬,善莫于用心。 行莫于恭敬,善莫于用心。
  • 才分开的时候 我总觉得你亏欠我太多了 我总说我的一片真心喂了狗 和朋友抱怨你骂你但我自己知道 我们曾有很多开心的瞬间 你离开以后 我也有一蹶不振 晚上一个人偷偷
  • 《45句可以收藏的短句》 1.今天的风啊,甚是喧嚣。 2.不烦世事,满心欢喜。 3.你如星河如朝露。 4.山中无甲子。 5.努力和世界变熟。 6.人
  • 7.间歇性断食有利于你控制卡路里摄入,同时还会让你的身体有机会在卡路里不足的时候去燃烧体内存储的赘肉,你不停吃东西就丧失了很多燃脂的机会。2.不要听信网络谣言有
  • #小白狗喜欢太阳[超话]#到一锤定音的那一刻才发现自己早没有当初在条幅上写下“符少必上中传”的那种笃定,但是没关系,我已经朝着那个目标走了很久,即使我在途中觉得
  • 不过,因为达西先生实在太太太迷人了,其他缺点也就自动忽略了,可想而知脸叔对影片水准的加持——高冷傲娇还在,帮了琼斯洗冤大忙还嘴硬不承认,大哥求求你了你对她的爱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