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0只穿山甲获救(等死),食用穿山甲还不入刑?

原创: 反盗猎重案组 反盗猎重案组 昨天
先来看两则振奋人心(疼得要命)的消息。两广森林公安最近连破大案,共缴获穿山甲活体86只,另有冻体两只!但这86只活体,最终能存活几只?鉴于目前穿山甲的救护、饲养水平,再结合某地救死了一批又一批,且死不见尸的事实。小编实在不敢想!

毫无疑问,这近90只穿山甲本来的命运是这样的:被吃,然后某些部位被做成装饰品或小挂件。

案例详情:
精准聚焦 | 案值20亿元 广西侦破濒危物种走私大要案10起
精准聚焦 | 深圳:9人买卖野生动物被抓,14只野生穿山甲获救!

升级研究还在如火如荼,盗猎和走私贩卖分子却没闲着,当然蜀黍也没闲着。

其实对于穿山甲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已经很难说到底是盗猎、贩卖行为制造(引导)了需求还是需求刺激了盗猎、贩卖行为。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我们可以说只要完全杜绝了盗猎贩卖行为,就能保护好这个物种;也可以说,只要没有需求就不会再有盗猎和贩卖。怎么说都行,但只掐(强调)一头明显是不够的,只会带来互相指责。我说你们盗猎太严重,你说都是抓给我们的!

国内对于盗猎贩卖行为,尤其是针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盗猎贩卖行为的打击力度还是有的。但,奈何这些行为太隐蔽(尤其是盗猎),实在不好抓。

国外盗猎分子在自己的国家偷猎,咱可以谴责,但又鞭长莫及。

想来想去,咱们能管却又没管好的,就属那些胆敢食用或使用穿山甲及其制品的国人了。

食用穿山甲,为什么不能入刑?尽管食客可能并未参与买卖,但需求确实在刺激供应啊。

跑到境外食用穿山甲,为什么不能入刑?特殊物种特殊对待行不行?这不光是吃濒危物种的问题,更是败坏中国形象的问题。

有没有一条法律条文能等着那些在境外食用穿山甲的国人,除非他们吃爽了,再也不回来!

接受或使用他人赠送的穿山甲制品,为什么不能管?千万别扯什么明知不明知,你若有意送个真穿山甲制品给某人,会故意说是假的?要的不就是这个范儿么?

如果直接参与买卖了,那就二话不说,《刑法》第341条伺候。

保护口号喊了辣么久,越来越响!吃穿山甲却还只能靠舆论谴责,对得起穿山甲么?

吃穿山甲的人都在笑!

葛玉修:野生动物应自然地生存死亡,人类才是“乱入者”

2019-08-01 16:59:06 来源: 华西都市报

作者: 杜江茜 李强

亲近自然的葛玉修知道,青海湖中心的鸟岛上,一只渔鸥妈妈为了孩子正在和另一只同类“打架”,几只刚出生的斑头雁已经跌跌撞撞开始自己觅食;而在可可西里的无人区,中华对角羚正优雅奔跑,矫健的前蹄会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而一旁的灌木丛中,野狼群正虎视眈眈准备一扑而上……

从工作时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到退休后成为全身心付出的环保志愿者,葛玉修的镜头下记录了他所见证过的所有动物故事。从青海湖到三江源,再到可可西里,他记录了沙化的草原、雪线的上升,更见证了不断保护修复下,动物种群的增多,以及敬畏自然的复苏。

用镜头,记录它们

“我觉得野生动物和人一样,需要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动物用简单纯洁的生命温暖慰藉着人类的心灵,我们也要善待他们。”

不常见的动物入镜14只白尾海雕“同框”

似乎,没有什么比一个野生动物摄影家的镜头,更能证明变化了。

从1995年以来,利用业余时间,葛玉修已经先后200余次去青海湖、21次到三江源、11次到可可西里,拍摄了大量高原野生动物的图片,撰写150余篇反映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文章。因为拍下了青海湖畔众多鸟类照片,他被媒体称为“青海湖鸟王”。

他在隆冬掉进过结冰的湖里,也被那些苍茫高原的景色无数次震撼,他见证过一个鸟类小家庭的组建和迁徙,也记录下被挂在人类铁丝网上,死亡风干的动物头骨,以及成块状的毛发。

他很欣赏圣雄甘地的一句话:从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动物的态度,就可以判断出这个国家的伟大与文明。“我觉得野生动物和人一样,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有一个个和谐的家庭,它都需要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动物用简单纯洁的生命温暖慰藉着人类的心灵,我们也要善待他们。”

这几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反映到他的镜头下,就是越来越多不常见的动物都入镜了。

在海拔4300米的玛多县,他拍到可爱的小狐狸,还有至少7匹狼的狼群。在更广阔的地方,原本数量很少的白尾海雕,被他一次发现了14只。还有西伯利亚的狍子,不但成群出现,还和家养的牦牛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三江源地区雪豹数量明显增多,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雪豹都跑到村子里去了。还有水鹿、金钱豹、大鸨、白尾海雕、狍子等以前看不见或不常见的动物都出来了。”葛玉修很惊喜,白鹭的生存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曾经,他最多能见到一两只,现在,在西宁市东出口水域、贵德都拍到过十几只成群的白鹭。

根据《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目前,全国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都建有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以及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逐步恢复。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

用行动,保护它们

“普氏原羚比大熊猫更稀少,是青海湖边的‘国宝’。如今数量已回升至2000余只。”

青海湖边的“国宝”

拍下世界首张普氏原羚照片

7只褐黄色的动物在跳跃狂奔,尾部的一团白色分外醒目,苍茫高原下,镜头凝固了它们奔跑的瞬间——1997年,葛玉修拍摄下了第一张普氏原羚(胶片)照片,这也是世界的第一张。角长约30厘米,下半段粗壮,近角尖处显著内弯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对钩曲。那时,这种神秘的羚羊,已濒临灭绝,种群数量仅300多只,比大熊猫数量还要少。1996年和1998年,普氏原羚先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列为危级动物,1999年中国的濒危兽类红皮书将其列为极危级动物,是《全球羚羊保护行动计划》中名列首位的濒危羚羊类物种。

此时,它们在世界上的栖息地已只剩一处——青海湖湖滨地区。

拍下世界上的第一张普氏原羚的照片,葛玉修觉得,自己和这种已经濒临灭绝的羚羊之间,有了某种关联,他想要做得更多。

该如何推动保护?在民间,自发保护野生动物的专家正在凝聚起来。于是,在葛玉修的请教名单中,有因拍摄滇金丝猴而闻名世界的奚志农,著名动物摄影家、北京动物园兽医吴秀山,时任《中国国家地理》编辑徐健,还有冯刚、周海翔、王勇刚等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

当时,对于普氏羚羊,从官方到学界,都给予极大的关注。对于葛玉修而言,随着对普氏原羚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他的图片也越来越好,不仅拍到了对角羚的个体、种群,还有它们的求偶、交配,甚至是跳跃、直立的瞬间。也正是在这种追逐和交流的过程中,葛玉修发现,除了业内人士,很少有人知道“普氏原羚”这个名字,面对这种中国独有的物种,他想给它们起个叫得响的中国名字。

在和专家们研究后,考虑到普氏原羚的雄性,犄角相向对弯,呈现着对称之美,葛玉修发出呼吁,建议将普氏原羚改名为“中华对角羚”。对此,以中国林科院李迪强博士、原青海旅游局李选生局长等为代表的专家评价,“中华对角羚”这个名字,既形象地概括该物种的外部特征,又具有浓烈的民族情结,同时与国际命名亦无冲突。

如今,“中华对角羚”的名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所认可,同时,种群数量也在大幅度增加。

“它们是青海湖边的‘国宝’,如今数量已回升至2000余只。”这几年,葛玉修还在奔走呼吁,建议将中华对角羚定为青海省的吉祥兽,“并不是没有先例,1990年,青海就把黑颈鹤定为省鸟,如果再将中华对角羚定为吉祥兽,会有更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用照片,

呼吁环保

在葛玉修最欣赏的那张照片中,天上鸟儿悠然飞过,水中大天鹅在自由地游弋,马儿甩着尾巴吃着草,“我不希望这样和谐的画面,因为人类的介入而打破。”

20年近600场讲座 让更多人爱护环境

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中,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对于葛玉修而言,他没有太多去衡量过这个问题,更多时候,他都感觉是被现实在推着,去做那些在他看来,必须要做的事情。

为唤起全社会保护中华对角羚,葛玉修发起创办青海首个民间生态环保摄影网站——“青海青”。为让更多人重视环境保护,从1998年开始,他已经做了接近600场环保公益讲座,从城市到牧区、农村,从青海到外省,他的讲座遍布各个行业和地区。

曾有孩子因为所播下的种子,最后走上了专业环保的道路,也有企业关注到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将社会责任感聚结于此领域。更多的,则是在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中,感知到了个体所能为所生活的环境,做出的点滴改变。

而在全国,从1978年起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环保民间组织走过了从诞生到兴起的阶段,越来越多的环保力量在汇聚,从小事做起,尽自己的力量做环保公益,已经成为共识。

对于葛玉修而言,他所牵挂的青海,陆生脊椎动物有499种,占全国数量的10.26%,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63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5种。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普氏原羚、雪豹、水獭、岩羊等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有许多物种已列入全球珍稀濒危物种。如今,青海已建立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23%。

拍摄了百万张照片,葛玉修很难选出最爱,但是他最欣赏的那张中,天上鸟儿悠然飞过,水中大天鹅在自由地游弋,马儿甩着尾巴吃着草。

“我不希望这样和谐的画面,因为人类的介入而打破。”他说。(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李强 受访者供图)

葛玉修作品《鸟的乐园》(图一)

葛玉修接受媒体采访(图二)

葛玉修拍摄的中华对角羚(普氏原羚)(图三)

今年5月,葛玉修在成都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图四)

#Hello七月# 为什么为什么,遇到的人总是太多小气鬼了,耿直的人简直成了濒危物种。用劳资的时候就想到我了,屁喋屁喋的,但我都会帮。屁大点事用到他们的时候都闪的远远的,简直是要掉你一片肉似的,一口回绝。这还算是好的,甚至有些就是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渣。哎,世态炎凉,其实我早就看透现在的人性,只是我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报有那么一丝侥幸,总觉得好人还是多。也许只是我运气不好,没遇到而已。看似身边朋友无数,在关键时刻还能站出来的才是真朋友,可结局太可悲了。当人曾在公众场合被人污蔑诋毁的时候,所谓的那些朋友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的。内心拔凉拔凉的。以后想找劳资帮忙,都他妈给我滚的远远的。 https://t.cn/RcdSYX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得了病,不要怕 要做一个有理智的病人。 学会自救和找医生。 坦然面对, 学会接受, 就好了。 经过多年久病史, 可以总结为:当你明显感觉现在的自己和之前的自己
  • #运城同城# 当运城反超临汾,自大的临汾还在沉睡吗?醒醒! 临汾大还是运城大? 临汾发展好还是运城发展好? 临汾人有钱还是运城人有钱? 按照惯有的思维
  • #1024是什么日子# 他们是代码诗人,是硬核极客,是技术专家,是靠谱同盟,是你我身边的可爱程序员,在1024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腾讯程序员 携手喜子 给大家送
  • 退就是真的退,没有x丝说的那么夸张就是了。我也很无语,一头一尾两个单手撑地侧翻简直…憋学吉他了练练功吧 该嘲就嘲。但是x丝天天造谣他做票我也狙。原来吹古典舞天花
  • #雪泥鸿爪# 【解释】: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
  • 물고기가 참 좋아하는데요. 지난 방학때 고등학교 친구들이하고 상해 수족관에 갔는데요 .왜냐하면 이렇게 다양한 종류의 물고기를 처음 보니까 신기해
  • 几个同学回忆青葱岁月,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参加工作,每个人诉说着青春故事,从六点到凌晨三点,从火锅到夜市,再到家里喝茶,说不完的故事,忆不完的情感,谈到初次恋爱的
  • #蔡徐坤[超话]#22岁的小葵终于完成了七年的梦想,实现了第一场个人巡回演唱会!!! 23岁的小葵更要好好的,要平平安安 开开心心 事事顺遂! 希望你可以像星星
  • 谈恋爱便是在寻找一个两个人平衡的过程,恋爱的最初一定是有高有低,所以我们需要在漫长的时间里去经营自己的感情,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当然,很多人坚持不到那一刻,便早
  • 想哭的冲动迸发了一瞬间 来得凶去得快 我感觉到眼泪逼至泪腺口了却突然消失 但我肯定不会是错觉 当然要抓住这个瞬间 像走马观花一样 也超乎我想象 下一个瞬间竟然是
  • sweet--龚俊 今晚夜色那么美 橙色汽水来一杯 肩膀只让你依偎 Baby做你心中第一位 我们应该听得到 彼此心在怦怦跳 小鹿丛林里乱撞 需要你依靠 还记得你
  • #Say Something# “凡是被压抑的都会卷土重来。” 晚上想找东西,一不小心翻了翻相册。不知不觉间泪流满面。 七百一十七天,去年夏天染红发的时
  • 勐麻河团队提出“体感”一词,来说明喝茶的个体化,以及交流时开放性的必要。 爱一个人,和你想爱有关系,但其实不是重点。想,只是一个目标。 双方都想爱,而没法爱,没
  • 《东京传》:多灾多难的东京也曾经是日本这个民族最真实的写照 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让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了东京这种城市。奥运会延期延期一年后安全的结束了,但
  • 然后我想起来在网上看到说在千厮门大桥上看洪崖洞更漂亮,于是我们又四处打听上桥的通道(期间瞎走了很多冤枉路) 终于到了桥,结果这边通道是远离洪崖洞的,而且在另一边
  • 今晚很多人都睡不着了,就在下午,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或将引发A股一次大级别的财富波动,到底是什么?给所有朋友一个提醒,这篇文章要认真看完。 房地产税来了,十年
  • 如何提高睡眠质量?有你心爱的人在身边一起入睡。足足睡满十小时,脑袋轻盈的醒来。下这么大的雨,在北京今年的夏天早已经见怪不怪,只有咖啡室意外的门可罗雀。边喝咖啡边
  • #北大事儿#【“2021年中国-东盟医学健康共同体发展会议”开幕】近日,由北京大学、中国-东盟中心和泰国玛希隆大学共同主办的“2021年中国-东盟医学健康共同体
  • 道祖亲自白话批注《道德经》 反复章 第四十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讲无有生 万物皆在生生化化反复的运转着,但是它无论
  • #日本语教育#是日专生赴日读研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但怎么判断日教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日教专业如何高效备考相信是困扰着很多同学的问题。今年夏季考中#北海道大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