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乡镇衰落##农村发展#中秋节回乡下的最大感触:乡镇的衰落是一种必然趋势

本文由“我在广东写故事”(ilove-style)原创。

作者:广仔,一介商人,五星写手。

分析故事背后的人性和心理,探究事件的深层次逻辑机制。

很多年以前,听在外面打工回来的堂哥说过这么一句话,

“坐大巴车回来的路上是越走越荒凉,车到站后就有种想马上买票回城里的冲动。”

堂哥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带有嫌弃的成分。

我当时就想,你怎么可以这么不爱自己的家乡呢?这可是生你养你的地方啊!

现在,我每次开车回乡下,一路上看到的那种萧条荒凉的景象,终于理解了堂哥当年的心情,那是一种对家乡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情。

对家乡的爱,是因为这里承载了我们很多童年记忆,是因为这里有我们的至亲;对她的恨,是恨铁不成钢的那种恨:你为什么总是发展不起来?总是那么的贫穷落后、那么的荒凉?

以前觉得,乡镇没有发展起来,是因为交通不便利,东西卖不出去,也吸引不到外面的投资和游客过来。

俗话说:路通财通!

我家乡在粤西,这边早几年就已经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这两年自来水、网络也通了,高铁、高速路也很近。

可是,这些条件并没有带动乡镇发展起来,反而被大城市虹吸走人口和各种资源,有日益衰落的趋势。

乡镇的繁荣景象,其实是一种错觉,就是过年的时候到处熙熙攘攘,特别的热闹,商铺、餐饮店生意火爆,路上的汽车堵得水泄不通。

要是在非节假日时间段到乡镇走一走,你就会发现,到处冷冷清清的,人烟稀少,年轻人多数都跑去大城市里了,剩下的是以没什么消费能力的中老年人和中小学生为主。

为什么很多乡镇没能实现路通财通呢?

因为,路通财通,是建立在这个地方有高利润的产品或服务能卖出去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路通之后,能把人和钱吸引进来。人跟钱进来,要么是因为你这里有利可图,要么是因为有乐可图。

例如,你的家乡是资源重镇,有各种贵金属、煤炭石油等源源不断地输出到外地;或者你的家乡是旅游重镇,有名胜古迹、山水美景,能吸引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又或者你的家乡是交通枢纽,港口、铁路、航空、公路等中转站。

可惜的是,很多乡镇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具备这些条件的乡镇现在基本都已经发展成为大城市了。

没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乡镇,在路通之后,反而很多本地的人口流出到外地去生活和就业,很多企业、商家也搬到商机更多、营商环境更佳的城里,这些乡镇走向衰落是一种必然趋势。

通过什么来判断出一个地方的人口是在持续流出呢?

看当地学校的生源就知道了。我的一个在镇中心小学做老师的同学跟我说,十二年前他刚回来任教的时候,一个年级有十七八个班很正常,每个班三四十人。

现在呢,一个年级有四五个班的都算多了。关键是,以前很多村里还保留有自己的学校,分流了部分生源;如今,大多数村里的学校已停办,都集中到镇中心小学上学了,也才那么点生源。

有专家开始支招了,说可以靠发展农业来让农民富裕起来,让乡镇发展起来!

事实上,以家庭为作业单位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很难做到盈利的。

简单来说,就是农民伯伯种一斤大米出来的成本,是高过到市场上买一斤米的成本的。

有人可能要反驳我了,说我哪个跟哪个亲戚,就一直在种大米、种菜和养鸡,并拿到市场上卖钱。要是不赚钱的话,他们为什么还一直在干?

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其中就包括上面我提到的做教师的同学,他父母就一直在种大米卖钱。

之所以大家觉得赚钱,是因为农民伯伯根本没有计算自己的劳动成本、时间成本,只是计算化肥、农药等必须要花钱买的项目的成本。

劳动和时间的成本,在农民伯伯的眼里,是不值钱的。他们觉得,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种田,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点什么,还不如种点大米、种点菜,再养几只鸡,能卖一块钱也是钱。

这种农业发展模式,混个温饱是可以的,想达到小康和富裕状态,太难了!

我相信是有很多人热爱自己的家乡,并有想法回来建设家乡的。例如,我侄子的同学,在大城市学了厨艺,回老家镇上开了一家饮食店,口碑还不错,消费也合理。

可是小地方熟人多,很多人都是赊账吃饭,他又不好意思追债,后来只能关门大吉,回大城市发展了。

另外一个是我同学的父亲,在我们镇上开了一家小型的木材加工厂,本来呢,给地方创造就业机会和税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自己又能赚到钱,是很好的一件事。

可是,自从看到厂里效益越来越好之后,那些什么消防、环保等部门的人,三头两天过来一趟,说是例行检查。

钱估计是没罚多少,但是各种接待、公关的成本,加起来是笔不小的数目,关键是没完没了的。最后没支撑几年就倒闭了。

小地方的营商环境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也是乡镇很难出现有像样的企业和商家的原因。所以,想回去建设家乡的人,要慎之又慎,除非你有很强大的实力,和强大的当地人脉背景。

怎么才能让乡镇发展起来呢?估计这是一道配得上诺贝尔经济学奖项的难题。

也正因此,每个背井离乡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又爱又恨的家乡。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多歧可贵,不取苟同。

欢迎点评,与世界分享你的思考和知识。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昨天小区中秋节活动,名额要提前预约的去年活动不是做月饼,但名额有200个,今年做月饼名额只有二十几个,我刚想加水的,有个奶奶直接往我碗里倒水,水太多做的很难看[允悲](我这个西点考过证书的人,中点只会做面条饺子馄饨小笼包生煎等等不超过十样)我跟管家说这小区物业抠抠搜搜的[笑cry]每个月好几百物业费,搞活动就四五个人或者五六个一小袋冰皮月饼粉,图二是活动抽奖中的小麦粉,特等奖是扫地机,也有洗衣液,大米,肥皂等等

中秋节温州行很开心,两天六场比赛,打了上海、温州、杭州、大连队。虽然输了比赛,但是认识了一群厉害且可爱的队友们,吃到了温州最心心念的海鲜,见到了好久没有见的好朋友。自己赛前小目标实现了两个,防出像样的杯子,和防住竖排cut路线,中间杯子漏掉好几个,然后被生吃了一个no break。接盘两个,失误一个;横排没有cut捣机会点;失误一个盘,这是后面仍要继续努力的。喜欢在场上奔跑的感觉,最大的感受是外面很强,曾经不在意 ,觉得自己很强,其实还有很多不足,继续努力,期待下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肩挑“两站”“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环抱着会东县的金沙江受地形影响,水流落差大,是一座水能资源的宝库,国家围绕金沙江的特点制定了梯级电站建设的重大战略,会东县是世
  • “我们共同塑造未来”的德国要对遭遇持开放态度,相互好奇,互相讲述你的故事,并容忍你的分歧。《量論》與《攝類學》的傳承【德国 31 年统一的教训】路透:默克尔在庆
  • 对于这五年来的生日庆图,我深刻觉得关钟鹏的内心是这样的:1.这是我非常亲密的朋友,我们非常亲密。[抱一抱]期待2031的肖肖 也有一些一直以来的担心,不敢提,不
  • 别小看这一杯,它富含人体每日所需41种营养素,而只有一个苹果的热量早晚代餐喝它,中午正常吃饭,就可以减肥瘦身啦[鼓掌]不用担心会不会饿,它有5个小时的饱腹感,而
  • 位置也很好找,一条小路直直进去就到了,和都能到。我不知道真正的友情怎么定义,我也不太理解表面的朋友。
  • 2.爱与不爱都应坦诚。金水伤官得火康,说的是格局,论女命断不可如此。
  • 华宇软件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190.39%;营业收入21.54亿元,同比增长157.04%;基本每股收益0.26
  • 另外招聘人事专员数名(综合工资4500~9000)【工作内容】:主要负责配送一些新鲜食材酒水饮料生活用品之类的,负责开车配送,工作简单,仓库有专门分拣上下货人员
  • 善良的人,容易吃亏,容易上当,容易受骗,但他不是傻,是秉着良心做自己,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善良的人,容易吃亏,容易上当,容易受骗,但他不是傻,是秉着良心做自己,
  • 对于营销、销售类的人才,则能够依附与平台,去引流、获客、圈粉,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1、未来10年,无论你做任何行业的创业,都要先看懂市场的宏观发展与中国的大趋势
  • 以上通过一个项目给大家去整合了6种盈利方式,那么到最后如果说店铺开起来了,生意做大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做一些金融杠杆的东西,比如说像美团,它就属于现金流比较大,结
  • 相传纳木错是一个女神,掌管着草明的化身,保卫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息繁衍,在纳木错湖边,有一块巨石,造型酷似两只相握的手,人们说这象征了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山忠贞不渝的
  • 今天不用加班,5:50我就溜号了,秦天天来找我吃饭。我跟他说了整整四个小时的话。我们走了挺久的路,看到了地平线上的月亮。后来我们坐在小区门口的长椅上,我继续跟天
  • 《过年了!你想念的人,她还在吗?》 谁也不想触动自己心底的那一刻 谁都有一直一直不想去想念的亲人 不是狠心忘记 而是怕自己想起时的崩塌 我想你!奶奶! 这么多
  • 上海|怎么会有酱油味这么好吃的冰淇淋啊 上海爱吃冰淇淋的姐妹应该都知道达可芮!! 最近她家竟然和六月鲜·轻联名出了酱油冰淇淋 午休时间和姐妹来打个酱油啦!! 。
  • 【#TopCGTN# 世界最大的海岛型人工深水港——洋山深水港】洋山深水港是世界最大的海岛型人工深水港,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战略和枢纽型工程。它采用了中国
  • 我相信中國文化復興,能夠促成全世界的千年盛世。我相信中國文化復興,能夠促成全世界的千年盛世。
  • ——奥维德《爱的艺术》10.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奥维德《爱的艺术》10.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 真的都只是我想着,阴阳师可能没有未来了,是我自己真心喂了狗,网易卖了这么多年情怀,成功骗到我了,你很成功#王源[超话]##王源新专辑夏野了##王源2021尽如所
  • 老汉家里三口人,妻子患有癫痫,儿子30多岁,有智力障碍,妻儿都需要老汉照顾,一家人的生计都由这个64岁的男人支撑着,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不料在收稻谷的前夕,他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