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俗时众等,
何以生死甚难厌,
佛法復难欣?

金臂遥伸垂念切,
众生何事不思来
        
人是怕死的;

不怕死的人,
只是不识死,
不认识死亡,

以为人死就一了百了,
殊不知有更大的苦痛,
在来生等着他们来受。

人生是苦,
苦是人生实相,

详见佛陀所示
「 四圣谛 」 中的
「 苦谛 」。
        
我们所处的世界名叫
「 娑婆 」,

义译
「 堪忍 」。

奇怪得很,
无论人生怎样苦,
人们都能忍受!

宁愿来生再受苦,
也要保命求生;

明知有生之后,
必然有死,
也要再生。

总之,
生生死死,
无穷无尽,

不知为何?

释尊还发大悲,
出兴于世,
畅说弥陀愿海,

彻底解决我们的生死大事而但当中有多少人真的为生死而学佛呢?

虽然释尊多番劝人发愿往生极乐,
拯济我等罪苦众生,
但有多少人能信受释尊真实之法,

领受弥陀真实之利呢?
        
佛弟子闻释尊的心底话,
恳切劝化,
导归净土;

我们岂能无动于衷,

理应即发出离心、
发菩提心、
发愿生心呢?

如净土诗偈言 :
「 莲池无日不花开,
四色祥光映宝台;

金臂遥伸垂念切,
众生何事不思来!」
        
善导大师在
《 观经四帖疏 》
「 归三宝偈 」言 :

「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復难欣 」。

道俗时众者,
即出家和在家等四众弟子。

善导大师出生于唐朝,
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

正藉佛教大放异彩,
诸宗纷纷成立的时候。

为何善导大师如斯慨叹?

生死甚难厌,
佛法復难欣
        
所谓
「 生死甚难厌 」,
即厌离生死甚难也。

「 捨苦出生死 」 者,

「 捨此娑婆生死之身,

八苦、
五苦、
三恶道苦等 」。

既然娑婆生死之身这么多苦,
理应厌离即捨,
速往无忧恼处;

然而,
生死虽是诸苦之本,
但爱欲却是生死之本,

所以凡夫厌离贪爱、
欲乐甚难,

故生死甚难厌。
        
世俗凡夫未曾得闻佛法,
纵使忍苦而厌世,
亦不知出离,

或不知死后可往生到什么更好世界,
除了死忍烂忍外,

也不知可做甚么?

但有佛弟子既知生死轮迴是诸苦之本,
具较强的无常感,

何以也难发起出离心呢?

难道学佛修道的弟子们不是为了解脱生死而修行吗?
        
所谓
「 佛法復难欣 」,
就是成佛道心,

可说是无上菩提心、
愿生净土心。

又,
佛弟子既闻净土法门,

理应
「 信心欢喜、
至心迴向 」,

何以很难欣求佛法?

难道学佛修道的弟子们不是为了成佛而修行吗?

得闻、
相信、
接受、
行持
        
简单来说,
对于真理,

特别是释尊宣示的净土法门,
是一个藉他力之缘的信仰,

很多人未有大因缘而得闻佛法,
所以未听过净土法门是不足为奇;

然而,
纵使有些人听闻净土法门,
但大部份人未必相信。
        
净土法门是弥陀本愿名号救度法是难信之法,

所以,
纵使一些人得闻后而相信,
但他们还会犹豫,

未能决定深信、
愿意接受;

纵使极少数人会信受,

但不是每一个人能够安心起行、
专称弥陀名号!
        
如此种种上述原因,
世人很难厌离生死,
也很难欣趣佛法。

若非佛陀出兴于世,
破恶生善,
开示佛的知见,
教化我等众生,

我们还不知有仁义礼智信,
更不知自己在知见上出了甚么问题!

佛法知见与凡夫情见
        
婆婆众生处于杂业世界,
皆是贪瞋烦恼成就的凡夫,

认知世间事物皆由意识分别心而生起
「 妄想 」,
一直活在相对待的境界之中。

各人以自我为中心,
站在不同的立场,
「 执着 」
自己的主观经验为实,

所以,
看事物皆是颠倒的,

所谓
「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释尊在
《 无量寿经 》言 :

「 因世人薄俗,
共诤不急之事 」。

由于世人善根浅薄,
造诸恶业;

知见庸俗,
只顾眼前利益,
常为一些琐碎的事情,
争斗到你死我话,

对于近在眉睫的生死大事,
及对于如来所说种种善法,

却充耳不闻、
置之不理。
        
例如,
世人执有我身的
「 我见 」,
以为四大假合的肉身为生命,

殊不知根身
( 色 ) 外,

生命体还有识心
( 受、想、行、识 ) ,
都是缘生缘灭。

根身败坏,
只是一生一世;

但心识却继续流转六道轮迴,
未能彻底解决生死大事,

如上文所说的
「 两种生死 」。
        
一切六道凡夫的种性,
由于
「 妄想 」 和
「 执着 」,

一切邪知邪见和作意造业,
形成
「 所知 」 和
「 烦恼 」 两种障碍,

特色是
「 虚伪 」
( 造作,不自然 ) 和
「 颠倒 」

( 不依法性,
不顺真、
俗二谛 ) 。

这也是烦恼成就的薄地凡夫的内在因素,
没法信受佛的知见,
导致道俗众对生死,
甚难厌离啊!

难值难见,
难得难闻,
能行亦难,
信乐受持是难中之难,
无过此难
        
《 无量寿经 》言 :

如来兴世,
难值难见;

诸佛经道,
难得难闻。

如来所说佛法,
皆是真理。

由于世人薄俗,

没有因缘值佛、
遇佛、
见佛,

所谓
「 人身难得,
佛法难闻 」,

真是
「 百千万劫难遭遇 」,

所以很多人不知道、
不认识佛法,

不足为奇!
        
释尊续言 :
遇善知识,
闻法能行,
此亦为难。

为甚么难遇上自信教人信的善知识呢?

所谓
「 近朱者赤 」,

「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

以凡夫的知见,
就算平生遇上善知识,
得闻佛法,

恐怕是听而不闻,
没法起信。
        
释尊续言 :
若闻斯经,
信乐受持,
难中之难,
无过此难。

道俗时众等得闻
《 无量寿经 》 的
「 念佛往生 」 之妙法,

欢喜信受,
如法修持者,
少之又少,

难得之中的难得,
没有比这个更难得!

经文说 :
「 是故我法,
如是作,
如是说,
如是教。

应当信顺,
如法修行。」

难就难在这里!         

在往生净土、
解决生死大事上,

我等凡夫信自己的知见,

以自己知见作往生行业、
乃至教人往生净土之法,

偏偏就是不信顺弥陀悲愿、
未能依弥陀本愿名号法修行,

结果走了很多冤枉路,
吃了不少苦头!

#佛弟子卍楞严经[超话]#21.《楞严经·卷第二》之(5) — 印广门清法师主讲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第二
......
 【十番显见之七  显见无碍】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是义不然。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十番显见之八  显见不分】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祇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着。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佛言:如是,如是!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黎,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问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精真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
视频▶️https://t.cn/A6SHrLsn

请看下面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妙法莲华经,收藏好慢慢看,受益无穷,功德无量,生生世世大解脱,大法难闻,人生难得,请珍惜自己的法身慧命,阿弥陀佛
 
1⃣️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
▶️ https://t.cn/A6S68JtO
2⃣️ 《如是我闻真实义》
▶️ https://t.cn/A6S68Jt0
3⃣️ 《法华经讲记》
▶️ https://t.cn/A66xO4bg
4⃣️ 《楞严经讲记》
▶️ https://t.cn/A6Je0Suk
5⃣️ 《心经讲记》
▶️ https://t.cn/A66xO4bB
6⃣️ 《阿弥陀经讲记》
▶️ https://t.cn/A66xO4bd

参话头
公案中大多是有一个字或一句话供学人参究之用,称为"话头"。如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无。"此"无"字即是话头。参禅时,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称为参话头。
中文名
参话头
由来
参禅时,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
禅宗的代名词
参话头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
法门依据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等
快速
导航
释义示例三要预期变化
概况
参话头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自北宋末年的大慧宗皋禅师大力提倡以来,几乎成为禅宗的代名词。千年来,在话头下参悟的祖师不计其数;而由于祖师的亲身履践,也使参话头这一法,淬砺得更加善巧与精致。
释义
综述
参话头广受中国佛子欢迎的原因,在于它的入手处极为简易,但却开悟速捷,只要靠住一个话头,起疑情、参到底,就可以了脱生死。可惜的是,宗师隐没之后,参话头的具体方法并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致使佛弟子或眩惑于祖师的机锋、公案、家风,而成为口头禅;或鄙于宗门知见浑沌的流弊,而弃如蔽屣。但其实在祖师语录中,保留了非常多实际用功的资料可供我们重新去认识它,只是一般人不太了解。惠空法师从祖师语录中认识到参话头的殊胜及具体方法,并选择它作为佛藏僧团的主要修持法门,也希望介绍给大家一同来熏修。
法门依据
一、主要典籍:
(1)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续藏122册)
(2)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续藏122册)
(3)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大正藏47卷)
二、参考典籍
(1) 《圜悟心要》(续藏122册)
(2) 其它:如《博山参禅警语》(续藏122册)、《禅宗直指》(续藏122册)等
具体运心方法
「参话头」[1]这一方法,不了解的人,总以为很玄奥,其实说破了,却极为平常。它的巧妙,就在「话头──疑情──参」一句话上。
所谓「话头」,是在自己心头上提一句问话,如「念佛的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一个疑问句!所以当我们提话头时,绝对不要动第二念去想,而是当下、直接去体会它本身所带起的那份疑问的感觉。那种没有办法解答、不知道答案的「疑问」,就是「疑情」。疑问的感觉保持住以后,我们会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这时在疑情之上,要提摄一种要去看透、追究的觉知照了的力量(近似于永嘉禅法「看」的感觉、「惺惺」的作用),是一种没有妄念下的觉知力。这股觉照力,因为疑情的推动,一直冲向心源深处去追究答案,这就是「参」。所以参话头的巧妙,完全表现在疑情使觉照力向心源推动的作用上。
示例
拖死尸的谁
活着的人可以跑、跳、说话,但是一旦死了,就是一具尸体,一动也不动。想想看,活着时候的这个色身,跟死了以后的死尸,不是同一具色身吗?
当「谁」字被提出来的时候,心就定在「谁?」字上不动,保持住「谁?」,当下会有一种疑问的感觉。在疑情当下,绝对不要动念去思维答案;妄想来了,就再把「谁?」的感觉提起,昏沉来了,也只是专注在「谁?」的疑问上。然后在「谁?」的疑问上,心不动的惺惺地着意去看照、追究,这就是「参」。其它像「念佛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都有类似的作用,都是在追究「谁?」。
刚开始用功时妄想多,疑问的感觉很容易就跟着妄想打掉了;慢慢的,话头提稳了、绵密了,妄想不容易打进来,疑问的感觉也就能持续,参的力量就会慢慢增长。
参话头就只是这么参,这么简单!没有深奥的理论、没有曲折的过程,参到疑情打破,就开悟了脱生死。高明的禅法就是如此,简单而有力量,愈简单就愈好用,最好是每个人都可以用,这就是它可贵的地方。
狗无佛性
禅门中有名的赵州和尚,当人问他:「狗子有没有佛性?」他说:「无。」我们都知道,佛说:「众生皆有佛性」,狗也是众生,当然也有佛性!蚂蚁、蚯蚓都有佛性,连鬼神也有佛性,狗当然也有佛性!可是为什么赵州说狗没有佛性呢?这不是违背佛陀的教法了吗?
所以当我们问:赵州为什么说「无?」的时候,念头就停在这「无~~?」上产生疑问──「为什么无?」可是心不准动念,连个「为什么」都不要,只是「无?」;甚至连「无」字也不要,就只有疑。能够一直疑下去,那就是「参」。
功夫上路以后,只要「无?」的念头一提起来,一切念头就被扫荡尽净,只有「无?」的疑情停在那里,再进一步,就只有疑,一提就是疑惑的感觉,整个身心就在疑情当中。
三要
大信心
首先,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相信自己绝对可以成佛;其次,要相信参话头这个方法,绝对可以引导我们开悟,不管他人说其它法门有多好,绝对不丝毫移易。
大愤志
相信之后,就要很努力,放下一切的参下去。也就是要有一决生死的承担力。常将「生死大事」放在胸中提醒,疑情参不破,如无常杀鬼守在门口,故要有「蚊子钻铁牛」、「担雪填井」般的死志,愈参不破,愈要参去!
大疑情
(一) 疑以信为体、悟以疑为用──参话头的善巧,就在于「疑情」上,古人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正说明了疑情对于开悟的推进作用。但疑情的发起,必须建立在对法门的信心上,相信就这么起疑参究去,绝对可以了脱生死。所以高峰禅师说:「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得十分,悟得十分。」
(二) 惺惺着意疑──所谓惺惺着意疑,其实就是参的状态。「惺惺」是指警醒、觉明的照了。对于话头上的疑情,要一直去觉了、推溯,但却不是牵动心意识的「想」,而是一种「离心意识参」的惺惺照了。
(三) 只就一个话头上起疑──祖师说,古人也疑,只是不假话头,只疑自己的生死。后人不懂得疑,妄想也多,才给话头当拐杖、敲门砖。所以尽管话头很多,契机也有不同,但疑情只是一个,因此,要大家只在一个话头上起疑;一个话头上疑破,千疑万疑都破。否则东疑西疑,终不得成就。
预期变化
头胀、胸闷
参的力量,是一股非常强劲的觉观力,初参的人,对方法不熟悉,加上妄想多,要想掌握这股觉观力,不自觉的就会费很大心力,心太躁进,影响气脉不调,容易有头胀、胸闷的现象。这时只要将功夫稍微舒缓一下,慢慢熟练之后,就可以改善。
睡眠减省
由于觉照力强,只要参究的力量在,可以一直保持醒觉,可能晚上会睡不着,或似睡非睡。只要色身承受得了,可以一直用功,不必强迫入睡,等身体累了,想睡再睡。
分别心减弱
参话头的觉照力,是针对疑情的。也就是说,它只专注在疑情上,而不旁骛其它。所以当疑情大到笼罩整个身心,对外界的反应,就显得迟滞,亦不想去攀缘、计较,分别心自然减弱,这是用功得力的正常反应,应自我策勉,更绵密的参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妹派出粥粥把鹅骗过来说是这里有他们留下来的礼物,于是......0221在平潭的时候,有些观景点我都没有下去,选了个沙滩,看了会海,就觉得挺开心的。带孩子出去旅
  • 简约的风格,略微偏长的款式,很好的拉长了身体线条,修身显瘦棒棒哒~ 周米乐——足球“团宠”养成记下面这个正在嘟嘟嘴的小朋友,就是我们今天想要向大家介绍的小可爱—
  • 云曦沉睡后陷入了梦魇,她的意识回到了石村那三十年,她看着石昊的母亲问完自己后,去找石昊……然后,云曦看到了被拒婚,她有过一瞬惊讶后便又理解。她准备不惊动其他人离
  • \ 痘印痘坑强效皮秒是什么呢❓/以下是关于新治疗痘印痘坑强效皮秒激光的总结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起到参考的作用♀️痘印痘坑强效皮秒 价格 脸部1次:28,310日元(
  • To 庄达菲 每次好像都是一样的开头,但我真的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是陪你过的第四个生日了,之前总是有时间去准备,所以感觉我说的话我一定要记得,对你要用心,虽然
  • 2022年-2023年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务员、公选、遴选、三支一扶等)招聘考试面试真题精选及答案【汇总】 目 录 1、2022年1月07日山东省青岛市运输事
  • 就这样,傻夫子仍倔强的生活在村里,即使他并没有住所也没有收入…再后来,又逢假期,我却再也没有见过他,原来他早已冻死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完#深夜树洞#新会路位于普陀
  • #刘宇宁帝林# | #刘宇宁紫川# | #摩登兄弟[超话]# 我们常说的要加油啊,并不是觉得你不够努力,也不是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由衷地觉得,你不止于此,你值
  • 在这幅拼图中,时间是错乱的,叙述的当日、叙述者本人的童年、母亲的深闺岁月、法国海外殖民年代、西班牙内战时期……地点是零散的,家族的老屋、表亲的别墅、明信片上的殖
  • 至此,世界向我敞开了另一些大门,从来没有见过的光线照了进来[开学季]#羲和的养生小店开店日记##羲和在路上#每天一个养生小知识:肝喜欢的16种食物||肝喜欢的1
  • 可我早就被伤害过了啊…就祝你越来越好吧看到越来越多人喜欢你 很替你开心也让我觉得你越来越不需要我我就放心了#夏萧因[超话]#《花眠海》回忆就像一场盛大且永不落幕
  • 猴子在我心中是一个骁勇善战真心善良的人,但反而会在自己并不擅长的zz方面表现的比较软弱,是那种会想“老师啊,如果是你的话,会怎么做呢”这样台词的人。这也是为什么
  • 真正的开始源于中午吃饭说了一句想去南京看博物馆晚上叶子一句去不去看了眼两百多的机票看了眼周五还能约上的博物馆然后我屁颠屁颠跑到508询问周五早上能找谁帮我上课签
  • 五星洲际酒店带沙发办公区和市区景观双床房才1600元左右,没有吃喝全是明码实价,包车或坐出租车也不贵,适合艺术文青,摄影人士,虔诚拜佛,和喜欢夜间热闹,和喜欢泰
  • ○大家关注我只能说明我们是口味很相似的同担,你我本质上是完全平等的,所以不用和我很拘谨地相处,毕竟同人依托了一部分游戏带来的情感红利,延续一个故事和开拓一个故事
  • 我从不抱期望姐被大众认可,毕竟出道十年了,没有几个能坚持带给粉丝新鲜感了,没有几个还能solo回归了,没有几个还在爱豆圈了,让大家看到我们增加曝光度是最难得的事
  • 打的估计是有点疼,要不他也不会今晚非得完成[允悲][允悲])#写作业写到崩溃的样子#【3元撸!快戳下图和小武一起看看吧[开学季](摄影:曹海钢 谭皓宸 胡米乐
  • #路温1900[超话]#他大爷的历史同人和直播文,能不能不要耽美啊!爱乱写东西爱拍摄爱碎碎念,欢迎看我妙语连珠✌已经十二个小时吃不进一点东西,试图吃了三次 还是
  • 【日媒:#中国电商席卷日本#】 经营低价日用品等的中国电商(EC)平台“Temu”在日本1月的用户人数超过了1500万人。抖音电商启动低价战略 今年目标交易额超
  • zxc123#热水[超话]# 《阮情顾绛》《穆婉赵衍》《洛莞桑煜》《姜婉卓裕》 《裙下客崔喜周闵生》《江窈裴樾》《顾晚絮陆淮之》 《姜南絮陆衍之》《夏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