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市经济工作六个聚力打开全新局面】1月12日,中国共产党保定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2022年,我市经济工作主要在六个方面聚焦聚力,打开全新局面。

聚力推动协同创新,壮大经济新实力

把深度对接北京、联动雄安,作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保定的“第一动力”,持续深化“五大链接”:

■规划链接

对照全省“两翼、两区、三群、六带”发展布局,丰富完善全市“一主三副、两轴两带、四区多点”建设格局和内容内涵。深入推进协同创新、产业联动、生态建设等“七个一体化”,共同唱响新时代雄保“双城记”。

■创新链接

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个。2022年新建设省级“院士合作重点单位”3家以上。深化“揭榜挂帅”,推出征榜事项30-50项,全年举办科技成果对接路演12场以上。2022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

■交通链接

扎实推进京雄保城际(R1线)、雄忻高铁、京原电气化改造等建设,启动保定东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保定南站和雄忻高铁。全面推进北三环东延等7个涉雄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东二环快速路力争3月份进场施工。率先打通朝阳大街与南二环交口、长城大街与北三环交口、朝阳大街六道口等交通堵点,实施七一路与朝阳大街等4个交叉口快速通行示范路建设。

■项目链接

谋划实施市以上重点项目599个,总投资5941.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03亿元。当年竣工或部分竣工项目突破80项,动态争取省重点前期项目突破100项,动态储备市重点前期项目突破150项。

■机制链接

深化与央字头、国字头企业战略合作,开展京保、雄保对接,对标北京和雄安重点领域政策、标准,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人才流动、医疗教育、社保养老等政策体系。积极争取债券资金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

聚力深化产业转型,提升发展新能级

强力推进产业升级“千百亿”行动,持续做大做强“7+18+N”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数字产业布局

加快形成万人数据服务产业园,力争到2023年达到5万人、2025年达到10万人,打造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数据服务中心和国家级大数据服务基地。

■加快碳中和产业布局

筹办“2022保定·绿色转型资本大会”,加快推进总投资100亿元的8个新型储能项目。加快易县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进徐水60万千瓦抽水蓄能和阜平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2022年重点布局11个储能项目。

■提升先进制造业量级

全力支持长城汽车做大做强,持续推进河北京车轨道交通产业园建设,2022年新认定省、市“专精特新”企业各5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示范企业30家以上,培育“小巨人”企业3-5家。新增县域特色产业集群4个,150个项目列入省千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

■提升现代服务业量级

实现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95家。支持高碑店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加快万达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支持白沟新城建设特色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提升都市农业量级

推动中国农大涿州校区申办国家级农业高新区。力争市级龙头企业突破350家,力争绿色食品产品总数达到120个以上,创建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区3个、市级智慧农业示范区6个。

聚力加快城市转型,扮靓城乡新颜值

着力打造有活力、有气质、有情怀、有惬意、有温度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高品质建设中心城市

力争城中村改造一期2022年11月底交付,二期2023年5月底交付,三期2月20日开工。一期配套路网建设2022年6月底前完成。加快中国古动物馆、古城保护更新、环城水系等城市新地标建设。

■高水平推进县城建设

每个县着力打造一组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一条美丽风景大道,一条滨水景观带,一个城市“会客厅”,一个高品质中心商务区,一组地标公共建筑,一系列由公共文化中心、高水平学校、医院等构成的优质公共服务,一个精细化管理平台。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消除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力争全市家庭农场达到6500家,市级以上示范农场300家、示范社250家。新改造提升户厕9万座,规划建设公厕800座。启动不少于400个村庄创建美丽乡村。

聚力推进生态建设,绘写山水新范例

高标准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做好三方面工作: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严格管控劣质散煤,强化“绿色拆迁”措施落地落实,做好生态环境部监督帮扶问题整改,加快新能源车推广应用。

■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

全力实施总投资18.6亿元的黄花沟综合治理工程,谋划唐河、瀑河、金线河等河道治理。确保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推进关停农村取水井17500眼。科学实施一亩泉生态修复。

■持续抓牢土壤污染防治

严格污染地块准入管理、风险管控和修复,确保安全利用率和再开发安全利用率保持100%。以顺平富硒土壤通过全国首批天然富硒土地认定为契机,打造一批富硒农产品品牌。

聚力扩大改革开放,打造环境新高地

着力建设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创新创业高地,擦亮叫响“三个品牌”:

■“服务保定”品牌

领导干部每月开展一次送政策上门服务。深化“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诉即办改革,开通社情民意“直通车”,推动“接诉即办”立法。

■“兴业保定”品牌

研究制定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加快审批服务“告知承诺制”“定制服务包”等改革全覆盖。全面推行审批服务,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打造“智慧政务”。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开放保定”品牌

支持高新区等经开区建设“4.0样板园区”,全力推进国控集团信用评级3A冲级,打造10家2A级以上平台公司。加快4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6个省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提档升级。

聚力办好社会事业,共享品质新生活

着力建设京津冀最具竞争力的民生幸福标杆城市,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稳住就业基本盘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9万人以上。扎实推进“千百万”青年英才集聚工程,引进不少于1万名各类青年人才来保就业创业。聚焦“医车电数游”等重点产业,培育培训各类技能人才5.2万人,新增专业技术人员1.3万人。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加快主城区城中村改造20所配套学校建设,开工新改扩建中小学校38所,竞秀区高中年内投入使用。职教园区一期开工建设,26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部达到省定标准,全力支持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

■全面打造健康保定

推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中国中医药大学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国际医疗基地西区路网项目早日开工,力争全市生命健康产业吸引聚集人气达到3000万人次。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

高效率推进“全国博物馆之城”“全国书院之城”建设,联合河北大学共建“莲池书院”。加快打造“一城两都”文旅城市金名片。为主城区100个社区配建健身设施。组织召开全市“奥运冠军之城”建设体育发展大会。高标准举办2022年保定全程马拉松、市冰雪运动会等赛事活动,打造“全国篮球城市”。

■筑牢品质生活安全底线

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地方债务风险等各类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对主城区地下管网、地下设施进行全面勘测。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

【“史上最大规模”疫苗接种展开,中国如何达成每天800万剂次挑战?】随着四款新冠疫苗获相继批附条件上市、一款疫苗获准紧急使用,中国新冠疫苗接种将进一步提速。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海内外接种过亿,疫苗安全有效,接下来将加快推进国民全人群免费接种,这也将是史上最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冠疫苗日接种量已达263万剂次,根据测算,中国若要在今年夏天完成5.6亿人、约11.2亿剂新冠疫苗的接种,达成“7月底40%接种率”的目标,那么每日疫苗接种需要达到将近800万剂次。24日接受《环球时报》的相关专家表示,未来中国新冠疫苗接种速度或将呈曲线增长,日接种剂次甚至可能为人类公共卫生行动创下新标杆。

日接种剂次已升至263万

根据接种规划,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将分“三步走”,实现从重点、高风险人群,到高危人群再到普通人群的全覆盖。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消息显示,我国将集中力量推进医卫、交通、教育等重点行业人群接种,多措并举推进大型商超、大型企业、大型商务楼宇等重点单位人员接种。突出重点地区,优先保障疫情发生风险高的大中型城市、口岸城市、边境地区,保障人群聚集的省会城市。突出重点人群,要优先接种边境县(市、区)、重点口岸地区人群,优先安排劳动密集型行业、高校学生和学校教职工等人群。

此外,在充分评估健康状况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下,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为60岁以上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在临床试验取得足够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以后,下一步将扩大规模、稳步有序开展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将制定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接种指引。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2日在京召开全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会上强调,要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接种率,有效降低新冠病毒传播风险。

从不断更新的中国新冠疫苗接种数据中可以看出,近期各地的接种速度已出现明显提升。截至3月14日、20日和23日的国内累计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分别为6498万、7495.6万和8284.6万,平均每日接种剂次由166.3万提升至263万,增长超过58%。

有消息称,上述电话会议也对各地接种新冠疫苗的速度和数量提出了具体目标。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本月初曾透露,我国的疫苗接种率希望能在今年7月底达到40%。如此测算,如果以14亿人口计算,即中国将在今年夏天完成5.6亿人、约11.2亿剂新冠疫苗的接种,那么每日疫苗接种需要达到将近800万剂次。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每日接种800万剂疫苗无疑都是一项艰巨任务。但在历史上,中国也并非没有完成过如此迅速的疫苗接种行动。2010年9月11日至20日,根据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案,中国为全国约1亿儿童完成了麻疹疫苗接种,平均日接种剂次达1000万。国内一名疫苗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针对儿童和中小学生,而如今每日需要给成年人接种800万剂新冠疫苗,难度无疑更大。

日接种800万剂次能否完成?

目前新冠疫苗的产能与供应问题是全球范围内制约新冠疫苗接种速度的首要因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透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和生产中取得重要进展,目前疫苗日产量从2月1日的150万剂,已提升至目前的500万剂左右,累计供应国内超过1亿剂。

截至3月20日,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天津康希诺公司4家企业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安徽智飞龙科马公司疫苗获准紧急使用,我国成为全球新冠病毒疫苗上市最多的国家。根据各公司此前披露的数据,国药中生今年的新冠疫苗年产量有望达到10亿剂,科兴年产量将很快达到20亿剂,智飞龙科马产能今年年底可达10亿剂,康希诺天津工厂满产后年产量可达2亿至2.5亿剂。值得注意的是,国药中生与科兴疫苗均需要接种两剂,智飞龙科马的疫苗需接种三剂,康希诺的新冠疫苗只需注射一剂。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目前各公司产能依然处于扩张期,新建产能正在不断投产。如果能按照规划完成扩产,那么到年底中国的疫苗产能将足以覆盖全部人口,但在夏天前依然面临不小的压力。

短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的新冠疫苗接种,对于基层而言也存在挑战。截至23日15时,北京朝阳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001982剂,朝阳区某疫苗接种点的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年初该接种点日接种人数约2000人,近日已有超过5000人的时候。“我们一直是高强度工作,接种能力主要还是受人手不足限制”,这名工作人员表示。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表示,未来要充分挖掘现有接种点潜力,同时在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增设接种点,并且在人口集中区域或集体单位设置临时接种点、移动接种点,推动疫苗接种工作进学校、进工厂、进工地、进社区。此外,精准安排配送计划,保障冷链运输条件,加强省域内疫苗调配,充分考虑两剂次灭活疫苗弹性时间间隔,预判疫苗供应情况。

上述疫苗专家表示,尽管新冠疫苗接种的工作强度前所未有,但相比过往仅卫生和疾控部门参与的疫苗接种,此次是全社会动员,因此实现目标的把握很大,“具体的接种效率很可能呈现曲线增长,速度将越来越快。”

仍需抓紧疫苗免疫“黄金窗口期”预防可能发生的“免疫落差”

加快推进这一史上最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是为了早日筑起免疫屏障,但目前尚无关于多少比例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才可形成免疫屏障的权威数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24日表示,按照数学模型计算,如果新冠病毒传播数以3计算(即1名患者可传染3人),那么需要完成70%的疫苗接种,其保护率才基本达标。“但是这是最低要求,在许多情况下未必够”,张文宏解释,“因为疫苗保护率并非百分百,如果有效率为90%,那么接种率还应进一步提高,最好能达到80%,上不封顶。”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近日则表示,群体免疫的建立,与疫苗的保护效力和人群的接种率有很大关系。过去消灭天花,形成人群免疫力要达到85%左右。传染性更强的麻疹,需要95%的人群免疫力才能阻断这一疾病。

整体来看,实现对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需要符合条件的民众积极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近日曾表示,当前影响接种意愿的有两个主要因素:第一是疫情防控因素,我国的疫情总体平稳,部分群众就认为感染风险比较低,暂时不需要接种疫苗来增加保护力;第二是由于新冠病毒疫苗属于新上市疫苗,部分群众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疫苗使用效果的信息。

为提高民众接种意愿,一些地方近日也纷纷出台鼓励政策。以北京大兴为例,自3月24日起,大兴区陆续为完成两针新冠疫苗接种人员提供购物优惠,优惠消费总金额超2亿元。此外,武汉武昌区疾控中心等地也推出便民措施,使用移动接种车等设备实现社区、单位等地点的上门接种。

多名公共卫生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曾强调,中国目前仍处于推进疫苗免疫的“黄金窗口期”。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专家黄严忠表示,由于欧美国家计划在今年秋季前完成疫苗接种计划并重启彼此间的连通,中国也需要加快接种的脚步,预防可能发生的“免疫落差”。

【市两会话题】#小亳跑两会#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长三角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来看看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1.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扬“亳”所长,打造中医药产业高地
“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亳州中医药发展迎来新机遇。市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和参会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建言献策,积极作为,助力亳州发挥中医药资源整合集聚的“乘数效应”,全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

抢抓机遇,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2020年,我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成效明显,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450亿元,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增长14.2%,992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进入省医保目录,22个药品品种成功转入我市生产,113个品种签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合作协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到2025年,现代中医药产业迈向中高端。
如何抓抢机遇,推动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九三学社亳州市委建议,要全面落实“世界中医药之都”规划,尽快启动纳入“十四五”规划的中医药项目,梯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做精做优中药饮片、做大做强中成药、做专中药延伸产品、加快发展提取物和配方颗粒等方面有新突破。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与沪苏浙包括全国先进地区的创新合作,吸引更多高端要素集聚亳州,谋划建设长三角中药企业产业园。着力从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领域、提高产业层次三个维度,构建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医药贸易、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旅游、中医药延伸产业等六位一体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把握关键,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开工建设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提高各类中职学校办学水平。
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是关键。在加强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近3年来我市引进涉药类高层次人才180余人,开展项目合作近90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引进博士1人、硕士121人、急需专业的副高级以上人才22人。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举办在职研究生班,培养在职研究生60人。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支持亳州学院设立了中医药学院单独校区。但中医药人才短缺依然是我市药企存在的普遍现象。
为此,市政协委员姚亮建议,要常态化开展中医药产业“招才引智”工作,加大创业扶持资金保障和兑现力度,探索推进“揭榜挂帅”制度,厚植成长沃土,创造“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空间。加强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和中药师带徒授业。开展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招考工作,努力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选择更为优秀合适的人才。
针对中医人才晋升、加薪渠道有限的现实,市政协委员侯怀奇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诊治的投入,拓宽中医人才晋升渠道,提高医疗机构发展中医的主动性,提升中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大中医行业的吸引力。

扬“亳”所长,打造中医药康养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成立市中医药健康旅游联盟,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康养产业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都给中医药康养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世界中医药之都”的亳州,更要扬“亳”所长,立足中医药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加速产业集聚,加快推进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奋力打造长三角中医药康养产业高地。
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调研发现,我市中医药产业稳步发展、运动康养氛围浓厚、药膳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区位交通便捷、文旅资源丰富,拥有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的独特优势,并成功被列入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城市。为此建议,明确发展定位,早日完成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强化力量,创新手段,加快中医药康养园区建设;打破界限,形成合力,推进“医养结合”;统筹规划,准确定位,做好品牌宣传,加强对产业园区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建设项目用地,积极支持融资信贷需求。同时,以市场为主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形成多层次协同推进、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

2.实施乡村振兴
补短板 强弱项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新时代幸福新农村……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市人大代表谭现祥一直关注“三农”问题,并积极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感受到更多的是肩上的责任,我将认真贯彻大会确定的目标,一如既往地把目光聚焦在‘三农’上,继续创新生态瓜菜的种植技术,扩大生态瓜菜规模,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谭现祥说。
报告指出,培育“绿色亳农”品牌,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60个,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个……
“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农业振兴,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近年奔走在扶贫一线的市政协委员蒋家彬认为,要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和申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不断开发农业生态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农村绿色生态产业。

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报告指出,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84个……
市政协委员芮绍勇认为,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建设美好新家园。
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
“要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和交通安全水平,实施‘农村公路+旅游、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模式,带动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客货运输、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市政协委员方林飞说。
市人大代表杨华说:“现在城乡道路越来越畅通,城乡公交通村达乡,方便了村民出行。但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短板,比如在林拥城城乡公交首末站等人数较多的站点应设置乘客等待休息区,方便乘客阴雨天气时等车出行。”

激发农业农村活力
报告指出,建成县乡联网运行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产权流转交易公开规范运行。
对此,市政协委员王海运认为,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规范交易,培育壮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报告还指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22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470万亩,培训职业农民3200人次……
2012年11月,市人大代表唐晓梅成立了晓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村留守妇女开展草莓种植技术、管理、营销等知识培训,带动了周边10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劳动力转移,帮助她们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心情激动,以后,我会继续扎根基层,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动更多农民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不辜负人大代表的职责。我也呼吁更多的人才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唐晓梅说。
市政协委员魏绍军也认为,要培育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把农业交给更多有知识、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才能使得农业经营效益最大化,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农民收益最大化。


3.融入长三角
按下融入“快车键” 实现发展“加速度”
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长三角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发展提速增效;加强顶层设计,加快互联互通, 让群众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发展红利;构建绿色农产品产业链,建立完善可追溯体系,扩大对长三角蔬菜供应……在今年两会上,加快融入长三角,仍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加大招商引资 吸引“凤凰”来栖
2019年10月15日,亳州正式成为长三角大家庭的一员,并被赋予“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新定位。“入长”一年多来,我市借梯登高、借力发力,收获了一体化发展的累累硕果。
“去年我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取得的成就让人振奋。今年我市将聚焦主导产业,继续开展融入长三角招商引资活动,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每个载体至少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相信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落地开花,亳州的发展将会实现再提速。”市人大代表王在光说。
市政协委员李宣衡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亳州跨越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面对新格局,亳州招商引资工作要创新思路,加快招商引资理念、方式与手段的全面创新。要认清亳州的优势,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变资源“嫁”亲为产业“相”亲,实施精准招商,推进强强联合。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在招商中提升产业层次。要营造“亲商”“聚才”新环境,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亳州加快融入长三角,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加强顶层设计 打破行政壁垒
“报告提出,去年我市实现与长三角所有城市公安类电子证照互认互通、医保‘一卡通用’、236个事项‘一网通办’,异地就医的住院和门诊医保费用实现直接结算。今年将继续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扩大与沪苏浙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居民服务‘一卡通’覆盖面,这将给市民带来更多福利。”市人大代表孙萍萍说,建议进一步加强上层设计,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加快实现长三角区域城市的互联互通,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发展的红利。
“要做好旅游策划,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吸引长三角游客到亳州观光旅游。”市政协委员马峰建议,要在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高铁沿线城市召开专题旅游推介会,大力宣传亳州特色资源,打好世界中医药之都、花戏楼、地下运兵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王牌,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推出鼓励优惠政策,刺激和吸引更多高铁沿线及周边城市居民来亳旅游观光。

加快融合步伐 提升发展质效
“去年我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建设,全市供应长三角地区农产品241万吨、销售额202亿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据令人鼓舞。”市人大代表高丽说,建议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绿色农产品产业链,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让更多的绿色农产品走进长三角的千家万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去年我市与沪苏浙的3个市(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沪苏浙的13个园区开展对接合作。今年,将推动亳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省级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试验区。支持谯城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打造现代新兴产业园、建设长三角省际合作示范区。
“去年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推进大会在亳州召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园区发展作了新规划,建议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园区承载功能,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对接合作,让园区成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市人大代表葛振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食物语手游[超话]# 浅推一下,救救孩子[单身狗] 因为想印但自己不想一个人吃到起印量 是手偶人福公贴纸 4r一张,A5大小(14.8*21) 本人画手兼主
  • 在常德高新区灌溪高速出口,朱金平与现场值班值守人员详细交谈,了解检查点日常管控、过往车辆司乘人员排查、核酸检测等情况。执勤民警还向三轮车驾驶人面对面讲解三轮车乱
  • 千金净雅不仅仅依靠十几家央视和主流媒体广告横行天下更因为她领先行业技术核心1⃣百分百【纯棉】;2⃣唯一达到“械”字号标准,无菌【零真菌,零细菌】;3⃣中国首个医
  • 在宝宝感冒初期给宝宝服用,小小的药丸直接塞到孩子嘴里就好,可以避免感冒发烧和缩短感冒流程:【#澳洲德瑞盈乳业称婴配奶粉获准出口# 】近日,澳大利亚乳制品与营养品
  • #好像突然没那么焦虑了#《次第花开》中有段话:“当你放下成见和伪装,不再焦虑和希求,你的内心才算是真正的敞开。心简单,世界就简单,幸福才会生长;心自由,生活就自
  • 许三观对一乐的爱在我看来已经超过了血缘关系、最后一次为了自己、还没有卖出去!又复三根普被,四土横该,五浊轻净在同居,体空巧净在方便,三观圆净在实报,究竟觉净在寂
  • 今日食記:豬肉咖喱胡蘿蔔炒雞蛋辣椒香菇炒冬瓜蘿蔔乾炒酸辣椒️超久沒吃冬瓜了 這回買了整一個 雖然小小一個 切一半卻發現已經夠多了 只能剩一半放冰箱 或許可以買
  • #DK李硕珉[超话]##dk李硕珉# 看完这一期的going之后,我真的好激动,当只剩下硕珉一人后,有种孤独沉寂的be感,小疯子呀我真的看到硕珉是幕后boss的
  • 唯有杜康”;李太白浪漫洒脱,挥笔“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而王子羽饮酒为事,一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流传千古…… 可见酒文化对我们的影
  • 之所以这样大家会认为是名符其实的数据中台,是因为它是面向业务的,它的数据仓库的建设一定也包含了一些业务逻辑。那是因为通常来说我们指的是狭义的业务中台,也就是直接
  • 我有一点小小的私心是时间回到高中刚毕业 我们都还在一起的时候 在重庆的夜晚也好 在临河小酒馆也好 怀揣着幸福与期待去上海的飞机上也好 甚至是 大一那年寒假也好
  • 回家之后才慢慢看了我的微信信息,我的弟弟跟我说都怪他在外面吃饭没有第一时间来我的生日会,说他在的话一定死命保护我(我弟弟比我高比我壮,基本上都是他保护我)我相信
  • 福派只有我们炽热的爱情,电动牙刷 才配得上夏天躁动炙热的#重庆婚纱照#行至尾冬还是感到一阵微寒,夜里涂护手霜是手还是会隐隐痛痒,夏天快来吧,好想念花露水的味道和
  • #明德格物##生日快乐# 又到了一年一度生日之时,开启自省总结❤️模式,很开心,不离本心,无愧于心,祝福自己明心智慧相伴forever18……(一首打油小诗,致
  • 但我也承认我的不成熟和迷茫,我只说希望下次见面吃火锅的时候,我还是你记忆中的我,依然是那个愣头青,那个铁头娃,那个睿智,那头骚猪…这是一对父女,父亲四十多,和我
  • “真是好,我们可以接冷泡茶,上个卫生间,我帮你宣传[愉快][愉快]”最近都准备坐的士,也请有心人,帮忙宣传,转发初中的时候,我有个哥们是个小混混,从来不喜欢参加
  • 过一会儿他们走了 他在车里面挥手再见 我也在外面回应他 不知道当时车里其他人和路人是怎么看我们的!看着他们的车越走越远 我也没有想要回去的意思,真的好舍不得分开
  • 据NBA记者Sam Amick报道,在国王计划前往奥兰多参加复赛的团队中,今日新增一例检测为阳性的病例,因此国王已经关闭了其球队训练设施,在球队前往奥兰多前不会
  • 设计建模工具:Rhino(犀牛)渲染工具:keyshot慕惜3D珠宝设计线上犀牛课正在进行中~#珠宝设计[超话]#每天都有美好值得记录[心]买了一个好可爱的气球
  • 想要参加的同学务必提前私聊我,本期主题是人工智能AI与建筑设计应用系统,3位博士导师主持会议,给予各位同学RP、论文分析与意见,提供RP计划分析模拟,面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