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光影视界)】
北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主旨,以“大师”“大众”“大市场”为定位,经过11年持续耕耘,特点愈加凸显。“天坛奖”评选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也获得了更多认同。
为电影新人铺设起跑的“赛道”,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电影节成为人才的“孵化器”,既是责任担当,也体现格局视野。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
面对新业态、新挑战,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生机,坚定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

[话筒]扩大中国电影的“朋友圈”

“拼手速”抢票,已是影迷参与北影节的一种特殊仪式。第十一届北影节开票首日票房超过千万人民币,4K修复版电影《穆赫兰道》仅9秒便一售而空,创造了本届展映最快售罄纪录。数据背后是观众对电影艺术的热爱。

这首先源自“北京展映”单元的高品质。近300部、1200余场次的中外佳片与观众面对面,新片比例达到40%,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入围影片也全部面向观众。本届展映首次覆盖京津冀,在天津和张家口设立展映影院,放映优秀电影作品。无论规模还是品质,惠及面还是参与度,北影节都堪称一场“文化嘉年华”。

“用一个词来概括北影节展映的特点,就是平衡。”连续6年参与北影节策展的沙丹说:“要做到国内与国外、新片与经典、娱乐性与学术性乃至竞赛与展映、线上与线下的平衡。”这种平衡性追求,折射一个国际电影节的包容与成熟。

如果说展映是让好电影找到观众,也让观众找到好电影,那么,主竞赛单元则从更高的维度,扩大了中国电影的“朋友圈”。

业界认为,衡量一个电影节是否具有国际公信力,关键看它的文化格调和整体风貌是否形成特色,能否为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对话发挥作用。北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主旨,以“大师”“大众”“大市场”为定位,经过11年持续耕耘,特点愈加凸显。“天坛奖”评选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也获得了更多认同。

本届“天坛奖”,由演员巩俐领衔的国际评委会对15部高水准的入围影片进行了认真评选,其中,国外影片有12部。“入围影片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选题广泛,主题温暖,体现了开放多元的国际视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北影节的国际影响力。”评委陈坤评价说。

[话筒]产业勃兴的“北京方案”

产业勃兴离不开人才的拔节生长。当前国内的创作者扶持计划众多,几乎所有的国内主流电影节都开设创投项目和青年导演扶植计划,比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海南国际电影节等。特点不一,效果也不一。自2012年开始,北影节搭建项目创投平台,从最初的投剧本到后来的投项目,如今,创投已经成为最闪光的板块之一。

今年,北影节首次设立“青年华语电影创投训练营”,扶植4位青年导演创作短片,由“天坛奖”评委、导演陈正道担任监制,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4部短片在影院举办了首映礼,并在爱奇艺平台“云展映”。在陈正道看来:“一个真正的大型国际电影节,除了颁布荣誉以及扩大电影的社会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埋下电影新生命的种子。”为电影新人铺设起跑的“赛道”,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电影节成为人才的“孵化器”,既是责任担当,也体现格局视野。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

今年的“北京市场”单元,39家企业签约发布44个重点项目,总金额达352.23亿元,同比增长约6%,再度创造新纪录。而11年来,北影节共促进346个重点项目洽商签约,交易总额累计达2002.51亿元。

北影节为什么能?因为聚焦产业需求,升级服务能力,坚定不移为产业勃兴做加法。这是一份有力度的“北京方案”:尽可能打开投融资渠道,推出多款特色金融产品为电影行业“输血”;尽可能促进项目流通,多家大型影企发布重量级合作项目;尽可能搭建交流的平台,近百位影人和相关人士在主题论坛、电影大师班、专题发布中贡献智慧。

“我们应该永远站在擂台上,我们能讲故事、能感染人,有这个能力就不该放弃,这是电影人的责任。”导演陈可辛在电影大师班中的这段发言表达的信心和决心,在电影节上通过不同的方式,一次次传递出来。

[话筒]电影节与城市相映生辉

193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诞生。如今,电影节已成为推动电影艺术发展与交流,促进电影人之间交往合作,以及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有人形象地将电影节比作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作为城市软实力的象征,电影节以自身影响力塑造和提升着城市的品牌形象。当城市文化、风土人情与电影交流融合在一起,一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熠熠生辉。

而北京,始终与中国电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116年前,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推开中国电影的大门,其诞生地就在前门外的丰泰照相馆。当下,北京为中国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2020年,全国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中,北京占据6席,全年北京出品电影达185部,位列全国榜首。北京理应成为电影人干事创业的热土,更应孕育具有引导力的电影节。

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电影节在北京举办所拥有的优势资源非常可观。首都拥有无可比拟的条件,立足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背靠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北影节不仅是北京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一个指数,更向世界展示北京形象,讲述中国故事。

“我们致力于将北影节打造为首都的文化金名片,使之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的高品质生活。”第十一届北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秘书长余俊生说:“立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和‘影视高地’的建设大局,北影节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加快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电影节。”

今年北影节主题是“新机·新局”,这样一届富有开阔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电影节,给我们带来更多信心和底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征程中,北影节会留下铿锵足音。我们也有信心期待,经由电影这一特殊媒介,国与国、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汇聚沟通,有望促成一个更加包容、开放和多元的美好世界。

图①:北影节活动现场。图②:北影节在电影院进行电影展映活动。图③:北影节开幕式上,电影艺术家田华(左二)、王晓棠(左三)、谢芳(左四)寄语青年电影人。图④:北影节首场电影放映,观众排队买票。(人民日报,制图:赵偲汝)

【坚定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光影视界)】
北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主旨,以“大师”“大众”“大市场”为定位,经过11年持续耕耘,特点愈加凸显。“天坛奖”评选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也获得了更多认同。
为电影新人铺设起跑的“赛道”,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电影节成为人才的“孵化器”,既是责任担当,也体现格局视野。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
面对新业态、新挑战,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生机,坚定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

[话筒]扩大中国电影的“朋友圈”

“拼手速”抢票,已是影迷参与北影节的一种特殊仪式。第十一届北影节开票首日票房超过千万人民币,4K修复版电影《穆赫兰道》仅9秒便一售而空,创造了本届展映最快售罄纪录。数据背后是观众对电影艺术的热爱。

这首先源自“北京展映”单元的高品质。近300部、1200余场次的中外佳片与观众面对面,新片比例达到40%,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入围影片也全部面向观众。本届展映首次覆盖京津冀,在天津和张家口设立展映影院,放映优秀电影作品。无论规模还是品质,惠及面还是参与度,北影节都堪称一场“文化嘉年华”。

“用一个词来概括北影节展映的特点,就是平衡。”连续6年参与北影节策展的沙丹说:“要做到国内与国外、新片与经典、娱乐性与学术性乃至竞赛与展映、线上与线下的平衡。”这种平衡性追求,折射一个国际电影节的包容与成熟。

如果说展映是让好电影找到观众,也让观众找到好电影,那么,主竞赛单元则从更高的维度,扩大了中国电影的“朋友圈”。

业界认为,衡量一个电影节是否具有国际公信力,关键看它的文化格调和整体风貌是否形成特色,能否为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对话发挥作用。北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主旨,以“大师”“大众”“大市场”为定位,经过11年持续耕耘,特点愈加凸显。“天坛奖”评选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也获得了更多认同。

本届“天坛奖”,由演员巩俐领衔的国际评委会对15部高水准的入围影片进行了认真评选,其中,国外影片有12部。“入围影片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选题广泛,主题温暖,体现了开放多元的国际视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北影节的国际影响力。”评委陈坤评价说。

[话筒]产业勃兴的“北京方案”

产业勃兴离不开人才的拔节生长。当前国内的创作者扶持计划众多,几乎所有的国内主流电影节都开设创投项目和青年导演扶植计划,比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海南国际电影节等。特点不一,效果也不一。自2012年开始,北影节搭建项目创投平台,从最初的投剧本到后来的投项目,如今,创投已经成为最闪光的板块之一。

今年,北影节首次设立“青年华语电影创投训练营”,扶植4位青年导演创作短片,由“天坛奖”评委、导演陈正道担任监制,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4部短片在影院举办了首映礼,并在爱奇艺平台“云展映”。在陈正道看来:“一个真正的大型国际电影节,除了颁布荣誉以及扩大电影的社会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埋下电影新生命的种子。”为电影新人铺设起跑的“赛道”,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电影节成为人才的“孵化器”,既是责任担当,也体现格局视野。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

今年的“北京市场”单元,39家企业签约发布44个重点项目,总金额达352.23亿元,同比增长约6%,再度创造新纪录。而11年来,北影节共促进346个重点项目洽商签约,交易总额累计达2002.51亿元。

北影节为什么能?因为聚焦产业需求,升级服务能力,坚定不移为产业勃兴做加法。这是一份有力度的“北京方案”:尽可能打开投融资渠道,推出多款特色金融产品为电影行业“输血”;尽可能促进项目流通,多家大型影企发布重量级合作项目;尽可能搭建交流的平台,近百位影人和相关人士在主题论坛、电影大师班、专题发布中贡献智慧。

“我们应该永远站在擂台上,我们能讲故事、能感染人,有这个能力就不该放弃,这是电影人的责任。”导演陈可辛在电影大师班中的这段发言表达的信心和决心,在电影节上通过不同的方式,一次次传递出来。

[话筒]电影节与城市相映生辉

193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诞生。如今,电影节已成为推动电影艺术发展与交流,促进电影人之间交往合作,以及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有人形象地将电影节比作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作为城市软实力的象征,电影节以自身影响力塑造和提升着城市的品牌形象。当城市文化、风土人情与电影交流融合在一起,一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熠熠生辉。

而北京,始终与中国电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116年前,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推开中国电影的大门,其诞生地就在前门外的丰泰照相馆。当下,北京为中国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2020年,全国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中,北京占据6席,全年北京出品电影达185部,位列全国榜首。北京理应成为电影人干事创业的热土,更应孕育具有引导力的电影节。

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电影节在北京举办所拥有的优势资源非常可观。首都拥有无可比拟的条件,立足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背靠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北影节不仅是北京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一个指数,更向世界展示北京形象,讲述中国故事。

“我们致力于将北影节打造为首都的文化金名片,使之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的高品质生活。”第十一届北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秘书长余俊生说:“立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和‘影视高地’的建设大局,北影节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加快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电影节。”

今年北影节主题是“新机·新局”,这样一届富有开阔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电影节,给我们带来更多信心和底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征程中,北影节会留下铿锵足音。我们也有信心期待,经由电影这一特殊媒介,国与国、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汇聚沟通,有望促成一个更加包容、开放和多元的美好世界。

图①:北影节活动现场。图②:北影节在电影院进行电影展映活动。图③:北影节开幕式上,电影艺术家田华(左二)、王晓棠(左三)、谢芳(左四)寄语青年电影人。图④:北影节首场电影放映,观众排队买票。(人民日报,制图:赵偲汝)

【坚定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光影视界)】
北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主旨,以“大师”“大众”“大市场”为定位,经过11年持续耕耘,特点愈加凸显。“天坛奖”评选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也获得了更多认同。
为电影新人铺设起跑的“赛道”,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电影节成为人才的“孵化器”,既是责任担当,也体现格局视野。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
面对新业态、新挑战,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生机,坚定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

[话筒]扩大中国电影的“朋友圈”

“拼手速”抢票,已是影迷参与北影节的一种特殊仪式。第十一届北影节开票首日票房超过千万人民币,4K修复版电影《穆赫兰道》仅9秒便一售而空,创造了本届展映最快售罄纪录。数据背后是观众对电影艺术的热爱。

这首先源自“北京展映”单元的高品质。近300部、1200余场次的中外佳片与观众面对面,新片比例达到40%,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入围影片也全部面向观众。本届展映首次覆盖京津冀,在天津和张家口设立展映影院,放映优秀电影作品。无论规模还是品质,惠及面还是参与度,北影节都堪称一场“文化嘉年华”。

“用一个词来概括北影节展映的特点,就是平衡。”连续6年参与北影节策展的沙丹说:“要做到国内与国外、新片与经典、娱乐性与学术性乃至竞赛与展映、线上与线下的平衡。”这种平衡性追求,折射一个国际电影节的包容与成熟。

如果说展映是让好电影找到观众,也让观众找到好电影,那么,主竞赛单元则从更高的维度,扩大了中国电影的“朋友圈”。

业界认为,衡量一个电影节是否具有国际公信力,关键看它的文化格调和整体风貌是否形成特色,能否为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对话发挥作用。北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主旨,以“大师”“大众”“大市场”为定位,经过11年持续耕耘,特点愈加凸显。“天坛奖”评选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也获得了更多认同。

本届“天坛奖”,由演员巩俐领衔的国际评委会对15部高水准的入围影片进行了认真评选,其中,国外影片有12部。“入围影片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选题广泛,主题温暖,体现了开放多元的国际视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北影节的国际影响力。”评委陈坤评价说。

[话筒]产业勃兴的“北京方案”

产业勃兴离不开人才的拔节生长。当前国内的创作者扶持计划众多,几乎所有的国内主流电影节都开设创投项目和青年导演扶植计划,比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海南国际电影节等。特点不一,效果也不一。自2012年开始,北影节搭建项目创投平台,从最初的投剧本到后来的投项目,如今,创投已经成为最闪光的板块之一。

今年,北影节首次设立“青年华语电影创投训练营”,扶植4位青年导演创作短片,由“天坛奖”评委、导演陈正道担任监制,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4部短片在影院举办了首映礼,并在爱奇艺平台“云展映”。在陈正道看来:“一个真正的大型国际电影节,除了颁布荣誉以及扩大电影的社会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埋下电影新生命的种子。”为电影新人铺设起跑的“赛道”,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电影节成为人才的“孵化器”,既是责任担当,也体现格局视野。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

今年的“北京市场”单元,39家企业签约发布44个重点项目,总金额达352.23亿元,同比增长约6%,再度创造新纪录。而11年来,北影节共促进346个重点项目洽商签约,交易总额累计达2002.51亿元。

北影节为什么能?因为聚焦产业需求,升级服务能力,坚定不移为产业勃兴做加法。这是一份有力度的“北京方案”:尽可能打开投融资渠道,推出多款特色金融产品为电影行业“输血”;尽可能促进项目流通,多家大型影企发布重量级合作项目;尽可能搭建交流的平台,近百位影人和相关人士在主题论坛、电影大师班、专题发布中贡献智慧。

“我们应该永远站在擂台上,我们能讲故事、能感染人,有这个能力就不该放弃,这是电影人的责任。”导演陈可辛在电影大师班中的这段发言表达的信心和决心,在电影节上通过不同的方式,一次次传递出来。

[话筒]电影节与城市相映生辉

193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诞生。如今,电影节已成为推动电影艺术发展与交流,促进电影人之间交往合作,以及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有人形象地将电影节比作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作为城市软实力的象征,电影节以自身影响力塑造和提升着城市的品牌形象。当城市文化、风土人情与电影交流融合在一起,一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熠熠生辉。

而北京,始终与中国电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116年前,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推开中国电影的大门,其诞生地就在前门外的丰泰照相馆。当下,北京为中国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2020年,全国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中,北京占据6席,全年北京出品电影达185部,位列全国榜首。北京理应成为电影人干事创业的热土,更应孕育具有引导力的电影节。

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电影节在北京举办所拥有的优势资源非常可观。首都拥有无可比拟的条件,立足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背靠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北影节不仅是北京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一个指数,更向世界展示北京形象,讲述中国故事。

“我们致力于将北影节打造为首都的文化金名片,使之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的高品质生活。”第十一届北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秘书长余俊生说:“立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和‘影视高地’的建设大局,北影节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加快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电影节。”

今年北影节主题是“新机·新局”,这样一届富有开阔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电影节,给我们带来更多信心和底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征程中,北影节会留下铿锵足音。我们也有信心期待,经由电影这一特殊媒介,国与国、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汇聚沟通,有望促成一个更加包容、开放和多元的美好世界。

图①:北影节活动现场。图②:北影节在电影院进行电影展映活动。图③:北影节开幕式上,电影艺术家田华(左二)、王晓棠(左三)、谢芳(左四)寄语青年电影人。图④:北影节首场电影放映,观众排队买票。(人民日报,制图:赵偲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公司引进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配有德国西门子PLC全自动控制系统生产线,基坑支护15.2钢绞线主要生产1×7结构、1×3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用钢
  • 我知道我们钱不多,所以只是把你当朋友一样说说心里话,并不是逼着你给我买,我知道我们俩创业做小生意不容易”。我知道我们钱不多,所以只是把你当朋友一样说说心里话,并
  • #痛风# #尿酸# #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掉头发多和天冷有关系吗##微博健康公开课# 近期有不少小伙伴咨询:自秋冬以来,每次洗头发都是一脱一大把,纠结到底
  • 小老鼠对它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要到田野里去找粮食,近期就不来看你了……”  小鼹鼠说“你去忙吧”可心里在生小老鼠的气,难道你今日来,就是为了告诉我不再来看
  • #肖俊[超话]# ✨#肖俊目若朗星# #肖俊玉石之声# 【后记】221114 K-909预录后记@威神V_肖俊 1.因为是外国人所以不能完全消化好发音所以
  • 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 如今,随着NFT的出现和爆火,世界上出现了许多专营汽车所有权概念的企业,这给汽车领域带来了更深刻的创新,并产生了一系列服务,其价值总和已经远远超过了汽车制造业本
  • #墨家零售商[超话]# 换到或出了抽人打10r超级无敌霹雳旋风巴啦啦小魔仙全身变好价出正规一团签680买回来的现在550出英签,背后有防伪白码或者换cd机秀 y
  • 身体会更差吧(而且它消失了几天今天回来还抓了……所以才有点担心)宝宝小猫明明这么乖 不小心伤到我了[泪][泪]其实阿姨来赶我们是担心有蛇出没 她说草地很多蛇窝
  • 增高椅示例 我们的增高椅政策针对您发布的所有增高椅,亚马逊要求其均已通过测试,并符合以下列出的特定法规或标准要求:商品 法规/标准增高椅 ASTM F2640-
  • #2016梅赛德斯-奔驰C级挑战赛区域总决赛#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东区总经理聂军先生说:“梅赛德斯-奔驰C级挑战赛不仅以创新的理念、别开生面的互动
  •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以待要努力呀,为了想要的生活,为了人间的烟火气,为了今天的风和月 —— 《春风吹》有时恋爱就像喝一杯果汁,不需要了解它的成份,只要享受它带来的
  •   那么这次的应化身等到你把过去行菩萨道所有的人缘都用完了,凡可度的皆已经得度了,没有度的也栽培得度因缘了,怎么办呢?就是我们一开始会跟佛结缘,就是从凡夫到初地
  • 加大托育人才培养力度,支持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增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并提升培养质量。加大托育人才培养力度,支持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增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并提升培养质量。
  • 头上的大事,脱发者的自救#健康##健康科普##脱发[超话]#明明我风华正茂,为何头发这么狠心离我而去,还随意的飘在枕巾,床单及地板上,时刻提醒着我脱发了,快秃了
  • ”免费开通的付费视频有这些:1高标清付费节目环球旅游、中华特产、早期教育、摄影频道、生态环境、收藏天下、休闲指南、车迷频道、家庭理财、财富天下、四海钓鱼、环球奇
  • via:add.c_shimokitazawa#菅田将晖##菅田将晖~资讯区##自己建了个壁纸博##古着##时尚#【国际部消息】富士台电视剧《勿言推理》在MI
  • (能和我一起搞oc就更好了求你了大人下面是我的半永久常驻人男4请用)突然想起来前段时间过生日+入坑一周年也忘了在大眼抽奖,正好和零零碎碎的成就一起抽了,需要提供
  • 可明天还要看[泪]► 下雨咯 这个是水坑反光 ►上课我的抽屉在发光耶~(突然开了声音 好吓人[doge])►她在臭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很好听的歌歌~搞笑小记:
  • 现就相关情况通报如下:8月17日,违法行为人梁某(女,37岁,行唐县人)从省外返回行唐县后,违反疫情防控政策,参加聚集活动,致使多人被隔离管控,造成了疫情传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