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山水 大境通达”看大通十年蝶变、】
十年光影间,时空在“静”与“动”之间自由切换:

广袤的北川大地上,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新地标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相继落地,一个个好项目纷至沓来,蓝天白云赶走了雾霾,河道两岸披上了绿装,美丽乡村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村民脸上满是幸福笑容……

一系列变化镌刻着大通县的奋斗足迹,见证着大通县筑牢西宁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全省经济强县的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县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感恩奋进、拼搏赶超,在动能转换中蓄势勃发,在守正创新中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呈现新气象,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得到新提升、迈上新台阶。十年来,该县先后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青海省唯一入选县)”,荣获“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双拥模范县‘五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县‘九连冠’”等殊荣。

全力以赴 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数说十年】

十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2021年达到132.5亿元,年均增长6.9%。人均生产总值快速增长,2021年达到3.28万元,是2012年的2.3倍,年均增长7.7%。

十年意味着什么?对于一名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项目从落地到投产的不平凡历程;对于一个县城而言,是敢于突破华丽转型的奋进乐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通县始终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完善“一核二心三轴四带五区”产业发展布局,叫响大通农畜品牌,壮大电解铝精深加工产业,推进个性化体验式生态旅游项目,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未来我们将建成电解铝产能60万吨、预焙阳极产能30万吨、铝加工产能40万吨、危废处理能力10万吨的一流电解铝企业。”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唐正洪满怀信心。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老企业,过去以原铝生产为主,目前正着力打造先进的铝及铝加工产业基地。

十年来,大通县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显现——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2021年年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2∶52.3∶30.5,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4.9%,位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位居全市第二。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4%,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2%,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176.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29.8亿元。电子商务、养老健康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建成可可西里工业文化旅游产业园等标志性文旅项目,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年均收入保持2位数快速增长。服务业增加值近40.37亿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5%,2021年达到14.19亿元。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着力构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大力推行链长制、包保制等,成功举办三届铝镁合金高新材料产业论坛,引进西北工贸城市综合体、年产10万吨铸造铝合金等招商引资项目140项,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4.8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1家,新增限额以上企业7家,总产值达246亿元。高原康养生态文旅城、腾讯云创新基地等项目纷至沓来,西宁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功打造高新技术企业7家、科技型企业28家、研发中心4家、农业科技园2家等。以北川工业园区为支点,持续延长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杠杆,共入驻工业企业129家,技工贸总收入达516亿元。

持之以恒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数说十年】十年来,完成国土绿化161.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8.1%提高到4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8.38平方米增加到8.8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5.88%增长到37.82%。累计完成“煤改气”锅炉改造723蒸吨,治理水土流失355.4平方公里。

提起大通县,你会想到什么,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老爷山、娘娘山、鹞子沟,还是享有“百里山水画廊”之称的宝库峡、黑泉水库、察汗河,野生动植物数不胜数的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通县位于西宁之北,有“连接河西走廊、沟通西域咽喉”美誉。守护好生态是责任、是义务,更是“国之大者”。近年来,大通县始终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抉择,紧盯百姓富和生态美目标,团结带领全县各族群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答好保护与发展双选题、做到优化与绿色双发力、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中,不断厚植绿色本底,持续放大特色优势。

该县不断深化河(湖)长制,润泽桥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标准,开工建设大河滩水库,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基本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评估达到优秀。深入推进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达标排放治理,采煤沉陷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成效明显。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信访举报问题办理扎实推进,高质量完成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大通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十年来,一系列举措持续优化城乡布局,区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编制完成《大通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等规划,“多规合一”村庄规划试点初显成效,城镇化率达51%。

开展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行动,矿山东路道路改造等22个城市项目和东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等30个农村项目扎实推进,宁张公路沿线(大通段)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全面启动,城市“三区六点一带”和乡村“5带60村”城乡发展布局基本形成。

“三乡工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成效凸显,建成6个美丽城镇、276个高原美丽乡村,新改建厕所29717座,农村污水管网达135公里,42个村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19%。286个村、37.9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17112户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持续深化县、乡道路养护体制改革,全县列养农村公路1730.3公里,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山水大通”的底色越擦越亮,“幸福大通”的成色持续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内外兼修 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数说十年】十年来,实现23个部门143项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办结率达100%。行政审批事项从132项减少至59项,企业开办时间由15天压缩至1个工作日。

“以前,农民群众小病都要去县上的医院看。如今,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成投用,设备设施齐全,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病了。”说起十年来的改革变化,大通县卫生健康局干部马春兰赞叹道。

从蓝图到现实,从思变到蜕变,十年来,改革创新伴随着大通县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过程,并留下非凡印记。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公车改革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推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构建“1+7+20+311”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系;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县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成立运行;四级紧密型医联体改革被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大通县供销联社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改革试点先进单位……

十年来,大通县始终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添动力,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一键大通号”,当好金牌“店小二”。市民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构建投资项目并联审批“一站式”运行模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90个工作日。东西部协作、住建部定点帮扶成效明显,引进小微企业3家。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高质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村集体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

矢志不渝 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数说十年】十年来,累计改造保障性住房、棚户区、老旧楼院30257套,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6.22平方米,较2012年增加11.13平方米。建成使用爱老幸福食堂11个、日间照料中心12个、农村老年之家129个,惠及2.65万人。累计投入18.3亿元,新改建中小学5所、幼儿园68个,新增学位1.8万个,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城乡发展,人民幸福是最温暖的底色。十年,改变了什么,带来了什么?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正值中午,大通县五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央厨房里分外热闹,几位老人手持“大通县爱老幸福卡”有序排队等候,他们看着刚出锅热气腾腾的饭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中央厨房解决了我们老人的吃饭难问题,这里每天都有丰富多样的菜品,价格实惠,味道也好,党和政府把好事办到我们老年人心坎上了。”前来就餐的老人孙瑞麟说。

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三乡工程”拓面提质,实现共同富裕,着力构建覆盖城乡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楼等建成投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完善,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乡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群众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十年来,大通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建设,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一张张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彰显着发展温度。

十年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17万元增加到1.8万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明显改善。2021年财政收入达到9.54亿元,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2.9%,居西宁市五区两县之首。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由2012年的29.3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6.13亿元,年均增长5.2%,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市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考评优秀地区。

真抓实干 共建文明和谐家园

【数说十年】桥头镇八一社区等3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市首批社区“石榴籽家园”,创建全国和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3个,矛盾纠纷化解率保持在98.8%以上。

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方式,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年来,辽阔的北川大地,成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桥头镇八一社区、小石山社区、矿山社区被命名为西宁市首批社区“石榴籽家园”,大通县民族团结“进社区”创建工作有了新阵地、吹响了新号角。

塔尔镇塔尔社区立足社区“五大平台”及“社区石榴籽”家园“六大场景”开展特色社区服务,传播红色思想、树立社区风尚、推进民族示范社区建设……

十年来,大通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大力选树培育示范典型,创新推进社区“石榴籽家园”建设,深化双拥共建活动,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国防教育不断加强,双拥模范县成果持续巩固。加强社会治安立体化、信息化防控体系建设,“雪亮工程”建成投用,“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安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党建引领 作用更加凸显

【数说十年】基层党组织达到669个,党员19745名,创新打造“老爷山下党旗红 一圈四带十先锋”“红色走廊”等一批党建品牌。

“做好大通的工作,办好大通的事情,关键在党。”

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持续加大,“四风”问题得到有效纠治,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大通县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作风建设、能力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夯基垒台、接续发力,在筑牢西宁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全省经济强县的新征程上,聚力绘就“一城山水、大境通达”新画卷。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通将以更足的信心、更强的动力、更实的步伐,在北川大地上绘出更加壮美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看北京非凡十年#【北京疾控体系建设持续加强】 #共同关注二十大# 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址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47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2021年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4.57/10万……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卫健委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经过持续努力,本市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市疾控中心新址
预计2024年建成投用
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黄若刚介绍,十年来,本市巩固和完善了以专业疾控机构为枢纽、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纵到底、横到边的首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控机构的人力和条件不断强化,设立了经开区疾控中心,全市各区及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总数已超过国家要求的常住人口万分之1.75的比例,同时市疾控中心迁址新建,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各级疾控机构仪器设备配备总体达标率均高于国家标准。
本市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不断健全,建立了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并开展效果评价,将公立医院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深入进行医防融合,启动北京市医防融合交叉培训,提高疾控和临床人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专业水平。
47个监测系统
覆盖1000多所中小学校
本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黄若刚表示,本市法定传染病信息监测、专项传染病监测和网络实验室“三位一体”的传染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症状监测等47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实现了多病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高质量和高效发展。通过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体检测技术储备,实现20余种新发突发未知病原72小时内初步鉴定分型,有效发现了全国首例黄热病和裂谷热病例,为快速控制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年来,北京市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稳步下降,2021年北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4.57/10万,比2012年(174.45/10万)下降了45.79%。本市不断完善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服务网络,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积极为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免费药物和监测等综合干预服务,全市每年艾滋病新增病例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疾病处于低流行水平,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到99.4%,在治病人病死率降至0.17%,治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结核病方面,北京市逐步建成结核病“防、管、治”三位一体的结防服务体系,通过免费药物、广泛筛查等措施,不断提高结核病患者就医可及性。从2018年起将肺结核筛查全面纳入托幼机构、小学、初中、高中新生入学体检必查内容,使本市肺结核疫情平稳下降,报告发病率从2012年的40.7%降至2021年的30.7%(下降了25.0%),继续保持为全国结核病低疫情地区。
免疫规划疫苗
可预防的疾病已达18种
免疫屏障构筑也取得新成绩。黄若刚说,十年来,本市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免疫规划管理服务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疫苗冷链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冷链监控)、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冷链监控)、全覆盖(所有预防接种门诊的冰箱全部做到实时监控)的“三全建设”,在全国率先与国家疫苗追溯协同服务平台对接,全面实现疫苗信息化全程可追溯;在全国率先实现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商业保险保障全覆盖,更好保障异常反应受种者权益。
目前,本市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已达18种,成为全国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最多、覆盖人群最广的省市之一,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全市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大幅下降,截至2021年,全市已连续37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连续26年无白喉病例,连续19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继续维持在1/10万以下,麻疹、狂犬病、乙脑、流脑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其它疫苗可预防疾病处于平稳可控状态。
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
示范区已建成11个
慢性病综合防控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黄若刚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将健康融入各项公共政策,北京市以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促进区域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1个,市级示范区5个。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建成健康餐厅、健康社区等各类健康示范机构1765家;与园林绿化部门配合,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健康支持性环境1326处;联合体育部门,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联合教育部门,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健康教育读本,丰富学校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深化“三减三健”(减油、减盐、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行动,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不断提升。深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涵,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早期发现和健康管理;开展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随访干预;持续推进生命全周期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为居民提供预防、筛查、干预、治疗、护理、康复全程防治管理服务。
数据显示,2021年本市户籍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早死亡率下降至10.46%,较2015年下降了5.8%。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看北京非凡十年#【北京疾控体系建设持续加强】 #共同关注二十大# 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址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47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2021年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4.57/10万……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卫健委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经过持续努力,本市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市疾控中心新址
预计2024年建成投用
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黄若刚介绍,十年来,本市巩固和完善了以专业疾控机构为枢纽、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纵到底、横到边的首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控机构的人力和条件不断强化,设立了经开区疾控中心,全市各区及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总数已超过国家要求的常住人口万分之1.75的比例,同时市疾控中心迁址新建,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各级疾控机构仪器设备配备总体达标率均高于国家标准。
本市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不断健全,建立了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并开展效果评价,将公立医院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深入进行医防融合,启动北京市医防融合交叉培训,提高疾控和临床人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专业水平。
47个监测系统
覆盖1000多所中小学校
本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黄若刚表示,本市法定传染病信息监测、专项传染病监测和网络实验室“三位一体”的传染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症状监测等47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实现了多病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高质量和高效发展。通过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体检测技术储备,实现20余种新发突发未知病原72小时内初步鉴定分型,有效发现了全国首例黄热病和裂谷热病例,为快速控制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年来,北京市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稳步下降,2021年北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4.57/10万,比2012年(174.45/10万)下降了45.79%。本市不断完善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服务网络,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积极为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免费药物和监测等综合干预服务,全市每年艾滋病新增病例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疾病处于低流行水平,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到99.4%,在治病人病死率降至0.17%,治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结核病方面,北京市逐步建成结核病“防、管、治”三位一体的结防服务体系,通过免费药物、广泛筛查等措施,不断提高结核病患者就医可及性。从2018年起将肺结核筛查全面纳入托幼机构、小学、初中、高中新生入学体检必查内容,使本市肺结核疫情平稳下降,报告发病率从2012年的40.7%降至2021年的30.7%(下降了25.0%),继续保持为全国结核病低疫情地区。
免疫规划疫苗
可预防的疾病已达18种
免疫屏障构筑也取得新成绩。黄若刚说,十年来,本市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免疫规划管理服务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疫苗冷链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冷链监控)、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冷链监控)、全覆盖(所有预防接种门诊的冰箱全部做到实时监控)的“三全建设”,在全国率先与国家疫苗追溯协同服务平台对接,全面实现疫苗信息化全程可追溯;在全国率先实现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商业保险保障全覆盖,更好保障异常反应受种者权益。
目前,本市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已达18种,成为全国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最多、覆盖人群最广的省市之一,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全市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大幅下降,截至2021年,全市已连续37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连续26年无白喉病例,连续19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继续维持在1/10万以下,麻疹、狂犬病、乙脑、流脑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其它疫苗可预防疾病处于平稳可控状态。
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
示范区已建成11个
慢性病综合防控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黄若刚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将健康融入各项公共政策,北京市以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促进区域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1个,市级示范区5个。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建成健康餐厅、健康社区等各类健康示范机构1765家;与园林绿化部门配合,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健康支持性环境1326处;联合体育部门,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联合教育部门,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健康教育读本,丰富学校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深化“三减三健”(减油、减盐、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行动,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不断提升。深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涵,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早期发现和健康管理;开展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随访干预;持续推进生命全周期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为居民提供预防、筛查、干预、治疗、护理、康复全程防治管理服务。
数据显示,2021年本市户籍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早死亡率下降至10.46%,较2015年下降了5.8%。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记得我当时买了很多款,搭配用,结果是真的脸瘦了好多,并且皮肤也变嫩了,这简直是意外惊喜然后我室友也天天蹭,一下就用完了,直到现在整个宿舍一到晚上就开始撸油,不
  • 前段时间因为曾经要好的两位高中同学相继去世,得以让许久没联系也没见面的几位同学聚了聚,期间有益友“马儿”出于善意想找台阶拉我回高中群,结果被我断然拒绝了,一点都
  • 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头于人生中的种种事务,不再有兴致扒在车窗旁看沿途的风光,倾听内心的音乐,那时候我就真正老了俗了,那样便辜负了人生这一趟美好的旅行。人生就像个大
  • 方便快捷,微波炉一热就能吃,简直是期末必备充饥食物……以下是西班牙媒体给出的Tortilla排行榜:最健康最有营养的Tortilla——Cohen(55%马铃薯
  • 德国拜耳拜灭士 蟑螂药 19.9~~德国拜耳拜灭士 蚂蚁药 19.9[月亮]爱情,说到底,还是一件心疼的事情,如果你一直心疼,说明你一直在爱,什么时候麻木了冷漠
  • #JUN文俊辉[超话]##文俊辉由你音乐榜样# : 181020 Busan One Asia Festival 高清 俊辉相关 【cr:jeonghani
  • 如果一个耳聋患者恰好和带有相同致聋基因的另一个聋人婚配,那么他们的后代将无一幸免地获得两条致病基因的等位基因,发生耳聋的几率接近100%。有许多患者的药物性耳聋
  • 28、对话对酒,落梅成愁,何日梅花落,送我归家。26、此情不过烟雨碎,挫骨扬灰终不悔。
  • #首先假鞋这块先聊一聊价格,如果一些卖鞋子是莆田或者东莞本地的,自己也能联系到很多工厂,卖鞋子的价格呢也不会太贵,一般顶级的鞋子就会在600~800左右,当然只
  • ”老子这段话,其实就一个意思,懂得了“有无”之道,就进入众妙之门,横扫天下。将军有剑不斩苍蝇,欲成大树不与草争 对于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唯有雷霆手段,方显菩
  • 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自己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那么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自己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那么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
  • 昨天的实验和电脑败类爆炸着入睡,也不知道睡了没.....今天一天的快乐是搞笑张老师给的哈哈哈哈哈哈,正经人自带的搞笑魅力很难不让人开心。之前和lyq也感叹过好喜
  • @法拉的尾巴 #今日份限定快乐# 【地产话当年】东半山景贤里免遭清拆变身古迹矗立东半山司徒拔道45号的景贤里,这座大宅,当中列为法定古迹的曲折故事同样令人回味
  •   问。此言唯遮外境不有。为遮离心之境。为遮不离心之境。   答。设尔何失难。二俱有过。若遮离心之境是无余。有不离心相分在。何以但言唯识。不言唯境识。若遮不离
  • 沈阳同学聚会哪有好玩的地方,每次都想和朋友同学约,可是不知道去哪,永远不变的吃饭唱歌,一场赶下一场,太没味了!但是对于现下的年轻人们来说,要想留住大家,一起参
  • 签判刘经臣居士悟道因缘 签判(官职名)刘经臣居士,智海本逸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兴朝。少年时以才高俊逸,登上仕途。但是,当时他对佛法并不相信。三十二岁时,刘经
  • #曼巴帆夫人[超话]# 《顾医生 我的伤口裂开了》1~17顾魏 王博狗血剧 渣文笔 更新中18.~32《顾医生 我的伤口裂开了》18 《顾医生 我的伤口裂开了》
  • !!
  • 每每收到王大蠻的禮物,才感受到了快樂,但現在的生日,好像又沒有那麼多的快樂。你所有之前自認為無所不能的事情,現實卻往往並不會如你所願,尤其是到了現在的這個年紀,
  • 」 另外,他早前獲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學生邀請,為他們的畢業作品擔任動作設計和男主角,他坦言為了培養新一代年輕人對動作導演的興趣,不惜推掉劇集工作參與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