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原文 顿渐品 第八卷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勿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坐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

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

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jìn)。

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lì)。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

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qiān),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huì)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máo)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宏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

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悟道#‖三观不合,永远不会是一路人!
一. 三观不合,不相为友
《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能成为朋友,靠的是相同的志趣,也就是看待事物的立场与观点接近。
真正的朋友应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乃至理想追求,或者说,朋友应该是同道。
相反的情况,古人称之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三观不合,不相为友」。
三观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三观」不合的人是不太可能做朋友的,勉强不来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观,才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障碍!
三观不合的人,所说的话难有交集,更谈不上碰出火花,寒暄片刻尚可,相处时间稍长,便如鸡同鸭讲,彼此都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可能互相伤害。

有一则寓言说,青蛙和老鼠成了好友,想时时刻刻都在一起。于是,它们把脚绑在了一起。

刚开始,它们在地面上行走正常,还能吃到谷子。

当它们来到池塘边时,青蛙一下就跳进了水里,把老鼠也拖下了水。

青蛙在水里玩得高兴,而可怜的老鼠不会游泳,淹死了。

最后,老鼠的尸体浮上水面,它的脚仍然和青蛙绑在一起。

一只老鹰发现了老鼠,便冲向水面,抓起老鼠,而青蛙也跟着被提出水面,成了老鹰的美食。

三观不同的人密切来往,就像寓言中的青蛙和老鼠,只会给双方带来伤害。

摸不透的心就算了,不必费力去揣摩;看不清的人就远躲,不必劳神去猜测。人生短暂,精力有限。我们应该将所有倾注于所爱的人、相处愉快的人。

对于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我们大可以选择悄悄离开。毕竟,谁的生活里也不会缺了一个人就不行。
所谓打交道,交在其次,重要的是有相同的道,也就是「三观」要合。

二.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并不容易,观念差异大的人则更难。
贪婪的人怎么也无法理解有些人视钱财如浮云,势利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有些人对待别人可以做到一视同仁。
人都容易以自己内心所想的为标准,以此来分析和判断他人。
如果有人的言行跟自己内心的标准不一致,则认为他人是装腔作势,虚伪透顶,这实在是自以为是!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看你不顺眼的。没关系,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相安无事便好。
朋友,没有必要强求,意气相投就真心相处,看不惯的就拂袖而去,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若他们走进不了你内心,就只会把你的生活搅扰得一地鸡毛。

生活无需过多陪衬,三观不和的朋友多了,越热闹反而越让人感到冷清。

三.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人是群居动物,怎么可能离开群居而独自生存?这是圈子存在的必要性。
对我们平常百姓来说,处世方式相近,三观较为一致的,自然就在同一个圈子,相互帮助,同进同退。

如果我们一路同行,那便风雨同舟;如果我们只是彼此的过客,那便淡淡一笑,无需多言。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朋友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同道则能共行,知心则能互信。

当然,志同道合指的并不是完全一样,而是求同存异,互相包容。

人生就像一列行驶的列车,中途陆陆续续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

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只是擦肩而过,有人会短暂停留,也有人陪你一直到终点。

当有人要下车的时候,你可以目送他的背影逐渐消失,但是不必追。

因为,分别,不会让你们渐行渐远;而三观,才是你们之间最遥远的距离。

感恩过往

时光不居
青春在岁月里摇曳
不管迷茫孤独还是欢腾炽热
请不要自怨自艾
也不要傲慢挥霍原本不多的光阴
不管命运如何
或跌宕或平淡
即便是伤痕累累
也请挺直腰杆
将脚下的路走的干脆干净可爱
让生命在阳光下跃动

感恩过往
人生是一场没有告别的盛宴
请不要忘记初心
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纵然荆棘密布
也要把平凡的人生演绎的荡气回肠
请与记忆并肩
风起云涌

蓝色乐章在指间流淌

时节如流
感恩过往
青春是一首渐远的诗行
爱与谦和是诗中最真的源
灵与魂
在历史的长河里舞蹈
人性
无需质疑
公平正义或许会迟到
但绝不缺席
请相信
请相信
相信时光没有言语
答案却一定会浮出水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央戏剧学院表演艺考全流程总共分为三试:⭐️初试:自我介绍+自选作品朗诵⭐️复试:朗诵+集体小品即兴表演⭐️三试:声乐+形体+朗诵+表演其中,三试为考试重点,对
  • དགེ་རྒན་ཞེས་པའི་ཐ་སྙད་བསྡུས་ཏེ་སྟབས་བདེར་བྱ་ན། དརྒེན་ཞེས་འབྲི་དགོས་ཏེ། ཡི་གེའི་ག
  • 这巧妙的设计,仿佛在轻轻地告诉我们,那一份深藏心底的思念,其实是一句“我想见你了”。梦里见到的人,醒来后就该去见她——《我想要两颗西柚》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
  • 换言之,要用差异原则来纠正市场竞争产生的不公平,每个人所拥有的才能和天赋是不平等的,如果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赛跑,如对“富孩子”和“穷孩子”适用同样的竞争规则
  • 西藏氧知元法人贝磊的夜店媳妇白玉贵的前老板凭什么一年赚几十亿 白玉贵在西藏氧知元打工,因拒绝公司从事非法的工作,就是对接西藏各地拉萨,日喀则、阿里,林芝、那曲、
  • 我可太爱了宝子们呜呜呜嘤嘤嘤balabala…(来自内心非常银乱啊bushi 但经常哈组嘎西的哇哒西)#魏大勋元梦开勋玉米农场开张# #魏大勋新中式春晚妆造#
  • “我们都活在别人定义的成功里,但又有几个人能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的,做自己,要幸福 今天洗了四锅的床单、被罩、衣服,收拾屋子,各种打扫,干干净净了,真好
  • 恐惧是婴儿很普遍的现象,这恰恰说明了他们深深地依恋自己的主要看护者。帮助宝宝摆脱这种情绪最好的办法是让宝宝在新环境中放松自己,不要强迫他接近他还没有熟悉的人。
  • p1 本来正在玩游戏呢 坐到我肚子上踩奶 p2 它应该以为自己很凶呢我感觉好可爱好可爱 小牙齿也可爱p3 下雪啦 突然想起宝宝是23年四月份出生的 猫生第一次看
  • 自从你来过我对世界,再没有一个人像你一样让我动心,动了心的情只为你一人,入了骨的情深只给你一人,岁月漫长,你将一直在我心里幽居,纵然我放心天地万物,我也不会忘记
  • 识别葡萄白腐病及其防治措施1  症状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还可以危害枝蔓和叶片。果实发病先从离地面近的果穗上开始穗轴出现浅褐色长条病斑水浸状接着扩
  • 我突然想到了曾经的自己明明很痛苦,白天还得扮演好的一面下班后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我记得那会抑郁最严重的时候一下班都把头像换成黑的第二天上班又换回来就这样来来回回好多
  • ”李海挑了挑眉,假装思考的样子“嗯……可能在某只小猫偷亲我的时候吧。剩下的,他抱着山雀俯身和李海来了一张合照,正打算回去的时候,被一把拉过,“有些小孩怎么这么喜
  •   后来你急匆匆地来见我,在门口陪你给阿姨演了一场戏,你又离开了,我除了在你妈面前摆出一张笑脸以外再无表情,忍痛本就是件很烦心的事,我也的确没有力气再和你吵架了
  • 我虽然与她只短短聊过一次,可我知道,他越是一样矫情自伤,她就越是不耐烦。我为他撕心裂肺的时候,他爱的人也只有她。
  • 给你们一个家[悲伤]能遇见你们是我的福气![泪]哈哈,没忍住说了那么多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 图上的那个什么故居(4A)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俗话说“三六九、往外走”农历大年初三,外出旅游的人开始陆续增多,车站、机场迎来客流小高
  • 既然已经陌路就没必要再留着了,我不觉得我幼稚,只是我最爱的人是我自己。#第五人格[超话]#对不起很抱歉 占用了公共资源 我碰见一个奇葩人 是这样的 我是一名约瑟
  • 第二天,早上10点半在云门等,伴着小雨在寒风冷冻中等待到下午6点多,他们没来之前秩序都挺好的,见到跳舞挺多厉害小朋友,等他们一出来,刚表演完alpha,没多久每
  • 体育总监马特·霍布斯表示:“我想狼队的所有人都会感谢内维斯在过去6年所付出的一切,无论是场上还是场下。体育总监马特·霍布斯表示:“我想狼队的所有人都会感谢内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