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粮食供给 端牢中国饭碗】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宣传周期间,各地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宣传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消费全链条节约减损的有效做法,积极倡导爱粮节粮的社会风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金秋时节,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杨湾村稻谷飘香,该村6000多亩订单水稻喜获丰收。“今年不仅收成好,而且不愁销!”村民孙培凤说。他的底气来自与襄州区红金星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的收购合同。
“每斤1.7元,比市场价要贵0.4元。”红金星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合作社收购的水稻和小麦都是每斤1.7元,农户每亩水稻增收550元左右,每亩小麦增收300元左右。
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企对接,引导发展订单农业……2017年,财政部、原国家粮食局共同启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中央财政从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各地开展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和“中国好粮油”行动3个子项。
2021年,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启动新一轮优质粮食工程。支持各地开展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等“六大提升行动”,并配套出台“六大提升行动”方案,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近215亿元,带动投资600多亿元,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400多个,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全面提升1500多个粮食质检机构功能,5万吨以上产粮县监测覆盖面提高到60%;直接带动优质粮食增加5000多万吨。
新一轮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各地统筹利用中央安排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粮食风险基金等,加大资金支持,推动项目落地,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成效显著。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安徽省阜南县推动“示范种植—规模化种植—就地加工转化”三步走,逐步实现全链条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保障粮食安全、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优质粮食工程“阜南样板”。

加快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
秋收后,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齐源绿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赵庆旺更忙了,他每天都要带人对烘干仓储设备进行检查,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小麦、玉米通过烘干,可有效减少粮食损失浪费。
“我们加快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降低粮食收购、运输、储存、销售、加工等环节的损失率。”德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市投资建设16处高标准粮食烘干仓储设施,为提高粮食存储质量、降低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以来,相关部门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支持各地建设了一大批粮食仓储物流项目,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仓储设施规模水平显著提升,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依托粮食物流重点通道,对接国家综合交通运输骨干网络及枢纽,在重要物流节点上支持建设一批粮食物流园区,不断增强物流服务能力。
今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高标准粮仓建设技术要点(试行)》,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水平。
同时,相关部门不断拓展粮食安全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与相关国家粮农主管部门、国际组织、外国粮油协会的交流合作,为提高全球粮食安全水平、改善全球营养状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是产粮大省,近年来,全省粮食总产量均保持在700亿斤以上,2021年更是突破了800亿斤大关。”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该省的粮食产量情况。
2013年,吉林省启动全省粮食品牌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先后推出了“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等区域品牌,成为企业增效、质量提升、销量增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各地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出台支持政策,多措并举打造粮食区域品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坚持增产与提质并重,实施产购储加销“五优联动”。带动实现了粮食种植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粮食生产经营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粮食产业发展从链短低效向优质高效的转变,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步提高。抓好“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因地制宜推广全产业链经营,引导企业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构建高效便捷的粮油供应网络,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
——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通过树立优粮优价导向,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粮食产业增值收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越来越多的知名粮油品牌产品走进城乡居民家庭。人们餐桌上的粮油产品结构更加丰富,不仅有“精米白面”,还有糙米、燕麦、薏米等全谷物产品以及杂粮产品。产品包装也从大包装、散装向小包装转型。粮食质量更有保障,消费体验更加舒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执法督查和粮食安全监管,推动产销协作持续深化,不断完善保供能力,让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坚实。”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人民日报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保障粮食供给 端牢中国饭碗】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 端牢中国饭碗”。宣传周期间,各地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宣传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消费全链条节约减损的有效做法,积极倡导爱粮节粮的社会风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金秋时节,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杨湾村稻谷飘香,该村6000多亩订单水稻喜获丰收。“今年不仅收成好,而且不愁销!”村民孙培凤说。他的底气来自与襄州区红金星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的收购合同。

  “每斤1.7元,比市场价要贵0.4元。”红金星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合作社收购的水稻和小麦都是每斤1.7元,农户每亩水稻增收550元左右,每亩小麦增收300元左右。

  建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企对接,引导发展订单农业……2017年,财政部、原国家粮食局共同启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中央财政从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各地开展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和“中国好粮油”行动3个子项。

  2021年,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启动新一轮优质粮食工程。支持各地开展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等“六大提升行动”,并配套出台“六大提升行动”方案,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近215亿元,带动投资600多亿元,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400多个,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全面提升1500多个粮食质检机构功能,5万吨以上产粮县监测覆盖面提高到60%;直接带动优质粮食增加5000多万吨。

  新一轮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各地统筹利用中央安排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粮食风险基金等,加大资金支持,推动项目落地,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成效显著。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安徽省阜南县推动“示范种植—规模化种植—就地加工转化”三步走,逐步实现全链条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保障粮食安全、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优质粮食工程“阜南样板”。

  加快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
  秋收后,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齐源绿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赵庆旺更忙了,他每天都要带人对烘干仓储设备进行检查,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小麦、玉米通过烘干,可有效减少粮食损失浪费。

  “我们加快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降低粮食收购、运输、储存、销售、加工等环节的损失率。”德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市投资建设16处高标准粮食烘干仓储设施,为提高粮食存储质量、降低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以来,相关部门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支持各地建设了一大批粮食仓储物流项目,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仓储设施规模水平显著提升,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依托粮食物流重点通道,对接国家综合交通运输骨干网络及枢纽,在重要物流节点上支持建设一批粮食物流园区,不断增强物流服务能力。

  今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高标准粮仓建设技术要点(试行)》,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水平。

  同时,相关部门不断拓展粮食安全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与相关国家粮农主管部门、国际组织、外国粮油协会的交流合作,为提高全球粮食安全水平、改善全球营养状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是产粮大省,近年来,全省粮食总产量均保持在700亿斤以上,2021年更是突破了800亿斤大关。”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该省的粮食产量情况。

  2013年,吉林省启动全省粮食品牌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先后推出了“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等区域品牌,成为企业增效、质量提升、销量增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各地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出台支持政策,多措并举打造粮食区域品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坚持增产与提质并重,实施产购储加销“五优联动”。带动实现了粮食种植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粮食生产经营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粮食产业发展从链短低效向优质高效的转变,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步提高。抓好“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因地制宜推广全产业链经营,引导企业优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构建高效便捷的粮油供应网络,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

  ——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通过树立优粮优价导向,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粮食产业增值收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越来越多的知名粮油品牌产品走进城乡居民家庭。人们餐桌上的粮油产品结构更加丰富,不仅有“精米白面”,还有糙米、燕麦、薏米等全谷物产品以及杂粮产品。产品包装也从大包装、散装向小包装转型。粮食质量更有保障,消费体验更加舒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执法督查和粮食安全监管,推动产销协作持续深化,不断完善保供能力,让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坚实。”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日报》( 2022年10月13日

第 18 版))

【河南持续做好粮食安全大文章】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民生责任,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到田间地头。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表示,农业强,首先粮食产业要强。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在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坚定落实“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等重大要求,河南持续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推进种业攻关
河南农作物供种能力约占全国的1/10,全国小麦推广面积前10位品种中河南占了4个,在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等制种供种上优势明显。近年来,河南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上展现河南担当。
为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筑牢产粮大省根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在政策方面率先发力,要求河南各地各部门持续做好粮食这篇大文章,到2025年,全省粮食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粮油加工转化率达90%以上,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要加快现代种业强省建设,通过整合种业科技资源和力量,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推动神农种业实验室成为国家种业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眼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新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种业科技专家汇聚在“中原农谷”,为种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河南省是育种、繁种、用种、供种大省,但还不是种业强省。”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指挥部工程部负责人金荣生介绍,为进一步护好大国粮仓,加快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今年4月份,河南省政府出台《“中原农谷”建设方案》,聚焦国家种业、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实施创新驱动、优势再造战略,打造要素共享、协调创新、具有独特品牌优势的“中原农谷”。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河南省委将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重构重塑实验室体系,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原农谷’,着力打造现代种业强省,努力把种子这个农业‘芯片’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河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介绍,河南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目前,河南小麦年供种能力为36亿斤,约占全国的38%,其中10亿斤销往省外。
做好耕地文章
今年,在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努力下,河南克服去年特大洪涝灾害、小麦晚播、长势偏弱等不利影响,狠抓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夏粮生产取得总产762.61亿斤的好成绩,发挥了“中原粮仓”的重要作用。针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河南坚持一手抓防汛、一手抓抗旱,迅速组织动员力量抗旱保秋,确保秋粮丰产丰收,力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成绩的背后,是河南做好耕地这篇文章的持久努力与付出。耕地是红线更是底线,也是稳产增收的根本。近年来,河南把粮食安全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守牢耕地保护红线,认真落实惠农补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像保护文物、保护大熊猫那样来保护耕地,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生产,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周霁介绍。
河南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同时,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越来越多的“望天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坚持“向科技要粮”,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藏粮于技”走进现实。
在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高标准农田里,沈家村党支部书记石长锁介绍,沈家村建设的5G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了智能灌溉、土壤墒情监测、苗情虫害监测、气象灾害预警等多个数字化应用,农户通过手机即可实时了解小麦生长情况,还可以通过AI智能模拟土壤墒情、虫害发生和气象发展趋势。
根据尉氏县农业农村部门对首批近万亩高标准农田效益分析:该批农田亩均粮食产量提升30%,每亩人工费下降55%,亩均收入增长近一倍,还有效实现了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近年来,尉氏以“耕地、水利、科技、政策”为关键点,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粮食生产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来抓,立足本职、忠实践行、创新举措,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2.68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95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农业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河南信息通信业累计完成农村地区网络建设投入44.3亿元,同比增长31.8%。在数字化背景下,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更多可能。
近年来,河南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7580万亩,总面积居全国第二位。此外,河南突出抓好水利这个命脉,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灾后重建力度,稳步提升地力和粮食产能,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
延伸产业链条
既要种好粮,更要用好粮。近年来,河南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树牢“大食物观”,做强特优农业,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让“小农户”牵手“大市场”,提升种粮比较效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建立防疫生产双线运行机制,着力保障农产品物流畅通,实现货畅其流。
如果说润滑油和食品安全有关系,很多人会感到不解。其实二者关系很大。漯河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科长张晓亮表示,食品企业的生产设备都会用到润滑油,生产过程中如果有润滑油进入食品中,势必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使用食品级润滑油是必然要求。
位于河南漯河的河南倍佳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研发食品级润滑油的企业。倍佳科技董事长胡纪根介绍,全球公众健康和安全组织(NSF)是对食品级润滑油开展国际认证的权威机构,公司的产品已通过了该组织H1(生产配方)和ISO21469(生产体系)的双认证。目前取得双认证的企业,全球一共只有17家。
倍佳科技所在的园区,汇聚了双汇、可口可乐等大型食品企业。如今,园区内的食品企业不用再千里迢迢从国外进口食品级润滑油,近在咫尺的园内企业就能完成产业链上下游的延展对接。在这里,食品加工的产业链延伸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原材料、制成品的生产转移,而且还覆盖了食品工业生产要素的方方面面。
倍佳科技是当前河南着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条的一个缩影。目前,河南省粮油加工转化率达80%,主食产业化率达65%,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万亿元级产业,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三全、思念、白象等品牌享誉海内外,不仅丰富了国人厨房,更走上了世界餐桌。十年来,河南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推动酒业、奶业、中医药业振兴,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8%,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河南第一大支柱产业,河南“国人粮仓”“国人厨房”“世人餐桌”的地位不断提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近真的攒了好多照片啊,好像也不是很喜欢分享了,可能我长大了吧哈哈哈哈哈 微博真的一直是我心事树洞一般的存在[泪][泪]23年工作状态还算满意,周末双休,朝九晚
  • ”But Mr. Li smiles and says, “If I add eyes to the dragon, it will fly away.”可是李
  • 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中,先进制造业、科技和产业创新领域项目投资规模占比由29.36%提升至30.85%,为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项目支撑。】日前,市发展改
  • ☀️ 遇见风雨,请用一颗从容的心,去抚平时间的创伤;遇见善意,请用一颗温暖的心,去记住这些美好。 回家的路上,希望你一心无累,四季皆安。
  • 谈谈昊铂HT这两次的OTA更新吧 12月提车到现在,收到了OTA了两次,这个频率算起来还过得去,不过具体还得看推送的内容有没有意义,能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功能增加,
  • 他说他家是线下回收账号的,不走线上,我问他有没有tb店,他说有,就把截图给我了。这个人私聊问我还卖不卖,他说他是工作室的,不用走中,然后让我走腾讯会议让我给他开
  •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感受不到爱了,他所有对我说的情话,对我表示爱的一切行动,他都毫无掩饰的给予我,他希望我能从妈妈离世走出来,但是,我对他,好像,变得虚无,我感
  • 当一个人仅凭自己独自的思考,不受别人思想和经验的激发,即使是最好的情况,也是微不足道、单调无味的。 学会放下,就是对自己的善待,不纠结于过去,才能避免自陷于痛苦
  • #刘宇宁宁远舟# | #刘宇宁一念关山#|#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宁远舟[给力]刘宇宁燕子京简单的事情到我嘴巴里就成了复杂,我不太会表达,但我会表达关于你的一
  • 拱门不翻车的终极避坑方法:1、半包模式最具性价比算弧度、买材料,找定制家具的师傅给你操作、安装,油工刷漆,这个最好在定制柜入场后,让师傅顺手就给你安了。朋友家近
  • 京东配送,速度超快快来感受华为的黑科技魅力吧!大家觉得好运哥说的对不对 【京东】【领券直降】小米(MI)Redmi K70 第二代骁龙® 8 澎湃OS 第二代2
  • 3、停止进一步联系,加强保护措施,避免被分享出去在收集了证据之后,屏蔽勒索人,要求朋友们也这样做;暂时注销账号,防止勒索者骚扰你,(但不要删除账号,有可能会失去
  • 虽然与会CEO中有人已是美国国会的“常客”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场听证会加入了受害者家属与保护儿童权益组织的现场施压,迫使这些硅谷巨擘对公众道歉。报道称,听证会刚一
  • ” 勺子递在钟琳月唇边,她张口咽了下去,看着吴妈:“对不起,吴妈,让你担心了。-舒缓用:威格菲水乳积雪草提取物+洋甘菊花水自来水过很多次每次有朋友问我换季/晒后
  • 麻花町柯北与颜值博主就《先做加法再做减法》进行了高质量高密度对话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场高质量高密度的对话,聊了很多,讲了很多,想总结出点什么发现很困难,极端喜
  • “其实本质是相同的,假如你孩子学说话,第一次表示要喝水时,开口便说:‘爸爸,请给我喝一杯水,好吗?'你保证吓一跳,认为这孩子有毛病。最后,男人沉着脸大手一挥赶走
  • 【#小杨哥与游戏MCN小象大鹅成立公司##三只羊与游戏MCN机构成立新公司#】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合肥象羊盈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豆耿,注册资
  • 9个生活小细节防止婴儿吐奶1、奶嘴型号要合适过大或过小如果奶嘴孔过小,宝宝就要用力吸吮,容易导致空气与奶汁一起吸入,引起吐奶;奶嘴孔过大,宝宝吸吮时又容易被呛着
  • 「也不能算是指示吧,就是他上半场太划了(在放水)我让他下半场好好打(笑)」——再次来到冲绳,被篮球的热情气氛感染,您有什么新感受吗?全明星的各种活动很有意思,还
  • 我们站在现在的视角,再回看华夏幸福的败局和万科的稳健性,还可以看出来一些有意思的东西:1、华夏幸福的固安icon模式本身可复制性是不好的,但是该公司在风口上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