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你就是在睡梦中,你也可以往生去(其佛本愿力)

十方诸佛给他座下的菩萨的开示,实际是把净土法门最精要的核心开示出来了。从中我们理解为什么那些大菩萨愿意往生,乃至于像文殊、普贤,以及华藏海会以善财童子为首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为什么他们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里就告诉我们了缘由了。就是到极乐世界,能够快速地到达清净处,能够快速地得神通,能够快速地成佛。那这种快速成佛的这样的一个原因是“其佛本愿力”,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量。

如果一个菩萨他在不退转位靠自己的修行最终也能成佛,但是过程非常遥远,到了极乐世界他就能够快速成佛。这是本愿力。而且这个本愿力不仅是对于大菩萨,而且对九法界众生,尤其对我们这些业力凡夫,也具有强缘的加持力,我们这些业力凡夫闻到了弥陀的名号,生起信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执持名号,都能到极乐世界去,没有一个遗漏。只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都是阿鞞跋致。

那这里实际上是很奇妙的,就是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到了极乐世界去,也是阿鞞跋致。这就是通途教理无法包容的一个奇特之处了。阿鞞跋致是圣人,那我们这些凡夫去了竟然是阿鞞跋致,具有阿鞞跋致的相好光明,具有阿鞞跋致的神通智慧,具有阿鞞跋致的种种功德,但是从我们自己的水平来看,我们还是一个具足烦恼的凡夫。所以这个身份就没有办法去很明确地确定了。你说我们往生之后是阿鞞跋致,但从我们的业力、烦恼来看又是凡夫;你说是凡夫吧,又有阿鞞跋致的功能作用。这就是净土法门的一个特点:不断烦恼得涅槃分——没有断烦恼,但你得到了涅槃的功能作用。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你是凡夫却是阿鞞跋致?说你是阿鞞跋致你又是凡夫?非凡非圣,即凡即圣。这样的一种奇特就还是来自于“其佛本愿力”。

所以你看这是十方诸佛的一个开示,告诉我们,净土法门完全就是靠信愿往生了,没有提任何条件了。所以“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是十方诸佛共同开示的一个心要,也确实把净土法门的本质要领高度概述出来了。

所以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里面,禅净四料简告诉我们:“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这个“万修万人去”可不跟这个“皆悉到彼国”千里同风、异曲同唱吗?义理都是一样的。你只要具足“闻名欲往生”的这个前提,“万修万人去”的结果一定是这个样子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乃至刀兵劫的时候,仍然是“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的。因为阿弥陀佛本愿力自始至终就在那个地方,不会消失,不增不减,而且对末法的众生的这种悲悯心会显得更深厚,关照得会更仔细。

所以这就是一个大乘极为圆顿之法——以名号度众生。只要信愿感通,你就能解决问题。对这一点,我们中国净土宗祖师都把握得很准。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也是这个意思。你能不能往生就看有没有信愿;那谈功夫,你往生品位的高下要看你持名功夫的浅深了。你只要具足信愿,前面我们有句话就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无上菩提。你闻到弥陀的名号,你有信心欢喜乃至一念的这样的一个“一念”,你去至心回向都能往生。为什么你能往生?因为你这个信心欢喜的一念就跟阿弥陀佛的本愿大的磁场力沟通了,互动上了,阿弥陀佛的本愿的大磁场力摄取不舍了,那你决定往生了。阿弥陀佛临命终时一定会来接你的。你就是在睡梦中,你也可以往生去。

——大安法师《佛说无量寿经三偈悬谈》第4讲

《法华经》我虽年朽犹故贪惜
(第七十七段)
【世尊!尔时穷子,佣赁辗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遥见其父、踞狮子床,宝几承足,诸婆罗门、刹利、居士、皆恭敬围绕,以真珠璎珞、价值千万,庄严其身,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宝帐,垂诸华幡,香水洒地,散众名华,罗列宝物,出内取与,有如是等种种严饰,威德特尊。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
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见逼迫,强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时富长者于狮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我常思念此子,无由见之,而忽自来,甚适我愿,我虽年朽,犹故贪惜。即遣傍人,急追将还。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使者执之愈急,强牵将还。】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穷子在那些流浪的日子里,替人打短工,或被人雇佣,历尽艰辛,辗转回到了父亲的住所,站立在门旁,远远地看见自己的父亲,伟然坐于豪华的“狮子床”上,“宝几承足”。这些是比喻离开佛教的人,四处求法,未得解脱,在轮回中吃了很多的苦,终于认识到了只有佛法才能救自己,于是又回到了佛的道场。
这里说的狮子床是佛用的法座,宽大如床,如狮子般的威严;而宝几则是放在法座前踏脚用的。这个重归佛门的人,见佛安坐在十分庄严的狮子床上,将双脚踏放在由很多珍宝成就的条几上。其父身边有“婆罗门”,“婆罗门”是祭司贵族,是印度四姓中最上位僧侣,学者阶级的称呼,为古印度一切知识的垄断者,自认为是印度社会最胜种姓。所以祭司被人们仰视如神,称为“婆罗门”。此处“婆罗门”比喻十地菩萨和等觉菩萨。
还有“刹利”:“刹利”全称刹帝利、瓦尔那之一。是古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刹帝利也有高下之分,可分成切特利与刹库里,前者人数多,地位低;后者人数少,地位高。此处“刹利”比喻初地至九地菩萨。
还有“居士”:什么是居士呢?鸠摩罗什说:外国白衣多财富又快乐悠闲者、名为居士。《慧远维摩经疏》说: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例如《维摩诘经》称,维摩诘居家学道,号称维摩居士。此处“居士”比喻三贤位菩萨。
这些婆罗门、刹利、居士、都非常恭敬地围绕在其父身边,众人以真珠璎珞、价值千万的珍宝,庄严其身,其父身边还有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这一段比喻三贤十圣和等觉位的菩萨,都非常恭敬地围绕在佛的四周,他们用真珠、璎珞,价值千万的珍宝庄严佛身。
这些庄严佛身的珍宝比喻为戒定慧,意为用戒定慧庄严法身。“官吏、人民”比喻证四向四果的小乘人、而“僮仆”则比喻修四禅八定等方便法的人。他们“手执白拂”:“白拂”比喻实智妙用。“侍立左右”则比喻用实智左扫尘欲、右扫无明;左右清净、佛居中,表法中道。
那么“覆以宝帐,垂诸华旙”又是什么意思呢?“宝帐”指庄严道场用的帷帐,是非常华美的帐子,比喻慈悲;“华旙”指绣有莲花的幡盖即华盖。意思是以宝帐和华旙布置在道场内,以此比喻四摄法,四摄法是大乘菩萨所修的四种非常殊胜的法门,即: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同事。
道场里用“香水洒地”,非常清净严洁。以此比喻法雨普被、造福众生。而“散众名华”是指有天人散花,落在法会大众的身上,是天人修的供养,表示对道场的尊重,在此比喻菩萨所修七净华,即:
1、三聚净戒:指一切戒清净。
2、首楞严大定:指如来自性本定。
3、实惠:指圆教实智,真实之一乘了义。
4、断二谛疑:指断空谛和假谛,空谛表法自性本空;假谛表法一切相,皆是虚妄。断此二谛,空假不二,除一切无明之疑,即是中道。
5、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不论是外道或小乘道,最后都要通向佛道才能得到真实利益。
6、智德圆满:即智慧福德圆满。
7、断德成就:指断尽无明,成就功德福德具足圆满。
那么“罗列宝物”又是什么意思呢?罗列就是将众多的宝物一样一样的排列给众人看,以此比喻由很多方便法组成的大乘法,佛都一一的为众生开示。而“出内取与”则比喻佛从法身内取出心地法门,以心地法门摄受众生、教化众生。
而“有如是等种种严饰”又是什么意思呢?种种严饰是指用种种珍宝严谨装饰的道场,非常庄严,以此比喻含藏种种法宝的三乘菩提成就的一佛乘。那么“威德严尊”又是什么意思呢?威德指威势和德能、严尊指威严和尊贵,以此比喻佛的十力、四无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威德严尊,无人能及。
“穷子见父,有大势力”:“穷子”比喻二乘人。二乘人智慧不足,虽然回到了佛的身边,仍然是二心不定的。见佛有这么多的功德神通,现微妙庄严之大势力,感到很是自卑。
这时穷子即“二乘人”见佛讲的是一乘法,是自己从未听闻过的,认为以前佛讲四谛十二因缘法就已经将佛法讲完了,怎么现在又讲起一乘法了,于是心里产生了怀疑,怀疑见到的是不是魔王变成的佛?后悔自己不该到这个地方来,心里想:这到底是法王还是魔王?但这一乘法不是我要求的,不如还是回到小乘法里去,继续修空,修灭尽定,求小涅槃,还容易得到些。如我在这佛所呆久了,万一逼迫或强使我修一乘法,我该怎么办?想到这里,又快步离佛而去。
这时大富长者在狮子座上,认到了自己的儿子,心里很欢喜,想到自己有这么多的财宝,今天终于有托付了,平时常常思念自己的儿子,一直都没见到,现在他忽然来了,正合我愿,我虽然年迈,还是很贪惜这些财宝的,总想有个交托。现在看到儿子刚来又逃走了,于是就派人去追,使者很快就将其子捉住了,穷子非常惊慌,埋怨,大声叫唤:我又没有犯法,为什么捉我?使者更是将其死死抓住,强行将其带回。
这些比喻是:佛知道众生根机,有部分人还在大、小乘之间犹豫徘徊,于是佛就委派大菩萨们劝导二乘人,让他们回小向大,归于一乘,目的是使一乘法有更多的人传承、有更多的人离生死之苦得究竟之乐。

《妙法莲华经》第四品【信解品】新说
(第七十五段)#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稀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屈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又今我等年已朽迈,于佛教化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稀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信解品>之“信”:就是相信,相信来自于信心,信心来自于三十七道品中五根之一的信根,信心和信仰都在信根里,世间人凭信仰建功立业、出世人凭信仰成就佛道。
佛教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可见一切善根都从信根中生,信根成熟了,就能证道,信根的成熟分为四个阶段,即:初信、正信、深信、真信。
简而言之:学佛人的初信就是皈依三宝、正信就是受持戒律、深信就是建立缘起性空及一实相法的佛教世界观、真信就是求证佛道。如此圆满,即是善根成熟。
而<信解品>之“解”:就是“慧解”。学佛之人要了解佛法、理解佛法、解释佛法,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世间人的智慧,而是出世间的般若智,般若智包括声闻智、缘觉智、如来一切种智,用这些般若智悟解佛法,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教,进入实证,像善财童子那样,为了求法,不辞劳苦,参访了五十三位长老大德,最后证得无生法忍;赵州禅师年高八十,犹四处行脚,寻师访道,终于开悟。这些就是般若智的妙用,得到的是“正解”。
以上所说初信和正信是戒学、深信和真信是定学、“解”是慧学。可见这一品“信解”二字已具足戒定慧三学,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而信根在这里的真实妙用是“信”《妙法莲华经》阐释的一乘了义,真实不虚;“解”是“解”《妙法莲华经》会三归一、圆融独妙的无上法义。如此才能证入一佛乘。法会大众听了佛讲的譬喻品后,这时“慧命须菩提”等四位尊者,都准备谈一下自己的体悟和感想。下面对四位尊者做个简要介绍,即:
一、须菩提:尊者在佛的弟子中,解空第一。有几个称号,由于其累劫修行般若空性,出生时家里的金银珠宝全都不翼而飞,故名“空生”;七日后诸宝重现,一样未失,故又名“善现”;其父请相师解疑,相师说吉,故又名“善吉”。空性为般若、般若为智慧。须菩提善说般若,续佛慧命,故又名“慧命”,合称“慧命须菩提”。
二、摩诃迦旃延:尊者在佛的弟子中,论议第一,辩才无碍。
三、摩诃迦叶:尊者在佛的弟子中,头陀第一,善修苦行,是禅宗第一代祖师,传说现留形住世,在云南鸡足山入定,待弥勒佛出世,传授释迦佛衣钵,然后随弥勒佛入灭。
四、摩诃目犍连:尊者在佛的弟子中,神通第一。其母因诽谤三宝,贪吃龟蛇鱼卵,堕落在饿鬼道,终日不得一食一饮,目犍连用神通见其母苦痛万分,以食孝母,可食一入口,即化为猛火,更加痛苦。目犍连求佛哀救,佛说其母在生时因诽谤三宝,又犯极重杀业,须借十方“佛、法、僧”的力量,方能使其脱离恶道,教目犍连于七月十五日,即结夏安居圆满日,设盂兰盆法会,供养十方“佛、法、僧”,最后目犍连借三宝力量使其母得以解脱恶道。目犍连救母,因此又表法“孝行第一”。
以上四位尊者,常随从于佛的身边,今日在佛所,听闻到了从来都没有听闻过的“未曾有法”。什么是未曾有法呢?“未曾有法”在《中阿含经》<未曾有法品>《阿修罗经》第四中叙述“婆罗逻阿修罗王”报告佛:说大海的八未曾有法,佛为此说正法与律当中的八未曾有法。现比较如下:
1、阿修罗王说:大海渐广渐深。佛说:正法与律渐修渐学。
2、阿修罗王说:大海不失潮时。佛说:正法与律当中的四众弟子,不犯戒。
3、阿修罗王说:大海甚深极广。佛说:正法与律亦一样。
4、阿修罗王说:大海水咸同一味。佛说:正法与律中,无欲为味,觉、息、道、味,等同一味。
5、阿修罗王说:大海有无量珍宝。佛说:正法与律,有四念处,乃至八圣道之珍宝。
6、阿修罗王说:大海为大神所居。佛说:正法与律为四向四果圣者所居。
7、阿修罗王说:大海不受死尸。佛说:正法与律中,圣众清净,不容不精进,不纳非沙门、非梵行者。
8、阿修罗王说:四大海受五河之水而无差别。佛说:四姓入正法中亦无差别,同为沙门释子。阿修罗王感叹如来八法比大海更深广,于是自愿皈依“佛、法、僧。”
以上说的八未曾有法是给小乘人讲的,这里说的“未曾有法”、指的是《妙法莲华经》。以上四位尊者听闻了《妙法莲华经》,非常欢喜,世尊又当众为舍利弗授记于某时某处某国,名成“华光佛”。四位尊者都由衷地发出稀有心,欢喜得跳了起来,都从座位上起立,整理好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屈躬恭敬,瞻仰佛的尊颜,而对佛说:
我们几位,身居众僧之首,已老朽年迈,自认为已经得到了涅槃,就不需要再堪任其他的事,也不需要再求无上正等正觉。世尊以前说法的时间由来已久,我们都在场,感到身体有些疲倦而生松懈,认为只要修“空、无相、无愿”,这些求证小乘极果的三昧法就行了。对大乘菩萨法的游戏神通,清净佛国净土,和度化成就众生的这些事,不感兴趣,心里没有喜乐感。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世尊教我们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得证涅槃,这些我们都做到了,况且我们现在年已老迈,心力不足,对佛教化菩萨成无上正觉的事,实在是生不起一念好乐之心,这是得少为足的心态。
现在好了,今天我们在佛前,亲自见闻了世尊为舍利弗授记成佛,心里非常欢喜,既然舍利弗能成佛,那么我们也能成佛,所以我们非常欢喜,欢喜见到了未曾见过的大喜事,更没想到在今日,忽然得闻十分稀有的《妙法莲华经》,深感庆幸,因为只要能信受《法华经》,就一定能够成佛,就一定能成大善获大利,如来藏里的无量珍宝,也可因此而不求自得,因这些珍宝,正如佛所说:是我们自性本具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物何曾别有肠[超话]##绿蜡小语[超话]##将清欢放你手[超话]##绿蜡拍拍##绿蜡小语##小物何曾别有肠##将清欢放你手##唐多令#《往事未曾收》 ——
  • 越长大越明白,人生有时真的需要等,该来的让它来,该走的让它走,不强求,也不强留。越长大越明白,人生有时真的需要等,该来的让它来,该走的让它走,不强求,也不强留。
  • 不只是我,岛上的每一个人的每一整天,也都在等待着这一刻,只要空中有红光闪现,所有人包括我,都一起像岛的那一岸跑去,追着霞光走,这时候,爱回忆的我,应该又要想说童
  • 官方公告原文:即日起,原FPB中单选手林立品(ID:pinz)上调至FPX英雄联盟一队,与我们共同征战接下来的比赛。#2022lpl#【FPX人员变动公告】即日
  • 她远远看到我,就兴奋地大喊“hello kitty hello kitty”她说,这是给我的礼物吗?我猜,她是真的很很很喜欢这个hello kitty的包,也是
  • #马頔说酒后不复盘是基本美德# 真的要被马頔xs了,在新节目《打工不如打电话》里,提及喝酒这个事情,马頔的故事真的不要太多![666][666][666]但是马
  • 10月3日(农历初八)为斋日当斋戒 今天斋日,敬请吃素、念佛、诵经、佛前供灯、供斋、忏悔、行善、戒杀放生、广修供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礼佛一拜,罪灭恒沙
  • 之前每个赛季都想着下个赛季一定好好打决斗,不摸鱼不偷懒,结果被搞了几局心态之后就又彻底摆烂了……有的时候是真的很佩服野排双排上大分的,感觉只会比我经历的多不会比
  • 每一家希腊菜的餐前面包都超级超级好吃,酱真的非常绝。 封控第三天终于喝到奶茶啦[兔子]为了喝杯奶茶真的是几经波折(一早点了奶茶,快递员送到窗口被交警拦下,送到东
  • 推荐以下人群使用TST冻膜如果你是旅游爱好者,夏季出游皮肤晒伤不要怕,万能神器冻膜来1️⃣瓶;如果你是宝妈,蚊虫叮咬不用怕,万能神器冻膜来1️⃣瓶;如果你是“
  • 奶fufu三色可选,奶油白、奶油咖、小雏菊,推荐奶白和小雏菊 好搭配衣服~3️⃣ 男女同款 36~44码,有半码,配闺蜜、送男友都可以 ~❤ 同店在团,传送门
  • 2月14日,12:30到吴中澹台湖大桥下核酸检测点,13:24到公司上班,下班后回家。2月9日,8:45自驾上班,8:59至中国石化苏锦站,14:31前往独墅湖
  • #股票##财经##A股##财经知识分享官# 你一定能得明白不同的大环境下,要做不同的事情,这两年,那些想着要通过投资,让自己的财务快速增长的人,基本上都栽了跟头
  •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 鸡架在沈阳的餐桌旁,已经进化升级出了无数种滋味,而辣炒鸡架这道菜则是沈城鸡架的另一种风情。任何的说辞都是借口,又要踏上征程了,莫怕[抱抱]图源上个月#三联美食#
  • 七 张定边说到元末猛将,很多人会先想到常遇春,之后就是徐达、汤和、蓝玉等人,然而论智勇双全,陈友谅驾下的张定边不逊色于明朝开国元勋中的任何一个。一 匡章提到战国
  • [二哈]8⃣️: E46 M3 Touring,旅行M3的鼻祖,真的很有范啊9⃣️: E46 M3 CSL V8,唯一一台V8发动机的M3 CSL,源自E39
  • #】简单科普一下:商品房预售最早源于中国香港,俗称卖楼花,卖期房,是一种开发商放杠杆的方式。所以,预售制度是需要严格的资金监管、分期支付以及违约处罚措施作为保障
  • 我想你,无时无刻,这个月我做的最多的事,就是不让自己一个人待着,去寺庙里待着,去见朋友,一个人待着也拼命找点事做,我想像小时候一样,把所有不愿想起的记忆尘封,可
  • 还有使用的色乳一定要选进口的,绝对不能图便宜,不然纹完之后有你的时候,最后就是选择一个靠谱的纹眉机构啦,一定要多做做功课,这样我们才能在纹眉之后做最靓的仔哦#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