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cn/AiFihJll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2021读书13(观剧07):《如梦之梦》央华版(上)严重剧透,慎点!

我一直犹豫这次观剧算什么,最终还是算到读书里来了。

上本(上半场)

关于舞台:

回型舞台架设在舞台上,连乐池也一并占用,可表演区域都比原舞台高。所谓“莲花池”就是回型舞台中间凹陷下去的部分,然后整个一楼被垫高,呈现阶梯型座位直接和二楼座位连接起来了。莲花池的座椅是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的。

左右侧幕是两个二层的平台,有复古屋顶。靠近观众席一边(乐池部分)有一个小高台,只有15到30厘米,有地下部分。底台把舞台后部全部利用了,还有一个纱幕可以投影。

表演是虚实结合,有很大部分是无实物表演,比如开车、吃回转寿司。四面换景,都是在黑暗中直接进行的,方位全部用荧光地标标明,速度非常快。

所有的角色都有多位演员扮演,起码是两个人,最多的一个角色同时出现了七个演员,因为这样可以快速进入下一个场景,有种电影蒙太奇的感觉。但最主要的我觉得还是在体现“如梦之梦”这个主题,因为每个演员都会讲自己的故事,一个讲一个演,很奇妙。而故事里又有人在讲故事,这就更奇妙了,真的是如梦之梦啊。一切都在那个回型舞台上回还往复……

开场:

所有演员上场,按回型舞台站好,讲了一个“庄如梦”的故事。

“两千三百多年前,在中国的战国时代末期,有一位诗人名叫庄如梦。因为过去关于他的资料太少,历史并没有太重视他。我们甚至无法确定这个人是否曾经存在过。”具体的事迹可以百度,这也是摘自豆瓣的。开场引用了庄如梦流传下来唯一的一首诗: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这应该是剧名的由来。

演员一个人讲一段,依次往下,有一种“能量传递”的感觉。

缘起的故事:

女医生第一天上班,分配到了五个病人,结果一下子死了四个。剩下的五号病人得了怪病,高烧不退好几年了,就是找不到原因。于是女医生去找自己的堂弟,堂弟是这个医生家族里的叛逆,没当医生而是跑去旅行。他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回来,告诉她自然疗法“自他互换”。于是女医生特别想在五号病人身上试试,但对方不配合,于是堂弟让她接近他,让他说出自己的故事。于是,第二个故事开始了。

五号病人的第一个故事:

其实他在说自己的故事之前还讲了一个西藏牧羊人的故事,他的妻子突然不见了,他碰到了一个陌生女子埋葬亡夫,然后就跟她在一起还生了孩子,突然有一天他打了盹醒过来,发现自己回到了和妻子结婚的当天,原来他做了一个梦。这个引子《天方夜谭》里好像有类似的故事。

然后第二天他才开始讲自己的故事,这个还真像天方夜谭。他是在一次看电影的时候遇到了自己的老婆,老婆被恋人搞得很烦,就把自己买的电影票给了五号,然后两人看了电影吃了饭……结婚生孩子……但孩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骨病,他们用尽办法也没治好,孩子死了。

妻子开始在五号的故事里讲自己的故事:

她是个混血,但爸爸不见了,她被妈妈虐待,她有心理疾病,她觉得她有一个死敌,她一切的不幸都是这个死敌带来的。孩子死了,她很压抑,看医生,做梦,梦到街上都是人,不理她,她去了一个餐厅看到了那个死敌!那个死敌看到了他,然后跳楼自杀了!

五号总是会在夜里接到一个电话,只有呼吸没有说话。终于,他觉得电话是打给妻子的,而妻子告诉他,当初那个弄得她很烦的恋人是个女人。

他们决定好好生活,于是来到了相遇的电影院,一切都跟那天一样,妻子接到了电话,很烦!她跑去买烤玉米,却再也没有回来。

五号怎么也找不到妻子了,五号开始生病,五号看了好久的病最后决定去旅行……上本上半场到此戛然而止。

上本(下半场)

需要补充一点就是,演出现场有一个电吉他和一个中国笛子,现场演奏哦。上本上半场几乎没有配乐,都是现场演奏的。下半场开始的时候是吉他和手风琴合奏开始的。

下半场的戏比较集中,五号周游世界,在巴黎遇到了一个大陆偷渡来的姑娘,渡娘为了避世假装不懂中文,可是被五号发现在听中文歌曲。然后她邀请五号去她那个只能容下一张床的房间做客,并称外面房租很贵,五号不如跟她一起住。于是这个她养只猫都觉得挤的空间,她却让一个大男人住了进来,所以渡娘成了他的女盆友。

然后渡娘讲述了她的故事:

她和男朋友从北京偷渡到法国(故事应该是八九十年代),结果整个船上的人都死了,只有她活了下来。所以她才会如此逃避过去的一切。

然后渡娘开始帮五号治病,找来找去找了一个吉普赛人,告诉他们要找城堡、湖、庆祝、花环,而且要他找自己。于是他们找啊找啊,找到了一个法国很偏远的地方,那里的一切都很符合吉普赛人预言。

他们在一个老人的帮助下找到了城堡,但城堡变成了酒店,他们没有预定无法入住。结果来了个法国贵妇非说他们是日本大使的儿子和儿媳,然后酒店给了他们一个特权,开了一间原来主人的房间给他们住。

传说第一代城堡主人,一个伯爵在湖边打猎看到过一只鹿,他认为他在这里打死了太多的鹿,所以他看到的鹿是他自己。然后陆陆续续有很多人都看到了,所以大家说这个湖可以看到自己。五号和女盆友也来看,结果女盆友看到了失事的偷渡船,而五号看到的是一个拿着猎枪的男人。突然,他们发现酒店宴会厅挂了一幅画,一个中国女人和一个外国男人。于是他们找到了在酒吧给他们指路的老大爷,大爷说他是这城堡主人家的仆人,画上的是最后一任伯爵和他从上海带来的妻子,他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法国驻上海的领事。

老大爷给了一个很模糊的名字和很模糊的地址,五号决定去上海找她,但渡娘决定不再跟他走了,他们分手了。

这一场的最后,渡娘讲述自己的生活,她说她总是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在北京还是在巴黎,所以她总会用一顿西式早餐来提醒自己。在一天早上,她起来煎鸡蛋,鸡蛋接触到油的一刹那,她又回到了床上,然后重新来一遍。这时候侧幕的二楼就同时出现了两个渡娘,同时讲述,然后又重复,出现了三个、四个、五个!直到第六遍,她才发现终于继续下去了……她想,如果到了第五次就继续的话,也许她就不会遇到五号了吧?

姐姐两个字对姐控来说总是意义非凡,好像有她做对比,妹妹两个字就变得快乐而浅薄,像太过洋溢而无知的样子。姐姐这两个字里有无尽悲欢快活,像要饱经苦楚却还为妹妹的英雄梦笑着,下巴颏垫在她的头顶,为她幼稚的梦受难。

姐姐不是一条船,在命运的海里,姐姐从不能主宰任何,她是海底随波逐流的沙泥,不见天日也无法上岸。

“从不是命运以痛吻她,是我以痛吻她,她报我以歌。姐姐的命运不苦,苦的是我对姐姐的心,我带给姐姐的命运如刀,刺破姐姐总容着我的那颗心。”

姐姐是一杯开水,妹妹是她怀里的茶包,放肆地让姐姐的生命充满她的味道。

空虚寂寞很厌烦? 海德格陪你谈无聊
你无聊是因为你自由?
人之异于禽兽,在于他是会感到无聊的生物。 ……和纯粹的时间流逝四顾茫然的邂逅,我们就称之为无聊。 ——Rüdiger Safraski

在〈你的无聊是谁制造的? 〉文章里,我在结论提到:人类总是想找点事情做,但最后仍是以无聊作结。 从此处延伸,无聊似乎跟等待有关,也似乎和做的事情有关,但真的是这样吗? 有没有办法对无聊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呢? 也许你会惊讶,对海德格而言,无聊竟然是哲学思索的开始! 他到底从哪边得到此结论,又如何从此结论继续思考无聊? 这一次的文章,就让我们跟着国分功一郎的脚步,看看海德格是如何思考「无聊」的问题吧。 3

哲学的根本情绪
在海德格所著的《存有与时间》(link is external)中,他讨论到「不安」的情绪如何在人类存在中蔓延,而《形上学导论》(link is external)虽然讨论的议题是 「哲学是什么?」,但在之中却有不少关于另一种情绪:「无聊」的论述。 国分功一郎在《闲暇与无聊》中对海德格的哲学思考进行一连串的考察,他提到了海德格的哲学重视着人类的「根本情绪」4  ,而根本情绪便是「无聊」。 整理如下:《形上学导论》中,海德格提到他所处的时代,许多畅销书的共通点皆描述欧洲人体验了西方文明的「没落」5,因此他说:我们必须要赋予自己新的任务与角色 。 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阶段性任务已经结束的西方人再也没有意义可言,再也看不出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海德格又接著论述,为什么我们必须给自己新的角色或意义呢? 难道我们的存在本身其实不重要? 如果我们总是要找点事情做,它的必要性到底在哪里? 难道是因为人类太无聊,才想要做点什么让自己不再无聊吗? 又到底? 我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了无聊的存在呢? 6海德格想说的是,如果有种情绪催促我们找到新的任务或角色,这代表屏除外在,自身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存在,意识到没有意义的自己,那挥之不去的情绪,其实 就是无聊7 :如同烟雾般蔓延在我们周围的无聊导致了人类想要替自己寻找新的任务,也是海德格思索「哲学」的开端。
「无聊」的形式
即便我们能够感受到无聊,但追根究柢,它到底是什么? 关于这个我们知道,却又讲不清楚说不明白的什么,海德格是这么说的:

会有不知道此种无聊的人存在吗? ——即便如此,这种谁都知道的事物的原貌是什么,又有谁可以单刀直入、斩钉截铁地说清楚? 8                    

无聊如此暧昧不清,很容易产生你我虽然讨论「无聊」,到后面才发现两边的认知大不相同的情况(换言之,鸡同鸭讲)。 海德格认为先提出两种比较常见的无聊是有助于后续讨论的:

(1) 因为某种事物而让人感到无聊
(2) 在面临某些状况时感到无聊9

海德格把前者称作无聊的第一形式,而后者为无聊的第二形式。 这两者的差异在于第一形式的无聊是被动的;存在着某样无聊的东西,让人产生了无聊的情绪。 相较于此,第二形式的无聊并非特定的事物导致,而是当人处在某些情况时,被无聊慢慢包围,但却搞不清楚为什么会如此的情况。 以下以海德格所举的例子分别讨论。

无聊的第一形式
还记得文章一开始的例子吗? 当我们在等待时,我们总是想找点事情做,因为大部分的等待是无聊的。 在海德格的例子中以等待火车为例,但在描述中更凸显出了当事人的厌烦:

…例如,我们在偏乡的地方铁路支线上,坐在某个无趣的车站里。 下一班列车要四小时以后才会来。 这个地区也没什么特别的吸引力。 其实背包里还有一本书-那么,要看书吗? 不,好像没那种心情。 那还是要来思考什么大道理大问题? 嗯,好像也不是那种气氛。 读一下列车时刻表、详细看一下从这个车站到其他地区的距离一览表,但这些地区的状况也完全搞不清楚。

在火车到达之前,例子中的主角(也许是海德格本身?)有四个小时的空档,也因此他做了许多事情来避免无聊。 我们要先厘清的一点,是等待并不必然带着无聊,比如你和喜欢的对象第一次约会时,等待对方到来的情绪可能更多是紧张和兴奋,又或者要和别人谈判时,你 的时间多半在酝酿你的愤怒或者不安。 然而,像车站例子中的等待,便被海德格看成是无聊的第一形式;他认为在等待之中,有什么东西把我们「拖入」了无聊中。 自然我们需要问,无聊在哪里出现? 会陷入无聊,是在这个例子中的什么东西所引发呢? 功一郎的说法是,这和「理想时间」有关系,而理想时间如何引发无聊,则来自我们生活中的「绊脚石」所导致的「空虚放置」。

理想时间是什么? 要回答此问题,必须要回到海德格所说,物品具有其特有的时间。 以车站为例,车站特有的时间便是车站的理想时间,也就是火车从车站发车的瞬间。 在即将发车之前抵达车站的旅客符合车站的理想时间,也因此他们不需要等待便可以搭上火车。 换句话说,只要事物的理想时间无法配合,我们就会感到无聊。 这样绕口令式的说明要讲的其实不难,例子中的主角做了许多事情,却也一次又一次看着他的手表,确定当前的时间。 其实他在做的,与其说是确认当前的时间,不如说是确认火车到站还剩下多少时间,还得继续和无聊奋战多久。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总希望时间走得越快越好-因为时间走得太慢了!
体验到时间的迟缓,甚至是时间的停滞,变成了例子中的「绊脚石」,让我们无法立刻得到期待中的事物,就如同例子中的车站,没有回应我们的期待,却把我们丢到 跟期待毫无关系的环境当中;环境里有站牌、石头、书本、树木和更多的东西,就是没有火车。 这便是「空虚放置」,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这些物品没办法成为我们的听众

无聊的第一形式在这边得到了结论:让我们无聊的真正原因,是来自我们的期待,和所期待的事物之间的时间落差,落差产生了绊脚石,导致我们被空虚放置

无聊的第二形式
海德格的分析并没有在第一形式就结束;随着他的思路走下去,他认为第一形式可以发展成更深层的无聊第二形式。 在第一形式中,我们可以明确发现有某种东西让我们感到无聊,但第二形式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明明处在非等待、甚至是自己期待的环境中,无聊仍然在不知不觉产生 。 海德格的例子如下:

…我们傍晚被招待到某处。 说是这样说,但也不是非得去不可。 但是我们一整天都很紧张,到了傍晚时也有空,因为这样所以就去吧。 在该处端出了如同往常惯例的晚餐,大家围着餐桌进行如同往常惯例的交谈。 食物也不是每一道都十分美味、谈话相当有趣。 吃完饭以后,跟平常差不多的感觉大家愉快地坐在一起,大概会听听音乐、一同谈笑。 很有趣、很愉快。 差不多到了该离开的时间,妇人们像是要确认聚会真的很棒,说了好几次「今天真的很开心」。 不仅是在告别的时候如此,连下了楼出到门外,只剩下我们自己的时候,还是如此重复说着。 正是如此。 非常棒,很开心。 在今晚的款待之中,无聊什么的完全找不到踪迹。 交谈对话、人们、场地,都不无聊。 因此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回到家以后,稍微看一下在傍晚因为聚会被打断的工作,为明天的工作立下大概的计画与目标-就在…亲朋好友聚会玩乐的情况对大多数人来讲并不陌生,比如拿前阵子,不知何时成为惯例的中秋节烤肉活动说明如何呢? 参与者有人调味,有人拿着啤酒喝,有人负责端上盘子的食物,让你一份又一份吃进肚子里,接着看看烟火,拿起手机拍摄,这应该是充满乐趣的事情吧。 但当你回想时,会不会有其中的某些时候,你觉得无趣了? 就像聊天聊到某个程度后突然静了下来,每个人把焦点移转到自己窄小的手机萤幕上那样,因为开始无聊了。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难道无聊是来自自己吗?
如果要找出第二形式的无聊来源,功一郎建议我们先从分析第一形式的方法,亦即从「让自己不无聊」的活动看起15。 不管做什么都没关系,只要让时间快点过去就好,在此种情况下让自己集中精神,忘记时间的缓慢流逝,是第一形式的活动意图,也就是说等待时所做的事情和期待 的事情并不直接相干。 问题来了,在第二形式的案例中,最大的差别在于,所做的事情和期待的事情直接相干,让我们感到无聊的活动,本身便是消遣。 在宴会中不管是拿食物也好,谈天说笑也好,无一不是消遣,我们主动沉浸在消遣之中,那么「绊脚石」和「空虚放置」在哪边呢?
功一郎认为这两者在第二形式的确存在,但却和第一形式不相同,因为第二形式的空虚放置是逐渐成长而来16。 请再次回想中秋节烤肉,当时你正在做什么呢? 不管是什么事情,你总是顺着「中秋烤肉」的情境打转,配合着气氛和其他人在其中随波逐流。 因为随波逐流,慢慢地你再也不会追求其他东西,慢慢地,无所谓。 结论是,我们自己把自己丢入了空虚放置当中;空虚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自己。 那绊脚石呢? 在消遣活动中的时间并不像等火车那样迟缓;时间在自己的无所谓之中流逝,看起来并没有对我们造成任何困扰。 但仔细一想,时间虽然没有造成困扰,但我们却无法从时间当中脱离,时间在本质上捆绑着我们,时间本质上成为了我们的绊脚石。
无聊的最终形式
在之前的讨论,我们看到了两种形式的无聊;第一形式的无聊由外部产生,而第二形式的无聊由内部产生,无聊和消遣彼此交错出现,也因此海德格认为此为较深层的 无聊,但其实,还有一种更深层的无聊是前两者都无法达到的深渊,又被他称做无聊的第三形式:

对海德格而言,第三形式的无聊便是没来由地无聊,和人、事、时、地、物完全没有关联,完全没有办法给出具体例子(相对于其他形式),发自内心深处 的声音。 我们被强迫倾听声音的当下,同时把自己放置到空虚当中,外在的一切都无关紧要时,因为自己的孤立无援,在「一无所余的完全广域19」中容不下任何的可能性 ,自己成为了自己的绊脚石。
依照海德格的说法,无聊的三种型式如是发展,而人类面对第三形式的无聊,人类并非就此打住,而是回过头导致了另外两种形式的无聊。
怎么说呢? 当我们听见发自内心的无聊,我们想要摆脱此种状态,但却没有办法,只好透过各种忙碌忽略无聊,对其视而不见。 第一形式的无聊,最好的体现并非等待公车,而是工作。 我们想要时间依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更确切地说,我们不想失去时间;当把自身的时间投入在工作中,人类才有办法忽略深刻的无聊-透过成为奴隶,让忙碌充满自己,逃脱了 第三形式,却进入了第一形式。

可能性的动物
在断断续续书写此篇文章时,我一开始从对海德格论述的厌烦,到对海德格面对自己处境(面对无聊)的无奈感同身受。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为什么我们要让各种活动充满自己的生活,一说是我们想要过得有意义,但这个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有时候我们以工作包装,有时候我们沉浸在娱乐,把这个意义和无聊放在一起,我发现到这也许是一体两面的事物:无聊,是意义的缺失。

我们听到内心深刻的无聊,想要找些事情做,想要透过意义,让自己不无聊。 说到底,人类就是这样的生物吧? 想要为每一件事情找解释,想要为每一件事物找意义。 以为找到意义了,但在某一个时刻却发现没有意义时,一股厌烦感便油然而生,「意义的缺失」以无聊呈现,最后又以无聊作结。

回到海德格,许多解决无聊的方式治标却不治本,比如睡觉,比如换件事情做,又或者全心投入在工作中,这不就是他在书中所述,两种形式的无聊吗? 为了忽略最深刻的无聊,要嘛我们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感受到了第一形式的无聊,要嘛我们把自己投入到消遣当中,感受到了第二形式的无聊。 但,这真的是坏事吗?
海德格在讨论无聊的最后,竟然得出了神奇的结论;对海德格而言,当你心中响起无聊的声音,其实就是在告诉你:你是自由的,你有很多可能,所以去做某 件事情吧! 所以,海德格对无聊的答案很简单:「无聊,就是自由,我们透过下决断发挥身为人类的自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当我们在第三形式的无聊底下,革除了 一切外在的可能性,但同时,我们却从内在看到了身为人类的可能性。 「自己成为自己的绊脚石」并不是负面的,而是在邀请你去做些什么;正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什么都做得到。 20
综上所述,我认为无聊和我们的关系是这样的:

无聊,是意义的缺失。 因为无聊,想要找寻意义,所以我们「下决断」,我们行动。 这就是人。

最后的最后,我们以海德格的说法来做结吧:

...所谓在世存有(dasein)21的自由,仅存在于在世存有让自己自由的过程中。 但是,在世存有让自己自由这件事,每次只会发生在在世存有面对自己本身、下决断的时候;意即,只有在在世存有为了做为在世存有的自己,而将 自己打开的时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百年企业,往往有独门生意,一般的企业生产不了这些产品,一个产品如果不好,它是不会传承下去的,早就被淘汰了,这就是垄断。比如说过去100年,凡是投与嘴巴消费相关的
  • 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取决于途中的坚持,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找一个理由坚持下去。因为不管怎么样,我都不想要遗憾,因为我不想老了之后回想起来,没有一个
  • 相识是缘,相知是份,缘分的天空下,我们共同经历过很多刻骨铭心的爱,真正的幸福不是最后的拥有,而是彼此的珍惜。茫茫人海中两人从相遇,相识,相知,或是相亲相爱,这就
  • 1957年到1960年期间股市相当温和的下跌期间,我们的投资组合的业绩表现可以证实我的假设是正确的,我们确实是以一种极端保守的方式进行投资。巴菲特在1961年度
  • 让我惊喜的是你有了新的身份——演员,参演了《雪滴花》……正如你说的“耐心等待,福气就会到来的”。英雄俄狄浦斯为民除害,勇敢地来到斯芬克斯面前,他回答道:“你说的
  • 虽然我们都是人间旅人,红尘过客,倘若生命如风,只是路过,那些吹开的花朵,是否还能留住人生最初的颜色?过去已经过去,未来尚未到来,无需纠结,烦恼忧愁,俱成浮云漫游
  • 我又不吃,你那么急着说不好吃干嘛!(那个味道be like:你吃了一口妈妈用刚切完姜片的刀切的西瓜一样)我:啊!
  • 但在这张刘涛和潘虹的合影中,却有后面的一个“路人甲”吸引了吃瓜网友们的注意,仔细看她就是孙俪啊,原来10年前娘娘还给刘涛当了一次背景,只不过在刘涛选择退出嫁入豪
  • 尹正就不用说了,大家都很熟悉,观众缘也一直很不错,在综艺里的尹正成了搞笑担当,在五位嘉宾里,最会搞事情的一位。最近《中餐厅》第六季开播,这档节目也再次成为大
  • #合影会放在其他投稿中#佐贺#佐贺偶像是传奇#幕张和佐贺#永远不灭#芙兰秀秀#你也已经是芙兰秀秀的一员了#竭尽全力发出生命的呐喊吧今早的课老师讲的症状 突然想到
  • 瓷砖选购的四大误区金尊玉大理石瓷砖获得了2017大理石瓷砖十大品牌荣誉吗杜勋虎@ www.snt123.com 和在回答金尊玉大理石瓷砖获得了2017大理石瓷砖
  • 其实朝阳群众没那么神秘,他们可能是社区志愿者,可能保安,可能是普通的路人甲。 落地 cg cmc 社区 财经 超话 大v ​这首歌是我很少又喜欢又不敢
  •   西湖边,你划船寻他至此,曾经,与你相依相伴的男子,被称为完美男子的人,舍去了红尘里的俗事,在此处梯度为僧,他向往佛家的经典高深,你可以理解,只是,你不明白,
  • #金俊勉[超话]##SUHO# Show!音乐中心 1位 SUHO 《사랑,하자》'俊勉 粗卡嘿2020生日企划 专辑特典国内补邮 Allure Korea杂志
  • 我没有衡量好很多事情,更没有把握好分寸和心态,不可否认的是我曾无数次陷进去过,我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都从不骗人,我也曾经怀疑过我自己,是不是到最后只是那段时间我
  • 时间真的是个好东西,验证了人心,也见证了人性...在这个人情味淡薄的时代里,当你看清了人心,看透了人性,受够了算计,却又学不会两面三刀处事圆滑,就会开始变得很沉
  • #明星# 成毅想要换掉他团队的宣传人员,他们确实不够给力,《莲花楼》早前宣传,他被剧里另一个男主抢尽了风头,热搜里没有一张成毅的剧照,就连马上要官宣的makeu
  • 裤子腰部松紧带设计,包容性更加好贴适各种身材,垂直的版型衬的腿部更加直溜~黑色更是显瘦no1不用多说,单独的上衣或者裤子拿出来搭配别的衣服也实用的很!短上衣+高
  • #金钟大0921生日快乐# 时光带走青涩的模样时间长河中的坚韧浮出水面不悔过去的时光亦将展望未来的光辉旅途的下一站是无限光明徜徉于回忆之海捡拾起闪光的碎片金灿的
  • ”确实是的,适当的几盏良酒,一点点的微醺,人们天然地卸下防备,那些块垒一样横在胸前的拘束,便都一一冰消雪融了。“平素道貌岸然的人,也会绽出笑脸;一向沉默寡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