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一个去年的档(渣浪真的渣[微笑])

20210917晚/0919午/0920午
九人话剧 双枰记 repo

“不声不响,终于有人,识别我破绽。”

我好喜欢《双枰记》。是近情情怯的喜欢,也是被人识别出破绽的喜欢。又欢喜,又惶恐,总有种没文化观众配不上看好剧的卑微。

第一场被刀得像只刺猬,第二场专注于唇枪舌战本身,第三场彻底嗑进程郎的情谊里。很对不起风流倜傥卢教授,越到后面越想说:要不你走?(bushi

昨天把二人间的“懂得”列了一个list,到底忘了湖心亭一段。不承认想念,但画了相思。

清单里,郎对程的包容看似更多,但我最喜欢的一条,是郎士飖即将奔赴岑西林时,卢泊安说:你决定的事,我是劝不动了。郎答:你该学学季瞻,他可一点儿没劝我。

每到此处,都会想起宝玉说,林妹妹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卢教授对不起……)他懂他选的路,他也知他不是“负气”。因而即便有纠葛龃龉,终究也并未生分。

其实此后种种,也未必是“不懂”吧。所以顺着道歉的台阶就让他进了牢房,所以总还记得当年的半盘残棋,所以听到对方说出“伯仁却因我而死”后是长久的沉默。

还有一处细节。程无右喝水呛到,把杯子递给郎士飖后,手并没有收回;郎只低头看了一眼,就立刻从口袋里掏出帕子塞到他手里。像曾经重复过无数次,像从未分离这么久。

又好笑又心酸的是,全场温和平静的郎士飖,在发现程无右吐血后失了态,威胁了狱警飙出了脏话拿出了被程无右诟病的不那么清流的手段;还有一次虚张声势的跳脚:骂他只顾自己,骂他开了个坏头,骂他对言论自由无益。换来的是程无右一张温和平静的脸:难为你,等了这样久。

皆有破绽。皆被识别。都很懂得。

剧中卢泊安提到求三野夫妇,说,世间情谊,莫过于互相成全。看到最后总觉得,这句是在讲夫妻,也在讲知己。

求三野在剧中是好特殊的存在,从来不在,但时刻都在。开场不到十分钟就直愣愣砸下一句昔日同僚求三野被绞死,《四张机》中最爱求教授的我眼泪刷一下掉下来。散场一边擦眼泪一边向友人吐槽:导演长得这么美,下手却这样狠。

确实是全剧泪点担当。邵姑娘一句“生前该是怎样的一个人”,端和平主义茶杯的一张脸就即刻出现在眼前;卢泊安问,谁能说自己坚持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又不免微笑:如今他成了端水的人了;待到他说三野总能看到一人一事具体的难处,不由得还要落泪,这样一个对狂暴和极端充满警惕、这样一个温良包容、有着强烈同理心的求三野,竟是最先为进步牺牲了自己的人。

郎飖之间的情谊,也是动人。听说郎士飖送邵姑娘灯时说,自己的一个朋友讲过,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能讲这样话的朋友,大约只有求三野了;至于郎不得不如此的“依法行事”,剧中借卢泊安之口告知,“三野也不怪他”,因为法律之议难得,“惟郎士飖难得”。

虽然已经夸过很多次,但还是要再次赞美张巍。问出“他怎么说”时微皱眉间的哀痛,听到“惟郎士飖难得”后,嘴角轻微的抽动、欲言又止后的转身,都太恰当、太合理,也太戳人心了。

比起当传声筒、说俏皮话的卢泊安,桀骜狂躁时常爆发的的程无右,我以为郎士飖是更难演绎的角色。一个内心有着巨大伤口的人,一个弄丢了最亲密的家人、失去了最亲密的朋友,在道义的困局中艰难求生的人,到底会有一张这样的面孔?

张巍老师真好,不疾不徐,熨帖稳妥。嘴边的微笑是浅的,眉间的痛苦是收着的,再痛,就转过身把伤口藏起来,或者把痛苦吐在烟雾里。声音也是收着的,不高声讲话,但每一句都听得清清楚楚,音色也极好,声控福利。我好喜欢在台上这样稳的一个人,看戏不必悬着心,focus在他身上的每一秒都觉得很值得。

其他演员也很好。很想说一下叶蓁。之前看到言辞过于刻薄的评论,还是有点生气。大鼓难唱,学了几个月的人上场,的确不够专业,也许也确实入不了某些“行家”的眼(但末场比首场是好了很多的)。但去挑剔她演得不像“烈女子”,不像“老板”,大声指责她没有去“考证过”,优越感未免秀错了地方。谁说拒绝陪酒的烈女子就一定要英姿飒爽、被称“老板”就必须游刃有余大杀四方?我反而觉得叶姑娘演出的温婉和善最是难得,是乱世中经过风浪见过世面又以压不倒的滚灯的姿态坚韧生活的人。(友人插播:有的人就是国产电视剧看太多)

至于大鼓的部分,换一种形式似乎也未尝不可?比如参考《四张机》,唱的部分以录音代替。专业大鼓演员虽好,但只怕气质神韵不如叶蓁这样契合。

说回剧本身。有人觉得《双枰记》许多内容生效的前提是《四张机》,对于不了解九人民国宇宙的人来说,求三野的遭遇,卢泊安的变化,都很难产生痛感。二刷时我尝试抽离出被求教授刀的情绪,但还是感到刀子从四面八方飞来——也许不会几分钟就进入情绪,但依然有很多在此之外被触动的点。

个人的感受是,《四张机》里有《双枰记》里以回忆拼凑但终究不够鲜活的故人,欠缺了这一环,感受的强烈性的确有差,但于剧情完整性无碍。

但还是很希望巡演时可以双剧同行,方便观众搭配使用(当然,导演也会收到更多刀片)。

远程观局的友人觉得小寒与邵姑娘的线略显突兀,我在现场倒没觉得,文人的交锋更多地走入市井中来,又有一些玄妙的关系在主副线的交错中,更丰富也更有深意了。大约在线与现场的观感,还是有很大差异吧。(请尽快安排巡演呀。)

以及,我个人是非常喜欢以对话为主体的文人戏的。对于底子不好的人(我)来说,密集的信息量接收和记忆都有点困难,但越是多刷,越乐在其中。越到后面,越能看到藏起来的线索和越来越来多的细节,这部剧给我的,比我想象中多更多。

谢谢《双枰记》。谢谢九人。

#那些普通人创造的奇迹# 9月5日泸定6.8级地震后,在湾东水电站施工的28岁年轻人甘宇,与电站水工罗永一起逃生,中途二人分开,三天后,罗永获得救援,而甘宇却毫无踪迹。逃生前,罗永干了一件大事,他爬上大坝,点燃柴油发电机,打开两个泄洪闸,救了很多人的命。

上山寻找甘宇的队伍没有间断过,在人们的信心几乎消逝时,指挥部凭着没找到遗体,就不放弃搜寻的信念,继续增派队伍。最后发现甘宇的人叫倪太高,一个快60岁的跃进村村民,他在招待路过的救援队时,旁听到甘宇失踪的消息。随后独自在熟悉的猛虎岗找了两天,找到了那个他原本不认识的年轻人。

找到甘宇的消息,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在全网传开了。本刊记者在听罗永、倪太高,以及雷波县蓝豹救援队队长邝文学讲述时,发现很多非常动人的细节。每个人都做出了不同的努力,做自己擅长的事,抢修公路,搭桥,搜救,向导。

普通人的普通举动,寻常的善意不断接力,最后爆发出一个非常不寻常的奇迹。

●罗永

9月23日上午,罗永徒步三个多小时,回湾东村。这是9月5日泸定6.8级地震后,罗永第一次回家。同行的还有村里好多人,这天天气尚可,没有下雨,较为安全,政府这才同意每家每户可以有一人返回灾区。湾东村是受灾较为严重的村子之一,罗永工作的湾东水电站就在湾东村上游。

地震发生的中午,等他跑出宿舍,回头看,宿舍门已经被落石堵住。罗永头脑里只有拉闸、救人和逃命三件事。电站三名水工,每次轮休一人,大坝泄洪闸开与关,正是水工的岗位职责之一。看到一同值班的同事受伤,罗永心里就知道,爬到坝上去开闸泄洪的,只有他一个人了。“不去开”这个选项一秒钟都没出现过,因为他一看坝上的水位就知道,“如果水翻过坝,电站里的伤员要被淹,如果压力管道断掉,下面的几百个农户要遭殃”。这些都必须要避免掉。

当时电站两边的山都在垮,罗永不敢迟疑,转头往坝上跑,手脚并用,爬了五分钟。漫长的五分钟。震后电路立刻中断,要开闸,得先启动柴油发电机。发电机从点燃到能供电,需要一分多钟。比起那五分钟,这是更漫长的一分钟。罗永盯着时间显示器上的数字,一秒秒前进——电通后,他按下两个开闸按钮,开完闸门,顺手把发电机关掉。比落石压肩更沉重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下了坝,混乱中,他碰到甘宇。甘宇是施工队的,前一阵,电站下面的铁丝笼被夏季洪水冲垮,施工队过来抢修。现在地震了,一片混乱,原本没有机会合作的两个人,倒合作抬了两个伤员。水电站大约在湾东村上游10几公里处,周围人烟稀少。地震当天下午,其他几人都撤离了。但罗永先是拉闸,后来又跟甘宇抢救伤员,一通忙乱下来,天色已经太晚,甘宇又在混乱中丢了眼镜,两人决定先在大坝过夜。

但留在电站并不可靠,第二天,罗永和甘宇还是决定往外走。二人带的东西不多,一捆绳子,专门的逃生绳,挺沉(最终也没用上);一瓶矿泉水,一顶安全帽。安全帽给到甘宇;水,后来甘宇一直跟罗永说,你也喝,你也喝。罗永一直告诉他说,我不渴,我不渴。一直到7号,他们遇到一条溪流,罗永才喝到开始逃生后的第一口水,那时已经过去三十多个小时。

6号白天,罗永的手机还有点电,信号时有时无,有信号的时候,打成功过一次110。电话那头问清楚二人的姓名和位置,还让他们把手机定位打开——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保持电话通畅——哪有可能,很快手机就没电了。

7号上午,也就是二人离开水电站的第二天,甘宇出主意说,应该回到大坝去,可能会有人徒步到水电站救援。二人决定分开,罗永独自前往大坝,走之前,他给甘宇摘了一包野果, 还给他在安全帽里兜了一帽子溪水。他走了4个小时,回到大坝,发现并没有救援队,或许刚刚错过,或许早就错过,或许救援已经来过几次,这些他都不知道。他只知道,眼前是一片废墟。在废墟里,他找了一阵,找到一个红色的打火机,揣上。他想返回去找甘宇,发现下来的路已经塌方,上不去了。

困在原地不是办法,罗永又找到一条路,那条路看着更危险。到处都是塌方,一直到天黑,罗永都没能走太远,他感觉自己被困住了。晚上,下起雨,他找了一棵大树,靠在树干上休息。非常冷,他试图生火,但找不到干柴火。想睡,又完全睡不着。

肚子饿,罗永又想起前一天在路上找到两个八月瓜。罗永自己不吃,都让甘宇吃,但那个傻小子吃果肉居然还吐籽儿。罗永有点生气,都什么时候了,那个籽儿也是能量啊,不要吐。傻小子还是吐了。

第二天上午,8号了,罗永仍然感到害怕,到处都是滑坡,还得继续走。走到一个拐弯处,终于看到一个农户家,虽然只剩一片废墟,但这个地方他认识,叫火草坪,心里又好受一些。从废墟里,他找到一个苹果,又啃了一个生玉米。

打火机派上用场了,罗永点起一堆半湿的柴草,然后等。他感觉等了好几个小时,坐在那里,快要睡过去,心里想着,天气不好,烟飘上天去大概也没人看得到。直升机巨大的声音迫近的时候,他已经迷糊了,眼前突然出现很多人,穿什么的都有,好像还有县领导。有人问他,“是罗永吗”;第二个问题就是问他,“跟你一起那个娃儿在哪里”。

●邝文学

雷波县蓝豹救援队来了35人,9辆越野车,一辆货车,地震发生后, 他们起初是进到泸定县得妥镇救援。十几天里,搭了两座桥。到16号,桥移交给更专业的工程队。队长邝文学松了一大口气,已经在想,回家后要美美地洗个澡,吃一顿肉。收拾行装的时候,指挥部突然又通知他,带一队人,去寻找甘宇。

邝文学乍一听任务,还推托了一下,因为甘宇失联已经11天了。毕竟这期间,直升机和那么多支队伍,已经进山地毯式搜救过好几轮,逻辑上,他们再去的意义并不大。但指挥部的领导说,只要没见到遗体, “你们就尽最大的努力,及时把所有信息反馈回来,做到问心无愧就好了”。

邝文学挺喜欢这个领导和他讲的这几句话。他挑了7个精兵强将,2个自己队里的,5个来自重庆巴南队,一行共8人,第二天早上9点出发,坐两个多小时船抵达王岗坪码头。他们的救援目的地是猛虎岗,本来应该走公路,但公路塌方严重,只能绕行走水路。到了王岗坪,去往猛虎岗所在的跃进村,省道也在抢修,所以突击队在这里滞留到16号晚上6点才放行。再徒步走到跃进村,已经是晚上将近9点。等于这一天都耗在路上了。

跃进村的村民告诉邝文学,每天都有救援队上去,每天也有队伍下来,直升机也几乎没有间断过,每天都到山上盘旋,寻找甘宇。事实上,邝文学他们跟之前的队伍一样,努力了两天,确实也无功而返。

邝文学分析,猛虎岗一面是大悬崖,大峡谷,气流很强,直升机无法靠得太近,在密林里看见甘宇的可能性很小。从后来甘宇被找到的位置来看,邝文学他们晚上曾用强光手电筒四处扫射过,还用扩音喇叭呼唤,尤其是晚上的灯光,应当能被甘宇看到,只是他没办法回应。但凡他有个生火工具,应该能更早一些被找到。

甘宇被找到那天晚上,邝文学睡不着,忍不住上短视频平台,翻来覆去刷那点画面。他一直琢磨,这个年轻人是怎么撑过17天的。他知道甘宇近视,没有生火工具,更没有任何装备,震后的密林里,还落石不断、到处都滑坡,拿到的可以说是野外求生最差的一手牌,他居然凭这把牌给打赢了。

邝文学感到不可思议,他猜想,甘宇这个年轻人,应该非常冷静沉着,“否则,每天大呼小叫,都会把自己给累死”。他说的大呼小叫,是听到直升机的声音,或者看到救援队伍的手电光,人本能会做出的反应。还有对恐惧的回应。“恐惧这个东西是个怪物,越恐惧他就越放大”。这种情形下,每当夜幕降临,对黑夜的恐惧,是很可能将人吞噬的。

邝文学想起,他们的队伍撤离时,指挥部派了直升机接续,低空飞行,他们朝直升机敬了个礼,又向大山的方向也敬了个礼,心里默认,这是在向一条逝去的年轻生命敬礼。邝文学从2016年左右开始参与此类救援,失联超过三天,最终能找到的通常都是遗体。所以他听到找到甘宇的消息时,忍不住就掉了眼泪。

他第一反应就是问知情人,甘宇吃水怎么解决的。最难解决的,的确是饮水。他们在山上两天,遇到最接近可饮用的水,是一个“牛滚荡”,就是牛洗过澡的小水塘,他们简单地过滤了过滤,也就喝了。那些天,虽然经常阴雨绵绵,那种沙地根本留不住水。邝文学听人说,甘宇补充水分的方法是苔藓,“苔藓,跟海绵一样能吸很多水,保命没问题,但是有很多细菌,除非万不得已”。

邝文学想着,等甘宇恢复了,他得带几个队员去看望他,听听他的荒野求生故事,想跟他学两招。

●倪太高

现在大家都知道,救援队无功而返后,是山里人倪太高找到甘宇的。倪太高的房子就在山上,他在这里生活了五十多年,养了120头羊,十几头猪,一些鸡,5个孩子。过去,他还经常上山采药,熟练掌握猛虎岗的地形。

地震后,倪太高第一时间就离开家,去了临时安置点。9月18日,地震后第13天,他第一次上山回家。羊圈、猪圈,一间客房,还有厨房和厨房里的打面机、推豆浆的机器,洗手间和洗手间的太阳能、洗衣机,全都塌没了,一塌糊涂。只有两间主屋,2013年4·20雅安地震之后建的,幸存下来。不过也不能住,现在一家五口,在山下租了个房子住。5个孩子里最大的两个已经成家,小的3个,一个在上初中,两个读小学,需要他养活。

9月19日,他在自己家院坝周围,碰见两个穿橙色救援服的人。老倪请他们休息,他们就坐了,给他们递东西吃却没有接受。中间他们接了个电话,老倪听他们聊到的意思是,山上也还是没有收获,没找到那个人。老倪才知道,原来他们这支队伍是10个人,在山上还有8个人,一直在找一个人,那个人从地震开始,一直失联。

第二天,老倪早早起床,比昨天多翻了一个山头,找羊,同时也找人,漫山遍野“到处吼了吼”。到21号早上,倪太高5点多就起床了,一看天,下点毛毛雨,找出雨衣雨裤想穿上,转念一想,又放回去。因为穿这些东西爬山找人, 笨脚笨手,不如就普通穿点衣服,主要是得穿那种军胶鞋,那鞋雨天不滑溜。

头天上午上山,没带吃的,这一回,他背起个双肩包,是他最小的娃娃上学用的书包,往里塞了两盒纯牛奶,几颗糖,还有几块小月饼。走前又穿上一块彝族家那种“毡挎挎”,心里的打算是,万一碰到那个失联的人,不管在哪个地方,只要碰到,他就把它脱下来,“垫着坐,软和”。

上山一个多小时脚程。仍然是第一天的路线,“反正人只要活着,就是这片山,其他没有别的山了”,再深远处就是湾东,湾东那一片,人家救援队、直升机、无人机都找了好久,他觉得不可能在那边。

倪太高58岁了,地震里还受了点腰伤。但他爬山比很多人都灵光,停下来的时候老倪吼两声,“哦~~~”,他一贯牧羊,喊羊群归来也这样“哦”,声音能穿透密林。当然,这他“哦~~~”得有点不一样。“哦~~~”了两声,他又想,右边有一大片塌方,一百多米宽,早就成了个偏坡了,还有大石头随时会滚落,对方要是听得着,就得提醒他不要走偏喽,“哦~~~往左边走~~~”,他吼。

上山没一会儿,老倪就听到些动静,好像野兽。他知道山上野猴子不少,每年都下山偷山民种的猕猴桃,还懂得撕开保护的纸袋检验熟成度,但没有特别骇人的野兽。老倪一开始以为是这些爱偷东西的老朋友。后来逐渐听确切,是 “救命”的声音。不是猴子,是人。

老倪摸索前进,最终看到一个脑壳——林子茂密,有个人埋低脑袋,伏低身体,几乎是爬着在走。老倪看清楚对方的脸的时候,他已经在哭了,“今天碰到好人了”。老倪被他抓住,看他哭,“也忍不住掉几个眼泪”。他拍拍年轻人的肩膀,试图安慰他,没事,没事,一切都会好。那个人说,“有政府(的电话)吗,告诉政府,我叫甘宇,甘宇找到了。”

甘宇在的那个位置相对平整,十多米宽,实际挺危险,因为两头都是塌方。老倪扶着甘宇,一步一看路,一脚一瘸,缓缓离开危险区,这样走了两个小时左右,才走到相对安全的地方。老倪没有问太多问题,因为他发现,甘宇吃起小月饼、说话,整个身子都在抖。

那张后来在全网传开的合影,是个自拍。“政府说让我拍张合影发过去”。老倪弄手机不在行,就把手机给甘宇,他给弄出来一张合影。老倪说,“将将找到,看到第一眼的时候,我心头上有一种高兴的感觉。他抱着我哭一场的时候,我也掉了很多眼泪。”

《打火机、八月瓜、毡挎挎——“寻找甘宇”的故事里,一些寻常和不寻常的细节》
作者 | 驳静

#甘宇已转入普通病房休养#

对不起苍兰诀,我之前对你说话声音大了些[跪了]我宣布接下来三个月我都要看小甜剧缓缓自己
小兰花真的是我最喜欢的女主啊!那种带有神性的爱,就像是小蘑菇一样。我可以选择拯救苍生,但是我的初心是因为苍生中有一个我爱的你。这种懵懵懂懂的善良,至纯至善才是我的心头好啊!
还有大强!如此尊重女主的真的不多见了,一个上位者因为被爱试着学会尊重爱人和去爱一个人。没有换藏心簪真的很戳我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谁懂!还有在他以为神女不是小兰花的时候,尊重神女作为独立于小兰花以外的个体。
还有那么多副CP!女性角色真的立得住。每一个我都爱!除了那该死的走地鸡[怒]
剧情不拖沓,上一集死了,下一集就复活了,前一秒闹别扭,后一秒给台阶。我真的很爱啊!!!!谁懂!没有代餐的难过啊!这个剧简直戳中了我的心巴。
但是世间没有月尊,只有走地鸡。
本座明天就踏平计算机考场[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俄克麦罗沃州州长辞职 此前商场火灾致64人死
  • 新西兰真有可能发生9级大地震吗?!地震、地质学家研究后这样说…
  • 台殡葬业者烧错遗体 家属瞻仰遗容时发现不是亲人
  • 央视曝早孕网红,此类网红几时休?
  • 南航学霸5年写1800首情诗 用无人机求婚
  • 【永和读报时间】2018年4月2日 二月十七 星期一
  • 快讯:索马里一维和部队基地遭袭 数十维和士兵丧生
  • 印度如今暗自悔恨 中方竟已完全掌控洞朗!
  • 洪欣儿子撞脸张艺兴 继父张丹峰为其有爱庆生
  • 片片花瓣寄托哀思 清明首场长江公祭活动在南京中山码头举行
  • 重庆部分陵园推出代客祭祀:不哭坟不烧纸,远程读信收费百元
  • 北京前门大街部分老字号或将撤离 14家商户已接通知
  • 台湾粉尘爆炸|比瓦斯气爆更可怕的粉尘爆炸!
  • 山东东阿回应“阿胶造假”:对涉事企业调查取证
  • 国务院发话,湖南这2个地方火了!
  • 浓眉37+15威少连续五场三双+10失误,雷霆险胜鹈鹕
  • 悉尼多家华人商店频频失窃!惯偷猖狂,花样百出!店主们叫苦不迭:证据确凿也没辙?!
  • 【鹿鸣星座】王亚丨行止记
  • 锐评 | “高铁设座卖高价茶”有“强制消费”之嫌
  • 西湖大学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