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柏瑞尔·马卡姆的《夜航西飞》时,看到书评反复提及卡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所以读完那本书,就随即捧起了这一本。

“反复提及”,是因为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女性,她们都在叙写非洲,都经历过战争,也都在书中提到了丹尼斯·芬奇-哈顿……所以她们常常被拿来作比较,她们写的书更是如此。我也是看到了这种种比较而心生好奇,因此才会拜读这本《走出非洲》。

不得不说,有了比较也就有了分别,有了分别就会生出高下优劣。可接连读完这两本书后,我发觉,这种比较对她们来说是不公平的,甚至说,不排除某些和我一样,因为“看到了这种种比较而心生好奇”,所以才去阅读或者干脆不读《走出非洲》的人,会错过去领略《走出非洲》的美,会错过去感受《走出非洲》的好。虽说这两本书,所述皆是作者在非洲的生活,她们遇见的人、她们经历的事、她们眼中的动物与风景、她们的感受与重生……但毕竟两位作家的职业不同,性格不同,视角不同,因此注定笔下的内容也会不同。在我看来,二者叙述内容与风格的不同,就有如神与人之间的区别——不是说神比人更加高尚或超脱,而是各有其特质——神有神的克制与冷静,人有人的鲜活与多情。

关于这本书,普遍的简介是说,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在小说中,作者以一个殖民者和基督徒的身份走进了美丽的非洲……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非洲人民的热爱、同情和眷恋,以及非洲土著人对主人公的尊重和爱戴。”
的确,翻开此书,刚一开篇便无限丰饶,好长一段描述风光景物的优美文字,仿佛电影的开场,以下垂35度到45度的视角,广阔地俯瞰着大地,这些“优美文字”,就如同为影片专配的声音极富磁性的深邃旁白。而后种种情节,更是足见主人公在土著人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可实际上,在这本书的写作期间,也并不完全是经营农场的美妙生活,还包含像“一战”和“殖民统治”这样残酷而无奈的现实。只不过作者并未对此用力着墨。但也正因如此,才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战争”与“殖民统治”之下,普通人们真正的生活。我赞叹她正义而勇敢地宣说:“在不算太久之前,在这代人尚有记忆的时代,土著人还是这片土地无可辩驳的主人,他们从来没听说过白人和白人律法的存在。”

通读此书,同样会生出我在《夜航西飞》读书笔记中写过的感触——有时我会疑惑:“令人着迷的,究竟是这个女人所书写的非洲,还是这个因非洲而书写的女人?又或者:是非洲使她的书写显得博大,还是她的书写使非洲变得不凡?”
《走出非洲》,娓娓诉说了近二十万字——恩贡农场的丰美辽阔;土著男孩卡曼提的独有沉默;林羚璐璐的百态多姿;恩格玛舞会上人们的特色歌舞;蒙巴萨美妙的景致与浓郁的风情;她与丹尼斯·芬奇-哈顿的种种经历与情谊;丹尼斯离世后,她叙述中那不言哀伤却足见哀伤的凄凄动人……直至最终,她农场经营失败,变卖家具时的种种感怀和令人动容的离别——全书不可不说丰饶深厚,可相较于这已然丰厚的“二十万字”来说,依然让人读出了种种“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我想那是非洲大地上的一事一物,那也是作者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并且我发觉,读一本书久了,就像跟一个人相处一样,会生出感情,进而再去听他/她的叙述,丰富之余,也会有更多的感同身受。

当我跨越了时空,依借着卡伦·布里克森的眼睛、口吻和感受去俯瞰非洲大陆,不仅看到了“大地浓烈而凝练的精华”和仿佛“一匹古老织锦”般的森林秘境,也看到了主人公在经历了诸多不顺后,孤独而深刻的梳理,以及梳理后,所完成的真正的自我接纳与自我救赎。
这本书,着眼细处也从不落空。若非读到《枪击事故》,我作为一个三四岁孩子的母亲,是断然不敢想象,孩子的玩闹竟会造成有人送命的悲惨局面,更无法想象,“对非洲人来说,人生的灾祸只能以赔偿的方式来抵消,至于动机,大可不必追究。”在《艰难时日》这篇,卡伦·布里克森还写道:“亚麻开花的时候,田里一片清澈的蔚蓝,宛如人间仙境。亚麻纤维又细又韧,泛着微光,摸起来有种滑腻腻的感觉,世上再没有什么产品比亚麻制品更让人心生欢喜了。看着亚麻一包包运走,你的心也随之远去,仿佛已经看到它们被做成了床单和睡袍。”我作为一个常年与纯天然面料打交道的服装设计师,读到这样的文字,又怎会不觉亲切与激动?
再说读到此书接近尾声的时候,像《艰难时日》、《山间坟墓》、《法拉和我变卖家具》这几篇,我更是接连数段地摘抄誊写。因为在这几篇的叙述中,我发现我与卡伦·布里克森的感受重叠了,我们所经历的并不相同,可我们的体会,却绝不因时间而断,亦不因地域而隔。

这就是《走出非洲》,它是一个并不以《夜航西飞》为参照的更早的存在。或许我们无法评论它是否意义非凡,但我真诚地感谢卡伦·布里克森能将这一切记录书写。每个人来到世上,都会踏上一片与之因缘深厚的大地,然后用心去生活、用心去爱……所能记录和流传的,便是我们行于人间的痕迹。或许这些“痕迹”无人问津,渐渐被埋没;也或许会成为后世众人的辙印,越碾越深。

读柏瑞尔·马卡姆的《夜航西飞》时,看到书评反复提及卡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所以读完那本书,就随即捧起了这一本。

“反复提及”,是因为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女性,她们都在叙写非洲,都经历过战争,也都在书中提到了丹尼斯·芬奇-哈顿……所以她们常常被拿来作比较,她们写的书更是如此。我也是看到了这种种比较而心生好奇,因此才会拜读这本《走出非洲》。

不得不说,有了比较也就有了分别,有了分别就会生出高下优劣。可接连读完这两本书后,我发觉,这种比较对她们来说是不公平的,甚至说,不排除某些和我一样,因为“看到了这种种比较而心生好奇”,所以才去阅读或者干脆不读《走出非洲》的人,会错过去领略《走出非洲》的美,会错过去感受《走出非洲》的好。虽说这两本书,所述皆是作者在非洲的生活,她们遇见的人、她们经历的事、她们眼中的动物与风景、她们的感受与重生……但毕竟两位作家的职业不同,性格不同,视角不同,因此注定笔下的内容也会不同。在我看来,二者叙述内容与风格的不同,就有如神与人之间的区别——不是说神比人更加高尚或超脱,而是各有其特质——神有神的克制与冷静,人有人的鲜活与多情。

关于这本书,普遍的简介是说,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在小说中,作者以一个殖民者和基督徒的身份走进了美丽的非洲……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非洲人民的热爱、同情和眷恋,以及非洲土著人对主人公的尊重和爱戴。”
的确,翻开此书,刚一开篇便无限丰饶,好长一段描述风光景物的优美文字,仿佛电影的开场,以下垂35度到45度的视角,广阔地俯瞰着大地,这些“优美文字”,就如同为影片专配的声音极富磁性的深邃旁白。而后种种情节,更是足见主人公在土著人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可实际上,在这本书的写作期间,也并不完全是经营农场的美妙生活,还包含像“一战”和“殖民统治”这样残酷而无奈的现实。只不过作者并未对此用力着墨。但也正因如此,才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战争”与“殖民统治”之下,普通人们真正的生活。我赞叹她正义而勇敢地宣说:“在不算太久之前,在这代人尚有记忆的时代,土著人还是这片土地无可辩驳的主人,他们从来没听说过白人和白人律法的存在。”

通读此书,同样会生出我在《夜航西飞》读书笔记中写过的感触——有时我会疑惑:“令人着迷的,究竟是这个女人所书写的非洲,还是这个因非洲而书写的女人?又或者:是非洲使她的书写显得博大,还是她的书写使非洲变得不凡?”
《走出非洲》,娓娓诉说了近二十万字——恩贡农场的丰美辽阔;土著男孩卡曼提的独有沉默;林羚璐璐的百态多姿;恩格玛舞会上人们的特色歌舞;蒙巴萨美妙的景致与浓郁的风情;她与丹尼斯·芬奇-哈顿的种种经历与情谊;丹尼斯离世后,她叙述中那不言哀伤却足见哀伤的凄凄动人……直至最终,她农场经营失败,变卖家具时的种种感怀和令人动容的离别——全书不可不说丰饶深厚,可相较于这已然丰厚的“二十万字”来说,依然让人读出了种种“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我想那是非洲大地上的一事一物,那也是作者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并且我发觉,读一本书久了,就像跟一个人相处一样,会生出感情,进而再去听他/她的叙述,丰富之余,也会有更多的感同身受。

当我跨越了时空,依借着卡伦·布里克森的眼睛、口吻和感受去俯瞰非洲大陆,不仅看到了“大地浓烈而凝练的精华”和仿佛“一匹古老织锦”般的森林秘境,也看到了主人公在经历了诸多不顺后,孤独而深刻的梳理,以及梳理后,所完成的真正的自我接纳与自我救赎。
这本书,着眼细处也从不落空。若非读到《枪击事故》,我作为一个三四岁孩子的母亲,是断然不敢想象,孩子的玩闹竟会造成有人送命的悲惨局面,更无法想象,“对非洲人来说,人生的灾祸只能以赔偿的方式来抵消,至于动机,大可不必追究。”在《艰难时日》这篇,卡伦·布里克森还写道:“亚麻开花的时候,田里一片清澈的蔚蓝,宛如人间仙境。亚麻纤维又细又韧,泛着微光,摸起来有种滑腻腻的感觉,世上再没有什么产品比亚麻制品更让人心生欢喜了。看着亚麻一包包运走,你的心也随之远去,仿佛已经看到它们被做成了床单和睡袍。”我作为一个常年与纯天然面料打交道的服装设计师,读到这样的文字,又怎会不觉亲切与激动?
再说读到此书接近尾声的时候,像《艰难时日》、《山间坟墓》、《法拉和我变卖家具》这几篇,我更是接连数段地摘抄誊写。因为在这几篇的叙述中,我发现我与卡伦·布里克森的感受重叠了,我们所经历的并不相同,可我们的体会,却绝不因时间而断,亦不因地域而隔。

这就是《走出非洲》,它是一个并不以《夜航西飞》为参照的更早的存在。或许我们无法评论它是否意义非凡,但我真诚地感谢卡伦·布里克森能将这一切记录书写。每个人来到世上,都会踏上一片与之因缘深厚的大地,然后用心去生活、用心去爱……所能记录和流传的,便是我们行于人间的痕迹。或许这些“痕迹”无人问津,渐渐被埋没;也或许会成为后世众人的辙印,越碾越深。

古装剧饱和,《梦华录》的火爆给市场注入活力,它值得高热度吗?
在影视寒冬过后,古装剧本就饱和度市场又空降了《梦华录》这个爆剧。迄今为止,它的总播放量已经一破再破。无论是在哪个平台,都能掀起巨大的讨论度,也能成为话题中心。这到底是观众反其道而行之,还是市场的连锁反应呢?
要说古装爆剧,离得最近的则是《知否知否》了。它足以成为经典,是有赖于片方对宋朝文化与礼仪和各种细节的把控十分到位。同时,多位实力派演员的聚集也充分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传统与新生思想的碰撞。而《梦华录》的好口碑,其实是大家对以往粗制滥造的仙侠剧、古偶剧的强势反弹。大家看到服化道和情节都如此令人满意的古装剧,势必会把之前的低分剧拉出来对比。

不过,观众的眼睛是最雪亮的。大家不会故意去打高分,毕竟演员的演技和作品质量才是一部片子站得住脚的关键所在。而要说《梦华录》是否值得高热度,倒不如探究它的热播所反映的现象。

就像《梦华录》所要表现的励志大方向一样,价值观和当下流行元素的巧妙结合使得大家既了解了文学作品的典故,也自然地为后续情节发展做了推动与铺垫。这样的表达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新老结合,还把各位主人公的故事线与人设在开篇就立住了。所以,女主三人小团体的成长向和男女主的互相救赎都再次使大家合理共情。

本剧的矛盾点设置也是相当地戏剧化,有底层女性的挣扎向前、有位高权重者的神秘作为、还有看似狠辣实则多番隐忍的角色设定。这些都没有落于俗套,而是打破了传统古偶剧的唯美或虐恋,将反派的肆意与正派的自强都刻画得惟妙惟肖。当现实矛盾与个人意志遇到冲突时,主人公们的反应和处理才是本剧的核心所在。
时至今日,众多的创作者都将“为了红而红”摆在了脚踏实地之前。许多影视剧的情节设置和人物性格并不符合,有的更是突兀且烂尾,让人不得不中途弃剧。如果只是为了掌握流量密码而拍,那么这种心思大可不必。
毕竟,开播后的口碑断崖下滑所产生的连锁效应可是会波及一大片人的。这也不是之后再努力找补能轻易挽回的。要是主创团队都爱惜羽毛,那未来的作品必然不会太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对于为何要投资风电项目,3月18日,云南能投在回复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公司将本次募集资金投入新增风电项目,能够有效抢抓云南省绿色能源电力生产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窗
  • 拉夫罗夫总结说:"我们的美国同事一定是失去了现实感,或者有一种超级完美的情结,已经压倒了所有的规范。俄罗斯外交部长说:"我们将看到他们将如何
  • 听音频的时候我真的哭崩,宣布妻子死亡和不被女儿理解真的一定很痛苦吧,但是如果女儿是妻子唯一留下的礼物,为什么还是和以前一样呢,呦呦她,真的很害怕啊……你心中都是
  • 早起真的能干好多事,当然 熬夜更能[开学季] 昨天午觉睡到八点半的后果就是晚上眼睁睁看着天亮了都毫无睡意于是七点半就起床洗头洗澡洗衣服拖延症十级患者的中药终于熬
  • 真男儿本色,真男人就当如此!这样一个开局,会是怎样的结局,想想都挺现实的,不知会否有一丝温暖呢?
  • 而且那还是个小测,于是在我这个“外挂”的帮助下她拿了满分[嘻嘻]都是一句话里空一个单词出来选词填空。其他词组都还好,但是居然还有“讲究”我试图用英文和她解释这词
  • 等于,环球什么都不做,只是登记了一下这首歌是环球的,就白白拿走我收入的一半。3:如果你是作曲人,那么,只要看到作品后面,你的分配比例是50%,恭喜你,目前这首作
  • 还有许多平庸的人,将许多细碎的感触幻化于生活的点滴间。还有许多平庸的人,将许多细碎的感触幻化于生活的点滴间。
  • 《这个午后,我们复活了我们自己》 整个下午 在那些倒映过云朵的水里 并肩坐下把脚伸进去 把一部分伸进虚无里 穿着塑料凉鞋的大孩子 我愿意把更大的部分,甚至整
  • #新乡领养[超话]# 新乡本地 性格极好橘猫弟弟找领养流浪的成年橘猫弟弟,已驱虫,爱干净会用猫砂,未绝育未打疫苗,性格活泼粘人,可撸可抱,喜欢与主人互动,喂养几
  • 」-《因為愛情》(2017)每一段感情都有它無法割捨的部份,可能是一份曾帶有承諾,但最終還是無法兌現的禮物;可能是一句曾是最窩心的,如今聽起來諷刺但卻銘記在心的
  • 说个很离谱的我想学广播电视是因为我喜欢 我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当记者或者编导 想去尝试这个专业根本没想过以后就业什么的 都上大学了还不考虑未来也许在大部分人眼里很
  • 还有网友说: 评论好搞笑,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吧,一个作品至少要拍三个月,一年估计只能拍两到三个;很多演员需要作品证明自己,如果不能播还是挺可惜的。而且还改了流
  • 但如果将投资视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从长期来说,比如用十年甚至更长远的眼光来看,投资者将看到完全不一样的场景。长期来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优秀企业将不断向前发展,
  • 再由沈翊说出【女人可以理解女人,女人可以保护女人】天知道我听到这句话有多感动[泪]我真的受够很多文艺作品里暗戳戳宣扬雌竞了,和某午阳刚根本不在一个思想频道。近期
  •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你要的爱和温柔我都会慢慢给你,我不太温柔也不太优秀,但对于你,我定尽我所能#成都婚纱照#当你越来越优秀时,自然有人关注你。改变自己,你才有
  • 男人一个用力将她抵在墙上,“医生,咱们以前见过么?......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你就像溪流宁静风铃在响阳光摇晃像夏风路过我身旁漫天星辉为你永悬为你夜夜
  • 2021年:绿道健身已成为成都人运动生活的新时尚围绕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定位,充分利用天府绿道户外场景,市体育局创新推出“天府绿道健康行”品牌活动,本着“
  • 昨天和侠聊天,说手游真的越来越无聊了,我这种A了半年去打麻将的人最后居然还是回来舟,动画这两年也越来越没啥好看的,然后我就开始狂看电影一年千八百部,电影也不知道
  • 那我来找你玩”“你说青岛嘛”“对呀”“可是如果不回济南就不行哦”“那好吧”看我有点失落“不过可以早一点走”“那好哇!到底是为什么一出去玩就会超级想念哥哥[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