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车法师

窥基是唐朝一代法师玄奘的高足弟子。窥基之于玄奘,犹如子夏之于孔子。孔子学说须有子夏辈西河传经,方可阐扬宏发,广被于世;而玄奘之学,窥基不仅有克绍箕裘力,且具后修转密的功绩。

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天天在长安慈恩寺里埋头译述,发誓要把蕴含至大至深智慧的佛法传遍中土。然而有一件事情始终让他牵挂,寺里的经籍箱堆箧叠,而人的肉身终归毁坏。唯有薪火相续,找到聪慧的后生,才能使弘扬佛法的事业不至一旦而废。可是,庙堂之上,庸器居多,难以为任。所以,他时常漫步长安街头,慧眼炯炯。

一天,他在闹市之间,看见一位魁梧少年。眉清目秀,安详而行。蓦然间若觉似曾相见。前缘有识,又回想起在印度计划回眼程时,曾在尼犍子占得一卦,说他东归必得哲嗣。便连忙打听这少年家世。原来是当朝开国公尉迟宗的公子。玄奘感叹道:“如此灵慧的孩子生在将门,不可思议!也是有缘,我的衣钵可以传下去了!”即刻前往国公府拜访。尉迟宗想知法师来意,虽然不忍骨肉分离,但想到一代高僧如此器重,也颇为得意。那时代,佛教不仅是清庙净僧的空寂之事,还是一种普遍的信仰,鲜活的事业。所以虽贵为国公,一见大法师钟器儿子,怎会不高兴呢?便答应了玄奘的要求,还说:“小儿是有些不同,他母亲见月轮入腹,就怀上他。从小就不爱耍枪弄棒,一读书就精神抖擞哩!只怕这孩子脾性倔强,难以教化。”玄奘双手合什,道:“窥基资质聪颖,终成大器。非您老生不出来,非小僧莫能赏识。”说罢拉起徒弟飘然而去。这年窥基年方十七。

窥基由贵族公子削发为僧,在当时非常轰动。长安一带的人都称他为“三车和尚”。相传他开始死活不肯出家,除非玄奘答应他三件事。即不戒女色,不戒荤腥,不戒美食。不料玄奘欣然应允,用三辆马车满载歌妓美食这些窥基享受惯了的东西,带着窥基回寺。据说玄奘想先把窥基领进佛门。然后再灌注佛家智慧,使之渐渐破除欲障。后来窥基被弟子们问及此事,淡淡一笑,说:“我九岁时就失去母亲,逐渐疏远世俗。再说,慈恩寺里恐怕也无处安放这三车东西吧?”于是弟子敛心,决意摒弃道听途说的虚妄。

窥基果然不负玄奘的期望,博闻强记,思辨锐利,人人叹服。过了几年,他奉诏跟从玄奘翻译佛典。玄奘一边译,窥基一边记,师徒俩相互析难解疑,在清寂的佛堂里度过了许多虔诚的日子。

一天清晨,长安城中另一座名刹,西明寺的大钟轰鸣,测法师要升座说法。钟声也惊动了师徒俩,听说测法师要讲解《唯识论》,不禁相视而笑,因为他们刚疏通这部珍贵的经典。待他们赶到西明寺道场,却发现测法师在莲花座上娓娓而谈,释义圆融,听众无不交口称赞。窥基十分羞愧,沾沾自喜之心顿时灰飞烟灭:“竟有人无师自通。其悟境实在高我一头。”当然他并不知道测法师曾经向慈恩寺译场的看门人行贿,每天溜进去,躲在角落里偷听他们师徒的讨论。玄奘安慰他说:“测法师还未懂因明之学,没到至境。”于是传授陈那的学说,窥基因此精通因明,辨理纵横。然而窥基还是若有所失,玄奘知道他正在澄明圆觉的门槛外徘徊,便说:“云游去吧。”

欲以云游破窥基证道之感,这正是玄奘法师的高明处。就实质说,佛教不是一种学理,而是一种证验,不论大乘小乘讲的修悟,经书案卷,不过渡水舟筏,捕兔筌蹄而已。唯识之理也不是小乘家的自了之学,它追取的济世化生,澄明圆觉,必有两方面的感悟,方可臻至。且看窥基之游如何?

登太行,过五台,窥基一日来到西河,在一座古庙里投宿。夜里梦见自己恍惚在半山里,四处昏暗,隐隐约约听见山崖下有无数人痛苦地呼喊,凄楚摧心。窥基不忍心听见这种悲惨的声音,就急着往上攀登。来到山顶,发现山峰竟然象琉璃一般晶莹光洁,放眼远望,众多国度犹似微尘历历可见。突然有一个声音从头顶上飘下来:“停步,窥基不该到这里。”窥基一抬头,望见一座光华眩目的城市。过了一会儿,两位仙童走出城来问:“你看见山下那些备受世俗之苦煎熬的生灵了吗?”窥基照实回答:“虽听到喊声凄厉,却看不见确切的形状。”仙童便掷下一柄剑,说:“剖开你的肚子就可以看见了。”“剖开肚子,性命焉存?玄奘师傅的衣钵还赖我以传呢。”“执着幻相,居然还要传法,三车和尚的说法倒有些道理呢。”窥基又恼又惊,一下子把剑插入腹部。这时只见两道白光如长虹一般从腹中跃出,照映山下,窥基于是看见了无数人沉沦在深渊里,饱受酷刑,在绝望地挣扎着。这时,仙童又扔下两轴纸和一管笔,转身进城。窥基接住,仰头一看,城市也无影无踪了。天亮醒来,窥基惊魂未定。

到了夜里,寺里发出万丈光芒,经久不散,窥基循光而去,发现是两轴书在发光,展开一看,竟然是《弥勒上生经》,回想前一夜的梦境,窥基恍然彻悟:原来是佛祖感化我,让我疏通佛理,以大慈悲之心去救济苦难众生啊。想当初发愿把佛理融汇一贯,担心参杂译经会失去佛法的精华,只得到佛法的皮相,正好比夜里梦见庄严法相,早晨起来却去寻找自马。我何等糊涂,注经是为济世,不为逞才!而我却是去找白马啊。

窥基这么一悟,从此在佛法上勇猛精进。回到慈恩寺后,更加勤奋著述,疏通大小乘教典籍上百种,人称“百本疏主。”

永淳元年(公元682每)的一天,窥基象往常一样趺跏入定,他的朋友宣律师知道他在神遇佛教天王的使者,但这次时间很长,宣律师感到奇怪,窥基说:“刚才大乘菩萨来了,侍从极多,我的神通被压制了。”过了不久,窥基就逝世了。他的坟茔紧靠着玄奘的骨塔。弟子们悲痛不已,都怀念这位心地仁慈,诲人不倦的大师。

702.这是惊动一切天魔外道的作用,令他们降伏,不可扰乱修道人的清净心【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卷五十七丨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老和尚讲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六 答因圆究竟行法(等觉位)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观察。何等为十。所谓知诸业观察。微细悉见故。知诸趣观察。不取众生故。知诸根观察。了达无根故。知诸法观察。不坏法界故。见佛法观察。勤修佛眼故。得智慧观察。如理说法故。无生忍观察。决了佛法故。不退地观察。灭一切烦恼超出三界二乘地故。灌顶地观察。于一切佛法自在不动故。善觉智三昧观察。于一切十方施作佛事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观察智。】

普贤菩萨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观察。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菩萨能知道一切业,有这种观察,微细之处,悉能明见。②菩萨能知道一切趣,有这种观察。不取众生,不执著众生。③菩萨能知一切根,有这种观察,了解通达一切众生,知有善根,没有恶根。

④菩萨能知一切法,有这种观察。可是研究一切法,不破坏法界,诸法宛然存在。⑤菩萨能见佛法,有这种观察。勤修佛眼,观察众生。⑥菩萨得到智慧,有这种观察。依照实相实体,而演说妙法。⑦菩萨得到无生法忍,有这种观察。决定了解佛法。何谓无生法忍?就是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忍可于心。浅言之,这种境界,是要亲自证得,自己知道而已。

⑧菩萨有不退地,这种观察。能灭除一切烦恼,超出三界及二乘的地位。⑨菩萨有灌顶,这种观察,对于一切佛法,任运自在,已到不动的境界。⑩菩萨有善巧智慧三昧,这种观察。在一切十方世界,布施大做佛事。这是为菩萨十种观察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无上大观察智慧。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普观察。何等为十。所谓普观一切诸来求者。以无违心满其意故。普观一切犯戒众生。安置如来净戒中故。普观一切害心众生。安置如来忍力中故。普观一切懈怠众生。劝令精勤不舍荷负大乘担故。普观一切乱心众生。令住如来一切智地。无散动故。普观一切恶慧众生。令除疑惑。破有见故。普观一切平等善友。顺其教命住佛法故。普观一切所闻之法。疾得证见最上义故。普观一切无边众生。常不舍离大悲力故。普观一切诸佛之法。速得成就一切智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慧普观察。】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普观察。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普遍观察一切来求的众生,他求什么,就舍什么,而不违背众生所求的心,能满足众生所求的愿。②普遍观察一切犯戒的众生,把他们安置在佛的清净戒之中。③普遍观察一切害心的众生,把他们安置在佛的忍力之中。

④普遍观察一切懈怠的众生,劝说他们勤修精进,不舍荷负大乘的担子。⑤普遍观察一切乱心的众生,令他们住在佛一切智慧之地,没有散乱动摇。⑥普遍观察一切恶慧的众生,令他们消除一切疑惑,破灭有所执着之见。浅言之,消灭一切邪知邪见,增长一切正知正见。

⑦普遍观察一切平等的善友,也就是善知识。随顺善知识的教命,住在佛法中,不超过佛法之外。⑧普遍观察一切所闻之法,很快得证见无上的义理。⑨普遍观察一切无边的众生,常不舍离大悲的力量。⑩普遍观察一切诸佛之法,很快得到成就圆满一切智慧。这是为菩萨十种普观察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无上大智慧普观察智。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奋迅。何等为十。所谓牛王奋迅。暎蔽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等诸大众故。象王奋迅。心善调柔。荷负一切诸众生故。龙王奋迅。兴大法密云。耀解脱电光。震如实义雷。降诸根力觉分禅定解脱三昧甘露雨故。大金翅鸟王奋迅。竭贪爱水。破愚痴壳。搏撮烦恼诸恶毒龙。令出生死大苦海故。大师子王奋迅。安住无畏平等大智。以为器仗摧伏众魔及外道故。勇健奋迅。能于生死大战阵中。摧灭一切烦恼冤故。大智奋迅。知蕴界处及诸缘起。自在开示一切法故。陀罗尼奋迅。以念慧力持法不忘。随众生根为宣说故。辩才奋迅。无碍迅疾分别一切。咸令受益心欢喜故。如来奋迅。一切智智助道之法皆悉成满以一念相应慧。所应得者。一切皆得。所应悟者。一切皆悟。坐师子座。降魔冤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诸佛于一切法无上自在奋迅。】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奋迅。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牛王奋迅,能暎蔽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等等,以及所有的大众的力量。②象王奋迅,其心善于调和,而又柔顺。能荷负一切众生,从此岸渡生死烦恼河,到达彼岸。

③龙王奋迅,能兴起大法密云,照耀解脱电光,震如实义的雷,能降诸根力、觉分、禅定、解脱、三昧等的甘露雨。④大金翅鸟王奋迅,它能竭尽贪爱之水,破除愚痴的壳;它能搏撮有烦恼的一切毒龙,令龙出生死大苦海。⑤大师子王奋迅,能安住在无畏平等大智慧,以为器杖,能摧伏一切众魔及外道。⑥勇健奋迅,在生死大战阵中,能摧灭一切烦恼怨敌。

⑦大智奋迅,知道蕴(色、受、想、行、识五蕴),知道界(内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中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共为十八界),又知道处(六根和六尘共为十二处),以及一切缘起,自在开示一切诸佛所说的法。

⑧陀罗尼奋迅,译为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用念慧的力量,来修持佛法,永远不忘失,随顺一切众生的根性,为他们宣说一切佛法。⑨辩才奋迅,没有一切障碍,速度很迅疾,能分别一切,令众生得到益处,心生欢喜。

⑩如来奋迅,一切智慧之智是助道之法,皆得成就圆满。用一念相应的智慧,所应该得到的人,一切皆能得到。所应该觉悟的人,一切皆能觉悟。菩萨坐在师子座,能降一切众魔和怨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为菩萨十种奋迅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一切佛在一切法无上自在奋迅的力量。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师子吼。何等为十。所谓唱言。我当必定成正等觉。是菩提心大师子吼。我当令一切众生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安者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是大悲大师子吼。我当令佛法僧种无有断绝。是报如来恩大师子吼。我当严净一切佛刹。是究竟坚誓大师子吼。我当除灭一切恶道及诸难处。是自持净戒大师子吼。我当满足一切诸佛身语及意。相好庄严。是求福无厌大师子吼。我当成满一切诸佛所有智慧。是求智无厌大师子吼。】

各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有十种师子吼。何等为十?所谓唱言,就是菩萨自己用很大的声音来说:何等为十?就是所说的①我应当必定成就正等觉的佛位,是为菩提心大师子吼。这是惊动一切天魔外道的作用,令他们降伏,不可扰乱修道人的清净心。

②我应当令一切众生,未得度化者,我令他们得到度化;未得到解脱者,我令他们得到解脱;未得到安乐者,我令他们得到安乐;未得到涅槃者,我令他们得到涅槃。是为大悲大师子吼。

③我应当令佛法僧三宝的种子,永远没有断绝的时候,继续常住于世间,是为报佛恩大师子吼。④我应当庄严清净一切佛刹,是为究竟坚固大师子吼。⑤我应当除灭一切恶道和一切难处,是为自持净戒大师子吼。

⑥我应当满足一切诸佛的身语意三业清净,得到相好庄严,是为求福无厌大师子吼。⑦我应当成就圆满一切诸佛所有的智慧,是为求智无厌大师子吼。

【我当除灭一切众魔及诸魔业。是修正行断诸烦恼大师子吼。我当了知一切诸法无我无众生。无寿命。无补伽罗空。无相。无愿。净如虚空。是无生法忍大师子吼。最后生菩萨震动一切诸佛国土。悉令严净。是时一切释梵四王。咸来赞请。唯愿菩萨。以无生法。而现受生。菩萨则以无碍慧眼。普观世间一切众生。无如我者。即于王宫。示现诞生。自行七步。大师子吼。我于世间。最胜第一。我当永尽生死边际。是如说而作大师子吼。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师子吼。】

⑧我应当除灭一切众魔和一切魔业,是为修正行断诸烦恼大师子吼。⑨我应当明了知道一切诸法,没有我、没有众生、没有寿命、没有补伽罗(人)、空、无相、无愿,清净如虚空,是为无生法忍大师子吼。⑩最后生菩萨能震动一切诸佛国土,悉令庄严清净。

在这个时候,一切的帝释天、大梵天王、护世四大天王,都前来赞叹请求:我们唯独愿菩萨以无生法而示现受生。菩萨就用无障碍的智慧眼,普遍观察一切世间的众生,没有像我这样子。即在王宫示现诞生,自行七步,作大师子吼。我在世间是最殊胜第一,我应当永尽生死的边际,是为如说而作大师子吼。

这是为菩萨十种师子吼之法。假设一切菩萨能安住在这种法之中,则能得到如来无上大师子吼。

宏满法师:
如何了解佛教八识
用八正道净化心灵

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

甚至人对物质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

因为我们事实上都在没完没了地追求那些大家普遍认同的来自于外面世界的各种诱惑

------ 更大的房子,更豪华的汽车,时髦的衣服,有地位的朋友,以及事业上令人眩目的成就等等,

尽管我们可以在某些方面得到满足,

但是这些东西最终带给我们的是患得患失的忧虑、压力和令人疲惫不堪的混乱情绪。

所以说,人们追求复杂的生活,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因为被外界的诱惑和物质的追求,

使我们的内心世界的平静失去了,使一颗清净心都染污了。

佛教讲:
我们人有八识,
即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身识、
意识、
末那识、
阿赖耶识。

对着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贪求着物质生活无止境,成了物质世界的奴隶!

因此,佛教把六识称为六贼,在《金光明经空品》中云:

“ 是身虚伪,
犹如空聚,
六入村落,
结贼所止。”

这里举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富贵人家,因父母过逝,留下一大批无形财富。

父母归先前,嘱咐六个儿子,
第一个叫眼爱好、
第二个叫耳爱好、
第三个叫鼻爱好、
第四个叫舌爱好、
第五个叫身爱好、
第六个叫意爱好。

叫他们不要三心二意好好守住自己的家门。

可是有一天,眼爱好,看到街上很热闹就跑出去。

耳爱好,听到街上传来好听的音乐,也就跑出去听音乐了。

鼻爱好,闻到街上卖东西的香味也跑出去了。

舌爱好,在家里时间长了,感觉肚子饿了也跑出去找东西吃。

身爱好,在家坐感觉很纳闷,也跑出去散散步。

意爱好,看到他们五个都跑出去,意爱好,想入非非。

想是什么回事,自己也跑出去看个究竟。

有一个小偷他的名字叫贪欲执着,

这时刚好路过,看到这家没人在,就把他家的所有的无形财富都通通偷出去了,

这六个儿子不看好家,结果把自家的财富都丢失了。

所以佛教说:“ 六贼劫真如 ”。

就是劫走了我们本身的真如本性。

如《金光明经空品》云:
“ 眼根受色,耳分别声,鼻嗅诸香,舌嗜于味,所有身根,贪受诸触,意根分别,一切诸法,六情诸根,各各自缘。”

又云:“ 心识二性,躁动不停,随业受报,人天诸趣,随所作业,而堕诸有。”

也就是八种境界风,能够吹动人的身心,

当我们逢到顺境的时候,就欢喜快乐,

当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就苦恼惆怅,

都因禁受不住这八种境界风啊,

人若是为 “ 称誉 ” 陶醉心,人的品格修养就在称誉里损伤;

人若是为 “ 讥毁 ” 动心,人的成就就会败在讥毁的手中,

人若是为 “ 利乐 ” 所迷,人的尊严就会利乐葬送;

人若为 “ 衰苦 ” 所折,人就会为衰苦打倒。

八风这可怕的境界,若能守住八识如如不动,

不为这八种境界风所震撼,那才算是一个顶天立地自由自主的人,

所以佛教教导我们要转迷成悟,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所诱惑,迷失我们的自性,回归本来的佛性。

宋朝苏东坡居士做了一首诗偈,叫书童乘船从北江瓜州送到江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指正,

偈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禅师看后,即批 “ 放屁 ” 二字,嘱书童携回。

东坡一见大怒,立即过江责问佛印禅师,

禅师对他说:“ 从诗偈中看,你修养很高,既已八风吹不动,怎又一屁打过江?”

东坡一听,默然无语,自叹修养不及禅师。

佛印讲苏东坡,一屁打过江说明苏东坡还没有修行到家,还没有悟到自性最高的境界,

悟性这东西是丝毫没有执着,没有分别。

所以真正开悟的人是无法用语言讲明白的!

所以:学佛的人只要有了般若智慧,当下即到波罗蜜多的涅槃彼岸。

这就说明了,究竟解脱的彼岸不是在其他的什么地方,

而是在心中生起般若智慧的当下。

若从心中求,当下生般若智慧即是:

若从心外觅,万劫不得。

所以佛说 “ 一切唯心 ”,

不同的是:凡夫生的是染污心;

而圣者生的是清净心。

若有般若智慧,当下即生 “ 清净心 ”,

一切佛法的安立都不外是以此为宗旨的,

一切佛教经典也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

一切佛都在心中求,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

人人都有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那么,什么是佛性呢?

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就是清净心,就是佛性!

平等性智。

所以了解佛教八识,运用八正道来净化人们心灵是很重要的,佛教讲八正道。

哪八正道呢?

一 、正见-即能见真理。

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而审虑诸法性相之有漏及无漏慧。

有了正见,对事才会有正确的认识,就能破谬妄、偏差的俗知俗见,以悟入正道。

二 、正思惟-即心无邪念。

思考正确 ( 四谛 ) 的道理,来引发正确的欲念,

以远离贪欲、嗔恚、害念等邪思惟,继而断集证灭,离苦得乐。

三 、正语-即言无虚妄。

对人常说真诚和善的话,并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一切虚妄不实的话语,以免除造口业,离却烦恼。    

四 、正业-即住於清净善业。

日常生活应做正正当当的行为,并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一切邪妄,以清净身、口、意三业。

五 、正命-即依正法活命。

从事正当的职业和方法,来求取食衣住行等一切生活资具,以维系生命,并可清净身、口、意三业。

六 、正精进-即修诸道行,能无间杂。

正确的努力,不断地修善止恶;

并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

七 、正念-即专心忆念善法。

常常念及正道,勿使思想行为错误;

因为身体、感官、心灵等均非我、我所,所以无我可得。

八 、正定-即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

正确的禅定,是离一切妄想,身心寂灭,现受法乐;

并分四次第,由沉静、轻安、无分别心至解脱境界。        

八正道乃佛陀所证悟之独特的涅槃解脱方法,

我们做为佛的三宝弟子,应感谢佛陀赐给我们的智慧功德。

通过了解佛教八识,用八正道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心灵,

从而达到走向解脱的光明大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建议宝贝们如果尝试电动牙刷一定要选择带档位的,因为我们的牙齿大多很敏感,如果直接用太强烈的方式刺激会适得其反,然而用久了低档之后牙齿对于高频振动能够适应,这时候
  • 以前写:多希望以后的屋子外有一棵高高的枫树,秋天的时候我就在满眼是血红枫叶的窗下给你写诗,银杏也好,青松也好,都高高的,把我思念和孤独都挂在树尖儿上,都写给你,
  • 面板是NEG面板,很有质感,两侧有防烫手把,把手设计很精致,调节火力大小的按键是琴键设计,很有特色~▫️ 四大功能,爆炒、火锅、煲汤、烧水~可以满足家庭日常的需
  • ??
  • 疫情让我们无法出国旅游,以前拉瓦萨咖啡是东南亚旅游必买的产品,包装精美,性价比很高,味道香醇,带回国送人和自用,但是现在终于开在深圳第一家门店,不用在跑这么远…
  • !那时候不管明天何去何从,也不在乎身上有多少钱,却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
  • #合肥近视眼激光手术后有后遗症吗##合肥做激光近视手术比较好的医院#合肥吸脂/脂肪填充医生测评:【赵章杰】经验七年左右,做抽脂有看过一个妹纸找他做的分层抽脂技术
  •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星期二 [太阳]从今天起我要慢 慢 吃 饭慢 慢 嚼一顿饭吃七八分饱但是很担心剩饭但是还是少吃点吧吃不到十分饱也没事 不会死的碳水还
  • 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尤其是中国科技公司被美屡次制裁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忍不住去想象:如果当时走倪光南的技术路线,今日的联想和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将会如何?198
  • [抱抱]谢谢姐的招待,煮很好吃,下次再来[挤眼][挤眼]#使徒行者2##英雄联盟# 真的特讨厌那种没有公主命但是公主病的大小姐不管您在家人还是男朋友面前有多作逼
  • 联系人:顺子vx号:shun_za_招音频主播1、 无需露脸、手机电脑都可操作2、 在家就可以直播、时间自由安排3、 与游客分享音乐,聊天,情感故事,脱口,pi
  • 资生堂中国CEO藤原宪太郎表示,中国是资生堂集团最大的海外市场,资生堂正在“双管齐下”一方面强化在华研发和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进博会等平
  • 《打小孩》 这件事说来话长—— 起因是全家去农家乐玩,那户人家是个大院,后院养着几十只鸡鸭鹅,成群结队,猪圈里还有五十多只猪崽子,一只大狗刚生了崽,复制粘贴
  • 药食同源鬼谷回春堂调理身体亚健康,提高免疫力,预防三高,特别是调理糖尿病尤为突出,客户每天的测量血糖值数据让我是心服口服,祝福吃鬼谷回春堂的客户早日恢复健康,同
  • 14.山水一程,三生有幸,如鹿归林 如舟靠岸15.既许一人以偏爱,愿尽余生之慷慨,愿往后余生,冷暖有相知,喜乐有分享,同量天地宽,共度日月长#文案[超话]##文
  • 《ALB香港首次公开上市手册 2021》旨在为公司在香港上市道路上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供指引。该手册涉及到公司在上市过程中需要达到的各方面要求,并特邀有多年I
  • 轮到影评人点评时,大家的点评基本上问题都不大,到了孟中点评时,他说:我反对王晶说的,我们要讨好观众,这绝对是三观错误。当然,除了王晶中枪之外,蔡康永在这一期中充
  • 或者发动身边的共同好友,向他们诉说你被分手后多么的难受,多么的可怜,希望他们能劝劝对方,最好能让对方回心转意,不过只是会让人觉得你这人像更“怨妇”多一点,甩你的
  • 昨天和朋友去森林公园玩的时候看到了一大块没有被践踏过的雪地,原来是那边的高尔夫球场,周内的下午也没有人,我们两个人就在那片雪地上狂奔。豪宅如果是这样的钱买来的,
  • ” 秀才回答:“你跟说太阳从西边出来的人都能吵上一天,还说你不蠢?” 秀才回答:“你跟说太阳从西边出来的人都能吵上一天,还说你不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