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沿黄沿海盐碱地上的特色产业——黄河口大闸蟹爬上民众餐桌】
一提起大闸蟹,很多人都会想到阳澄湖。而近年来,黄河口大闸蟹开始“横行”到百姓餐桌上。裹挟着大量泥沙的滔滔黄河,在山东东营入海。这里长大的大闸蟹,享受着充足光照,喝着微盐度黄河水,吃着鲜美水草、小鱼虾和螺蛳,因此黄满膏嫩,吸引了一批忠实消费者。

“我们的客户遍布大江南北,东南亚也有不少客户,客服售后累计服务12余万客户。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2021年的销售情况,我个人销售业绩就达到1000余万元。”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宋晶晶说,去年9月5日黄河口大闸蟹销售季开启,赶超其他品系螃蟹半个月时间;去年公司全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300万只大闸蟹被抢购一空。

如今,南有“阳澄湖”,北有“黄河口”,“黄河口大闸蟹”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近年来,东营市垦利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培育“黄河口大闸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实行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运营,实现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这个沿黄沿海盐碱地上的特色产业,正在为促进消费和推进乡村振兴助力。

实现“论个卖”

垦利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养殖大闸蟹。最初,养殖模式以一家一户粗放式养殖为主,主要投喂麸皮、豆粕、玉米等低值饵料。“那个时候养殖的成蟹规格小,经济效益低,平均亩产60斤左右,亩均效益1000元左右。”东营市垦利区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子军说。

为推动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健康发展,垦利区出台了《关于支持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研究起草了《关于支持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的意见》,坚定走规模化、标准化之路,引进了恒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还制定了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淘汰改造了传统粗养池塘,推广精细化养殖。2021年,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精养面积达到5.2万亩。

“我们公司推广‘种草、投螺、稀放、混养’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辅以专用复合饲料,成蟹体肥膏黄、肉质鲜美,平均规格从原来的不到2两达到了现在的平均3.5两。”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军告诉记者。

目前,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年产量达4468吨,标准化养殖基地大闸蟹亩产量超过200斤,亩均产值超过1万元,亩均效益达5000元以上。

“以前论斤称,现在论个卖,还不愁卖!不到秋风起、蟹脚痒,我们养殖的黄河口大闸蟹就已经订购非常火爆了。”王新军说,恒盛、惠泽两家公司目前已取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4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资质,“黄河口大闸蟹在国内外市场都很受消费者欢迎,每年一到秋天,大家就期待着这一美味了”。

在淘宝平台售卖黄河口大闸蟹的店铺,记者看到,10只2两至3两的螃蟹,售价基本在300元上下,而一款8只4两至5两的精品超大蟹礼盒,售价为1288元。有买家评价:“非常鲜活,口感鲜甜,还会回购。”

“很鲜美,吃着有种黄河水甜甜的味道,家人们很喜欢。每年中秋节前,我都要网购四五箱,除了自家人享用,还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安利了好几个朋友成为黄河口大闸蟹的‘铁粉儿’。”一直想来黄河口看看大闸蟹生长环境的天津消费者汪静静,不久前在黄河口大闸蟹产业研究院终于如愿以偿。

好水育好蟹

黄河口的绝佳生态孕育了黄河口大闸蟹独特的品质和超高的营养价值——在大海中出生,在黄河水中长大,吃水草、吞鱼虾。

“优质大闸蟹的特点是青背、白肚、黄毛、金爪,这是自然的碱质湿地土壤所赋予的。”在恒盛农业大闸蟹养殖基地,东营市恒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辉介绍,3‰左右的淡盐度黄河水使大闸蟹更鲜甜,磷、锌等微量元素和必需的脂肪酸、游离氨基酸也很丰富。

“好水育好蟹,黄河口大闸蟹的招牌就是‘黄河水’。我们公司的生态养殖模式采取的是原位修复,通过渠道蓄水、边坡防渗、种植水草等措施,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和循环利用,单位用水量的效益能提高30%,在蟹池里就把水质问题解决了。”王新军说。

除了黄河水,品种也是关键。垦利区投资2亿元建成了黄河口大闸蟹产业研究院,开展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研究。与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等院校合作,引进黄河三角洲学者成永旭教授及各类专家人才10余人,组建科研团队,全面开展黄河口大闸蟹新品种选育。

为加强品质源头把控,垦利区将区块链溯源技术应用于大闸蟹生产全过程,涵盖从蟹苗培育、养殖到成蟹捕捞、销售各个环节,可跟踪和记录螃蟹从养殖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生产数据、物流数据和产品状态信息,形成产品追溯数据仓库。

“每个大闸蟹都有二维码‘身份证’,可以做到‘查有此蟹’,我们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常年在“惠泽黄河口”微信公众号订购大闸蟹的北京顾客晴天这样留言。

品牌正打响

“以前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黄河口大闸蟹只能提供初级产品或采取反季节销售,效益很低。”李子军说。

为扭转这一局面,垦利区加大品牌打造工作力度,在全国多地举办大闸蟹美食节、推介会、品鉴会等。与腾讯、凤岐茶社、亦禾传媒合作进行品牌塑造,与山东电视台综艺频道合作举办黄河口大闸蟹开捕节,与人民网合作制作互联网大型公益节目《为爱下厨》,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布展宣传,黄河口大闸蟹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2008年,黄河口大闸蟹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近年来又入选“山东省十大渔业品牌”,品牌价值持续攀升,达26.12亿元,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一。

在提升品牌及影响力的同时,黄河口大闸蟹销售模式也实现突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建设网红直播中心,定期开展电商直播培训,与京东、淘宝合作开展网上销售;另一方面,向大润发超市、中心城市经销商批发,与邮政系统合作,启动“黄河口大闸蟹进城”项目。目前,黄河口大闸蟹畅销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新疆等地。特别是黄河口大闸蟹较江苏蟹上市早,且品质高、规格大,成为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消费者合家欢聚、馈赠亲朋的优选。

如今,黄河口大闸蟹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更成为垦利区的一张“金名片”。“垦利区正着力推动黄河口大闸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园为依托,突破大闸蟹精深加工瓶颈,同时充分深挖蟹文化内涵,加强大闸蟹与民俗文化、地域文化、黄河文化的研究,讲好‘黄河故事’,集中打造集科研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种植养殖、科普教育、精深加工、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推动大闸蟹产业高效发展。”东营市垦利区委副书记、区长解洪涛说。https://t.cn/A6SUWN4a

【打造沿黄沿海盐碱地上的特色产业——黄河口大闸蟹爬上民众餐桌】一提起大闸蟹,很多人都会想到阳澄湖。而近年来,黄河口大闸蟹开始“横行”到百姓餐桌上。裹挟着大量泥沙的滔滔黄河,在山东东营入海。这里长大的大闸蟹,享受着充足光照,喝着微盐度黄河水,吃着鲜美水草、小鱼虾和螺蛳,因此黄满膏嫩,吸引了一批忠实消费者。

“我们的客户遍布大江南北,东南亚也有不少客户,客服售后累计服务12余万客户。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2021年的销售情况,我个人销售业绩就达到1000余万元。”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宋晶晶说,去年9月5日黄河口大闸蟹销售季开启,赶超其他品系螃蟹半个月时间;去年公司全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300万只大闸蟹被抢购一空。

如今,南有“阳澄湖”,北有“黄河口”,“黄河口大闸蟹”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近年来,东营市垦利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培育“黄河口大闸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实行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运营,实现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这个沿黄沿海盐碱地上的特色产业,正在为促进消费和推进乡村振兴助力。

实现“论个卖”

垦利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养殖大闸蟹。最初,养殖模式以一家一户粗放式养殖为主,主要投喂麸皮、豆粕、玉米等低值饵料。“那个时候养殖的成蟹规格小,经济效益低,平均亩产60斤左右,亩均效益1000元左右。”东营市垦利区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子军说。

为推动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健康发展,垦利区出台了《关于支持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研究起草了《关于支持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的意见》,坚定走规模化、标准化之路,引进了恒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还制定了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淘汰改造了传统粗养池塘,推广精细化养殖。2021年,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精养面积达到5.2万亩。

“我们公司推广‘种草、投螺、稀放、混养’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辅以专用复合饲料,成蟹体肥膏黄、肉质鲜美,平均规格从原来的不到2两达到了现在的平均3.5两。”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军告诉记者。

目前,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年产量达4468吨,标准化养殖基地大闸蟹亩产量超过200斤,亩均产值超过1万元,亩均效益达5000元以上。

“以前论斤称,现在论个卖,还不愁卖!不到秋风起、蟹脚痒,我们养殖的黄河口大闸蟹就已经订购非常火爆了。”王新军说,恒盛、惠泽两家公司目前已取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4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资质,“黄河口大闸蟹在国内外市场都很受消费者欢迎,每年一到秋天,大家就期待着这一美味了”。

在淘宝平台售卖黄河口大闸蟹的店铺,记者看到,10只2两至3两的螃蟹,售价基本在300元上下,而一款8只4两至5两的精品超大蟹礼盒,售价为1288元。有买家评价:“非常鲜活,口感鲜甜,还会回购。”

“很鲜美,吃着有种黄河水甜甜的味道,家人们很喜欢。每年中秋节前,我都要网购四五箱,除了自家人享用,还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安利了好几个朋友成为黄河口大闸蟹的‘铁粉儿’。”一直想来黄河口看看大闸蟹生长环境的天津消费者汪静静,不久前在黄河口大闸蟹产业研究院终于如愿以偿。

好水育好蟹

黄河口的绝佳生态孕育了黄河口大闸蟹独特的品质和超高的营养价值——在大海中出生,在黄河水中长大,吃水草、吞鱼虾。

“优质大闸蟹的特点是青背、白肚、黄毛、金爪,这是自然的碱质湿地土壤所赋予的。”在恒盛农业大闸蟹养殖基地,东营市恒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辉介绍,3‰左右的淡盐度黄河水使大闸蟹更鲜甜,磷、锌等微量元素和必需的脂肪酸、游离氨基酸也很丰富。

“好水育好蟹,黄河口大闸蟹的招牌就是‘黄河水’。我们公司的生态养殖模式采取的是原位修复,通过渠道蓄水、边坡防渗、种植水草等措施,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和循环利用,单位用水量的效益能提高30%,在蟹池里就把水质问题解决了。”王新军说。

除了黄河水,品种也是关键。垦利区投资2亿元建成了黄河口大闸蟹产业研究院,开展黄河口大闸蟹养殖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研究。与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等院校合作,引进黄河三角洲学者成永旭教授及各类专家人才10余人,组建科研团队,全面开展黄河口大闸蟹新品种选育。

为加强品质源头把控,垦利区将区块链溯源技术应用于大闸蟹生产全过程,涵盖从蟹苗培育、养殖到成蟹捕捞、销售各个环节,可跟踪和记录螃蟹从养殖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生产数据、物流数据和产品状态信息,形成产品追溯数据仓库。

“每个大闸蟹都有二维码‘身份证’,可以做到‘查有此蟹’,我们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常年在“惠泽黄河口”微信公众号订购大闸蟹的北京顾客晴天这样留言。

品牌正打响

“以前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黄河口大闸蟹只能提供初级产品或采取反季节销售,效益很低。”李子军说。

为扭转这一局面,垦利区加大品牌打造工作力度,在全国多地举办大闸蟹美食节、推介会、品鉴会等。与腾讯、凤岐茶社、亦禾传媒合作进行品牌塑造,与山东电视台综艺频道合作举办黄河口大闸蟹开捕节,与人民网合作制作互联网大型公益节目《为爱下厨》,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布展宣传,黄河口大闸蟹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2008年,黄河口大闸蟹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近年来又入选“山东省十大渔业品牌”,品牌价值持续攀升,达26.12亿元,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一。

在提升品牌及影响力的同时,黄河口大闸蟹销售模式也实现突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建设网红直播中心,定期开展电商直播培训,与京东、淘宝合作开展网上销售;另一方面,向大润发超市、中心城市经销商批发,与邮政系统合作,启动“黄河口大闸蟹进城”项目。目前,黄河口大闸蟹畅销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新疆等地。特别是黄河口大闸蟹较江苏蟹上市早,且品质高、规格大,成为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消费者合家欢聚、馈赠亲朋的优选。

如今,黄河口大闸蟹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更成为垦利区的一张“金名片”。“垦利区正着力推动黄河口大闸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园为依托,突破大闸蟹精深加工瓶颈,同时充分深挖蟹文化内涵,加强大闸蟹与民俗文化、地域文化、黄河文化的研究,讲好‘黄河故事’,集中打造集科研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种植养殖、科普教育、精深加工、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推动大闸蟹产业高效发展。”东营市垦利区委副书记、区长解洪涛说。(经济参考报)

#三联美食# “不是所有的面加上海鲜就能叫海鲜面。”在浙江,所有面馆老板都会和我强调这句话,至于什么才是海鲜面的精髓,每个地方的摊主说法不一,有人说是海鲜,有人说是汤,还有人说是碗的大小,总之没有人提起面或者粉。

在我这个北方人看来,这样的说法让面很没有面子。直到吃上一口海鲜面的时候,所有为了面的那些惋惜情绪仿佛一笔勾销了,农作物与海产品的所有恩怨在这碗面里和解,这是海产与陆产的完美结合,条状的主食和鱼虾蟹贝共同沐浴在充满海水味道的白色浓汤里,飘出诱人的香味。

浙江人好闯荡,温州人领先一步,其中乐清人走得最远,所以在各地都能看到乐清海鲜面馆。北京的小海鲜面、上海的黄鱼面大多是这种面的分支。如果问浙江人哪里的海鲜面最好吃,就会引来争执,似乎只有尝遍了浙江各地的海鲜面,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细微差别。

海鲜面大致可分为两个派系:渔港派和城市派。城市派菜单固定,碗里的海鲜标准化,且汤大多是提前熬制好的鱼高汤,在浙江之外的地方,售卖的大多是这类海鲜面。

这种面强调的是面、海鲜与汤的平衡感,吃饱是刚需,海鲜是佐料。在象山、舟山、岱山、松门这些典型的海港区,渔港派的海鲜面则显得有些“失衡”,但,这是一种极富美感的失衡,因为碗里的海鲜很强势,占了主导,面在碗中像个小配菜,分量不大,吃不吃两可。

两个派别没有明显的分界,各自安好,倾向“私人定制”。渔港派似乎吃起来更随心所欲,我个人是倾向渔港派的,因为那里总有更多选择。

抵达舟山的当晚,我和渔民出了海,回到酒店睡醒时已是第二天晚上10点半,舟山市区的大多数餐厅在9点多就关门了,只有海莲路上还有几家尚未熄灯的餐厅,其中三家面馆并排开着,两家生意冷清,唯有那家“飞珠面馆”,人影绰绰。

走进去的时候,端着炒锅的女老板正向客人推销着最后一只红膏蟹,那客人和我一样来自北方,他从未吃过蟹面,女老板笑了笑,“你就听我飞珠的吧,舟山人从小就这么吃”。毫无疑问,这句话打消了客人的疑虑。

这家面馆的清汤面售价不过10元上下,海鲜任由搭配,稍不克制,就会点出一碗百元的面。安康鱼肝、大头红虾、梅童鱼和带鱼,我给面加码的时候,飞珠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太晚了不要吃太多!”她清点着塑料筐里的海鲜,心里算着价格,嘴上还关切地问着:“刚下班吗?这么晚才来吃饭?”还没等我回答,她就已经算好了钱,“85块”,说着就转身做起面来。

厨房空间不大,设计得很合理,墙边是一排炉灶,每个灶上放着一口炒锅,每只锅只烧一碗面;二十几样海鲜摆在靠门的一边,鱿鱼、望潮、黄鱼、梅童鱼、蛏子、红虾、青虾、白蟹、鱼杂、带鱼、马鲛鱼、虾潺……码放整齐,方便进来的客人选择,炉灶和海鲜台的一侧码放着酱油、耗油、糖、盐、味精等调味瓶,飞珠的操作台被她擦拭得格外干净,墙上几乎没什么油污,这种格局和舟山的大多面馆相差无几。

不同的是这里的烟火气,它不是一种具象的炊烟袅袅,而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似乎一走进这里,就会从飞珠身上得到一种安全感。

她做菜的样子很利落,清油炒虾,油烟刚冒起来,顷刻加入一大碗水,待开锅了,再放安康鱼肝和梅童。“鱼肝要煮久一点,梅童煮的汤是最好的鱼汤。”我不知道这样的介绍飞珠每天会重复多少次。她说话慢条斯理,显得很有耐心,她又问道:“是不是喜欢嫩一点的带鱼?”她的判断很准确。

带鱼、米面、菜依次下锅,最后飞珠转身从桌子下面的大锅里盛了一勺汤,神秘地倒了进去,我问她这是什么汤,她笑着回答:“秘密。”不多时,面煮好了,飞珠转身拿过一个碗放在桌上,那碗大得像个小洗脸盆似的。

她端起锅,一股脑倒了进去。这面量不小,比着碗口冒出一个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所有的面都把料放在了上面,有一种披金戴银的努力,飞珠没有刻意摆盘,倒出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吃面时仍旧能听到有人喊号:“黄鱼、蛏子米线。”“谁加的熏鱼?”声音此起彼伏,大家都井然有序,一碗碗面端上来。

看着客人不多了,飞珠给自己煮了一碗蔬菜素面。她吃得很专注,那碗素面就像是她的安慰剂。我本以为像飞珠这样的人是喜欢热闹的,看到这一幕突然想到了厨师安东尼·伯尔顿说的“大厨的那种孤独感”。

我率先打破了安静,和飞珠聊了起来。飞珠姓杨,父亲和哥哥都是舟山的渔民,她从小帮家里照顾生意,做久了也熟悉了各种鱼。上世纪90年代初,她决定用自己的名字开家面摊,用青春对赌明天。

周围的人也支持她这么做,认为飞珠天生性格好,爱说笑,好干净,适合做生意。从那时开始,飞珠的生意确实总比同类的铺子好一些。

从街头面摊慢慢变成面馆,孩子转眼间上了大学,日子一天天地过,飞珠的性格好像一点都没变。这几年喜欢拍美食的人多了起来,这碗出色的舟山海鲜面也开始被更多的人知道了。有一天,飞珠的面馆上了《早餐中国》,自此生意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每天清早7点多,舟山大街上还是空荡荡的时候,飞珠便会完成当天的采买,提着装海鲜的黑袋子往店里赶。生意从上午10点开始火爆,很多人站在店里等着空位,一时间小小的面店挤得像沙丁鱼罐头,飞珠说“要一直忙活到晚饭后”,并且经常喊来老公和家里的亲戚帮忙烧菜、斩蟹。

聊着聊着,飞珠给我展示了她的秘方,那是杂鱼、鸡脚、猪骨、猪皮和老汤一起熬制而成的汤,用于面出锅前的点睛。

旁边一对从上海来的夫妇正在分吃一碗面,有个北方客人听出了他们的口音,问道:“上海的黄鱼面不够好吃吗?”男人回答,总吃也会腻,城里的海鲜面永远是固定的搭配,虾、螃蟹,秋天搞个大闸蟹,无非这些,“好多小海鲜在上海是吃不到的”。

仿佛正宗的海鲜面必出自“老太婆”之手。在餐饮的江湖上,“老太婆”是个封号,也是名头,是藏匿在普通人中的烹饪高手。总之在浙江,名叫老太婆的面店比比皆是。象山古城旁边,就有一家名叫老太婆的面馆。从古城出来的时候,我们赶上了寒潮,于是一头钻进去取暖。

面馆老太婆是洪阿姨,她说“今天是象山气温最低的一天”。海面上的风很大,大小渔船纷纷回港,抛锚、停泊,长居海上的渔民大多上了岸。

每当坏天气来临的时候,便能换来数日的假期,渔民们换上陆地上穿的冬装,在市巷中穿行,除了到小店买买海货之余,还能逛逛小店,给远方家里的小孩邮寄些玩具、衣服或海产品。

象山紧邻宁海和三门,饮食上自然会受些影响,当地的海域相对开阔,鱼的种群也有些不同。象山渔民说,在杭州,翻过一座山,口音就变了,口味也变了,话听不懂,饭吃不惯,除了这碗海鲜面。

洪阿姨推荐了跳跳鱼。10厘米长的乌黑小鱼,在塑料池里张着嘴,匍匐、跳跃,看起来很是可爱。老太婆抓起几条,用菜刀“哐哐”拍了几下鱼头,案板上一片血迹。她娴熟地用刀从尾鳍处往鱼嘴划开,掏出内脏,攥着鱼身,用温水冲了几下,随即用小刀斜向鱼头开始刮鳞,试图不对鱼肉造成损伤。

煮面的过程十分简单,不一会儿洪阿姨端着碗走了出来。跳跳鱼和大排的组合很是奇妙,肉香和鱼香滋润了寡淡的碱水面。洪阿姨说,南方人喜欢米面,北方人喜欢麦面,碱水面南北通吃,就像大排和跳跳鱼,海陆双汇。

汤里漂着碎肉颗粒,定睛一看,不是肉,也不是火腿,而是鱼干。“象山冬天的面汤是要喝完的,出海的人不能喝酒,喝碗热汤也可以御寒。”洪阿姨拿了些鱼虾干货,继续说:“小鱼、小虾米、干鱼骨,这些便宜的干海货都可以熬汤,汤烧得越白越好。”

吃着这碗粗犷的海鲜面,我突然想到,在浙江,海鲜面的精髓大概就是“煮海”吧。随后,我常常用一碗“海水汤”的味道去形容海鲜面,有些面馆老板听不太懂普通话,微笑着点头,说,“N撅的浩béi浩”(你觉得好就好)。

《一碗海鲜面,体会大海的韵味》文 |黑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大奖赛-奥沙利文零封晋级 颜丙涛4-2将战火箭
  • 老而弥坚——76岁奶奶湖上溜冰照顾牛群
  • 临沭一微博侮辱院士者已被拘
  • 沈阳足球场藏身立交桥中心 盘旋数次宛如迷宫
  • 求财心切!游客摇断景区“摇钱树”树干
  • 【每日微新闻】2018.2.19 星期一 多云转小雨 3°~7°
  • 【FM99.6提示】2岁女童被困车内葬身火海,父亲跪地绝望痛哭……
  • 高温来袭,气温超40℃!石家庄周边这24个避暑圣地解救你!漂流、溶洞、海上公园...分分钟爽翻天!
  • 国际滑联:不能对场上的决定作任何评论,一切听裁判的
  • 男子法庭打起麻将 欠款不还成被告
  • 官方通报“律师”侮辱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行拘10日
  • 父母挪用压岁钱被起诉
  • 张家辉11岁女儿越长越美,像爸又像妈,基因太强大了!
  • 现实版“妖猫”,灵性猫咪深夜引路
  • 致命之吻——亲亲可以吗?
  • 七夕献礼 丨 后会有期(李泰容 x 董思成)
  • 初一|压岁钱,是孩子走过的最长套路……
  • 海南省与阿里巴巴集团座谈会举行
  • 《邻座的怪同学》真人电影确定!你们的老公都被她抢走了...
  • 《花游记》甜蜜升级!李昇基的吻戏令人心动(附百度云资源)